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房價資產佔比多少

中國房價資產佔比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1-18 19:30:34

A. 誰知道房價的主要構成以及大概比例其中所有稅收大概佔比多少呢

在我國目前房地產開發成本構成中所佔比例較大,一般在15%~25%左右。

房價的構成主要有土地費用、前期工程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市政公共設施費用、管理費用、貸款利息、稅費及其他費用等8個部分:

1、 土地費用包括城鎮土地出讓金,土地徵用費或拆遷安置補償費。目前在我國城鎮商品房住宅價格構成中,土地費用約佔20%,並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2、前期工程費主要指房屋開發的前期規劃,設計費,可行性研究費,地質勘查費以及「三通一平」等土地開發費用。他在整個成本構成中所佔比例相對較低,一般不會超過6%。

3、建築安裝工程費指房屋建造過程中所發生的建築工程,設備及安裝工程費用等,又被稱為房屋建築安裝造價。他在整個成本構成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大。從我國目前情況看,約占整個成本的40%左右。

4、 市政公共設施費用包含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兩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費主要指道路,自來水,污水,電力,電信,綠化等的建設費用。

5、管理費用主要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為組織和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它包括管理人員工資,差旅費,辦公費,保險費,職工教育費,養老保險費等。在整個成本構成所佔比例很小,一般不會超過2%。

6、房地產因開發周期長,需要投資數額大,因此必須藉助銀行的信貸資金,在開發經營過程中通過借貸籌集資金而應支付給金融機構的利息也成為開發成本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7、稅費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稅收,包括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另一部分是行政性費用,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取的費用,項目繁多且不規范。

在我國目前房地產開發成本構成中所佔比例較大,一般在15%~25%左右。

8、 其他費用主要指不能列入前七項的所有費用。它主要包括銷售廣告費,各種不可預見費等,在成本構成中一般不會超過10%。

(1)中國房價資產佔比多少擴展閱讀:

房價影響因素:

一、經濟因素

影響房價的因素主要是國家、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增長狀況、產業結構、就業情況、居民收入水平、投資水平、財政收支、金融狀況。這些因素會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總體供求,特別是影響需求。

二、社會因素

影響房價的社會因素包括人口、家庭、城市形成歷史、城市化狀況、社會治安、文化與時尚等。如人口密度的提高,一開始會造成房地產需求的增加,引起房價上升,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會造成生活環境惡化,有可能引起需求量減少,房價下降。

三、行政與政治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國家或地方政府在財政、稅收、金融、土地、住房、城市規劃與建設、交通治安、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一些制度、法規、政策和行政措施。如加強宏觀調控,緊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收緊銀根政策,會使所在地的房地產需求減少,房價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下跌。

四、房地產內在因素和周邊環境因素

這個因素主要是指房地產自身及其周邊環境狀態,如土地的位置、面積、形狀、建築物的外觀、朝向、結構、內部格局、設備配置狀況、施工質量,以及所處環境的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環境污染情況等。

B. 在中國能拿出六百萬資產(含車房)的家庭大約有多大比例

能拿出六百萬資產(含車房)的家庭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一線城市,房產的價值更是大得多,所以比例應該不少於10%。

我們生活在比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愛,有壞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們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做什麼。一切都在比較中才能存在,沒有丑便沒有美,沒有失去便沒有得到。

我們只需要一個我真愛的人和真愛我的人,在一起,我們的人生便圓滿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富足的生活,而是得到真愛。有一個人愛上你的所有,你的苦難與歡愉,眼淚和微笑,每一寸肌膚,身上每一處潔凈或骯臟的部分。

真愛是最偉大的財富,也是唯一貨真價實的財富。如果在你活了一回,未曾擁有過一個人對你的真愛,這是多麼遺憾的人生啊!

生活中的定律是為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的論斷。定律是一種理論模型,它用以描述特定情況、特定尺度下的現實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會失效或者不準確。

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描述宇宙當中的所有情況,也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能完全正確。人生同樣有其客觀規律可循。

一、生活定律 痛苦定律:死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更痛苦的東西,那就是等死。

幸福定律:如果你不再總是想著自己是否幸福時,你就獲得幸福了。

錯誤定律:人人都會有過失,但是,只有重復這些過失時,你才犯了錯誤。

沉默定律:在辯論時,沉默是一種最難駁倒的觀點。

動力定律:動力往往只是起源於兩種原因:希望,或者絕望。

受辱定律:受辱時的唯一辦法是忽視它,不能忽視它時就藐視它;如果連藐視它也不能,那麼你就只能受辱了。

愚蠢定律:愚蠢大多是在手腳或舌頭運轉得比大腦還快的時候產生的。

化妝定律:在修飾打扮上花費的時間有多少,你就需要掩飾的缺點也就有多少。

省時定律:要想學會最節省時間的辦法,首先就需要學會說"不"。

地位定律:有人站在山頂上,有人站在山腳下,雖然所處的地位不同,但在兩者的眼中所看到的對方,卻是同樣大小的。

失敗定律:失敗並不以為著浪費時間與生命,卻往往意味著你又有理由去擁有新的時間與生命了。

談話定律:最使人厭煩的談話有兩種:從來不停下來想想;或者,從來也不想停下來。

誤解定律:被某個人誤解,麻煩並不大;被許多人誤解,那麻煩就大了。

結局定律:有一個可怕的結局,也比不上沒有任何結局可怕。

二、工作定律

安全定律:最安全的單位幾十年沒有得過安全獎(最安全證明你們安全沒有做工作)

需要定律:同樣兩個相同的單位,同樣的辦公費。多少年以後,發生了變化(證明你們單位辦公不需要那麼多的錢)出來反對,這種成功的概論會歸結為零。

評比定律:領導認為誰好,誰就好。(只要領導看你不順眼,再辛辛苦苦地工作也是白費力氣。)

一票否決定律:在一個單位,比如升工資,比如提拔任用,一個人提出來,往往成功的概率最大,而另一個人站

接受教育定律:每個單位都有吊兒郎當不好好乾工作的人。但領導往往在批評這些人的時候,這些人恰恰不在場,於是,便出現了遵紀守法的人,經常接受教育的尷尬局面。

哭鬧定律;那個部門沒有幾個因為經常的哭鬧而得到了實惠,他有什麼理由不經常哭鬧下去。(此定理也適用那些經常在領導面前叫苦叫累的部門)

能者多勞定律:在同一科室里,有的人雖然在其崗,但卻不能勝任本職工作,那他的工作只能由能勝任該項工作的人去代勞。

不平衡定律:年年當先進的部門或個人,一年沒有當先進便想不通;從未當先進的部門或個人,當上先進後便想不到。

少勞多得定律:一般的單位,都分為合同工、(過去稱為正式工)協議工、臨時工等等。拿錢越少的工作量越大,而且越容易被解僱;拿錢越多的越沒有多少事情可干,而且最不容易被解僱。

C. 房地產佔中國gdp比重是多少

房地產佔中國gdp比重是7%(2020年)。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我國農業(農林牧漁業)完成的行業GDP約為81104億元人民幣,同比實際增長3.1%,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例為7.9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0.5%,約為41562億元,佔比4.09%。

房地產業在2020年完成的行業GDP為74553億元人民幣,同比實際增長2.9%,在全國經濟總量的份額是7.34%;建築業在2020年實際增長3.5%,行業GDP為72996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例為7.18%。

2020年部分行業依然保持較高增速

首先是新興產業活力十足,即使是在疫情巨大影響下,依然實現了較高的增長。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6.9%,完成的行業GDP達到了37951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例為3.74%。

金融業的表現也非常出色,在疫情期間給全國各行各業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流動性,保持了人民幣的穩步升值,並在2020年完成了84070億元人民幣的行業GDP,實際增長7%,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例為8.27%。

D. 央行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家庭資產7成財富是房產,這意味著什麼

鏈接:http://pan..com/s/1es4Ap4gridg46aZ_qf1-Rw

提取碼:hfw8

徐遠的房產財富42講。房產財富課程,本次課程共42節課時,課程由淺入升,從基礎到系統完整的講解房產財富的課程,無論你是小白還是有一定基礎,都可以通過學習本課程提高自己對房產財富的理解。

房產回報率高,風險低,是富人的主要資產配置方式。大都市的房價,不是由平均收入決定,而是主要由富人的數量和財富決定。

房價泡沫為什麼總是不破?百歲人生,你靠什麼養老?哪些城市增長潛力大?徐遠的城市清單,共有產權房能買嗎?租房比買房便宜嗎?商住公寓,能不能買?… …經濟下行,房產還有投資價值嗎?這門課帶你看清房產財富的基本邏輯,理清過去,遇見未來。

課程目錄:

第一部分 中國高房價迷局:流行的謬誤

第二部分 房價基本面分析:房價增速的計算公式

基本事實:房價上漲是全球普遍現象

第三部分 房價政策面分析:未來房屋市場的格局

共有產權: 低收入家庭買房上車的方式

第四部分 房產配置操作指南:買房與租房中的注意事項

首次置業, 「先上車原則"和"「稀缺原則」

.....

E. 中國房地產占國民經濟的比例

一、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房地產業對保增長的貢獻十分顯著。據估算,2009年,全國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額有望突破6萬億元,相當於同期GDP的五分之一強;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預計達3.6萬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接近19%;在增量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貢獻逾三成。
業內專家分析,房地產對啟動內需的正面影響巨大,而正在生成的泡沫將摒棄真實需求,並可能導致房地產引擎熄火。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地產調控取向定調為平衡供給:一方面增加普通商品房供應,推進保障房建設;另一方面抑制樓市投機,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隨著房地產投資和新開工量的持續增加,樓市有望逐步走向供求平衡。
參考資料:http://news.163.com/09/1230/07/5RP10Q5N0001124J.html
二、房地產業同國民經濟總量之間的關系有以下幾個結論:
1、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保持「波動型」上升的態勢, 和其他新興產業相比較, 房地產業佔GDP 的上升幅度較小; 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是隨著一些傳統的支柱產業比重下降出現的; 房地產業屬於新興產業中的重要產業, 逐漸走向支柱地位; 在逐漸壯大的新興支柱產業中, 房地產業並不是發展速度最為迅猛的。
2、1990 -2006 年房地產業對GDP 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按可比價格的房地產業增加值貢獻率在各類產業中是非常高的, 但貢獻率最高的年份並沒有出現在最近兩年房地產業受到普遍關注的年度;2000 年以後房地產業對GDP 增長的貢獻率相對穩定, 同房地產業佔GDP 比重最近幾年一直穩定的態勢相符合, 顯現出支柱產業的一些特徵。
3、近些年房地產業開發實際投資增長勢頭都非常強勁,除2003 年外, 2000 年以後房地產業開發實際投資增長速度比較平穩, 類似於房地產業佔GDP 比重的變動趨勢; 房地產業實際投資占固定資產總投資比重的變動趨勢同房產業增加值佔GDP 比重的變趨勢相似, 房地產業開發實際投資的快速增長是支撐自身高位運行的關鍵因素。
4、房地產業實際開發投資對自身的貢獻不能脫離國民經濟本身增長的慣性, 投資所發揮的整體作用是與國民經濟總量密切相關, 投資同樣也不能脫離土地等要素單方面發揮作用; 房地產業開發投資可以迅速推動當年增加值的增長, 投資轉化為當年產出的能力非常強;為了能夠使房地產業開發投資能夠發揮更大作用,每年的投資額度需要超越上一年。
5、同期GDP正增長是房地產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的重要前提;在GDP 增長帶動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的過程中,貨幣供給的增加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期貨幣供給增加能夠有效的推動房地產業產出的增加; GDP 增長帶動房地產業發展起重要鏈接作用的是市場中的貨幣量, 房地產業受到國民經濟總量增長帶動不能脫離資金這一重要環節。
6、房地產業與國民經濟總量的這種相互影響關系表明,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 其波動與國民經濟波動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總量中佔有重要地位。

F. 中國居民75%的財富都集中在房產上,房價大跌會有何影響

專家稱,中國居民75%的財富都集中在房產上,如果房價大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首先會導致很多人的資產變為負資產,財產發生很大損失,另外,房價大跌還可能會產生信用危機,導致很多人不還房貸,也會導致更多的爛尾樓出現,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專家稱中國居民75%的財富都集中在房產上,房價一旦大跌,很可能導致很多人的資產變成負資產,欠銀行很多錢,除此之外,也會導致很多人不還房貸,產生信用危機,銀行也會產生極大的危機,間接導致更多爛尾樓的出現,還有很多無法估量的危害。

G. 中國平均家庭資產是多少

近幾年來,我國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增長迅速,家庭戶均總產規模從2011年的97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50.3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6%。

家庭戶均凈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90.7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42.9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9%。

家庭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28.9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50.7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9.8%。

預計2018年中國城市家庭戶均總資產規模為161.7萬元,戶均凈資產規模為154.2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為55.7萬元。

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69.2%,這比美國的兩倍還多。"這反映出我國的家庭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弱。這和百姓對擁有房產的傳統意識有關,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收入還不算高,沒有更多的錢去配置流動性強的金融資產,還有就是中國百姓理財意識還不夠。中國百姓的負債水平也遠低於美國,說明金融服務還有待提高。

H. 如何看待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0萬元、中位數141萬元

這個數據可能不靠譜!大家看我簡單算一筆賬就知道了。

1、中國目前的城市化率大概60%,城市人口8.4億,大概2.6億戶家庭,如果戶均289萬資產的話,那麼中國城市家庭資產總量差不多是750萬億!如果折成美元的話,大概是107萬億美元,然而國際上多個研究機構評估結果是美國的家庭財富總量大概106萬億美元,世界第一,中國家庭財富總量大概是64萬億美元世界第二!換成人民幣大概是450萬億左右,但是這450萬億不僅屬於2.6億戶城市家庭,還有1.7億戶農村家庭,真正平均一下的話,城市農村一起算,平均水平大概是104.7萬元!個人認為這個數據更靠譜。

所以,央行這個報告結果並不靠譜!

2、為何央行這個報告不靠譜,因為是抽樣調查得來的,報告披露,一共調查了3萬戶,3萬戶什麼概念?總戶數2.6億戶,3萬戶才佔比才萬分之一點二而已!樣本數量實在太低了,根本反映不了那麼大的總量數據!

3、現在很多大城市家庭的確總資產量是非常嚇人的,比如北京上海一套普通的房子,價值就過千萬,如果算均值,加上4戶零資產的,平均一下也是戶均200萬。

4、現在各種名義的調查很多,但是靠譜的數據真不是太多。


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0萬元、中位數141萬元。

先撇開這個數字的真實性與否,關鍵這個數據是怎麼調查來的,看他的報告中,我覺得這個數據有幾個方面不切實際。

1:中小城市一套房不超過百萬,甚至六十七萬左右,而百分之七十是貸款,甚至有部分包括首付也是借來的,所以,如何調查准確數據呢?

2:央行的調查是通過樣本家庭得出的答案,這些樣本家庭的選擇是否合理,他並沒有說這樣的樣本家庭是如何來的,區域差距較大,貧富差距也較大,樣本家庭的選擇不合理,得出的調查也就不科學。

3:只能說是一個模糊的參考數據,大約10%的家庭占據了總資產的百分之47.5左右,這個結果和某知名大學統計的結果完全不一致,前幾年,某知名大學通過取樣調查,發現10%的家族基本上占據了整個資產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基尼系數,貌似中國是最高的,通過對比,我們只能說這是模糊的參考數據,大概方向沒錯,很顯然是被平均的,其實在城市裡,大部分是不富裕的,房產其實並不完全屬於自己,大多數是貸款買房,而且是70%的貸款,甚至更高。

《城鎮居民家庭負債參與率高,為56.5%,負債集中化現象明顯,負債最高20%家庭承擔總樣本家庭債務的61.4%;家庭負債結構相對單一,負債來源以銀行貸款為主,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占家庭總負債的75.9%。 》引用該報告的抽樣數據,既然負債率這么高, 家庭負債率達到56.5, 即便得出家庭凈資產平均289萬的,這樣的統計數據到底有何指導意義,

沒有說明抽樣的數據來源,所以,調查的結果只是一個參考,不要太當真。

綜述: 社會 財富分配的極端化讓這樣的 統計 數據完全沒有任何價值。搞一個家庭凈資產數,想說明大部分是很富裕的嗎?個人認為統計應該分得更細化一點,通過數據反映一個 社會 的真實現狀。

比如:金字塔式的統計,一目瞭然,多麼清楚。

另外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就這樣的報告,任何一個人也可以編一個大致數據,調查報告的最後一段話,是常識性的,沒什麼可說的,大多數人生活非常苦逼的,否則不會那麼多網友對數據發牢騷了。

其實,統計不統計,生活就是這個樣子的,大家看看就行,別那麼較真。

只能說我們被平均了,農民能有這么多錢就不這么苦了,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沒這么多錢,可能是領導們都認為平民百姓有房子住還有這么多存款國泰民安,其實城裡的房貸,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壓力山大,農村的糧食不值錢,老人每人一個月一百元,這些錢不夠吃菜的,還面臨拆遷,給的錢換新樓還得自己拿很多,如果有這么多錢就不愁了!很多人現在是負債!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但如果調查了不實事求是,所有的發言權或許不被大眾認可,而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萬元,網友直呼又一次被平均。

如果按照公里數141萬元計算,一個家庭有5口人,平均每一個人凈資產為28.2萬元,似乎看起來並不多,但總感覺哪裡不對!

央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余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0%。

城鎮居民家庭負債參與率高,為56.5%;家庭負債結構相對單一,負債來源以銀行貸款為主,房貸是家庭負債的主要構成,占家庭總負債的75.9%。

資產分布分化明顯,家庭總資產隨戶主年齡的提高呈現先增加後減少的特徵,戶主年齡為56~64歲的家庭戶均總資產最高,18~25歲的戶均總資產最低;戶主為企業管理人員和個體經營者的家庭總資產明顯高於均值,其餘家庭總資產均低於平均水平。

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0%;金融資產佔比較低,僅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無風險金融資產。

居民家庭金融資產負債率較高,存在一定流動性風險,部分低資產家庭資不抵債,違約風險高;中青年群體負債壓力大,債務風險較高。

老年群體投資銀行理財、資管、信託等金融產品較多,風險較大;剛需型房貸家庭的債務風險突出。

我國2019年底,全國城鎮常住人口是83137萬人,如果算3口人一家的話,那麼全國城鎮家庭數量大概就是2.77億戶。

就算是家庭資產600萬以上的家庭494萬戶全部都在城市裡面,那麼全國600萬資產的家庭也就是大概佔到城市家庭總數的1.783%。

這樣來推算的話,全國家庭資產在300萬元的家庭大概也就是1000萬戶的樣子。

綜合來看:市場對於央行報告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均值為289.0萬元、中位數141萬元相對比較認可。

但是廣大網友與讀者並不買單,因為大部分家庭資產屬於房產,占據了70%,而大部分房產均屬於首付加貸款的形式,從某種角度來看房產應該屬於債務而不是資產。

對於資產和收入,大家吐槽的多,在於自己拉了後腿,顯示中國貧富分化嚴重加劇,這一點基尼系數位於高位也可以得到佐證。

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中位數為163.0萬元,中位數與均值差距越大,說明貧富分化越加厲害,居民家庭資產分布越是不均等,也就是富的更富窮人依然貧窮,主要是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職工收入與私營企業職工收入差距在增加,資本市場每一個IPO就會製造一批的億萬千萬百萬富翁,可是二級市場投資者投資虧損普遍依然不改,股市成為一邊造富一邊造窮的場所,這是需要徹底改正的,可是只要股市依然秉承支持實體經濟的定位不改變,股市就很難惠及到千萬投資者,

造成家庭資產分布不均等,另一個原因是各地經濟發展極度不均衡,居民收入相差數倍,像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人均收入高達6-7萬元,可有的地方不足兩萬元。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中心位置擁有一套100平米房子,很有可能價值600-800萬元,可是有的地方擁有一套房子價值只有30-50萬元,相差十多倍。央行數據顯示,東部地區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461.0萬元,分別高出中部、西部、東北地區197.5萬元、253.4萬元和296.0萬元。

從央行調查數據看,居民主要資產就是房產,有房產,家庭資產就是大大增加,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住房佔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到96.0%;金融資產佔比較低,僅為20.4%。

擁有多套房產,一些是房改既得利益者,在住房分配製度下,有些人獲得了住房,房改制度房子是很便宜的,有的地方就是象徵性的給幾千元錢,有了房改房,居住沒有問題,有了多餘的錢,就可以加杠桿購買住房,有了新住房,舊房子可以出租,又可以加杠桿買房,所以有的家庭就會有幾套房子,家庭資產快速增加。

很多年前,國企改制,涉及到大量國有資產流失,造就了很多超級富豪,也因為權力失控,造就了很多的灰色收入,現在某些職業,灰色收入依然普遍,這些人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形成巨大的 社會 不公。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中國人民銀行最近發表了2019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3萬多戶城鎮居民家庭進行的,從樣本量來看還是比較充分的 可以說算是近期最完整詳實的一個調查結果。

我們來看一下人民銀行的調查結果:

從家庭資產看,這3萬多戶城鎮居民戶均家庭總資產為317.9萬元,其中有70%的資產在房產上,也就是說房產的價值平均為220萬元,住房擁有率達到了96%,基本做到居者有其屋,城鎮居民中金融資產佔比僅為20.4%,相當於戶均65萬元,這個數字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家庭負債看,城鎮居民中有負債的家庭也比較高,佔比達到了56.5%,其中最主要的負債是房貸,佔了家庭總負債的75.9%。

從負債占家庭資產的比例看,城鎮居民的家庭資產負債率僅為9.1%,這個數據超乎我的想像,這樣看起來我國家庭的負債率並不是很高,可能和調查的樣本有關系。

(上圖可以看,出最富裕的10%的家庭佔了全部家庭資產的47.5%,最貧困的40%的家庭只佔了全部家庭資產的8.8%,所以城鎮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也非常大。)

如果刨除9.1%的家庭負債率,我國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平均值,大約為289萬元,如果換算成美元的話,大約為40萬美元,家庭金融資產大約為9萬美元,按照這個數值看,我國城鎮居民的資產狀況還是不錯的。

上述調查主要來自於全國3萬余個家庭,具有比較廣泛的代表性,但是如果分區域看的話,差距應該是比較大的,北京和上海的戶均家庭資產比較高,都超過了800萬元,主要就是由於房產價值比較高。

城鎮居民的住房擁有率為96%,這個數據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從實際的情況看,城鎮居民的住房水平差異也比較大,比如北京的房子,基本都在500萬元以上,而一些鄉鎮和小中小城市,房子的價值僅有50萬元左右,房產占家庭資產的比例為70%左右,因為房子是用來住的,這說明老百姓把自己終生的積蓄都壓到了房產上,一旦房產崩盤,老百姓的財富將大幅度縮水,所以房產的價值可以說是一個虛價值。

最近人民銀行公布的全國居民存款為87.8萬億元相比較差距有點大,按這個數據計算全國戶均存款為16.9萬元,本次調查家庭金融資產為65萬元,這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城鄉之間家庭金融資產差距比較大,另一個就是城鎮居民可能有大量的資金,並不是放在銀行存款里。

總之,這次調查數據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但是由於這種調查沒有 歷史 數據進行參考,所以不好得出過多的結論,我們期待著人民銀行今後多做一些此類的調查,大家能夠更好地了解全國居民的家庭資產情況。

這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用數據來衡量大多數人的財富可以看出我們的經濟狀況。雖然可能被平均,但是數據是真實的。這些年的高速發展, 社會 的總財富在不斷增加,老百姓手裡也越來越有錢,這是不爭的事實!

2但是,這只是紙面的數字,家庭凈資產的背後,大部分是房產。公開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就是說大部分的資產是不動產,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就算資產再高,它也不能當飯吃。雖然買房用來投資的不少,但是以後受到的限制也越多。

3高房價的背後,還有大量的負債。有的房子掏空了好幾代,大量的財富被吸收到了固定資產上,能用於消費和投資的占不了多少!我們不是要看有多少資產,而是要看有多少存款,有多少可支配收入,這是衡量生活 健康 的標准。

看到這樣的問答無語。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都在均值以下吧,這數據誰統計的!很多家庭都拖了後腿!

央行的城鎮居民家庭凈資產為289萬,中值為147萬,這個理解有點困難,只能說,第一,和「被平均」有關,第二,和家庭主要資產是房產有關。

如果說,按照人均收入來看,19年我國人均GDP為一萬美元即摺合人民幣7萬元,每月平均為6000元,而事實上,每月人均收入是否達到6000元?應該說,東南沿海多數平均水平可以達到,而放在全國來看,則多數達不到而是被「北上廣深」和大型 科技 互聯網以及眾多國企和金融企業高管等收入「被平均」了——放在我們這個小四線城市,房價1.5萬,就算120平方也就是180萬了!又有什麼意義?

那麼,從央行發布的全國平均家庭凈資產來看,道理也是一樣的,應該或者說肯定包含了「房產」在內。而如果僅僅從「包含房產」來看「全國平均家庭凈資產」這個值——不論平均值還是中值,都不太靠譜,因為多數人的「房產」資產包含了「房產」和「房貸」,而如果去除房貸的「債務」後,則未必達到央行的報告值。

而如果假設不包含「房貸」負債來看「家庭凈資產」,那麼,央行報告結論「可能成立」,畢竟,目前全國的平均房價大約6000多,而假設「平均家庭擁有一套自住房」,而按照100平來計算,則凈值為60萬,加上北上廣深的「拉高均值」的權重影響,那麼可以說央行報告「可能成立」。

而從央行的報告來看,我國家庭主要的資產分布在房產上:

對比家庭負債率大約在65%和家庭主要資產77%在房產上,那麼這個結論的意義也就沒有多大——房產價格本身是一個動態並且高估的,未來「縮水」的概率從中長期來看,是比較大的,並且這個央行報告的均值或者中值,本身並不能帶來全國家庭平均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或者現金流,甚至不能改變「全國家庭」的平均負債率。也就是沒有意義的事。

昨日《中國金融雜志》上發布了一篇: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余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從當前掌握的資料看,這是國內關於城鎮居民資產負債情況最為完整、詳實的調查之一。

按照央行的調研數據顯示,我國的家庭總資產分布極不均勻,此次抽樣的人數共分為六個組,資產最低的20%,家庭資產均值為41.4萬元,這20%的人總的資產合計數占所有被調查人員全部家庭資產的比重僅為2.6%,與之相反的是,被調查人員中最高的10%的家庭,家庭資產均值為1511.5萬元,是最低的30倍以上,而且最高的10%群體,其家庭總資產之和占所有被調查家庭的47.5%,將近一半,可謂是兩級分化。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所有家庭的資產之和除以總的家庭數量),中位數為163.0萬元(最中間的家庭資產,即一半家庭資產在163萬元以上,一半的家庭資產在163萬元以下)。資產均值與中位數之間相差154.9萬元,可見貧富差距兩級分化極其嚴重。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表格的第一反映是被平均,因為即使最低的戶均41.4萬元,很多人認為自己根本沒有這個數,一方面確實是被平均,另一方面,因為總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所以說總資產是包括負債在內的,比如你買了一套房子總價200萬元,其中首付60萬元,貸款140萬元,那麼你的總資產就是200萬元,而不是首付款60萬元(60萬元是凈資產或者稱之為所有者權益)。

相信考慮到負債的情況下,如果你是在城市裡有套房子的話,即使是三四線城市,很多人的總資產也都可以破百萬吧。此次的調研數據也顯示了,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戶均253.0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八成,而實物資產中74.2%為住房資產,戶均住房資產187.8萬元,居民住房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比重為59.1%。這個比例高於美國的比例達到了接近30個百分點,所以說國人還是熱衷於買房。

對我而言,如果是平均數317.9萬元,我感覺還是太過於遙遠了,如果是中位數163萬元,最少還可以看得到努力的機會,大家呢各自的家庭總資產是多少呢?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3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5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8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0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