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人口有多少
❶ 2023年湘鄉一共有多少人
根據(湖南省)湘潭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2頁-紅黑統計公報庫 (hongheiku.com)顯示湘鄉市常住人口為730103人,男性人口佔比50.73%,女性人口佔比49.27%,年齡結構中0-14歲佔比18.16%,15-59歲佔比57.81%,60歲以上佔比24.03%,65歲以上佔比19.08%。
2019末2020初總人口為92.9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207人,出生率為9.30‰;死亡人口3227人,死亡率為3.2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04‰。年末常住人口81.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6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8.7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7.27%。
❷ 湖南長沙湘潭有幾個區
湘潭市轄雨湖區、岳塘區、湘鄉市、韶山市、湘潭縣,市政府駐地為岳塘區。
湘潭是湖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簡稱潭。因盛產湘蓮,又叫「蓮城」,又叫「郯城」。轄湘潭縣、韶山市、湘鄉市、雨湖區、岳塘區等5個縣(市),2016年總人口283.8萬人。湘潭市總面積500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8.2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9.2平方公里。
湘潭縣自1500多年前的南朝就已建縣。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中國紅色文化的搖籃,有「小南京」、「金色湘潭」的美譽。「天下一縣多英雄,因湘中風光美」,
湘潭偉人輩出,名人輩出——蜀漢著名學者蔣琬、晚清重臣曾國藩、文化名人齊白石、一代領袖、開國元勛彭、名將、開國大將陳賡、譚政等都誕生在這里。
擴展數據
湘潭位於湖南省中東部,湘江下游,東經111° 58′—113° 05 ′,北緯27° 21′—28° 05′。湘潭市東西最大水平距離108公里,南北最大垂直距離81公里。北接寧鄉縣、望城縣、長沙縣,南接衡東縣、衡山縣、株洲縣,東接株洲市、株洲縣,西接雙峰縣、漣源縣。這個城市的總面積是5015平方公里。
湘潭市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屬於偽山、衡山、涓水盆地組成的盆山體系。地貌輪廓北、西、南高,以邵峰、寶鍾山、常山、小霞山為主體的中低山環繞。城市中東部地勢低平,以湘江、漣河、涓河為主要水系分布。全市以「四山一河兩水」為骨架,形成向東北開放的丘陵盆地地形。
市區位於湘江下游流域口的河谷平原。最高點位於西部的寶鍾山,海拔793米。最低點是昭山腳下的金馬洲,海拔30.7米。大致可分為三種地貌類型:構造侵蝕低山丘陵地貌、構造侵蝕剝蝕中低山丘陵地貌和侵蝕堆積河谷平原地貌。
湘潭市是典型的亞熱帶溫帶濕潤氣候區,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氣候特徵:四季分明,降水豐富,盛夏高溫,冬季寒冷。據湘潭市氣象台1991-2003年統計,年平均降水量1425毫米。
4-7月降水集中,期間洪水較多。最大日降水量143.6毫米(1998年5月22日),最大年降水量1923.3毫米(1998年),最小年降水量1046.2毫米(2002年)。
年平均蒸發量為1209.3毫米..日最大蒸發量為12.6毫米(1995年7月19日),年最大蒸發量為1468.4毫米(1992年),年最小蒸發量為816.0毫米(2002年)。盛夏炎熱多雨,冬季寒冷潮濕,極端最高氣溫41.8攝氏度(2003年8月3日),最低氣溫-12.1攝氏度(1991年1月27日)。
年平均氣溫為17.5攝氏度。冬天是西北,夏天是東南。夏季乾燥,夏季平均30天,秋季平均40天,相對濕度80%,無霜期300天。
湘潭是湘江水系。區內地表水系統發育,主要支流為涓水河和漣水河。涓水發源於雙峰縣馬鞍山,河寬70-100米;漣水是湘江的一條支流,流經漣源、婁底、湘鄉,在湘潭河口注入湘江。位於湘江以東,水流總體平緩。
水府廟水庫地表水體較大,是婁底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和韶山灌溉渠的供水水源,屬於省級濕地保護區。此外還有花石、瓦葉塘、上石壩等小型水庫。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5a85edf8db1cb13c12e03a0d054564e92584b3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❸ 湘鄉是屬於湖南哪個市
湘鄉屬於湖南省湘潭市。
湘鄉市,湖南省轄縣級市,由湘潭市代管,居湘中偏東,東臨韶山市和湘潭縣,南接雙峰縣,西與婁底市毗鄰,北界寧鄉市,總面積2003點64平方千米,約占湖南省總面積的0點95%。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湘鄉常住人口為730103人。
湘鄉是湘軍的策源地。「自古無湘不成軍,天下湘軍出湘鄉」。湘鄉曾「以百里之地薈萃群才,以一軍之威維系全局」,「以一縣之兵,征伐十八省」,歷經半個多世紀,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境內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書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發現戰國以來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文物。文廟、伏虎井、褚公祠、觀音閣、狀元塔、宋窯遺址等20多處古跡保存完好。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毛澤東主席母校——東山書院,陳賡、譚政大將故居,楊尚昆題詞的黃公略故居,江澤民、李鵬題詞的黃公略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