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黃河周圍有多少人口

黃河周圍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3-01-21 08:37:06

⑴ 黃河的介紹

黃河簡介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 、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9個省(自治區),在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 幹流全長5 464公里,總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包括鄂爾多斯內流區4.2萬平方公里),人口9781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6%,耕地1.79億畝,佔全國總耕地面積的12.5%。黃河下游防洪保護區面積12萬平方公里,人口7800萬人,佔全國的6.8%,耕地1.1億 畝,佔全國的7.5%(以上均為1990年資料)。從河源到內蒙古的河口鎮為上游,河口鎮到鄭州附近的桃花峪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97%的流域面積集中在上中游地區。

據地學家研究,距今 100多萬年的早更新世,黃河流域分布著許多古湖盆,各自形成獨立的水系。後來,經過長期溯源侵蝕、奪襲,各湖盆逐漸連通,終於形成了橫亘於我國北方的萬里巨川。據綜合分析推斷,古老黃河的孕育和誕生,約有150萬年的歷史。�

黃河流域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分為三級階梯,逐級下降。最高一級階梯為青海高原,海拔在 4000米以上;第二級階梯為黃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第三級階梯為華北大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黃河流域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各地氣候差異較大,從南到北屬濕潤 、半濕潤、半乾旱和乾旱氣候。�

「水少沙多」是黃河的突出特點。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相當於長江的1/ 17,僅佔全國的2%,居我國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流域內人均水量僅佔全國的25%,耕地畝均 水量僅為全國的17%,水資源貧乏已成為影響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黃河上中 游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平均每年輸入黃河下游的泥沙多達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均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黃河水量近60%來自蘭州以上, 近90%的泥沙和粒徑大於0.05毫米的全部粗泥沙,集中來自河口鎮至潼關區間,60%的水量 和80%的泥沙量集中來自汛期。黃河水、沙在地區和時間分布上的集中性特別明顯。�

進入黃河下游的16億噸泥沙中,約有4億噸(多年平均值)淤積在下遊河道內,其中50%左右是粒徑大於0.05毫米的粗泥沙,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約10厘米,形成「地上懸河」;約有8億噸淤積在利津以下的河口三角洲及濱海地區,平均每年填海造陸約23平方公里;其餘4億噸 被輸入深海。泥沙問題是黃河的症結,是黃河復雜、難治的主要原因。�

黃河下游洪水威脅嚴重,一直是國家的心腹之患。調查歷史最大洪水發生在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河南陝縣站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實測最大洪水發生在1958年,花園口站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每年冬末春初,內蒙古河段和下游山東河段,凌汛災害時有發生。

新中國成立以來,修建了三門峽、陸渾、故縣等干支流水庫,先後三次全面加高培厚1400公里大堤,開展了河道整治,現有險工及護灘控導工程320餘處,壩岸9000多道,完成土石方14億立方米,開辟了北金堤滯洪區、東平湖水庫等分滯洪工程,建成了水文測報、通信系統等,初步建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取得了人民治理黃河52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偉大勝利,並戰勝多次嚴重凌汛。防洪減災直接經濟效益近4000億元,避免洪災所造成的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以及政治影響等間接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黃河流域農田灌溉歷史悠久,早在秦漢時期就建有大型灌溉工程,但全面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目前流域內共建有大中小型水庫3147座,引水、提水工程2.9萬處,流域內及下游沿黃兩岸引黃灌溉面積從新中國成立初的1200萬畝發展到1.1億畝,每年還向沿河大中城市和工礦企業提供水源,耗用河川徑流量已達300億立方米,水利用率達53%,為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效益

⑵ 黃河介紹(不要歷史)現養育了多少田地,人口 十萬火急,30分鍾回答

1、黃河流域人口1.07億人,佔全國的8.6%,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省區,其中城鎮人口2506萬人,佔全國的6.8%,城市化率23.45%,低於全國城市化率的30%.2、黃河流域耕地面積1.89億畝...

⑶ 黃河簡介

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是中國的第二長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被親切的稱為『母親河』。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由於黃河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十分有利於種植,產生了大量的食物。

(3)黃河周圍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黃河的水力資源

1979年全國水力資源普查結果:黃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4054.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552億千瓦時,佔全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59221.8億千瓦時的6%。73.3%的水力資源分布在黃河幹流上。支流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共1078.2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944.5億千瓦時。

全流域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大於1萬千瓦以上的水電站共100座,總裝機容量2727.7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137.2億千瓦時,佔全國可開發水力資源的6.1%,在全國7大江河中居第二位。

參考資料

網路-黃河

⑷ 黃河流域現狀人口有多少

目前,黃河流域總人口為11368.23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6%。
受氣候、地形、水資源等條件的影響,流域內人口分布不均,全流域70%
左右的人口集中在龍門以下地區,該區域面積僅佔全流域的32%左右。其
中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最少的是青海省。

⑸ 關於黃河的資料

黃河
黃河 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長度 5464 km
源頭海拔 4800 m
平均流量 1774.5 m³/s
流域面積 752443 km²
源頭 青海省
注入 渤海
流經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徵。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調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水利資源豐富,流域內地下礦藏眾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辛勤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

關於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西部,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2倍多。因此,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依據較為充分。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 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

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黃河流域內已經發現了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

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和當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後來炎帝聯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並定居在陝、甘、晉地區,共同開發黃河中下游地區。

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後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後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

⑹ 黃河流域人口

: 黃河流域耕地面積約1300萬公頃,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3%。全國耕地面積約是多少萬公頃? 1300÷13%=10000(萬公頃) 黃河流域人口約1.07億,其中少數民族...

⑺ 黃河流域人口

據黃河流域的有關數據統計

黃河流域人口1.07億人
,佔全國的8.6%,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省區,其中城鎮人口2506萬人,佔全國的6.8%,城市化率23.45,低於全國城市化率的30%

⑻ 黃河邊上的城市有哪些

黃河邊上的城市有:蘭州、銀川、鄭州、濟南、東營。

(1)蘭州,簡稱「蘭」,是甘肅省省會,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

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國華東、華中地區聯系西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西北的交通通信樞紐和科研教育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2)銀川市,簡稱「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自治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以發展輕紡工業為主,機械、化工、建材工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位於寧夏平原中部,東踞鄂爾多斯西緣,西依賀蘭山,黃河從市境穿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寧蒙陝甘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點經濟區。

(3)鄭州市地處黃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脈東北翼向黃淮平原過渡的交接地帶,西部高,東部低,中部高,東北低或東南低;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2017年末,鄭州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總面積744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30.97平方公里,總人口988.1萬人,全年完成生產總值9130.2億元。

(4)濟南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東西連通山東半島與華中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濟南已成功舉辦亞洲杯、全運會、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等多項國際和國家級盛會。

(5)東營市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北部、黃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帶,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8º5′,北緯38º15′之間。東營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沿黃河走向自西南向東北傾斜。截至2016年底,東營市下轄3區2縣,總人口213.21萬人。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2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6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88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6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