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園西村有多少人口
1.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總共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13年8月全縣轄16個鄉鎮
全縣轄城關、雲陽、留山、皇路店、南河店、板山坪、白土崗、喬端8個鎮。
城郊、小店、皇後、太山廟、石門、四棵樹、馬市坪、崔庄8個鄉。
全縣轄16個鄉鎮、340個行政村、2017年總人口64萬人,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2800平方公里,耕地49.7萬畝。
(1)中華園西村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南召縣交通便利,旅遊資源豐富。焦枝鐵路縱貫南北,二廣高速、國道207線縱橫穿過,南距南陽機場60公里,形成了高速、國道中心線,4條省道輻射線的公路交通網路。
南召擁有:五朵山風景區、真武頂風景區、南召寶天曼、白河第一漂、猿人大峽谷、丹霞寺、鴨河口水庫、蓮花溫泉水城等著名景區,先後榮獲「中國最佳休閑度假旅遊名縣」和「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名縣」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召縣2. 焦作沁陽市有多少個鄉鎮
沁陽市轄4個辦事處(區)、6個鎮、3個鄉:覃懷辦事處(區)、懷慶辦事處(區)、太行辦事處(區)、沁園辦事處(區)、崇義鎮、西向鎮、西萬鎮、柏香鎮、山王莊鎮、紫陵鎮、常平鄉、王召鄉、王曲鄉。市人民政府駐縣東街。
覃懷街道 面積:11.33平方千米 人口:30100人 郵編:454550 代碼:410882001
2006年,轄5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東關居委會、廟後居委會、寨村居委會、燈塔街居委會、周庄居委會、西武庄村、小王村、牛庄村、張庄村、南官莊村、甄庄村、龐門村。
懷慶街道 面積:13.61平方千米 人口:32755人 郵編:454550 代碼:410882002
2006年,轄2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合作街居委會、自治街居委會、水北關村、孟庄村、北金村、張十字村、王莊村、馬巷村、雙磨村、姑姑寺村、徐巷村。
太行街道 面積:15.95平方千米 人口:24937人 郵編:454550 代碼:410882003
2006年,轄8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清平居委會、羅庄居委會、秦谷沱居委會、亢庄居委會、馬坡居委會、丁庄居委會、朱庄居委會、水南關居委會、白庄村、秘澗村、西義合村、西沁陽村、東沁陽村、北關庄村、東義合村、毛庄村。
沁園街道 面積:21.27平方千米 人口:33345人 郵編:454550 代碼:410882004
2006年,轄9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聯盟街居委會、西關居委會、南關居委會、南壇居委會、崔庄居委會、肖庄居委會、唐庄居委會、新苑居委會、沁化居委會、護城村、張屯村、北王莊村、任庄村、廖屯村、袁屯村、五門村、皮庄村、韓村、沙崗村、廟門村、東荒村、西荒村、接馬寺村。
崇義鎮 面積:47.66平方千米 人口:35752人 郵編:454582 代碼:410882100
2006年,轄38個村委會:崇義村、後韓吳村、東韓吳村、西韓吳村、連庄村、南范村、後鄧村、前鄧村、南各萬村、東各萬村、中各萬村、西各萬村、苗庄村、寧庄村、張留村、南里村、趙儒村、郭庄村、小召村、寬平村、水運村、海村、閆庄村、南山村、後楊香村、前楊香村、呂庄村、韓村、大張村、二郎廟村、新張庄村、東蘭戶村、西蘭戶村、蘭戶鋪村、金冢村、大金陵村、小金陵村、西苟庄村。
鎮人民政府駐崇義村,故名。清屬崇下鄉一圖。民國24年(1935)改屬第一區,36年7月改為第六區。1949年建國後為第五區。1955年9月廢區,置崇義中心鄉,1956年11月改稱崇義鄉。1958年8月廢鄉,置崇義人民公社,11月將木樓公社劃入,1960年1月又將木樓公社析出。1974年3月將西渠溝、北山村、中渠溝、東渠溝、南董、前趙、後趙、西彰、東彰、南彰析入渠溝公社。1983年廢公社,置崇義鄉。1989年改鄉為鎮。
西向鎮 面積:94.98平方千米 人口:61219人 郵編:454591 代碼:410882101
2006年,轄27個村委會:西向一街村、西向二街村、西向三街村、西向四街村、西向五街村、東向村、皇府村、水黃頭村、衛村、龍泉村、南向村、屯頭村、解住村、東高村、西高村、清河村、北魯村、常樂村、新莊村、義庄一街村、義庄二街村、義庄三街村、南作村、行口村、捏掌村、逍遙村、虎村。
鎮人民政府駐西向鎮,故名。清屬利上鄉四圖。中華民國24年(1935)改置第四區,後改屬第三區。1955年廢區,置西向中心鄉,次年廢中心鄉置西向鄉。1958年8月廢鄉,置西向人民公社,11月將紫陵、解住公社並入,1961年復析紫陵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置西向鄉,1988年11月11日廢鄉,置西向鎮。
西萬鎮 面積:37.12平方千米 人口:38904人 郵編:454561 代碼:410882102
2006年,轄12個村委會:西萬村、邗邰村、校尉營村、景明村、留庄村、七里橋村、李巷村、官莊屯村、石庄村、沙灘園村、和庄村、道口村。
鎮人民政府駐西萬村,故名。清屬利上鄉三圖。中華民國24年(1935)為第四區,後改為第二區。1955年9月廢區,置西萬中心鄉。次年廢中心鄉,置西萬鄉。1958年8月廢鄉,置西萬人民公社,11月將水北關、山王莊、常平三個公社並入。,1961年又將上述三個公社析出。1983年12月廢公社,置西萬鄉。1988年8月11日廢鄉,置西萬鎮。
柏香鎮 面積:83.33平方千米 人口:59440人 郵編:454584 代碼:410882103
2006年,轄62個村委會:柏鄉一街村、柏鄉二街村、柏鄉三街村、廣韓村、高村、西彰村、後城村、新村、東司馬村、西司馬村、西宜作村、東宜作村、宋庄村、史村、小董庄村、大董庄村、和貢村、大位村、小位村、西王梁村、東王梁村、賀村、肖寺村、圪當坡村、小張庄村、西馮橋村、東馮橋村、劉庄村、南朱庄村、西小召村、秦庄村、謝庄村、北呂庄村、郜兩水村、東兩水村、西兩水村、大留村、郜庄村、李橋村、葛前村、葛後村、小葛村、期城村、伏背村、西庄村、鄭村、大潘村、小潘村、楊林村、南王村、保方村、彰儀村、西鄉村、北尋村、東鄉一街村、東鄉二街村、東鄉三街村、東鄉四街村、范庄村、上輦村、南西村、南東村。鎮政府駐柏香一街村。
鎮人民政府駐柏香村,故名。清屬寬平鄉一圖。民國24年(1935)為第三區,後改稱第四區。1955年9月廢區,置柏香中心鄉,1956年11月改稱柏香鄉。1958年8月廢鄉,置柏香人民公社,11月將南尋公社劃入,1961年析為柏香、葛村、兩水三個公社,1965年復將兩水公社劃入。1975年將大十八里、小十八里、大王、小王、大召、趙庄等析入渠溝公社。1983年廢公社,置柏香鄉。1989年改為鎮。2005年將葛村鄉的23個村整體劃入。
山王莊鎮 面積:18.48平方千米 人口:29696人 郵編:454562 代碼:410882104
2006年,轄17個村委會:山王莊村、前陳庄村、張坡村、廉坡村、郭家莊村、趙家莊村、新店村、磨王莊村、大郎寨村、楊庄村、閆斜村、馬庄村、張家莊村、萬南村、萬中村、萬北村、盆窯村。
鎮人民政府駐山王莊村,故名。清屬利上鄉二圖。民國24年(1935)屬第四區,後改屬第二區。1955年9月廢區,置山王莊中心鄉,次年改稱山王莊鄉。1958年8月廢鄉,置山王莊人民公社,11月並入西萬人民公社。1961年又從西萬公社析出,復置山王莊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置山王莊鄉,1989年改鄉為鎮。
紫陵鎮 面積:57.34平方千米 人口:27992人 郵編:454592 代碼:410882105
2006年,轄13個村委會:紫陵村、趙寨村、王莊村、長溝村、范村、王村、塢頭村、窯頭村、廟胡同村、東庄村、後庄村、宋寨村、西紫陵村。
鎮人民政府駐紫陵村,故名。唐武德三年(公元620)置紫陵縣。次年二月廢,復並入河內縣。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屬萬北里,道光五年(1825)屬利下鄉二圖。民國19年(1930)為第六區,24年(1935)為第四區,26年(1937)12月為紫陵區,屬中共豫北特委沁陽工委。1945年為第二區,後改屬第三區。1955年9月廢區,置紫陵中心鄉。次年改為紫陵鄉。1958年8月廢鄉,置紫陵人民公社。11月並入西向人民公社。1961年復析紫陵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置紫陵鄉。1989年改鄉為鎮。
常平鄉 面積:70.88平方千米 人口:8916人 郵編:454563 代碼:410882200
2006年,轄12個村委會:常平村、窯頭村、煤窯庄村、楊河村、張老灣村、老馬嶺村、簸箕掌村、山路平村、前和灣村、後和灣村、九渡村、楊庄河村。
鄉人民政府駐常平村,故名。清屬利上鄉二圖。民國24年(1935)為第四區,民國34年改為第二區。1952年並入第六區。1954年置常平山區。1955年廢,改置常平中心鄉。次年又置常平山區。1958年再廢,置常平人民公社,後並入西萬人民公社。1961年復析置常平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改稱常平鄉。
王召鄉 面積:66.10平方千米 人口:51044人 郵編:454571 代碼:410882201
2006年,轄47個村委會:東祝策村、西祝策村、前庄村、索庄村、段庄村、北李庄村、南李庄村、南住村、北住村、大辛王村、小辛王村、王莊村、東武庄村、東申召村、西申召村、趙庄村、仲賢村、西王召村、東王召村、馬鋪村、馮翊村、龍澗村、言狀村、衛庄村、尚香村、言庄村、彭城村、前興福村、後興福村、木樓村、東木樓村、西木樓村、張庄村、陳庄村、感化村、南荒村、東苟庄村、苟庄屯村、邢庄村、西里村、東里村、土培村、北龍盤村、南龍盤村、冷庄村、東賈村、西賈村。鄉政府駐東祝策村。
因鄉政府原駐西王召村,故名。清屬利下鄉四圖。中華民國24年(1935)改稱第二區,35年改為第七區。1949年建國後並入第一區,1955年9月廢區,置王召中心鄉,次年改稱王召鄉。1958年8月廢鄉,置王召人民公社,同年11月並入城關公社,1960年元月又析出,復置王召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置王召鄉。2005年將木樓鄉的18個村整體劃入。
王曲鄉 面積:57.86平方千米 人口:38372人 郵編:454585 代碼:410882202
2006年,轄41個村委會:中王占村、東王占村、西王占村、西渠溝村、東渠溝村、中渠溝村、北董村、南董村、曹村、南王莊村、柿園村、楊村、十三里店村、廣利作村、大十八里村、小十八里村、小王村、大召村、西趙庄村、東彰村、西彰村、南彰村、北山村、前趙村、後趙村、大王村、西王曲村、東王曲村、南魯村、夏庄村、祁庄村、里村、路村、古章村、肖作村、范家莊村、南孔村、北孔村、呼庄村、蔡灣村、張武作村。鄉政府駐中王占村。
因鄉政府原駐西王曲村,故名。清屬清下鄉三圖。民國為第三區,後改為第五區。1949年建國後為第四區。1952年改為第六區,1955年廢區,置王曲中心鄉,次年改為王曲鄉。1958年8月廢鄉,置王曲人民公社,同年11月並入城關公社,1961年析出,仍為王曲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置王曲鄉。2005年將王占鄉的26個村整體劃入。
以上面積、人口、沿革資料根據「焦作地名網」,代碼、村(居/社區)名錄根據「河南省2006年行政區劃代碼」
3. 崑山中華園西村屬於哪個社區
群益社區。崑山中華園西村屬於崑山市中華園街道群益社區。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
4. 靈寶市有幾個鄉鎮分別是什麼
截至2019年6月,靈寶市有15個鄉鎮,其中包括10鎮和5個鄉。
10個鎮分別為:大王鎮、陽店鎮、尹庄鎮、城關鎮、函谷關鎮、焦村鎮、朱陽鎮、陽平鎮、故縣鎮、豫靈鎮;
5個鄉分別為:川口鄉、寺河鄉、蘇村鄉、五畝鄉、西閻鄉。
靈寶市位於豫秦晉三省交界處的河南省西部,南依秦嶺,北瀕黃河,總面積3011平方公里,轄10鎮5鄉2個管委會、428個行政村,總人口75萬人(包括於2016年12月劃轉到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轄的大王鎮、陽店鎮,共涉及國土面積285平方公里,62個行政村,10萬人。)
1993年5月撤縣設市,是聞名全國的黃金之城、蘋果之鄉、道家之源、旅遊勝地。
(4)中華園西村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宋、遼、金仍名虢州,領虢略、朱陽、盧氏、欒川4縣,屬陝西路。此時省玉城入虢略,靈寶、閿鄉、湖城3縣屬陝州。
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省湖城入閿鄉(縣治在今閿底鎮)。至元三年(1266年)省靈寶入陝縣。至元八年(1271年)復置靈寶屬陝州。至元十年(1273年)靈寶地域有靈、閿兩縣,屬河南路陝州。
明,靈寶、閿鄉屬河南府,繼改屬陝州。閿鄉縣治移至唐湖城舊址。清,靈寶、閿鄉屬陝州。
中華民國初年屬河南省豫西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靈寶、閿鄉初屬陝州專區。
1952年4月,陝州專區撤銷後屬洛陽專區。
1954年6月,靈寶、閿鄉合縣,仍名靈寶縣,治所在靈寶舊城。
1959年移治虢略鎮。1986年2月撤銷洛陽專區,三門峽市升格為地級市,靈寶縣屬三門峽管轄。
1993年5月,靈寶撤縣設市。
5. 哪位高人知道中華園西村何時拆遷啊太亂了
與做酒釀一樣,關鍵是掌握發酵的時間。\r\n把上好玉米在水中浸泡半天,控干水之後放在籠上蒸熟,蒸熟的玉米攤開晾一下,將其打松。冷涼之後摻入一定比例的酒麴,和勻。把這些玉米裝入一個廣口的容器,鋪平玉米飯,中間留一個圓洞。然後封口保溫進行發酵,夏天頂多兩日,冬季室溫在18度的時候也許要3-4日。發酵的過程不能太長,太長之後玉米中的澱粉都轉換為酒精了,這個酒釀就不甜了,由於酒精度高,人們說太凶了。整個過程的技術要領在於所有的容器要干凈,絕油;酒麴的多少比例得當,發酵的時間正好,這時候出來的酒釀又甜又有酒的醇香。
6. 江蘇崑山中華園西村到底屬於哪個鎮管轄
崑山市玉山鎮管轄
7. 中華園西村離蘇州火車站多遠
40.8公里。中華西村位於蘇州市崑山崑山,共計房屋1449戶。蘇州站(SuzhouRailwayStation),位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毗鄰蘇州汽車北站,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是蘇州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根據查詢網路地圖得知中華園西村離蘇州火車站40.8公里,途徑京滬高速、蘇站路,駕車用時59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