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經絡運行多少時間
1. 敷面膜真的要上面規定多少時間就多少時間嗎
不一定,不要超出太久。一般15-20分鍾就好
2. 請教高人,我練真氣運行法幾年,現在24小時氣在頭上亂竄,找了許多人
在李少波書上看到,有的人急於求成,通關力量還沒有培養充足,用意識引導犯了拔苗助長的錯誤,後繼無力,不能正常循任督運轉因而只在頭部旋轉,越著急越厲害,成為精神負擔解決的辦法,不要緊張,煩躁,或找外行人糾偏,安心自然的依法練功,功力充足,任督循環旺盛,各個經絡通暢,自然平復,然而總的力量如上丹田,下丹田則更加旺盛,不能誤認為什麼感覺都沒有了才算正常。我也想練,看見這種情況,不敢練
3. 經絡運行規律中哪一項正確
是背為諸陰之會。
從十二經脈的分布來看,前肢三陽經止於頭部,後肢三陽經又起於頭部,所以頭部為「諸陽之會」,後肢三陰經止於胸部,而前肢三陰經又起於胸部,故胸為「諸陰之會」。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經絡學也是人體針灸和按摩的基礎,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4. 修仙之法要走的經脈順習圖
這個氣功我也練過一段時間,高中的時候晚自習累了就閉上眼睛運小周天半小時感覺非常精神。練氣功是很好的健身方法。
氣功中的大周天路線其實是不用刻意論證逆順的,在練功實踐中會自然明了。
我取兩足並立兩臂平開與肩等高之勢,以增加運氣的內壓。然後意守丹田待真氣充足後,再引丹田氣循下列路線運行:丹田――上行經胸腹及兩臂內側諸陰經至兩掌指――過兩手指尖經兩臂外側諸陽經達面部頭部――過頭部下行經背部及兩腿外側諸陽經至兩足――過兩足足心經兩腿內側諸陰經達會陰回歸丹田。如此周而復始至數十周天後,真氣無須導引自然按此路線運行。
待內氣自行運行數周天,我姿勢不變,意引氣走,逆運周天,使真氣循下列路線運行:丹田――下行經會陰至兩腿內側諸陰經至兩足心――過兩足趾尖經兩腿外側及背部諸陽經達頭部――過頭部面部經兩臂外側諸陽經達兩手指――過兩手指尖經兩臂內側及胸腹諸陰經回歸丹田。如此行氣十數周天,時間越長,越覺真氣不聽意念指揮,真氣運行越來越滯澀。此時若意念稍一鬆懈,真氣不但不自行按此路線運行,反而如掙脫了圍堤的洪水,排山倒海般地向反方向(第一種運行路線)奔涌,洶涌澎湃勢不可擋。我閉目內視,在大周天自行高速運行的同時,任督脈、帶脈如同鍾表中的大小齒輪同步真氣流轉。
此種景況我無數次驗證,累試不爽。
由此可見,大周天有自身的運行路線。無須理論論證
5. 洗頭頭部按摩
洗頭頭部按摩
洗頭頭部按摩,洗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會做的事情,掉頭發也是大家都會遇到的,掉頭發多也給人帶來了煩惱,一般掉頭發在一定范圍內是正常的,以下洗頭頭部按摩。
洗頭頭部按摩1
洗頭頭部按摩手法有哪些
步驟1-- 潔面後按摩去角質,紓解緊張刺激循環 在進行Home Spa的程序時,建議先營造屬於Spa該有的氣氛及味道,這可通過燈光、音樂來營造氣氛。
之後可換穿寬輕無拘束的衣服,點上芳香蠟燭、播放New Age音樂,以喚醒視覺、聽覺及嗅覺的感受。 接著可將臉部彩妝及塵灰洗凈,開始洗發、按摩整個頭部,紓解緊張情緒、刺激循環和緩和頭痛。以沐浴精將身上清洗干凈,趁著肌膚仍微濕柔軟,使用去角質產品以指腹或沐浴海綿以打圈的方式按摩全身,去除身上的老舊角質。
步驟2-- 泡雙腳再浸身敷面膜 先讓雙腳泡在已經加了精油的浴缸中,使血液從腳底開始循環,然後再將自己沉浸在攝氏35至40度、已經添加沐浴油、精油或澡鹽的熱水中,緩緩深呼吸,並輕輕搓揉每一寸肌膚,藉著嗅覺與觸覺的感官刺激鬆弛細胞。這時可以在臉上擦上保濕面膜,藉著蒸氣的導入,讓養分更深入。
步驟3-- 按摩身體去脂塑身塗滋養膜護理肌膚 然後可以進行身體的按摩,把雙腳抬高,由腳心沿著小腿肚、大腿,朝著心臟方向進行按摩,手臂也可如法炮製,至於腹部則以圓形按摩為主,有去脂塑身之效,輕松享受泡澡的悠閑。10至15分鍾後起身,在身體和頭發塗上滋養護理膜,並以棉質沐浴頭巾將頭發包住,讓護理膜更易被吸收。
步驟4-- 補充水份再按摩刺激淋巴排毒素 此時可以喝杯花草茶,補充水份,10至15分鍾後,再沖凈身上及發上的護理膜。擦乾身體,為自己再次做個按摩,不管是手部或是腳部。先塗上按摩油以大動作的手法按摩全身,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也能刺激淋巴系統排除廢物。
以上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講述了洗頭頭部按摩的手法有哪些,基本上來說,就是要緩解一些疲勞的情況,可以用一些精油的,這樣的話會讓自己按摩的時候更加的放鬆,可以很好地揉搓著自己的每一寸皮膚。
頭部放鬆按摩手法有哪些
一指禪推法
按摩者用大拇指端或指腹及偏峰著力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鬆,沉肩、垂肘、懸腕,肘關節略低於手腕,以肘部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部擺動和拇指關節做屈伸活動。壓力、頻率、腕部擺動要靈活、頻率應以每分鍾120-160次為佳。此按摩手法常用於頭面部。對頭痛、眩暈、偏癱等疾患可用此手法。
揉法揉法分指揉法和掌揉法兩種按摩手法。(1) 指揉法:用手指指腹吸定患者患處,腕部放鬆,以肘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和掌指做輕柔緩和的擺動(2) 掌揉法:用手掌根吸定患者患處,腕部要放鬆,以肘為支點,前臂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做輕柔緩和的擺動此按摩手法操做時要壓力輕柔,動作協調而有節律,速度以每分鍾120-160次為佳。
抹法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指腹緊貼皮膚,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動。用力要輕而不浮,重而不滯。此按摩手法常用於頭面及頸項部,對頭暈、頭痛及頸項疼痛等症的治療。
按法
用拇指端或指腹壓體表叫指按法。用單掌或雙掌,也可雙掌重疊按壓體表,稱掌按法。操作時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不可移動,用力由輕而重,不可用暴力突然按壓。此按摩手法法常用於頭痛、眩暈、三叉神經痛、偏癱、脫發等病症的治療。
點法分拇指點和屈指點法兩種:拇指點法就是用拇指端點壓體表。屈指點法有屈拇指,用拇指指間關節外側點壓體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側指間關節點壓體表。
文章我們已經詳細的知道頭部放鬆按摩的手法有哪些,遂自己在生活中的時候就可以試一下這樣的方法去按摩自己的頭部,可以得到很好的放鬆效果,讓自己的頭變得不是那麼的昏昏沉沉的,整個人覺得很輕松。
頭部精油按摩的方法有哪些
一、滑動輕撫:這應該是精油按摩法中最有用的手法,是指一連串輕柔滑動、安撫的動作, 能使精油滲透到體內,讓全身放鬆、安穩。按摩時請使用整個手掌,不是只用 手指,兩手要放輕松,力道可以強勁或輕柔,動作可大可小。如此肌肉將放鬆,並 能增加血液循環,抒解緊張及壓力。
二、揉揉捏捏:這種手法好比捏面團,大拇指可略為施力,但動作請緩慢且適中。這些 動作對脂肪厚的部位以及背部有很大的幫助,如此可以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流動,並協助體內的毒素排出。
利用前述兩種基本手法,應用在身體各部位的按摩法所有按摩的方法都必須朝著心臟的方向做按摩,按摩幼童、老弱者時,請採用輕柔的滑動輕撫動作。
一、頭部。請用指尖沾按摩油,用指頭按摩整個頭皮。頭痛時,按摩脖子底部的周圍,往上按摩到頭皮的底部,手指要採用滑動的按摩動作,力道要強,讓精油滲透到體內。
二、頸部。手法是小且強的劃圈動作,以頸椎畫分成兩邊,各自從頸底向上按摩到頭皮底部,頸椎左右各成一個圈圈式的按摩動作。
三、肩部。使用滑動輕撫及揉捏的手法,利用大拇指和手掌,從肩膀到頸部,重復來回用力按摩。
四、背部。使用滑動輕撫及揉捏的手法,力道可強可弱,但千萬不要在脊椎上按摩。從背面的腰部內側開始,兩手的動作要聯貫順暢,向上按摩到肩膀,再往下按摩背部的外側。多次重復這個按摩動作,時間越久,身體越加感到輕松。
五、腹部。用指端沾精油,使用滑動輕撫的手法。自己按摩時,採用順時針方向劃圈動作,為他人按摩時,則是逆時針方向。精油可以起到保養腹部肌膚的作用。
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了頭部精油按摩的方法有哪些,其實在按摩的時候塗抹一些精油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因為這樣的話會使得人的全身都進行放鬆下來,那麼對於按摩的話就更好地進行促進吸收,
頭部簡單按摩的手法有哪些
1、推擦腦額
首先用大拇指或掌心按於兩眉上腦額處皮膚,兩手分別向左右兩旁輕輕抹動,到眉梢處再推回前額中央。雙手交替,有節律地推擦,十餘次即可。力量不宜過大,以前額皮膚不變紅為度。
2、梳摩頭頂
接著,雙手十指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用力從前發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動作20次左右;然後雙手拇指分別按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頂住頭頂,雙手同時用力,從上而下,由下而上做直線按摩10餘次;最後用中指或食指按住頭頂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旋轉按揉10餘次即可。
3、叩頭、揉發根
然後,兩手十指彎曲叩擊頭部10餘次後,稍用力抓住發根,從前至後做梳頭的動作,揉擦整個頭部10餘次,也可用梳子代替。
4、乾擦臉
用手指或手掌從眉眼開始至下頦處往返摩擦,如要想起到美容作用,應從下向上提拉按摩。動作要緩慢、有節奏地進行,不可忽快忽慢,要均勻適度。
從頭皮的構造看,最外面的表皮層能夠幫助防止外界污染和細菌的侵襲,一旦受到損害,將會產生敏感、瘙癢、頭皮屑等問題。而表皮層下的真皮層,則為秀發提供極為重要的滋養成分,如果它遭到破壞,油脂分泌失衡、光澤度不佳,甚至白發、脫發等問題便接踵而至。其中在兩層保護之間的就是伸展到真皮層深處的毛囊了,它直接關繫到頭發的生長和新陳代謝。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了解到頭部簡單按摩的手法有哪些,因為畢竟是在家裡面進行按摩的,所以當然手法肯定沒有外面的按摩店那麼的專業,這個時候其實就可以用自己的十指來進行梳自己的頭皮的,這也是可以起到按摩作用。
頭部經絡按摩的重點是什麼
一 、頭部按摩:
具有醒腦開竅的功能,可治療頭痛,預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腦細胞的活動。
1、以雙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從前發際處以按壓方式推至枕部的風池穴,平時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頭數次。
2、按揉枕部穴位:雙手拇指按揉兩側風池、風府穴,至有酸脹感為宜。
3、拿捏頸項部:以食指、中指、無名指配合手掌對頸部作拿捏的動作,並向下拿捏至肩部。
二、眼面部按摩:
對於長時間做近距離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減輕眼部疲勞,並可預防眼睛視力的減退及眼袋的產生。
1、眼眶部按摩:雙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頭部的攢竹穴推至眉尾部的絲竹空穴。再由雙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按揉眼眶內的睛明穴後,循著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進行數次,至整個眼眶都有酸脹感止。
2、按揉太陽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將雙手掌心搓熱後,掌心貼著前額,用點力向下擦到下頦處,若有鼻病、感冒、流鼻涕或鼻塞者,可順便以中指由迎香穴向上擦至鼻根處,反覆連續約10次。
3、舌頭頂住上顎部,下牙往上作叩齒動作連續20 次。
三、耳部按摩:
耳朵的穴道跟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有密切的關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強臟腑的功能外,還可預防聽力的減退及耳鳴。
搓揉耳朵,雙手拇指及食指彎屈後,作上下搓耳動作,至耳朵紅熱為宜。
四、四肢保健按摩:
加強手腳的新陳代謝,治療酸痛,並可預防手肘、膝蓋的退化。
1、從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池、曲澤等穴。
2、互捻雙手食指,搓熱手掌、手背至熱為宜。
3、按揉大腿、膝關節、拿小腿的腓腸肌。點按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等穴,至酸脹感為宜。
4、一手抓腳踝部,一手抓腳趾頭,做旋轉踝關節的動作,20-30次。
5、推湧泉:快速用力擦熱腳底,可加強腎功能,防止腳底冰冷。
以上這篇文章就為大家詳細講述了頭部經絡按摩的方法有哪些,一般泰安模特步的時候連自己的面部也要進行一些按摩的,這樣的.話不但可以消除自己投檔的情況,也可以讓自己的眼睛緩解一些疲勞,消除眼袋的出現。
頭部放鬆按摩的手法是什麼
開【天】目
用大拇指指面按於印堂穴(位於兩眉中間)皮膚,以前臂帶動手指,自下而上,做雙手交替,有節律的抹法。雙手共20次,注意力量輕柔,以前額皮膚不變紅為度。
推前額
用大拇 指指面按於前額正中皮膚,以指根帶動指尖兩手分別向左右兩旁做抹法,至眉梢處再推回前額中央。注意力量不宜過大。
點按攢竹、魚腰及太陽
用雙手拇指指端持續用力,作用於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端)、魚腰穴(位於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持續數秒或半分鍾。如頭痛、頭暈、昏迷不清可適當用力。如失眠則不宜用力,應以輕揉為主。
點按四白及迎香
用雙手拇指指端持續用力,作用於四白穴(位於瞳孔直下,正對鼻翼處)、迎香穴(位於鼻翼旁凹陷處)。如眼痛眼澀可重按四白穴,如鼻塞流涕可重按迎香穴。)。持續數秒或半分鍾。
摩掌熨目
兩掌互相摩擦,搓熱後將兩手掌心放置在兩眼上,使患者有溫熱的舒適感。重復操作3至5次,對於用眼疲勞,視力不佳者可多做幾次。
疏通經絡
用兩大拇指指端沿頭部經絡線依次點按。自頭發發際前沿正中開始到發際後沿正中為正中線;正中線旁開一橫指為第二線;自額角處開始,平行於正中線至發際後沿為第三線;自太陽穴(定位見上)開始繞耳廓至發際後沿為第四線。如遇痛點可適當做局部的反復彈撥,輕重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這篇文章就是詳細向我們介紹了頭部放鬆按摩的方法與那些,一般來說都是按壓開【天】目的,不過在按壓這個穴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量輕柔一些的,不要按壓到自己的額頭上面的皮膚變得有些紅潤的。
洗頭頭部按摩2
睡前洗頭好嗎?
晚上洗頭有害處
早上趕著要上班,中午更是沒時間,晚上洗澡時一並解決洗頭問題最相宜,於是,晚上成了大多數都市白領洗發的共同時間。其中部分人還因認為使用吹風機會傷發,而總是草草吹一下就了事。
晚上洗頭後,若有足夠的時間讓頭發干透了才睡,那當然最好不過。但有時實在太忙了,過了晚上10時才洗頭,洗完頭後又累得眼皮沉重到睜不開,於是,頭發未乾就倒頭大睡。
晚上洗頭帶著濕發入睡是禁忌,濕著頭發、開著空調睡覺。第二天醒來,往往感覺頭痛、乏力。這是因為在一天中,人的陽氣在午夜時分最弱,容易疲憊,抵禦 病痛的能力較低。睡前洗頭使水分滯留於頭皮,長期如此會導致氣滯血淤、經絡阻閉。而且洗完頭就在空調卧室內睡覺,頭部對著冷空氣吹,會寒濕交加導致疾病。 很多人在睡到半夜會出現頭皮麻木感,並伴隨痛感。長此以往,還會引發一種頭皮下靜脈叢炎的疾病。
如果在頭發未乾的情況下睡著,此時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功能低下,就更易發生感冒。
因此,一般來說,臨睡前最好不要洗頭,如果要洗,就用干毛巾擦乾,然後再用風筒把頭發吹乾後才睡,這樣,就不會感冒了。
睡前洗頭具體危害
誘發面癱
很多女孩晚上洗頭沒擦乾,清早起來嘴歪了。面癱,學名面神經麻痹,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受年齡限制。一般症狀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連最基本的抬 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洗個頭為何會洗出面癱?醫生分析認為,一般晚上睡覺時面部神經處於最鬆弛、抵抗力最低的時候,如果受到濕發的冷刺激,很 容易影響耳後的面神經,導致局部痙攣,從而誘發面癱現象。夏天氣溫暖和時可能沒那麼明顯,而冬天天氣寒冷,造成面癱的幾率就很大。
傷風感冒
人體的陽氣有自身的運動規律。中醫認為人的陽氣在午夜最弱。女人經過一天的消耗,很容易身心疲憊,抵禦風寒的能力也降低。所以,如果睡前用熱水洗頭 後,已擴張的毛細血管受到外界的刺激,頭部的陽氣遇冷而凝時,就會使機體受凍。並且,洗頭後,頭部會有大量水分蒸發出去,會帶走體內很多熱量。
如果免疫力 低下,散熱會使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局部的血流量減少。如果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細菌和病毒就可能趁虛而入,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出現感冒症狀,如流涕、 鼻塞、頭痛甚至發燒等。因此頭發未乾的情況下睡覺,更容易感冒。
頭痛頭暈
睡前不擦乾頭發,容易造成濕邪寒邪侵入身體。造成頭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分長期滯留於頭皮表面,會致使頭皮溫度變低,影響大腦的血液循環,因而睡 到半夜的時候,就可能會感到頭皮局部有麻木感,還伴有綿綿隱痛的情況。在次日清晨,更易出現莫名的頭痛或頭暈現象,嚴重者感覺惡心。長此以往,甚至有可能 引發一種名為「頭皮下靜脈叢炎」的疾病。
如何預防睡前洗頭起來頭疼
提早洗頭,以便有足夠時間使頭發乾燥,臨睡前(特別是秋冬季節)最好別洗。
如果實在需要洗,那就記得用吹風機將頭發吹乾,或用乾燥毛巾擦乾,再用同樣乾燥的毛巾包好後再睡。
另外,如果能把室溫保持在18~25攝氏度間,血管不會反射性地收縮,呼吸道的抵抗力也不會降低。如此一來,即使洗頭後就睡,也不易導致感冒,引起頭痛。
洗頭頭部按摩3
淘米水沒有泡泡,能把頭發洗干凈嗎?
經過我的實戰經驗,答案是:可以洗干凈的。只是用慣了洗發水,感覺沒有那個強去污。其實就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了。我第一次洗完頭發就讓老公給我仔細檢查,看洗干凈沒有,還讓他聞一下,因為我怕醋的酸味還留在頭發上,但實際情況是,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頭發很乾凈也沒有異味。
我想這個原理可能和洗木耳的時候可以放一點澱粉里就很容易把木耳裡面的小沙礫和臟東西洗出來的原理差不多,淘米水裡也有澱粉,這樣就有了一定的粘性,可以把臟東西粘住。而且它也很營養。我想它的營養比那些什麼精華什麼什麼的更實在也更有效。
一次要用淘米水洗多久呢?洗完要不要再用水沖一次?
這個要看你自己願意了。我一般就是和以前洗頭時間差不多(大概10-15分鍾吧),把頭發浸濕以後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中途可以用杯子或者碗等盛水的器皿舀一些淘米水淋在頭發上,再繼續按摩。
洗完以後一定要用清水清干凈,因為這樣,淘米水才能把臟東西從你的頭發上帶下來。不然的話頭發上的臟東西還在不說,還頭股酸味。所以,沖水也很重要。
家裡只有兩個人吃飯,哪來那麼濃的淘米水呢?
我家也是兩口人,每次煮的米飯也不多,所以我淘米的時候水放得少一點,這樣淘米水就比較濃。但是用來洗長頭發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通常都是把2、3次的淘米水儲在一起,這樣量就足夠了。
6. 每天梳頭對身體有益嗎
感受是好處是很多的,讓頭發變得更好了。
研究表明,頭皮層下面有一個神奇的造發系統,每一層組織不斷地吸取營養和氧氣來支持頭發的生長。梳頭時的溫和剌激,通過神經反射作用,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滿足頭皮及毛發的血氧需求,加快細胞的新陳代謝,使頭發變得烏黑光潤。
關注幾個關鍵部位
1、額頭發際線。多梳額頭前發際線和額角處的頭維穴(胃經上的主要穴位)。
2、頭頂百會穴。是身體的一個重要穴位,很多經脈在此交匯。每天梳理按摩頭頂區域一兩百下,不但能夠疏通全身陽經、補虛、降壓解腦,還能治廳失眠、健忘等症。
3、頭兩側。中醫認為頭兩側是三焦經和膽經的循行部位,常梳理和按摩可以疏通經絡、寬胸、緩解胸悶脹氣。
4、腦後部位。經常梳理腦後部可以強腎、補血,進而緩解腦供血不足,幫助頭腦清醒和肩頸部放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梳頭竟然有這三大功效 如何正確梳頭
7. 臟腑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十二時辰與人體經絡時辰對照表
臟腑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
中醫時間醫學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學說,是利用中醫學理論研究時間因素對人體影響的一門科學,闡述了機體生理、病理現象要遵從自然界節律的變化而變化,應選擇有利的時間進行疾病治療和預防。而子午流注學說被認為是中醫時間醫學的縮影,該學說認為每日十二時辰(每兩小時為一時辰)與人體十二條經脈息息相關,而經脈又與人體的五臟六腑相配,即每一個時辰均有五臟六腑在值班
我們把一晝夜劃分為二十四小時,每小時再分六十分鍾。古人不是這么劃分,他們把一天劃分為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分管兩小時古代人們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相當於一個時辰,中醫認為五臟六腑以及經絡與十二時辰密切相關。 根據五臟六腑的在一天一夜的十二時辰中,給五臟六腑排了一個 值班表 :
其口訣為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
提示我們在養生、治療中參照這一生物鍾規律可事半功倍。
【解說】
子時: 23:00 ~ 01:00 00:00 為正子時
丑時: 01:00 ~ 03:00 02:00 為正丑時
寅時: 03:00 ~ 05:00 04:00 為正卯時
卯時: 05:00 ~ 07:00 06:00 為正卯時
辰時: 07:00 ~ 09:00 08:00 為正辰時
巳時: 09:00 ~ 11:00 10:00 為正巳時
午時: 11:00 ~ 13:00 12:00 為正午時
未時: 13:00 ~ 15:00 14:00 為正未時
申時: 15:00 ~ 17:00 16:00 為正申時
酉時: 17:00 ~ 19:00 18:00 為正酉時
戌時: 19:00 ~ 21:00 20:00 為正戌時
亥時: 21:00 ~ 23:00 22:00 為正亥時
卯時大腸值班
卯時在上午的5~7點,這個時間段是天地間陽氣、清氣生長的階段。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況可能稍有差別,我們這里說的是四季通用養生法。
此時,大腸經「值班」,與人的大腸氣相應,大腸之經氣達一天之最旺,是排便的時候,慢性結腸炎的人此時服補腸胃的葯,效果更佳。
清晨披衣起床,叩齒300次,先活動活動胳膊腿,放鬆預熱體。然後把兩手搓熱,乾洗臉,先從鼻兩旁開始,接著兩目幾遍。接著揉兩耳,揉得有點為度。再以兩手抱後腦,手心掩耳,十指叩擊頭枕部24次,這叫「鳴天鼓」。
辰時胃值班
辰時(7~9點)是人體內胃經「值班」的時間,與人的胃氣相應,胃不好的人此時補胃效果更好。
胃不喜歡乾燥、煩躁,所以要經常濡潤狀態,此時可以喝點溫白開或清茶,適量吃早點,因為胃腑剛剛上班還沒有進入狀態,要緩緩養護。
此外,可以用手指代替梳子梳頭,古人說梳發百餘遍,可以醒腦明目,防發,這種梳頭法對頭部經絡有保健作用。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腹部,以健脾胃。
巳時脾值班
巳時(9~11點)是脾經「值班」,脾喜歡乾燥清爽的環境。脾氣很清,往上升,這時可做些高雅、讓人心情舒暢的事情,比如典、練書法、聽悠揚的音樂,或養養花種種菜,活動活動四肢。
脾主四肢,稍稍活動一下對養脾是有好處的。疲倦時,即養神,或叩齒咽津。因說話耗氣,宜「寡言語以養氣」。
午時心值班
11~是「值班」,氣血最旺,這時宜的穴位。養心陰睡午覺效果更好。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飽,不宜太油膩。
未時小腸值班
13~15點是小腸經「值班」,中醫說的這個小腸可不是現代醫學的回腸、空腸什麼的,中醫說的小腸是「泌別清濁」。
「小腸者,受盛之官,出焉」,這個小腸會接受從胃傳來的食物,然後使之產生變化並去,這個變化的過程主要就是分別清濁。
小腸的任務很重,它要把水谷精微提煉出來運化到脾;要把清的水液過濾出來送給;要把的東西傳給大腸。因此工作環境要盡量清凈,不能上火,上火了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會出問題,會的,也會辣的,脾氣還會不好;或者它乾脆不好好工作了,不把清的水分送給,就會稀薄,就會少,精微物質也不送給脾,人的精氣神就會差。
此時吃一些助消化的葯或食物,能促進小腸對營養的吸收。養氣會有好處,適當喝點水,練練養小腸經的導引也不錯。
申時值班
15~17點是經「值班」,與氣相應,這時可多飲水,以利於清洗,或通過運動促進清洗人體代謝的廢水。
這時可以讀書、寫作、練字作畫、撫琴吟詩、瀏覽報刊,或去田間小勞。
酉時腎值班
17~19點是腎「值班」,與腎氣相應,腎虛的人,尤其是腎陰虛的人,此時服養滋陰補腎葯效果會比較好。到酉時,天地自然之氣開始閉,陽氣收斂於內,對應的臟腑是腎,人這個時候可以「無擾筋骨」,不要動得太厲害了,節奏更好慢下來。
戌時心包值班
19~21點是心包經「值班」,心包這個臟腑很不容易,它包圍在心的外面,功能是代心,幫心臟擋災,是心的貼身保鏢。保鏢也要養好了才能更好地護衛心臟,養心包與養心基本一致。這個也不難理解,大家可以想想,主人應酬活動少了,保鏢自然就清閑,可以靜下來練,鍛煉身體。所以養心包可以練靜功,然後。
亥、子時膽腑與三焦值班
21~23點是三焦經「值班」,與三焦相應,身體上下臟氣不調的人此時可服用調理五臟六腑的葯,效果會比其他時辰好。
23~次日凌晨1點是膽經「值班」,此時是經絡「合陰」時期,應睡覺以護膽氣,即所謂的睡「子午覺」。
丑、寅時肝肺值班
凌晨1~3點是肝經「值班」,與人的肝氣相應,此時絕不可飲酒,以免損傷肝氣,且要安睡,以利於解。
3~5點是肺經「值班」,與人的肺氣相應,血壓高的人此時血壓會有波動,要寧心調息。習慣晨練的人,可開窗或早起做深呼吸以強肺。
中醫時間醫學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冠心病:
冠心病發病具有一定晝夜節律,高峰多在6:00~12:00,17:00~24:00。
腦:
腦患者在冬季9:00~11:00(巳時)、17:00~19:00(酉時)發病率更高,遵循《內徑》「秋冬養陰」的理論,腦患者冬季注意養陰保陰、保暖、改善患者陰虧的內環境。
:
傷於寒者所致及寒濕痹痛之多為夜重晝輕;痰氣郁結證發作常於午時(11:00~13:00),而退於子時(23:00~1:00);陰虛多見午後起熱,延續至夜。肺熱者,日夕尤甚;心熱者,日中尤甚;脾熱者,遇夜尤甚;肝熱者,寅卯間(3:00~7:00)尤甚。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伴有「夕加、夜甚」的發作特點,給葯時間可調整為睡前服用。
失眠:
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寒暑更替組成了一年365天,人體的養生睡眠與自然界相應,也有4個時段組成——亥時、子時、丑時、寅時,這4個時辰對應著四季,必須睡好養生覺。
(1)子夜(23:00~1:00)醒後即不能復睡,為少陽升發與樞轉失常、失調,可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樞機、糾正失調。
(2)凌晨1:00以後不能安睡至4:00左右緩解,若發病時間與脈象、症狀合斟,確屬肝膽者,可用鎮肝舒膽之劑。
(3)凌晨3:00~4:00即醒,多為肝血虛者在寅時因金氣盛故能乘木而發病,可用酸棗仁湯加減治療。
綜上,因時施治可能對疾病治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時間醫學不是疾病發病發展過程中的唯一因素,故在臨床施治時切不可盲目。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
我是康健之路,30年臨床經驗!
分享正統中醫知識,覺得這篇 有用的的話,
可以右上角的紅色 !您的點贊和 是對我更大的鼓勵!
以上就是與臟腑十二時辰對照表口訣相關內容,是關於十二時辰的分享。看完十二時辰與人體經絡時辰對照表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