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錢坑鎮人口多少
⑴ 錢坑鎮的經濟狀況
2006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7960萬元,2006年人均純收入1713元。2006年共播種各類農作物103487畝,其中糧食作物80487畝(夏糧15087畝,秋糧65400畝),經濟作物26100畝,糧經比為66.9:33.1,夏秋比為14.6:85.4。糧食總產量8313噸,人均327公斤。洋芋和葯材兩大作物的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66.7%。
2006年大家畜存欄7404頭,出欄639頭;羊存欄3705隻,出欄1212隻;豬存欄13404頭,出欄12618頭。
2006年勞務輸出6600人,創勞務收入1752萬元。中葯材、洋芋、畜牧、勞務是全鎮四大支柱產業。2006年四大支柱產業的產值2667萬元,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760元。錢坑鎮是農業鎮,現有耕地面積15407畝,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15069畝。其中水田面積14571畝。2004年以來,全鎮每年糧食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29160畝以上,高產優質稻佔65%以上。 2004年起,引進種植淮山項目,由開始的零星分散種植到大規模連片種植,種植量每年在650畝以上。養殖業進一步發展壯大,養豬場4個,每年生豬飼養量8萬頭。養雞、養鴨也初具規模,年飼養量25萬只。水果種植基地16000畝,其中,青欖10000畝,荔枝4000畝,龍眼1000畝,青柑200畝,其他雜果800畝。傳統工業主要是毛織加工、木雕加工、石材加工業。2004~2007年,新增華昌工藝廠、森豐飼料廠、崇榮服裝廠等3家企業,以新越織造廠、榮基織造廠為龍頭的毛織業進一步增資擴產,帶動一批家庭式的毛織加工業的發展。至2007年,全鎮有工業企業143 家,年工業產值1.3億元。
⑵ 廣東揭陽有那些鎮
截至2017年廣東揭陽有63個鎮。
分別為:赤崗鎮、大壩鎮、洪陽鎮、南溪鎮、廣太鎮、麒麟鎮、南徑鎮、占隴鎮、軍埠鎮、下架山鎮、大南山街道、高埔鎮、雲落鎮、大坪鎮、船埔鎮、梅林鎮、里湖鎮、梅塘鎮、燎原鎮、玉湖鎮、新亨鎮、錫場鎮、埔田鎮、雲路鎮、玉窖鎮、東園鎮、五經富鎮、灰寨鎮、南山鎮、金和鎮。
坪上鎮、塔頭鎮、鳳江鎮、錢坑鎮、龍潭鎮、上砂鎮、棉湖鎮、五雲鎮、大溪鎮、京溪園鎮、東隴鎮、岐石鎮、惠城鎮、隆江鎮、鰲江鎮、仙庵鎮、前詹鎮、神泉鎮。
周田鎮、東港鎮、葵潭鎮、華湖鎮、靖海鎮、漁湖鎮、登崗鎮、炮台鎮、地都鎮、龍尾鎮、白塔鎮、霖磐鎮、桂嶺鎮、月城鎮、溪西鎮。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是一個古老又年輕的地方。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陽縣,以縣西北秦戌五嶺之一的揭陽嶺而得名。1991年12月設為地級市,是潮汕地區歷史較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興城市。
截至2017年4月,揭陽市轄榕城區、揭東區2區和惠來、揭西2縣,代管普寧市(縣級)。並設立揭陽產業園、揭陽空港經濟區、普寧華僑管理區、大南山華僑管理區和大南海工業區,賦予部分縣級管理職能。
全市共有63個鎮、2個鄉、22個街道。揭陽市人民政府駐地榕城區臨江北路39號。
(2)2020錢坑鎮人口多少擴展閱讀:
揭陽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15°36ˊ至116°37ˊ39",北緯22°53ˊ至23°46ˊ27"。北靠興梅,南瀕南海,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陸地面積5240.5平方公里。
內陸江河主要有榕江、龍江和練江三大水系。揭陽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東南部都是廣闊肥沃的榕江沖積平原和濱海沉積平原。素稱「魚米之鄉」。
⑶ 揭西有幾個鎮
揭西縣有龍潭鎮、南山鎮、五經富鎮、京溪園鎮、灰寨鎮、塔頭鎮、東園鎮、鳳江鎮、棉湖鎮、錢坑鎮、金和鎮、大溪鎮、坪上鎮、五雲鎮、上砂鎮等15個鎮。
揭西縣是著名的僑鄉,擁有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台同胞共60.8萬人,相當於全縣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
⑷ 金和縣屬於那個省份哪個市
1.金和縣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金和縣位於揭西縣境東南部,東鄰鳳江鎮,西連錢坑鎮,北與塔頭鎮、灰寨鎮接壤,南與普寧市裡湖鎮隔榕江南河相望。2.電視劇《大考》中的金和縣在安徽省黃山市的歙縣。
《大考》講述2020年的春節前夕,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高三學生的學習生活軌跡。故事發生在金和縣,距離高考還有200天,金和縣第四中學的金博文一大早就被鬧鈴吵醒了要起床學習,幾個同學吳家俊、秦司遙和田雯雯也都起來幾乎同一時間開始學習備戰。金和縣第一中學校長王本中帶領著師生一起敲鼓,一定要堅決將高考拿下。那麼金和縣在哪?
《大考》金和縣在哪
金和鎮位於揭西縣境東部,南與普寧市鯉湖鎮交界,西與錢坑、灰寨鎮相連,北與塔頭鎮毗鄰,東與鳳江鎮接壤。距縣城30公里,面積51.325平方公里,人口5.63萬。金和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位於揭西縣境東南部,東鄰鳳江鎮,西連錢坑鎮,北與塔頭鎮、灰寨鎮接壤,南與普寧市裡湖鎮隔榕江南河相望。
安徽省和縣第四中學是根據和縣城區教育網點布局規劃,經縣政府批准、新成立的公辦學校。學校坐落於安徽歷史文化名城——和縣縣城中心區玉帶河路76號,佔地面積23491平方米,擁有建築物11棟,36個教學班,在學生2000餘人,教師105人。
不過《大考》中金和縣其實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以安徽歙縣的2020屆高三學生為原型,不僅遇上了口罩問題,高考當天還遇上了極端天氣,縣城多處路段無法通行,經商議後決定歙縣考區的語文、數學科目延後舉行。一部講述小鎮做題家的現實主義電視劇。
《大考》在安徽黃山歙縣第二中學拍的,劇中出現的縣城是金和縣,實際拍攝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在歙縣取景,劇中的學校就是安徽黃山歙縣第二中學。
《大考》立足鮮活的「中國式家庭樣本」,呈現出家庭、學校、社會中的個體生活百態。該劇以個體視角記錄了兩所學校和七個家庭「赴考」過程,塑造出四中老校長史愛華(陳寶國飾)、一中校長王本中(王千源飾)、留守女生田雯雯(李庚希飾)、「學霸」周博文(胡先煦飾)、藝考生吳家俊(榮梓杉飾)等鮮活生動的人物群像,記錄下年輕學子備考過程中的青春神采,傳遞蓬勃向上的拼搏精神。
此外還值得關注的是,《大考》故事取材自真實事件,展現出現實主義創作的真實底色。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自然災害等意外,高三學生、老師和家長克服封控、網課等不利因素,在洪水侵襲下堅持完成考試。這場特殊的高考不僅是考生學生生涯的一次「大考」,更是一場面向全社會、全體中國人的「大考」。
《大考》以普通人的生活描繪新時代下的高考,展現了當代年輕人自信包容、不懼困難、有責任有擔當的正能量,是一部記錄新時代、謳歌新征程、提振精氣神的影視力作。
⑸ 揭西縣有多少個鎮
揭西縣共轄16個鎮1個鄉,分別如下:
河婆鎮、棉湖鎮、上砂鎮、五雲鎮、良田鄉、坪上鎮、龍潭鎮、南山鎮、灰寨鎮、京溪園鎮、五經富鎮、大溪鎮、錢坑鎮、金和鎮、鳳江鎮、塔頭鎮、東園鎮。
拓展資料:
揭西縣位於廣東省揭陽市西部,粵東潮汕平原西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東連揭東區,南鄰普寧市,西南接陸河縣,西北與五華縣為鄰,北與豐順縣接壤。
境內自然風景優美,名勝古跡眾多,有大小景點188處,民俗風情淳樸,主打自然生態旅遊產業。
揭西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僑鄉,也是廣東省革命老區之一,民國14年(1925年),周恩來參與領導的東征軍兩次到此。 是一個潮、客交融共匯地方。擁有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台同胞共60.8萬人,相當於全縣總人口的67.36% 。
⑹ 錢坑鎮的介紹
錢坑鎮位於廣東揭西縣東南部,東接金和鎮,北與大溪鎮、灰寨鎮分界,南與普寧市石牌鎮、大池農場、里湖鎮交界,距縣城27公里,面積46.3117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3個村民委員會,65個自然村。2003年底,總戶數8476戶,戶籍人口41988人。海外華僑及港、澳、台同胞約10萬人。工農業總產值1.401億元,國稅、地稅共收入31萬元,人年均收入3148元。
⑺ 錢坑鎮的鎮情概況
錢坑鎮位於榕江上游,廣東揭西縣東南部,東經115.45',北緯23.22'。東接揭西縣金和鎮,南與普寧市鯉湖鎮、石牌鎮、大池農場接壤,西北與揭西縣大溪鎮交界。轄區面積47.75平方公里,轄錢東、錢西、頂聯、錢北、錢南、月翁、大茶 石、紅光、長三水、南光、白石、竹園內、埔龍尾13個行政村和老圩居委會,人口 4.17萬人。耕地面積1.54萬畝,山地面 積3.89萬畝。全年無霜期360天以上,光、熱、水充足,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皆宜。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0494萬元 ,人均純收入2776元。
⑻ 金和縣有幾個鎮
1個。
因為金和縣就是金和鎮,並非是縣級,而是鎮級,由此可知只有一個鎮。
金和鎮,隸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位於揭西縣境東南部,東鄰鳳江鎮,西連錢坑鎮,北與塔頭鎮、灰寨鎮接壤,南與普寧市裡湖鎮隔榕江南河相望。全鎮總面積48.46平方千米。2018年末,金和鎮戶籍人口782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