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寺沖有多少人口
❶ 臨武縣屬於哪個市
臨武縣屬於郴州市。
臨武隸屬湖南省郴州市,地處南嶺山脈,位居楚尾粵頭,系湘江、珠江兩江之源,縣域總面積1383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5個農林場所、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省級工業園區,214個建制村(社區),總人口40萬。
人文歷史
臨武底蘊深厚,是文化名城。這里人傑地靈、文化燦爛,人文發軔於舜帝南巡,舜文化、龍文化、玉文化、儺文化、湖湘文化、七夕文化等積淀厚重。
歷朝歷代人才輩出,元有出使西番的陳楚舟,明有兵部尚書劉堯誨、科舉探花(禮部尚書)曾朝節,清有佛學大師慧朗和尚等等;韓愈、米芾、徐霞客等文人墨客都曾駐足臨武,留下不少人文墨寶。
❷ 湖南臨武窮嗎
臨武縣地處湖南省最南部,富饒談不上,只是礦產豐富,其中錫儲量居全國第四位、湖南省第一位,有「小有色之鄉」的美稱。
臨武縣,隸屬湖南省郴州市,地處湖南省最南部,南嶺山脈東段北麓,東部和東南部與宜章縣為鄰,南部與廣東省連州市接壤,西南部與藍山縣相靠,西北部與嘉禾縣毗連,北部與桂陽縣交界,東北部與北湖區相接。 臨武是湘南置縣歷史最悠久縣之一,戰國時期設臨武邑,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縣域面積1383.06平方公里。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臨武縣常住人口322987人 。臨武縣總面積138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臨武縣下轄13個鄉鎮。臨武礦產資源豐富,探明的礦物有9類32種,其中錫儲量居全國第四位、全省第一位,有「小有色之鄉」、「煤炭之鄉」的美稱 。主要景點有臨武三十六灣、秀岩風月園、金仙寨旅遊區、石門龍洞、西瑤綠谷國家森林公園等。臨武地方特產有臨武蜜柚、大沖辣椒、香芋、紅心桃、烏梅等。2019年1月25日,臨武縣入選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❸ 郴州臨武有哪些鄉鎮
9個鎮、8個鄉、1個民族鄉。舜峰鎮轄:韓山、南塔、成仙觀、武江、東雲5個社區居委會;蔬菜、東城、西城、杜家、南溪、曾家嶺、塘下、新屋場8個村委會。武水鎮轄:鄺家、玉屏、車頭、黃蓮、慕沖、陶家、劉家、洞頭、太和、建新、圳上、堯豐、城頭、淋灣洞、三江、力鴨、山青、雙塘、東揚黃、李家20個村委會。南強鎮轄:渣塘、鄧家、周家、栗坪、上官莊、下官莊、二八、文溪、香塘、陳家、林家、庭上、鳳岩、寨江、田頭、秀水、蒙童灣、蓮塘、大廣、古山、增家山、歐家灣、土橋、九澤水、嶺背塘、賽塘、百樂坪、沙灣、杉樹、寨頭水、上板力、平天頭、油麻、塔橋、元富、安富、上幻、曾家、黃家、灣垢、龍水、鄒家、小廣、東沖冷、羅城山45個村委會。金江鎮轄:金仙1個社區,林森、溫泉、金泉、金山、何家、紅星、新華、袁家、沙田、上富、木沖、唐家、羅家、杉木橋、鐵坑、白嶺、白鶴、黎明18個村委會。香花鎮轄:建設嶺、工人村、金石嶺、二五零4個居委會;香花嶺、大井、甘溪、三合、天河、各山、賀家、童子、芹菜、五村、南力、木灣、新甘、江山、廣坪、石岩16個村委會。楚江鎮轄:沖頭、城貝、粗石江、楚江、顧村、東山、赤源、下舟、上舟、曉言塘、龍布江、連塘、矮碧、付塘、下城、塘里、大溪頭、妙山江、章山、敖塘、楊烏磊21個村委會。麥市鎮轄:麥市、坪山、琶溪、下庄、茶沖、長庄、上庄、馬渡、五星、聯合、上喬、下喬、樂園、高峰、竹山、焦溪、農豐、獨石、清塘、瓦石、水源21個村委會。汾市鎮轄:汾市居委會;上樂、橫山、白石、渡頭、北岸、南岸、南福、社下、頂下、城貝、麻落、張家沖12個村委會。水東鎮轄:孫南、黃家、新坪、東江、深渡、畔塘、萬田、小城、天堂坪、茅金坪、斗水坪、黃泥坪、神山、桃竹14個村委會。花塘鄉轄:石門、鋪下、斜江、志木山、下駱家、夏家灣、花塘、農科、靛江、燕江、東村、香花卜、東山、常青14個村委會。同益鄉轄:老寨、兩寨、大步、同益、油行、歐果、秀源、三村、唐家、石橋、太坪、集村、坦下、溪江、楊柳15個村委會。土地鄉轄:土地、小灣、石里、大泉、橫圳、楓橋、張家、臘水、山塘、古城、玉美、書樓、龍坪、力坪、寺沖15個村委會。雙溪鄉轄:禾魚、勤儉、田心洞、車閣田、胡家田、撥昌、沐塘、貝溪、金盆、南沖、大嶺、農林12個村委會。武源鄉轄:大塘、界頭、龍家、黃壽灣、村頭、寺灣、新塘、庄村、華陰、新屋裡、大嶺背、野羊山12個村委會。萬水鄉轄:李羅、長坪、雙源、井頭、愁下、林里、山下、嶺貝、黃祖江、大漢、盧市、譚何、大城、上橫、下橫、門頭、儒風、塘頭18個村委會。鎮南鄉轄:鎮南、杉木溪、茶山、深坪、錦田、排洞、聯水、大富、江口、佛祖、五里、西沖鄉12個村委會。大沖鄉轄:岳橋、上塘、坪溪、油灣、西山、大沖、大坪、樂嶺、柳塘9個村委會。西山瑤族鄉轄:谷富塘、馬頭騎、橫頭、新建、文昌坪、桃源坪6個村委會。
❹ 臨武縣的地理環境
臨武地處湖南省最南部,南嶺山脈東段北麓,北緯25°~25°35′,東經112°20′~112°47′。東部和東南部與宜章縣為鄰,南部與廣東省連州市接壤,西南部與藍山縣相靠,西北部與嘉禾縣毗連,北部與桂陽縣交界,東北部與北湖區相接。臨武縣域面積有1392平方公里。
臨武縣境最低點位於武水河出境處(縣水泥廠對面的五塘沖河床),海撥203米;縣城平均海撥276米。地形西北高,東南低,以東山、西山、桃竹山為骨架,如箕狀向東南傾斜。地貌類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類,各佔59.43%、29.27%、9.51%。
臨武縣境內有通天廟和桐柏兩座山脈。通天廟位於臨武縣香花嶺鎮,海拔1594m,方圓約100km2。桐柏山即西山,位於臨武縣西南部西山林場文昌坪,是縣內湘水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主峰天頭嶺,海拔1712米。 臨武縣溪河依西山、東山走向,南部之武水,由西向東流,屬珠江水系;北部之猴子江、無利河,由南向北流,屬湘江水系。
武水系珠江流域北江水系一級支流,發源於臨武縣的三峰嶺,經宜章縣的羅家渡流入廣東省,郴州市集雨面積3365.7平方公里,幹流長147公里,平均比降1.49‰。其中:南花溪(樂水河),系北江水系二級支流,發源於宜章縣楊子坑,於廣東省水口匯入武水,流域面積1223平方公里,幹流長11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3.28‰,控制市宜章縣集雨面積1026平方公里。 臨武境內礦藏資源豐富,被譽為「小有色金屬之鄉」和「煤炭之鄉」。已探明儲量9類50多種,還有煤炭、石墨、大理石等非金屬礦。大型礦床9處,中型礦床12處。
煤炭儲量1.14億噸,保有地質儲量7600萬噸,原煤年產量200多萬噸,是全國2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燃燒值達5500大卡。臨武境內大理石儲量豐富,儲量在2億噸以上。
❺ 土地鄉的基本信息
土地鄉位於臨武縣的東北方,與本縣大沖、汾市、同益、武水、花塘相鄰。全鄉轄15個行政村,100個村民小組。全鄉總面積58.0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89米。耕地面積10303畝。總人口12338人,人口出生率14.9‰,自然增長率8.96‰。
1949年屬東平鄉,1950年為古城、土地兩鄉,1956年合並土地鄉,1958年屬東風(後改名汾市)公社,1961年復設土地公社,1984年改鄉。
轄土地、小灣、石灣、大泉、橫圳、張家、臘水、山塘、古城、書樓、王美、龍坪、黎坪、寺沖、楓橋15個村委會。
鄉鎮企業有鉛鋅礦、煤礦、小水電。盛產松木、水果、淮山、魚苗。
土地鄉下轄村: 土地鄉土地村 土地鄉小灣村 土地鄉石里村 土地鄉大泉村 土地鄉橫圳村 土地鄉楓橋村 土地鄉張家村 土地鄉臘水村 土地鄉山塘村 土地鄉古城村 土地鄉玉美村 土地鄉書樓村 土地鄉龍坪村 土地鄉力坪村 土地鄉寺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