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非農業人口低保一個月多少
A. 低保一個月多少錢不種地是不是就少了
低保一個月最低才幾百元。實在太少了,根本不夠花的,所以在種點地來補貼。
低保的待遇:城市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農村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准由每人每年10440元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養標准由每人每年5220元提高到5820元。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二條
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前款所稱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全部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包括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扶養費或者撫養費,不包括優撫對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撫恤金、補助金。
B. 低保戶每月多少錢
享受低保戶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這四類: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每個地區低保戶每月領取的補助有所差異,需以當地的官方公告為准。以廣東省為例,2020年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53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31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230元。
C. 低保戶每個月多少錢
一般低保每個月多少錢根據當地最低生活水平決定,一般城市的低保價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農村相較於城市低保的價格更低,通常會在400元至500元之間。具體低保金額需要以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公布的為准。城市低保戶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費用標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並發放。農村低保申請條件:1、失去生活來源、家庭喪失勞動力、法定贍養、撫養人無贍養和撫養能力的農村家庭;如果家庭的勞動力不幸離世(意外、重疾)等,造成勞動力喪失情況,這樣家庭要是月、年收入都要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可以申請補助。2、農村孤寡老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無法定撫養人情況下的農村家庭;農村孤寡老人不具備勞動能力,屬於無生活來源的農村家庭;殘疾人(一般為二級以上殘疾)既無勞動能力又無生活自理能力,屬於長期貧困的農村家庭;未成年人無法定撫養人,無勞動能力,無教育支出能力,屬於短期貧困家庭。3、重病患者的農村家庭如果因重病導致一家人的積蓄被掏空,此時就可以申請補助,且可以獲得額外的補助資格。
【法律依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六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並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D. 農村低保一個月多少錢
法律分析:目前農村低保一般每年2000元左右,平均每月在166塊錢。低保發放多少與該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人均收入是相對應的,人均收入較高的,享受低保的金額會相對少一點;人均收入地,享受的低保金額會多一點。因為各省份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所以各省份的低保補貼標准也有差異。例如,河南省從2020年1月1日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每人每月不低於57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每人每年不低於4260元,農村低保對象年人均保障標准較2019年上漲了400元。山東淄博市城市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不低於526元提高到不低於600元,農村低保標准由每人每年不低於4200元提高到不低於5150元。
法律依據:《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試行)》 第四條 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是認定低保對象的三個基本要件。持有當地常住戶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低保標准,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低保。
E. 低保戶每個月多少錢
農村低保 我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將城鄉低保最低標準的設立劃分為四類地區,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53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31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230元。
城市居民低保 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60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40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370元。
低保戶每月發放錢數由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並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
每個地區的低保是不一樣的,具體要看當地規定的標准。城市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農村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准由每人每年10440元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養標准由每人每年5220元提高到5820元。
一般低保每個月多少錢根據當地最低生活水平決定,一般城市的低保價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農村相較於城市低保的價格更低,通常會在400元至500元之間。具體低保金額需要以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公布的為准。城市低保戶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費用標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並發放。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六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並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F. 低保一個月多少錢
屬於無法生產類
一般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按照當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花費確定、公布,並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例如廣東省,分四類地區制訂廣東城鄉低保最低標准。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105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934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824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772元。
法律依據:《2020年全省城鄉低保最低標准》
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53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31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230元。
G. 一般低保每個月多少錢
一般低保每個月多少錢根據當地最低生活水平決定,一般城市的低保價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農村相較於城市低保的價格更低,通常會在400元至500元之間。
對於中國的低保來說是非常的人性化,而且會根據自身的家庭情況來進行調整每月發放的補助。為了更好的幫助到一些經濟有困難的家庭,國家設立了低保,通過每月為他們發放一些補助資金,能夠很好的支撐他們日常的開銷以及生活。
為了更好的加快建設小康社會,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並且低保的發放也是根據家庭的人口而計算的,如果只設定一個金額來發往低保的話,這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不公平的。對於一些消費水平本來就低的城市來說,那麼低保的金額也會縮減。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第五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資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財政預算,納入社會救濟專項資金支出項目,專項管理,專款專用。
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供捐贈、資助;所提供的捐贈資助,全部納入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
第六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並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
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
第七條 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出具有關證明材料,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初審,並將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管理審批機關為審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申請人及有關單位、組織或者個人應當接受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H. 低保工資多少錢一個月
法律分析:由於各地情況不一,因此補貼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城市低保最低標準是620元每人每月,農村每人每月496元,且有的還設置了一檔、二檔、三檔護理補貼等,因此具體的需去當地政府官網或當地相關部門咨詢。
法律依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二條 第一款 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