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沐氏全國有多少人口

沐氏全國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3-02-14 21:08:10

㈠ 請問在中國有沒有這樣幾個姓氏(姓氏在下)

「沐」、「朵」、「貝」、「德」、「栗」都是姓。

中文名:沐姓
起源:漢有沐寵為東平太守狀雲端木賜之後避難改為沐氏(見通志氏族略)。
《東魯端木氏小宗家譜》 沐氏狀) 為避難,將木氏改為沐氏。端木,古又稱端沐。東漢(風俗通義)收。漢代有沭寵,為東平太守。
《中國姓氏辭典》 三國時魏國有沐並,河間人,為濟陰太守。 明代有沐英(l345--l392年),元末明初安徽鳳陽定遠人,朱元璋義子,世守雲南,崇禎年間襲封黔國公。沐昂、沐春、沐晟均明代定遠人。沐姓有回族沐姓和漢族沐姓。

中文名:貝姓

性 質:中文姓氏之一
出 自:《百家姓》
地 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0位
源 流:源於姬姓
貝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0位。貝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台灣省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朵姓淵源頗深,源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的西夏黨項族、蒙古族、回族,以及源於宗族追溯、漢族以及官位。其中,蒙古族朵氏以哈爾和林為郡望,回族朵氏則以敦煌為郡望。朵姓名人主要有朵長青、朵拉。

中文名:德姓

讀 音:dé(ㄉㄜˊ)
源 於:嬴姓
時 期:自春秋時期秦德公
德,姓氏,起源共有三種說法,其一為源於羌族,出自魏晉時期,屬於以謚為氏。其二為源於古安息族,出自漢朝時期西域德若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其三為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河北省宛平縣多此姓。

中文名:栗姓
簡 介:中國第249位大姓姓氏
栗姓人口:大約有30萬
佔全國人口:0.024%
拼 音:lixing
栗姓為中國第249位大姓姓氏,栗姓人口大約有30萬,佔全國人口的0.024%,從宋朝至今1000年中,栗姓人口增加率呈上升的態勢。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河南,為當代栗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栗姓總人口的一半。
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道辦事處新華村4、5、6組以栗姓為主。組成自然村。

㈡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沐

如圖,《百家姓》里沒有《沐》姓,加了《冇》字將可能有問題的字詞隔開——

沐姓,中冇華姓氏之一。多由端沐姓簡化而來,據《通志·氏冇族略》記冇載,漢冇代有東冇平太守沐寵,自述祖上原姓端冇沐氏,為避仇而省文為沐氏。


歷冇史發冇展

沐姓起源

漢冇代有名叫沐寵為東冇平太守狀雲端木賜之後避難改為沐氏(見通志氏冇族略)。

《東魯端木氏小宗冇家冇譜》 沐氏狀 為避難,將木氏改為沐氏。端木,古又稱端冇沐。東冇漢(風冇俗通義)收。漢代有沭寵,為東冇平太守。

《中冇國姓氏辭冇典》 三冇國時魏國有沐並,河冇間冇人,為濟冇陰冇太守。 明冇代有沐英(l345--l392年),元冇末冇明冇初安冇徽鳳冇陽定冇遠冇人,朱元璋義冇子,世守雲冇南,崇冇禎年間襲封黔國公。沐昂、沐春、沐晟均明冇代定冇遠人。

㈢ 百家姓里為什麼沒這個姓氏「沐」

因為同樣兩個姓氏木和沐,當然選擇前者,因為歷史上有個武俠人物叫花木男,是在百家姓之前的人物,相對來說更具有傳統和紀念價值,水字木表女人,難登姓首,所以古人就把「木」代替了「沐」。

㈣ 全國有多少人叫沐婷

沐姓在2017年的中國姓氏排行榜大全中名列第457位,而以婷為名的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所以根據概率統計學,按照中國人取名的習慣及偏好來進行估計的話,全國同名同姓叫做沐婷的不會超過五十個。

㈤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沐

在百家姓裡面有姓沐的。沐姓來源據《通志.氏族略》及《沐氏狀》所載,為春秋時孔子門生端木賜之後,避難改為沐氏。盡管歷史出現了一些名人,漢代東平太守沐寵,三國時魏國河間人濟陰太守沐並,明代鳳陽定遠人大都督府同知沐英。崇禎年間襲封黔國公沐天波等等。但終究沐姓人口較少,知名度不大,所以宋朝《百家姓》沒有將沐姓收入其內。

㈥ 中國哪裡姓沐的人多

雲南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沐英征雲南,元末代雲南梁王巴匝刺瓦爾密兵敗投滇池(一說服毒),明軍平定雲南。
洪武十六年(1383年)傅友德、藍玉班師回南京,朱元璋義子西平侯沐英留鎮雲南。
洪武十九年(1386年)沐英築昆明磚城,遂建西平侯府。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西平侯沐英仿西漢名將周亞夫細柳營屯兵,在翠湖西岸建「柳營」,「種柳牧馬」。
洪武二十五年(1391年)六月十日,年僅四十八歲的沐英卒,沐英長子沐春襲西平侯,翠湖柳營遂改為「垂柳間垂楊」,「台榭浮水面」的黔國公沐氏別業(別墅)。
永曆十年(1656年)永曆帝朱由榔入雲南,封劉文秀為「蜀王」,劉文秀遂將沐氏柳營別業作為「蜀王府」, 翠湖又稱「南府」。
永曆十四年(1660年)清廷命吳三桂駐鎮雲南,吳三桂「乞沐氏勛庄」,踞五華山永曆宮為「平西王府」。
永曆十八年(1664年)吳三桂對「劉文秀故宅,以其狹小」,遂「填菜海子之半,更作新府」,「柳營一帶皆珍館崇台」,「花木扶疏,迴廊壘石」,新府石欄桿均為大理石浮雕,極盡奢華。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起兵反清。
康熙十六年(1677年)吳三桂兵敗洞庭。次年三月,匆忙衡州稱帝,國號「周」,年號「昭武」。八月,吳三桂暴病殛於衡州。其孫吳世璠繼位,改元「洪化」。
康熙十八年(1679年)吳世璠十四萬人馬被清軍消滅於湖南。次年吳世璠敗退雲南,吳世璠居翠湖新府,以其年號改稱「洪化宮」,俗稱「洪化府」。洪化府大門外跨洗馬河有石橋,稱「洪化橋」。至今河改下水道,「洪化橋」地名猶存。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清軍「克雲南,入其城」,「洪化府」此後改稱「承華圃」。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雲貴總督范承勛拆洪化府,木石材料用於重修西山太華寺。至今太華寺大雄殿、縹緲樓前還保留洪化府大理石浮雕欄桿。又以沐氏國公府改建雲貴總督府。
雲南沐姓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沐姓大多集中在那個地區

㈦ 木姓人口數量

來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證資料庫數據,木姓排名第288,木姓人口17萬

---------------------------------------------------------------

木(Mù)姓源出有六:

1、出自子姓,為春秋時宋國大夫孔金父之後,以祖字為氏。春秋時宋國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孫有的以祖字「木」為姓,稱為木氏。

2、出自端木姓,為春秋時衛國人端木賜之後,為避仇所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端木姓是孔子弟子端木賜的後代。端木賜字子貢,在孔子眾多弟子中,他有口才而能料事,又善於生財,所以,家累千金。在春秋政壇上,端木賜也是一位重要人物,歷任魯、衛諸國宰相,曾經游說吳國,出師敵齊以存魯。端木賜是當時的衛國人,根據史書考證,他便是端木氏家族的始祖,其後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端木。其後曾省文為端氏;或避仇改稱為木氏,形成了另一支木氏。

3、出自唐代百濟國中有木氏。唐高宗時,朝鮮半島百濟國重歸唐,其族人中有木氏。

4、出自回族中有木氏。據《中國回族大辭典》載,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經名之首音。如「木八刺或木沙刺福丁之後裔,姓木。」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鎮守雲南有功,被皇帝賜姓『沐』。明亡後,沐氏後裔為避災禍,有些又改沐為木。」又據《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載,明清時,木姓回族在陝西咸陽還形成了一個聚居點——木家村。該村在50年代時,還立有「國子監太學生木際豐(慶生)」的石碑,立碑時間為乾隆十年(1745年)。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雲南、陝西。

5、出自明朝時雲南納西族貴族阿甲阿得,由朱元璋賜姓木。明代以前,納西人是沒有姓的,名字實行父子聯名四個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納西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後,在朝覲時,朱元璋問他要個什麼性,阿甲阿得直率的說要跟皇上一個姓,旁邊的官員連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說請皇上恩賜。朱元璋沒有計較:「你的心意我明白,從朱字中分出一個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幹,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賜你木姓木姓吧」。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後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皇帝所賜,只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為戴上木家草帽,旁邊加一口,為背上木家筐籃。「和」即奴僕、勞者。所以納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說。木氏歸明以後,逐步接受漢文化,並有了漢字之諱。木姓建築古城時,如果仿照漢城四周高築牆,則木字就變成了「困」字,因此木氏自然就不願築城牆。

6、出自南方少數民族中有木氏。

木姓-遷徙分布

子貢廬墓處
木姓源於今河南浚縣,下傳至秦代時,子貢九世孫端木肇為避秦始皇焚書坑儒之禍,去端姓木,舉族隱居於魯。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土崩瓦解,端木肇之子庚又復姓端木,並遷歸原籍。亦有子孫仍舊以木為姓,或留居山東,或遷歸原籍。漢魏三國時,木姓有落籍今河北省境者。兩晉南北朝時期,木姓人口繁衍依舊不很旺盛,主要的繁衍地仍舊在中原,亦有少量木姓播遷江南,進入今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境。

隋唐兩代,木姓人口始漸多起來,並且尤其以兩晉南北朝時期播遷至浙江湖州的木姓表現最為搶眼,其人丁興旺,族大人眾,因古時此地屬吳興郡,故後世木姓有以吳興為其郡望堂號的。北宋末年,金兵壓境,宋廷南渡,子貢第五十代孫端木高次子端木曾遷居江南太平府當塗縣(今屬安徽)。此支及吳興木姓以後又多次遷移、流布,逐漸散居今江蘇、安徽、浙江等地。有仍姓端木者,有省端姓木者,亦有省木姓端者。

宋末元初,蒙古鐵騎蹂躪江南,作為毗鄰國都杭州的吳興而言,可謂危如累卵,木姓不能不徙奔他鄉,有進入今江西、福建、廣東等地者。

明清兩代,俱對子貢進行追封,此時木姓有回歸祖居地河南的,但此際木姓繁衍之中心卻在今山東省境,清康乾年間及其以後,山東等地木姓伴隨闖關東的風潮入遷東北三省。歷民國而今,經過各種動亂、運動,自然的、非自然的多種移民活動,木姓逐漸廣布於西北、西南、華東的大部分省份,並有移居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 如今,木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其以山東省此姓為多。

木姓-郡望堂號
木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

吳興郡,三國吳設置,治所在烏程(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南),轄境相當今浙江臨安、餘杭、德清等地,兼有江蘇省宜興等地。唐亦曾改浙江省湖州為吳興郡。

堂號:「黎陽」、「瑚璉」、「先賢」等。

木姓-宗族特徵
1、木姓得姓歷史悠久,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2、木、端木、端三姓俱為端木賜之後,也就是說,三姓起源於同一個祖宗。

3、因木姓源起先賢子貢,族人深為之驕傲,故木姓族人有很強的宗族觀念和尋根意識,宗族活動較多,歷來有修家廟、續家譜的傳統。

4、木姓傳至今已有八十餘代。

5、其名人較少,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遠不及同宗端木氏。

木姓-歷史名人

木華黎
木 楹:宋代人,官浙東帥府參謀,百姓稱頌其德政。

木增:明代詩人。麗江土知府木青長子,萬曆二十六年(1558年)襲父職,被稱為「木天王」。有軍事、文學才幹,政治開明,維護祖國統一。在職20年間,多次出征,勢力西及邊疆,北達理塘。先後向進行輸軍餉及助陵工銀二萬余兩,赴京陳言邊政大事,大力引進漢族及白族先進生產技術,辦作坊,開金銀銅礦,吸收漢藏的宗教與文化。被明朝視為滇南的屏藩,歷授雲南、廣西、四川等布政使司的左、右參政頭銜。愛好漢文化,工詩能文,善書法,著有《芝山雲過集》、《山中逸趣集》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博宗龍、唐泰等分別為其詩文作序和跋。所著《芝山雲過集》六卷收入《四庫全書》 。

木待問:浙江省永嘉(今溫州市)人,字蘊之。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癸未科狀元。木待問少年時,曾從學於大儒鄭伯熊。中狀元後,累官太子詹事,煥章閣待制,禮部尚書,官至侍從。木待問為官素無望聞,為人卻自私刻薄,且忘恩負義。恩師鄭伯熊去世後,木待問擴建自家府宅,擅侵鄭家之地,師叔鄭伯英與之辨理,爭執中打了起來。木待問告官,並隨差人抓捕鄭伯英。伯英聞訊,扶老母迎出家門,木待問羞愧而退。宋孝宗鄙視木侍問的為人,曾問木姓起於何時?木待問答不上來。孝宗對其岳父大學者洪邁道:"被朕擢為狀元,而不知祖姓來源,卿宜勸之多讀書。"木待問長於寫詩,其《千里思》雲:「君行千里輕所歷,妾弛千里心匪石。春房酌酒意息息,愁不在離愁在憶。鴛鴦瓦上昏無色,鸚鵡杯中坐更積,燈前獨坐制君衣,淚濕剪刀裁不得。」

木華黎:蒙古札剌兒氏,元初大臣。與父追隨鐵木真於微弱之際,元初四傑之一。鐵木真建號為成吉思汗,任左手萬戶。成吉思汗六年,隨從攻金。自此連年在中原作戰。九年,領兵攻取遼河流域各地。次年,取金之北京。十二年,封太師、國王,建行省於燕,負責太行以南軍事。陸續攻取河北、山西、山東大片地區。

木花里:元代將領。烏密氏,察罕子。事憲宗,直宿衛,從攻釣魚山,以功授四斡耳朵怯憐口千戶。至元四年,從攻宋,自江陵略地還,升蒙古軍萬戶。復攻襄樊有功。卒於軍。

木天駿:南宋浙江省瑞安人,字德遠,嘉熙年間進士,歷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時,闡明張栻(號南軒)理學,頗有成就。

木姓-宗祠通用對聯
〖木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官聲傳東浙;
理學闡南軒。
——佚名撰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木楹,官浙東帥府參謀,百姓稱頌其德政。下聯典指南宋瑞安人木天駿,字德遠,嘉熙年間進士,歷官建昌守、大理宗丞。教授永州時,闡明張栻(號南軒)理學,頗有成就。

麗江古城木氏府署

洪武帝賜扁給木姓土司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而木氏府署(簡稱木府)是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民族首領木氏字元朝(1253年)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儀」而著稱。

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勢萬千,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官室之麗,擬於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於「文化革命」(1966-1976)。1996年大地震後,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巨款相助重建木府,麗江能工巧匠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時間,使木府如鳳凰涅磐般再現於世。

木府佔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大氣」。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之諧音,體現納西民族推崇知識的靈心慧性;石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是國內石建築的精品;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 史稱其建築「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民族廣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納西族木姓土司的宮殿——木府
從元代木氏家族的幾代土司所任職銜及管轄區域可幀超木氏家族自元以來,就已成為滇西北能夠左右局勢之雄強,這為木氏家族統治勢力後來的延續、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歷史背景。明中央王朝的庇護、褒賞扶持。自本得始至明末懿,木氏土司共傳承十四世,他們依次是:

木得(阿木阿得) 木初(阿習阿牙) 木土(阿牙阿秋)
木森(阿秋阿公) 木嵌(阿地阿習) 木泰(阿習阿牙)
木定(阿牙阿秋) 木公(阿秋阿公) 木高(阿公阿目)
木東(阿木阿都) 木旺(阿都阿勝) 木青(阿勝阿宅)
木增(阿宅阿寺) 木懿(阿寺阿春)

均為麗江土知府職。明代木氏家族之所以長盛不衰,勢力范圍越擴越大,至明萬曆年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是明中央王朝對其重用和扶持的結果。麗江是滇藏交通樞紐和門戶,同時又是雲南納西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木氏家族在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實力強大,成為明中央王朝管理和控制滇西北地區理想的依靠力量。木氏家族代代恭順聽命於朝,以剿殺征戰稱功,示效忠誠;世世進京朝貢不絕,得朝廷封賜恩賞。

〖麗江古城木氏府署楹聯〗

鳳詔每來紅日近;
鶴飛不到白雲間。
——佚名撰木府大門聯

萬卷圖書天祿上;
四時雲物月華中。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正門聯

木增土司
萬卷樓實際上就是木府的書房。這是一代文臣木增土司所引以為豪的地方。其間藏有中華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華,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土書畫,可謂翰林珍奇、學苑瑰寶集於一樓。萬卷樓」四面有門,門門有聯,聯聯有韻。木增,號生白,是個善於詩詞文賦的文學大家。他一生寫下1000多篇詩文,收入《嘯月堂詩》、《山中逸趣》、《光碧樓詩抄》等6部集子,有詩1000多首收入《四庫全書》和《雲南叢書》。他還寫作了30多首詞,20多篇辭賦,是磨些族第一個創作此類作品的作家。木增還是個書法家。草書對聯「談空客喜花含笑;說法僧閑鳥亂啼」傳世至今被麗江市博物館收藏。木增為倡導漢文化,特蓋「萬卷樓」,廣集百家之書,其用心良苦,堪稱楷模。對於木氏土司作家群的詩文造詣,歷史上已有「文墨比中州」、「共中原之旗鼓」之美譽。這是木氏土司對外開放新和,吸收外域外族先進文化的必然結果。

談空客喜花含笑;
說法僧閑鳥亂啼。
——木增自題木府萬卷樓聯

華名已透金閨籍;
麗藻新摛玉岳篇。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側門聯

筆如玉筍霜氣銳;
硯是銀湖墨浪潮。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側門聯

鸞鶴在霄時現影;
芝蘭出地自生香。
——佚名撰木府土知府木氏夫婦寢室聯

令人驚訝的是土司夫婦竟是分床而居的,但這符合納西人的生活習俗。納西族聚居地麗江,歷來有「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之稱,這里離女兒國瀘沽湖很近,每家都是女人當家,種田、收割等力氣活兒都是女人的事,男人在家只是打牌喝茶聊天,樂哉悠哉,許多窮人都是兄弟共妻。當這個女子屬於兄弟中的一個人時,另外幾個往往遠走他鄉,因此並不存在什麼爭風吃醋。另一方面,納西夫婦分床而居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婦女要起早貪黑地下地幹活兒,不與丈夫住在一起更可以使他休息好。最有成就的第十九代土司木增的書法掛在正房牆上,一看那浪漫、瀟灑飄逸的書法就知道木增不僅是一位賢明的土司,更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書法家。

官拜五朝撫聖主;
世居三甸守規恢。
——佚名撰木府議事廳廊柱楹聯

大明世宗皇帝賜匾給木姓土司
議事廳氣勢恢宏、十分壯觀,三個匾額竟都是「誠心報國」。議事廳的正中有一個虎皮座椅,那是土司的座位,座椅前方兩三米處的天花板上繪著一個活靈活現的龍頭。講解員說:土司之所以把座椅鋪上一張虎皮,還是在暗示自己無心從政、只想當個佔山為王的土司而已。而上方的金龍,則意味著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在皇上的眼皮地下進行,自己不想也不可能犯上作亂。

權鎮鐵橋垂法遠;
兵威桐柱賜恩多。
——佚名撰木府議事廳聯

峰常絢彩何須夢;
天自書雲為紀祥。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聯

第十九代土司木增曾出家,倒長松樹的位置正是木增出家修行的地點。這棵松樹有三、四米高,所有枝杈無不向下生長,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茅盾的名篇《白楊禮贊》,設想一下,如果茅盾先生看到這棵樹的話,也會驚嘆不已——這棵樹那種向下生長的勢頭就像其它樹木枝杈一律向上那樣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

玉壘千年存古雪;
金沙萬里走波瀾。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聯

金畫滾龍蟠御字;
玉音璽篆煥雲靄。
——佚名撰木府玉音樓聯

字逼鍾王,才追李杜;
氣凌萬仞,伸厲九霄。
——佚名撰木府萬卷樓側門聯

念叨封疆,出萬金而佐餉;
情關廊廟,陳十事以輸忠。
——佚名撰木府議事廳聯

蟬脫濁穢中,浮游塵埃外;
高蹈蒼山上,消遙解脫林。
——佚名撰木府三清殿聯

㈧ 百家姓沐姓歷史名人名字的來源。

沐字五水屬水,是洗頭發、潤澤的意思。

沐姓屬罕見姓氐,沐姓未被列入宋版百家姓中,沐姓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665位,沐姓人口有1萬人左右。

沐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蘇、浙江、雲南、河北等地。

沐姓來源為避難改姓,漢時有沐寵為東平太守,屬因避難而從端木改為沐姓。

沐姓歷史名人有:沐昂字景高。出自於《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乏乏若水中之鳧。」

沐春字景春。出自於《閑賞》「首四時,蘇萬匯者,春也。氣暖則襟韻舒,日遲則煙氣媚,百鳥和鳴,千花競發。」

沐斌字文輝。出自於《論語-雍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彬同斌。

沐英字文英。出自於《正字通》「才能過人曰英。」

沐字詩詞: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

登臨起遐想,沐浴歡聖情。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77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4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3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1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78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9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3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7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60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