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內坑鎮下美村多少人口
『壹』 福建省晉江縣轄下仲有幾多地方
更新1:
可唔可以補充埋陳埭鎮同英林鄉下所屬村莊呢?THX
晉江縣現已改為晉江市
轄下有以下地方 ~ 青陽鎮 ~ 高霞村:高霞。 洪宅垵:洪宅垵、侖頂。 象山村:象山、新鄉。 普照村:普照。 陳村村:陳村。 曾井村:曾井。 蘇塘村:蘇塘。 後間村:後間。 嶺山村:頂嶺、崎山、後圳坑、許厝、下嶺。 竹樹下:竹樹下、田洋。 三光天:三光天、霞塘、許塘蔡。 王厝村:王厝、岩下。 嶼頭村:嶼頭、山頭。 霞浯村:霞浯。 賴厝村:賴厝。 燒厝村:燒厝。 梅山村:後塘、蔡厝、後崎、軒內、隘門頭、孫厝頭、大石腳、巷尾三、三角內。 青華村:內頭李、煙邊巷、大井口、一門、西邊宅、宮下、井仔。 青陽村:杏厝王、東岩口、新田、沿塘頭、新街。 蓮嶼村:沿塘、下行、田洋。 安海鎮 ~ 安海因歷代常遭外侮,為希冀平安,則改稱「安平鎮」。 靈水村:前鄉、後鄉、田厝、加溜。 曾林村:曾林。 大山後:大山後、小布林、大布林。 可慕村:可慕、新鄉。 西佘村:西佘、丙厝、梧埭。 桐林村:古田、西埕。 西門村:湖池、西門。 梧山村:梧山。 山兜村:山兜、玉樓。 菌柄村:菌柄、洋南。 橋頭村:橋頭、浦邊、三社、安厝、塔兜、新陳山。 上垵村:上垵、後林、田坑。 社壇村:社壇。 前林村:前林。 下山後:下山後。 庄頭村:庄頭、前蔡、後垵、潮坑。 後蔡村:後蔡。 水頭村:水頭、後埭頭。 前湖村:前湖。 新店村:新店。 坑邊村:坑邊、窯後。 窟前村:窯前。 曾埭村:曾埭、東井。 西柄村:殼厝、西柄。 庵前村:庵前、加阪。 下洪村:下洪、丙店。 仁壽村:上嶺、後橋。 西溪寮:—西溪寮、後肖。 壩頭村:壩頭、梧厝、溪邊。 赤店村:赤店、蘇厝。 前埔村:前埔、皂店、林厝、鄭厝、侯厝、小前埔。 西垵村:西垵、下阪坑。 型厝村:型厝。 安東村:星塔、前鄉、中鄉、後鄉、後庫、黃墩。 外曾村:外曾、內曾。 金井鎮 ~ 古垵村:古垵、坑西。 石圳村:石圳、晉井、後垵。 福全村:福全。 溜江村:溜江。 圍頭村:圍頭。 湖厝村:湖厝、東垵、岑下。 塘東村:塘東、下寮、寮頭、後埭、西垵、山柄。 洋下村:洋下。 南江村:南沙崗。 岩峰村:小三村、官兜、東營、西頭、陳厝、石兜、上清。 三坑村:曾坑、坑西、潯坑寮。 新市村:新市、前垵。 丙洲村:丙洲、後山、圳尾、溪仔。 玉山村:桑柄、石亭、頂柯坑、草湖。 山頭村:山頭、新街。 坑口村:坑口、南埕、埕邊、留宅。 鈔岱村:鈔岱、茂下。 蘇庄鋪:蘇庄鋪。 金井村:金井、下丙。 埔宅村:埔宅、清溝、山尾、頂房寮、竹圍、蓮厝。 山蘇村:中寮、溝頂、後寮、槍寮、新鄉、五塊寮。 深滬鎮 ~ 潯光村:西舊房、王厝。 華峰村:頂土地寮、下土地寮、赤下、五七柱、黑土、三柱、六柱。 華山村:後山寮、下鄉。 東華村:東後。 首峰村:坫頭、竹腳、中寮、宜富、下新厝、西腳寮、圭庵寮。 群峰村:灰寮、長房寮、湖仔寮,二房寮、龍寮、宿困墩、大寮。 柳山村:柳山。 東山村:東山。 華海村:海尾寮、雪上寮、東舊房、鯉魚穴、南寮、後山寮。 運伙村:呂宅、石井、西尾、坑前、坑後。 科任村:科任、新村。 土嶼村:土嶼。 東石鎮 ~ 平坑村:平坑。 龍下村:龍下、斗門頭。 永湖村:後湖、永坑。 東埕村:東埕。 白沙村:白沙。 許西坑:許西坑、郭厝、深垵、松柏山。 湖頭村:湖頭、龜湖。 井林村:井林。 肖下村:肖下、前埔。 金甌村:山前、前埔。 大白山:大白山、下厝許、小白山、曾厝、草紅塘、西行。 大房村:大房、下庄、呂厝、石兜。 潘徑村:潘徑、塘邊。 潘山村:潘山。 檗谷村:檗谷。 郭岑村:郭岑。 三鄉村:吳厝、高後、埕邊、埭邊。 梅塘村:前埔。 梅峰村:型厝、張塘。 洪塘村:洪塘。 坑園村:坑黃。 清透村:清透。 柯村村:柯村。 金澤村:洋宅、山兜。 張厝村:張厝、中舍。 光渺村:石菌、路東。 塔頭孫:塔頭孫。 埔頭村:埔頭、麥園、岑兜。 磁灶鎮 ~ 嶺畔村:嶺畔。 小橋村:小橋、道碑、道碑厝。 井邊村:井邊、笑口、曾嶺。 下官路:下官路、陳坑。 下灶村:下尾、下灶、上流坑、下流坑、內塘。 蘇垵村:蘇垵。 壩頭村:壩頭、溪頭、曾坑。 洋宅村:洋宅。 大埔村:大埔、菜洞。 前尾村:古塘頭、山後、樹後。 瑤瓊村:瑤瓊、新鄉、風爐、後坑。 官田村:官田、草山頭、新後坑。 大宅村:大宅、深溝。 太昌村:太昌、倒橋、杏田。 上厝村:上厝、後洋。 錦美村:錦美、下五龍。 錢坡村:錢坡、加山、溝邊。 新垵村:石湖邊、杏當、高厝林、妹山、山仔。 洋尾村:洋尾。 三吳村:西邊遼、前山、杏林。 東山村:東山、龍林。 張林村:張林。 官前村:官前。 五龍村:上五龍、加福。 砌田村:砌田、後邊、吳厝。 車厝村:車厝、洋坑、黃厝、道允林、楊厝、吳嶺。 湖頭村:湖頭。 宅內村:宅內、南倉。 2009-07-19 08:25:26 補充: 字數所限
只好在此補上
恕未能細述各鄉鎮下所屬村莊
晉江市轄下還有以下地區 ~ 陳埭鎮
池店鄉
羅山鄉
龍湖鄉
英林鄉
內坑鄉
永和鄉 . 2009-07-23 16:47:11 補充: 英林鄉: 英林村:英林、西塔、西塘。 三歐村:塘邊、新厝、歐厝、劉厝、榮埭。 後頭村:謝厝街、後頭、內厝、東村。 港塔村:港塔、洋仔坑。 高湖村:高湖、西山、玉阪、斗林。 嘉排村:伍堡、岑張。 馬山村:馬山、盧厝溪。 湖尾村:湖尾、西湖。 柯坑村:柯坑。 滬厝垵:下鄉、下柯坑、滬厝垵。 埭邊村:埭邊。 東埔村:東埔。 龍西村:龍水寮、清內、西垵、西埔、埔頂寮、窯內、東垵、新西湖。 陳山村:陳山。 鈔井村:鈔井、東溪、西溪。 玉阪村:玉阪。 2009-07-23 17:02:20 補充: 陳埭鎮: 南霞尾:南霞尾。 梧埭村:金溝、曾厝、南店、梧埭、南湖、西濱。 宮口村:宮口、潭頭、溜尾。 桂林村:後祠、西霞美、後田前、對三。 坊腳村:坊腳、溝西。 江頭村:江頭、土頭。 溪邊村:溪邊。 赤西村:赤西。 溝頭村:溝頭。 蘇厝村:蘇厝、前溝、黃厝、橫阪頭、前鄉、普益、普頭、高厝、港墘、湖厝、埕尾。 岸兜村:岸兜。 鵬頭村:鵬頭。 西阪村:西阪。 四境村:下溝、後阪、前社、後社、倉下頭。 2009-07-23 17:02:35 補充: 湖中村:湖中、地頂、蘇埭。 雙溝村:雙溝、加沙、下阪、草田尾、陳塘、澤溝。 涵埭村:洋埭李、下村、土圍。 洋埭村:洋埭林、大東、下海。 庵上村:庵上、庵兜。 海尾村:海尾、大洲。 大鄉村:大鄉。 涵口村:橋北、涵透、橋南、下埭、後林。 橫阪村:橫阪許、橫阪林。 西濱村:西濱。 花廳口:花廳口。 仙石村:仙石。 高坑村:高坑、柯嶺。
晉江市地處中國福建泉州東南沿海,東臨台灣海峽,西和南安接壤,南與金門縣隔海相望,北同鯉城區毗鄰,東北緊臨石獅。晉江面積642平方千米,人口102萬。郵政編碼362200,為地級市泉州市下轄的縣級市之一。 晉江歷來在經濟、軍事、文化方面佔有重要位置,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之一。在清朝,晉江與泉州的南安、惠安,因位置相鄰,習俗相近,合稱泉州三邑。 晉江市現下轄 6個街道辦(鎮級)、及13個鎮 jinjiang/main/tzjj/xzqh/index.s 街道辦事處:青陽街道、梅嶺街道、西園街道、羅山街道、新塘街道、靈源街道。 鎮:安海鎮、磁灶鎮、陳埭鎮、東石鎮、深滬鎮、金井鎮、池店鎮、內坑鎮、龍湖鎮、永和鎮、英林鎮、紫帽鎮、西濱鎮。 各鎮及街道辦間再下轄若干社區及村落 晉江市行政區劃如以下連結: jinjiang/main/tzjj/xzqh/index.s 泉州市晉江市人民 *** 官方網頁 2009-07-19 09:42:42 補充: 安平是古名 現稱為安海 2009-07-22 20:57:56 補充: 您沒有進去連結的網頁看唄 陳埭鎮 一個社區 四境 24個村 南霞美 梧埭 宮口 桂林 坊腳 西霞美 江頭 溪邊 岸兜 鵬頭 西坂 花廳口 湖中 蘇厝 大鄉 涵口 橫坂 霞村 涵埭 洋埭 庵上 2009-07-22 21:01:45 補充: 英林鎮 20個村 錦江 嘉排 湖尾 瀘厝 英林 鈔井 陳山 馬山 高湖 玉坂 港塔 後頭 龍西 清內 東埔 西埔 埭邊 謝厝街 三歐 柯坑
參考: 泉州市晉江市人民 *** 官方網頁
『貳』 晉江市各個鎮的鎮區人口多少啊
晉江市各個鎮的鎮區人口數量沒有掛網公布。晉江市總人口2061551人。
晉江市(古屬泉州府晉江縣)雅稱刺桐、瑞桐、泉安。為福建省下轄縣級市,由泉州市代管。是閩南金三角的核心,與台灣一水之隔,素有「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晉江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南部,晉江下游南岸,三面臨海。東北連泉州灣,東與泉州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
全市轄6個街道、13個鎮,市政府駐羅山街道世紀大道。陸域面積649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晉江市常住人口為2061551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晉江
『叄』 晉江的地理及發展概況
【地形地貌】
晉江市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南部,晉江下游南岸。北緯24°30′-24°54′,東經118°24′-118°43′。東北連泉州灣,東與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總面積721.7平方千米。
2003年末,總戶數275764戶,總人口10243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3153人;外來人口40多萬人。漢族佔97%,少數民族有回族、畲族、滿族等35個,以回族居多。通閩南方言。
福建南部主要河流。上游有東、西兩溪,西溪為幹流。發源於戴雲山脈,幹流長182公里。兩溪匯於南安雙溪口,至晉江縣入海,流域面積5629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84立方米/秒,流量的年際和年內變化都較大。流域內水土流失嚴重,含沙量高達0.384千克/立方米,是全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宋元時期,泉州港是中國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當時晉江和泉州港的泥沙淤積並不太嚴重;自明清以來,流域內人口激劇增加,森林遭受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劇,晉江泥沙增加,河床淤高,泉州港不斷淤淺。與此同時,晉江平原也有了相應的擴展。1984年漳、泉、廈三角地區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後,為了發揮晉江和九龍江的功能,在開發利用晉江、九龍江水資源的同時,計劃對兩江進行綜合的整治。流域內煤、鐵、高嶺土等礦產資源較豐富。晉江中上游比降大,富水能,發展中小型水電站條件優越。下游泉州平原農業生產發達。人文薈萃,泉州市是中國文化名城之一。
【交通電訊】
晉江市人民政府駐羅山街道世紀大道。全市轄6個街道、13個鎮:青陽街道、梅嶺街道、西園街道、羅山街道、新塘街道、靈源街道、安海鎮、磁灶鎮、陳埭鎮、東石鎮、深滬鎮、金井鎮、池店鎮、內坑鎮、龍湖鎮、永和鎮、英林鎮、紫帽鎮、西濱鎮。共有92個社區、293個村委會。
三面臨海,海岸線長105.6千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海面傾斜,呈波狀起伏梯級分布。主要山峰分布在西北和中部,系戴雲山各東南沿海延伸余脈。西北邊境的紫帽山,海拔517.8米,為與鯉城、南安共有的界山。地貌以丘陵、台地、平原三類型為主。晉江流經北部於溜石江入海。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20-21℃,一月均溫11.9℃,七月均溫28.2℃,年均日照2130小時,年均降雨量911—1231毫米。
【發展概況】
晉江市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與金門、台灣隔海相望,集閩南金三角經濟開放區、全國著名僑鄉、台灣同胞主要祖籍地於一體。全市陸地面積649平方公里,人口102.9萬人。旅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21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6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為最多。
晉江山川毓秀,人文薈萃,素有「聲華文物、雄稱海內」、「泉南佛國」、「海濱鄒魯」之美譽。先後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改革開放以來,晉江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年均增長率達26.16%。從綜合實力看,1991年首次評選「全國百強縣」時, 晉江名列第55位;1994年,躍居第15位;2000年,又躍升第10位,進入「全國十強縣(市)」行列;2002年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第6名;2005年更是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5名。
晉江是中國的品牌之都,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福建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數量名列全國縣級市前列、福建省縣(市)首位。晉江先後被授予「中國鞋都」、「中國食品工業強縣(市)」、「中國陶瓷重鎮」、 「全國質量興市先進縣(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等稱譽。科技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百強行列,被定為全國4個科技進步示範區之一。
【歷史沿革】
晉江原是大泉州的通稱(1980年前),原來泉州僅指鯉城區一地。原來的泉州市政府叫晉江地區行政公署。
泉州是從晉朝開始中原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地。因此江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
因此歷史上泉州與晉江基本說的是一回事.。
泉州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里勞動生息。泉州夏禹時屬揚州城,周時為七閩地,春秋戰國時為越地。從秦朝到隋朝的八百餘年間,先後屬閩中郡、閩越郡、閩越國、建安郡、閩州等所轄。秦漢時,中原漢族人民逐漸南移,此處初辟蒿萊。公元四世紀初,中原戰亂頻繁,晉人大批南遷,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文化,使泉州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唐朝初年,歸武榮州所轄,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武榮州始改名為泉州。
唐代泉州設置初期,轄晉江、南安、龍溪、莆田、仙游五縣,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與漳州分治,龍溪歸其所轄。唐中葉的"安史之亂"給中原造成嚴重的災難,中原人民進一步避亂南遷,經濟文化中心轉移,促進泉州進一步繁榮。史載唐大歷年間,泉州"文風大盛"、書院林立,一些著名的寺院如明心寺、法雲寺、普照寺等,均建於此時。經濟上,泉州已逐漸成為南方重要的大港口,天佑午間,已是一個車旅輻輳、商賈雲集,"雲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的國際港城,與交州(今越南河內)、廣州、明州(今浙江寧波)並稱為全國四大港口。五代後漢乾佑二年(公元949年),泉州稱清源郡。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轄晉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後稱安溪)、長泰九縣。
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莆田、仙游兩縣為興化郡,長泰歸漳州,泉州轄晉江、南安、同安、德化、永春、安溪、惠安七縣。北宋時在泉州設市舶司,專管海外貿易。南宋朝廷偏都臨安(杭州),當時泉州成為與廣州並駕齊驅的全國兩大商港。
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至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二十年間,先後四次在泉州置福建中書省衙,泉州改為泉州路。大德二年改為泉中府,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復立泉州分省,元代泉州成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
明代全國分為十三個"布政司",統領各地府、縣。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稱泉州府,屬福建布政使司,轄晉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同安七縣。
清承明制,全國分為十五省,實行省、府(州、廳)、縣三級制。泉州府為閩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為直隸州,德化歸其所轄。泉州府轄晉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縣。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州府,復縣設道。泉州初歸廈門道,後屬泉州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劃為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晉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門(待統一)八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閩變"後成立興泉省,設省政府於泉州,不久即廢,後改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直至解放。
泉州於1949年9月1日解放,並於9月9日設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轄晉江、惠安、同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門(待統一),政區依舊。同年12月,德化縣歸之。1950 年3月改稱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德化歸永安專區;9月改為晉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政區依舊;10月德化復歸所轄。1951年1月劃晉江縣城關和近郊設泉州市。1955年3月改為晉江專區專員公署。1956年5月撤銷閩侯、永安專區,劃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縣歸泉州。1958年析同安縣歸廈門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歸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縣歸三明專區。1968年9月撤銷晉江專區專員公署,成立福建省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歸莆田專區,同時劃同安縣歸晉江專區。1971年6月改稱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3年6月析同安縣歸廈門市,1985年5月撤銷晉江地區,原泉州市升為地級市,實行市轄縣體制,轄鯉城區、惠安、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門縣(待統一)。1987年12月,析晉江縣石獅、永寧、蚶江三鎮和祥芝鄉為石獅市(縣級市)。
1992年和1993年,晉江、南安相繼撤縣設市。1996年,經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為泉州市政府派出機構,析原惠安縣所轄的塗嶺、後龍、南埔、山腰和埭港5個鎮及國營山腰鹽場歸其所轄,1997年6月,從鯉城區析出豐澤區、洛江區。2000年肖厝管委會改為泉港區。至此,泉州市轄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泉港、清蒙共計四區三市五縣和一個管委會。
『肆』 泉州市晉江市內坑鎮下美村郵編是多少
郵編查詢
362269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內坑鎮下美村
『伍』 晉江龍湖鎮經濟怎麼樣啊
晉江市龍湖鎮基本情況 【自然地理】
龍湖鎮位於晉江市東南部,毗鄰石獅市區和深滬、金井、英林、永和四個鎮,距深滬、圍頭萬噸級碼頭各6公里,距泉州晉江機場20公里。省道308線、大深線貫穿境內,是晉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全鎮面積63.9平方公里,下轄42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人口8.7萬人,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達12.5萬人,素有「僑鄉中的僑鄉」之美譽。境內龍湖水域面積達2800畝,其狀若巨龍,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龍湖鎮便是因此湖得名。湖內生長的「龍湖鱉」、「龍湖鱸魚」、「龍湖鰻魚」等湖中「三寶」及衙口村生產的農特產品「衙口花生」是龍湖鎮久負盛名的特產。
【行政區劃】
轄區有42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
行政村名稱:新豐村:大埔、新埔;後溪村:後溪;內坑村:內坑、新內坑;梧坑村:梧坑;秀山村:秀山、山頭、山腳、歷山、祖秀茂;新街村:新街、下爐灶、頂爐灶;桿柄村:桿柄;衙口村:衙口;石龜村:石龜許;蘇坑村:蘇坑;埭頭村:埭頭;錫坑村:錫坑;楓林村:楓林;後宅村:後宅;吳厝村:吳厝、洋安;湖北村:西潯、英厝、十三施、庄厝、翁厝、槍城;前港村:前港、前港新村;龍園村:龍園、西湖;古湖村:古湖;坑尾村:坑尾;侖上村:侖上;溪前村:溪前、山邊;南庄村:古婆庄;洪溪村:洪溪;鈔厝村:鈔厝、山尾;福林村:檀林、粘厝埔;西吳村:舊西吳、新西吳、蘇厝;陳店村:陳店;埔錦村:火夫埔、倒石埔、東厝;古盈村:古盈、中山街;石廈村:石廈、新劉厝、三房新鄉、杏坑、竹山裡、劉厝;後坑村:後坑;龍玉村:龍湖亭、玉斗;燒灰村:燒灰、新燒灰;瑤厝村:瑤厝;龍埔村:龍埔;魯東村:魯東;曾厝村:曾厝;杭邊村:杭邊、銀埕下、湖仔內;溪後村:溪後、中堡、新曾厝;南潯村:田頭、小埭、南潯、橋頭、灰瑤、山前;埔頭村:埔頭、洋林、林鋪內。
【經濟指標】
龍湖鎮立足僑鄉人文地源優勢,打好「僑牌」,用足「僑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國民經濟穩步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治安環境穩定。2002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5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36.89億元(不變價),工業產值40.37億元,農業產值1.2583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44.95億元,其中三資企業總產值37.75億元,合同利用外資6199萬美元,全社會出口總值17.00億元,財稅收入825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58元。
【基礎設施】
交通網路:境內主幹道路包括省道308線、龍英公路、大深線、龍永路段、東環路和西環路,總里程33.6公里;村級水泥道路148公里,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供水工程:鎮級自來水廠日供水3萬噸。
供電工程:境內有裝機容量為11萬千伏的晉南供電站。
郵電通信:有1個郵電通信中心母局和2個模塊局。
【城鎮建設】
已完成全鎮63.9平方公里總體規劃,鎮區7.8平方公里及龍玉、埭頭村等15個行政村的規劃會審工作。鎮區舊影劇院、舊僑聯及其周圍改造方案已委託沈陽工程設計院進行規劃,龍獅公路已完成方案設計。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完成龍英公路擴建工程及鎮區中幹道水泥路面的鋪設。完成鎮區龍英公路和308公路楓林路段兩個排水溝疏通工程。
【農業農村工作】
農業生產:全鎮有8個「四五」高優基地和126個農業綜合開發場(戶),侖上蔬菜基地百畝節水灌溉示範項目是省計委掛鉤單位,6000畝國家立項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和節水灌溉蔬菜基地已初具規模。有農業產業化企業8家,其中泉州市、晉江市農業龍頭企業各1家。
水利設施:境內有主要水域2條,陽溪9公里和新溪溪6.3公里。主要水利設施包括1個小一型水庫、5個小二型水庫、5個大型水閘、3 個大型抽水站和2條渠道。
農村工作:全鎮累計有37個村通過寬裕型小康村驗收,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鎮創建目標。杭邊村是泉州市「舊村改造、新村建設」典型村。
【企業生產】
全鎮有晉南、燒灰和梧坑三個鎮級工業區,初步形成服裝紡織、五金拉鏈、塑料玩具三大支柱產業。全鎮共有鄉鎮企業760家,其中三資企業187家,有4家企業集團和1家股份制公司,有10家企業獲得ISO9000質量認證證書,並有1家企業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有15家企業被晉江市定為重點扶持企業,百宏公司被列入福建省百強企業。幾年來,龍湖鎮招商引資、稅收增長幅度等工作成效名列全市前茅,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全鎮現有中等專業技術學校1所,中學4所,其中南僑中學為省二級達標中學,小學32所,其中公辦小學28所,民辦小學4所,獨立幼兒園4所。
衛生醫療:境內的晉南醫院為一級甲達標醫院,有64個村級衛生所。
廣播電視:有線電視進村入戶扎實推進,實現有線電視光纜與市台聯網並實現了有線電視和有線廣播電纜同纜傳輸。
計劃生育:2002計生年度全鎮總人口86771人,全年出生682人,出生率7.86‰,計生率97.07%。
其他社會事業:境內有施琅將軍紀念館、真如殿等8處文物保護單位,鎮級福壽堂已於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
【旅遊景點】
境內的深滬灣 (施琅將軍紀念館)是「泉州十八景」的40個候選景點之一。深滬灣位於晉江東南海濱,從石獅的永寧到龍湖衙口、深滬形成一個秀麗的海灣,其間沙灘綿延數公里,猶如一條銀色的項鏈鑲嵌在藍天碧海之間。灘前碧波萬頃,灘面金黃開闊,景色蔚為壯觀。沙灘清一色的細純沙粒,如銀屑布地,質細坡緩,沙軟潮平。灘床寬闊,舒展廣拓,潮漫灘上,濤聲柔和。海水潔凈,水溫適中,是沙灘休閑、踏浪嬉水和開展各種海上、沙灘活動的理想場所。沿岸而來,施琅將軍紀念館等人文、自然名勝掩映其中。明代倭亂,這里曾經是抗倭前沿,清初為了統一祖國,施琅曾經在這里牧馬練兵,現為全國著名僑鄉,風俗淳,人情美,是遊客觀光的勝地,是海外僑親和台港澳胞尋根謁祖的故地。
『陸』 大唐勝世瓷磚是佛山市泰昌祥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嗎
不是。大唐勝世瓷磚做工精緻,性價比高,價格也較實惠,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根據查詢大唐勝世瓷磚的生產來源地為福建省晉江市內坑鎮下美村,而佛山市泰昌祥陶瓷有限公司位於佛山市禪城區,因此不是該公司生產的。大唐勝世瓷磚採用納米技術經過專業三度燒和多次印花工藝集合燒制而成,耐磨耐壓、耐酸鹼、防滑、無輻射無污染,同時經久耐用。
『柒』 求有關福建省晉江市的資料。回答加分
晉江市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泉州市東南部,晉江下游南岸。北緯24°30′-24°54′,東經118°24′-118°43′。東北連泉州灣,東與石獅市接壤,東南瀕臨台灣海峽,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西與南安市交界,北和鯉城區相鄰。海岸線長121公里,陸域面積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345平方公里。集閩南金三角經濟開放區、全國著名僑鄉、台灣同胞主要祖籍地於一體。晉江市作為中國縣級市中唯一的榮獲2009年「品牌城市特別獎」。
2008年末,常住人口159.8萬,其中城鎮人口76.7萬,鄉村人口83.1萬,城鎮化率48 %。2007年末,戶籍人口105.04 萬,其中農業人口67.89萬,非農業人口37.16萬,男女比例53.44:51.60。漢族佔97%,少數民族有回族、畲族、滿族等35個,以回族居多。通閩南方言。旅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21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為最多。
東潘海堤
晉江山川毓秀,人文薈萃,素有「聲華文物、雄稱海內」、「泉南佛國」、「海濱鄒魯」之美譽。先後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改革開放以來,晉江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年均增長率達26.16%。從綜合實力看,1991年首次評選「全國百強縣」時, 晉江名列第55位;1994年,躍居第15位;2000年,又躍升第10位,進入「全國十強縣(市)」行列;2002年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第6名;2005年更是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5名。
晉江是中國的品牌之都,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福建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數量名列全國縣級市前列、福建省縣(市)首位。晉江先後被授予「中國鞋都」、「中國食品工業強縣(市)」、「中國陶瓷重鎮」、 「全國質量興市先進縣(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等稱譽。科技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百強行列,被定為全國4個科技進步示範區之一。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92.5億元,財政總收入48.6億元(其中本級財政收入2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068元。
[編輯本段]交通電訊
晉江市人民政府駐羅山街道世紀大道(07年之前在青陽街道南山路)。全市轄6個街道、13個鎮:青陽街道、梅嶺街道、西園街道、羅山街道、新塘街道、靈源街道、安海鎮、磁灶鎮、陳埭鎮、東石鎮、深滬鎮、金井鎮、池店鎮、內坑鎮、龍湖鎮、永和鎮、英林鎮、紫帽鎮、西濱鎮。共有92個社區、293個村委會。
三面臨海,海岸線長105.6千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海面傾斜,呈波狀起伏梯級分布。主要山峰分布在西北和中部,系戴雲山各東南沿海延伸余脈。西北邊境的紫帽山,海拔517.8米,為與鯉城、南安共有的界山。地貌以丘陵、台地、平原三類型為主。晉江流經北部於溜石江入海。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20-21℃,一月均溫11.9℃,七月均溫28.2℃,年均日照2130小時,年均降雨量911—1231毫米。
公共交通
晉江市截至2008年11月,在晉江運行的公交線路有31條,依運營公司不同,分為
安平公交:安海西線 安海北線
晉江巴士:K001路 K002路 K003路 K005路 K006路 K007路 K008路 K009路 K010路 K019路
泉州公交:801路 802路 16路
晉江公交:1路 2路 3路 4路 5路 9路 10路 11路 12路 13路 15路 16路 17路 18路 19路 20路
福建晉江電話區號:0595
福建晉江郵政編碼:362200
『捌』 內坑鎮的行政區劃
內坑轄區有28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人口63911人,共16155戶,海外三胞近4萬人。
行政村名:東宅村:東宅、宮仔口;古山村:古山;宅內村:宅內;後山村:後山;深圳村:深圳、內林、井上;白安村:白安、歧山;湖內村:湖內、後坑、社仔;呂厝村:呂厝、大田邊;山頭村:山頭、鋪頂、石湖潭;潘厝:潘厝、田邊;亭頂村:亭頂、後庫;前洪村:前洪、後厝;割州村:割州、潭頭;長埔村;長埔;砌坑村:砌坑;後坑村:後坑;柑市村:柑市、刺園、貞慕;下尾村:下尾;上方村;上方張、上方黃;下村村:下村、下黃、灰厝、雲頭;內湖村:內湖;黃塘村:黃塘;土安村:土安、宮前、前宅、後溪;黎山村:前山、張坑;東村村:東村、立厝;內山尾村:內山尾、洋內;坑尾村:坑尾;加塘村:加塘、嶺頂。
『玖』 晉江市各鎮的人數姓氏分布!
青陽
梅山居委會——〖庄、蔡、孫等雜姓〗
青華居委會——〖庄、李等雜姓〗
青陽居委會——〖庄、陳、張、王、林、曾、李等雜姓〗
蓮嶼居委會——〖庄、李、林等雜姓〗
高霞——高霞——〖王〗
洪宅垵——洪宅垵、侖頂——〖陳、曾〗
象山——象山、新鄉——〖林〗
普照——普照——〖蔡、李、楊〗
陳村——陳村——〖許、吳〗
曾井——曾井——〖張、曾〗
蘇塘——蘇塘——〖賴〗
後間——後間——〖賴、楊〗
嶺山——頂嶺、崎山、後圳坑、許厝、下嶺——〖庄、楊、許、蔡、蘇、王、陳〗
竹樹下——竹樹下、田洋——〖李〗
三光天——三光天、霞塘、許塘蔡——〖庄、王、張、曾、洪、黃、周、陳、蔡〗
王厝——王厝、岩下——〖洪、陳、林、張〗
嶼頭——嶼頭、山頭——〖洪、許、陳〗
霞浯——霞浯——〖吳、黃、謝、李〗
賴厝——賴厝——〖賴〗
燒厝——燒厝——〖賴〗
梅山——後塘、蔡厝、後崎、軒內、隘門頭、孫厝頭、大石腳、巷尾三、三角內——〖庄、蔡、孫、蘇〗
青華——內頭李、煙邊巷、大井口、一門、西邊宅、宮下、井仔——〖庄、李、林〗
青陽——杏厝王、東岩口、新田、沿塘頭、新街——〖庄、王〗
蓮嶼——沿塘、下行、田洋——〖庄、李、林、陳、張、曾、王、洪、鄭、謝〗
安海鎮
興勝居委會——〖雜姓〗
海東居委會——〖雜姓〗
鴻塔居委會——〖雜姓〗
復興居委會——〖雜姓〗
靈水——前鄉、後鄉、田厝、加溜——〖吳、蔡、張〗
曾林——曾林——〖吳、李、許、庄、方〗
大山後——大山後、小布林、大布林——〖王、許〗
可慕——可慕、新鄉——〖許〗
西畲——西畲、丙厝、梧埭——〖陳、余、吳〗
桐林——古田、西埕——〖黃、許、陸〗
西門——湖池、西門——〖李、楊〗
梧山——梧山——〖蘇〗
山兜——山兜、玉樓——〖蘇〗
菌柄——菌柄、洋南——〖黃、王〗
橋頭——橋頭、浦邊、三社、安厝、塔兜、新陳山——〖許、蔡、陳、安、吳、施〗
上垵——上垵、後林、田坑——〖許、楊、林、黃〗
社壇——社壇——〖蔡、吳〗
前林——前林——〖蔡〗
下山後——下山後——〖陳〗
庄頭——庄頭、前蔡、後垵、潮坑——〖李、庄、陳、蔡、王、黃〗
後蔡——後蔡——〖顏〗
水頭——水頭、後埭頭——〖姚、黃、蔡、林〗
前湖——前湖——〖蔡〗
新店——新店——〖許〗
坑邊——坑邊、窯後——〖黃〗
窟前——窯前——〖顏、許、姚〗
曾埭——曾埭、東井——〖黃、蘇〗
西柄——殼厝、西柄——〖張、鮑、陳〗
庵前——庵前、加坂——〖尤、沈〗
下洪——下洪、丙店——〖李、周、蔡、林、方〗
仁壽——上嶺、後橋——〖朱、周、吳〗
西溪寮——西溪寮、後肖——〖蔡、蕭〗
壩頭——壩頭、梧厝、溪邊——〖王、許〗
赤店——赤店、蘇厝——〖曾〗
前埔——前埔、皂店、林厝、鄭厝、侯厝、小前埔——〖許、林、鄭、侯〗
西垵——西垵、下坂坑——〖顏、丁、蕭、楊〗
型厝——型厝——〖顏、曾〗
安東——星塔、前鄉、中鄉、後鄉、後庫、黃墩——〖陳、吳、王、林、柯、孫、許〗
外曾——外曾、內曾——〖呂、曾〗
金井鎮
金井居委會——〖吳、蔡、張、陳〗
古垵——古垵、坑西——〖陳、黃、蔡〗
石圳——石圳、晉井、後垵——〖李、許、陳、張、林、黃〗
福全——福全——〖卓、劉、陳、蔣、王、鄭、張、何、尤、許〗
溜江——溜江——〖陳、王、許、吳〗
圍頭——圍頭——〖吳、謝、周、洪、陳、蔡〗
湖厝——湖厝、東垵、岑下——〖許、楊、周〗
塘東——塘東、下寮、寮頭、後埭、西垵、山柄——〖蔡、王、吳、謝、許〗
洋下——洋下——〖陳、施〗
南江——南沙崗——〖李、謝〗
岩峰——小三村、官兜、東營、西頭、陳厝、石兜、上清——〖陳、范、吳、許、蔡〗
三坑——曾坑、坑西、潯坑寮——〖王、吳、許、勤、林、施〗
新市——新市、前垵——〖曾、蕭〗
丙洲——丙洲、後山、圳尾、溪仔——〖王〗
玉山——桑柄、石亭、頂柯坑、草湖——〖洪、趙〗
山頭——山頭、新街——〖洪、張〗
坑口——坑口、南埕、埕邊、留宅——〖蔡、王、陳、林、洪〗
鈔岱——鈔岱、茂下——〖郭、洪、許、陳、王、紀、汪、庄〗
蘇庄鋪——蘇庄鋪——〖施〗
金井——金井、下丙——〖蔡、吳〗
埔宅——埔宅、清溝、山尾、頂房寮、竹圍、蓮厝——〖楊、蔡、施、李〗
山蘇——中寮、溝頂、後寮、槍寮、新鄉、五塊寮——〖施〗
深滬鎮
南春居委會——〖吳、陳、張、王〗
東垵居委會——〖吳、周、楊、蔡〗
後山居委會——〖陳〗
港阜居委會——〖吳、李、陳、許、詹〗
壁山居委會——〖吳、陳、石、洪〗
西峰居委會——〖蔡、楊〗
潯光——西舊房、王厝——〖施、王〗
華峰——頂土地寮、下土地寮、赤下、五七柱、黑土、三柱、六柱——〖施〗
華山——後山寮、下鄉——〖施〗
東華——東後——〖施、吳〗
首峰——坫頭、竹腳、中寮、宜富、下新厝、西腳寮、圭庵寮——〖施〗
群峰——灰寮、長房寮、湖仔寮,二房寮、龍寮、宿困墩、大寮——〖施〗
坑邊——坑邊、顏厝、畲下——〖陳、顏、張〗
柳山——柳山——〖林〗
東山——東山——〖林〗
華海——海尾寮、雪上寮、東舊房、鯉魚穴、南寮、後山寮——〖施、吳〗
運伙——呂宅、石井、西尾、坑前、坑後——〖許、張、柯、鄭〗
科任——科任、新村——〖陳、許、李、蔡、呂〗
土嶼——土嶼——〖蔡、楊、周〗
東石鎮
東一居委會——〖蔡、葉、黃、周、丁、蘇〗
東二居委會——〖蔡、葉、黃、周、丁、蘇〗
東三居委會——〖蔡、葉、黃、周、丁、蘇〗
東四居委會——〖蔡、葉、黃、周、丁、蘇〗
東五居委會——〖蔡、葉、黃、周、丁、蘇〗
平坑——平坑——〖陳、蔡、楊〗
龍下——龍下、斗門頭——〖陳、鄭〗
永湖——後湖、永坑——〖黃、蔡〗
東埕——東埕——〖蔡、蒲〗
白沙——白沙——〖周、謝、黃、張、洪〗
許西坑——許西坑、郭厝、深垵、松柏山——〖許、鄭、張〗
湖頭——湖頭、龜湖——〖黃、李〗
井林——井林——〖許〗
肖下——肖下、前埔——〖蕭、蔡〗
金甌——山前、前埔——〖王、黃〗
大白山——大白山、下厝許、小白山、曾厝、草紅塘、西行——〖楊、許、吳、曾、陳、顏〗
大房——大房、下庄、呂厝、石兜——〖許、顏、張〗
潘徑——潘徑、塘邊——〖張〗
潘山——潘山——〖張等雜姓〗
塔頭劉——塔頭劉——〖劉〗
檗谷——檗谷——〖黃〗
郭岑——郭岑——〖楊、郭〗
三鄉——吳厝、高後、埕邊、埭邊——〖吳、王、黃、謝、蔡〗
梅塘——前埔——〖蔡〗
梅峰——型厝、張塘——〖蔡〗
洪塘——洪塘——〖張〗
坑園——坑黃——〖吳〗
清透——清透——〖張、溫〗
柯村——柯村——〖柯〗
金澤——洋宅、山兜——〖蔡、吳、楊〗
張厝——張厝、中舍——〖王〗
光渺——石菌、路東——〖陳、黃、洪、王、周〗
塔頭孫——塔頭孫——〖孫、蔡〗
埔頭——埔頭、麥園、岑兜——〖顏、王、蕭、洪〗
磁灶鎮
磁灶居委會——磁灶、後山宮——〖吳、唐〗
嶺畔——嶺畔——〖吳、朱〗
小橋——小橋、道碑、道碑厝——〖陳、劉、王、丁〗
井邊——井邊、笑口、曾嶺——〖蘇、王、李、倪、吳〗
下官路——下官路、陳坑——〖吳、陳〗
下灶——下尾、下灶、上流坑、下流坑、內塘——〖吳、李、王、陳、蔡、唐〗
蘇垵——蘇垵——〖陳〗
壩頭——壩頭、溪頭、曾坑——〖柳、周、曹、曾〗
洋宅——洋宅——〖李〗
大埔——大埔、菜洞——〖吳〗
前尾——古塘頭、山後、樹後——〖王、陳、李〗
瑤瓊——瑤瓊、新鄉、風爐、後坑——〖陳、張〗
官田——官田、草山頭、新後坑——〖陳〗
大宅——大宅、深溝——〖陳〗
太昌——太昌、倒橋、杏田——〖陳〗
上厝——上厝、後洋——〖張〗
錦美——錦美、下五龍——〖庄、張〗
錢坡——錢坡、加山、溝邊——〖蘇、李、姚、吳〗
新垵——石湖邊、杏當、高厝林、妹山、山仔——〖蘇、林、蔡、李、黃、謝〗
洋尾——洋尾——〖謝〗
三吳——西邊遼、前山、杏林——〖吳〗
東山——東山、龍林——〖張、王〗
張林——張林——〖張〗
官前——官前——〖柯、呂〗
五龍——上五龍、加福——〖張〗
砌田——砌田、後邊、吳厝——〖張、何、賴、郭〗
車厝——車厝、洋坑、黃厝、道允林、楊厝、吳嶺——〖王、郭、楊、陳〗
湖頭——湖頭——〖柯、張、林〗
宅內——宅內、南倉——〖張、陳、庄、姚、王〗
陳埭鎮
南霞尾——南霞尾——〖楊、倪〗
梧埭——金溝、曾厝、南店、梧埭、南湖、西濱——〖蔡、楊、翁、林、江、曾、王、陳、沈、張〗
宮口——宮口、潭頭、溜尾——〖林、陳、雷〗
桂林——後祠、西霞美、後田前、對叄——〖林、鄭、倪、蔡〗
坊腳——坊腳、溝西——〖林、尤、王、倪、庄、吳、陳、郭、蘇〗
江頭——江頭、土頭——〖丁、陳〗
溪邊——溪邊——〖丁、曾、吳、王、倪、李、韓〗
赤西——赤西——〖張、庄、丁、王、陳、楊〗
溝頭——溝頭——〖葉、王、陳、曾、林、潘、雷〗
蘇厝——蘇厝、前溝、黃厝、橫坂頭、前鄉、普益、普頭、高厝、港墘、湖厝、埕尾——〖蘇、張、胡、陳、黃、李〗
岸兜——岸兜——〖丁、陳、蘇、吳、張、林、宋、李、湯〗
鵬頭——鵬頭——〖丁〗
西坂——西坂——〖丁、曾、陳、李、黃、魏〗
四境——下溝、後坂、前社、後社、倉下頭——〖丁、陳、倪、李、杜等雜姓〗
湖中——湖中、地頂、蘇埭——〖張、庄〗
雙溝——雙溝、加沙、下坂、草田尾、陳塘、澤溝——〖王、李、柯、丁、尤、曾等雜姓〗
涵埭——洋埭李、下村、土圍——〖李、謝、庄、陳、黃、紀〗
洋埭——洋埭林、大東、下海——〖林、李、魏〗
庵上——庵上、庵兜——〖黃、陳、張、薛、李、吳、楊、杜、曾、丁、林〗
海尾——海尾、大洲——〖鄭、紀、留、施等雜姓〗
大鄉——大鄉——〖陳、張、丁、楊〗
涵口——橋北、涵透、橋南、下埭、後林——〖陳、王、張、蘇〗
橫坂——橫坂許、橫坂林——〖林、許、陳、吳〗
西濱——西濱——〖林〗
花廳口——花廳口——〖丁、林、吳、許〗
仙石——仙石——〖陳、許、謝、劉等雜姓〗
高坑——高坑、柯嶺——〖張、高、柳、陳等雜姓〗
池店鎮
池店——池店、曾村、皂坑、田洋、砌坑——〖李、林、謝、孫、陳、施、魏、王、庄、曾、洪、黃〗
浯潭——浯潭——〖李、蘇、許、朱、黃、林、何〗
新店——新店、坑西、古坑、小霞浯——〖李、蘇、吳、陳、魏、林、呂、倪〗
錢頭——錢頭——〖吳、曾、謝、郭、許、丁、陳、李〗
洋茂——洋茂、村頭——〖林、盧、黃、吳、曾〗
赤塘——赤塘、高厝——〖陳、林、丁、張〗
潘湖——潘湖——〖黃〗
溪頭——溪頭——〖朱、吳、楊、謝、陳、李、黃〗
古福——古福——〖楊、張、李、沈〗
東山——東山、西宅——〖張、盧、吳、陳、黃、謝、蕭、林、沈、李、蔡、徐〗
大洲——大洲——〖蘇、蔡、黃、陳、李、林、許、吳、伍、朱〗
華洲——華洲——〖陳、黃、徐、施等雜姓〗
溜石——黃後——〖朱、郭、黃、蘇〗
營邊——營邊——〖陳、林〗
霞福——霞福——〖朱、鄭、呂〗
霞尾——霞尾、墩仔——〖林、吳、黃、楊、盧、唐等雜姓〗
清蒙——清蒙——〖鄭、張、王、盧、楊等雜姓〗
柴塔——柴塔——〖蔡、盧、伍、沈等雜姓〗
唐厝——唐厝、前山——〖唐、黃、許、林、謝、李、邱、宋、吳〗
舊鋪——舊鋪、過田、新埔、後嶺——〖蕭、雷、魏、田、阮、胡、駱等雜姓〗
茂厝——茂厝——〖卓、朱、鄭、黃、邱、蔡、阮〗
嶼崆——嶼崆、仕尾、上鈔——〖傅、謝、倪、吳、曾〗
仕春——仕春、冷水——〖陳、魏、蔡〗
御輦——下輦、御賜橋——〖曾、尤、史、周、楊等雜姓〗
羅山鎮
梧桐——梧桐——〖陳〗
許坑——許坑——〖吳、高、楊〗
後林——後林、下宅——〖吳〗
下埔——下埔——〖王〗
後庫——後庫——〖陳〗
缺塘——缺塘——〖鄭、柯、林、蔡〗
羅裳——羅裳、倉邊、柯厝、江宅——〖曾、張、王、洪、倪、蔡〗
福埔——後堡——〖陳、曾、許〗
前沿——前堡、小沿塘——〖陳、鄭、王〗
社店——社店、後邊、尾厝、田內——〖陳〗
蘇前——蘇前——〖陳、蔡、蘇〗
山仔——山仔——〖李、郭〗
蘇內——溪東、東洋、蘇內、內塘——〖曾、謝、李〗
林口——林口——〖柯、李〗
張前——張前——〖何、周〗
英塘——大浯塘——〖翁、蔡〗
小浯塘——小浯塘——〖李、蔡、吳〗
梧垵——蔡厝、郭厝——〖洪、蔡、郭、江〗
洪厝——江厝、幫尾、洋柄、古塘、侖上——〖李〗
樟井——樟井——〖姚、楊〗
湖格——湖格——〖楊、吳〗
梧林——梧林——〖蔡〗
荊山——王厝、吳厝、郭厝、新鄉——〖吳、王、龔、郭〗
林格——林格——〖楊〗
塘市——塘市、前曾——〖柯、曾、龔、周〗
南塘——南塘——〖柯、龔〗
杏田——杏田——〖王、翁〗
杏坂——溝下坂、杏田後王——〖王〗
後洋——後洋——〖楊〗
沙塘——沙塘、洋厝、山透——〖王〗
上郭——上郭、後曾、塘邊、中鄉、虎項、占頭——〖柯、陳〗
龍湖鎮
新峰——火埔、新埔——〖施、張、王〗
後溪——後溪——〖郭、許、施〗
內坑——內坑——〖吳〗
吾坑——吾坑——〖許〗
秀山——秀茂、山頭、山腳、歷山、祖秀茂、新祖秀茂——〖許〗
新街——新街、下爐灶、頂爐灶——〖許、施〗
桿柄——桿柄——〖施〗
衙口——衙口——〖施、粘〗
石龜——許厝——〖許〗
蘇坑——蘇坑——〖施〗
埭頭——埭頭——〖吳〗
昔坑——昔坑——〖吳〗
楓林——楓林——〖吳〗
後宅——後宅——〖施〗
吳厝——吳厝、洋垵——〖吳〗
湖北——西舍、英厝、庄厝、翁厝、十三施、槍城——〖施、翁、庄〗
前港——前港、新村——〖施〗
龍園——龍園、西湖——〖施〗
古湖——古湖——〖吳〗
坑尾——坑尾——〖施〗
侖上——侖上——〖洪、劉、留〗
溪前——溪前、山邊——〖洪〗
南庄——古婆庄——〖施〗
洪溪——湛溪——〖施〗
鈔厝——鈔厝、山尾——〖施〗
檀林——檀林、粘厝埔——〖許、粘〗
西吳——舊西吳、新西吳、蘇厝——〖吳、蘇〗
陳店——陳店——〖施〗
坡錦——火夫埔、倒石埔、東厝——〖許、陳、曾、黃、王〗
古盈——古盈——〖吳〗
後坑——後坑——〖洪〗
龍埔——龍埔——〖施〗
龍玉——龍湖亭、玉斗——〖許〗
燒灰——燒灰、新燒灰——〖許、洪〗
瑤厝——瑤厝——〖蔡〗
石廈——石廈、新劉厝、三房、新鄉、 杏坑、竹山裡、劉厝——〖施、劉〗
魯東——魯東——〖施〗
曾厝——曾厝——〖洪〗
杭邊——杭邊、銀埕下、湖仔內——〖洪〗
溪後——溪後、中堡、曾厝——〖洪〗
南潯——南潯、新民、田頭、小埭、橋頭、灰瑤、山前——〖施、郭、顏〗
埔頭——埔頭、瑤林、林埔內——〖施、楊〗
英林鎮
英林——英林、西塔、西塘——〖洪〗
三歐——塘邊、新厝、歐厝、劉厝、榮埭——〖歐陽、劉、王〗
後頭——謝厝街、後頭、內厝、東村——〖王、謝、李、黃〗
港塔——港塔、洋仔坑——〖林、曾〗
高湖——高湖、西山、玉坂、斗林——〖洪〗
嘉排——伍堡、岑張——〖張、童、姚、柯、楊等雜姓〗
馬山——馬山、盧厝溪——〖林、洪〗
湖尾——湖尾、西湖——〖蘇、傅、王〗
柯坑——柯坑——〖張〗
滬厝垵——下鄉、下柯坑、滬厝垵——〖柯、張〗
埭邊——埭邊——〖許、柯〗
東埔——東埔——〖吳〗
龍西——龍水寮、清內、西垵、西埔、埔頂寮、窯內、東垵、新西湖——〖洪〗
陳山——陳山——〖洪〗
鈔井——鈔井、東溪、西溪——〖洪〗
玉坂——玉坂——〖洪〗
內坑鎮
明、清分隸晉江縣三、四、五、六、八都。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置內坑鄉,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改為親民鄉。主要姓氏有曾、尤、林。
潘厝——潘厝、後田邊、前田邊、後村——〖李、庄、呂〗
山頭——山頭、鋪頂、石湖潭——〖姚、林、曾、吳、陳〗
黎山——前山、張坑——〖張、歐陽〗
呂厝——呂厝、田邊——〖蔡、李、林、曾〗
下村——下村、雲頭、下黃、灰厝——〖張、陳〗
土垵——土垵、宮前、九坑、前宅、後溪、洋透——〖林、張、姚、曾、謝、陳、鍾〗
葛洲——葛洲、潭頭——〖林、楊〗
宅內——宅內——〖李、林、庄〗
古山——古山——〖姚、陳、許、雷、林〗
東宅——東宅、宮仔口——〖曾、許、姚、陳〗
柑市——柑市、貞茂、利園——〖林、黃、許〗
加塘——加塘、上嶺、下嶺、小加塘——〖蔡、姚、楊、陳、伍、劉〗
後坑——後坑——〖尤〗
下尾——下尾——〖鍾〗
上方——上方——〖張、黃、徐〗
白垵——白垵、岐山、尖仔山——〖鄭、黃、蔡、楊、白、沈等雜姓〗
後山——後山——〖朱〗
砌坑——砌坑——〖尤、曾〗
深圳——深圳、內林、井上——〖陳、吳、鍾、蔡、謝、王、張〗
長埔——長埔——〖王〗
東村——東村、立厝——〖林、蔡、呂、楊、柯、洪、許〗
坑尾——坑尾——〖張、曾〗
內山尾——內山尾、小加塘、洋內——〖林、鍾、吳、陳〗
黃塘——黃塘、下村——〖林、姚〗
內湖——內湖——〖曾〗
亭頂——亭頂、後庫——〖曾〗
前洪——前洪、後厝——〖曾、王、李、張〗
湖內——湖內、社仔、後坑——〖賴、周、許、黃、郭、高、張、汪、劉〗
永和鎮
坂頭——西堡、東堡——〖蔡、許〗
山前——山前、許家弄——〖蔡、吳、李、許〗
福田——草田——〖劉、施、周、許〗
古厝——古厝——〖陳〗
永和——庄宅、前村、鮑厝——〖鮑、庄、姚〗
旦厝——旦厝——〖留、鄧〗
力爭——垵內、新菌邊、岐山、新古厝、侖後——〖陳、蔡〗
上宅——上宅、新上宅——〖楊〗
茂亭——茂亭、山後、呂厝——〖陳〗
馬坪——馬坪、上山、新上山、西店、井上、新安——〖林、蔡〗
巴厝——巴厝、柯西、小坑園——〖林、吳〗
英墩——英墩、潘厝、梧侖、滬坑、坑尾、前堡、新前堡——〖許、王、翁、潘、蘇、蔡〗
玉湖——湖內——〖蔡、翁〗
後埔——後埔、塘仔頭——〖庄、蔡、鄭〗
杏山——上坑邊、內厝、蓮塘——〖王、李、張〗
周坑——四石柱、周坑、下鄉、邵厝、觀頭、新周坑——〖曾、林、邵、蔡、黃〗
西坑——西坑、下店、上前坑、下前坑——〖林、吳〗
塘下——塘下——〖蔡〗
內厝——內厝、瑞安、羊角山、石樓——〖林〗
菌邊——菌邊——〖陳、黃〗
割山——壩邊、東茂——〖蔡、佘〗
紫帽鎮
園坂——張園——〖蔡、蘇、陳、黃、張、吳、謝、史、林〗
湖盤——湖盤、缺井、下溪園——〖卓、李、陳、王、吳、林、許〗
洋店——後厝、下落沙、樓下、洋店——〖王、曾、鄭、楊、卓、魏、倪等雜姓〗
塘頭——塘頭——〖陳、蔡〗
紫湖——寮內、砌田、井尾、新村——〖蔡、李、吳、康、王、卓、阮、黃、陳、賴〗
紫星——白窟後、頂溪園、下溪園、大夫第、祖厝、金星、古樓——〖王〗
霞茂——霞茂——〖吳〗
浯垵——浯垵、頂李、下李——〖李、陳、王〗
『拾』 福建晉江有幾個鎮
晉江有13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原本15個鎮,在2002年撤掉青陽鎮、羅山鎮) 鎮分別是:陳埭、安海、池店、紫帽、磁灶、內坑、東石、金井、龍湖、深滬、西濱、英林、永和 街道分別是:青陽、梅嶺、西園、羅山、新塘、靈源 只要是晉江的鎮都很出名 特別是青陽(市中心、老城區)、羅山(新城區)、陳埭(經濟重鎮)、安海(文化古鎮)、東石(中國傘都)、磁灶(陶瓷之都)、內坑﹑ 龍湖、深滬、金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