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陵縣邏崗鎮馬爾村多少人口
『壹』 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羅崗鎮
應該是邏崗鎮吧,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邏崗鎮 44427人。
2006年,邏崗鎮轄31個村委會:馬爾村、張庄村、郝堂村、王胡洞村、劉趙庄村、李柿元村、前屯村、謝營村、張節村、鄭庄村、二郎廟村、解庄村、北劉庄村、呂庄村、東街村、三丈寺村、黃堯村、雙廟村、黃老家村、常小庄村、催香旦咐團吳村、郭老家村、吾元村、小郭庄村、西街村、西村、南街村、孟集村、北街村、周庄村和樓村。
消費水平不高,人比較朴實,適簡燃宜於生模橘活。
『貳』 河南商丘寧陵縣要封城嗎
沒有頌派封城。
商丘寧陵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需要,知枯自2022年8月18日零時起,將邏崗鎮馬爾村調整為低風險區。
調整後,寧陵縣區域內無中高風險區,全域搭櫻洞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狀態。
『叄』 邏崗鎮的歷史沿革
據傳,邏崗原名叫澇崗友陸稿,因該村西有大沙河,東部和南部是沙灘窪地,惟獨此處為高崗,故名澇崗。明朝末年,李自成的一支巡邏軍駐扎於此地,因而更名為邏崗。但是人們還是習慣稱邏崗為邏(lao)崗。
邏崗在明代屬中和鄉,為中四野。民國初期,全縣設5個區,邏崗屬西北區,為邏崗集。民國34年(1945年),全縣改設3區12個鄉鎮,邏崗為鄉。民國35年(1946年)元月,廢區改劃為2鄉2鎮,邏崗仍為鄉。同年9月,全縣又劃為2鎮5鄉,邏崗仍保留為鄉。民國36年(1947年)3月,全縣又恢復為2鄉2鎮,邏崗仍為鄉。同年,睢寧民主政權建立,邏崗為區。1949年,寧陵解放,全縣設5區1鎮,邏崗屬五區(設在五門劉)。時邏崗、馬爾、李樓、劉趙庄、黃老家、母堂為鄉。1951年,全縣設6區1鎮,邏崗屬四區,是區政府所在地。時馬爾、劉趙庄悉譽、黃老家、李樓、母堂為鄉。1955年,全縣撤消區建制,合並為32個鄉,邏崗為鄉。1957年,全縣合並為17個鄉,邏崗仍為鄉。1958年,全縣撤鄉合並為13個人民公社,邏崗為人民公社。1977年,增設金廂人民公社,將原邏崗人民公社所轄的催香吳、常小庄、吳園3個行政村劃歸金廂人民公社。1982年,撤消金廂人民公社,將原來的催香吳、常小庄、吳園3個行政村重新歸屬了邏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撤消人民公社建制,邏崗公社改為邏崗鄉。2003年,邏崗撤鄉設鎮,邏崗鄉為邏崗好孝鎮。至今。
『肆』 寧凌是哪
寧陵縣地處豫東平原,全縣轄11鄉4鎮、365個行政村,總人口58萬,總面積78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4萬畝。 寧陵歷史悠久,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夏、商、周時為葛伯國,系葛姓祖籍之源。春秋時稱寧邑,戰國時又名信陵,秦時謂寧陵城,公元前122年西漢武帝始置寧陵縣。該縣黃河故堤橫穿東北部,地勢稍高。隴海鐵路以南地勢平坦,海拔50米。大沙河、兆河兩岸有沙丘分布。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647毫米。無霜期216天。國內生產總值133172萬元慎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371元。現有耕地68.38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紅薯、大豆為主;主要中葯材有白芍、生地。土特產有金頂謝花酥梨,具有皮薄胞甜多汗少渣的特點。白臘條、張弓酒、山羊板皮。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寧陵縣轄4個鎮、10個鄉:城關回族鎮、張弓鎮、柳河鎮、邏崗鎮、黃崗鄉、華堡鄉、劉樓鄉、程樓鄉、喬樓鄉、城郊鄉、陽驛鄉、石橋鄉、孔集鄉、趙村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 代碼:411423100,2006年,轄5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新區居委會、電台新村居委會、東湖居委會、寧陽路居委會、府前街居委會、東街村、東關村、西關村、南關村、北關村。
張弓鎮 代碼:411423101,2006年,轄27個村委會:郭子敬村、魯庄村、南村、符樓村、和庄村、東村、邢庄村、焦樓村、桑樓村、曹西安村、王卜村、姜庄村、管庄村、高堂村、尖廟村、喬樓村、小楊庄村、蘇庄村、蘆堂村、徐營村、何堂村、大徐庄村、小於庄村、小呂集村、毛樓村、西村、北村。
柳河鎮 代碼:411423102,2006年,轄27個村委會:張庄村、後趙村、翟廟村、北陳村、堤灣村、宋庄村、楊樓村、邵庄村、苗庄村、焦庄村、五卜寬悉圓村、梁庄村、孟李村、桃園關村、張堂村、袁庄村、李樓村、天齊廟村、程樓村、二卜村、柳河集村、胡庄村、時窪陸檔村、趙爾庄村、火食店村、周庄村、呂河村。
邏崗鎮 代碼:411423103,2006年,轄31個村委會:馬爾村、張庄村、郝堂村、王胡洞村、劉趙庄村、李柿元村、前屯村、謝營村、張節村、鄭庄村、二郎廟村、解庄村、北劉庄村、呂庄村、東街村、三丈寺村、黃堯村、雙廟村、黃老家村、常小庄村、催香吳村、郭老家村、吾元村、小郭庄村、西街村、西村、南街村、孟集村、北街村、周庄村、和樓村。
黃崗鄉 代碼:411423200,2006年,轄25個村委會:青崗寺村、小張庄村、權庄村、唐窪村、南位村、黃崗村、大張庄村、張橋村、邑西里村、張八卦村、劉新莊村、己吾城村、駱庄村、付堂村、路孔村、羅樓村、西位村、位營村、大郭村、申屯村、王大庄村、民張營村、明集村、小郭村、朱貢堂村。
華堡鄉 代碼:411423201,2006年,轄41個村委會:高樓村、白庄村、李樓村、朱樓村、夏寨村、黃庄村、凌庄村、十百戶村、王莊村、溫廟村、路大樓村、劉庄村、曹兌河村、後屯村、馬橋村、前屯村、華堡村、老君屯村、華崗村、唐庄村、辛屯村、趙庄村、彭庄村、牛劉村、趙石庄村、郭雙堂村、楚堂村、黃樓村、盧集村、鄭庄村、張路口村、付集村、胡庄村、陳兌樓村、趙庄集村、郭八村、柿子王村、史集村、君郭村、曹庄村、孟路口村。
劉樓鄉 代碼:411423203,2006年,轄22個村委會:呂南村、呂北村、郭小集村、鄭廟村、路老家村、胡店村、胡舉村、薛屯村、梁樓村、庄樓村、劉樓村、陳庄村、萬庄村、周庄村、王莊村、王樓村、謝東村、謝西村、訾河村、同營村、無咎屯村、符老樓村。
程樓鄉 代碼:411423204,2006年,轄22個村委會:溝廂東村、溝廂西村、喬竹元村、郭樓村、胡庄村、閆庄村、姜王莊村、苗堂村、王兆址村、祁營村、高庄村、徐八樓村、後張村、申庄村、前張村、王小樓村、瓦屋劉村、宋庄村、曹廟村、大吳庄村、劉古堂村、史路口村。
喬樓鄉 代碼:411423205,2006年,轄29個村委會:白庄村、鄭窪村、孟老家村、吳樓村、孟花庄村、吳庄村、王莊村、劉川村、許庄村、雙閣村、李集村、秦祖師廟村、喬樓村、王老家村、八里曹村、程庄村、曹集村、王店村、暢店村、齊王莊村、張大庄村、呂庄村、魏寨村、翟庄村、李佰引村、賈樓村、黃樓村、李新廟村、三張村。
城郊鄉 代碼:411423206,2006年,轄26個村委會:四門庄村、孟樓村、石井村、胡二庄村、李子薦村、喬元村、胡三庄村、劉油坊村、段庄村、窪爾庄村、李七庄村、陳克常村、李庄村、八里井村、徐大庄村、王橋村、王義賓村、呂茂公村、張老莊村、陳庄村、東馬樓村、喬九庄村、八里屯村、三里河村、後址庄村、郭英村。
陽驛鄉 代碼:411423207,2006年,轄31個村委會:東村、西村、小王莊村、平洛東村、平洛西村、湯林王村、閆屯村、陳營村、雍庄村、米樓村、潘集村、劉庄村、郭屯村、訾堂村、後陳村、張三庄村、張瑞寒村、徐樓村、張白村、苗凸村、玉皇廟村、元樓村、鄭路徐村、魯樓村、袁庄村、皮堂村、胡大庄村、郭店村、鄭樓村、黃庄村、朱平樓村。
石橋鄉 代碼:411423208,2006年,轄23個村委會:王行村、何庄村、焦古村、孫遷村、周樓村、祁庄村、喬老村、郭花庄村、萬集村、劉花橋村、石橋村、郭岔樓村、韓庄村、劉樓村、前趙村、關庄村、萬庄村、趙庄村、黃蘭芝村、任庄村、金廂村、董庄村、於庄村。
孔集鄉 代碼:411423209,2006年,轄25個村委會:李庄村、岳柴村、劉古堆村、翟庄村、王於庄村、尤庄村、蔣堂村、侯庄村、史老家村、呂雪盤村、桑庄村、申宋吳村、黃樓村、張子影村、商堤口村、王橋村、三里庄村、小孔集村、孔西村、辛庄村、張牌坊村、孔東村、孔庄村、宋東村、宋西村。
趙村鄉 代碼:411423210,2006年,轄25個村委會:桑庄村、邵窪村、趙東村、孟樓村、張樓村、張操村、魏庄村、王莊村、翟樓村、趙西村、張大庄村、陳堯村、孟庄村、徐黑村、黃庄村、姜庄村、赫庄村、焦庄村、黃窪村、劉堯村、周式碑村、桃古集村、於樓村、孟黃樓村、孔庄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戰國始有寧陵一名。據《寧陵縣志》:「從來更置改屬,民不寧居」,並引班固之語:「邑無定名,民無定里」為證。以寧為名,是出於人民的意願。戰國末年,由於信陵原名寧,易名寧陵。漢武帝置寧陵縣。
1995年,寧陵縣轄3個鎮、12個鄉:城關回族鎮、柳河鎮、張弓鎮、孔集鄉、石橋鄉、喬樓鄉、劉樓鄉、陽驛鄉、華堡鄉、城郊鄉、趙村鄉、邏崗鄉、黃崗鄉、程樓鄉、楚庄鄉。
2000年,寧陵縣轄4個鎮、1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62794人,其中:城關鎮 38400人、張弓鎮 38993人、柳河鎮 52905人、邏崗鎮 44427人、黃崗鄉 34281人、華堡鄉 29398人、楚庄鄉 22803人、劉樓鄉 36957人、程樓鄉 33373人、喬樓鄉 39282人、城郊鄉 32132人、陽驛鄉 45542人、石橋鄉 45125人、孔集鄉 32818人、趙村鄉 36358人。
2005年,寧陵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楚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華堡鄉管轄,華堡鄉人民政府駐原楚庄鄉人民政府駐地楚庄村。截至2005年12月31日,寧陵縣轄4個鎮、10個鄉:城關回族鎮、柳河鎮、張弓鎮、邏崗鎮;華堡鄉、孔集鄉、劉樓鄉、黃崗鄉、陽驛鄉、城郊鄉、喬樓鄉、程樓鄉、石橋鄉、趙村鄉。
[編輯本段]交通現狀
寧陵交通方便,基礎設施齊全。隴海鐵路、霍連高速公路、310國道、豫04公路橫貫縣境,東靠京九鐵路,柳柘、寧黃公路縱穿南北,全縣鄉鎮公路通達率為 100%,到2002年底全縣村村通公路率將達100%。 境內公路總里程27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5.5公里,有國道310線穿過,全長25公里,省道1條,全長21公里,縣鄉道全長233公里。橋梁25座,674延米,鄉公路晴雨暢通,311個行政村通汽車。北部有隴海鐵路23公里縣轄內設有三丈寺、寧陵縣、孔集3個站。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
古老的寧陵,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有三國曹操部將典韋,宋末思想家程迥、呂坤,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梅,當代著名獸醫學家侯從遠,山東快書藝術一代宗師高元均等。
[編輯本段]土特產品
寧陵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氣候溫和,資源豐富,擁有充足的地下水和動植物資源。盛產小麥、花生、棉花、張弓酒、皮毛皮革、香油、工藝紡織等農特產品,尤以張弓酒、香油、花生為最,素有「張香花」之美譽;花生又同金頂謝花酥梨、寧陵白蠟桿通稱為「寧陵三寶」。常年糧食作物穩定在2億公斤以上,被國家確定為商品糧基地縣。棉花種植面積25萬畝,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優質棉花生產基地。花生種植面積20萬畝,位居全國油料百強縣第38位。白蠟條(桿)種植面積 20萬畝,年產白蠟桿1000萬根,白蠟條1200萬公斤,被授予「全國最大的白蠟條(桿)生產基地」,以白蠟條(桿)為原料的工藝傢具獲國家林業部第一屆林產品博覽會銀獎。畜牧養殖業發展迅速,2001年全縣肉禽蛋產量分別達到5.26萬噸、1.58萬噸。寧陵槐山羊板皮質地優良,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山羊板皮生產基地縣,羊皮服裝革獲全國首屆星火博覽會金獎。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已有600多年栽培歷史。它色澤金黃,皮薄、質脆,素有「果宗」、「蜜父」之稱,是上好的葯理和滋補果品。明孝宗年間曾被列為貢品。2001年底,全縣已發展酥梨24萬畝,年產酥梨2.5億公斤,年產值達到2億元。1998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惟一優質酥梨生產基地縣,譽稱「中國酥梨之鄉」。寧陵溫棚蔬菜享譽全國,蔬菜種植面積15萬畝,其中溫室大棚2.7萬座3.2萬畝,辣椒、黃瓜、蕃茄、花菇、葡萄、烏塔菜等品種暢銷全國,成為全省最大的反季節蔬菜基地縣、黃瓜之鄉。2001年,實現總產量5.1億公斤,創產值3.06億元。 寧陵工業發達,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已形成了釀造、食用油、皮革、化工、機械、麵粉、果品加工等多元化的工業體系,以「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享譽全國的張弓酒暢銷祖國大江南北。
『伍』 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邏崗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邏崗鎮下轄村委會包括馬爾村委會、張庄村委會、郝堂村委會、王胡洞村委會、劉趙村委會、李柿元村委會、前屯村委會、謝營村委會、張節村委會、鄭庄村委會、二郎廟村委會、解庄村委會、北劉庄村委會、呂庄村委會、東街村委會、三丈寺村委會、黃堯村委會、雙廟村委會、黃老家村委會、常小庄村委會、崔香吳村委會、郭老家村委會、吳園村委會、小郭庄村委會、西街村委會寬悉、西村村委會、南街野漏村委頌巧爛會、孟集村委會、北街村委會、大周庄村委會、和樓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