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里村有多少外來人口
A. 石獅有那幾個鎮
石獅於1988年建市,陸域面積160平方公里,轄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28個村(社區),戶籍人口35.1萬、常住人口69.4萬,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60多萬。201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917.84億元、公共財政總收入58.8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6.75億元,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第15位、福建省第2位,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市等榮譽稱號。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商貿之都。曾經以小洋貨、小市場、小政府聞名全國,締造了「全國跑石獅、石獅跑全國」的景象。目前,擁有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全省唯一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之一——石獅國際商貿城,以及布料、輔料、紡織機械、童裝、電商、建材、食品等專業市場,年交易額超千億元,與163個國家和地區有著貿易往來,被《福布斯》評為「中國最具商業活力的沿海開放城市」。
二是服裝名城。作為閩派服裝板塊的中心城市,先後獲得「中國休閑服裝名城」「中國首批紡織模範產業集群」「中國服裝產業示範集群」等稱號。擁有8000多家紡織服裝及配套行業企業,形成了涵蓋紡織原料、紡紗織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輔料生產、市場營銷等領域的完整紡織服裝產業鏈,規上產值超600億元、主營業務超2000億元,每年有11億件服裝銷往世界各地,國內每10米紡織品中就有1米產自石獅。
三是海絲窗口。太平洋西岸,六百年古衛城,十里黃金海岸,萬畝城市公園。這里,海絲文化、服飾文化、獅文化、華僑文化交匯融合,城隍廟、對渡碑、姑嫂塔、六勝塔、林鑾渡、鎮海石等名勝古跡交相輝映,閩台對渡文化節、城隍文化節、漁民文化節,以及海絲海博會、石獅國際時裝周等大型文化經貿交流活動相得益彰,舞獅、燈謎、南音等文化遺產和頗具閩南特色美食彰顯了石獅獨特的文化魅力。
四是海洋強市。石獅三面環海,海岸線長67公里,行政管轄的毗鄰海域面積968平方公里。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2個10萬噸級泊位即將建成,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近40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近200萬標箱。擁有9個國家級漁港,海洋捕撈量居全省第2,初步形成集海洋生物醫葯、船舶修造、漁業通訊、海洋捕撈、水產品加工、水產品批發等的海洋產業鏈條。
五是幸福之城。作為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和福建省全域城市化改革試點,石獅市始終堅持「一市一城」發展理念,城鄉一體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各方面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低保城鄉統一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常住人口人均GDP超12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萬元,城鎮化率達79.1%(全省縣市第1)、路網密度達4.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平均的4.7倍)。
B. 玉環縣轄下的街道、社區、村有哪幾個
2017年玉環縣已經設立為縣級玉環市,截至2017年5月,玉環市轄玉城街道、坎門街道、大麥嶼街道、楚門鎮、清港鎮、蘆浦鎮、干江鎮、沙門鎮、龍溪鎮、雞山鄉、海山鄉等3街道、6鎮、2鄉,市政府駐玉城街道東城路6號。
玉環市位於東經121°05′38″~121°32′29″,北緯28°01′32″~28°19′24″。地處浙江省東南部,台州市東南端,東瀕東海,南瀕洞頭洋與溫州市洞頭區相連,西、西北隔樂清灣與樂清市相望,北、東北與溫嶺市接壤。轄區總面積405.5平方公里。
(2)洋里村有多少外來人口擴展閱讀
玉環市建置沿革
1949年4月7日,玉環解放。4月14日,建立中共玉環縣委和玉環縣民主政府。5月12日,玉環縣民主政府改為玉環縣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亦稱玉環縣,屬浙江省溫州專區(今溫州市)。
1959年4月,玉環縣建制撤銷。原洞頭縣地劃歸溫州市,余皆並入溫嶺縣(今溫嶺市)。
1962年4月,玉環縣建制恢復(未包括原洞頭縣地)。其後區、公社均有撤、析、建變更。
1993年11月6日,省政府批准設立浙江省玉環大麥嶼經濟開發區。1994年7月13日,大麥嶼經濟開發區與陳嶼鎮合署辦公。
2001年11月,撤銷鮮疊鎮,轄區拼入珠港鎮陳嶼辦事處,至此,縣境內共設置6個鎮、3個鄉。
C. 2022年古槐鎮洋下村多少人口
7000-8000人。2022年古槐鎮洋下村7000-8000人。洋下村古名玉陽,美名璞石,位於古槐鎮東部,現轄洋下行政村,王道自然村,人口1700多戶,總面積3.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298畝。
D. 浙江省三門縣有幾個村
截至2019年7月,浙江省三門縣有275個村。
截至2019年7月,三門縣轄3個街道,6個鎮,1個鄉:海潤街道、海遊街道、沙柳街道、珠嶴鎮、亭旁鎮、健跳鎮、浦壩港鎮、橫渡鎮、花橋鎮、蛇蟠鄉。(共8個居委會、275個行政村)。
1、珠嶴鎮為原珠嶴鎮、高梘鄉於2013年11月撤並而成,位於三門縣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地處上三高速和甬台溫高速、天高線與甬臨線34省道交叉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截至2019年7月,鎮域面積83.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39萬,轄79個行政村。
2、亭旁位於三門縣城西邊,是三門縣中西部的中心集鎮。截至2019年7月,全鎮總面積131.9平方公里,下轄106個行政村,總人口近6萬。鎮區面積143平方千米,總人口58700人。
3、出三門縣城以東17.5公里,經旗門海游兩港,接貓頭山水道,沐五嶼長風巨浪,蛇蟠島環海獨立,亘古未已。鳥瞰全島,狀如蛇蟠龍蟄,遂有其名。
4、沙柳街道位於北緯29°09′12″,東經121°23′54″,是三門縣的北大門。東瀕三門灣,南接海遊街道,西連寧海縣桑洲鎮,北通寧海縣一市鎮和前童鎮,與象山縣隔港相望,距寧波市區僅1.5小時車程,甬台溫鐵路穿境而過。
5、浦壩港鎮,位於浙江省三門縣東南,處浙東沿海,之濱,三門灣畔,三門縣南大門。南界臨海市桃渚鎮,西毗花橋鎮、橫渡鎮,北連健跳鎮,成立於2013年11月25日,由原浬浦、小雄、泗淋、沿赤等4個鄉鎮撤並而成。
截至2019年7月,下轄93個行政村,1個新城居委會,現有戶籍人口10.5萬,其中居民2500餘人,外來人口3萬餘人,是三門縣人口最多的鄉鎮。
6、健跳鎮位於浙江東部黃金海岸線中段,距三門縣城20公里,東臨三門灣海域,坐擁浙江省四大深水良港之一健跳港。
截至2019年7月,鎮域面積284.3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181.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5.3平方公里,轄75個行政村居,常住人口7.2萬。
7、花橋鎮地處三門縣港南中心地帶,素有「縊蟶之鄉」之稱,境內兼得山海之利,交通便捷,風景秀麗,歷史人文底蘊深厚,宋代鄉紳李熙孟因感村民涉水之苦建造石橋,橋欄雕刻珍禽瑞獸、奇花異草等圖案,故此得名「花橋」。
截至2019年7月,全鎮總面積78.9平方公里,共有34個行政村,總人口2.6萬。
8、海遊街道位於縣城中西部,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地處交通樞紐,水路兩通,交通便利。甬台溫高速、上三高速、中國沿海高速、104國道、嶺楓一級公路、台州沿海大通道交匯境內。
2013年11月,縣政府實行行政區域調整,撤銷海游鎮建制,設立海遊街道辦事處,管轄范圍一分為二,由原先轄4片5社區63個行政村,變為現在的2片7社區40個行政村,總面積72.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02萬。
9、橫渡鎮位於三門縣城東南18公里處,東瀕健跳港,南連花橋鎮,西接亭旁鎮,北界六敖鎮,西南與臨海市相臨,屬港灣山區鄉鎮。
截至2019年7月,區域總面積117.6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21個行政村黨支部,總人口7028戶、22494人。
10、海潤街道位於三門縣主城區的東南面,距離縣行政中心5公里,居浙江沿海發達地區中部和上海經濟區南翼,是浙江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節點。
是三門縣2013年行政區劃調整中新設立的一個街道,新設立的海潤街道是全縣「一主四重三特」新格局中最年輕的主城區,是三門城市東進的前沿和窗口,區域面積101.3平方公里,下轄25個行政村、2.6萬人口。
(4)洋里村有多少外來人口擴展閱讀:
三門縣的歷史沿革:
三門縣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夏、商、周為甌越地。春秋戰國屬越國,公元前306年,楚滅越,屬楚國。秦朝,三門隸屬閩中郡。
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三門縣屬東甌國。建元六年,三門縣屬會稽郡。漢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三門屬回浦縣,會稽郡。東漢光武帝時期(公元25年),三門屬章安縣。
三國吳大帝時期(公元222-252年)置臨海縣,三門屬臨海縣,屬會稽郡。吳少帝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三門屬臨海郡。
隋廢郡為州,臨海郡廢改入處州,三門屬臨海縣,隸吳州。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又改州為郡,三門屬永嘉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臨海縣改海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門隸海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為台州,三門屬台州。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台州隸屬江南道。唐肅宗乾元元年(785年),臨海郡復稱台州,隸屬浙江東道。
宋朝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分兩浙路為兩浙東路、兩浙西路,時分屬臨海、寧海兩縣,隸台州。
元朝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台州為台州路,隸屬行中書省浙東道。
明朝地方政區制度襲元朝,改台州路為台州府。
清承襲明朝,設杭嘉湖、寧紹台、金衢嚴、溫處四道,三門屬臨海、寧海兩縣,隸屬浙江寧紹台道。
民國時期,三門分屬臨海、寧海兩縣。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設置三門縣,隸屬台州行政督察區。
1949年2月17日三門解放,是浙江省第一個解放的縣,隸屬台州。1954年5月22日三門縣劃歸寧波管轄。1957年7月三門縣恢復屬台州。1983年5月,寧海縣沙柳公社劃歸三門縣。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三門縣隸屬台州市至今。
E. 板橋大洋村有多少人口
總手森人口為1436人。旦中
大洋村總人口為1436人,現有農戶447戶,其中勞動力為813人,村民小畢遲畝組22個,村兩委幹部8名,村民代表34名。
大洋村是由原大洋鎮周邊5個行政村調整合並而成的,村落較小,所以人口也比較少。
F. 廣州增城中新有哪些村
中新鎮:位於增城市中西部,西距廣州市中心38千米,東距增城市中心18千米,南與新塘鎮永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接壤,北距花都國際新機場41千米。2003年,全鎮總面積323.62平方千米,轄4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123077人,其中常住人口107506人(農村94914人,城鎮12592人),外來流動人口15571人。註:2005年,將中新鎮的鎮龍居委會和鎮龍、逕頭、九樓、大坦、麥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湯村、旺村、洋田、新田14個村劃歸廣州市蘿崗區管轄。區劃調整後面積人口數閉衫據待更新。轄 中新、福和2個社區;中新、大田、烏石、霞逕、鍾嶺、山美、團結、集豐、九和、聯豐、慈嶺、蓮塘、坑背、鎮龍、逕頭、九樓、大坦、麥村、新田、洋田、湯村、旺村、均和、金坑、福洞、福山、大涵、聯山態緩安、新圍、雙逗模塘、里汾、濠逕、坳頭、南池、田美、合益、三星、心嶺、五聯、安良、茅田、三逕、永興、泮嚇、官塘、大安、池嶺、簡塘、新安49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