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縣多少人口
⑴ 蘇州市區的人口是多少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2.1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15.39萬人。全市戶籍人口703.55萬人。
蘇州,簡稱「蘇」,古稱吳、姑蘇、平江府,是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批復確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488.4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61.65平方千米。
(1)吳縣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政區沿革
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已有4000多年歷史。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泰伯、仲雍南來,號勾吳。春秋時,東周壽夢於公元前585年稱王,建吳國,吳王闔閭於公元前514年始建蘇州城,為吳國都城。
戰國時先後屬越、楚,秦代建置吳縣,為會稽郡治稿陪所。
漢代設吳郡。三國時屬孫權吳國。南朝時屬梁,設吳郡。
隋開皇9年(589年)始稱蘇州。宋為平江府。元改平江路為治所。
1356年張士誠改稱隆平府。明洪武2年(1369年)稱蘇州府。
清代續為蘇州府。民國元年撤蘇州府,設吳縣。
1928年建蘇州市,1930年撤銷,復稱吳縣。
新中國成立後,蘇州分為蘇州市和蘇州專區兩個行政區。1953年1月之前和1958年7月至1962年6月,蘇州市曾兩次劃歸蘇州專區。
1953年至1957年,無錫、江陰、宜興和武進4縣先後劃歸蘇州專區。1956年初,宜興劃歸鎮江專區。
1958年初,蘇州專區與松江專區合並。是年7月,武進縣劃歸鎮江專區,11月原松江專區所屬各縣劃歸上海市。
1961年,從常熟、江陰劃出部分公社,成立沙洲縣。
1983年初,江陰、無錫兩縣劃歸無錫市。蘇州實行市管縣體制,下轄1市(常熟)5縣(沙洲、太倉、崑山、吳縣、吳江)和平江、滄浪、金閶、郊區4個區。之後,5個縣先後撤縣建市,其中沙洲縣更名為張家港市。
1992年和1994年先後從吳縣及郊區劃出部分鄉鎮,分別設立蘇州高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1993年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
2000年9月郊區更名為虎丘區。
2001年初,吳縣市撤銷,並入蘇州市區,設立吳中、相城兩區。
2002年,蘇州高新區與虎丘區合並。基鏈
2012年9月,撤銷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以原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行政區域設立為姑蘇區,撤銷縣級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
2018年末,有52個鎮,40個街道,1180個居委會,1025個村委會 。鍵鋒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州
⑵ 吳縣的歷史沿革
吳縣地區,商末屬「勾吳』國。周時,境內先後成為吳、越、楚三諸侯國轄地。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建立吳縣(蘇州市姑蘇鋒友區)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秦設吳縣後,地域、轄屬屢有變化。除王莽新朝一度改為泰德縣外,縣名沿用至今。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一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一城。
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一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合城而治。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分縣境南部設吳江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劃長洲縣東南部建立元和縣,與吳縣、長洲縣合城而治。後又劃吳縣東山、西山建太湖、靖湖兩廳。至1912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1928年,劃吳縣城區設蘇州市,1930年撤銷市建置,轄區復歸吳縣。
縣以下行政區劃,鄉區自秦至清設鄉,城區唐宋建坊,明清改廂。鄉以下基層組織,秦為亭、里,唐基枯設里、保、鄰,宋改保、甲,元建村、社,明初為里、甲,後又改設都、圖、村(鎮),清襲明制,保留都、圖,增建保、甲、牌制。民國初,縣以下改為市、鄉,市、鄉下沿用清末的都、圖;繼而改為區、鄉(鎮)、閭、鄰制,旋又改閭、鄰為保、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保留區、鄉(鎮)制,廢保、甲,改設行政村、組;1957年撤銷區級建制,1958年又改鄉、村、組為公社、大隊、生產隊;1983年起復為鄉(鎮)、村、組。1987年底,全縣轄11鎮24鄉,共833個行政村,9443個村民小組。2000年底,全市轄29鎮,3個區,共610個行政村、7303個村民小組。 魏黃初二年(221)八月,魏封孫權為吳王,吳縣所在的吳郡隸屬吳國。
吳寶鼎元年(266),析吳郡與丹陽郡之地置吳興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太康元年、吳天紀四年(280)三月,晉滅吳,吳縣隨吳郡歸屬晉。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咸和元年(326),司馬岳封為吳王,吳郡改為吳國,吳縣隸吳國。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罷吳國,其地復為吳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吳郡改隸南徐州。次年,吳郡復歸揚州。
梁太清三年(549),侯景攻佔吳郡郡治所在地吳縣城,改吳郡為吳州。梁大寶元年(550)二月,復改吳州為吳郡。 隋開皇七年、陳後主禎明元年(587),析揚州地置吳州,吳郡隸屬吳州,州、郡、縣三級治所同駐吳縣城。
隋初廢郡,地方行政建置改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陳後主禎明三年(589),隋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因吳縣姑蘇山而命名),吳縣隸蘇搏基洞州。蘇州由此得名。
隋大業元年(605),復改蘇州為吳州,吳縣隸吳州。大業三年,又改吳州為吳郡,吳縣隸吳郡。
大業十年(614),御亭(今望亭)建堰閘。 唐武德元年(618),沈法興起兵占據江南十餘郡,稱江南道大總管。翌年自稱梁王。武德三年,李子通占據吳郡。武德四年,唐平定江南地。唐廢郡設州,改吳郡為蘇州,吳縣隸蘇州。
唐貞觀元年(627),全國分為十道(道為監察區),蘇州屬江南道。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地置長洲縣,吳、長洲兩縣(同治今蘇州市姑蘇區)隸蘇州(直至清末)。時吳縣31361戶,長洲縣23700戶。
唐開元四年(71.6),吳縣升為望縣,長洲縣次之。開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蘇州隸江南東道,道治設於吳、長洲縣城內(今蘇州市姑蘇區區)。
唐天寶元年(742),蘇州又改為吳郡。
唐乾元元年(758),改吳郡為蘇州;又置浙江西道,蘇州隸浙江西道。翌年,廢長洲縣,改置長洲軍。
唐大歷十二年(777),廢長洲軍,仍置長洲縣。十三年,蘇州升為雄州,吳縣仍為望縣,居蘇州七縣之首,長洲縣次之。十四年,合浙江東西二道(後仍時有分合)。
唐元和二年(807),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升為鎮海軍節度使,蘇州隸鎮海軍。
元和五年(810)蘇州刺史王仲舒令築城南運河堤為路,並帶頭捐寶帶,於十一至十四年(816—819)建造寶帶橋,使松陵鎮與治陸路相通。
十年(869)長洲人歸仁紹殿試進士第一人:狀元及第。由此下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吳縣、長洲、元和縣考取文武狀元總計34名(含外籍)。 清順治二年(1645)元月三日清軍進占蘇州城,吳縣、長洲縣歸清。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是年,清軍總兵土國寶屠城,由盤門殺至飲馬橋,城區遭受嚴重破壞。(1644—1661)吳縣有63832戶,65610人,逃亡在外371375人。
順治十八年(1661)二月四日,府學生另及眾千餘人,為反對貪官污吏,託言順治皇帝駕崩。至文廟哭訴,遭到當局鎮壓,仉用賓,金聖嘆等18人被殺害,是清史上有名的「哭廟案」。
康熙六年(1667)始設江蘇省,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吳縣、長洲縣同駐蘇州城。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二十六日,康熙皇帝首次南巡。抵滸墅關,視察河工及江南賦糧重地,游覽虎丘、盤門、瑞光寺、拙政園等,駐蹕織造公署。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初三,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蘇州,到虎丘,登靈岩山,到鄧尉山聖恩寺,夜宿四宜堂。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十八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抵姑蘇,至虎丘、華山、東山、太湖等地巡視,賜「碧螺春」茶名。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第四次南巡,二月十一日抵邑境,第二日至虎丘,隨後去浙江。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十七日抵邑境,入虎丘,路遇雨即返,至穹窿山上真觀,賜「餐霞挹翠」額。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第六次南巡,二月十六日抵縣,駐蹕虎丘,題字「虎阜祥寺」。康熙五十五年人口猛增至194144丁,其中吳縣78230丁,長洲縣115914丁。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吳、長洲、元和三縣同城而治,均隸蘇州府。雍正八年,設太湖水利同知,駐吳江同里;雍正十三年,太湖水利同知改為撫民廳,移駐吳縣洞庭東山,割吳縣東山設太湖廳,加督捕銜,專理民事,隸蘇州府。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一次南巡 ,二月二十一日抵縣,駐織造府行宮,傳諭減免江蘇秋欠地丁銀228萬余兩,二十二日至虎丘,黃村人張宗包獻吳山十元景畫冊,乾隆於每幅畫上題詩一首。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第二次南巡,二月二十三日臨虎丘,為獅子林寺題額。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第三次南巡,三月十四抵縣境,至光福香雪海,雷音寺,上虎丘。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第四次南巡,二月二十六日抵蘇,到虎丘。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第五次南巡,二月抵縣上虎丘。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第六次南巡,二月四日抵縣境,初八登靈岩山,宿靈岩山行宮,次日至天平,書「高義園」額,十八日至虎丘禪寺。嘉慶十五年(1810),三縣共1655619人(其中吳縣1170833人,長洲縣266944人,元和385970人)。嘉慶二十五年(1820),吳縣、長洲、元和三縣合計2975313人。當年人口密度已超過每平方公里千人,居全國之首。城區蘇州為世界第一大城市。清咸豐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0日),太平軍攻佔蘇州府城,建蘇福省,蘇州為省會。省下設郡、縣,蘇州府改為蘇州郡。十一年春,太平軍在洞庭東山設東珊縣,轄東、西洞庭山,隸蘇州郡。清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清軍重占蘇州城,仍恢復舊制。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洞庭西山置靖湖廳,隸屬蘇州府。
清宣統二年(1910),三縣二廳共200477戶,624326人。宣統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在蘇州成立中華民國蘇軍都督府和蘇州軍政府。同年十月初四(11月24日),裁蘇州府及長洲、元和、吳三縣,設蘇州;立蘇州民政長署,轄原長洲、元和、吳三縣地區,隸蘇軍都督府。十月十三日(12月3日),改蘇軍都督府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蘇州隸江蘇都督府。 民國元年(1912)1月,江蘇都督府頒令廢府、州,並縣、廳。同月,蘇州改稱吳縣。廢太湖、靖湖二廳,設太湖縣,旋易名為洞庭縣。7月,省議會裁撤洞庭縣,其地歸屬吳縣。12月14日,江蘇省行政公署在南京成立,吳縣隸江蘇省。全縣共1027091人。
民國3年6月,江蘇省劃分為五道。吳縣為特別級縣,隸江蘇省蘇常道,道治駐吳縣。
民國16年4月,廢蘇常道,吳縣為一等縣,屬江蘇省。
民國17年12月10日,吳縣城區劃出建蘇州市,市、縣分治。民國19年5月16日,撤蘇州市,仍並入吳縣。
民國22年3月28日,江蘇省劃分為13個行政督察區,吳縣隸第三行政督察區,區行署設在吳縣。同年12月26日,原13個行政督察區裁並為9個,吳縣隸無錫區。民國24年1月,吳縣列為一等縣。民國25年5月1日,無錫區改為第二行政區,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26年爆發中日戰爭。11月15日,國民黨吳縣政府遷至無錫盪口、甘露附近,仍隸第二行政區,成為流亡政府。11月19日,日軍侵佔吳縣。民國28年初,吳縣政府駐宜興張渚鎮,吳縣為二等縣,隸江南行署第二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2年10月,張渚淪陷,吳縣政府又撤離張渚。抗日戰爭勝利後,縣政府仍遷回吳縣城區。
民國26年12月3日,偽蘇州地方自治委員會成立,吳縣歸其管轄。民國27年3月,偽吳縣政府建立。5月23日,江蘇省偽政府在蘇州建立,吳縣隸屬之。民國30年7月1日,汪偽政府在蘇州設立第一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第一區。同年12月底,第—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撤銷,吳縣淪陷區仍隸偽江蘇省政府,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民國29年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下轄7區l鎮,在吳縣境內的消陸區(今沺涇鄉消涇與湘城鄉陸巷一帶)隸屬之。民國30年2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撤銷,陽澄湖地區建洋(陽)澄縣政府,轄吳縣境內的消陸、洋沺(今沺涇鄉一帶)及常熟縣內的辛莫區,隸屬江南第一行政區。7月,洋(陽)澄縣縣、區政府均遭日偽破壞。 民國29年9月,吳縣蘇西北地區渭黃區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隸屬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翌年2月,縣、區自衛會撤銷,正式成立無錫縣政府,先後在吳縣蘇西北地區成立的漕東區(2月)、漕南區(3月)、東橋區(4月)、黃埭區(6月)等4個區級政府均隸屬之,無錫縣政府隸屬於江南第二行政區。同年9月,因日偽「清鄉」,上述4區均撤銷。民國34年春,錫東縣蘇西北(吳縣境內)行政辦事處成立,下轄漕東、漕南、東橋、黃橋4區。同年7月,撤銷蘇西北行政辦事處,成立蘇州縣政府,駐黃橋方浜村,隸屬蘇中第六專員公署;下轄漕湖(後稱漕東)、東橋、黃橋、陽澄、黃埭5區。11月,因奉命北撤,蘇州縣縣、區政府均撤銷。
民國30年8月,蘇西(太湖)行政辦事處建立,隸屬江南第六行政區,下轄其後成立的陽西(西華)、香山、陽東、西山等4個區的辦事處。翌年4月,因日偽「清鄉」,上述辦事處均撤銷。民國32年5月,中共蘇西縣委設立陽山、彭山、鄧尉,西華等4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民國33年3月,西華區辦事處遭敵破壞。同年1l月,太湖縣行政辦事處成立,駐馬山島,隸屬蘇南第二行政專署,下轄蘇西(吳縣)、錫南(無錫縣)、馬山(武進縣)三地區及蘇西地區轄原屬蘇西縣的剛山、彭山、鄧尉3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次年2月,增設蘇西、洞庭行政辦事處,作為太湖縣辦事處的派出機構;分別管轄陽山、彭山、鄧尉和東山,西山5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或區公所)。同年9月底,因奉命北撤,縣、區各級辦事處均撤銷。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國民黨吳縣政府接收偽吳縣政府,吳縣隸江南行署。9月4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在吳縣接收偽江蘇省政府。10月,江南行署撤銷,於武進成立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屬之,為一等縣。10月15日,江蘇省政府遷至鎮江。民國35年,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由武進移駐吳縣,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38年2月5日,江蘇省政府在吳縣設立辦事處;至24日,江蘇省政府全部遷至吳縣。4月25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第二區專員公署及吳縣政府均逃離縣境。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5月1日,吳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於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解放後的吳縣,沒有另建縣城,全縣的黨政機關駐於蘇州市區。7月,東山、西山及太湖湖區劃建太湖行政辦事處。
1950年4月15日,太湖區行政辦事處隸屬蘇州行政區,相當於縣級機構,轄原屬吳縣的東山、西山兩區。同月又劃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歸其管轄。太湖區共轄東山、西山、橫涇、馬山四區,包括太湖全部水域及其島嶼。全縣共686569人。
1951年,由吳縣劃出城東、城西兩區組成蘇州市郊區。同年6月,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撤銷,東山、西山、橫涇3區仍劃歸吳縣(馬山區已在2月劃歸武進)。1952年7月,復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隸屬蘇州區專員公署,轄東山、西山兩區和太湖中島嶼及水域。
1953年5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改建震澤縣,並將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劃歸其管轄,與吳縣均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54年6月,馬山區劃無錫市。
1959年4月,撤銷震澤縣,復並入吳縣、吳江縣,隸屬蘇州專員公署。
吳縣(1958—1978)人民公社:保安公社、望亭公社、東橋公社、黃橋公社、楓橋公社。
1984年開始,吳縣在離蘇州市中心約3千米的城南開辟總面積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區(今屬吳中區)。
1989年8月,吳縣機關遷入新城區。
1995年6月,撤消吳縣,建立吳縣市(縣級),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市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0年,吳縣市轄29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128,429人,其中長橋鎮 24920人、車坊鎮 46709人、郭巷鎮 32331人、甪直鎮 63068人、越溪鎮 19370人、望亭鎮 39692人、通安鎮 41723人、東橋鎮 26379人、黃埭鎮 45693人、黃橋鎮 27393人、東渚鎮 33541人、鎮湖鎮 20202人、陸慕鎮 48758人、蠡口鎮 44001人、西山鎮 42196人、渭塘鎮 34042人、北橋鎮 37557人、太平鎮 28918人、湘城鎮 29267人、陽澄湖鎮 21007人、木瀆鎮 71438人、藏書鎮 28673人、光福鎮 38999人、胥口鎮 22110人、太湖鎮 9577人、橫涇鎮 36764人、浦庄鎮 21752人、渡村鎮 25252人、東山鎮 52492人、月浜街道 25656人、蘇苑街道 24997人、龍西街道 24600人、吳縣市經濟開發區 25185人、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11266人、江蘇省太湖採石公司 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
2001年2月28日,吳中區正式掛牌。行政區劃調整後,蘇州市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江5個縣級市和平江、滄浪、金閶、虎丘、吳中、相城6個區,市區面積擴大到1730平方千米,人口205.9萬。 新設立的蘇州市吳中區轄原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甪直、車坊、郭巷1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橋鎮。吳中區面積767平方千米,人口56.32萬。2001年,吳中區轄15個鎮:長橋鎮、胥口鎮、木瀆鎮、橫涇鎮、浦庄鎮、渡村鎮、東山鎮、西山鎮、藏書鎮、光福鎮、鎮湖鎮、東渚鎮、甪直鎮、車坊鎮、郭巷鎮。 新設立的蘇州市相城區轄原吳縣市的陸慕、蠡口、黃橋、渭塘、太平、湘城、陽澄湖、北橋、黃埭、東橋、望亭、通安1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陸慕鎮,相城區面積490平方千米,人口40.2萬。
⑶ 吳縣多少人口
吳纖燃縣就是吳中區歷豎帆,人肢雹囗為112.4萬人。
⑷ 江蘇吳縣現在叫什麼
吳縣屬於江蘇蘇州市。
吳縣地處江蘇省東南部,蘇州、無錫爛擾之間,東接崑山,南鄰吳江,西靠太湖,北部與常熟接壤,全市總面積2963平方公里。全境東西寬92.5公里,南北長68公里。正唯
吳縣市自古以來就是經濟繁榮的商埠之地,也是沿海經濟開發區之一。境內有得天獨厚的礦產、物產和旅遊資源,傳統產業蘇綉工藝聞名中外,國有工業門類多多,市屬國有企業有80多家。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吳縣市無疑是天堂里的天堂。「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
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成為一座與蘇州飢清旦市緊密相連的美麗的新興城市。
⑸ 有沒有江蘇省吳縣市是甚麼性質的市在哪裡
現在已經沒這個地方了,被蘇州並成區啦,下面是資料!
地理位置
位於中國江蘇省南部,太湖東岸。屬蘇州市。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1990年人口121.1萬。面積3175平方千米。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建立吳縣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秦初,吳縣地域廣大,包括現在的常熟、吳江、嘉興等地在內。秦之後,吳縣的地域、轄屬屢有變化。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一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一城。
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一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合城而治。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分縣境南宴睜凳部設吳江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劃長洲縣東南部建立元和縣,與吳縣、長洲縣合城而治。後又劃吳縣東山、西山建太湖、靖湖兩廳。至1912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1928年,劃吳縣城區設蘇州市,1930年撤銷市建置,轄區復歸吳縣。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東山、西山及太湖湖區劃建太湖行政辦事處。1953年5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改建震澤縣。1959年撤銷早運震澤縣,復並入吳縣,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
解放後的吳縣,沒有另建縣城,全縣的黨政機關駐於蘇州市區。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1984年開始,吳縣在離蘇州市中心約3千米的城南開辟總面積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區。1989年8月,吳縣機關遷入新城區。
1995年6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市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0年,吳縣市轄29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128429人,其中:長橋鎮 24920人、車坊鎮 46709人、郭巷鎮 32331人、角直鎮 63068人、越溪鎮 19370人、望亭鎮 39692人、通安鎮 41723人、東橋鎮 26379人、黃埭鎮 45693人、黃橋鎮 27393人、東渚鎮 33541人、鎮湖鎮 20202人、陸慕鎮 48758人、蠡口鎮 44001人、西山鎮 42196人、渭塘鎮 34042人、北橋鎮 37557人、太平鎮 28918人、湘城鎮 29267人、陽澄湖鎮 21007人、木瀆鎮 71438人、藏書鎮 28673人、光福鎮 38999人、胥口鎮 22110人、太湖鎮 9577人、橫涇鎮 36764人、浦庄鎮 21752人、渡村鎮 25252人、東山鎮 52492人、月浜街道 25656人、蘇苑街道 24997人、龍西街道 24600人、吳縣市經濟開發區 25185人、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晌旅區11266人、江蘇省太湖採石公司 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
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吳中區轄原縣級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浦庄、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角直、車坊、郭巷1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1年2月28日,吳中區正式掛牌。新設立的蘇州市吳中區轄原吳縣市的長橋、胥口、木瀆、橫涇、渡村、東山、西山、藏書、光福、鎮湖、東渚、角直、車坊、郭巷1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橋鎮。吳中區面積767平方千米,人口56.32萬。新設立的蘇州市相城區轄原吳縣市的陸慕、蠡口、黃橋、渭塘、太平、湘城、陽澄湖、北橋、黃埭、東橋、望亭、通安1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陸慕鎮,相城區面積490平方千米,人口40.2萬。行政區劃調整後,蘇州市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江5個縣級市和平江、滄浪、金閶、虎丘、吳中、相城6個區,市區面積擴大到1730平方千米,人口205.9萬。
2001年,吳中區轄15個鎮:長橋鎮、胥口鎮、木瀆鎮、橫涇鎮、浦庄鎮、渡村鎮、東山鎮、西山鎮、藏書鎮、光福鎮、鎮湖鎮、東渚鎮、角直鎮、車坊鎮、郭巷鎮。
2002年9月,蘇州市進行區劃調整,將吳中區的東渚鎮、鎮湖街道劃歸虎丘區管轄。
⑹ 吳縣的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屬縣,工農業發達縣。位於省境東南部,西包太湖,東含陽澄湖,京杭運河流貫南北;滬寧鐵路橫穿東西,水陸交通便利。面積1577平方公里,水面約佔25%,號稱「水鄉」,人口112.38萬。縣府駐蘇州市。春秋時為吳國地。秦置吳縣迄今。縣境西部多低山丘陵,海拔300米左右。東部為河網湖盪平原,河道縱橫,湖盪羅列。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盛行稻麥輪作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制,主要農產品有稻穀、 麥類、油菜籽、蠶豆、豌豆等。生豬、湖羊飼養業、桑蠶飼養業、淡水捕撈業、早磨豎內塘養殖業均較發達。工業集中於滸墅關、木瀆等鎮。縣第一大鎮滸墅關是中國著名蠶桑基地和研究中心。位於蘇州西北12公里陸大,地當京杭運河和滸光(福)運河交會處,北靠滬寧鐵路。居民2.2萬餘人。建有鋼鐵、通用機械、造紙、電瓷、繅絲、航海儀器等工廠。鎮內有滸墅關蠶種場、蘇州非金屬礦山設計院和蘇州蠶桑專科學校。傳統手工業品有滸墅關草席。縣第二大鎮木瀆鎮為吳縣西南部交通運輸和旅遊要地,為蘇州市區出入太湖水路要沖。人口近2萬。建有動力機械、化肥、水 泥、絲織、印刷、制葯等工廠。望亭鎮在蘇州西北20公里京杭運河畔,北靠滬寧鐵路,上海市屬望亭電廠設此;其他重要集鎮尚有甪直、東山、光福等。名勝古跡有寶帶橋、甪直保聖寺和游迅東洞庭山紫金庵。天平山、靈岩山、光福鎮、東西洞庭山、甪直等均以風景秀麗著稱,為太湖風景區組成部分。縣境有距今5000年的龍南村落遺址。
⑺ 求蘇州吳縣詳細資料或簡介!
吳縣,現在的蘇州市吳中區,吳中區只有胥口鎮,靠近太湖,(你不會連胥都不認識吧?)還有蘇州有個蠡口鎮,但蠡口是蘇州相城區的,不屬於吳中區(吳縣).以下為吳中區簡介.
吳中區位於蘇州南部,北依蘇州古城區,東連崑山,南接吳江,西銜太湖; 四周還分別與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虎丘區)、相城區接壤;與無錫、宜興、浙江湖州隔湖相望。全區總面積770平方公里(不含太湖水面),太湖水域面積2425平方公里 ,屬吳中區水面約1459平方公里。全境東西寬92.95公里,南北長48.1公里 ,人口54.9萬。
吳中區是典型的東部水網地區,地處長江下游,為太湖水網平原的一部分。境內水網稠密,江河湖泊眾多。東部以平原為主,由水網平原、低窪圩田平原等構成。西部有低山丘陵,系浙西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成「島」狀分布在太湖之中和沿岸鎮內。境內山脈最高峰為穹窿山,主峰笠帽峰海拔341.7米。
吳中區交通便捷,北有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東有蘇嘉杭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縱越全境。區境扼太湖之出口,為長江三角洲重要水利和交通樞紐。境內20多條骨幹河道縱橫交錯,溝通太湖、澄湖、石湖等湖盪。
吳中區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屬季風氣候過度類型。因受海洋和太湖水體的調節作用,常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故宜農宜林知爛,宜漁宜牧,是名副其實的江南「魚米之鄉」。
吳中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古吳文化的發源地。如果從三山島哺乳動物化石和舊石器的發現來推斷,大概有一萬多年歷史;如果從商代末年(約公元前12世紀)泰伯、仲雍避奔江南建「勾吳」算起,至少有三千多年歷史(此後春秋戰國時期先後被稱為吳、越、楚);如果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建立吳縣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 秦初,吳縣地域廣大,包括現在的常熟、吳江、嘉興等地在內。秦之後,吳縣的地域、轄屬屢有變化。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物伍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一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一城。隋唐時代,吳地平息戰亂後區轄有所變化。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一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合城而治。
隋唐時代,吳縣的農田水利和漕運事業得到較大的發展。大業六年(610),隋煬帝開鑿了大運河,吳縣不僅成為江南運河航運的要地,也使大片的農田灌溉得到搭螞漏了改善。「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這些詩詠真實反映了當時吳縣物阜民豐的繁華景象。交通的改善,使吳縣的手工業和多種經營也同時得到發展。絲織和刺綉等開始盛譽天下,產品逐漸運銷海內外。
洞庭山的橘子、枇杷等花果成為「貢品」。「洞庭橘熟萬株金」、「樹樹煙籠疑帶火」即為洞庭山區果林的生動寫照。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
明清兩代,吳縣的經濟文化得到了更大發展,它的富庶繁華在《康熙南巡圖》、《姑蘇繁華圖》中得到真切的描繪。吳縣也是中國最早萌芽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地方。這一時期,在手工業得到發展的同時,商業也十分發達,出現了一大批資金豐厚、經營廣泛的商人。洞庭東、西山至今保存著不少高大的明清建築,均系當時商賈富戶的第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一地區經濟高度發達的狀態。清雍正二年(1724),劃長洲縣東南部建立元和縣,與吳縣、長洲縣合城而治。後又劃吳縣東山、西山建太湖、靖湖兩廳。至1912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1928年,劃吳縣城區設蘇州市,1930年撤消市建置,轄區復歸吳縣。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東山、西山及太湖湖區劃建太湖行政辦事處。1953年5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改建震澤縣。1959年撤消震澤縣,復並人吳縣,隸屬蘇州專員公署。解放後的吳縣,沒有另建縣城,全縣的黨政機關駐於蘇州市區。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1984年開始,吳縣在離蘇州市中心約3公里的城南開辟總面積為20平方公里的新城區。1989年8月,吳縣機關遷入新城區。1995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吳縣,建立吳縣市(縣級),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仍由蘇州市管轄。2000年12月31日,國務院批准撤消吳縣市,原吳縣市轄區分設為 吳中區與相城區,2001年2月28日正式宣布。
吳中區的古鎮是遊人紛至沓來的好去處,如角直、東山、西山、木瀆、光福等地,其中以角直「水鄉橋鎮」最具特色。角直鎮內古有「72頂半橋」,今存各式石橋41座,是我國橋梁最多的市鎮,有「古橋博物館」之稱。境內還有依傍京杭大運河的寶帶橋,是我國現存最長的連拱橋。1992年,在胥口新建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增添了許多新的旅遊景點;1994年建成中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更是錦上添花,形成了獨特的橋島勝景。
吳中區自然資源雄厚,物產富饒,名品眾多。銀魚、梅鱭魚和白蝦被譽為「太湖三寶」。吳中是枇杷和桂花全國五大產區之一、銀杏全國十大產區之一,吳中還是全國三大種蜂基地之一。特產洞庭(山)碧螺春茶被列入全國十大名茶,享譽海內外。東部水鄉盛產鮮藕、荸薺、水紅菱等蔬果。境內擁有豐富的銅、鐵、鉛、鋅、高嶺土(全國開采量最多)、花崗岩、瓷石、太湖石等各類礦產資源。吳中工藝最具特色的有蘇綉、緙絲、澄泥硯、金山石雕等等。
撤市設區後,吳中區與古城區、蘇州工業園區和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無縫對接」,找准自己在工業化、城市化中的位置,合理調整產業布局,確立了經濟發展的戰略轉移,形成了新的發展態勢。以開發建設蘇州城南工業帶和環太湖旅遊經濟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點,計劃用5~10年的時間全面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率先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以嶄新的面貌成為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天堂中的天堂」。
⑻ 這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吳縣」!每3個人中就有1個是泰伯的後代!
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位於浙江省西南部,人口21萬,其中吳姓人口就有7萬多人,每3個慶元人中就有1個是泰伯的後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吳縣」。
慶元縣是浙江省最偏遠的一個縣,地理位置東經118°50′--119°30′,北緯27°25′--27°51′。北面與同市的龍泉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接壤,東西、南面與福建省壽寧縣、松溪縣、政和縣交界。南北弊鬧長49公里,東西寬67公里,土地面積1898平方公里。
泰伯第70世孫吳畦、吳禕倆兄弟於乾寧二年(895)為避董昌之亂到括蒼(今麗水)芝田白岩村居住,天復三年(903)再遷到慶元之松源定居,此後興旺發達,人丁興旺,至今已傳到110代,是慶元縣的第一胡卜瞎大姓,人口佔全縣三分之一強,有的鄉95%以上人口姓吳,有的村全村姓吳。
慶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祥地。南宋年間,吳三公(泰伯的第80世孫)發明了香菇人工栽培技術,締造了燦爛的香菇文化,被後人稱為「菇神」。
被1988年於香港召開的第八屆國際應用微生物會議,公認為香菇栽培創始人,同時,認定香菇源自中國浙江省龍泉、慶元、景寧三縣交界的龍岩村(吳三公出生地)。因此,吳三公是世界香菇栽培始祖。
慶元山清水秀,綠水洄流,風光綺麗,自古就有石龍煙凈、百丈龍湫、巾子祥雲、雙潭石印、梅嶴夜月等美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百山祖保存著大片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最高峰海拔1856.7米,是江浙第二高峰。舉水冰臼群被證實是目前我國褲空發現的面積最大、緯度最低、個體最大、保存最好的火山岩區冰臼群。2004年,國家環境監測總站根據衛星遙感數據和生態環境現狀調查數據,從生物豐度、植被覆蓋、水網密度、土地退化、污染負荷五個方面,計算出全國各地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QI並進行排序,慶元縣在全國2348個縣(市、區)中名列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慶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慶元方言是研究唐朝語言的活化石;始建於北宋的木拱廊橋,具有數量最多、時間最早、質量最高的特點,現存的如龍橋,是全國木拱廊橋中惟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擁有眾多明代古居的大濟、月山、龍岩古村落,被史學家們稱為奇跡。
⑼ 吳縣有多大
位於中國江蘇省南部,太湖東岸。屬蘇州市。1990年人口121.1萬。面積3175平方千米。春秋屬吳。戰國屬越、楚。秦置吳縣。西晉太康四年(283)談和析置海虞縣。唐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含顫盯年(696)析置長洲縣。五代十國吳越析置吳江縣。清乾隆元年(1736)設靖湖廳。1912年長洲、元和兩縣及太湖、靖湖兩廳並入吳縣。又稱吳江。1995年產蠶繭243噸 ,白廠絲2000噸,高檔真絲綢3500千米,佔全國總產量的1/10,出口的1/6。1995年已基本形成栽桑、養蠶、繅絲、織造、印染和服裝一條龍。1995年國民生產總值13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5.33億美元,其中出洞辯口創匯3.5億美元,連續14年在江蘇外貿出口中奪魁。有各種商品市場69家,年交易額達124億元
現在吳縣已經成為蘇州的吳中區
⑽ 吳縣的位置面積
吳縣市位於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太湖之濱。地理坐標為東經119 度55分—120度54分, 北緯30度56分—31度33分之間。環抱蘇州市區和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東喚唯絕臨上海,南頻杭州,西銜太湖,北依長江。境內擁有國家級蘇州太湖旅遊度假區、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山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蘇州光福機場。全市總面積2963平方公里。全境東西寬92.5公里,南北長68公里。
1990年人口121.1萬。面積3175平方千米。 吳縣地區,商末屬「勾吳』國。周時,境內先後成為吳、越、楚三諸侯國轄地。秦設吳縣(今蘇州市姑蘇區)後,除王莽新朝一度改為泰德縣外,縣名沿用至今,已有2200餘年。建縣後,縣域曾數度分割。山稿晉代北析海虞(今常熟),隋唐時嘉興、崑山又數度與吳縣分合,唐代分置長洲縣,五代對吳越分吳縣地建吳江縣,清代又析吳、長洲兩縣地建元和縣及太湖、靖湖兩廳。民國元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建國初,城區劃建為蘇州市。50年代,曾一度析東、西山等地建震澤縣。吳縣長期為郡、府、州和姿首縣及治所駐地,清代200餘年吳縣一直為省督撫衙門所在地,民國時期也一度為省政府所在地。1995年6月撤消吳縣,建立吳縣市(縣級),2001年2月28日撤消吳縣市,原吳縣市轄區分設為蘇州市吳中區與蘇州市相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