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大蕭條最低多少

大蕭條最低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4-10 14:57:39

㈠ 歷史還的經濟蕭條期都持續了多久

今年12月,本輪經濟衰退迎來1周年。這使它成為美國自1982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衰退。如果再延續5個月,它將成為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美國經歷的時間最長衰退。

美國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歷的數次衰退平均持續時間為10個月。「這輪衰退顯然不能在幾個月內結束。」NBER商業周期測定委員會成員、哈佛大學教授傑弗里·弗蘭克爾說,「如果能在明年年中平息,我們就已相當幸運。」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1203/14052551015.shtml

20世紀30年代席捲世界的大蕭條是史無前例的經濟事件。在此之前沒有哪一次經濟蕭條能有如此規模,持續時間如此之長,在此之後也沒有出現過。它代表了工業經濟罕見的失敗。

美國的經濟活動從1929年中期到1933年初幾個月持續衰退。長達四年的衰退並不是平穩的,但經濟產出的下降卻是空前的並令人困惑。工業產出下降了37%,價格下降了33%,實際GNP下降了30%,而名義GNP則下降了一半以上。失業率上升到25%的最高峰,並在20世紀30年代其他的年份中一直保持在15%以上。美國的許多經濟資源被閑置了整整10年。只是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就業才增加了並足以吸引龐大的勞動力大軍。

這一重大事件要麼是經濟內在重大不穩定的表現,要麼是對經濟的重大沖擊後的反應。傳統的學者傾向於強調前者,而近來的研究則集中於後者。一種較老的觀點將美國的大蕭條視做孤立事件。近些年學者則更多地堅持從國際視角看待大蕭條,前仿缺他們認為即使不是從國際視野出發,那也需要從大西洋兩岸的背景出發去看待美國的大蕭條。

打亂世界經濟發展的外部沖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廣泛地說,這個外部沖擊是丘吉爾稱之為「第二次三十年戰爭」的持續的沖突。這種沖擊既影響了世界經濟,又影響了政策制定的背景。盡管美國作為出類拔萃的工業經濟體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崛起,但它仍然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經濟政策決策的理論基礎中。

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變化對美國經濟產生了諸多影響慧辯。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影響是:國際債權債務格局的變化;農業的擴張和崩潰;大規模進入美國的移民浪潮的結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是主要的資本輸出國。而美國長期作為英國資本的接受國,只是在最近才開始減少其國際債務。然而英國將其海外資產的大部分用於支持戰爭,並將其債務出售給美國,因此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1914年,美國的凈外債至少是35億美元,而三年之後,美國變成了債權國,其凈債權超過了70億美元。雖然這裡面有些重復計算的成分,但顯而易見的是,美大啟國的國際收支已經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戰後,在經過了五年多的經濟動盪之後,金本位得以重建。雖然和戰前不完全一樣,復興的金本位仍舊將通貨緊縮而不是貨幣貶值作為彌補外匯赤字的措施,而且金本位使得赤字國家承受的通貨緊縮壓力大於外匯盈餘國家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改變了的國際債務格局確實和舊的匯率體系不配套。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以戰前的匯率來重建金本位意味著將產生不平衡。英國和德國在20世紀30年代初發現它們陷入金融危機,並且沒有足夠的政策工具來應對這些危機。

美國農業在戰爭期間非常繁榮,其產品出口到急需食物和衣服的歐洲。其他沒有捲入戰爭沖突的國家也擴大農業生產能力,這進一步增加了世界的農產品供應量。當和平時期來臨,對這些農產品的軍事需求下降,同時歐洲農產品也重新向市場供應。其後果就是農產品價格下跌以及20世紀20年代持續的農業災難。農產品需求的下降隨著戰後通貨緊縮而更加嚴重,這使得農場主負債累累。

美國農場主的負擔隨著邊遠地區土地的過度開墾而加重,這些地區從長期看是不適合耕種的。結果是造成了土壤流失,而不是大量的產出。農場主的負債問題非常尖銳,因為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連續幾年都維持在很高的水平,很多農場主大量舉債以利用農產品的高價格獲取收益。而農產品價格的降低給那些既擴大耕作面積又大量舉債的農場主帶來很大困難。

並非所有的農場主都陷入了困境。技術變化,尤其是在穀物生產領域,在20世紀20年代進步很快。使用汽油的拖拉機開始改變對勞動力的需求。大規模農業生產開始改變平原的面貌。雖然小麥的價格不高,但許多麥農卻因規模經濟而獲得收益。但棉農,特別是租賃小農場的農民,卻陷入赤貧。低廉的棉花價格加上新技術取代了這些農民。來自南部的黑人農民發現他們正陷入這樣的境地,於是遷移到北方城市尋找工作機會。
http://book.sina.com.cn/new/nzt/vip/72285/45739.html

㈡ 二十世紀歐美經濟大蕭條的特點

具體來說,這次經濟大衰退有五個特點:
第一,世界經濟陷入同步性衰退。即發達經濟體、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貧困國家同步進入衰退,無雀頌一例外。世界銀行預測,全球佔93%的經濟體陷入經濟大衰槐拿退。發達經濟體2020年經濟活動萎縮7%,新興經濟體將收縮2.5%。
第二,經濟大衰退的程度極深。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長-6.8%,程度可以說是很深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唯一的一次負增長。當然,中國經濟增長二季度已經由負轉正了,增長3.2%,但主要靠投資拉動。按照OECD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將下滑6%-7.6%,甚至更多,世界銀行預測將下滑5.2%以上,IMF預測將下滑4.9%以上。OECD預測,日本經濟將萎縮6%,在最壞的情況下會萎縮7.3%;歐盟、歐元區將萎縮9.1%;美國將萎縮7.3%,最壞的情況下萎縮8.5%。IMF對世界經濟的預測僅過了兩個月,轉衰的程度更深了,4月份預測全球經濟增長是-3%,疫情控制不住會在-6%以上,而6月份預測,全球經濟最低-4.9%以上,這次疫情帶來的損失高達12萬億美元,比上一次2008年次貸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損失要嚴重得多。
第三,經濟衰退時間持續長。一般來說,經濟增長速度低於3%持續兩個季度,就應該視為經濟衰退。今年以來,實際上從二季度開始,世界經濟就進入了衰退,今年經濟衰退肯定不只持續兩個季度,也不只持續四個季度。如果疫情控制不住,世界經濟衰退的時間會更長。按照基辛格從政治角度提出的說法,這場疫情會影響幾代人。
第四,這次經濟大衰退波及面寬。世界銀行預測,全球人均收入預計下降3.6%。這是按照全球人均的水平,還不算極端貧困的國家,如果算上就下降得更多了。190個國家人均收入下降,數百萬頃明鄭人會陷入極端貧困之中。不論是在2008年,還是在1929年、1930年,收入下降的面都沒有這么寬。全球性企業破產潮、失業潮會像潮水般涌來,很多人的生存、生活會非常困難。
第五,世界經濟恢復增長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第一個變數當然就是當前的疫情繼續發展與惡化;第二個變數是美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第三個變數是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第四個變數是世界上大國的競爭博弈,一些地方的局部戰爭;第五個變數是一些國家的天災人禍,包括蝗災、水災、旱災等。
經濟失速是靠某一個國家的單一力量難以解決的問題,即使中國控制住了疫情,但僅憑中國一國之力,也難以使全球恢復經濟增長,迅速恢復到原來的經濟發展狀態。

㈢ 經濟蕭條是什麼意思

經濟蕭條是指連續3年以上都出現了至少連續兩個季度經濟下降或者實際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負增長超過10%。經濟蕭條時,產出會劇烈降低,同時還會伴隨著長時期的企業普遍破產、高失業率、企業信心降低和低投資等。
拓展資料
經濟蕭條(depression):當經濟衰退(recession)連續超過3年,或者實際GDP(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負增長超過10%時稱為經濟蕭條(depression)。
經濟衰液擾退(recession)的判斷標準是實際GDP(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至少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經濟蕭條(depression),除了產出劇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隨著長時期的企業普遍破產、高失業率、企業信心降低和低投資。經濟衰退(recession)是工商業低落的一個溫和的形式,它同經濟蕭條有許多共同點,但在程度上較弱,持續時間也較短。
和經濟衰退的區別
那麼我們怎麼區分「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呢?一個比較慣常的方法是觀察國民生產總值的變化來確定「經濟蕭條」和「經濟衰退」的不同。任何經濟衰退期,真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超過10%,就可視為「經濟蕭條」;或者經濟衰退持續3年以上,亦可視為「經濟蕭條」。而「經濟衰退」中的經濟下跌卻不會那麼嚴重,持續時間也沒有蕭條那麼長。
按照這一標准,美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符合兩個條件:1929年8月至1933年3月,美國大蕭條的第一階段中,實際GDP下跌了近33%;1937年5月至1938年6月,美國大蕭條的第二階段中,實際GDP下跌了18.2%。
大蕭條是美國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其中第一階段經濟蕭條持續時間達43個月,在時間長度上僅次於19世紀的1873美國鐵路危機(1873-1879),持續了65個月之久。
二戰之後,美國經濟就再沒有出現過近乎「經濟蕭條」的階段。從1945年二戰結束後至21世紀初,過去60年中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衰退出現在1973年11月至1975年3月,當時實際GDP下跌了4.9%。
只要GDP出現負增長,並持續6個月,即兩個季度,即可認為時經濟衰退。
經濟衰退持續長達三年,或者衰退期間GDP下降超過10%則可認察埋者為是經濟蕭條。
由經濟衰敗薯退和經濟蕭條帶來大規模失業,並導致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時,如果進一步演變為深層次的金融危機和國家信用危機,則最終發展為經濟危機。

㈣ 美國經歷過多少次經濟危機

從20世紀至今,美國經歷了10次大的經濟危機。

一、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蕭條

1929年至1933年,美國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當時"市場不幹預主義"占壟斷地位,美聯儲面對股災袖手旁觀,造成了股市崩潰和大蕭條。羅斯福1933年3月4日上台後,著手實施"新政",建立一整套以法律為基礎的監管構架。這些措施包括政府直接注資、提畢敏握供銀行擔保、降息等,開辟了政府幹預市場的新路。這是歷史上最大一次政府幹預股市行為。

二、1948-1949年: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

1948年8月至1949年10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美國經過了戰後短暫繁榮後的突然爆發。形成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形成的高速生產慣性,和戰後重建時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暫時萎縮,兩者形成了尖銳的矛盾。美國經濟進入衰退。

為了緩和危機,1948年,杜魯門政府出台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Plan),其實質是美國對歐洲進行援助的計劃,也稱為"歐洲復興計劃",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成功緩解了美國這次持續15個月的經濟危機。


三、1953-1954年:戰後第二次經濟危機

1953年7月,上台未久的艾森豪威爾結束了朝鮮戰爭。受戰爭失敗的拖累,美國經濟在戰爭中形成的高漲過程被打斷,陷入經濟危機,工業生產的幅度下降9.1%,失業率達6.2%.衰退時間持續了將近1年,直到1954年4月才結束。

為了應付危機,艾森豪威爾不得不用減稅、削減聯邦政府開支的辦法。聯邦儲備當局改變緊縮通貨政策,實行放鬆銀根政策,這種作法導致了通貨膨脹。

四、1957-1958年:戰後第三次經濟危機(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

1957年3月起至1958年4月,美國經濟戰後第三次陷入衰退,這次危機時間雖拿和比較短,但較前兩次危機嚴重得多,出現了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新情況。美國工業生產驟然下降13.5%,失業率高達7.5%.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了4.2%,生產者價格指數上漲了2.2%.美國的出口競爭力也被進一步削弱。

美聯儲採取提高利率的緊縮政策,又誘發了1960年的經濟危機。

五、1960-1961年:第四次經濟衰退

美元危機首次出現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6%,失業率為7%左右。美元危機首次出現,美元大幅貶值,美國經濟出現周期性的不景氣,並不斷膨脹。這次危機一定程度上是1957-1958年危機的餘震,也是美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下降的體現,嚴重地打擊了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鋼鐵業、汽車業和建築業,鋼鐵和汽車等部門的生產量下降一半以上,農業危機也正在深化。危機期間,還爆發了戰後第一次美元危機(1960-1973年先後發生了十次美元危機)。

因此,肯尼迪政府面臨兩難處境:若要保衛美元,緩和美元危機,就必須提高利息率,收縮通貨,這勢必使生產過剩危機惡化;相反,若要緩和生產過剩危機,則必須降低利率,擴張信用,膨脹通貨,這勢必又使美元危機惡化。為此,美聯儲制定了既保衛美元又實現經濟增長的貨幣政策,即採用雙重利率措施,對短期貸款提高利率,對長期貸款降低利率,從而起了抑制黃金外流和克服危機、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六、1969-1970年:戰後第五次經濟衰退

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由於尼克松採取緊縮性政策,並開始分期從越南撤軍,美國發生了戰後第五次經濟衰退。工業生產下降8.1%,失業率達7%以手慶上,而且帶有長期性和結構性,1972年經濟進入新的高漲階段後,失業率仍停留在5%的水平上。

此次危機還伴隨著嚴重的財政貨幣危機,通貨膨脹加速發展,美元危機頻仍。1970年,美國財政赤字和國債猛增,國際收支逆差進一步擴大,黃金儲備急劇減少,對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七、1973-1975年:戰後最嚴重經濟危機(世界第二次經濟危機)

七十年代開始,由於巨額財政赤字和信用的擴張,加速通貨膨脹的飛躍發展,滯脹成為困擾美國經濟、政治的最嚴重的問題。1973年10月,在能源危機的沖擊下,美國爆發了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在危機發生一年之後的1974年12月,美國汽車工業下降幅度高達32%,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比危機前的最高點下跌近一半,1975年,美國的失業率高達9.2%.此外,美元的貶值和此次危機的產生也不無關系。1971年,為防止美國黃金儲備的嚴重枯竭,尼克松政府宣布暫停按布雷頓森林體系所規定的以每盎司黃金換35美元的價格向美國兌換黃金;當年12月,美元正式貶值7.8%;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機再度爆發,2月2日美元再度貶值10%.至此,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宣告瓦解,經濟危機呼之欲出。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台後,福特政府主張用高利率控制通貨膨脹,反對增加聯邦政府開支,曾多次運用總統否決權反對減稅。1975年第一季度,美國通貨膨脹率達到12%,國民生產總值下降達10%以上,失業率達到8.3%,經濟形勢惡化,直到1976年才緩慢回升。

八、1980-1982年:戰後第七次經濟危機(世界第三次經濟危機)

美國經濟從1977年1月到1980年1月為高漲階段,但37個月時間里工業生產僅增長15.4%,摺合年均約4.8%,比以往各次高漲都低。

舊賬未清,新賬又至。1979年下半年起,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石油價格猛漲,嚴重打擊美國經濟,加劇美國外貿逆差,加深滯脹趨勢。美國經濟三年內幾經起伏,工業生產指數呈現下降-回升-下降的W型曲線。企業倒閉數急劇增加,相當於1933年的水平。失業率高達10.8%,刷新上一次的記錄。危機期間,物價普遍大幅度上漲,1980年美國通貨膨脹率高達13.4%.對外貿易逆差也創下364億美元的新記錄,出口值從1981年第二季度到1983年第二季度下降19.8%.直到1981年,里根成為美國總統後,運用減稅、減規、減開支和節制通貨流量等"里根經濟學",才使得美國經濟逐漸走出"滯脹",出現巨大的回升。

九、1990-1991年:戰後第八次經濟危機

里根政府留給1989年上台的布希的是沉重的負擔——高赤字和高國債。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美國陷入戰後第八次經濟危機。布希以多次降低利率和發動海灣戰爭刺激經濟,但也難以擺脫衰退。

此次危機持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危機過後,美國經濟卻保持長期蕭條,復甦緩慢乏力。以"重振美國經濟"的政綱當選總統的柯林頓上台後,即針對里根-布希政府遺留的兩大難題——巨大的財政赤字和沉重的聯邦債務,提出增稅節支、削減財政赤字的具體辦法,即對富人增稅、對中產階級減稅、精簡機構、削減政府開支,進行福利制度改革等等。直到1994年,美國經濟開始回升較快,持續增長約4%,通貨膨脹被控制在3%以下。

十、2007年至今:美國次貸危機

2007年3月爆發的次貸危機,一直呈現蔓延並深化的趨勢。樓市暴跌沉重打擊了美國和全球的金融市場。在愈演愈烈的次貸風波中,眾多對沖基金淪陷,許多歐美知名大投行相繼中箭落馬,金融機構股票狂跌,資金鏈瀕於斷裂,資本泡沫隨之席捲而來,逐漸發展為一場系統性金融危機風暴,也是美國金融市場20年來最嚴重的一場危機,其規模之大、影響之遠僅次於30年代大蕭條。

㈤ 美國三十年代大蕭條指什麼事件

大蕭條(GreatDepression),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
1929年初,美國經濟日趨繁榮。美國的工業生產指數在1921年時平均僅為67(1923年至1925年為100),但到1928年7月時已上升到110,到1929年6月時則上升到126。給人印象更為深刻的是美國股票市場的行情。實業家、學究式的經濟學家和政府領導人都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財政部長安德魯·W·梅隆也於1929年9月向公眾保證:「現在沒有擔心的理由。這一繁榮的高潮將會繼續下去。」
(圖片右:1929年10月29日,人群聚集在紐約華爾街,當天的股市暴跌。美國的大蕭條耗盡了美國原本可用於歐洲投資的資本)
1929年秋天,股票市場的價格跌到了最低點,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隨之而來,而且蕭條的強烈程度和延續時間的長久都是空前的。造成這意想不到結局的一個原因似乎是嚴重的國際經濟不平衡宴裂燃,這種不平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大規模地稱為債權國時發展起來的。英國在大戰以前已是債權國,但它將來自海外投資和貸款的收入用來支付長期的入超。相反,美國則通常都是貿易順差,而且由於國內政治原因使關稅保持在高水平,這種貿易順差也就被加大。此外,20世紀20年代,因不少國家支付戰爭債務,金錢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貯藏量在1913年至1924年間從19.24億美元增加到44.99億美元,即世界黃金總貯藏量的一半。
有好幾年時間這種不平衡都是因美國在國外的大規模貸款和投資而被抵消;1925年至1928年間,美國平均每年的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1億美元。當然源胡,這種秦光最終加強了不平衡,不可能無限期地繼續下去。由於支付款到期,債務國不得不減少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美國某些經濟部門,尤其是農業也就受到了損害。此外,有些感到必須拖欠欠款,這就動搖了美國的某些金融公司。
美國經濟的不平衡與國際經濟的不平衡一樣嚴重,其根本原因在於工資落後於不斷上升的生產率晌虛。從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時的工資只上升了2%,而工廠中工人的生產率卻猛增了55%。同時,農民的實際收入也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跌、租稅和生活費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減少。1910年,每個農場工人的收入還不到非農場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時,這一比例已低於30%。農村的這種貧窮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當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美國銀行業的弱點是促成1929年股票市場崩潰的最後一個因素。當時,有許多獨立的銀行在經營,有些銀行缺乏足夠的財力來戰勝金融風暴。因此當一家銀行倒閉時,恐慌傳播開來,儲戶便會紛紛趕到其他銀行去提取存款,從而也就引發了一個破壞整個金融結構的連鎖反應。

㈥ 美國1929年大蕭條時期的1美元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今天美元的價值比過去低,也就是說美元貶值,這就是通貨膨脹,這是因為價格看起來似乎大漲而每一美元可購買更少。
今天美元價值有多低?好吧,1913年的1美元相當於2012年的23.19美元,差不多一百年的時間。1920年1美元差不多是今天價值的11.84美元,美元價值只有一半了。在1929年大蕭條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相反)時期1美元價值提高到13.43美元,到1940年,1美元價值甚至更多,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16.40美元。
到1950年,美元價值開始下降甚至低於大蕭條之前,1美元僅值9.53美元。
1960年1美元=今天7.76美元
1970年1美元=今天5.92美元
1980年1美元=今天2.79美元
1990年1美元=今天1.76美元
2000年1美元=今天1.33美元
2010年1美元=今天1.05美元
為什麼今天美元價值貶值了?
某種程度上,經濟擴張的通貨膨脹需要成本,美聯儲保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增長與最終需求,而事實上,美聯儲核心通脹率目標是2%。換句話說,只要價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波動)一件僅上漲2%,經濟就將以健康速度增長。
當然,如果你的收入也增加了2%那麼這很納叢數好,如果不是,通脹會降低你的生活標准,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這就是所發生的,因為收入差距拉大。2000-2006年的平均工資是持平的,盡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5%,這六年裡,企業利潤每年增長了13%,這是經濟衰退之前。
如何測量今天美元價值
在探究美元價值之前,你必須熟悉四種測量方法,也就是比較過去生活成本,大多數專家使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或者每個月一籃子商品服務價格比較。
第二種方法是用匯率來看美元海外市場購買力。一個簡單方法是用美元指數世界上其他貨幣兌換美元的價值。
盡管你不願意看到經常使用的國債,但可以告訴你今天美元價值如何,這是因為許多投資者、商人甚至國家購買國債而不是購買美元現金。
測量美元價值的第三種方法是通過外匯儲備,也就是外國手中持有的美元數量,他們為什麼那樣做?有三個原因:
1、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也就是意味著說,大多數國際交易都是用美元,外國政府手中持有美元,他們的企業需要全球貿易。
2、有些國家,比如中國和日本,大量出口給美國貨物以得到很多美元,如果這樣的公司太多了,政府會鄭頌幫他們兌換。
3、中國和日本也想購買美元以保持本國貨幣較高價值,這使得他們的出口相比較更便宜,也會給他們的公司帶來競爭優勢。
如果沒有外匯儲備,今天的美元價值會大大降低。例如,許多國會議員指責操縱匯率,他們想讓人民幣升值並增強出口競爭力。
然而,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損失慘重,有些專家認為,人民幣比應該的價值低了30%。如果人民幣升值30%,那麼出口價格也會升高,下次你想買中國商品那麼成本會洞首增加了三分之一。
對你意味著什麼
美元價值貶值意味著從中國或日本等進口花費更多,這是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之一。也意味著說,海外旅遊隨時間花費更多更昂貴。然而,美元貶值有助於美國製造商出口因為在別國他們的產品成本更少。

備註:以上信息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504/17/11377839_282938587.shtml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27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10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9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677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39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61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89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4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15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