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古代風箏有多少年

中國古代風箏有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3-04-22 06:22:20

❶ 在我國,風箏有多少年的歷史最初的風箏是用什麼做的,叫什麼後來改用做什麼 叫什麼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的。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者閉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賜箏的生動景象。

【風箏的歷史】

十三世紀時,義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歐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返帶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台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台城淪陷,梁 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為「生」。
漢朝-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製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唐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為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宋代-把放風箏做為鍛煉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明代-以風箏載炸葯,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
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風箏的起源】

風箏真正的首世裂考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弦,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名將軍包圍了王宮,利用風箏測量宮牆與己方軍隊的距離。風箏可用於送磚上屋或在風箏尾部繫上魚鉤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雷由風箏產生靈感而發明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上尉」,曾利用風箏拖動折疊式小艇,橫渡英倫海峽;1901年再接再厲,乘坐雙箱形風箏飛行,使英國陸軍部大感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失事遇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行翼」,使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意兒,例如羅格樂樂折疊飛行翼,本是專為水星號太空船倉安全著陸而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了;但這種折疊翼,結果成為今日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或「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鴻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就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格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

❷ 風箏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風箏的起源與傳說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南方稱「鷂」,北方稱「鳶」。「風箏」一詞始見於五代,明代陳沂《詢芻錄》記載:「初,五代漢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名呼風箏。」據史料記載,風箏的發明人是漢朝的韓信。傳說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即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中國早期的風箏多與軍事、通訊和氣象有關。大約唐、五代時風箏進入民間,成為人們娛樂游戲的玩具,同消叢消時它還是一項很好的體育鍛煉。唐代詩人元稹曾有詩雲:「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假勢童子牽」生動地描寫了兒童放風箏的情景。清代鄭板橋《懷濰縣》中的詩句「紙花如雪滿天飛」,則真實地記錄了當時放風箏的盛況。明清時期,清明放風箏已成為一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春回大地之時,人們放飛風箏,也放飛夢想。

大約500多年前的明代,風箏就已傳到朝鮮,後又陸續傳到日本、東南亞、歐洲和美洲。而中國的東南西北,到處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世代傳承,風格各異,有粗獷豪放,有活潑精巧,有色彩絢麗,也有清淡素雅。北京、天津、山東濰坊、江蘇南通等著名風箏產地,都有重要流派的傳世佳作。(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 張東偉)

風箏的起源

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說明,中國風箏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中國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並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

中國到了宋朝,風箏已有很大發展,品種增加,性能提高與人民生活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如「武林;日事」中記有/少年郎競放紙鴦,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蘇漢臣的「百子圖」中也都有放風箏的場面。明朝畫家徐渭寫過很多與風箏有關的詩,如「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鴦。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經放鷂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游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到了清朝,玩風箏之風更盛。傳說慈禧叫大監跑到天津找「風箏魏」給他扎過一個「壽星老騎仙鶴」風箏玩。現在故宮里還藏著三隻傅儀玩過的大風箏。

中國曹雪芹在「紅樓夢」70回中生動地描寫了大觀園中姐妹們放螃蟹、拿知美人、大魚、編蝠、鳳凰、沙燕等各種風箏的情景。可以說,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這時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中國從唐宋開始,中國風箏向世界流鄭轎傳,先是朝鮮、日本、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產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那裡向著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最後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中國因此,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里掛著一隻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來源:中國濰坊網)

風箏的起源的三種傳說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三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為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系繩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系繩。恰巧這系繩很長,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樹葉說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們對風卷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著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台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用麵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帆船、帳篷說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游樂活動。

飛鳥說

從目前的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風箏起源於中國,這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風箏的故事

風箏起源於戰國時期。公輸般就是後人所說的七巧匠魯班或「魯班爺」。他製作的「鵲」或「鳶」,其原材料是極薄的木片或竹片。漢朝以後,由於紙的發明和應用,在製作風箏時,逐漸以紙代木。稱為「紙鳶」。五代時,又在紙鳶上系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 故以後稱「風箏。唐宋時期,現屬濰坊各地扎放風箏已很普遍。明清時期,濰坊的風箏達到極盛。每年清明節前後,風和日麗,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踏青登場,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藍天。清朝詩人鄭板橋在<<懷濰縣>> 詩中說:「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生動地描寫了清明佳節濰坊風箏的情景。這種春意盎然的民間活動,既是相互觀摩、評比的機會,又是呼吸早春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鍛煉身體的好時光。濰坊風箏扎工精美,畫工別致,造型新穎,構圖合理。它還吸收了木版年畫的某些特點,博採京津畫技之長,線條優美,色彩鮮明,善以誇張的手法,突出主題。風格獨特,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龍頭蜈蚣風箏 ,長達百餘尺。放飛時先將尾聞和身聞漸次放起,靠幾十節「腰子」所產生的提升力將首部往高空。腰子的連綴是按力學原理系結,系繩之間必須有嚴格的角度和距離。「龍頭蜈蚣」扶搖藍天,氣勢千里,蔚為壯觀。嬴得國內外的普遍贊譽。自1984年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以後。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舉辦一年一屆的國際風箏盛會,1988年,第五屆國際風箏會將濰坊定為「世界風箏都。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九屆風箏 會,每年都要吸引來自世界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也為濰坊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孔明燈的結構可分為主體與支架2部份,主體大都以竹篦編成,次用棉紙或紙糊成燈罩,底部的支架則以竹削成的篦組成。孔明燈可大可小,可圓形也可長方形。一般的孔明燈是用竹片架成圓桶形,外面以薄白紙密密包圍而開口朝下。 欲點燈升空時,在底部的支架中間綁上一塊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紙,放飛前將油點燃,燈內的火燃燒一陣後產生熱空氣,孔明燈便膨脹,放手後整個燈會冉冉飛升空,如果天氣不錯,底部的煤油燒完後孔明燈會自動下降。 海南孔明燈又稱文燈、天燈,它是用白結方紙糊制而成的,是根據熱氣球原理,空氣受熱膨脹產生的熱力升空的,它攜帶的燃料可升空漂浮約1小時,開始時像不明飛行體,升到一定高度後就仿若星星。 相傳它是由大陸流傳到海南的,演變至今已成為當地的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風俗。每逢喜慶日子或盛大的節日,人們都點起文燈來表達他們的美好心願。點燃文燈前人們都要在燈上寫出自己的願望,與天燈一起冉冉升向蒼穹,以祈求心願能實現。 在文昌、萬寧、儋州一帶的村莊里,至今民間有扎孔明燈,放天燈的習俗。由於文昌口音「天燈」與「添丁」諧音,男孩家拿著寫有吉祥詞語的公燈、人丁燈、首牌燈、花籃燈、鯉魚燈、珍古燈等各式花燈自發組成「送燈」隊伍,敲鑼打鼓,繞村行進到村中的廟宇前,表示送去「人丁興旺,家景興隆」之意。放天燈時,給碎布澆上油,桶口朝下,點燃油布後,整個紙桶就會被熱氣充滿,家家的天燈如同熱氣球一樣冉冉上升,帶上你的祝福與心願,飄上夜空。 自製孔明燈 (1)用薄紙剪成如圖所示規格的紙片.將第一張紙片的一邊與第二張的一邊粘在一起,再將第三張,第四張....依次同樣粘上去,直到拼成一個兩端漏空,直徑約60厘米的球狀物.再剪一張圓形薄紙片,把上面圓空口糊住.待干後,把氣球吹脹,找一條薄而窄的竹條,彎成與下面洞口一樣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內交叉兩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並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紙邊上,糊成的氣球不能漏氣. (2)把酒精棉球點燃扎在鐵絲中心,等氣球內部的空氣燒熱後,氣球就會由平地直升天空.如圖所示. (3)這是由於氣球內部空氣受熱膨脹,向外跑了一部分,使氣球受到空氣的浮力大於氣球(包括氣球內部熱空氣)的重量,這樣氣球就會上升

❸ 風箏的歷史

風箏簡史

風箏又名「紙鳶」、「風鳶」、「木鳶」。

北方多稱「紙鳶」,南方則稱「鷂搏侍子」由於風箏像鷂鷹顫頌那樣乎伸翅膀可以在天空盤旋,故以為名。

中國是風箏的故鄉,早在2000多年前,風箏在中國就已出現。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我國的能工巧匠魯班(公輸般)因看到鷂鷹在天空盤旋飛翔受到啟迪,曾「削竹為鷂,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和他幾乎同時代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墨翟也曾用3年時間,製成木鳶,能在天空飛翔。

漢代發明造紙術後,風箏改用紙糊制,稱作「紙鳶」。

到五代時,李鄴加以改進,在紙鳶頭上裝上竹笛,微風吹動,嗡嗡作響,有如箏聲,周而得名「風箏」。

唐代著名詩人高駢在《風箏》一詩中描述說,「夜靜弦聲響碧空,官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宋代,放風箏已成為城鄉居民普遍的娛樂茄銀鄭活動,不僅市井小兒、布衣平民喜愛,甚至帝王將相、王公貴胄也樂此不疲。

及至明、清兩代,放風箏則達到了鼎盛時期,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風箏作為繪畫:寫詩的題材,留下37首詠風箏的題畫詩,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間放風箏的盛況。

曹雪芹是製作風箏的高匠巧手。

他於1750年蟄居北京西山時,撰寫了《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集中國古代風箏扎、糊、繪、放四藝之大成,對南北各地風箏繪以彩圖,並配有歌謠。

曹氏這部著作成為京津地區製作風箏的範本,對風箏的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風箏,中國城鄉各地幾乎都會扎制,但作為風箏薈萃之地當推北京、天津和濰坊。

它們被稱為「中國風箏三大產地」。

這些地方扎制的風箏,自成一派,各具特色,並有各自代表的名師高手。

北京風箏繼承曹雪芹的遺風,各種傳統風箏都採用曹氏風箏的圖樣。

著名鳳箏大師有兩家:一家是金福忠。

他們扎制的風箏以造型雄偉、畫工粗獷、飛行能力強等特點為人稱道。

幾十年來,兄妹倆扎制了數百種風箏,其中令人叫絕的有12節的帶毛大娛蚣、活腿的白仙鶴、軟翅的綠靖蜒等;另一家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風箏哈」。

「風箏哈」如今已傳到第四代。

第一代哈國良潛心鑽研,博採眾長,逐漸自成一家流派。

第二代哈長英受父熏陶,自幼酷愛鳳箏藝術,他製作的四隻軟翅風箏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章。

哈氏風箏以骨架精巧、畫工嚴肅、造型奇特、觀賞價值高見長。

天津風箏多以動物、飛禽圖案為主,吸收中國畫、版畫和楊柳青年區的優點,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市區內外會扎制風箏的民間藝人眾多,而以「風箏魏」最為著名。

「風箏魏」原名魏元泰。

他扎制的風箏能折、能疊,數丈長的娛蚣,可裝進1尺大小的盒子里;他做的蝴蝶,一線在握,可以在天空自動調換位、置;他扎的飛機能散發傳單;他制的小鷹兩翅能上下翻動,兩眼會自動啟合。

他的風箏作品曾干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牌獎。

濰坊是風箏發明人之一墨翟的故鄉,製作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

特別是全國三大年畫產地之一的楊家埠700戶人家,「家家能染墨,戶戶會點青」。

把木版年畫的工藝移植到風箏上去,更促進了濰坊風箏的發展。

它集扎、畫、糊等工。

藝為一體,造型優美、扎制巧妙、色彩鮮明、起飛平穩,具有濃郁的鄉上氣息和獨:特的地方色彩,成為中華古國的民間藝術奇葩。

風箏大約於七八世紀傳入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然後通過 *** 傳入歐洲等地。

本世紀以來,世界上對風箏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國家掀起「風箏熱」。

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10屆奧運會,曾把風箏列為表演項目。

在日本放風箏已成為人民的傳統習俗。

全國建有「風箏協會」,會員達1300多人。

每年銷售風箏600萬只以上。

全國生產風箏達500多個品種,是世界上生產風箏品種最多的國家。

美國每年5月在波士頓舉行風箏表演賽,美國人最喜愛的風箏造型是被視為吉祥鳥的海鷗。

全國有150多個專門供應風箏的商店,每年銷售1.5億只,平均每4個美國人中就有3個人買風箏。

英國人對風箏的興趣也很濃。

在倫敦設有「英國風箏玩賞者協會」,會員達3000多人。

全國每年銷售風箏200萬只,平均每9個家庭便有1隻。

素有「風箏王國」之稱的泰國設立了「泰王杯」和「泰後杯」風箏比賽。

每年初春在曼谷的藍天上都可看到泰國式的風箏在飛翔,大的約有6英尺高,像一隻巨鳥,竟要120人操縱。

居住在南半球瓜地馬拉高原上的印第安人,每年10月1日諸聖節都要舉行隆重的風箏會……「銀線連四海,風箏傳友誼於。

在全球的風箏熱中,中國風箏成了擴大國際文化交流,增進同各國人民友誼的友好使者,它在不同民族、語言和膚色的各國風箏愛好者之間架起一座座友誼的橋梁;近幾年來,中國風箏藝術代表團曾多次出國放飛表演,舉辦鳳箏展覽和進行技藝交流,足跡遍及亞、歐、美洲10幾個國家和地區。

風箏起源的三種傳說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三種傳說。

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

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為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系繩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

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系繩。

恰巧這系繩很長,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

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

樹葉說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

據說古時候人們對風卷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著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

中國台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用麵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帆船、帳篷說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

後來又有了帆船。

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

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

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游樂活動。

飛鳥說

從目前的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以鳥的形狀多。

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

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風箏起源於中國,這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

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

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外儲說》載: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

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傳統風箏與吉祥寓意

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

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

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

有著二千多年歷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徵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託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

它因物喻義、物吉圖案,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

例如一對鳳鳥迎著太陽比翼飛翔的圖案,稱為「雙鳳朝陽」,它以豐富的寓意、變化多姿的圖案,體現了人們健康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國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

求福: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

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盡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徵「福」的吉祥圖案。

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

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風箏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獻壽」、「五福捧壽」、「福壽雙全」、「五福齊天」、「五福獻壽」等,周代《洪範》篇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攸好德」謂所好者德,「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

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壽。

其他的求福吉祥圖案還有「魚」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製的搔杖,專搔手夠不到的地方,因能盡如人意而得名)。

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連年有魚」,「喜慶有餘」,「鯉魚跳龍門」,「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長壽: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

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松柏,有據說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傳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

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三百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

源於佛教的「萬」字紋樣,寓「多至上萬」之意。

在沙燕風箏中,腰部的圖案就多為回轉「萬」字紋樣。

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祥雲鶴壽」,「八仙賀壽」等。

喜慶: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

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

喜鵲是喜事的「徵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餘」,「福祿壽喜」,「雙喜福祥」。

喜慶圖案頗具情趣的還有百蝶、百鳥、百花、百吉、百壽、百福、百喜等圖案,如「百鳥朝鳳」。

寓間美滿婚姻、夫婦和諧有鴛鴦圖案風箏等。

吉祥: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像中的瑞禽仁獸。

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後來以龜背紋代替。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裡龍是有著特別的意味,龍有著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徵。

以瑞禽仁獸及其它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

中國傳統風箏-龍頭蜈蚣長串風箏,尤其是大型龍類風箏,以其放飛場面壯觀,氣勢磅礴而受人喜愛。

❹ 在中國風箏有多少年的歷史

風箏是一種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是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風箏源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墨子為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當今,中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風箏是世界上最早的重於空氣的飛行器。本質上風箏的飛行原理和現代培告飛機很相似,繩子的拉力,使其與空氣產生相對運動,從而獲得向上的升力。在一些國家的博物館中至今還展示有中配讓明國風箏,如美國國家博物館中的一塊牌滑巧子醒目的寫著:「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英國博物館也把中國的風箏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風箏大約在14世紀傳入歐洲,這對後來的滑翔機和飛機的發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❺ 風箏有多少年歷史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

❻ 簡易風箏的製作方法 風箏有多少年的歷史

1、簡易風箏的製作方法:先用竹條在中心處連接,相鄰兩根夾角約15度角,兩側的相接處要注意彎曲並且向後傾斜,以便於排風,根據風箏所模擬的對象進行相應處此搏理,在雙翅的上沿設置左右對稱的竹條,面積較大的雙翅還可以加輔助竹條作為支撐,每一根竹條的長度十分精確。以保證風箏三維造型的准確扎制。

2、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歲橘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的產物,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乎扒團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❼ 風箏在我國已有幾年歷史

都幾千年了。

風箏歷史探索

風箏,是中華民族向西方國家傳播的科學發明之一。它同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一樣,曾為人類的科學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已被英國學者李約瑟編入《中國科學技術史》。
當今,我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進一步探討風箏衫燃的歷史及其發展規律,探討風箏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的關系,對今後風箏的發展,將是大有稗益的。

追尋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另據《鴻書》記載: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曰:「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魯班是魯國(今山東曲阜一帶)人,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或羨虛創始人,也是魯國人(一說宋國人),由此推斷,風箏鼻祖」木鳶」的發源地,應是齊魯一帶。
木鳶產生於戰爭之中,用於戰爭之時,它隨著我國絲織業和造紙的發明,不斷演變、發展。相傳,公元前203-202年,在楚漢相爭對峙的最後階段,漢兵先包圍楚營,漢將張良借大霧迷濛之機,從南山之隱放起絲制的大風鳶,並讓吹蕭童子卧伏其上,吹奏楚歌,同時命漢軍在四面唱起楚歌,使楚營官兵思鄉心切,不戰而散,楚王項羽也自刎於烏江邊。
至今留下張良「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的傳說。據《誠齋雜記》載:韓信准備謀反時「約陳稀從中起,乃作紙鴦放之,以量未央
宮遠近,欲穿地人宮中」。《獨異志》載: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圍台城,簡文縛紙鳶,飛空告急,搬取救兵解圍。
在我國古代,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葯」用作戰爭進攻的武器。

唐代建立後,由於採取了緩和階級矛盾、安定社會秩序、減輕人民負擔、發展經濟生產等一系列措施,社會很快走向安定和繁榮,成為我國古代文化經濟全面發展的時期。社會的安定、文化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盛行。而節日的盛行促進了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發展,作為一直被用於軍事上的紙鳶,隨著傳統節日清明的興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轉折,開始向民間娛樂型轉化。從唐代起,我國將寒食和清明兩個節日合二為一。由於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所以,深受歷代帝王和勞動人民的重視。《癸辛雜識》載,清明節時,大學也要放假三日,武學一日。顧非熊在《長安清明言懷》詩中,曾記載了唐玄宗姿游踏青的情景,詩雲/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茸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在唐代清明時節,朝野盛行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條等風俗。兒童放紙鳶始在民間流行,唐代詩人唐採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游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象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
此時紙鳶的製作技藝、放飛效果,已有較高的水平,人們「以紙為風鳶」,可放到「高百餘丈」的天空中去(見《唐書》)。談到唐時期風箏,有必要提及一下有關唐代詩人所寫的風箏詩)近幾年來,某些文章以唐代詩人李商隱在《燕台》中的予西樓一夜風箏急」和高驕「夜靜弦聲響碧空,官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方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的風箏詩句,引證為描寫唐代玩具風箏的詩,以此說明唐代玩具風箏的發展狀況。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以上唐詩中所指的風箏,實為懸掛在屋檐下的「鐵馬」(也作檐馬),因用金屬片製成,風起而作聲,故名「鳳箏」(見宅《辭海》「風箏派鉛」詞條)。據《詢芻錄》記載,中國玩具風箏的名稱源於五代時期,毫州刺史李鄴,在紙鳶上裝制竹哨,風人竹哨,聲如箏鳴,紙鳶由此而得名風箏,因此,將鐵馬混同於唐代的玩具風箏顯然是不對的。

宋代是我國風箏的發展階段。之所以成為發展階段,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宋代城市文化經濟的繁榮和民間手工業的興起,二是宋代提倡傳統的節日風俗,這就為風箏的發展和進入節日的娛樂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東京夢華錄》載)在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諸趨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用太平車或驢馬馱之,從城外守門入城貨賣,至天明不絕。」現存的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也充分反映了當時東京療梁清明時節繁榮熱鬧的景象。繁盛的城市文化經濟不僅適應了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為風箏在城市和民間。的普及打下基礎,因此在北宋放風箏已是民間常見的娛樂活動,並有一些學者對民間風箏開始進行研究。宋代元豐人高承在《事物紀源》中就曾對民間風箏的歷史淵源、名稱等作了專門的考證。這一時期,民間放風箏還被畫家用作進行創作的一種題材。北宋初期畫家郭忠恕就是其中的一例。據濰縣真武詞中蘇東坡文記載:「郭忠恕,洛陽人,善書畫,尤善山水。因與監察御史爭朝堂,被貶乾州司戶……有富家於喜畫,日給美酒,待之甚厚,久乃以情言,且致匹素。郭忠恕先為畫小童持線車放風鴦,引線數丈滿之……,。蘇拭不僅記述了郭忠恕剛正不阿的性格,而且將其善於以風箏為題材進行創作的事跡,如實地記錄下來,這為研究宋代畫家如何將風箏作為創作題材提供了寶貴材料。北宋宰相寇準也曾作《紙鳶》詩:「碧落秋方靜,騰空力尚微,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由此可見,北宋時期民間放風箏已是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也是文人墨士藝術創作中的一種題材。
及至南宋時期,其「制度禮文,猶足彷彿以東京之盛」。封建帝王「不思恢復中原,整日花天酒地,沉酣於湖山之樂」,宮廷提倡奢靡的節日風俗,臨安豪紳相互鬥富,致使清明等傳統節日更加盛行,放風箏成為宮廷和民間一種不可缺少的活動。
據《揮塵後錄》記載,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罷朝餘暇」放紙鴦為戲。南宋宮廷畫院待詔蘇漢臣所畫《百子圖》生動地描繪了甫宋時放風箏的場面。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雲:「橋上少年郎竟放紙鴦,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生動地記載了清明時節兒童放紙鴦的情景。同時還記道:放風箏「此雖小技,亦有專門。」所以周密所著《武林;日事》把臨安經營「風箏」者,放在「小經濟」專欄之巴把放風箏與「書會」、「演更叮嚇昌京詞」、「教走獸」「使棒」、「裝秀才」等55種雜技放在一起,並記載了當時著名的風箏藝人「周三、呂扁頭」;這兩位風箏藝人還被列為甫宋都城臨安的514名「諸色技藝人」之中;由此可見,南宋時期的風箏,不但作為商品出售,而且風箏藝人能在「瓦子」那樣較大的群眾娛樂場所中競爭生存,充分說明當時的風箏在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中佔有相當的地位。眾所周知,元代是我國戲劇藝術的興盛時期,特別是元雜劇等藝術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然而,作為我國民間藝術的風箏,在元代史料中卻十分罕見,有關元代民間放風箏的傳說也很少聽到,這是自唐代以來我國風箏發展史上少有的特殊現象。』但我們只要對當時的社會情況稍加剖析,便可得知元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元代的統一,結束了三百年甫北政權並立的局面。疆域的擴大,一度溝通了我國與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國的羅盤、火葯、印刷術等,此時傳入西方。而西方的天文學、醫學、算學等也陸續傳入我國,促進了元代上層文化的發展。但元代初期不設科舉制度,這一「社會的變化,使文人也發生了分化,一些子淪落無望的文人墨士,原可『貨與帝王家』的滿腹才學連同滿腹不平之氣,都只能貨與伎樂之伍了」(《中國戲劇學史稿》)。「於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聲歌之未,以舒其佛郁感慨之懷,蓋所謂不得其平而鳴焉者也」(明胡侍《真珠船」元曲》)。元代統治者失去了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專制能力,因而,文人墨士投入元代文壇之中,發揮了他們的才能,出現一批以關漢卿為代表的戲劇家、藝術家,寫下了大量反映元代權豪勢要橫行霸道和揭露官府貪暴腐朽的作品,形成了我國戲劇藝術的輝煌時代。但由於無代統治者的窮奢極侈和官吏的貪暴,國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統治者為維護其封建統治,對廣大人民實行前所未有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建立「里甲制度」監視人民行動,為防止人民起來反抗,施行了不準民間私藏鐵器、十家合用一把菜刀的規定,這不僅使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悲慘的境地,而且,也使風箏這種民間手工藝品的生產失去了基本的生產工具。試想,十家才准用一把菜刀,何從談起劈竹子、扎風箏呢?何況在生活極端貧苦的情況下,人們也沒有心思去放風箏搞娛樂活動。因此,我認為這是元代為什麼會出現民間風箏傳說少、文獻資料少的這種特殊現象的主要原因。

在明代以前,我國民間放風箏的習俗,主要流傳在南方廣大地區。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定都北京以後,中國文化經濟的中心逐漸北移,南方的風尚習俗也不斷流傳到北方,但由於明太祖執政後,採取節儉傳統節日的開支等措施,所以明代初期清明等節日的娛樂活動有所衰減。另外,明代帝王吸取漢代出現的韓信與陳稀用風箏測量未央宮、准備謀反的教訓,下令禁止在京都放紙鳶,因此,這一時期在我國北方地區清明節放風箏風俗,也受到一定影響。這通過明初的一些志書和野史可以得到證實。《帝京景物略》為明初劉侗。於奕偵所著,它是一部詳細記載京都節令風俗、名勝古跡的專著,其中對京都人們清明節掃墓踏青和娛樂活動記述尤為詳細。如:「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哀往而樂回也。是日替柳,游高梁橋,曰踏青。」「有扒竿、筋斗、筒子、馬彈解數、煙火水嘻」等,但唯獨沒有放風箏的內容,並記載曰:「燕;日有風鴦戲,現已禁。」而同時期在我國南方,放風箏卻是清明節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明代著名畫家仇英所摹《清明上河圖》就把東京汴梁兒童引線放風箏的內容收在其中,從畫中風箏的造型上可以看出風箏藝人們已從單純的鳥類造型向各種類型發展。另外,從明代著名詩書畫家徐渭在浙江所作大量風箏題畫詩分析,當時在南方民間放風箏為兒童所喜聞樂見,也是畫家、詩人常見的創作題材。徐渭多才多藝,是一位風箏愛好者,他一生寫了十多首關於風箏內容的題畫詩,如「我亦曾經放鷂嘻,今來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游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和「柳條搓線絮搓綿,搓夠千尋放紙鴦。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的詩句,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明代中葉,清明節放風箏之風俗,在我國北方再度興起。
據明《水平(今河北盧龍)府志》記載,清明時節「家家樹鞦韆為戲,閨人撾子兒賭勝負,童子團紙為風鳶引繩而放之。」清初潘榮陛所著記述北京歲時風物的專著《帝京歲時記勝》中也詳細記載了清明時節盪鞦韆、放風箏的情景。清初著名戲曲家李漁,還以「書生韓世勛題詩於風箏上,放飛中風箏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詩其上,因而結合」的故事,編寫了戲曲作品《風箏誤》傳奇。在清代,清明時節盪鞦韆、放風箏之戲在我國普遍興起。「上自內苑,下至士庶,在清明節期間,俱立鞦韆架媳戲為樂,童子郊外放紙鳶」(見《中國古代節日風俗》),放風箏成

為清明節一項群眾性的娛樂活動。
節日風俗中的娛樂活動,是社會生活的明鏡,它能反映出國家民族、地區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狀況和生活習俗。清代乾、嘉年間,由於當時國內政局一度比較穩定,農業生產與城市文化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封建統治者為顯示「太平盛世」提倡節日活動,因而出現了我國風箏發展的繁榮時期,每至清明時節,人們在春回大地。草木皆綠的大好時光,興致勃勃結伴去郊外踏青遊玩放風箏。據《揚州畫舫錄》載:揚州人「於清明時放紙鳶……漫以成俗」。特別是在文化經濟發達的京津地區和以手工業著稱的山東濰坊地區尤為突出,從清乾隆年間起,所修許多地方誌和地方文獻中都記載了清明時節放風箏的情景。乾隆十八年春,濰縣知縣鄭板橋被罷官後,在題畫詩中寫下了「閑逐兒童放紙鳶,,的詩句。《臨朐縣志》載:「舊志載寒食增墓土……時芳草鮮美,兒童放紙鳶於村外,春花絢爛,婦女戲鞦韆於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尋芳水濱,桃紅柳綠,日麗風和,一年節令此為最佳時也。」清道光《平度州志》載:「清明祭墓行負土禮,童子放紙鴦,女子作鞦韆戲。」
民間放風箏習俗的普及,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同時,在這項活動的實踐中,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把放風箏作為一項鍛煉身體「去病免災」增強體質的活動來看待。
《濰縣歲時記》把春天放風箏稱為「放郁」,是圖個「吉利」。在民間延續著一個風俗,清明節這一·大有的人把板子風箏放得高而遠,然後有意將風箏線割斷,讓風箏隨風飄去,意思是把一年來積下的「郁悶之氣」徹底放了出去,可在一年中不生病。
在其他地區,人們也把春天放風箏歸納了很多好處。李石在《續博物志》中記載「今之紙鳶引絲而上,令兒張口望視以泄內熱」。富察敦崇撰《燕京歲時記》說,放風箏還能鍛煉人的眼睛,增強視力——「兒童放之(風箏)空中,最能清目」。這些記載充分證明,人們很早就把放風箏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來對待。

通過在田野郊外放風箏吸收了新鮮空氣,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增強了體質,達到了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目的。因此,放風箏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娛樂和體育活動,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不論在宮廷還是在民間,清明節放風箏的風俗更加廣泛普及,放風箏的內容也被編入小說作品之中,一些有識之士,開始了對風箏這一民間藝術的研究和探索,如我國著名文學巨匠曹雪芹,不僅把放風箏寫進了古典名著《紅樓夢》的故事情節中去,開創了放風箏內容進入小說創作的先河,而且這位藝術大師還對我國的風箏歷史、名稱演變、風箏種類、扎制工藝等等作了大量的考證、研究,於清乾隆年問,寫出了我國第一部關於風箏藝術的專著《甫鷂北鴦考工志》,為我國風箏藝術的繼承與發展作出了貢獻。此後,在宮廷和民間,風箏製作放飛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清道光時,濰縣金石學家詩人郭鱗在所著《濰縣竹枝詞》中寫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遊爭上白浪河,紙鴦兒子鞦韆女,亂比新來春燕多」,詳細地記載了濰縣民間在春暖花開的清明時節到郊外踏青和在白浪河沙灘放風箏、盪鞦韆的情景。

清末,是我國傳統風箏在內容、題材有較大發展的時期。北京一帶,宮廷與民間的風箏發展迅速,不僅製作精良,而且品種增多,出現了造型新穎的字風箏,使風箏有了新的形式和內容,、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民觀看放風箏。《北京竹枝詞》真實生動地描述這一情景:「新鴦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飛向碧雲端。」這一新內容、新形式的出現,為我國風箏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此時,各地相繼出現了像仙鶴童子、雷震子、群雁、杏花天等各種不同形式和內容的風箏。濰縣風箏藝人根據我國「尊龍」傳統,吸收了當地木版年畫、刺綉等民間藝術中有關龍的形象,對傳統蜈蚣風箏加以出新,將蜈蚣頭改裝成龍頭,扎制出了「龍頭蜈蚣風箏」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人們巧妙的把龍的形象運用致串式風箏上,這一大膽的創造,充分證明了我國民間藝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由於「龍頭蜈蚣」從形式到內容,符合廣大群眾的文化心理和審美觀點,加之其精湛的扎制工藝、別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和最佳的放飛效果,被稱為濰坊傳統風箏一絕,受到中外風箏愛好者的好評,是濰坊傳統風箏的代表作品之一。
「隨著民間放風箏的普及和發展,宮廷中把放風箏當作一項娛樂來對待,各地官吏把民間涌現出來的富有。「吉祥如意」內容而製作精巧的風箏,作為進貢禮品,並把扎制、繪畫的能工巧匠選送到京都,為宮廷扎制風箏。如濰縣民間畫家於幀培進京後被慈禧太後賞為「八品畫士」,北京風箏哈(國梁)、風箏金(福忠)以及天津的風箏魏(元泰)都曾為宮廷製作過風箏。宮廷風箏的製作,不同於民間風箏,它不計工本,不惜代價,因而選料、製作、繪畫等各道工序,都極為講究;甚至連放風箏用的拐子都雕刻得非常精緻美觀,所製作的風箏富麗堂皇,花樣百出,姿態各異,是一種高雅精緻的藝術珍品。同時,各地世代製作風箏的藝人雲集京城,為北京的風箏發展提高起了重要作用。藝人們除為宮廷製作風箏外,還在京城開設風箏鋪,每年清明節前後,扎制風箏出售,北京琉璃廠形成了較大的風箏市場,清明節期間,風箏成為京城人們不可缺少的娛樂品。各種風箏大量上市,風箏製品在商品的交易中,給當地和外地風箏藝人提供了相互學習、互相借鑒的機會,藝人們根據北京人風俗習慣、審美情趣和官廷的特殊環境,經過長時期的創造演變和發展,逐步形成了以曹雪芹、金福忠、哈國梁為代表的北京宮廷風箏流派。

進入十九世紀,我國商業城市的興起、手工業的發展給風箏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天津、濰縣、濟南、青島、南通以及江蘇、廣東、河北、安徽等一些地區。由於民間放風箏的普及發展,先後出現大小不同的風箏專賣市場,風箏作為一種民間工藝品暢銷於市,尤其是在素有「三千砸銅匠,九千綉花女」之稱的手工業縣城濰縣更為突出。由於膠濟鐵路的貫通和受外來資本主義經濟的刺激,民間手工業發展迅速,濰縣風箏製品同刺綉、嵌銀、仿古銅、鑄銅印、藍印花布、木版年畫等一樣,成為暢銷貨。因而,城鄉專業風箏鋪增多,出現了以唐家風箏鋪為代表的十多家專業風箏鋪。一些從事畫神軸的民間畫家、嵌銀工匠,藉助自己有利的條件,紛紛開設風箏鋪或製作放風箏的用具。如著名畫家王福齋開設的王家風箏鋪,扎制各種風箏銷售於市,成為搶手貨。所制「雷震子」、「仙鶴童子」等風箏,名噪一時,成為優秀傳統風箏。嵌銀名手、雕刻藝人陳子和等用雕刻、嵌銀工藝製作各種不同型號的高檔風箏拐子,其中用象牙鑲嵌的風箏拐子被視為珍貴的藝術品。濰縣南胡家村還專門生產放風箏所用各種型號的風箏線。楊家埠年畫藝人,把半印半畫工藝運用到風箏製作上,將印好的風箏畫紙,貼糊到綁好的風箏骨架上,從而使楊家埠的板子風箏成本下降。產量大增,成為清明節期間物美價廉的娛樂品。風箏大量湧入市場,在古老的濰縣白浪河沙灘,形成了很大的風箏專賣市場。各類民間風箏琳琅滿目,其內容豐富,色彩鮮艷,富有鄉土氣息,以扎、糊、放俱佳著稱於世,吸引了大批外地風箏客商)近代詩人裴星川在其竹枝詞中寫道:「風箏市在東城牆,購選遊人來去忙,花樣翻新招主顧,雙雙蝴蝶鳶成行」,記錄了當時風箏市場的盛況,濰縣風箏不僅銷往煙台、青島、淄博、」濟南等全省各地,而且大批銷往江蘇、福建、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這一時期,在我國開埠較早的商業城市天津,由於交通方便、文化經濟繁榮、手工業十分發達,其民間風箏製作精良、形象逼真(色彩獨特。風箏藝人」〕藉助於天津手工業發達的有利條件,對其民間風箏製作工藝進行了革新。為解決風箏銷售中和放飛時攜帶困難的問題,藝人」俯風箏製作工藝實行總體設計、分解製作、以竹為樣用箍連接的方法,使數丈長的風箏也可拆卸,折疊成很小的體積,裝人紙袋或紙盒之中,把雖間風箏製作技藝與工藝美術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為我國民間鳳箏製作技藝向高層次發展開辟了道路。藝人們在長期的風箏製作實踐中,匠心獨運,還創出了「活眼鷹」、「鑼鼓燕」等獨具特色的風箏,被稱為天津風箏一絕。

辛亥革命,推翻了數千年封建專制統治,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中國民間風箏的發展出現了一個大的飛躍,具體表現為四個方面。
一是清明節前後放風箏的風俗在全國包括台北地區在內的廣大地區普遍興起。民國年間,各地所修的地方誌中,大量記載了這些活動。其風箏內容豐富,品種增多,新式樣風箏不斷出現,甚至在我國北方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區,人們也利用本地自然條件,就地取材,出現了用「葦子」、「挺干」等材料扎制的山區風箏。
二是專業製作風箏的人員增多。風箏製作在濰縣、高密、天津、北京、吉林等地,成為一種家庭副業,各地大批國畫家參入扎畫風箏,使民間風箏的扎制。繪畫技藝大大提高,形成了工筆重彩的文人畫風和民間藝人為代表的民間畫風同時並存的局面。一些風箏藝人和國畫家所扎繪的高檔風箏,引起人們極大興趣,風箏製品開始登上藝術殿堂,不僅是放飛的娛樂品,而且成為一種掛在牆壁上的藝術欣賞品。
三是中國民間風箏和其他民間藝術品一起,開始走向世界民間美術之林。中國風箏作品於1915年2月20日第一次參加了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鑿成而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北京風箏藝人哈長英、天津風箏藝人魏元泰所製作的風箏,分別獲金牌獎和銀牌獎,與我國參展的翡翠、象牙、白玉製品、雕漆、琺琅、嵌銀、瓷器、地毯、顧綉等各類民間藝術品和土特產品一樣,為我國爭得了榮譽。我國參展品種之多僅次於美國四十州之總和,並得到大量獎杯、獎牌,這使得我國古老文明的藝術品,廣泛地傳揚於世界。此後,民間風箏比賽,在我國各地不斷出現。二十年代濰縣商會舉行的風箏比賽和青島、安慶、台北等地舉辦的風箏比賽,都曾對風箏的發展提高,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是各地風箏在比賽交流中,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在共同提高基礎上,吸收了民間年畫、刺綉、玩具、雕刻以及戲曲故事等民間藝術的營養,注入到風箏製作中去,使風箏的製作工藝、內容題材都有較大的發展。至三十年代,隨著我國傳統文化風俗的發展,中國風箏初步形成了以串式風箏、桶式風箏、硬翅風箏、軟翅風箏、板子風箏等為主體的風箏系列品,人物、鳥獸、魚蟲等均成為風箏製作的題材,這一時期是中國風箏興盛發展時期。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前,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反動派的壓迫,我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生活艱難困苦,這一時期、民間放風箏處於低潮階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積極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爭行列。值得一提的是風箏藝人也參加這一斗爭,他們為了抵制外國侵略者,扎制了「抵羊」、「射日」等風箏,以此來號召人們起來同帝國主義作斗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我國歷史的新紀元。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開始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國當代風箏,在四十年的發展進程中,先後經歷了恢復發展、嚴重挫折、空前繁榮三個階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特別是濰坊國際風箏會的召開和連續三屆的全國風箏邀請賽的舉辦以及各省市風箏協會的建立,,「世界風箏都」的出現,國家體委又把放風箏活動列為體育比賽項目,使民間風箏進一步得到普及發展,放風箏成為全國人民文化體育的重大活動,風箏製作,放飛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壯觀景象,風箏向多功能、高層次發展,形成了我國歷史上鼎盛時期。

❽ 風箏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1.我國風箏有幾年的歷史

風箏距今已有2400多年。

風箏為中國人發明,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也是一位風箏製作大師。風箏真正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明。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 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是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2.風箏在我國有多少年歷史

風箏又名「風鳶」、「木鳶」,北方稱「紙鳶」,南方稱「鷂子」。

風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的能工巧匠魯班就曾「削竹為鷂,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造紙術發明後,風箏改用紙糊,稱作「紙鳶」。「風箏」一詞始見於五代,明代陳沂《詢芻錄》記載:「五代李鄴於宮中做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

唐代的風箏,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手工藝品,人們把它裱紙糊絹,並繪上寓示福壽喜慶的圖案,放到高空,令人賞心悅目。宋代,放風箏已成為普遍的節令性娛樂活動。

及至明清兩代達到鼎盛。今天,風箏不僅繼承了傳統的工藝,又有了創新,在形、色、光、聲、動等方面出現了許多新花樣,把電子、機械、遙控等新技術運用到風箏上來,使古老的藝術之花開得更加璀璨奪目。

各地都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箏,它們風格各異,或粗獷豪放,或活潑精巧,或色彩絢麗,或清淡素雅,成為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

3.風箏在我國已有幾年歷史

都幾千年了。

風箏歷史探索 風箏,是中華民族向西方國家傳播的科學發明之一。它同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一樣,曾為人類的科學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已被英國學者李約瑟編入《中國科學技術史》。

當今,我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進一步探討風箏的歷史及其發展規律,探討風箏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的關系,對今後風箏的發展,將是大有稗益的。

追尋風箏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

另據《鴻書》記載:魯班也曾製作過木鳶,逗銀物曰:「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魯班是魯國(今山東曲阜一帶)人,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創始人,也是魯國人(一說宋國人),由此推斷,風箏鼻祖」木鳶」的發源地,應是齊魯一帶。

木鳶產生於戰爭之中,用於戰爭之時,它隨著我國絲織業和造紙的發明,不斷演變、發展。相傳,公元前203-202年,在楚漢相爭對峙的最後階段,漢兵先包圍楚營,漢將張良借大霧迷濛之機,從南山之隱放起絲制的大風鳶,並讓吹蕭童子卧伏其上,吹奏楚歌,同時命漢軍在四面唱起楚歌,使楚營官兵思鄉心切,不戰而散,楚王項羽也自刎於烏江邊。

至今留山液下張良「吹散楚王八千子弟兵」的傳說。據《誠齋雜記》載:韓信准備謀反時「約陳稀從中起,乃作紙鴦放之,以量未央 宮遠近,欲穿地人宮中」。

《獨異志》載: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圍台城,簡文縛紙鳶,飛空告搏拍急,搬取救兵解圍。 在我國古代,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葯」用作戰爭進攻的武器。

唐代建立後,由於採取了緩和階級矛盾、安定社會秩序、減輕人民負擔、發展經濟生產等一系列措施,社會很快走向安定和繁榮,成為我國古代文化經濟全面發展的時期。社會的安定、文化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盛行。

而節日的盛行促進了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發展,作為一直被用於軍事上的紙鳶,隨著傳統節日清明的興起,用途上有了新的轉折,開始向民間娛樂型轉化。從唐代起,我國將寒食和清明兩個節日合二為一。

由於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所以,深受歷代帝王和勞動人民的重視。《癸辛雜識》載,清明節時,大學也要放假三日,武學一日。

顧非熊在《長安清明言懷》詩中,曾記載了唐玄宗姿游踏青的情景,詩雲/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遊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茸自囀,萬家車馬雨初晴」。在唐代清明時節,朝野盛行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條等風俗。

兒童放紙鳶始在民間流行,唐代詩人唐採在《紙鳶賦》中記載::「代有游童,樂事末工。飾素紙以成鳥,象飛鳶之戾空;翻兮將度振沙之鷺,杳兮空光漸陸之鴻,抑之則有限,縱之則無窮,動息乎絲綸之際,行藏乎掌揮之中……。」

此時紙鳶的製作技藝、放飛效果,已有較高的水平,人們「以紙為風鳶」,可放到「高百餘丈」的天空中去(見《唐書》)。談到唐時期風箏,有必要提及一下有關唐代詩人所寫的風箏詩)近幾年來,某些文章以唐代詩人李商隱在《燕台》中的予西樓一夜風箏急」和高驕「夜靜弦聲響碧空,官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方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的風箏詩句,引證為描寫唐代玩具風箏的詩,以此說明唐代玩具風箏的發展狀況。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以上唐詩中所指的風箏,實為懸掛在屋檐下的「鐵馬」(也作檐馬),因用金屬片製成,風起而作聲,故名「鳳箏」(見宅《辭海》「風箏」詞條)。

據《詢芻錄》記載,中國玩具風箏的名稱源於五代時期,毫州刺史李鄴,在紙鳶上裝制竹哨,風人竹哨,聲如箏鳴,紙鳶由此而得名風箏,因此,將鐵馬混同於唐代的玩具風箏顯然是不對的。 宋代是我國風箏的發展階段。

之所以成為發展階段,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宋代城市文化經濟的繁榮和民間手工業的興起,二是宋代提倡傳統的節日風俗,這就為風箏的發展和進入節日的娛樂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東京夢華錄》載)在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諸趨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用太平車或驢馬馱之,從城外守門入城貨賣,至天明不絕。」

現存的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也充分反映了當時東京療梁清明時節繁榮熱鬧的景象。繁盛的城市文化經濟不僅適應了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為風箏在城市和民間。

的普及打下基礎,因此在北宋放風箏已是民間常見的娛樂活動,並有一些學者對民間風箏開始進行研究。宋代元豐人高承在《事物紀源》中就曾對民間風箏的歷史淵源、名稱等作了專門的考證。

這一時期,民間放風箏還被畫家用作進行創作的一種題材。北宋初期畫家郭忠恕就是其中的一例。

據濰縣真武詞中蘇東坡文記載:「郭忠恕,洛陽人,善書畫,尤善山水。因與監察御史爭朝堂,被貶乾州司戶……有富家於喜畫,。

4.風箏到底有幾千年的歷史

風箏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傳到了歐洲。

5.我國風箏有幾年的歷史

風箏距今已有2400多年。

風箏為中國人發明,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也是一位風箏製作大師。

風箏真正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明。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 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

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

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

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是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

《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7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4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2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09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7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92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2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75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5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