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太原上蘭村有多少人口

太原上蘭村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3-04-24 12:36:07

❶ 太原尖草坪區的郵政編碼是什麼

太原尖草坪區的郵政編碼是030000。

尖草坪區前身為原北郊區,隸屬於山西省太原市,位於太原市主城區北部,三山環抱、一水中分,截至2019年,轄3個鄉、2個鎮、9個街道,82個行政村、66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43.0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31萬人;總土地面積285.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1.6平方公里。

太原尖草坪區的電話區號:0351;

太原尖草閉鍵坪區的郵政區碼:030000;

太原尖草坪區的車牌代碼:晉A;

太帆禪原尖草坪區的行政代碼:140108。

我國的郵政編碼採用四級六位數編碼結構。前兩位數字表示省(直轄市、自治區);前三位數字表示郵區;前四位數字表示縣(市);最後兩位數字表示投遞局(所)。

❷ 太原市晉祠海拔多少米

問題一:太原太山海拔多少米 太山位於晉源古城風峪溝群山之中,海拔1178米,以形似「太」字而得名。南距晉祠風景名勝區5公里,北接蒙山大佛3公里,東距晉陽古城城池遺址約3公里,是晉陽古城宗教祭祀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問題二:太原的西山海拔 太原的西山在太原西南約20公里處,晉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曉月為舊太原八景之一。距市中心23公里,佔地兩千餘畝。冽石口山勢壯美雄偉,是汾河的出口,靠西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凈因寺,寺內大佛高9.6米,為土所雕,又稱土堂大佛寺,寺為三進院,漢所建北齊重修、明清又多次重修。東臨汾水、古柏齊天,土堂怪柏為古太原八景之一。

問題三:太原在山西的哪個地區是怎樣的地形 地處黃河中游,黃旅碼棚土高原東部,北界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隔黃河與陝西省相望,南抵黃河與河南省為鄰,東依太行山與河南、河北兩省毗連。省境輪廓大體呈平形四邊形,介於東經110°15′-114°33′,北緯34°34′-40°43′之間,南北長628公里,東西寬385公里,總面積15.6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土地面積的1.63%,總人口3300餘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4%。省會太原,省 *** 駐太原府東街。 山西省歷史悠久,「西侯度遺址」證明,遠在100餘萬年前,華夏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女媧補天」的傳說就發生在這里。相傳堯都平陽(臨汾)、舜都蒲坂(永濟)、拆則禹都安邑(夏縣)曾建於此。周成王曾封其弟叔虞於唐堯之地,史稱「桐葉封弟」,不久又改唐稱晉,春秋時代,晉國強盛,為「春秋五霸」之一,此自山西省始有「晉」稱,晉國郡縣是中國郡縣最早見於文獻的地區之一。戰國初期,「三家分晉」,韓、趙、魏與秦、齊、楚、燕並稱「戰國七雄」,趙都晉陽,韓都平陽,魏都安邑,史稱「三晉」。 山西省境內山巒疊嶂,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大部分為山區和丘陵。五台山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最高峰。東部太行山、西部呂梁山縱貫南北,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和運城等盆地。恆山、五台山、系舟山、太岳山和中條山散列其間。受地勢影響,全省100多條河流分屬黃河和海河兩大水系。黃河流經晉陝峽谷,在吉縣壺口一帶河床突然下跌15至20米,流水直瀉,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山西地形復雜,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寒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異和垂直差異較大。 山西省現有耕地553876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高粱、豆類和薯類;經濟作物有棉花、煙葉、甜菜、胡麻、油菜籽等。大同、太原、忻州、臨汾和運城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農作區。 山西省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煤、鋁土、鐵等為最。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分布在全省90多個縣(市、區)內。工業以能源、冶金為主,輕工業相對薄弱。 山西省地處南北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等重要干線交會處,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形成以鐵路、公路為主,航空為輔的交通運輸網路,成為華北乃至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 山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歷史古跡、風景名勝較多。較著名的有雲崗石窟、五台山寺群、晉祠、應縣木塔、永樂宮、懸空寺、壺口瀑布、解州關帝廟、洪洞大槐樹等。 山西省土特產繁多,較為著名的有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陳醋、清徐葡萄、平遙牛肉、晉祠大米、沁州黃小米、恆山黃芪、長治黨參等。

問題四:太原什麼地方玩2或3天不錯。給幾個參考的地方! 太原的晉祠是首選旅遊地,除此外天龍山,雙塔寺,崇善寺,純陽宮都值得一游。還可以逛逛近年新建成的銅鑼灣廣場:)祝你在太原玩得開心

問題五:太原周邊旅遊名山有哪些? 太原周邊旅遊名山有天龍山、蒙模螞山等

問題六:太原附近景點 晉祠,蒙山大佛.還有神堂溝、雙塔寺.竇大夫祠.晉陽古城.柳林河景區
汾河二庫風景區.天龍山.忻州禹王洞. 交城玄中寺定襄閻錫山故居.
也可以選擇平遙古城、綿山,榆次老誠.常家大院等...

問題七:太原最好玩的地方 太原旅遊景點非常多,好玩的也不少,下面是幾個主要的太原旅遊景點
崇山寺
三晉名剎雙塔寺,位於太原市城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腳畔。
純陽宮
在山西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乾 隆間增築巍閣三層。宮有四座院落,為呂祖殿、方形單間迴廊亭及巍閣。四圍建配房和磚卷窖洞。呂祖殿為主殿,面闊三間,極壯觀,殿後兩院為樓閣式建築,高低錯落,曲折迴旋,形式別致。後院巍閣最高,登閣環眺,市內景色歷歷在目。前院亦樓閣式建築,平面為方形抹角,四隅建八角攢 尖亭,益增雅趣。解放後又增設假山,建關公亭及碑廊二十楹,已辟為山 西省博物館二部。
天龍山
天龍山,原名方山,屬呂梁山脈分支,海拔1700米,位於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晉祠景區14公里。有專用公路相連。天龍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蔭,溪泉鳴澗,氣候涼爽。早在東魏時高歡建了避暑宮,北齊高洋建了天龍寺,並都開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稱,從此,天龍山聲名大振。
雙塔寺
三晉名剎雙塔寺,位於太原市城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腳畔。這里,綠樹紅牆,寶塔梵殿,龕閣玲瓏,碑碣櫛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肅穆幽靜,古香古色。
汾河公園
汾河公園位於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態景觀公園,首期工程建於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總投資5.6億元,是具有中國北方園林風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園,全長6公里,寬500米,佔地300公頃,形成了130萬平方米水面和130萬平方米綠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綠地游樂場所。同時也是太原城區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復式河槽由中隔牆分成東西兩渠,東側清水渠,寬220米,由四道橡膠壩分為三級蓄水湖面;西側渾水渠寬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庫灌溉輸水。東西兩岸各布置一條箱形排污暗涵,接納城市排污管道和邊山支溝來水,送至下游污水處理廠進行凈化處理。
烏金山
太原市東郊外10餘公里處有一座烏金山,北與罕山緊相毗鄰。這里現在已是一處國家級的森林公園,但是太原市民中十處國家級的森林公園,但是太原市民中十有八九不知道緊挨太原還有這樣一個好去處。
晉祠
晉祠旅遊景區距太原市較近,氣侯條件與市區接近,加上依水傍山,風景優美,是遊客避暑、觀光地。太原市通往晉祠的804路(308路)無人售票公共汽車,行車間隔時間短(15--20分鍾),乘車環境舒適。

問題八:經濟適用房真的經濟嗎?為什麼要造到郊區? 因為灬

問題九:太原市旅遊景點有哪些 太原旅遊資源豐富,較為著名的名勝古跡有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純陽宮、崇善寺、竇大夫祠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名山、石窟、寺院、廟宇、湖泊、森林、溫泉、溶洞、峽谷、河流、古建築、古遺址、名人故居、歷史文化紀念地、博物館等旅遊資源的豐富以及高品質的文物的集中,在國內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晉祠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天龍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經、純陽宮關羽立馬銅像,在中國文學藝術史上均佔有輝煌的一頁。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寫的「貞觀寶翰」《晉祠銘並序》碑文,是現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書碑。太山、天龍山、龍山、蒙山等名山見證了太原城2500多年的滄桑歲月。
太原市積淀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的「晉祠」園林、建於明代的永祚寺、
雙塔寺、中華傅山園、晉祠園林
中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凌霄雙塔」、被專家傳為世界之最的中國最大道教石窟龍山石窟。
晉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懸瓮山下晉水發源處。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叔虞封唐,子燮因晉水更國號,後人因以命祠名。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度,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御碑《晉祠之銘並序》。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於聖母殿左側,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鬱郁蒼蒼,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陳運和詩《晉祠》贊「唐太宗的行書石碑不老 宋代鑄的鐵獅雄風依然」。
天龍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四周山巒起伏,山頭龍王石洞泉水盪漾。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東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15窟。石雕體態生動,刀法洗煉,具有豐富的質感。宋代改名聖壽寺,寺宇已毀。寺前蟠龍古松蒼翠蔽日。
永祚寺雙塔
永祚牡丹(雙塔寺)
在太原市東南郊郝庄村南。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內那兩座」巍峨壯觀的古塔,引人矚目,才被世人習呼為雙塔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現存寺內主要建築,全為磚構。八角十三級,高54.7米。塔內有階梯,可登頂層,憑窗遠眺,太原風光歷歷在目。人們出入太原,雙塔首先映入眼簾,成為太原的標志。寺內牡丹遍地,傳為明代所植。
龍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營造龍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8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40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實,衣著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
純陽宮
在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又稱呂祖廟。創建年代無考。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晉藩王朱新揚對宮內重新規劃,規模空前。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增築後院巍閣3層,景觀宜人。該院整個建築布局,類似八卦形式,為國內少見。
竇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蘭村、汾河峽谷左側,祠內古柏蒼翠。晉國大夫竇叻獾靨原,曾開渠興利,後人在此立祠祀奉。歷代都留有碑記。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還保留宋金時期風格。其中獻亭甚大,後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結構簡練而嚴謹,為金元建築中所罕見。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湧出,水溫較低,人稱「寒泉」。「烈石寒泉」為太原名勝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毗鄰有人民兵工第一校之美......>>

問題十:太原市哪的山最高?在什麼地方? 不清楚

❸ 山西太原有多少個村

他說的是村不是區,我想中北大學那邊有上蘭村、呼延村、西州核陪張村、北張村,坐12路一路都大部分經過村,都是田地。冊蠢
比較繁華的地方就是後北氏如屯和前北屯都是村,然後大王村、小王村,山西大學那邊還有幾個村

❹ 上蘭村有什麼景點

上蘭村位於太原市西北部,汾河水由此進入太原市,村轄面積11平方公里,是太原市建制較早的村鎮之一。上蘭村作為太原市的北部名村名鎮,人口匯聚,主要源於該地區的優美風景、著名景點和較好的生活條件。轄區及鄰近村落,
景點集中,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景,上蘭新區也是太原市規劃中的西北旅遊地區的中心。
竇大夫祠位於上蘭村的西北部,北依冽石山,西傍汾河,東鄰中北大學。祠堂是紀念春秋時期晉國治水官員竇犨的建築,也是歷史上官員和百姓的祈雨場所。竇犨因關注民生,開山鑿渠造福百姓,政治主張與孔子而合,深受百姓敬仰,被稱為「河神」。竇大夫祠始建年代不詳,現建築創建於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重修於蒙古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明清續修,現存建築為元代風格,歷史上有英濟侯祠、冽石神祠和竇大夫祠三種稱謂。竇大夫祠坐北朝南,殿堂30餘間,佔地25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樂樓、南殿、獻殿、後殿,南殿兩側有鍾、鼓二樓,分別以石柱、木柱為立,十分罕見。獻殿四角立柱,外施雙昂斗拱,內飾八卦藻井,八卦藻井為當今建築史上少見,全國僅兩處,這是祠堂被列為國家級文物的重要原因。祠堂各代石碑22通,其中元碑一通,明碑三通,清碑18通,其一龜馱石碑,表面光潔,玲瓏透亮,光瑩照人,有「透玲神碑」之稱,與汪巧祠內建築「明三暗五」、「窯洞出檐」、「神龕梧桐」、「鼓樓石柱」、「魚台砂座」、「二郎手印」、「離祠紅馬」共為內八景。祠堂與汾河壩堰之間,是著名的冽石寒泉遺址。以前因地下水資源豐富,泉水噴涌,山石之間也有股股清泉,水甚清冽,夏天水溫僅攝氏4度,又稱「寒泉」。據說宋徽宗到此,欣然留有「靈泉」二字。冽石寒泉、徽困歲鍵宗靈泉與冽石山口、山腰佛龕、堰隔清濁、汾河夕照、戲台楹聯、西山石窟共為大夫祠外八景。
竇大夫祠之著名,不僅因為竇犨事跡、建築風格,還因文人墨客、歷史人物的關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書法家、畫家、詩人、金石家、醫學家傅山的故雀判鄉——西村與上蘭村為鄰,傅山於1639年(崇禎十二年)上京請願回太原後,在竇大夫祠隱居研習。竇大夫祠的東部分為辛亥革命老人趙戴文居住的念經堂和衣冠冢,是趙戴文修養、與閻錫山商討形勢之地。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曾到祠游覽,並留有墨跡。
除了竇大夫祠以外,位於上蘭村南部的廣濟寺五龍廟是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千佛洞景區,洞內面積7360平方米,塑雕各種佛像、人物1192位,弘揚了黃土文化,開創了土雕藝術的先河。上蘭村西南是又一處國家級保護文物單位——凈因寺,依山而建,東臨汾河。寺內創建於金泰和五年(1205年)的土佛,高10米,結跏跌坐,佛面高額豐准,神態安詳,傳為漢代所塑,是太原市外八景之一。

❺ 太原宇文山莊和宇文河是一個旅遊點嗎

上蘭村

上蘭村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汾河水由此進入太原市,村轄面積11平方公里,是太原市建制較早的村鎮之一。上蘭村作為太原市的北部名村名鎮,人口匯聚,主要源於該地區的優美風景、著名景點和較好的生活條件。轄區及鄰近村落,景點集中,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景,上蘭新區也是太原市規劃中的西北旅遊地區的中心。位於太原市區西北端,汾河橫貫全境。

上蘭村街道辦事處是2001年由原尖草坪區上蘭鎮經撤鄉並鎮後成立。全街道佔地面積達14.10平方公里,地區人口密集達3.4萬人,農業人口約6800人,耕地面積3659畝。上蘭街辦西依二龍山,北與陽曲縣伙路坪接壤,東與尖草坪區向陽鎮毗鄰。

千佛洞

位於寧鄉縣崔坪鄉的「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復雜,並有罕見的洞內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崔坪鄉位於距寧鄉縣城62公里處的西部山區,境內山清水秀,奇峰峻嶺,石龍洞、峽溪、猴公大山,謹凳少年水庫四大景點黃同勾勒出崔坪的秀美和壯麗。石龍洞(原名十三洞)處於風景秀美的石龍山下。相傳由十三個連環洞組成,故名十三洞。

柏林園

柏林園位於中北大學校內,是太原市七所四星級公園之一,西倚二龍山,南臨汾河水,毗鄰太原名勝竇大夫祠,青山碧水,風景旖旎。附近有二龍山,千佛洞、中華傅山園、竇大夫祠、多福寺等人文、自然景觀。

公園內有成年柏樹數百棵,迎春花慶姿、桃花、牡丹花等植物。公園門口有一座人工湖,並且還有一處噴泉,柏林園長廊、孔子塑像,涼亭等別具特色的小景點鑲嵌其中。「龍山飛瀑,柏林冬色」,祥差旅構成太原八絕,已經成為太原市居民的好去處。

二龍山

二龍山是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素有「哈爾濱東花園」之稱,位於哈爾濱市東50公里處,東經127度27分41秒,北緯45度45分59秒,坐落在古城賓州西南。二龍山因二龍湖而得名,二龍湖又名二龍山水庫,始建於1958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城鎮供水、漁業生產和旅遊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庫。佔地25平方公里,一湖碧水,三面環山,既有二龍戲珠、長龍卧波、銀峰插翠、碧波唱晚等十大麗景,又有寶島飛虹、湖面飛魚等四大奇觀。是消暑、度假、休閑、療養的好地方,年接待中外遊客近百萬人次。

❻ 中北大學周圍有什麼好玩的啊

學校里的話就是二龍山和柏林園,山上蠻好玩的還有碉堡和防空洞,看你能不能找到了。北面有蓮花台千佛顫襪洞土雕群,建議開車去走還是挺遠的;過了汾河到土堂有個寺貌似還有很悠久的歷史,裡面有個大佛;往南就是崛圍山,還茄銷激有汾河二庫,這個貌似還不錯,從呼延村直開進去上山就是;東面柏板鄉宇文村裡有斗攜個很大的農家莊園,裡面的飯特別好吃,還可以摘瓜果之類的,鑽山洞,打真人CS;學校出去走新蘭路有個中華傅山園,個人認為沒多大意思

❼ 太原市尖草坪哪個村最大大

太原市尖草鬧改坪上蘭液斗判村的人銷灶口是最大的,這點很簡單!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區南環路

❽ 熟悉太原的進。太原哪些城中村人口比較集中

我是太原南邊的,就我們這邊,北張村,塢城村都很大,靠近長風街的親賢村幾乎已經商業棗謹彎化了,全是「房地產」晌慧生意的。北張村塢城村則是學生、打工族特別多。郝庄在服裝城附近,也是多年來很NB的地方。然凳悶後就是大王村,小王村,都是很有名的。

可能不太全面,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黃河歷史變遷圖

一、黃河的歷史變遷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簡正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二、黃河入海口的歷史變遷

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族掘。

其下遊河道的變遷極為復雜,從孟津以東至滎陽(南岸)、武陟(北岸)間,因河身為南岸山脈所約束,只是沿著自西而東的方向發生很小的移動,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點五公里,古黃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黃河則距孟津城僅二點五公里,可見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約十公里。武陟、滎陽以下,黃河正式進入華北平原,才有改變方向的大規模改道。

改道不僅次數頻仍,流路紊亂,波及地域也極為廣闊。歷史上出現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數十根。

武陟、滎陽是扇紐,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黃河的改道對這一廣大區域的地貌變遷造成極大的影響。

據文獻資料記載,從先秦時期到解放前約三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達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兩次決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學者胡渭從古代黃河上千次改道的記載中,予以整理歸納,在《禹貢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說。

後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加上一徙,統稱「六大徙」。再加上戰國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為七個階段。

分述於下:戰國初期見於先秦文獻而為人們所熟悉的古黃河下遊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貢大河」,根據《禹貢·導水》章的敘述是「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洛汭」為洛水入河處,「大伾」在今河南浚縣,說明古河水東過洛汭後,自今河南滎陽廣武山北麓東北流,至今浚縣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後沿著太行山東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陸」指大陸澤。說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縣南,接納自西東來的漳水,然後北過大陸澤。

「九河」泛指多數,是說黃河下游因游盪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則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勢而在今天津市東南入於海。

另一條見於先秦文獻的古黃河下遊河道「山經大河」,由於《山經》中不見關於河水徑流的記載,一直為世人所忽視。譚其驤根據《北山經·北次三經》所載入河諸水,與《漢書·地理志》、《水經注》所載的河北水道相印證,發現「禹貢大河」流至今河北深縣後,「山經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今清苑縣折而東流,經今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今天津市東北入海。

西漢末見於文獻記載的黃河下遊河道是《漢書·地理志》及《漢書·溝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經·河水注》的「大河故瀆」。胡渭說:「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東行漯川,右逕滑台城,又東北逕黎陽縣南,又東北逕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河至此與漯別行而東北入海,《水經》謂之『大河故瀆』」。

認為是大禹治水以後黃河的第一次改道。 這條「大河故瀆」的具體徑流是:宿胥口以上與《山經》、《禹貢》河道同,自宿胥口東北流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的一段,胡渭敘述較詳;過長壽津後,河水折而北流,至今館陶縣東北,折東經高唐縣南,再折北至東光縣西會合漳水,復下折而東北流經漢章武縣(今黃驊縣伏漪城)東入海。

譚其驤考訂,認為這條河道始於周定王五年河徙說雖不足憑信,但這條「大河故瀆」的形成很可能早於《禹攔穗悔貢》、《山經》河,在春秋戰國時代,它們曾長期並存,造為主次。「約在前四世紀四十年代左右,齊與趙、魏各在《漢志》河東西兩岸修築了綿亘數百里的堤防。

此後,《禹貢》、《山經》河即斷流,專走《漢志》河,一直沿襲到漢代」。戰國中期下遊河道全面築堤後,發揮了蓄洪攔沙作用,因而河床比較固定。

其間雖曾決溢過九次,最著名的是漢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決於瓠子(今河南濮陽西南),東南注鉅野(巨野澤,在今山東西南部),通於淮、泗」。這是歷史記載黃河奪淮入海的第一次。

洪水「汜郡十六」,歷時二十餘年,直至元封二年(前109年)始予堵塞。以後的幾次決口大多經過數年即被堵住,河復故道。

這條河道穩定了四百七十五年。但到西漢末年,由於泥沙長期堆積,「河水高於平地」,重大改道,已勢不可免。

宋初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發生第二次大徙。「河決魏郡(治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泛清河以東數郡。

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今河北大名東)冢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堵塞」。洪水在今魯西、豫東一帶泛濫了近六十年,直至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北)海口千餘里」,始形成東漢大河,也就是《水經注》以及唐《元和郡縣志》所載的大河。

東漢大河的位置較西漢大河偏東,從長壽津自西漢大河故道別出,循古漯水河道東行,復蜿蜒於今黃河與馬頰河之間,至今濱縣之南入海。距海里程比西漢大河短,河道也比較順直,東漢以後河水含沙量又相對有所減弱。

由於以上這些原因,這條大河穩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沒有發生大的變動,其間很少有決溢發生,也無大的改流。因此,魏、晉、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書·地理志》也沒有黃河經行的記載。

唐末宋初,由於下遊河口段淤高,排泄不暢,曾出現多次決口。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唐景福二年(。

三、黃河入海口變遷歷史

一、戰國初期 1、見於先秦文獻而為人們所熟悉的古黃河下遊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貢大河」。

另一條見於先秦文獻的古黃河下遊河道「山經大河」,由於《山經》中不見關於河水徑流的記載,一直為世人所忽視。 2、譚其驤根據《北山經·北次三經》所載入河諸水,與《漢書·地理志》、《水經注》所載的河北水道相印證,發現禹貢大河流至河北深縣後,山經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會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縣南,會合泒水、滱水後,繼續北流至清苑縣折而東流,經安新縣南、霸縣北,東流至天津市東北入海。

二、西漢末 1、見於文獻記載的黃河下遊河道是《漢書·地理志》及《漢書·溝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經·河水注》的「大河故瀆」,認為是大禹治水以後黃河的第一次改道。 三、宋初 1、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發生第二次大徙。

「河決魏郡(治鄴,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泛清河以東數郡。先是,莽恐河決為元城(今河北大名東)冢墓害,及決東去,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堵塞」。

四、北宋慶歷以後河道 1、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第三次大徙。黃河在澶州商胡埽決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經河南內黃之東、河北大名之西,經今滏陽河和南運河之間,沿著南宮之東,棗強、武邑之西,獻縣之東,至青縣匯入御河,經界河至今天津入海。

宋人稱這條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五、金章宗明昌五年至明弘治初河道 1、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決陽武光祿村。

此次河決以後,黃河河道南移,分別進入泗水及濟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兩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黃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

南派水勢大於北派,這是黃河流行於山東丘陵以南的開始。 六、明弘治中至清咸豐的河道 1、明弘治八年(1495年),築斷黃陵岡,以一淮受全河之水,為第五次大徙。

七、清咸豐五年以後河道 1、清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黃河在蘭陽銅瓦廂(今河南蘭考附近)決口,在山東壽張縣張秋鎮穿過運河,挾大清河入海,是為第六次大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河入海口。

四、黃河從古至今的變化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

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93次,河道因泛濫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

洪水遍及范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 戰國築堤以前 上限大致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

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北山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沖積扇的南緣,向東經過雄縣、霸縣一線,到今天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今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漢志》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

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互為主次,或同時存在,但以流經《漢志》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就是黃河的專稱。

據《漢志》、《水經注》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餘條,都可能是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② 公元前 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游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志》里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游盪,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

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浚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

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時黃河又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紀(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河水一直泛濫至清河郡以東數郡。當時,王莽因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就不主張堵口,聽認水災延續了近六十年,從而造成黃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後,在將近千年時間里,黃河下遊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偶而有決溢,也未造成大規模改道。其原因: 一,東漢開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黃河中游,退耕還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叢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領導下,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條新的河道,大體流經冀魯交界地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旺賓一帶),自西漢大河別出,循古漯水河道,經今范縣南,在今陽谷縣與古漯河分流,經今黃河和馬頰河之間,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 三,當時黃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澤窪地,都起著分洪、排沙與調節流量的作用。

④ 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經近千年的堆積,到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逐漸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發生近百里的改道。

到五代時期,決口的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決。 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

此後決口地點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一帶。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

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游合御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

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黃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吳埽、內黃口) ⑤ 1128年~16世紀中葉(金元至明嘉靖萬曆時)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

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一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以東南流入淮為常。這是黃河下游變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也是黃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間原是黃河下游的窄道,由於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決口後擺動的范圍,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離開了這段河道以後,下遊河道折向東或東南,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在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佔10次。

1286年。

五、黃河入海口的歷史變遷及其原因

第一節 中國文化搖籃——黃河的變遷 黃河象一條金色的巨龍,橫卧在祖國的北部大地上。

它全長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積七十五萬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是我國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其中下游地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一、歷代對河源的探索 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對這一象徵著中華民族古文化搖籃的河流發源地,曾進行過長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侖」及「伏流重源」的臆說 《尚書·禹貢》最早就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

說明遠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紀,當經濟文化發展較高的中原地區與西部河源地區還沒有發生直接聯系的時候,我國人民就已經知道黃河是發源於今青海東部積石山一帶①。成書於《禹貢》之前的《山經》說:「昆侖之丘,……河水出焉」②。

《爾雅·釋水》:「河出昆侖虛。」《淮南子》:「河水出昆侖東北陬,貫渤海。」

據胡渭考證,「自漢以前,但知昆侖在中國西北,終未明在外國某地也」③。說明人們對當時為戎羌諸族所佔居的黃河上源一帶的真相,還不很清楚,所雲黃河出於昆侖,可能來自間接傳聞或是一種臆度。

漢朝通西域後,「而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雲。」①從此,將今新疆西部的於闐河當作黃河源,於闐河所出的於闐南山稱為昆侖山,成了河出昆侖說的根據。

張騫向漢武帝匯報在西域的傳聞,於闐河「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①。其後,班固更進一步加以引申說:「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

去玉門、陽關三百餘里,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雲。」

③古代「導河積石」和「河出昆侖」的傳說,便這樣與西域流傳而來的「潛流復出」的說法揉合在一起,發展成為「伏流重源」的謬說。 2.晉、唐時期對青海河源地區的初步認識 魏、晉時期,內地人民從對吐谷渾所據青海地區的密切往還中,逐漸了解到河源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內。

晉代張華所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④。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平定吐谷渾後,在今青海貴德以西黃河上源地區設置河源郡,也表明了當時人們對河源所出地區的確認。

及至唐代,和青海、 *** 等地的羌、藏族人民交往頻繁,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侯君集與李道宗到達河源地區:「閱月,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觀河源。」⑤按星宿川唐《十道圖》別作「星宿海」。

柏海當即今黃河源上的扎陵湖。藏語扎陵系白而長之意,「白」與「柏」同音。

後吐谷渾為吐蕃所並,唐蕃之間來往不斷,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松贊干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親迎於河源」⑥。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大理寺卿劉元鼎作會盟使出使吐蕃,進入黃河上源「虜曰悶摩黎山」①。

據吳景傲《西垂史地研究》考證,悶摩黎山即今巴顏喀拉山,對河源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可見唐代對處於入藏通道的河源地區已有所了解。

3.元、明、清三代對河源地區的考察與成就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派滿族人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②。都實所率領的河源勘察隊進行了我國歷史上對河源地區的第一次大規模考察。

潘昂霄著《河源志》一書,記載此行時曾越過黃河上源的兩巨澤「阿剌腦兒」(指扎陵、鄂陵二湖),及「粲若列星」的「火敦腦兒」(指星宿海)。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河源考察的珍貴文獻。

與都實同時期的臨川人朱思本,得帝師巴爾濟蘇所藏梵文圖本,譯為漢文,其內容與潘昂霄的《河源志》互有詳略。但他提到河源「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東北流百餘里,匯為大澤,曰『火敦腦兒』」②。

已明確指出河源來自星宿海西南百餘里,正是今天卡日曲的位置。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僧侶宗泐往返西域,途經河源,在其所作《望河源》詩序中自記:「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則流入氂牛河,東北所出之水是為河源」④。

按藏語「抹必力赤巴山」就是黃河與長江上源分界之山,即巴顏喀拉山。氂牛河即長江上源通天河。

今卡日曲和通天河支流正是一山之隔,兩源相去僅十多公里。由此可見,宗泐所見的河源,也是卡日曲,和朱思本所指河源是一致的。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以拉鍚、舒蘭為首的考察團,在探尋河源後,所進呈的《星宿海河源圖》中,發現星宿海以西黃河有三條源流,「三河往東順流入於扎陵」①。五十六年(1717年)清 *** 在全國進行大規模測量後所繪《皇輿全覽圖》,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的新《皇輿全圖》,以及當時人齊召南所著《水道提綱》②,都誤將三條上源的中支「阿爾坦」認作黃河正源。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遣「阿彌達前往青海,務窮河源」③。據《湟中雜記》記述,阿彌達「查看鄂墩他拉共有三溪流出。

自北面及中間流出者,水系綠色;從西南流出者水系黃色;……西面一山,山間有泉流出,其色黃。詢之蒙、蕃等,其水名阿勒坦郭勒,此即河源也」④。

阿彌達所見到的阿勒坦郭勒,據傅樂煥考證⑤,和朱思本、宗泐的發現是一致的,都是黃河正源「卡日曲」。藏語「。

六、黃河的歷史背景資料

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

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

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 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

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9)太原上蘭村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內蒙古黃河灌區,是中國著名的大灌區之一。其范圍西起烏蘭布和沙漠東緣,東至呼和浩特市東郊,北界狼山、烏拉山、大青山,南倚鄂爾多斯台地,包括河套、土默川、黃河南岸灌區。

跨伊克昭盟、巴彥淖爾盟和呼和浩特、包頭、烏海3市的19個旗(縣、區)。 土地總面積2891萬畝,現有耕地1878萬畝,灌溉面積936萬畝,農業人口201萬,人均耕地9.3畝,其中水地4.7畝。

寧夏引黃灌區,是我國四大古老灌區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灌溉歷史。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譽,是寧夏主要糧棉油產區,也是全國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

灌區涉及青銅峽市、永寧縣、銀川市、賀蘭縣、平羅縣、陶樂縣、惠農縣、石嘴山市及中衛縣、中寧縣、吳忠市、靈武市等4個縣(市)的引黃灌溉部分,計12個縣(市)和20多個國營農、林、牧場。 汾河灌區,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面積分布在汾河兩岸,北起太原市北郊上蘭村、南至晉中地區介休縣洪相村,長約140km,東西寬約20km,西以太(太原)汾(汾陽)公路和磁窯河為界,東以太(太原)三(三門峽)公路和南同蒲鐵路為界。

灌區跨太原、晉中、呂梁三市,12個縣(市、區)共56個受益鄉(鎮)的488個村,全灌區控制土地面積205.55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56.84萬畝。設計灌溉面積149.55萬畝,受益面積約佔全省水地面積的近十分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區之一。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2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0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9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67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37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5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89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4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1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