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到鹽源有多少人口
⑴ 涼山的人口有多少
截止2020年末全州戶籍人口533.1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為306.85萬人,占總人口的57.55%;彝族人口為288.74萬人,占總人口的54.16%。
涼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漢、藏、回、蒙、苗、傈僳、傣、納西、布依、壯、白、滿、土家等14個世居民族,總人口521萬,其中彝族人口275.7萬佔52.92%。中國有近900萬彝族人口(2010年,第六次中國人口普查871萬),涼山佔到了30%左右。
交通運輸
截至2017年底,涼山彝族自治州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7398公里,增長1.75%。其中:等級公路通車里程23651公里、增長10.5%,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28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219139萬噸公里、增長0.07%,旅客周轉量322569萬人公里、增長0.05%。
2018年末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7585.77公里,其中:等級公路通車里程24681.54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12.74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301141萬噸公里,增長7%,旅客周轉量348937萬人公里,增長8.8%。
以上內容參考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涼山概況
⑵ 涼山彝族自治州 鹽源縣 屬於四川哪個市下面
西昌市,鹽源縣是中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所轄的一個縣。總面積8388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33萬人。著名旅遊景點、川滇交界處的瀘沽湖的三分之二即位於鹽源縣,目前由四川方向前往瀘沽湖的遊客正在逐步增多。
⑶ 西昌多少人口
根據四川省西昌市政府網公布,西昌市現有65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35萬,城鎮人口30萬,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8.77%。
四川省西昌市其他概況
地理位置:位於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寧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東經101°46′~102°25′、北緯27°32′~28°10′。
面積:西昌南北最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約43公里,幅員面積2651平方公里。
民族:西昌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漢、彝、回、藏等28個民族,以漢族人口居多。
語言:西昌話屬於四川方言的一種,但是非常地道的西昌話又和四川方言有很大的區別,不過一般遊客到了西昌,用普通話和當地人交流都沒有障礙,即便是方言,也可以聽懂80%。
氣候:西昌屬於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蘊藏著豐富的氣候資源,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等特點。白天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特色美食:到了西昌不可不品嘗西昌具有民族風味和本地特色的風味菜,乳豬砣砣肉、酸菜土豆雞,蕎麥餅、彝家辣子雞為西昌具有彝族特色的風味菜。建昌板鴨、醉蝦、城門洞牛肉粉、李肥腸、清真園牛肚粉、西昌卷粉、會理黑山羊肉等為具有西昌特色的風味菜。
特產:彝族漆器、彝族銀飾、彝族服飾、涼山系列山珍、松茸、蟲草、圓根酸菜、鹽源蘋果乾、建昌板鴨、衛星基地火箭模型在各超市有售。
城市榮譽:西昌有四張名片、六大殊榮,分別是太陽城、月亮城、航天城和小春城;西昌是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7年度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四川省第一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四川省森林城市;2008年末,西昌被評為「中國旅遊最令人嚮往的地方」,2009年,西昌和平遙古城、麗江古城等成為了「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
⑷ 鹽源縣屬於哪個市
鹽源縣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鹽源縣位於涼山州西部,青藏高原東南緣,雅礱江下游西岸,東經100°42′—102°03′,北緯27°06′—28°16′。東隔雅礱江與西昌市、德昌縣、米易縣相望,南接鹽邊縣,西連雲南省寧蒗縣,北與木里藏族自治縣、冕寧縣山水相連。
鹽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縣歷史,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即設置了越西郡定笮縣。歷代縣名幾經變異,唐易名為昆明縣(又為香城郡),宋稱賀頭甸,元稱潤鹽州、柏興府,明稱鹽井衛,清朝雍正七年定名為鹽源沿襲至今。
1952年將鹽源縣的原木里宣撫司轄地劃出成立木里藏族自治縣,鹽中區劃歸西昌市管轄。清代《鹽源縣志》對縣名的詮釋為:「鹽之雲者,於食貨重富民之政;源之雲者,為若繩」(「若」指若水,今雅礱江;「繩」指繩水,今金沙江)。
鹽源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曾以鹽鐵之利而繁榮,以「南絲綢之路」而興盛。而今又以鹽鐵之利、山川之勝和瀘沽湖摩梭人婚俗而遠近聞名,有神秘「女兒國」之稱。鹽源扼山川之勝,據湖海之秀,占鹽鐵之利,擁林木之長,因此而享有「高原明珠」、「綠色長廊」、「中國烏拉爾」、「金盆寶地」等盛譽。
(4)西昌到鹽源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商周及戰國之時,為西南夷笮人游牧之地。西漢元鼎六年(111年)正式置定笮縣、大笮縣,隸屬越郡。蜀漢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後,大笮縣並入定笮縣。晉及南北朝仍置定笮縣。北周天和五年,改定笮縣為定笮鎮,隸屬嚴州。
隋代,定笮鎮仍置。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昆明縣,隸屬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征討松外夷人,在其地設昆明縣。至德元年昆明、昌明二縣為吐蕃所佔據。唐觀元十六年,唐收復昆明縣,昌明縣廢治。
咸通六年後,南詔占據昆明縣,改設為香城郡。大理時期,香城郡廢治,為部落如庫部所據,隸屬善巨郡。
元至元十四年,如庫部內附,立鹽井管民千戶,至元十年增設金州。至元十七年改鹽井管民千戶為閏鹽州,以儷儷部設普東州,隸屬德平路。至元二十七年,立柏興府,合並普樂、閏鹽為州。改金州為金縣,並隸柏興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柏興府改隸雲南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降柏興府為柏興州。洪武二十六年(1392年)廢柏興州,改置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領轄打沖河中左千戶所、馬剌長官司。
清初仍置鹽井衛。清雍正六年(1728年)鹽井衛改置鹽源縣,並將鹽源原轄阿所拉地劃設鹽邊廳,隸屬寧遠府。鹽源縣瓜別設別安撫司。民國元年(1912年),(仍設鹽源縣,並將鹽中(西昌市佑君鎮)劃屬鹽源縣管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鹽源縣隸屬第十八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7年)隸屬寧屬屯墾委員會。1950年鹽源隸屬西昌專區。1952年鹽源縣城由衛城遷治鹽井。1964年改為鹽源彝族自治縣。1978年隨西昌地區並入涼山州,復名鹽源縣。
⑸ 鹽源縣海拔高度是多少米,鹽源縣海拔高度是多少人口
1.鹽源縣海拔高度一般在2300米至2800米,最高海拔4393米,最低海拔1200米。
2.鹽源縣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青藏高原東南緣,雅礱江下游西岸,地理坐標為:東經100°42′09″-102°03′44″,北緯27°06′31-28°16′31″之間。
3.東隔雅礱江和西昌市、德昌縣、米易相望,南接鹽邊縣,西連雲南省寧蒗縣,北和木里藏族自治縣、冕寧縣山水相連。
4.鹽源縣隸屬四川省,縣內蘊藏著鹽、鐵、金等41種礦產資源。
5.生息著黑頂鶴、熊、獐子等多種珍稀動物。
6.盛產蘋果、金邊瓜子等名優特產,是西南地區的蘋果生產基地。
⑹ 四川省西昌市鹽源縣的簡歷是
鹽源縣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雅礱江下游西岸,幅員面積8398平方公里,人口33.5萬。境內風光旖旎,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民風淳厚。歷史上曾以「南方絲綢之路」而興盛,而今又以鹽鐵之利、山川之勝和瀘沽湖摩梭人婚俗而遠近聞名,有神秘「女兒國」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