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美國教育領先中國教育多少年

美國教育領先中國教育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3-05-07 13:29:05

A. 美國教育領先中國多少年

美國的教育水平超過中國的教育水滲扒平有些年頭,但是具體的時間可能會有一點偏差。根據世界銀乎喊乎行的數據,到2000年,美國的教育水平超過中國的教育水平大約有20年以歲悉上。

B. 中國用了多少年達到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程度

國家與國家是不能直接比較內部情況,只能比較它們對外的反應。
每一個國家的歷史不同、思想不同、體制配沖咐不同、所擁有的資源不同,所構建出來的國家表面看差不多,其實是不同類型的國家,可以說是不同的物種,就像人和大猩猩一樣。
硬是要比較的話,中國把教育產業化後,就逐步實現了表面大眾化(本科學歷多了)。教育產業重心轉移到賺錢上,大力擴招,20年都沒到。
最後,稀缺的東西都必然是金字塔型的,權利分配,財富分配,教育資源分配。民主只是統治需要,橄欖型培純社會只是理想化判橋,高等教育大眾化只是美好願景;職位永遠存在高低,財富集中是必然,高校排名亘古存在。

C. 中國教育與美國教育的不同點是什麼

一個是花朵,一個是種子。 一個講正規 一個講實用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區別就在於中國教育嚴謹,而美國教育自由,但恰恰中國人的犯罪率要比美國高得多。因為他們給了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家長老師不應該剝奪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否則會讓學生感到很壓抑 . 中美兩國文化歷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異。很多人認為中國基礎教育扎實,美國一些教育學者也在呼籲向亞洲包括中國學習基礎教育。「數學神童」與 「數學白痴」 先看中國人怎樣教育小孩。很多人認為,小孩像個空瓶,吸收能力特別強,於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往裡灌輸知識。教其背唐詩、誦古訓,盡管他們不一定理解,但先讓其被動吸收,然後慢慢消化,最後將這些知識融匯貫通。 美國人盡量讓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過讓其接觸大自然、認識真實世界,建立認知基礎。多讓幼童用五官感覺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心去體會數字的意義,而不是只獲得正確答案。他們認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樣抽象地學習,只有用真實世界的印象建立邏輯思維。中國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 3+4=7,將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但那隻是鸚鵡學舌。 也許有人要問,小孩在玩中能學到什麼?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觀察他10個月大的兒子時,發現孩子老是把麵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並且非常專注地觀察麵包的落點,小孩丟東西的行為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揀起這些東西時,會告訴小孩你不可 以再亂扔東西,卻很少去想小孩扔東西的動機。皮亞基鉛皮傑發現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學習萬有引力的過程。為什麼麵包會落下去?氣球會浮起來?牛奶會流出去?小孩都在認識、體會這個世界。 在美國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可能會上演這種情景:當老師發問「7+8等於多少?」時,中國小孩馬上可不加思索地回答 「15」,天才啊!而美國小孩可能手指不夠數,還要把鞋子脫掉,手腳並用,簡直笨得一塌糊塗!美國學生數學成績差出了名,似乎中國教育培養的是「數學神童」;而美國教育培養的是「數學白痴」。 然而那些「中國神童」長大後都到哪去了?縱觀近代世界科學史,西方尤其是美國教育造就大批頂級科學家。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學習到底是為分數,還是為應用和創新? 當然,今天在北美的華人第二代,雖然多少受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但也不不亞於老美,工程師、博士後及專業人才比比皆是。 強調結果與搏差重視過程 還有人認為美式教育注重廣博,中式教育窄而深。筆者覺得這種評價不夠准確。沒有深度的學習,美國人怎麼能包攬大多數諾貝爾獎? 美國教育重視閱讀而不要求背誦,因為廣泛閱讀可增加寬廣的背景知識,開拓視野,豐富想像力;而背誦可能被前人思維所束縛而難有創新。 美式教育讓學生做課題,通過探究性學習,對某個主題做較深入的學習。當學生對一個課題深入研究時,他需要翻閱大量資料,學習相關知識,思考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做實驗,寫論文,應對質疑和答辯。回過頭來,不但經過閱讀、寫作等綜合訓練,而且所學的知識大大超出教科書范圍。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對所有主 題都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過探究,深入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有廣博的知識,又有深入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博大精深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教育是全社會都要支持的事業,美國高中生進入英特爾科學獎競賽決賽者的很多實驗都在大學實驗室里完成,指導老師多是大學教授,成果有一定分量,不是小兒科,而這些獲獎者的考試成績同樣也很優秀。美國還把很多大學基礎課程下放到高中,給有能力的學生選修,成績可以激梁被大學承認。 但美國基礎教育也存在很多問題,水準也參差不齊,在快樂童年觀念主導下,小孩沒學習壓力,過度放任而導致很多學生不刻苦用功,這對教育資源是極大浪費。有的在小學四五年級還記不住九九乘法表,高中畢業還離不開計算器,如此種種與素質教育差很遠。 中式教育多以應試為目的,強調背誦和記憶,僅在考試范圍內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但是否真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探討。把高中的最後一年作為復習迎考的沖刺,是有效率的學習?那或許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學生學習是在練兵,結果不應該看得過分重要。如果不注重了解過程,很難對所學知識應用自如,更難有所創新。美國學校講綜合評價學生,高考狀元被名校拒絕,並非新鮮事。想想今天世界頂尖的大學,美國佔了多少?他們的生源絕大多數來自美國高中生。一流的大學如果全是二三流的學生,一流能維持多久? 相信權威與追求真理 這幾年筆者回中國多次,許多親朋好友的小孩都天資聰明。但從他們父母眼神中透出的期望,從學校里的分數所折射出的殘酷,也使小孩的心靈充滿憂傷。這些孩子的好奇心在流失,自信心在減退,創造力沒有得到培養。被動的學習和主動的探索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不一樣的,前者在尋找標准 第一個區別是國家不同: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 第二個區別是思維不同:中國有五千年文化;美國才有200年。 第三個區別是教學方法不同:中國添鴨;美國開發腦力。 第四個區別是升學不同:中國升學采淘汰制;美國采輔導制。 第五個區別是學費不同:中國學費高的嚇人;美國學費均等消費得起。 第六個區別是就業不同:中國畢業就是失業;美國是就業兼進修。 第七個區別是畢業證書認可不同:中國的大部分大學畢業證書很多國家不認可、美國就不是。 最後我認為最大的區別是教材不同:中國的教材讀了等於白讀;美國比較實際。 盡管語言很尖刻 但.............這是事實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區別就在於中國教育嚴謹,而美國教育自由,但恰恰中國人的犯罪率要比美國高得多。因為他們給了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家長老師不應該剝奪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否則會讓學生感到很壓抑 . 中美兩國文化歷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異。很多人認為中國基礎教育扎實,美國一些教育學者也在呼籲向亞洲包括中國學習基礎教育。「數學神童」與 「數學白痴」 先看中國人怎樣教育小孩。很多人認為,小孩像個空瓶,吸收能力特別強,於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往裡灌輸知識。教其背唐詩、誦古訓,盡管他們不一定理解,但先讓其被動吸收,然後慢慢消化,最後將這些知識融匯貫通。 美國人盡量讓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過讓其接觸大自然、認識真實世界,建立認知基礎。多讓幼童用五官感覺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心去體會數字的意義,而不是只獲得正確答案。他們認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樣抽象地學習,只有用真實世界的印象建立邏輯思維。中國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 3+4=7,將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但那隻是鸚鵡學舌。 也許有人要問,小孩在玩中能學到什麼?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觀察他10個月大的兒子時,發現孩子老是把麵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並且非常專注地觀察麵包的落點,小孩丟東西的行為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揀起這些東西時,會告訴小孩你不可 以再亂扔東西,卻很少去想小孩扔東西的動機。皮亞傑發現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學習萬有引力的過程。為什麼麵包會落下去?氣球會浮起來?牛奶會流出去?小孩都在認識、體會這個世界。 在美國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可能會上演這種情景:當老師發問「7+8等於多少?」時,中國小孩馬上可不加思索地回答 「15」,天才啊!而美國小孩可能手指不夠數,還要把鞋子脫掉,手腳並用,簡直笨得一塌糊塗!美國學生數學成績差出了名,似乎中國教育培養的是「數學神童」;而美國教育培養的是「數學白痴」。 然而那些「中國神童」長大後都到哪去了?縱觀近代世界科學史,西方尤其是美國教育造就大批頂級科學家。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學習到底是為分數,還是為應用和創新? 當然,今天在北美的華人第二代,雖然多少受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但也不不亞於老美,工程師、博士後及專業人才比比皆是。 強調結果與重視過程 還有人認為美式教育注重廣博,中式教育窄而深。筆者覺得這種評價不夠准確。沒有深度的學習,美國人怎麼能包攬大多數諾貝爾獎? 美國教育重視閱讀而不要求背誦,因為廣泛閱讀可增加寬廣的背景知識,開拓視野,豐富想像力;而背誦可能被前人思維所束縛而難有創新。 美式教育讓學生做課題,通過探究性學習,對某個主題做較深入的學習。當學生對一個課題深入研究時,他需要翻閱大量資料,學習相關知識,思考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做實驗,寫論文,應對質疑和答辯。回過頭來,不但經過閱讀、寫作等綜合訓練,而且所學的知識大大超出教科書范圍。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對所有主 題都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過探究,深入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有廣博的知識,又有深入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博大精深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教育是全社會都要支持的事業,美國高中生進入英特爾科學獎競賽決賽者的很多實驗都在大學實驗室里完成,指導老師多是大學教授,成果有一定分量,不是小兒科,而這些獲獎者的考試成績同樣也很優秀。美國還把很多大學基礎課程下放到高中,給有能力的學生選修,成績可以被大學承認。 但美國基礎教育也存在很多問題,水準也參差不齊,在快樂童年觀念主導下,小孩沒學習壓力,過度放任而導致很多學生不刻苦用功,這對教育資源是極大浪費。有的在小學四五年級還記不住九九乘法表,高中畢業還離不開計算器,如此種種與素質教育差很遠。 中式教育多以應試為目的,強調背誦和記憶,僅在考試范圍內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但是否真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探討。把高中的最後一年作為復習迎考的沖刺,是有效率的學習?那或許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學生學習是在練兵,結果不應該看得過分重要。如果不注重了解過程,很難對所學知識應用自如,更難有所創新。美國學校講綜合評價學生,高考狀元被名校拒絕,並非新鮮事。想想今天世界頂尖的大學,美國佔了多少?他們的生源絕大多數來自美國高中生。一流的大學如果全是二三流的學生,一流能維持多久? 中國教育和美國教育的區別就在於中國教育嚴謹,而美國教育自由,但恰恰中國人的犯罪率要比美國高得多。因為他們給了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家長老師不應該剝奪學生犯錯誤的權力,否則會讓學生感到很壓抑 . 中美兩國文化歷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異。很多人認為中國基礎教育扎實,美國一些教育學者也在呼籲向亞洲包括中國學習基礎教育。「數學神童」與 「數學白痴」 先看中國人怎樣教育小孩。很多人認為,小孩像個空瓶,吸收能力特別強,於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往裡灌輸知識。教其背唐詩、誦古訓,盡管他們不一定理解,但先讓其被動吸收,然後慢慢消化,最後將這些知識融匯貫通。 美國人盡量讓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過讓其接觸大自然、認識真實世界,建立認知基礎。多讓幼童用五官感覺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心去體會數字的意義,而不是只獲得正確答案。他們認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樣抽象地學習,只有用真實世界的印象建立邏輯思維。中國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 3+4=7,將乘法表背得滾瓜爛熟,但那隻是鸚鵡學舌。 也許有人要問,小孩在玩中能學到什麼?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在觀察他10個月大的兒子時,發現孩子老是把麵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並且非常專注地觀察麵包的落點,小孩丟東西的行為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揀起這些東西時,會告訴小孩你不可 以再亂扔東西,卻很少去想小孩扔東西的動機。皮亞傑發現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學習萬有引力的過程。為什麼麵包會落下去?氣球會浮起來?牛奶會流出去?小孩都在認識、體會這個世界。 在美國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可能會上演這種情景:當老師發問「7+8等於多少?」時,中國小孩馬上可不加思索地回答 「15」,天才啊!而美國小孩可能手指不夠數,還要把鞋子脫掉,手腳並用,簡直笨得一塌糊塗!美國學生數學成績差出了名,似乎中國教育培養的是「數學神童」;而美國教育培養的是「數學白痴」。 然而那些「中國神童」長大後都到哪去了?縱觀近代世界科學史,西方尤其是美國教育造就大批頂級科學家。這里就有一個問題,學習到底是為分數,還是為應用和創新? 當然,今天在北美的華人第二代,雖然多少受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但也不不亞於老美,工程師、博士後及專業人才比比皆是。 強調結果與重視過程 還有人認為美式教育注重廣博,中式教育窄而深。筆者覺得這種評價不夠准確。沒有深度的學習,美國人怎麼能包攬大多數諾貝爾獎? 美國教育重視閱讀而不要求背誦,因為廣泛閱讀可增加寬廣的背景知識,開拓視野,豐富想像力;而背誦可能被前人思維所束縛而難有創新。 美式教育讓學生做課題,通過探究性學習,對某個主題做較深入的學習。當學生對一個課題深入研究時,他需要翻閱大量資料,學習相關知識,思考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做實驗,寫論文,應對質疑和答辯。回過頭來,不但經過閱讀、寫作等綜合訓練,而且所學的知識大大超出教科書范圍。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對所有主 題都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過探究,深入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有廣博的知識,又有深入學習和研究的能力,博大精深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教育是全社會都要支持的事業,美國高中生進入英特爾科學獎競賽決賽者的很多實驗都在大學實驗室里完成,指導老師多是大學教授,成果有一定分量,不是小兒科,而這些獲獎者的考試成績同樣也很優秀。美國還把很多大學基礎課程下放到高中,給有能力的學生選修,成績可以被大學承認。 但美國基礎教育也存在很多問題,水準也參差不齊,在快樂童年觀念主導下,小孩沒學習壓力,過度放任而導致很多學生不刻苦用功,這對教育資源是極大浪費。有的在小學四五年級還記不住九九乘法表,高中畢業還離不開計算器,如此種種與素質教育差很遠。 中式教育多以應試為目的,強調背誦和記憶,僅在考試范圍內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但是否真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探討。把高中的最後一年作為復習迎考的沖刺,是有效率的學習?那或許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學生學習是在練兵,結果不應該看得過分重要。如果不注重了解過程,很難對所學知識應用自如,更難有所創新。美國學校講綜合評價學生,高考狀元被名校拒絕,並非新鮮事。想想今天世界頂尖的大學,美國佔了多少?他們的生源絕大多數來自美國高中生。一流的大學如果全是二三流的學生,一流能維持多久? 相信權威與追求真理 這幾年筆者回中國多次,許多親朋好友的小孩都天資聰明。但從他們父母眼神中透出的期望,從學校里的分數所折射出的殘酷,也使小孩的心靈充滿憂傷。這些孩子的好奇心在流失,自信心在減退,創造力沒有得到培養。被動的學習和主動的探索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不一樣的,前者在尋找標准

D. 中國的教育與美國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美國的學生大學才學我們這么多年學的知識,卻能超越我們中國人呢

不同 我覺得美國的大學就真的是給想學的年輕人的 有很多也是高中畢業就繼承父母的生意啊 農庄啊什麼的 去考大學的都是真心想學習一門專業的 所以 在美國 教育就真的是純正的教育
在中國 很多人讀大學就是為了拿文憑 教育其實很水了 特別是大學
不能說美國大老伏敏學才學幾年就能超過我們這么多年 我覺得那些美國上大學的是真的辛辛苦苦學的 再說人家從小就是培養思維模式 培養學廳差習能力 是學侍枝活的 不像中國 學的是死的 扼殺掉創造力 所以你可能覺得美國學生讀大學出來就很強

E. 中國和美國其實相差多少年 科技和教育等等還有其他的

個人感覺我們已經領先美國了,不過很蘆早多技好嘩困術都是友念在美國的基礎上,所以容易被卡脖子,而別的很多領域我們比美國要好

F. 中外教育體系之比較


中外教育體系之比較

中國的學制和美國的學制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因此中美教育的銜接性較好,有利於中國學生到美國學校繼續學業.歐洲的教育體系同中國的教育體系差別比較大,學術風格也與中國不同,因此美國的教育體系通常更適合中國不容層次的學子繼續學業. 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3年;中小學教育分為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三個階段共12年.小學和初衷弊晌一共9年屬義務教育階段.普通高中學制3年.小學畢業後可選擇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從初中開始1至3年.高等教育包括大學專科2到3年,大學本科4到6年,碩士研究生2到3年和博士研究生3到4年.

中國台灣地區的學制包括學前教育2年,國民義務教育9年,高級中等教育3年和高等教育6到10年.自初級中等教育開始分為兩大體系:一為學術教育體系,目標在於學術研究以培養專門人才,包括高中3年,高等教育大學4至7年,碩士博士教育2到6年.另一體系為技術職業教育體系,傳授應用學科和技術,目標在於培養使圓閉用型專業人才,包括國中後的五年制專科學院,高職3年,兩年制學院,兩年制技術學院,四年制技術學院及研究所. 美國學制與中國相仿,小學6年,初中2年,高中4年,大學4至5年,碩士2年,博士4年.在高中畢業前為義務教育,經費由政府提供,教育內容採用通識教育.美國自大學教育開始分職業教育和學術教育,職業教育有兩年制職業學校和專業學院.同其他國家的學制相比,中美學制的相互兼容性更大.中國的學生到美國繼續學業,其高中和大學的學歷一般都能得到承認.如果他進入美國的大學讀研究所,那麼他在國內修的學分,大部分可以轉.高中畢業要進入美國大學就讀也很方便,因為高中學科的理科方面多半已經符合美國大學的條件.職業學校的學生也可以順利申請美國的大學,但可能要補修一些學分,課程,完成學位的時間稍長一些. 美國大學和中國大學也有不同之處.美國大學生入學以後,可以等到第二年,第3年再決定自己的主修課程.醫科,法律在美國大學沒有設專業部門,必需等完成學士學位,通過相關的考試後才有資格申請. 中國學生留學美國通常在專業課程上不會落後,但是她們必須加強英語能力,獨立研究能力及創造力,並培養積極主動的精神,這樣就能取得較好的成績,獲得成功.

有人說,中國教育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美國教育重視創造力的培養;中國教育注重知識的灌輸和知識的熟練掌握,重視“精”和“深”,美國教育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重視“廣”和“博”。

以數學為例,中國教育使用題海戰術,教師讓學生重復練習,直至“爐火純青”的地步;美國學校的數學教育則基本上是“點到為止”,教師一般不要求學生做完教科書上的習題,常常只要求做單數題或雙數題。中國基礎教育是訓練學生熟練掌握技巧,美國教育只是讓人明白是怎麼回事,至於學生今後是否要以數學工程作為事業,則由學生今後自己去選擇,學校的教育沒有必要強迫學生把那些技術練得“爐火純青”。 所以說,中國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橘卜裂識學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美國教育是普及與精英相結合的教育,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是當平民還是做“精英”。自己選擇走“精英”道路的,需要艱苦奮斗;選擇走平民道路的,接受普及教育,平平淡淡、與世無爭地接受社會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識的教育。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知識的教學只是點到為止而已。這樣的教育是大眾化的平民化的教育。雖然每個美國人在16歲以前必須接受強制性的教育,但是這種大眾化的教育卻比較普及,也就是標准比較低,它適合於絕大多數學生的接受水平。由於教育資源的匱乏、就業市場的限制以及人文環境諸因素影響,國內的教育只能這樣“公平”地實施。中國學生在這種社會形態下沒有選擇的餘地,美國學生則不同,選擇走“精英”道路的少數人,只要艱苦努力、認真學習,力求“精”“深”,同樣也能實現自己的“精英”教育。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沒有來自社會、家庭強制的壓力,所以有一種愉快的發自內心的動力。 中美教育除了自我的定位問題之外,在學業課程的選擇上還有很大的區別。中國教育要求數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學得不好都有可能對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響。美國的基礎教育在達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有較大選擇的自由。比如,一位學生對物理、化學或生物不感興趣,感覺有很大的困難,可以只選修比較基礎的課程,而選修較多的自己擅長的感興趣的課程,只選修理、化、生其中的一門,同樣可以達到高中畢業要求,也能進入頂尖大學,同樣有機會成為“精英”。

“學多悟少”與“學少悟多” 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最根本的特點是以考試論英雄。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程起點高、難度大、知識面窄。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里要做太多的作業,要考太多的試,要背太多的文章。孩子們幾乎沒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滿足自己的愛好。而我們的老師們也基本上不會鼓勵和挖掘孩子們學習以外的各種潛能。反觀生活在美國的孩子就幸福得多了。他們基本上沒有家庭作業,14時放學後大多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即便是考試,老師也不會給學生排名次,學生們也從不在意誰考得好或不好。相反,如果某個孩子有某種特長,則會受到其它同學的羨慕和尊敬。我想,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老師普遍認為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創造力遠遠比那些書本上枯燥乏味並與實際生活毫無關系的抽象理論重要得多。

說我們的基礎教育好的立論之一,就是中國的學生常在各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拿金牌。但只要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我們的學生是花費了多少時間和精力才“打造”出結果來的,所謂的成績,也只是集中在學科的解題技巧上,而不是在實際運用和發明上。也就是說,我們的知識只是局限在做題,解題上,而非運用理性的思維和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試想,如果我們把孩子有限的時光都花在抽象的如同智力游戲的題海上,那麼,他們勇於參與實踐的時間和能力必將大受影響。

比較我們現行的課程設置和教材體系,我們的情況與美國恰恰相反。大一統的要求,千篇一律准則,靈活與個性不夠。目前我們施行的課程方案中,必修課的地位相當突出,教學時數多,知識要求高,統一的課標,甚至是統一的教材。

我們的課堂教學相對美國來講,班級人數過多,課堂容量大、要求高,課堂氛圍比較嚴肅呆板。這樣雖然給學生打下了系統扎實的基礎,但同時也帶來了課堂不活躍,老師講得多,學生思考得少的弊端,典型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這是中國基礎教育課堂尤其是高中課堂的共性。而美國課堂班額小、氛圍自由、寬松,上課期間學生可以隨意走動,自由辯論,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典型的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由此可見,中美在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和方法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中國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模式教育;而美國則側重於強調創新精神,強調個人主義,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從本質上講,側重於創新還是側重於打基礎是美國基礎教育和中國基礎教育的根本區別。

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美國明顯高於我國。美國的中學生已經能夠獨立去圖書館查文獻、找數據來完成一個正規的項目。他們的命題完全從興趣出發,極為廣泛,從反恐到世界和平,從環保到動物保護,應有盡有,而有些在我們看來是只有到大學畢業才能完成的論文。美國的老師總是激勵孩子們的自我表達能力、懷疑能力和辯論能力。孩子們從不認為世界上的標准答案只能有一個。這種從小培養起來的懷疑能力就是未來的創造力。這也正是美國之所以強大的基礎。我國的基礎教育所打的基礎是重知識“學多悟少”,縱觀美國的基礎教育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教育,“學少悟多”。中國的基礎教育重視扎實性,而美國教育重視多元性;中國的基礎教育注重縱向的深度,而美國的基礎教育則注重廣度;美國的基礎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和自立精神,中國的基礎教育注意培養學生嚴格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相應的,美國有寬松、自由的氛圍,能夠充分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中國基礎教育則沉悶得多了。

中國的學生是多學、多練、多記、多考,培養孩子吸收知識、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美國的學生是多看、多問、多想、多干,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創造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從深層次思考,我認為,培養考生還是培養學生?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區別,也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培養考生是把有問題的教得沒問題;培養學生是把沒有問題的教得有問題。

培養創新與打好基礎

美國沒有全國性的課程標准,但各州、郡甚至學區都可以自行編訂課程標准。從總體上看,美國的課程設置相當靈活,主要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必修課所佔的學分較多,內容廣但不深,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及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修課種類繁多,多達上百種,主要是依據學生升學、就業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而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的去選擇,取得規定的學分即可。

G. 美國和中國的教育制度

美國的教育制度,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美國的義務教育是你讀顫世搜滿國家規定的年限就行了,就算你不參加畢業考試,甚至輟學,美國茄歷政府也不會拿你怎麼樣。。人家就一個意思,福利給你了,你要不要是你的事,學習好不好,跟國家無關。。。所以美國教育界好多人都詬病,這種制度下,美國的輟學率是相當高的,文盲人數多也跟這種教育制度相關。美國的教育總結起來就是,我不強制你學習,你愛咋整咋整。這對自律性高的人影響不返纖大,但是正常人就會被害慘了。
相比之下中國的應試教育是強制性,至少可以讓你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和擁有閱讀能力,如果你自己比較牛,也是能像美國天才一樣。。高分低能,只是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總比你全面不行要強多了。

H. 2020年各國平均受教育年限

1、2020年中國平均受教育年限9.91年。
2、2020年美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13.4年。
3、2020年,加拿大人均受教育年限為14.6年尺帆態。
4、2020年,澳大利亞人均受教育年限為14.4年。
5、2020年,英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14年。
6、2020年,法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13.1年。
7、2020年陵源,芬百蘭人轎團均受教育年限為13.5年。
8、2020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為11.1年。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2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0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9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67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37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75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89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4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1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