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團有多少人口
㈠ 新疆11師具體在什麼地方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人員大都是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的第一兵團和第二十二兵團轉業而來的。目前兵團下設14個師(其中包含1個建築工程師)和185個農牧團場(其中包含11個建築工程團)及9個半軍工企業,插花地分布於自治區全境,位於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團總人口大約為248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218萬。
農一師:1953年成立,分布在阿克蘇地區,師部駐阿克蘇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五師,最早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第六軍團和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一二零師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聞名。
農二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庫爾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六師。
農三師: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區境內,師部與圖木舒克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四師。
農四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伊犁地區境內,師部駐伊寧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五師。
農五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博樂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六師。
農六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師部與五家渠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七師,即西北野戰軍新四旅。
農七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師部駐奎屯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五師。
農八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師部駐石河子市,師部與石河子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二態顫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六師。
農九師: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北部邊境地區,師部駐額敏縣,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七師。
農十師: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帆山敗地區境內,師部駐北屯鎮,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七
師。
建築工程師:1953年成立,以工業、工程施工為主,師部駐烏魯木齊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八師。
農十二師:即原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境內,師部駐烏魯木齊市。
農十三師:即原哈密唯行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境內,師部駐哈密市。
農十四師:即原和田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區境內,師部駐和田市。
兵團的師大都與自治區的地區分別對應,由相應的地委書記兼任師第一政委。師另設專職的政治委員和師長,行政級別為地廳級。
兵團的團級單位除了團場外,還有農場、牧場等,一般統稱為「農牧團場」。團場編以數字番號。有些師實行師市合一體制。
在兵團總部、各師師部和團場密集的墾區,設有三級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機構。
80年代以來,軍團的武裝連隊改編為武警,整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武警指揮部及其隸屬的各支隊、大隊、中隊。副軍級建制的兵團軍事部執行省軍區的職責許可權,即兵役動員、預備役編組、民兵工作等。兵團的各支民兵應急反應分隊是新疆維護穩定、處置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
其實工一師就是第十一師,其餘的十三個師為農業師,工一師是工業師,所以不按農業師的順序命名
㈡ 幫忙找到石河子各個團的狀況(人口、土地面積、主要作物等)
農八師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全墾區面積7681平方千米,行政區域460平方千米。東距烏魯木齊市150千米,西距霍爾果斯口岸500千米,阿拉山口330千米。墾區平均海拔300~500米左右,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水資源較為豐富,北部沙漠區蘊藏有石油,南山擁有煤礦資源。1950年2月,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王震司令員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22兵團、26師及25師一部,進駐這片荒灘,一手拿槍,一手拿鋤,開始了「鑄劍為犁」屯墾戍邊的偉業,創建了石河子墾區。1985年6月,正式成立石河子市人民政府,農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的領導體制。兵團農八師一四九團,位於天山北坡中部,准葛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始建於1958年,現有土地面積3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35萬畝,是師市重要的糧、棉、畜、果蔬生產基地。全團總人口2041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439人。全團從業人員6831人農八師145團,團部駐石河子市北泉鎮(石河子總場)
農八師146團,團部駐石河子市北泉鎮,和145團共為石河子總場
農八師147團,團部駐瑪納斯縣十戶灘鎮。該團始建於1953年 4月,總面積 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萬畝,場部駐地十戶灘,南距石河子市40公里,北疆幹道呼(圖壁)--克(拉瑪依)公路和石(河子)--莫(索灣)公路農八師148團,團部駐瑪納斯縣西營鎮。該團位於石河子市以西80公里處。是兵團農八師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1995年以來,工農業總產值、經營利潤一直位居兵團前列。該團是以農為主,農、林、牧、工相結合,商業、交通、運輸、建築、文教衛生相配套的大察檔型國禪沒簡有企業。先後被兵團、自治區、國家農業部評為「紅旗單位」,「先進集體」及「文明單位」。在此交叉通過,數字程式控制電話與全國並網,交通與通訊十分便利。農八師150團,團部駐瑪納斯縣西固城鎮。素有「沙漠半島」美稱的150團位於准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70公里處,是省道 204線的起點。區域總面積451平方公里,三面環沙,下轄60個單位,擁有耕地22萬畝,播種面積14.9萬畝。年產優質棉花20萬擔、糧食2400噸、甜菜36000噸
農八師151團賀褲,團部沙灣縣紫泥泉鎮。該場地處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總面積為1341.7平方公里。有天然草場 197.7萬畝,耕地 2.5萬畝,由11個民族組成。該場夏天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新疆聞名的旅遊區
㈢ 新疆阿克蘇地區有多縣、分別有多少人口。含兵團
阿克蘇市55.89萬
庫車市50萬
溫宿縣26萬
阿瓦提縣26萬
烏什縣23萬
柯坪縣5萬
新和縣23萬
沙雅縣26萬
拜城縣24萬
一師阿拉爾市42萬
㈣ 新疆農師阿克蘇五團屬於哪個市
阿克蘇農一師五團屬於阿拉爾市。擾喚
阿拉爾,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實行師市合一管理體制,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理。
北起天山南麓,南至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東臨沙雅縣,西抵柯坪縣,傍依阿族宴克蘇河、塔里木河、台蘭河、多浪河水系,東北接新和縣。東西相距281公里,南北相距180公里。
(4)11團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阿拉爾市轄10個團場(七團至十六團)、塔里木灌區水利管理處、水利水電工程處、塔里木大學、托喀依鄉等52個單位。
師市總人口27.9萬人,其中維吾爾、回等少數民族人口佔7.6%,阿拉爾市16.8萬人,年末從業人員11.38萬人,其中職工7.93萬人。
農一師墾區依灌溉水系劃分為塔里木、沙井子兩大灌區和四、五、六團3個獨立小型灌區,經過幾十年的屯墾兆李銀,師市已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棉花、稻米、畜牧、果品、水產五大商品基地。其中以塔里木、沙井子為主產區,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列為國家首批長絨棉商品生產基地。
㈤ 日本關東軍,一個師團有多少人,是怎麼編制的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強佔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和南滿鐵路。不久,日本將遼東半島改名為關東州,在旅順設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1919年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在旅順口設關東軍司令部。俄國在日俄戰爭中戰敗後,根據《朴次茅斯和約》將關東州(中國遼南旅大地區)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轉讓給日本。日本為維護其殖民利益,派遣2個師4萬人的兵團進駐關東州及南滿鐵路附屬地,並設立關東總督府。次年,總督府改為都督府,下設陸軍部,轄1個陸軍師、6個獨立守備營、旅順重炮營和憲兵隊等。
1941年底,關東軍配備有大量戰鬥力強的甲種師團(番號不大於20):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
第二帝國的陸軍以師作為戰略單位,每師1.8萬人,其間步卒1.2萬人,別的軍種約6千人。而袁世凱創建的北洋陸軍,為了節約軍費,把別的軍種的兵額也放在步卒人數的編制之內,所以一個滿師才1.2萬,小於西方一個師的編制。
日軍的一個師團,開始徹底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可是後來跟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屢次改動,有的擴展,有的減小,分為許多等級。
別的,日軍每個師團還有自個的代號
比方第1師團是玉,第2師團是勇,第3師團是幸
那時侵華日軍的編制最高的級別好像應該是 軍
轄幾個師團(3、4個)如:11軍。不過,日軍的「軍」的最高首長不叫「軍長」而叫「司令官」,我記住11軍司令官好像是阿南唯亟中將
。日軍的這種「軍」好像大體相當於國民黨戎行的「兵團」,而師團相當於「軍」,旅團相當於「師」,聯隊相當於「團」,大隊相當於「營」,中隊和小隊別離相當於「連」、「排」 軍銜依次為:軍司令官-大將或中將(大將很少);師團長-中將或少將(少將比較少);旅團長-少將;聯隊長-大佐(相對於中國的「校」級軍銜,日軍相對應的是「佐」
日軍一個大隊有1000人左右
通常 大隊慧物長是中佐或大佐
旅團長是少將
中隊長是中尉或大尉
跟別的國家的軍銜級別根本共同(就是仿德國) 日本在中國境內的部隊分關東軍 和支那派遣軍兩大集團
㈥ 關於兵團的資料~!什麼都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The Xinjiang Pro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受中國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的雙重管轄,享有省級的許可權,並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實行國家計劃單列。兵團的黨務和稅收事務由自治區分管,而行政、慎數司法、經濟、財政等則由中央政府管顫敬理並依照國家法律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在統計方面,兵團的人口和面積一般都計入地方政府的統計中(兵團城市除外),但國民生產總值等則單獨列出,不計入自治區的數據。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管理體系主要有兵團、師、團三級。兵團和師均設第一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司令員或師長三個主要職位。兵團的司令部設在烏魯木齊,曾遷至石河子,後又遷回烏魯木齊市。
兵團第一政治委員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兼任。兵團黨委書記、政治委員兼任自治區的黨委副書記,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接任命,黨內級別為中央委員。兵團現任政治委員和司令員分別是聶衛國和華士飛。
兵團的師大都與自治區的地區行政中心分別對應,由相應的地委書記兼任師第一政委。師另設專職的政治委員和師長。
兵團的團級單位除了團場外,還有農場、牧場等,一般統稱為「農牧團場」,行政級別為縣處級。團場編以數字番號。有些師實行師市合一體制,如石河子市(建立於1975年,為新疆最早的城市之一,現為新疆第二大城市),後效仿石河子模式建立五家渠市,圖木舒克市,阿拉爾市等。
在兵團總部、各師師部和團場密集的墾區,設有三級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機構,如:兵團公安局-農八師公安局-下野地墾區公安局,特例:兵團公安局-石河子市公安局(農八師公安局)-城區分局。
80年代以來,軍團的武裝連隊改編為武警,整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武警指揮部及其隸屬的各支隊、大隊、中隊。副軍級建制的兵團軍事部執行省軍區的職責許可權,即兵役動員、預備役編組、民兵工作等。兵團寬洞首的各支民兵應急反應分隊是新疆維護穩定、處置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人員大都是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的第一兵團和第二十二兵團轉業而來的。目前兵團下設14個師(其中包含1個建築工程師)及185個農牧團場(其中包含11個建築工程團),插花地分布於自治區全境,位於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團總人口大約為248.05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218萬。
㈦ 鐵道兵八九三一一戰友情了解三十八年前鐵三師十一團機械連戰友情況!
尋找抗美援朝老戰友及戰友後宏兄友代。鐵道兵第三師前身為1948年8月成立的東北鐵道縱塵斗隊,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國。1950年8月,鐵道兵團進行縮編,正式成立鐵道兵團第三蔽槐師,轄第3、第13橋梁團和第23線路團。1953年9月後改稱鐵道兵第三師,轄第7、第8、第9團。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師轄5個團,分別為第11團—第15團。
㈧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簡稱新疆兵團、兵團),對外又稱「中國新建集團公司」,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空,是中國大陸現存的最後一個生產建設兵團,為中國大陸最大的兼具戍邊屯墾、實行「黨、政、軍、企」一體制的特殊社會組織。
兵團是在國務李伏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自行管理內部行政事務;司法事務受新疆的高法、高檢領導管理,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任免兵團各級法檢的組成人員;行政業務受國務院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雙重領導。
兵團部駐烏魯木齊市;分支機構遍及除克孜勒蘇以外的新疆全境,主要靠近「兩周一線」(塔克拉瑪干與庫姆塔格兩大沙漠和中國西北邊境線),垂直管理多個縣級市,擁有健全的行政、審判、檢察、軍事機關。
兵團轄區分布有37個民族(2002),主要民族為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和蒙古族。兵團的一級單位為「師」,師下設「團」或「農場」;現有14個師、174個農牧團場。兵團總人口260.72萬人,佔新疆人口的12%。
2012年,兵團GDP總量1,197.21億元(189.66億美元),同比年增幅18.4%,人均GDP45,501元(7,208美元)。
建制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受中央人民政府(即國務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雙重管轄,享有省級的行政、經濟許可權,並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實行國家計劃單列。
兵團的黨務、稅收、司法事務受自治區相關部門管轄,行政、經濟、財政等則由中央政府管理並依照國家法律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在統計方面,兵團的人口和面積一般都計入地方縣區級人民政府的統計中(兵團城市除外)。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管理體系主要有兵團、師、團三級。兵團設第一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司令員三個主官職位。師設政治委員和師長兩個主官職位。兵團部設在烏魯木齊市。
兵團第一政治委員由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舉擾瞎兼任。兵團政治委員和司令員兼任自治區的黨、政副職,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接任免,由中共中央組織部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負責考核,其行政職級為副省級。自車俊開始,兵團政治委員高配為正部長級。
2017年11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設立兵團工作委員會、授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行政執法權的決定》,決定設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兵團工作委員會;
作為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派出機構,授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行政執法權。
兵團的師與自治區直轄的兵團縣級市實行「師市合一」體制,師設專職的政治委員和師長,行政級別為地廳級。這些兵團縣級市產生的自治區人大代表以各市為單位組團參加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
兵團的團場單位包括團、農場、牧場等,一般統稱為「農牧團場」。團場一般數字番號,也有以地名命名的。
在兵團部、各師師部和團場集中的墾區,設有三級公安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機構。
㈨ 農八師121團集市是幾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一二一團(由炮台鎮(原121團)和東野鎮(原122團)合並組成)地處天山北麓、准葛爾盆地西南底部,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天山北坡經濟帶中段沙灣縣境內,瑪納斯河中游下野地墾區。團部駐地炮台鎮,東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213公里,東南距戈壁名城石河子市78公里,西北距石油名城克拉瑪依市110公里,西南距奎屯市120公里。古新縣道、克榆高速公路橫穿境內而過,與通連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素有「炮台明珠」之美譽。全團總面積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積75萬畝,年播面積36.65萬畝,主要種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麥、葡萄、番茄、西瓜、「炮台紅」甜瓜、打瓜等。團場下轄農牧連隊58個,公司、廠、站、服務單位39個,科、教、文、衛單位11個。全團常住人口41097人,12733戶,流動和暫住人口14610 人。全團從業人員11850 人,飢雀並有職工9080人,一線承包職工5135人(炮台鎮3765人)。全團有各級幹部1608人,有基層黨組織 114個,有黨員3209人,有專業技術人員1404人,有離退休人員8200人。 2006年,一二一團黨委按照「優化結構、做大農業,開拓市場,做強工業,發展三產,繁榮經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突出農業發展的基礎地位,強化農業新技術的推廣運用力度,大力推進畜牧業和林業產權轉讓,積極轉變工交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機制,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加大工業技改力度,在切實抓好農業、工交建服務業生產承包責任制落實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各行業經營管理水平。經全團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奮斗,農業生產在戰勝了春季低溫、夏季乾旱等不利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籽棉總產實現歷史性重大突爛跡破,達到1億零800萬公斤,成為兵團棉花總產第一大團。預計全團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2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398元,實現經營利潤4025萬元,職均收入28500元,一線職工職均收歲灶入29000元,全團人均收入8308元。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炮台這片沸騰的熱土真誠期待著有識之士前來共商大計,投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