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中國總共有多少季
Ⅰ 《舌尖上的中國》總共有幾季,分別有那幾集
舌尖上的中國一共有3部,共有23集,其中1-7集為第一季,8-15集為第二季,9-23集為第三季。具體分集情況如下:
1、自然的饋贈:以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中國人食物,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了解在世代相傳的傳統生活方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取食物的故事。
2、主食的故事:本集著重描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貌的有關主食的故事,展現人們對主食的樣貌、口感的追求,處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國人對主食的深厚情感。
3、轉化的靈感:腐乳、豆豉、黃酒、泡菜,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具有一種芳香濃郁的特殊風味。這種味道是人與微生物攜手貢獻的成果。
4、時間的味道: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臘肉,火腿,燒臘,咸魚(腌魚),腌菜,泡菜,漬菜,以及鹽漬,糖漬,油浸,晾曬,風干,冷凍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現以此為基礎和原材料的各種中國美食。
5、廚房的密碼:與西方「菜生而鮮,食分而餐」的飲食傳統文化相比,中國的菜餚更講究色、香、味、形、器。而在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國的廚師個個都像魔術大師,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戲玩到如火純青的地步,這是8000年來的修煉。
6、五味的調和:本集探究中國人烹制各種口味所需不同調味料,展示豐富的調味料的製作工藝。涉及川、魯、粵、淮揚四大基礎菜系和新疆、雲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過展現豐富多彩的烹飪文化,講述當下中國人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實情感。
7、我們的田野:本集帶領觀眾完成一個回歸——從餐桌回歸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為出發點,繼而將視線投向生產出各種美食原材的廣袤田野,探究美食的來源,它們是如何被人類以各種方式培育出來,並突出體現生態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
8、腳步:甘肅山丹牧場,老譚夫婦准備向下一站進發;寧夏固原,回鄉麥客們開始收割自家的麥子;東海,夫妻船承載著對收獲的盼望。
9、心傳:傳統食物的流散和古老製作秘訣的消失是門派宗師和山野高人共同面對的難題。中國人延續著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
10、時節:東北,冬季綿長,鐵鍋燉魚貼餅子,還有凍豆腐,燉魚時貼上玉米餅子,一餐美味。天目山,春雷響起,深山中的村民來到大山挖掘雷筍,以筍為生的臨安人,用雷筍製作各色美味,雷筍炒肉絲、多味筍干,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
11、家常:除了紅燒肉等廣為人們所喜愛的家常菜,更多的是家所代表的倫常與親情,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微妙關系。就像古詩中描繪的:「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這羹湯中所飽含的,遠不止日常的柴米油鹽。
12、相逢:講述的不僅是人與人的相逢,更是食材與食材的相遇。比如,辣椒與花椒的邂逅,開啟了麻辣美味的篇章。又如,在年輕的移民城市深圳,來自全國各地人們的相會,也為嶄新美食的誕生創造了機遇。
13、秘境:將目光聚焦於隱秘在人們視線之外的鮮活民間美食,以及這些獨特食物背後的多樣生活。這一集關注的是「飲食的末梢地區」,也就是那些受現代文明影響較小而得以保存食物原味的地方。
14、三餐:細品中國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飯。據歷史記載,我國古人一日食三餐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晉朝,甚至更早。今日的中國,人們在實現了溫飽之後,講究三餐吃得健康。
15、三餐:《舌尖》第二季的拍攝花絮。主創團隊跋涉千里尋覓各地美食,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將帶給您別樣的欣喜和感動。
16、器具:有時候是廚具餐具創造了烹調方法,有時候烹調方法的需要則推動了廚具餐具的革新。漫長歷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食材,烹調出最好的味道,從廚具到餐具,中國人發展出了獨特的工具智慧和審美意識。
17、小吃: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
18、宴席:人們將飲食與社交緊密相連,飲食之事傾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期許。人們通過宴會,不僅獲得飲食藝術的享受,而且可增進親和,達成和諧。
19、食養:中國人以飲食養生來保健,發展出獨特的植物學、醫學、營養學體系,創造出具有自然哲思的養生佳餚。食養正氣,隨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蘊含著健康的奧秘,守護著中華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討論食養,希望幫助大家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0、廚人:這一集突出飲食里人的因素,著重展示人與食物的關系。無論家庭生存,還是宗族榮耀,食物構成了我們文化存續的基礎,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們從飲食中發現生活的真諦。
21、點心:點心是中國烹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品類豐富、風味多變而著稱。人們愛吃點心,是因為它們在美味之外,還寄託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
22、氣節:天地萬物,隨四季更替,中國的農事勞動,也依循著大自然的韻律。世界非遺「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用來指導農作和生活的一套獨特系統,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生活智慧的體現。
23、融合:餐桌上新的變化,同樣是時代潮流的印證。本集聚焦中國人口遷移,探討其如何影響著當今國人的飲食習慣。這些食物,又在以何種方式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口味和性情。
(1)味道中國總共有多少季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陳曉卿向台里申請選題的時候,臨時選了個名字叫做「柴米油鹽醬醋茶」,後來一度叫過「舌尖上的旅行」,最後劇組討論才定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個名字。
任長箴受《慢食運動》中對美食學以及領域分類的啟發,來劃分了《舌尖上的中國》每一個分集。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後來在《舌尖上的中國》里以「記憶中的味道」呈現,以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去吃東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種食物,最干凈、最樸素、最具有自然韻味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舌尖上的中國
Ⅱ 舌尖上的中國總共多少季,多少集,每集多長時間
《舌尖上的中國》目前為止出了2季,第三季已進入籌備階段,預計將在2015年底或2016年初開播。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集數:8集
單集時長:50分鍾
第一集《腳步》
▪ 第二集《心傳》
▪ 第三集《時節》
▪ 第四集《家常》
▪ 第五集《相逢》
▪ 第六集《秘境》
▪ 第七集《三餐》
▪ 第八集《花絮》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集數:7集
單集時長:50分鍾
▪ 第一集《腳步》
▪ 第二集《心傳》
▪ 第三集《時節》
▪ 第四集《家常》
▪ 第五集《相逢》
▪ 第六集《秘境》
▪ 第七集《三餐》
Ⅲ 舌尖上的中國一共多少季分別多少集
截止2019年4月22日,《舌尖上的中國》一共三季,第一季7集;第二季8集;第三季8集。
1、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國美食更多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復的過程」,能夠看到的電視節目也多以「比賽」的形式出現。
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將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尤其是海外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層面的東方生活價值觀 。
2、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作為一部探討中國人與食物之間關系的美食紀錄片,以食物為窗口,讀懂中國——通過美食,使人們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
「一方水土一方人」,本片將通過展示人們日常生活中與美食相關的多重側面,描繪與感知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家族觀念、生活態度與故土難離。人們收獲、保存、烹飪、生產美食,並在其過程中留存和傳承食物所承載的味覺記憶、飲食習俗、文化樣態與家常情感。
本片共8集,將從時節、腳步、心傳、秘境、家常、相逢、三餐七個角度來講述中國美食故事,第8集為拍攝花絮 。
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近觀食物之美,遠眺中華美食所根植的文化淵源,藉飲食之道深度挖掘更有價值和韻味的中國故事。在歷史演化中探究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系。
節目攝制組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包括香港、台灣地區,拍攝地點多達115處,調研采訪人物300多人,拍攝美食達400多種,傾力為觀眾呈現視覺及精神大餐。
(3)味道中國總共有多少季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陳曉卿向台里申請選題的時候,臨時選了個名字叫做「柴米油鹽醬醋茶」,後來一度叫過「舌尖上的旅行」,最後劇組討論才定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個名字。
任長箴受《慢食運動》中對美食學以及領域分類的啟發,來劃分了《舌尖上的中國》每一個分集。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後來在《舌尖上的中國》里以「記憶中的味道」呈現,以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去吃東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種食物,最干凈、最樸素、最具有自然韻味的。
大框架確定之後,劇組得到了一本《中國烹飪大全》,里邊羅列了和烹飪有關的所有素材,任長箴復印了書中很多關於「醬板鴨」「調味料」「湘西臘肉」具體的材料,後來還讓三、四集的兩位導演在網上各自買了一本,專門研究裡面的「轉化的靈感」和「時間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