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荒人口有多少
Ⅰ 農墾是什麼啊~是地名嗎 怎麼每個地區都有啊
關於農墾,有一個「四不像」的說法:是農民吧,要入工會;是企業吧,要辦社會;是政府吧,要交稅;是部隊吧,沒有軍費。 農墾企業承擔了許多本應由政府承擔的社會性、行政性職能,使企業形成了難以承受的「雙重負擔」,影響企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這是墾區長期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年來,各墾區積極與地方政府協調,加大社會職能剝離力度。目前,上海、江蘇、浙江、沈陽等墾區企業所辦學校已基本移交完畢。廣西墾區已有57所學校、 40所醫院完成移交或內部分離。河南、山東、青海等墾區的部分農場已將所辦的醫院、中小學校和公安派出所移交給當地政府統一管理。湖南、湖北等墾區的當地政府在大農場設立了管理區並賦予財稅權力,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負責管理區域內政治、經濟、社會事務。
黑龍江墾區是中央直屬,歸農業部農墾局。是全國規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有農場經濟區域,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總局下轄寶泉嶺分局、 紅興隆分局、 建三江分局、 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 齊齊哈爾分局、綏化分局、哈爾濱分局等猜明吵9個分局、114個農牧場,546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93家非國有企業,750多家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單位,16家科研開發機構,4所普通高等學校,3所成人高等學校,2所普通中等專業學校,138所普通中學,140所小學,126家醫院,90個衛生防疫站,70個婦幼保健站,71座電視轉播台,111個有線電視台,1個日 黑龍江墾區大片農田豐收在望
報社。總人口165.8萬人,從業人員79.7萬人,農用飛機30架,飛機場54處,糧食處理中心198座,種子加工廠59個。農用大中型拖拉機2.4萬台 長途通信線路29萬公里。分布在全省12個市74個穗侍縣(槐兆市、區),轄區總面積5.76萬平方公里,占黑龍江全省土地面積的12.6%;其中耕地243萬公頃、林地89.5萬公頃、草原35.5萬公頃、水面26.8萬公頃。尚有可墾荒地47 6萬公頃:森林面積89 1萬公頃,木材蓄積量4,93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 5 .12%;肉牛存欄41. 895萬頭,奶牛存欄26 .73萬 頭.生豬存欄131.58萬頭,羊存欄206.29萬只,家禽735.17萬只,水面面積27.3萬公頃,地表水資源總量86.7億立方米,地表徑流56.7億立方米.可用水量37.02億立方米,地下淺層水量30億立方米,可開發量29.8億立方米。主要農產品有糧食、油料、甜菜、水果,肉類、牛奶、水產品。
Ⅱ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的國內人口遷移
1 、先秦時期的人口遷移
黃帝為諸夏部落群結成的部落聯盟的首領,傳說他自己的氏族———有熊氏,興起於關中平原中部的岐水流域上,逐步發展,東遷到嵩山之外,一度定居在新鄭一 帶,與活動在大野澤(魯西的沼澤地帶) 周圍的蚩尤氏發生了涿鹿之阿的大戰。結果以蚩尤為首的夷族部落聯盟失敗了,諸夏部落群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商、周時,黃河中下游地區除活躍著以農業為主的華夏族 外,還分布著以游牧、漁獵為主的戎狄和夷族。商人建國前後,在這里曾進行過十幾次遷移。從成湯滅夏至盤庚遷殷,商朝前期有成湯前的8 遷和成湯後的5 遷告源,遷徙地都在黃河下游。
夏末,不 之孫公劉為躲避夏桀,帶領全氏族成員遷居到豳(今陝西邑縣) 。「徹田為糧」,即治理田畝,種植糧食。「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生產有了剩餘①。
西周初期「封藩建衛」,建立了71 個屬國,其中以魯、襪老態衛、晉、含閉齊、燕等諸侯國為最重要。西周滅商後,很多分封之地存在著強大的敵對勢力。如:封周王的舅舅姜氏師尚父(姜尚、太公望) 統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包括山東半島地區,定都營丘(今山東臨淄) 。太公就國,其初頗為不順,通過對東夷的不斷兼並,齊國才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成為東方大國。可見,那時的分封是以集團性遷移為基礎的。人口遷移大多具 有一定的規模。
春秋期間,各少數民 族深入華夏族區域,而華夏族又散居到各少數民族區域,形成犬牙交錯的雜居局面,打破了原來各族間的地域界限。由於軍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頻繁遷徙。 如戎狄有往東、往東南遷徙之趨勢,甚至在東周附近的伊川也能見到戎人。除自然流動外,還有強制遷移,晉惠公遷姜戎於晉「南鄙之田」,齊悼公「遷萊於」。 各族雜居有利於經濟文化交流和融合。北方民族游牧技術,南方冶鑄青銅、製造漆器技術,以及東方種植的戎菽(大豆的一種) 等,也都傳播到中原地區。
戰國時期,大約有2000 萬人口,分布在北起陰山和遼河下游、遼東半島,東至於海,南到南嶺山脈,西抵今陝西北部、甘肅洮河、四川盆地和湖南西部這樣遼闊的土地上②。
2 、秦至元的人口遷移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都咸陽。「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估計總人口在70 萬以上。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 年) 派大將蒙恬率30 萬大軍向河套(即所謂「河南地」) 征伐。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 收復河套南北的廣大地區後,設置34 個縣,重設九原郡。為了鞏固在這些地區的統治,秦始皇於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 年) 遷3 萬戶居民到河北、榆中(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 ,墾田生產,開拓邊疆。當時稱這里為「新秦」。這次大規模的移民,在經濟上、軍事上均有重要意義。以後又有不少匈奴人遷移到中原,同秦人及其他各族人民一 起生活。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 ,秦始皇又派軍隊征服了南方的百越,在那裡設置南海、桂林、象三郡。次年,又遷徙50 萬人戍守五嶺,與越人雜居③。
西漢初年,為了「實關中」,劉邦由關東向關中移 民,總數不下30 萬人。西漢時期,隨著對匈奴戰爭的節節勝利,漢武帝向西北邊疆移民達70 余萬。
建武二十四年(48 年) ,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劉秀接受了南匈奴的歸附,令其入居雲中,不久又徙居西河郡美稷縣。南單於還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 西河等緣邊8 郡,協助東漢防禦北匈奴的侵擾。使原先撤消的緣邊郡縣得以恢復,內遷的民眾復返故居。後來北匈奴的一部分西遷,越過中亞細亞移往歐洲。
東漢以來,分布在西、北邊疆的少數民族人口陸續向內 地遷徙。魏晉時,內遷活動更加頻繁,主要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舊史上稱為「五胡」。晉武帝時,塞外匈奴、「雜胡」又源源入塞,達20 余萬之多,分布於今晉、陝、甘三省境內。魏晉時期,鮮卑族禿發一支數萬人遷到雍、涼二州間,乞伏一支遷到甘肅的隴西一帶。隨匈奴入塞的羯族,聚居於上黨武 鄉(山西長治市北) ,後散布在太行山一帶。氐族原分布於川陝甘三省交界處,集中住在武都(甘肅成縣) 一帶。魏蜀爭漢中,曹操先後徙武都氐人於天水、扶風和京兆。原居甘肅、青海間的羌族,大部分被遷往陝西。西晉時關中戶口百萬,其中有一半是氐族和羌族④。
自西晉末年北方大亂以來,先後南下到長江中下游一帶的有70 多萬人。其中流寓在江蘇的有26 萬,安徽有17 萬,湖北約6 萬,江西、湖南各1 萬。另外還有一部分遷移往交、廣地區。未著籍的和依附大姓為客的,還未計算在內。北方流民的南下,不僅使南方增加了勞動力,且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耕作 技術,為南方的進一步開發起了重要作用⑤。
大陸商人很早就到流求(今台灣) 貿易。隋大業六年(610 年) ,煬帝派陳率軍攻佔台灣。從此以後,大陸人民移居台灣的日益增多,大陸和台灣的聯系進一步加強。
唐初,因隋末動亂遷入北方邊地的人口大部分返回了原籍。安史之亂, 藩鎮割據,黃河流域戰爭不斷,造成西起關中,東至青(山東益都) 、齊(山東濟南) ,南及荊(湖北江陵) 、郢(湖北鍾祥) ,北亘衛、滑(河南滑縣) ,千里無舍煙的慘狀⑥。人口大量南遷。
兩宋時期,宋金、宋元的對峙,促使北方民眾一次次南 遷。靖康之亂造成500 萬人南遷⑦ ,可見移民規模之大。同時,女真和蒙古等少數民族也漸漸在中原定居下來。
元統一後,許多漢族人到邊疆地區,為邊疆的開發作出了貢獻。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人口大批移入中 原、江南,同漢族等雜居共處。
自唐代以來,有 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境內定居。元朝時又有大批波斯人遷到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互通婚姻,形成新的民族———回 族。
3 、明清時期的人口遷移
在《明史》太祖本紀、成祖本紀、食貨志中,記載了明代十幾次移民的情況。明代移民主要集中於洪武、永樂年間,如:洪武四年(1371 年) 六月,「徙山後民三萬五千戶於內地。又徙沙漠移民三萬二千戶屯田北平。」⑧洪 武九年(1376 年) 十一月,「徙山西及真定無產者田鳳陽。」⑨永 樂元年(1403 年) 八月,「徙直隸江蘇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實北京。」(10)永樂二年(1404 年)九月「, 徙山西民萬戶實北京」(11) 。「屢徙浙西及山西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南。又徙登、萊、青民於東昌、兗州。又徙直隸、浙江民二萬戶於京師充倉腳夫。」(12)民間流傳甚廣的「洪洞移民」,始於金太祖天輔年間(1117 —1120 年) ,洪武、永樂年間達到高潮。山西移民主要來自晉南、晉中,遷往北京、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政府的移民機構設於平陽府洪洞縣,移民到那裡辦理遷移手續後, 再出發前往各地,所以洪洞就成了山西移民心中故鄉的代名詞。
明洪武年間,遷往雲南衛所的軍人及家屬多達100 余萬人。江西向湖南、湖北的移民始於唐代,結束於清朝中葉。其間遷移高潮迭起,尤以元末明初移民的聲勢最為壯觀。因此「江西填湖廣」的諺語廣為流傳。兩湖 則早在元代以前就開始了向四川的移民,明末清初,由於天災人禍,四川人口銳減。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 四川只有118 萬戶,僅9 萬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 以後,清政府採取鼓勵移民入川的措施,並以優惠政策招撫外逃的四川人,還把招來移民多少作為地方官員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有數以萬計的湖南、湖北、江西等 十幾個省的移民來到巴蜀大地,其中「十之六七為湖廣籍」,故民間有「湖廣填四川」之說。1840 年四川人口已達3833 萬。
清代不僅長江流域人口遷移頻繁,台灣、關東、口外等邊疆地區,也 開始成為移民熱點。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 平定反清的鄭氏政權以前,清政府嚴厲禁止向台灣移民。解禁後福建、廣東等地移民才不斷遷往台灣西部平原。乾隆年間(1736 —1795 年) 台灣有「閩人約數十萬,粵人約十餘萬」(13)。嘉慶 年間(1796 —1820 年) 台灣人口已接近200 萬,大部分為閩、粵移民。
清順治時曾以優惠條件吸引關內漢族到遼東墾殖。後來為保「聖地」之純潔,康熙七年(1668 年) 廢止招民開墾,實行封禁政策。乾隆、嘉慶時還多次重申禁墾政策。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東北除奉天的內地移民較多外,黑龍江、吉林等地都長期處於人煙稀 少的狀態。
盡管清政府一再禁止蒙、漢通婚及漢人到蒙古地區墾荒,但漢族人民前往墾種的還是不斷增加。康熙時,山東、山西、直隸、陝西等省的漢族人民,到蒙古地區墾荒 的就有數十萬之多(14)。他們在那裡安家落戶,開荒 種地,有的成了蒙古王公的佃戶。以畜牧為主的蒙古地區,在漢族的影響和幫助下,農業生產也有了發展。
清政府在新疆地區推行屯田制度,大批綠營兵攜帶眷屬到天山南北闢田屯種,稱為「軍屯」。內地的漢人也大批移居新疆進行屯墾,稱為「民屯」或「戶屯」。促進 了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
4 、近代的人口遷移
由 於內地人口迅猛增長、邊疆局勢緊張等原因,清道光以後,我國人口大量向關外、口外遷移。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沙俄輕易地割佔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大片土地,清廷內外出現了「移民實邊」的議論,封禁政策漸漸放鬆。光緒時東三省全部開禁, 內地移民湧向關外,東北地區的人口迅速增加。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 ,東三省的人口已達1445 萬,四年之後的宣統三年(1911 年) 又增至1841 萬人(15)。到了民國時期,遷往東 北的移民仍有增無減,並向北部的吉林、黑龍江擴展。從民國十二年至民國十九年的八年中,遷移到東北三省的人口就有300 萬。東三省的總人口由民國十年的2315 萬上升至民國十九年的2919 萬(16)。
口外蒙古地區也於光緒年間開禁放墾。哲里木盟首先設局招墾,後套地區迅速跟上。盡管「走西口」也是習慣性的人口遷移,但由於自然條件等種種原因,移民規模 比「闖關東」的要小得多。攜家帶口,遷往口外的漢人以山西、陝西、河北等省的為多。
Ⅲ 胡煥庸線東南方43%的國土居住著全國多少左右的人口
胡煥庸線的東南方43.8%國土居住著94.1%人口。
1935年,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劃出了一條中國人口密度分界線——國際上把它命名為「胡煥庸線」。這條線北起黑龍江省愛輝(現黑河市),一路向西南延生,直至雲南省騰沖。大致為傾斜45 度的一條線。
該線東南方向36%的國土居住著96%的人滑液口,而西北方向接近中國64%的國土面積,僅居住著4%的人口。這是一條中國人口密度最清巧讓好晰的黃金分割線,一條線就把中國的人口密度分成了二個區域,一個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而分界線的另一端人煙稀少、缺少生氣。
建設兵團墾荒戍邊
1,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的騰飛,在之後的80年裡,國家政策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確實有很多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過:建設兵團墾荒戍邊,開發開放支援大西北,三線建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黃金分割線的2端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2,5.61%的人口居住在「胡煥庸線」西北方57%的國土面積孝鉛上,約94.39%的人口居住在「胡煥庸線」東南方43%的國土面積上。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黃金分割線上的面積對比趨於更加的合理化,面積比為43%比57%。
Ⅳ 八五七農場的規模
八五七農場地處穆棱河——興凱湖沖積平原,土壤肥沃。全場土地冊配面積85.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主要種植小麥、大豆和水稻。1992年糧食總產量6.77萬噸,商品率佔60%以上,農業總產值達6993萬元。場辦工業有木材綜渣陪合加工、乳品加工廠等。全場總人口1.8萬人。場部所在地朝陽鎮,始由熱河省朝陽川墾戶到此墾殖,故名「朝陽」。鎮內總人口達6000人,已成為新興的農墾城鎮。一九五一年三月十五日沈陽市法院在此建場,歷經老鐵道兵,五八年轉業官兵,山東移民和下鄉知識青年的墾荒建設,農場已形成了集政治、經濟、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有機整體,並以此為依託,發揮輻射功能帶動農場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高速發展,這種新興的城鎮化建設和發展布局適應了農場經濟的高層次發展需求。農場已擁有各類農業機械1500餘台套,農業機械化程度達97%以上。
內有朝陽小學如姿蠢、朝陽中學,培養出十餘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子。八五七農場雖小,卻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同時風尚良好,治安井然,重視教育,尊老敬老。
Ⅳ 明末的人口到底是多少
明末人口在5000-6000萬左右。
據《明實錄》,明末人口歸納如下:
隆慶元年(1567)62537419 人。
隆慶二年(1568)62537419 人。
隆慶三年(1569)62537419 人。
隆慶四年(1570)62537419 人。
隆慶五年(1571)62537419 人。
萬曆三十年(1602)56355050 人。
泰昌元年(1620)51655459 人。
天啟元年(1621)51655459 人。
天啟三年(1623)51655459 人。
(5)墾荒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成化初年,內閣大學士李賢回鄉葬父,回來的路上在河南看到餓殍遍野,老百姓家徒四壁,他把所見所聞向明憲宗作了報告。明孝宗號稱弘治中興,但這個中興與文景之治是無法比擬的,朝廷缺錢,百姓缺糧。明武宗時期,向來較為富庶的東南地區的揚州,出現人吃人的事情。嘉靖年間,南倭北虜,海瑞說是家家干凈,一貧如洗。
萬曆初年,張居正改革,使得明朝有一定好轉,但不可高估,朝廷照樣缺錢。再之後就是萬曆三大征,奢崇明叛亂,明末農民起義,清軍入關殺掠。
明朝老百姓沒過過幾天好日子,一邊要養王爺,修王府建王陵;一邊要防少數民族,防北邊的蒙古人,女真人,修長城,保有大量的軍隊。還有幾乎貫穿整個明朝的西南的其他少數民族起義和各地農民起義不斷。
Ⅵ 中國歷史上人口往海外大遷移的情況(最好是表格:時間、背景、遷移情況、結果)
中國的人口大遷移,現在的不說,以前的都是異族入侵。還有小的都是王朝更替產生的
Ⅶ 建三江位於三江平原腹地,於1957錢開始墾荒,日前面積1.24萬平方千米,人口20多萬,這里空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