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中姓楊有多少
『壹』 截止至2023年 世界上姓楊的人有多少
4300萬人。
1、截止到2022年全國的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
2、一年後大概會增加30萬人。楊姓是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貳』 楊姓有多少人口_楊姓取名及起源分布
楊姓是中國當今人口最多的第六大姓,尤其在西南和中原地區最有影響。當今楊氏人群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3.19%, 總人口大約在4000萬 。
楊的名義
楊,是太陽之意,由木和易組成。木特指神木,也稱伏桑樹,據說伏桑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也稱陽谷,《山海經》中對此有描述。易就是日升湯谷之形意。居住於湯谷的氏族,通過觀察太陽在伏桑樹東西兩側的升落高度變化來記時,稱伏桑紀歷。這伏桑樹也稱楊樹,以此為原始圖騰的氏族就是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氏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
外族基因的融入
楊姓的第二大來源出自少數名族。進入晉朝後,姬姓楊氏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西北氐族在今甘肅亞和縣南建立了楊姓仇池國,直至北魏時才被滅,入唐以後氐族楊氏全部同化為漢族。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北方的戰亂和大批少數名族進入中原,楊姓隨其他的原華北居民一起向南和東南遷移。同時楊姓大家族中開始融入了大量的南北少數民族的血液,包括漢唐時期的鮮卑人尉遲氏、武都白馬氏、突厥沙陀人、南蠻人,宋時西夏黨項人、丁零人,元時蒙古人,清時滿洲八旗姓易穆查氏、尼馬察氏、富勒哈氏、楊那氏、楊佳氏等。尤其東北地區滿州各族的漢化,使東北地區的陽性人口快速增長。a-323/
歷史上楊姓的分布和遷移
楊姓在西漢時已進入四川,東漢時已達浙江。隋唐是楊姓發展的鼎盛時期。楊震的後裔楊堅建立了隋朝,楊姓成了最尊貴的國姓。隋朝雖然僅存在38年,但畢竟是楊氏最輝煌的時代,楊姓得到了最大的發展。除擴散到河北、山東之外,最重要是向南方和西南地區發展。楊震後裔在唐僖宗時進駐貴州,後世世襲播州宣慰使。一直到明朝萬曆年被剿滅,歷時724年,共傳29世。當代雲貴川之楊姓多為播州楊氏的後裔,而且人數眾多。唐宋時代,楊姓已進入湖北、湖南、兩廣地區,與當地的土著已有婚姻關系。今湘黔桂交界地區的侗、苗、瑤、布依、壯、仡佬、仫佬、毛南等民族的楊姓幾乎都稱是楊震的後代。這個時期,楊姓也進入了安徽、江蘇、江西、福建等地區。明朝永樂年間楊姓始入台灣地區。
宋朝時期,楊姓大約有21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7%,為宋朝第七大姓。楊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佔全國楊姓總人口的24.7%。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陝西、山西三省,大約居住了楊姓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河南、河北、湖南三省,又集中了20%。全國形成了以川湘、陝晉、冀豫為中心的三大塊楊姓聚集地。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江蘇、山東四省,大約占楊姓總人口的42%,其次分布於山西、四川、福建、陝西、湖南五省,又集中了36%。浙江一躍成為楊姓第一大省,大約佔11.1%的楊姓人口。全國重新形成了浙蘇魯、贛閩、晉陝、川湘四大塊楊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楊姓的分布和圖譜
當代楊姓的人口已達到4000萬,為全國第六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3.19%。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楊姓人口由240萬激增到4000萬,增長了16倍多,增長速度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兩省,大約占楊姓總人口的17%,其次分布於雲南、湖南、貴州、山東、湖北、河北六省,又集中了34%。四川為當代楊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楊姓總人口的9%。全國形成了雲貴川湘、豫冀魯鄂兩塊楊姓聚集區。
楊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見圖6)表明:在雲貴、四川大部、重慶南部、湖南西部、廣西北部,楊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4.5%以上,有的高達近13%,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3.6%,居住了楊姓人群大約23%。在晉冀豫、京津、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新疆北端、內蒙古中部和東北部、黑吉西部、湖北大部、湖南中部和北部、安徽西北端、廣西中部,楊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3%4.5%,其覆蓋面積佔了國土面積的27.3%,居住了楊姓人群大約34%。
楊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楊姓的郡望僅有弘農、天水、河內三地。以弘農最為著名,治所在今河南靈寶北,弘農楊姓最早居住在華陰縣潼鄉習仙里,即今陝西華陰衛峪鳳凰嶺一帶。楊姓堂號很多,有四知、關西、河東、棲霞、秦和、道南、信海、北山、賜書等。最出名的是四知堂,典出東漢關西人楊震,時任荊州刺史,有故舊夜贈金十斤,並說:夜無知者。楊震拒收並嚴厲地說:事已發生,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贈者羞愧而退。楊震後來官至太尉。
楹聯 重要的楊姓楹聯有以下六傅:
四知足畏;三喜同時。
摘星見志;利雪表恭。
才稱敏捷;世濟經綸。
痴姨不貪榮利,貴妃可壯門楣。
三相賢明齊風闕;千金詩價重鍾山。
祖德恢弘恪守鱣堂舊則;
孫枝繁衍別開鳩水名門。
家訓格言 楊椿,南北朝時期弘農華陰人,深得北魏孝文帝賞識,累官太保、侍中、73歲辭官歸里,孝庄帝親自送行,他訓子有方,辭官臨行前作《誠子孫》與兒子楊昱,告誡生活上要簡朴,為人為官謹慎,無貴無賤,待之以禮。並指出自身的言行和處世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後代的成長,故告誡子孫守家業,存禮節,免驕奢,成名家,為後人樹立世范。楊椿的治家之道深得史家稱頌,史稱其言色恂恂,出於誠至,恭德慎行,為世師范,漢之萬石家風,陳紀門法,所不過也,諸子秀立,青紫盈庭,其積善之慶歟?
家譜 目前在上海圖書館中收藏楊姓族譜244部,全國其他單位和美、日等國圖書館還收藏楊姓族譜583部。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楊姓歷代名人805名,占總名人數的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位;楊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2.02%,排在第六位;楊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歷代醫學家的1.96%,排在第十位;楊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2.12%,排在第十一位。
我國楊姓是一個光芒四射的古老族群。從戰國初思想家楊朱開始,就人才輩出,世代榮耀。歷代楊姓名人主要有:東漢太尉楊震,文學家楊修;漢晉之際天文學家楊偉;北周名將楊忠;隋朝開國君主楊堅;唐朝詩人楊炯,雕塑家楊惠之,理財家楊炎;五代書法家楊凝式;北宋名將楊業父子,龍圖閣直學士楊時,文學家楊億;南宋數學家楊輝,詩人楊萬里,割據洞庭湖的大聖天王楊么;元朝詩人楊載;明朝名臣楊榮、楊士奇,詩人揚基;清朝名學者楊屾,外交家楊儒,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清民之際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中華民國愛國將領楊虎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物理學家楊登忠,化學學家楊石先,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楊忠建,病理學家楊簡,昆蟲學家楊惟義,哲學家楊獻珍、楊榮國,民族學家楊成志,作家楊成業(楊沫),音樂理論家楊蔭瀏,語言文字學家楊樹達。
楊性血型
楊姓人群的血型分布總是:O型佔34%,A型佔29.1%,B型佔28.2%,AB型佔8.7%。
『叄』 中國有多少姓楊的
楊姓為中國第六大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
超過3100萬
『肆』 姓楊的人有幾個
當代楊姓的人口已達到3696萬,為全國第6大姓。
楊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位,人口約四千九百二十三萬余,佔全國人口總數的3.08%左右。當代楊姓的人口已達到3696萬,為全國第6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3.1%。根據新華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電,國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順序已經新鮮出爐,楊姓保持第6位。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楊姓人口由240萬激增到3700萬,增長了15倍多。全國人口增長了13倍。
『伍』 中國有多少人姓楊
楊姓源出主要有四: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南有晉水,就改稱晉侯。春秋時楊滅於晉國,成為晉國羊舌的封地。晉武公(燮的10世孫)封次子伯僑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伯僑之孫突食邑於羊舌,為羊舌大夫,是為羊舌氏。突之孫,字叔向,因戴晉有功,被分封於楊氏邑(今山西洪洞),其子伯石以邑名為氏,稱楊氏。公元前514年,晉滅強宗祁氏、羊舌氏,伯石有子逃於華山仙谷 ,遂居華陰(今屬陝西),稱為楊氏,史稱楊氏正宗。是為山西楊氏。
2、出自賜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湖南、貴州的僚族分支)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為趙、張、楊、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楊姓。如福建林姓遷居廣東梅州後改姓楊。《北史》載,楊義臣本姓尉遲,後改楊氏,等等。
4、他族改姓楊氏。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有三字姓莫胡盧氏改為楊氏。
可見從最早的開始有2400多年歷史了
『陸』 楊姓在中國五百大姓中排第幾目前楊姓的共有多少人
楊姓在《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
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柒』 中國姓楊的人有多少
楊姓約佔全國總人口3.19,在400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