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璽豪宅多少錢
㈠ 北京新房格局有什麼變化
在新增供應低、入門門檻高企現象的背後,北京新房市場正經歷著以往不曾出現過的變化。在市區供應稀缺,新盤向遠郊區轉移的當下,北京出現了二環與五環新盤售價逐步趨近的現象。在改善型需求佔主流的市場上,產品需求和考量標准也在發生著潛在的變化。甚至有業內調侃說,這是個讓地產營銷人無語凝噎的時代。
【分析】
「地段定價」或不再延續
目前,不僅北京新房供應在地段方面的價差逐步縮小,在土地市場這種趨勢或也將延續。
就在8月1日北京本月首場土拍上,位於東城區的永外大街地塊頗受關注。然而拍賣當天,該地塊卻由招商、華潤、碧桂園組成的聯合體爆冷以接近底價的38.4億元拿下,溢價率僅為0.5%,樓面價則為5.2萬元/平方米。
實際上,該地塊限價是抑制房企熱情的主要原因。根據土地出讓規定,該地塊上的商品住宅銷售均價將不超過8.9萬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9.4萬元/平方米。而臨近的融創使館壹號院目前銷售均價已達到15萬元/平方米左右。另一方面,該用地住宅部分執行的「90/70」也成為一大短板。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從2017年8萬+住宅成交當中,套均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佔比僅為4%,而套均面積200平方米以上產品佔比則高達40%。因此高端客戶偏愛大尺度豪宅的喜好也給項目未來的去化帶來難度。
在業內看來,相比於前些年購房「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的黃金准則,目前改善型客戶更傾向於去考量產品的綜合素質,這也是郊區項目價格受到認可的重要原因。
郭毅介紹,今年前七月,北京商品住宅簽約量也不過15071套,創自2006年北京開始網簽以來的同期新低。然而,與整體樓市低迷之勢有所不同的是,新房市場頻現熱銷樓盤。多個項目開盤後迅速售完,甚至出現「夜光碟」的極端案例。
「這折射出了市場分化,北京市場新房全面熱銷的時代已告結束。」郭毅表示,項目冀望於在競爭中獲得領先身位,需要在地段、產品、價格三個層面共同發力。其中,價格的高低並非絕對數值,而是對標項目周邊的一、二手房定價取得相對優勢,再疊加地段與產品要素。
京城的房價只能讓人望而生畏,還是看好公租房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