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派出多少醫療隊去美國
『壹』 抗美援朝中國出兵多少
抗美援朝戰爭中,總計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其中以輪戰方式先後入朝參戰的各種部隊共計190萬,補充兵源近50萬,共計240萬。
第一次戰役,從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5日,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之下,朝中邊境以及附近地區展開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韓國國軍的進攻戰。
此次用1個軍為主力來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地區進行阻擊,另外集中5個軍以及另1個師在西線給美國「聯合國軍」一個突然性攻擊,最終將其從鴨綠江邊打回清川江以南地區,打破美軍妄想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得到初步穩定朝鮮戰局的狀況。經過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同的努力一共殲敵15000多人,此次中國志願軍投入30萬人。
1950年11月7日到12月24日開始了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此次參戰的志願軍共達45萬人。第二次戰役是一次反擊戰,也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項重要戰役。清川江地區投入6個主力軍,東線長津湖地區投入3個軍師進行反擊,是一場「出其不意」的反擊戰。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共同反擊下,美國「聯合國軍」被迫放棄平壤、元山,重新退到三八線以南地區。這次志願軍共殲敵36000多人。
第三次戰役是在1950年12月31日-1951年1月8日,此次是打破美國「先停火,後談判」的目的,從而爭取喘息時間,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施以重擊。中國人民志願軍共集中6個軍,和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之下,將「聯合國軍」從三八線擊退到北緯37°線地區,將韓國首都「漢城」佔領,此次殲敵19000多人。
第四次戰役發生在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此次是進行反擊准備,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進行防禦戰。在前三次戰役中,中國志願軍都是最後的勝利者,前面消耗太大,所以在這次戰役中不得不做調整。而此時的美軍也發現中國志願軍這一漏洞,迅速調整部隊,發起進攻,第四次戰役就此展開,由於軍力以及資源不足,所以此次戰役打得比較艱難,但是仍然將「聯合國軍」遏制在三八線南北附近。雖然中國志願軍損失較大,但是一共殲敵7.8萬多人。
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正是抗美援朝第一階段的第五次戰役,一共歷時50天,戰爭將「聯合國軍」打退到漢江南岸地區,結果又被打回至三八線南北地區,這次戰役自身損失8.5萬多人,殲滅敵軍8.2萬餘人。
聯合國軍兵力情況
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共16個國家的作戰部隊及瑞典、印度、丹麥、挪威、義大利5個國家的醫療隊組成。值得指出的是,韓國軍隊也受「聯合國軍」指揮。
朝鮮戰爭期間,「聯合國軍」侵朝部隊最多時達到93.26萬人,受「聯合國軍」指揮的韓國部隊達59萬多人,共計152萬多人。其中美國出兵居第一位,兵力達30多萬人;英國居第二位,兵力達1.40萬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達8123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達5400多人;其餘出兵數量的排列順序是澳大利亞、菲律賓、紐西蘭、泰國、衣索比亞、法國、希臘、哥倫比亞、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南非。
朝鮮戰爭美國動用了其陸軍兵力的三分之一,戰場兵力最多時達到302483人;海軍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動各種艦艇210艘,海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383架;空軍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後出動各種飛機數萬架,戰場上飛機最多時達1700多架。
美軍動用大量的精銳部隊,有「開國元勛師」——騎兵第一師,「美利堅之劍」——陸戰第一師,「滴漏器師」——美軍第七師,「王牌飛行隊」——航空兵第四聯隊等大量「王牌」。
美軍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許多戰役、戰斗的炮火密度、戰場兵力密度、空襲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抗美援朝
『貳』 中國能把醫護人員輸送到世界主要疫情國家,來緩解世界疫情嗎
中國可以把醫護人員派送到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為他們提供來自中國對疫情的先進經驗,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並且中國已經這樣做了,已經這樣做了很久了,甚至有些國家在中國的幫助下,挺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進入了抗擊疫情的第二個階段。
01中國第一時間就派遣醫療隊對外援助
中國能不能派遣醫療隊對外進行一定的醫療援助並不具備討論的價值,已經這不是沒有發生的事情,我們已經這樣做了,在國外疫情剛開始爆發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第一時間派遣了數支醫療隊對海外疫情進行力所能及的援助。
我們援助巴基斯坦,是因為巴基斯坦這個老兄弟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一直都傾囊相授,全力援助。
中國的對外援助不是因為我們想要得到什麼贊美或者好處,而是因為他們曾經幫助過我們,我們現在想要幫助他們,僅此而已。
05中國的強大,他們無法否認
盡管他們瘋狂的詆毀中國,污衊中國,但是有一點他們必須承認,那就是在這種危難的時刻,只有中國可以對外援助,只有中國可以用這種超高的強度對外進行援助,在這個星球上,只有中國可以做到這一點。
英國,不行,法國,也不行,美國,還是不行,只有中國,可以做到。
這就是中國的力量,他們無法改變的事實。
『叄』 中國疫情支援美國了嗎
華春瑩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6日,中方的地方省市和有關機構以及企業已經向美國30個州、55個城市捐助了超過960萬個口罩、50萬盒檢測試劑,30.59萬雙醫用及其他手套、13.35萬副護目鏡等醫療物資。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從3月1日到5月5日,中國共向美國提供了超過66億只口罩、3.44億雙外科手套、4409萬套防護服、675萬副護目鏡,以及近7500台呼吸機。我們看到美國人民目前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希望美國人民能夠盡快戰勝疫情,中方將繼續盡我們所能,為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協助。
『肆』 中國所援助過的國家
1、朝鮮
1960年,中國供應朝鮮10萬錠的棉紡設備,並供應其他項目。
1961年,中國援外支出接近償還外債的支出。
1962年以後援外更超過了償債。
1958年至1963年,這個中國最困難的時段, 中國以無息貸款方式為朝鮮承擔了紡織廠、軸承廠、糖廠、熱工儀表廠、繼電器廠、電子管廠、無線電零件廠等29個成套項目。
2、蒙古
1956年,中國開始向蒙古提供經濟技術援助,中蒙兩國簽訂經濟和技術援助協定,中國無償援助蒙古1.5億元人民幣。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兩筆長期低息貸款,由於蒙古缺乏技術力量,援助項目都採取「交鑰匙」方式, 即中國包攬一切, 全部建成後把鑰匙交給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發電廠、毛紡織廠、玻璃廠、造紙廠、磚瓦廠、蔬菜農場、養雞場、醫院、療養院、6座橋梁等21個項目,中國不能製造蒙古提出的紡織廠設備,不惜動用緊缺的外匯到英國訂購。
3、阿爾巴尼亞
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鎖、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的。 從1954年起,中國向阿提供經濟、軍事援助摺合人民幣100多億元,阿總人口才200萬,平均給每人達4000多元(當時中國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農民干一天才8分錢)。
至1978年6月底,中國幫助阿興建了鋼鐵、化肥、制鹼、制酸、玻璃、銅加工、造紙、塑料、軍工等新的工業部門,增建了電力、煤炭、石油、機械、輕工紡織、建材等工業企業和通信、廣播、電視等設施,共計承擔了142個項目,其中建成的92個,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設的23個。
為建設這些項目,中國先後派出近6000名專家,並為阿爾巴尼亞培養了幾千名技術骨幹。 中國援阿的化肥廠年產20萬噸,平均1公頃地400公斤,遠遠超過我國農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數量;軍援項目之繁、數量之大,也遠超出阿實際需要。
60年代初,中國把蘇聯援助阿爾巴尼亞的項目全部包下來,援助規模不斷擴大,幾乎有求必應。 1960年底,正值中國最嚴重的災荒時期,卻還是緊急援助了阿爾巴尼亞5萬噸糧食。
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急需的東西,甚至包括2100萬美元的自由外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50年以來,致力於自身發展的同時,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東歐等地區1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經濟和技術援助。
(4)中國派出多少醫療隊去美國擴展閱讀:
中國對外援助主要有8種方式:成套項目、一般物資、技術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援外醫療隊、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援外志願者和債務減免。
成套項目
成套項目援助是指中國通過提供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等援助資金幫助受援國建設生產和民用領域的工程項目。
中方負責項目考察、勘察、設計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過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設備、建築材料,派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和指導施工、安裝和試生產。項目竣工後,移交受援國使用。
成套項目是中國最主要的對外援助方式。從1954年開始,中國利用成套項目援助方式為越南、朝鮮兩國修復被戰爭破壞的鐵路、公路、港口、橋梁和市政交通等設施,並援建一批基礎工業,為兩國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此後,成套項目建設的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在對外援助支出中一直佔有較大比例。目前,成套項目援助占對外援助財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幫助發展中國家建成2000多個與當地民眾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成套項目,涉及工業、農業、文教、衛生、通訊、電力、能源、交通等多個領域。
一般物資
一般物資援助是指中國在援助資金項下,向受援國提供所需生產生活物資、技術性產品或單項設備,並承擔必要的配套技術服務。
中國對外援助最早是從提供一般物資開始的。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在國內物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為支持廣大亞非國家爭取民族解放和發展民族經濟,向上述國家提供了大量生產和生活物資。
除單項提供援外物資外,中國還配合成套項目建設提供各種配套設備和物資。中國始終將國內生產的質量最好的產品作為援助物資,提供的物資涉及機械設備、醫療設備、檢測設備、交通運輸工具、辦公用品、食品、葯品等眾多領域。
這些物資滿足了受援國生產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設備如民用飛機、機車、集裝箱檢測設備等,還促進了受援國裝備能力的提高和產業的發展。
技術合作
技術合作是指由中國派遣專家,對已建成成套項目後續生產、運營或維護提供技術指導,就地培訓受援國的管理和技術人員。
幫助發展中國家為發展生產而進行試種、試養、試制,傳授中國農業和傳統手工藝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完成某一項專業考察、勘探、規劃、研究、咨詢等。
技術合作是中國幫助受援國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術合作涉及領域廣泛,包括工業生產和管理,農業種植養殖,編織、刺綉等手工業生產,文化教育,體育訓練,醫療衛生,沼氣、小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地質普查勘探、經濟規劃等。
技術合作期限一般為1年至2年,必要時應對方要求,可以延長。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是指中國通過多雙邊渠道為發展中國家舉辦各種形式的政府官員研修、學歷學位教育、專業技術培訓以及其他人員交流項目。
中國從1953年開始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接收了大量來自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古巴、埃及等國的實習生來華學習,涉及農林、水利、輕工、紡織、交通、衛生等20多個行業。
自1981年起,中國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了多個領域的實用技術培訓班。
自1998年起,中國政府開始舉辦官員研修班,培訓的部門、領域和規模迅速擴大。
截至2009年底,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在華舉辦各類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人員12萬人次,包括實習生、管理和技術人員以及官員。培訓內容涵蓋經濟、外交、農業、醫療衛生和環保等20多個領域。
目前,每年在華培訓發展中國家人員約1萬名左右。此外,中國還通過技術合作等方式為受援國就地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
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是指中國向受援國派出醫務人員團隊,並無償提供部分醫療設備和葯品,在受援國進行定點或巡迴醫療服務。
1963年,中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截至目前,中國已向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個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
援外醫療隊一般工作在受援國缺醫少葯的落後地區,條件十分艱苦。援外醫療隊員治癒了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並採用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法診治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醫療隊員還向當地醫務人員傳授醫療技術,促進了當地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援外醫療隊員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醫風和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全力為受援國人民服務,贏得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贊揚。
截至2009年底,中國累計對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醫療隊員,經中國醫生診治的受援國患者達2.6億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醫療隊,共1324名醫療隊員,分別在57個發展中國家的130個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是指中國在有關國家和地區遭受各種嚴重自然災害或人道主義災難的情況下,主動或應受災國要求提供緊急救援物資、現匯或派出救援人員,以減輕災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幫助受災國應對災害造成的困難局面。
多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對外緊急救援行動,並在國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使救援行動更加快速有效,中國政府於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義緊急救災援助應急機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中國開展了對外援助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緊急救援行動,向受災國提供各種援助共計7億多元人民幣。
近5年來,中國政府累計開展緊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東南亞國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緊急技術援助;就幾內亞比索蝗災和霍亂,厄瓜多登革熱,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馬達加斯加颶風,緬甸、古巴熱帶風暴,巴基斯坦洪災等提供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
向朝鮮、孟加拉國、尼泊爾、阿富汗、蒲隆地、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援外志願者
援外志願者是指中國選派志願人員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教育、醫療衛生和其他社會發展領域為當地民眾提供服務。目前,中國派出的志願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願者和漢語教師志願者。
2002年5月,中國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願者赴寮國,在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開展了為期半年的志願服務。
截至2009年底,中國向泰國、衣索比亞、寮國、緬甸、塞席爾、賴比瑞亞、蓋亞那等19個發展中國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願者,服務范圍涉及漢語教學、中醫治療、農業科技推廣、體育訓練、計算機培訓、國際救援等領域。
其中,向衣索比亞、蓋亞那等多個國家實現連續派遣。2003年,中國開始對外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個國家派遣漢語教師志願者共計7590人次。
債務減免
債務減免是指中國免除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華到期政府債務。對於受援國對華政府債務,中國政府從不施加還款壓力。
在受援國償還到期無息貸款遇到困難時,中國政府一向採取靈活的處理方式,通過雙邊協商延長還款期限。為進一步減輕經濟困難國家的債務負擔。
中國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一屆部長級會議、2005年聯合國發展籌資高級別會議、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2008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和201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上。
先後6次宣布免除與中國有外交關系的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無息貸款債務。截至2009年底,中國與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個國家簽署免債議定書,免除到期債務380筆,金額達255.8億元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的對外援助-中國網
『伍』 抗美援朝時期各國派去了多少人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總計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而聯合國軍在戰場上兵力最大時,達到了111萬人,其中美軍54萬人,南朝鮮軍隊51萬人,其餘各仆從國出兵人數為4.8萬。
聯合國軍中,美軍兵力占總數的90%以上。其他15個國家,即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紐西蘭、加拿大、法國、菲律賓、土耳其、泰國、南非、希臘、比利時、盧森堡、哥倫比亞、衣索比亞提供了數量不等的戰斗部隊。另外,瑞典、丹麥各派醫療船一艘,印度、挪威和義大利派出了各自的戰地救護隊。
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生動反映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重點展示志願軍將士的英雄氣概和不畏強敵、制勝強敵的精神優勢,展現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萬眾一心的愛國情懷,彰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
『陸』 中國派遣醫療隊共幾支隊伍,支援幾個國家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歐陽開宇 呂凌寒)中國目前向49個國家派有援外醫療隊,其中大部分在非洲。這是記者9日從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了解到的。
中國官方當天就援外醫療50周年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合作司司長任明輝說,半個世紀來,中國政府堅持無償向發展中國家派遣援外醫療隊。他們不僅積極防治傳染病、常見病和多發病,而且為受援國引進了心臟外科、腫瘤摘除、斷肢再植、微創醫學等醫學臨床技術。
截至2013年6月,中國先後向亞、非、拉、歐和大洋洲的6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過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約2.3萬人次。目前,中國在49個國家派有援外醫療隊,其中42個國家在非洲。
任明輝介紹說,中國政府為非洲許多國家無償援建了上百所醫院,贈送了大批醫療設備和葯品,緩解了許多非洲國家缺醫少葯的局面,特別是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之後,中國為非洲援建了30所現代化醫院。
「根據我們統計,目前已經有1001名援外醫療隊隊員獲得了受援國國家的首腦等頒發的各種獎章和榮譽。」任明輝說,他們通過在這些國家工作的日常臨床帶教、培訓、手把手的言傳身教,為非洲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培養了一支「不走的援外醫療隊」。(完)
標簽:援外 中國 醫療隊 非洲 任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