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前中國人口有多少
『壹』 解放前中國有多少人口
截至2021年查詢,解放前中國有5.4億左右的人口,依據:新中國成立時的人口統計與解放前的人口相差不會太多,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萬人(該數據為1949年統計)。
由於社會安定、生產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改善,以及對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和缺乏經驗,致使人口迅速增長,到1969年已達80671萬人。
從70年代初開始,中國政府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增長過快對經濟、社會發展不利,還會對居民的就業、住房、交通、醫療等方面造成極大困難;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不能緩解人口增長對土地、森林和水資源等構成的巨大壓力,那麼未來幾十年後的生態和環境惡化將不可避免,這無疑危及人民起碼的生存條件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於是,中國政府根據國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政策,以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這一政策實施後,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同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時的113368萬人相比,十年零四個月共增加了13215萬人,增長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07%。
『貳』 解放初期中國人有多少
解放初期中國人有5.4167億人。
『叄』 中國人口歷年數據統計
公元前230年,秦滅六國時,中國人口有3000萬。
公元前210年,中國人口只剩下1000萬人。
經過陳勝、吳廣起義以及巨鹿之戰、楚漢爭霸後到了漢高祖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中國人口達到了1500萬人。
公元前129年也就是西漢時漢武帝元光六年,在經歷了漢匈戰爭後,全國人口增加到3600萬人。
西漢漢平帝元始二年,全國人口大幅上升到5767萬人。但到了漢光武帝元年,東漢建立。由於歷經戰爭人口下降一半隻有2800萬人。
公元184年,休養生息後人口又恢復到5500萬人。隨後就是東漢後期時代,到漢獻帝建安22年,人口下降到1500萬人。魏蜀吳三國時代,經歷夷陵之戰後人口達到3000萬人,但兩晉時期,公元282年,人口下降到2262萬人。經過五胡亂華和八王之亂後,在南朝時期也就是公元539年,全國人口只剩下1100萬人,這比東漢末年還要殘酷。
直到公元577年,也就是北朝北齊幼主承光元年,人口恢復到2000萬人。
公元598年,隋朝建立後,全國人口大幅增長,最高達到4450萬人。隋煬帝大業五年,人口膨脹到4601萬人的頂峰。
之後的隋末農民起義和遠征高麗等戰爭,一直到公元639年唐朝貞觀13年,人口只剩下1235萬。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14年,唐朝國力達到頂峰,人口也大幅增長到5291萬人。但安史之亂以及黃巢農民起義後,公元907年人口下降到2000萬人。
到了公元960年,也就是五代十國,人口達到3000萬人。不久北宋建立,在經歷宋遼戰爭後也就是宋仁宗嘉佑八年,人口下降到2642萬人。
公元1102年,宋徽宗時期國力上升,人口也大幅上漲到4532萬人。但宋金戰爭後,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進入南宋時期,公元1161年人口只剩下2420人。
公元1207年,宋金西夏都計算的情況下總人口突破1億大關,三國人口加一起達到1.3億。
但蒙金、宋蒙戰爭後,又有一半人口被消滅,到了元朝時期,公元1290年,中國人口還剩下5883萬人。
公元1351年,元朝人口達到頂峰,人口達到8758萬人。
朱元璋在擊敗元朝後,公元1393年,全國人口只剩下6054萬。此後明朝迎來盛世,雖然經歷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到了崇禎十七年,明朝人口達到了創紀錄的1.5億人。
清兵入關後,歷經殘酷戰爭,公元1646年,也就是順治三年,全國人口還剩下8848萬人,也就是幾乎一半人口沒了。
公元1790年,乾隆55年,全國人口飆升到3億人。隨後一直上升,到了公元1850,大清人口高達4.3億人。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義和團運動後人口又下降到3.4億人,約1億人口損失。
清朝滅亡後民國建立,1939年中國人口達到5.1億人。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人口一路飆升,到2019年人口達到14億人。
中國民族組成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佔全部人口的91.51%。其他還有55個民族,佔8.49%。但據2005年的抽樣,新生兒中,漢族僅有88%,預示著新生兒成長後漢族人口比例將僅為88%。
少數民族增長快於漢族,從1953年佔全國人口5.2%,到1990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9.44%。
2005年全國抽樣普查中,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新生兒中,少數民族比例為14%,漢族人口佔86%,也就是未來少數民族佔中國人口的14%。漢族比例將會大降到86%。
『肆』 60年代中國人口達到多少人
8.5億。
1949年建國初期,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為5億4167萬人。
於1949年後再次快速增長,由1949年的5.5億增加到1959年的6.6億,1970年的8.5億,1976年的9.5億,再到1980年的10億。
1989年4月14日我國大陸總人口達到11億。
2007年官方統計中國總人口達到12億9千533。
人口分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新生代流動人口已經超過流動人口半數,總量達1.18億。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約為28歲,超過一半的勞動年齡流動人口出生於1980年以後。
與此同時,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體系卻嚴重滯後,亟待完善。龐大的流動遷移人口對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構成巨大壓力。
流動人口就業、子女受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計劃生育等方面的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嚴重製約著人口的有序流動和合理分布,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面臨困難。
面對復雜的人口問題,中國政府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不斷完善人口政策與方案。
用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時,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2012年國家統計局統計: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71,182萬人,佔52.5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4,222萬人,佔47.42%。
『伍』 中國各個朝代有多少人口
春秋戰國期間,到前230年時中原各國總人口達到約3000萬。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最終完成統一六國大業,之後持續不斷的領土擴張,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國總人口約3000萬。三國時期民戶人口加上帶甲將士和吏估計總人口有820-830萬人。
唐朝鼎盛時期約7475萬到8050萬口。960年的五代十國人口總為三千萬人。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時,宋、金、西夏三國人口總數據估計達到一億三千六百萬人。1600年明朝人口峰值實際人口有大約160,000,000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上升到一億五千萬。
(5)六百年前中國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人口增減:
東漢末年分三國,紛爭不停,自然戰爭不斷,而打仗總是要死人的,此時人口跌至2300萬就一點也不奇怪,而後歷經東西晉、南北朝,不停的南北分裂,人口當然大幅下降。
之後的人口數量一直也保持這樣一個趨勢,和平時期人口增加,戰爭時期人口減少,隋朝人口大約恢復至6000萬,而唐初為2400萬,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開創讓中國人口達到了第一個歷史高峰,安史之亂前,中國人口達到9000萬。
而後的五代十國的人口減少,到宋朝繁榮昌盛時人口增加,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繁榮富足的朝代,人口數量首次超過1個億。而後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北方的人口急劇減少,而元朝滅宋後實行殘酷的統治,人口增長很慢,直至明朝,人口最多時也不過6000萬。
可自清朝後,中國人口開始了井噴式增長,從順治年間破1億到民國時的4億,中國的人口開始了萬萬(億)時代。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清朝盛世太平、糧食產量大幅增長,特別是紅薯、土豆這些高產的糧食作物從南美引進,老百姓再也不會因為沒有糧食吃而餓死造成人口減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