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小崗鎮有多少人口
㈠ 小崗村的地理環境
1978年前,小崗作為「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而聞名,大多數村民都曾出門討過飯。
1978年冬,小崗村實行包產到戶,並於第二年秋實現溫飽。
200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比2006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56元高出2400多元,全村總收入達到2293.8萬元(以2008年人口計),人月均500元,全村勞動人口2840人,人均收入8077元,月均673元。隨著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絕大多數家庭都購置了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基本家用電器和小型農用機械,許多農戶看上了數字電視,有4戶村民購置了高檔轎車,102戶翻蓋了新房,28戶村民搬進了住宅新區。
2011年,人均達到8000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858元高出1000多元,比該村2003年的2300元增加了近4倍,年均增長近千元。
2012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8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410萬元、較上年翻一番,村民人均純收入10200元。
截至2013年,小崗村村民40%從事第一產業,近45%的人從事二產(主要是農產品加工),15%的人從事三產。
2014年,工農業總產值7.38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6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0元。
小崗村經濟發展定位是:以農業為基礎,以旅遊、農產品加工為兩翼。 按照「一心二園一帶五區」空間格局進行總體布局,即:形成大的小崗經濟區,集政治、經濟、商貿、文化教育和休閑娛樂於一體的中心;建設主導產業核心示範園和加工物流園;建立沿小崗快速通道南延至鳳陽縣園藝場、北達花園湖的觀光休閑農業發展帶;打造優質水稻、黑豆、無公害蔬菜、甜葉菊和健康生豬養殖相對集中區。 1978年前,年人均口糧40餘斤,幾乎每戶都有出門討飯的歷史。
1979年秋,小崗生產隊獲得大豐收,糧食總產6萬多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糧食產量總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來第一次向國家交了12488公斤公糧。
截至2008年,全村95%以上農戶都種植了葡萄,總面積達600畝,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養殖業迅速發展,計劃養殖種雞150萬只,以龍蝦為主的水產養殖面積已達200多畝。
2013年,已流轉的土地面積有8400多畝,佔小崗村可耕土地面積的44.2%。被集中起來用於發展蘑菇、花卉、葡萄規模種植及家禽家畜養殖,有寶迪10萬頭原種豬養殖基地、小崗村風味豬養殖場等項目。 小崗村農貿市場市場佔地面積12畝,門面商業用房48套,磚混攤位400個,鋼結構大棚可防雨季。市場內設有干鮮、水產、家禽、肉類、豆製品、百貨、五金、糧油交易等功能區。2012年,全村旅遊接待量突破83萬人次。 來自全國各地參觀者、旅遊者絡繹不絕,日接待量1000多人,農家樂示範戶日接待近200人次,吃鄉村土菜,宿農家院,體驗農家樂,小崗旅遊日創收近2萬多元。
㈡ 小崗村的產品
主導蔬菜品種的是萵筍。根據季節和市場需要,還種植豆角、莧菜、空心菜、西葫蘆、芹菜、黃瓜蔬菜等。
轄區人口
小崗村下轄8個村民組, 340戶,人口1342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口835人。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崗南、崗中、崗北三個村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