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綠地中心房價多少
Ⅰ 武漢第一高樓在哪裡
武漢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位於武漢長江南岸的綠地國際金融城。2019年1月29日主塔樓主體結構封頂,這標志著華中第一高樓完工倒計時的號角正式吹響。
從2011年7月31日地下工程開工,到以華中第一的姿態巋然屹立,武漢綠地中心陪伴武漢一路更新,也不斷創造著中國甚至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
武漢綠地中心由美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擔當設計,曾設計過迪拜哈利法塔、上海金茂大廈,以及世界眾多國家的著名摩天建築。它的橫切面猶如一朵三葉草,三瓣剛好對應武漢三鎮。立於一面,270°江景盡收眼底,全城風光一覽無遺。
(1)漢口綠地中心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華中新晉地標
繼黃鶴樓、長江大橋、武漢大學等武漢名片之後,武漢綠地中心登上全國甚至世界舞台,為崛起中的大武漢樹立起耳目一新的形象,成為光彩熠熠的城市符號。在武漢人心裡,這棟高樓代表著一種不可言說的向上之力。
作為華中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各項功能定位均鎖定「世界級」。據介紹,武漢綠地中心擁有31萬方的龐大體量,涵蓋了國際甲級寫字樓、總裁私屬辦公、星級酒店等多重業態。
其中,低樓層為國際甲級寫字樓。針對金融服務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現代新型服務業等差異化辦公需求,提供全天候、定製式辦公空間、系統和服務。中間樓層為總裁私屬辦公。是巔峰圈層私人行政寓所,或者CEO的高級辦公室,為少數人定製。
Ⅱ 有誰知道武漢最高的樓房在哪,叫什麼名字
民生銀行大樓 武漢第一高樓武漢高樓排行榜 民生銀行大樓全市最高http://hb.QQ.com 2008年12月30日09:09 長江商報 評論14條 第 1 2 3 4 5 頁 中 1/5張2/5張3/5張4/5張5/5張 武漢市7個城區和2個開發區內第一高樓究竟「花落誰家」?昨日,武漢勘測設計院發布《2008武漢市地理信息藍皮書》,江岸區第一高樓是民生銀行大樓,也是全市第一高樓,共69層,高305.1米。各區之間第一高樓高度相差甚遠。該《藍皮書》顯示,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最高樓為工行武漢經濟開發區支行,高117.6米,與民生銀行大樓相差近200米。據介紹,從高層建築的分布情況來看,武漢城區的高層建築(14層及以上)依舊集中在漢口的建設大道、解放大道、京漢大道、沿江大道沿線以及武昌的和平大道積玉橋、沙湖段、武珞路、中南路、洪山、水果湖、徐東大街等濱江、濱湖景觀地段或商業繁華地段,漢陽地區的高層建築分布相對較少。城區內,接近24%的高層建築都集中在武昌區,它以擁有458棟高層建築而居於眾城區之首,接下來為洪山區410棟,占城區高層建築總量的21.44%;排名後兩位的則是青山區44棟,佔2.30%,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7棟,佔0.37%。各區第一高樓江岸區民生銀行大樓,共69層,高305.1米;江漢區世貿大廈,共61層,高246米;硚口區泰合廣場,共47層,高198.9米;漢陽區世貿錦綉長江,有55層,高203.7米;武昌區新時代商務中心,有45層,高203.8米;青山區武商建二商場,有27層,136.7米;洪山區省電力公司大樓,有33層,167米;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行,有21層,117.6米;東湖高新開發區魯巷廣場,有29層,132.9米◇鏈接華中第一高樓桂冠即將易主今年3月30日,我市目前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位於市博物館斜對面的「葛洲壩國際廣場」正式開工。這棟總高度約350米、共69層的葛洲壩集團總部大樓,將取代高305.1米、69層的民生銀行大樓,成為華中新地標。◇相關新聞武漢地圖生活網通過專家鑒定衣食住行信息一網打盡你經常為逛街購物、餐飲住宿、交通運輸、旅遊觀光不知道詳細地理信息而犯愁嗎?今後,市民只需輕點滑鼠打開武漢地圖生活網,可「一網打盡」江城大小餐飲、交通、旅遊等生活問題。記者昨從武漢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為方便市民查閱衣食住行信息,武漢官方網站——武漢地圖生活網將向市民免費提供各種地理信息服務。昨日,由多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通過技術成果鑒定,認為武漢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成果可加快「數字城市」的建設步伐,改變過去測繪產品單一、更新周期長、應用成本高的現狀,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全方位服務。(崔晶晶何孝齊
Ⅲ 武漢綠地中心的介紹
武漢綠地中心是武漢綠地國際金融城項目的核心部分,該項目位於武昌濱江商務區核心區,與漢口百年外灘隔江相望,是中部特大城市武漢新一輪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金融城總建築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總投資逾300億元。綠地中心是武昌濱江商務區「武漢國際金融城」率先開工的單體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一個集超五星級酒店、高檔商場、頂級寫字樓和公寓等於一體的超高層城市綜合體,建成後將由泰國正大集團、美國萬豪酒店集團分別負責高檔商場和白金五星級酒店的運營。2011年6月21日上海綠地集團在武漢首次公開介紹全球第二高樓636米武漢綠地中心大樓的設計方案。6月28日,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漢綠地中心項目地下工程開工儀式在工地現場隆重舉行,該工程合同工期為2011年7月1日開工,2017年1月1日竣工,整個工期時間為五年半。
Ⅳ 如何看待武漢綠地中心被限高
武漢市國土規劃局表示,隨著武漢市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天河機場迅速發展擴大,機場跑道數量增加,航運吞吐量大幅提高,凈空管控區域范圍也隨之擴大。城市建設發展與機場凈空保護之間出現的矛盾,導致了(武漢)武昌綠地中心項目為代表的一系列建築受到凈空高度限制的問題。
武漢綠地中心(Wuhan Greenland Center)是中國武漢市的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原設計高度636米。由曾主持設計迪拜塔、上海金茂大廈等多個世界著名超高層的建築設計團隊——美國AS+GG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建造。
武漢綠地中心是武漢綠地國際金融城項目的核心部分,位於武昌濱江商務區,是中部特大城市武漢新一輪城市發展的重點區域。金融城總建築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500億元。
綠地中心是武昌濱江商務區「武漢國際金融城」率先開工的單體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一個集超五星級酒店、高檔商場、頂級寫字樓和公寓等於一體的超高層城市綜合體。
Ⅳ 武漢綠地中心有多高
636米。
Ⅵ 武漢未來哪個區域發展潛力最大為什麼
答案是新洲,你信嗎?這並非誇大。
首先,時代的變化,把 科技 產業提到了一個高度。 隨著長江時代的到來,航天 科技 產業將會是武漢未來發展的強勁動力。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著陸武漢,選擇了新洲雙流區域,按照規劃,航天基地未來是以航天產業為主導的國際航天產業城,可以預想的是,在航天基地入駐以後,強大的航天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會形成集群效應,一座產業新城將拔地而起。
其次,交通的發展,讓區域價值窪地效應更加凸顯。 城市的發展並非是等半徑蔓延的,而是以交通為脈絡,呈點線發展。
在長江主軸發展的進程中,橋梁連接了武漢兩岸三江,新洲區域規劃在2019年開建的地鐵新港線和新港長江大橋,為未來的發展打通了脈絡。
尤其是新港長江大橋的開通,將從新洲到光谷的時間縮短到10分鍾,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和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的連接,實現了新洲與光谷的對話,同時也實現了兩個高新 科技 區域的資源串聯。
最後,新城的再造,將實現新城區域配套的蝶變。 新城區的發展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相比於主城區的「螺絲殼里做道場」,新城能夠實現整體規劃。
所以「再造新城」是許多新城區彎道超速的契機,新洲區域因為孔雀城的著陸,成為了潛力無窮的區域。
觀望以往孔雀城在武漢布局,就會發現,從嘉魚產業新城的孔雀城·江瀾賦,到新洲問津產業新城的孔雀城·問津蘭亭,再到黃岡團風產業新城的長江東岸孔雀城,都成為了如今的人氣樓盤。
北辰孔雀城·航天府坐落於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中軸位置,由千億品牌房企北辰實業與孔雀城強強聯手打造,橋岸經濟的發展紅利必將優先享受。
目前,航天府項目正處於價格窪地,現推售的90-110 瞰湖高層產品均價為5980元/ ,與航天府項目僅一橋之隔的光谷東板塊房價普遍在15000元/ 以上且一房難求。這樣的高性價比可以說是非常有吸引力了。
畢竟對於大多數在光谷打拚的人士來說,光谷的住房價格遠高於其承受范圍,住房需求無法與生活品質相協調,而現階段孔雀城航天府均價遠低於光谷地區,光穀人士可以以低價獲得滿意的住房,其次,兩橋開通後陽邏至光谷也只需15分鍾左右,居住與事業兩不耽誤。由此,航天府成為光谷區域置業的理想選擇。
武漢每天不一樣,日新月異的發展中,新洲因為宏觀政策的規劃,大型房企孔雀城的入駐而有了更大的實力和底氣,無疑是眾多新城區中具備媲美光谷實力的城區,所以,新洲將會是武漢未來發展潛力最大的地方,你信了嗎?
按照產業邏輯,目前最明確的肯定是東湖高新。至少十年內光谷仍會是武漢三個第一。高新產業及初創公司注冊第一。人口增速和人口總數行政區第一。大學生留漢就業首選工作區域。
雖然我小時在漢口,然後住漢陽,後期讀書基本武昌現在也定居武昌。但是不帶個人感情客觀評論的話。東湖高新是十年內最佳。因為它的今天是過去二十年布局和堅持的結果。是周邊大量高校若干批留漢畢業生選擇的結果。
十年後不敢評論。武漢現在也得了大城市病。規劃一大堆。個個都是世界,中國什麼什麼。隨便給大家羅列一下。
中法新城,臨空新城,長江新城,漢江灣,陽邏之心。二七濱江商務區,武漢王家墩CBD,武昌濱江商務區。沌口車城。
特別有幾個新城,我不點名。有一兩個大型國企過來就高潮了。個個都是千億產值,個個十年後都厲害的一塌糊塗。
原諒我,有點亮瞎我的眼。作為武漢人,真心希望家鄉一天比一天更好。但是還是要靠實業一步步做出來呀。十個指頭都想長,最後就是握不住拳頭,打不出力道!
十年後哪個最好要看實際招商情況,看產業聚集程度,看配套民企活躍度。目前無法預測!
十年內,仍然是光谷
武漢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還是武昌片區。
和狹窄破舊的鬧市區漢口不同,武昌的城市規劃起點更高一些,路也更寬一些,公共設施,文化設施也更多一些。君不見,湖北省博物院、楚河漢街、首義廣場、武漢站、金融城綠地中心,洪山廣場等,還有新建的武漢鄂州國際機場,都在武昌片區。
要是住在漢口,開車進入,無論是漢正街還是菱角湖還是所謂的京漢大道——只有兩車道的大道,連停個車都非常麻煩非常痛苦!漢口擁擠不堪,要城市更新都不容易,更不用說布局什麼重大項目了。
更重要的是,武昌的人口素質、產業層次、企業距離度、企業實力、創業氛圍都更好一些,武昌是五湖四海的人才都聚在一起。這和漢口的小市民是很鮮明的反差。
武昌片區有山有湖,環境好,容易規劃,特別是往花山、江夏方向,可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豐富,隨著鄂州黃石並入武漢,武漢的城市的發展方向和空間都非常非常大。
所以,在武漢要投資置業,還是要選武昌,不要去漢口漢陽。
黃陂區,長江新城,也只有這里有發展空間,且離市區近,三環,外環交通便利,高鐵,火車站,機場近在咫尺,總之武漢目前黃陂區發展從各方面都較為優越。
都吹吧,要說以後的發展,新城區東西湖,江夏已發展得不錯,後起之秀應該是黃陂,長江新城的百分之七八十區域在黃陂的武湖,盤龍城。
武漢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區域應該以三大國家級開發區為主,外加蔡甸區中法生態城。三大開發區,由於發展時間長,有實力,自然有前景。中法生態城剛剛啟動,地鐵即將開通,屬於離中心城區最近的新區,有兩國元首背書,應該有一個飛躍式發現。當然,中法生態城目前急切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還有一個潛力股是長江新城,這個需要等待國家的批復。
武漢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區域應該是三大國家級開發區: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武漢臨空港經開區,中心城區受舊改和土地資源、產業分布影響,發展空間已經不大
武漢光谷地區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區域,具有人才優勢, 科技 優勢,地理上與老城區相對獨立,有發展成獨立大城市的明確可供發展的地域空間,未來將擁有獨立的交通體系,完整的 科技 產業鏈。光谷有豐富的山水資源,有利的區位優勢(位於武漢8+1城市圈的中心地帶,即西部為武漢老城,東部與鄂州市,黃石市,黃州市相近)。未來光谷地區城市體量和綜合實力將實現對老武漢三鎮的超越式發展。將對武漢的未來的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
非江夏區莫屬。教育 科技 密集區,中國光谷所在地,製造業集中區,濱江濱湖,多小丘陵。
光谷東,2013年第一次去那邊上班,那邊太荒涼,但是到現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光谷東的建設如火如荼,未來隨著地鐵開通,配套設施的完善,光谷東的發展不可限量
Ⅶ 武漢最高樓
武漢綠地中心。
武漢最高的樓有多少層,武漢最高的樓是武漢綠地中心,有125層(設計層高),是武漢市的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高度636米。
武漢綠地中心用途:
武漢綠地中心高度將超過此前國內最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492米),與中國最高樓「上海中心」(632米),計劃打造為集超五星級酒店、國際甲級辦公、高檔商業、頂級公寓等於一體的超高層城市綜合體。
綠地中心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由1萬平方米的摩天觀光層、5萬平方米的服務式公寓、4萬平方米的超五星級寫字樓和 20萬平方米的甲級寫字樓群等4大部分組成,形成一體化武漢濱江CBD核心綜合體,各項功能定位鎖定「世界級別」,將來是世界第四、中國第一、華中部第一高樓。
武漢綠地中心規劃其中,摩天觀光層位於大樓虛高懸空部分,可提供720度觀景體驗。多功能觀光層位於建築最高端,層高10米。將設立企業傢俱樂部,作為武漢最高端的商務會所。設立高檔餐飲會所,經營中餐、西餐和酒吧等服務。服務式公寓,則主要針對國際長租客群及企業高管人群。
Ⅷ 綠地中心寫字樓的租金多少
綠地中心的寫字樓大概是9元左右,每個樓層的價位貌似不一樣,你詳細的看一下。
綠地中心 http://bj.kongjianjia.com/xiezilou/4530
評價說,綠地的租金比較高,但是位置很好。
Ⅸ 武漢第一高樓
截止到2019年12月26日,武漢第一高樓是武漢中心大廈。
武漢中心大廈,位於武漢CBD核心區西南角,以88層438米的高度超越331.3米的武漢民生銀行大廈,問鼎「華中第一高樓」;是一幢集智能辦公、全球會議中心、白金五星級酒店、高端國際商業、360°高空觀景台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地標性國際5A級商務綜合體。
2009年9月25日動工,2015年4月16日封頂,——武漢中心大廈是江城新地標性建築,這是華中地區第一座開建的4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以其節能環保創造綠色建築標桿。
(9)漢口綠地中心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武漢綠地中心:
武漢綠地中心的設計方美國AS+GG,曾主持設計迪拜塔(哈利法塔)、上海金茂大廈等多個世界著名超高層建築。
他們認為,哈利法塔作為迪拜的標志,對當地旅遊業發展貢獻巨大,而金茂大廈為上海浦東新區吸納更多投資者,催生了一個全新國際商務區的崛起。而武漢綠地中心之於大武漢,扮演的是同樣的角色。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武漢確立了「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目標。與此同時,中部崛起、「兩型社會」建設、自主創新示範、長江經濟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等多項國家戰略在這個城市疊加,武漢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在大武漢復興的浪潮中,亟需一處能夠代表城市形象的標桿建築,來開啟城市與世界連通的窗口。武漢綠地中心的出現,可謂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