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陸豐市房價多少
❶ 陸豐市屬於哪個市
陸豐市屬於中國廣東省汕尾市。
1、陸豐,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東南部碣石灣畔,北與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陸地總面積1687.7平方公里,人口167.08萬,管轄20個鎮。
❷ 陸豐是屬於廣東汕頭還是汕尾
陸豐是屬於廣東省汕尾市。
1958年12月,改屬汕頭專區。
1988年1月,劃惠陽地區海豐、陸豐兩縣設置地級市汕尾市。1988年1月7日,析陸豐縣的河口、河田、東坑、水唇、新田、螺溪、上護、南萬8個鄉鎮和吉溪林場設立陸河縣。
1995年1月19日,國務院批准陸豐撤縣設市,以原陸豐縣的行政區域為市的行政區域,下轄20個鎮,2個國營農場、1個經濟試驗區,284個農村管理區和38個居民管理區,1106個村民委員會。屬縣級市,廣東省委託汕尾市代管,市委、市政府駐東海鎮。
(2)汕頭陸豐市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陸豐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廣東省汕尾市東南部碣石灣畔,位於東經115°25′-116°13′,北緯22°45′-23°09′。
北與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南瀕南海,全市陸地總面積1681平方公里,佔全汕尾陸地面積的31.89%。海岸線長116.5km,海域面積1.26萬平方公里。
據陸豐市人民政府官網2014年04月15日顯示,陸豐市轄20個鎮(東海鎮、城東鎮、河西鎮、甲子鎮、大安鎮、八萬鎮、陂洋鎮、博美鎮、南塘鎮、甲東鎮、湖東鎮、碣石鎮、金廂鎮、潭西鎮、橋沖鎮、甲西鎮、上英鎮、西南鎮、內湖鎮、河東鎮)。
❸ 陸豐市有多少個區縣
陸豐市屬於廣東省汕尾市,南臨南海,北和陸河縣、普寧市交界;東與惠來縣接壤;西與海豐縣和汕尾市城區為鄰。總面積1681平方千米。總人口157萬人(2003年)。是全國著名的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人民政府駐陸豐市區(東海),郵編:516500。代碼:441581。區號:0660。
東海街道
東海街道地處螺河平原,因東河穿城而過流至烏坎港入海而得名。南臨碣石灣,東連城東、河東兩鎮,西依螺河與河西、潭西、上英三鎮為界,北靠河圖嶺。全鎮陸地總面積56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7萬人,轄7個居委會和12個村委會。
城東街道
城東街道屬於陸豐市,漯河下游東岸,南頻南海。全鎮現有總人口約6萬人,總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380畝。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48個村民小組。
河西街道
河西街道位於陸豐市西部,螺河西岸,隔河東望陸豐市區,與城東、河東、潭西、西南和星都經濟試驗區相鄰交界。地理位置優越,廣汕公路和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螺河自北而南傍鎮而過。全鎮總面積54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轄13個村(居)委會。
大安鎮
大安鎮位於螺河中下游,陸豐市北部,東接八萬鎮,西鄰西南鎮,南連河東鎮,北靠陸河縣。全鎮總面積93.5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轄17個村(居)委會。
八萬鎮
八萬鎮地處陸豐市東北部,東鄰陂洋鎮,西連城東、河東鎮,南接博美鎮,北靠陸河縣,全鎮總面積126平方千米,總人口近3萬人,轄1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是一個山多田少的農業山區鎮。
陂洋鎮
陂洋鎮位於陸豐市東北部,東接惠來縣,西連八萬鎮,南與銅鑼湖農場為鄰,北依陸河縣、普寧市。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陸惠縣委和解放前夕陸豐縣委所在地。全鎮總面積159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人,轄14個村(居)委會。
博美鎮
博美鎮地處陸豐市東部,東鄰內湖鎮,西連城東鎮,南隔烏坎港與橋沖鎮相望,北靠陂洋、八萬兩鎮。全鎮總面積66平方公里,總人口6.7萬人,轄12個村(居)委會。是陸豐市的主要糧食產區之一。
南塘鎮
南塘鎮位於陸豐市東南部,東鄰甲子、甲西鎮,南連湖東、碣石鎮,西靠內湖鎮,北接汕尾市華僑管理區。全鎮總面積141。5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轄24個村委會,是陸豐市主要的農業重鎮。
甲子鎮
甲子鎮是一個古老、發展較早的粵東古鎮,原稱甲子門,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門,與天乾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故稱甲子。甲子鎮地處陸豐市南部,東隔瀛江與甲東鎮相望,北與揭陽市惠來縣交界,西與甲西鎮相接,南臨南海。全鎮總面積18平方千米,總人口10.8萬人,轄有14個村(居)委會。是陸豐較大的漁業鎮。
甲東鎮
甲東鎮地處陸豐市最東端,西與甲子鎮隔海相望,北連惠來縣,東、南瀕南海,海岸線長22公里,是一個三面環海的美麗半島。全鎮總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人。轄15個管理區。鎮人民政府設在石清。
湖東鎮
湖東鎮地處陸豐市東南部,東鄰甲西、甲子兩鎮,西接碣石鎮,北靠南塘鎮,南臨南海,海岸線長16公里。全鎮總面積54平方公里,總人口8萬人,轄20個村委(居)會。是陸豐市主要的漁業產品集散地。
碣石鎮
碣石鎮位於陸豐市南部,東臨碣石灣,與金廂鎮隔水相望。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40.3千米,總人口17多萬人,轄41個村(居)委會。
金廂鎮
金廂鎮位於陸豐市東南部,碣石灣畔。東南與碣石鎮接壤,東北、西北分別與橋沖鎮、城東鎮毗鄰,背山面海,海岸線長18.7km。全鎮陸地面積48平方千米,總人口4.7萬人。轄13個村(居)委會,是一個漁農鹽並舉、商貿活躍的濱海鎮。
潭西鎮
潭西鎮地處陸豐市西南部,螺河下游。東鄰上英鎮,西連海豐縣,南依紅海灣,北靠星都經濟試驗區。全鎮總面積75平方千米,總人口6.8萬人,轄14個村(居)委會。
橋沖鎮
橋沖鎮地處陸豐市烏坎港游南岸,與博美鎮隔河相望,東鄰褐北、南塘鎮,北臨烏坎港。全鎮總面積66平方公里,總人口4.05萬人。轄9個管理區。鎮政府設在橋沖墟。
甲西鎮
甲西鎮位於東經116 .1 度,北緯22 .6 度,地處陸豐市東南部.西河與鰲江從鎮南北兩側通過.處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腹地。南臨南海,毗鄰港澳,海岸線長約11 公里。全鎮轄64 個自然村,總面積107 平方公里,總人口8 .5 萬人。
上英鎮
上英鎮地處陸豐市西南部,位於螺河下游,東隔螺河與陸豐市區相望,西隔咽港毗鄰海豐縣,北靠潭西鎮,南臨南海,海岸線長12公里。全鎮總面積49.2平方公里,總人口20477人。轄14個管理區。鎮政府設在英施。
西南鎮
西南鎮地處陸豐市西北部,東鄰大安鎮,西接海豐縣,南連河西、潭西、星都經濟開發試驗區,北靠陸河縣。全鎮總面積81.5平方公里,總人口23938人。轄11個管理區。鎮政府設在西南墟。內湖鎮
內湖鎮是1994年元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博美鎮劃出東部地區6個管理區新設置的建制鎮。該鎮東鄰汕尾市華僑管理區,西連博美鎮,南接南塘鎮,北靠銅鑼湖農場。全鎮總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2.9萬人,轄有內湖、西陂、軍湖、頭陂、三陂、赤嶺6個村委會。
河東鎮
河東鎮位於陸豐。
行政區劃:截至2005年12月31日,陸豐市轄3個街道(東海、城東、河西)、17個鎮(大安、八萬、陂洋、博美、南塘、甲子、甲東、湖東、碣石、金廂、潭西、橋沖、甲西、上英、西南、內湖、河東)。
❹ 汕頭市陸豐市
陸豐市現在屬於汕尾市管轄 不屬於汕頭。汕頭同汕尾是兩個不同的城市。雖然都在廣東東部
❺ 汕尾陸豐市房價現在是多少
或者網路一下汕尾地區的房價,就可以得知
滿意請採納
❻ 陸豐有多少個鎮、什麼鎮名
截至2019年7月,陸豐有20個鎮。
20個鎮分別為:東海鎮、城東鎮、河西鎮、甲子鎮、大安鎮、八萬鎮、陂洋鎮、博美鎮、南塘鎮、甲東鎮、湖東鎮、碣石鎮、金廂鎮、潭西鎮、橋沖鎮、甲西鎮、上英鎮、西南鎮、內湖鎮、河東鎮。
陸豐地處粵東沿海碣石灣畔,介於深圳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全市陸地總面積168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05萬畝、畝耕地119.6萬畝、草地25.03萬畝、水面54.49萬畝,分別占總面積的21%、47.4%、10%、21.6%,總人口167.0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3.88萬人。
(6)汕頭陸豐市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陸豐市的歷史沿革:
秦朝以前,屬南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南越,在嶺南設郡縣,屬南海郡博羅縣。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趙佗立南越,仍屬博羅縣地。
東晉成帝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界置東官郡,並析博羅縣東置海豐縣。
南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改東官郡為東莞郡,屬東莞郡海豐縣。
南陳後主禎明二年(588年),復東莞郡為東官郡,屬東官郡海豐縣。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改東官郡為循州,屬循州海豐縣。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改循州為龍川郡,屬龍川郡海豐縣。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復龍川郡為循州,析海豐縣東置安陸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安陸縣撤銷,復並入海豐縣,屬循州海豐縣。
唐中宗嗣聖元年(684年),改循州為雷鄉郡,屬雷鄉郡海豐縣。
天寶元年(742年),改雷鄉郡為海豐郡,屬海豐郡海豐縣。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海豐郡為循州,屬循州海豐縣。
五代南漢大寶元年(958年),改循州為禎州,屬禎州海豐縣。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改禎州為惠州,屬惠州海豐縣。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把惠州改為博羅郡,郡治仍在惠州,屬博羅郡海豐縣。
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復博羅郡為惠州,屬惠州海豐縣。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惠州升為路,屬惠州路海豐縣。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惠州路改府,屬惠州府海豐縣。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縣東部3都建置陸豐縣,屬惠州府。
民國三年(1914年),屬潮循道。
民國十四年(1925年),屬東江行政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廣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勝利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屬東江行政督察區。
1953年1月,東江行政督察區撤銷,改屬粵東專區。
1956年2月,改屬惠陽專區。
1958年12月,改屬汕頭專區。
1983年9月,劃歸惠陽地區。
1988年1月,劃惠陽地區海豐、陸豐兩縣設置地級市汕尾市。1988年1月7日,析陸豐縣的河口、河田、東坑、水唇、新田、螺溪、上護、南萬8個鄉鎮和吉溪林場設立陸河縣。
1995年1月19日,國務院批准陸豐撤縣設市,以原陸豐縣的行政區域為市的行政區域,下轄20個鎮,2個國營農場、1個經濟試驗區,284個農村管理區和38個居民管理區,1106個村民委員會。屬縣級市,廣東省委託汕尾市代管,市委、市政府駐東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