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鐵路南村房價多少

鐵路南村房價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1-13 03:49:02

Ⅰ 貴陽到山東南村火車時刻表

貴陽到藍村有兩趟列車

Ⅱ 雄楚大道131號蓮溪寺南村鐵路小區屬於什麼街道

雄楚大道131號蓮溪寺南村鐵路小區屬於中南路街街道辦事處(1.38公里)。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梅苑路34號附近

Ⅲ 常州市天寧區新豐街道鐵道南村屬於哪個社區哪個居民委員會

常州市天寧區新豐街道鐵道南村,就是大潤發附近

附近居委會

  • 387米

    常州市天寧區紅梅西村社區居民委員會

    竹林南路4號

  • 516米

    天寧區火車站社區居民委員會

    鐵北一區37幢-1號

Ⅳ 傢具車間月底績效考核總結(衛生環境)該如何寫總結格式如何

2007年,柯城區創衛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區創衛辦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城聯創」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細化目標,分級負責,層層落實,按照城鄉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積極協調各區塊、各部門,合力創建,狠抓落實,扎實推進創衛工作的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明顯改善,市民衛生意識和城市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創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調整充實,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體制機製得到加強
(一)組織領導體系不斷健全。為切實推進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建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親自抓,區委副書記、宣傳部長、分管副區長具體抓,街鄉、區屬部門單位一把手負責的創衛領導體制。區委、區政府制訂下發了《關於調整柯城區「五城聯創」工作小組的通知》(區委辦〔2007〕65號)、《關於建立區領導聯系創衛工作制度的通知》(區委辦〔2007〕172號))和《關於建立鄉街、社區環境衛生責任制的通知》,22個區直職能部門及領導與社區建立了衛生聯系包干責任制度。年初創衛動員會上,區長與72個街鄉部門單位簽訂了創衛責任書,明確了各部門單位的創衛責任。各街道、村居和部門單位建有創衛組織,落實專(兼)職人員負責,明確了街道、村居和部門單位工作任務,確保了「政府組織、地方負責、部門協調、群眾動手、科學治理、社會監督」的愛國衛生工作方針得到落實。
(二)創衛機制逐步完善。一是健全了工作機制。調整充實了區「五創辦」、區創衛工作領導小組、7個創衛專項組、7個城鄉環境衛生督查組等工作機構,加強了區創衛工作機構的組織、協調、指導、督查職能,全區創衛工作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二是完善了考核機制。制定了《柯城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考核辦法(試行)》(區委辦〔2007〕59號),建立了考核責任金制度,完善了創衛工作的約束機制、激勵機制,推進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的長效管理。三是理順了市區綜合執法機制。通過區委、區政府向市委、市政府的多次提議,8月份,市採納相關意見,同意市綜合執法局各支隊領導兼任街道領導,實施了綜合行政執法進社區。四是調整了物業管理工作機制。完成了物管公司管理職能由市下放到區的前期相關工作,2008年1月1日由區建設局實施對市區物業管理公司的管理。
(三)工作責任有效落實。制定了《柯城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實施意見》(區委辦〔2007〕20號)、《2007年柯城區「五城聯創」工作實施方案(操作版)》(區委辦〔2007〕58號)等文件及市、區創衛重難點問題交辦單,分別落實牽頭領導、責任部門,並明確具體要求和完成期限,使創衛工作責任得到了全面落實。
(四)調研協調成效明顯。一是組織力量對「門前屋後三包」責任制落實、城市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廢品收購點整治、零星開發小區管理的現狀和對策等創衛重難點問題進行專項調研,為市、區領導研究部署創衛工作積極獻言獻策。二是對創建工作中需市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的如基礎設施不配套、物管公司管理不到位、違法搭建、佔道經營等八大重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並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三是協調解決了多起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問題。如協調解決了斗潭東區餐飲業、流動攤點整治、體育場路證券大樓整治、清蓮里路口半幢房子拆除、箬蓬村8家餐飲業關停、養豬戶搬遷等20多個重難點問題的協調處理。
(五)督查交辦繼續深化。一是繼續完善區領導聯系創衛工作制度和創衛工作例會制度。二是由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隊,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社區、市場和48個城中(郊)村(點)的保潔、「十亂」、衛生死角、家禽散養等創衛工作開展督查。三是七個城鄉環境督查組定期不定期地組織督查,分別以現場督辦、發整改督辦單等形式落實整改。四是及時交辦、督查、落實市創衛督查查出的問題。五是根據《柯城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把創衛工作納入各街道、部門的工作考核。
(六)積極開展衛生先進單位創建活動。以爭優創先為動力,深入開展省、市級衛生先進單位、衛生村創建工作。經申報、推薦、考核、網上公示,今年又有6家單位被評為「浙江省衛生先進單位」,7個村被評為「浙江省衛生村」,6家單位被評為「衢州市衛生先進單位」16個村被評為「衢州市衛生村」。
二、健全長效保潔機制,市容環境衛生基本達標
(一)環境衛生管理機制不斷健全。為適應新體制下保潔保綠工作的規范管理,制定了《柯城區環境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區創衛辦〔2007〕5號),《柯城區環境衛生工作檢查評分標准》,不斷建立健全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機制。區環衛所、區創衛督查組通過對各街道、社區和部門單位的檢查、抽查、衛生評比等措施加強日常管理;各街道、社區對保潔區塊繼續實行「日查周比月評」考核辦法;區建設局、區經貿局通過巡查、抽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形式,切實加強建築工地、農貿市場的環境整治和規范管理。通過區、街、村居、單位各層面的通力協作,提高了保潔管理水平。
(二)衛生長效機製得到較好落實。由區環衛所負責全區環境衛生的監督管理,各街道成立保潔保綠中心,健全完善了「四定、三統、兩分、一獎懲」的長效保潔運行新機制和網格化責任管理機制,社區的每條道路、每個小區、每個庭院、每幢樓、每個樓道都有人管理,達到12-16小時動態保潔標准,垃圾日產日清(運)率100%。全面推行「門前屋後三包」責任制,全區簽訂「門前屋後三包」責任書的個體工商戶、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4440家,簽訂率達99%以上。區屬6個農貿市場在市場創衛專項組的督促指導下,建立了衛生長效保潔機制,配備了專門的管理人員、保安人員和文明勸導員,初步達到規范管理。區屬各單位也制定了相應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明確了責任范圍,規范了管理工作。區建設局切實加強對建築工地的整治,建立了環境衛生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了轄區內主次道路、街巷路面、社區外環境、樓道的保潔水平。
(三)環境衛生整治深入開展。按照《關於開展「清潔柯城,清潔家園」活動的通知》(區委辦〔2007〕74號)精神,分別組織社區、單位開展了公共環境、「門前三包」 責任范圍、室內外衛生整治、車輛亂停亂放整治等活動。按照「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積極發動群眾參與整治和舉報工作,形成了全民動員、人人參與的工作氛圍。同時,積極配合市「六小行業「專項工作組做好餐飲單位(戶)業主和出租房產權人的動員、宣傳、勸導、監督工作,成立了督查勸導隊,加強對區域范圍內小餐飲店的監督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勸導。
(四)背街小巷得到有效整治。在加強城市日常管理、組織開展「清潔家園」等活動的同時,集中力量,專題部署,發動幹部群眾相繼開展了「十亂」整治、農貿市場專項整治等多項整治活動,市區亂貼亂畫、亂拉亂掛、亂停亂放、佔道經營、衛生死角等現象明顯好轉。投入資金130餘萬元開展老街區破舊房屋立面修補、白化,破損道路修復,綠化帶缺株補苗,垃圾通道改造。通過整治,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明顯好轉,群眾普遍反映衢州城區變干凈、變整潔、變有序了。
三、分類指導,城中(郊)村面貌明顯改觀
(一)加強城中村整治工作的領導。成立了城中村改造辦公室和城中村創衛組,制定了《柯城區城中(郊)村改造家園工作實施辦法》《柯城區城中(郊)村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區委辦〔2007〕55號)和《柯城區關於進一步推進城中(郊)村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多次召開全區城中(郊)村創衛工作會議,對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整治進行專題部署,加強了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考核。各街道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城中村改造家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城中村家園改造的具體實施。各村成立了以村書記為組長的改造家園實施小組,街、鄉還與聯系村的幹部、村兩委簽定了責任書,將改造家園工作任務和職責進一步細化和分解。
(二)開展城中村分類整治動員培訓活動。按照區委辦《柯城區「城中村」和城郊村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2007〕55號)精神,以城中村為重點,區創衛辦、各街道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利用一個月的時間,組織1500餘名街道幹部、城中(郊)村黨員幹部、村民代表和衛生監督員,學習城中村、城郊村、一般整治村環境整治標准;結合轄區社區醫療服務、發揮衛生院駐村醫生作用,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有效地提高廣大農民參與創衛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了良好衛生習慣養成。
(三)加強城中(郊)村設施配套建設。城中(郊)村基礎設施建設先天不足,是影響城市環境面貌的疤點、臟點。區委、區政府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以城區創衛帶動農村創衛,不斷加大投入,針對不同規劃類型予以保留整治和拆遷安置。拆遷安置工作有序開展,城北伊甸苑建造17幢386套公寓式安置房,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鐵路南村安置房6幢258套,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已全部向拆遷戶交付使用。在2006年累計投入項目資金5938.07萬元的基礎上,今年又投入2292.48萬元,新增綠化面積29150平方米,新建公廁40座,鋪設排污管網村15個,硬化主道路58630平方米,硬化次幹道、進戶道路44708平方米;新增垃圾房3個,新增垃圾箱426個,新增垃圾車21輛;新建宣傳櫥窗28個,安裝路燈50盞,完成外牆美化面積9475平方米,圍牆6625米,進一步深化了道路硬化、衛生潔化、環境美化和改水、改廁等五個方面的整治,改變了城中村及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狀況。
(四)全面開展城中(郊)村環境整治。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柯城區「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2007〕115號),確定整治范圍和整治內容,制定一村一圖一策的整治方案。建立了城中(郊)村環境清理隊伍,定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一是開展「四清理」,即清庭院、清溝塘、清桔園、清道路。開展大排查,對排查發現的問題組織人員逐一進行整治,清理衛生死角1470處,清理陳年垃圾、污泥、雜物15190噸,清除露天糞缸、簡易廁所1241隻。二是開展「兩整治」,即亂堆放整治、亂搭建整治。集中清理或統一收購房前屋後磚塊瓦片、水泥砂石、木料等雜物2955處,積極配合市綜合執法部門拆除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的各類柴棚、伙房等亂搭建物768處,達到門前屋後物件擺放整齊,佔用空間重新恢復。三是實行「二規范」,即規范村內菜場、規范畜禽放養。開展村內菜場專項整治,在村中空閑場地劃定經營區域,實行統一管理,做到攤位擺放整齊,道路通暢,衛生管理、保潔人員,環衛設施配備到位;對「城中村」的畜禽進行調查,實行定點圈養。四是完善「一建立」,即建立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要求村民負責門前屋後衛生,管護好門前花草、自覺維護門前屋後周邊秩序。
(五)完善城中村長效保潔機制。一是根據清掃保潔和城中(郊)村的實際情況,指導街道(鄉)、城中(郊)村健全環境衛生管理組織,完善村民衛生公約,衛生保潔、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黨員幹部衛生責任區等長效管理制度。二是按照「定保潔人員、定保潔范圍、定保潔標准、定保潔經費」的管理辦法,組建保潔員隊伍,做到每條道路、每個環境都有人負責保潔。三是大力開展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對城郊村,採用「戶集、村收、村運、區處理」的方式。同時,採取多種宣傳教育措施,改變村民衛生習慣,規范村民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的收集、投放,基本實現了「凈化、潔化」,城中(郊)村的環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四、多措並舉,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一)健康教育工作深入人心。圍繞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健康教育的中心任務,區委宣傳部、區新聞中心充分發揮報紙等新聞媒體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對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區總工會、團委、婦聯、企業家協會等群團組織結合農民工培訓、綠色家庭創建等工作,組織和發動各種群體認真學習健康知識、衛生知識。各街道以創建健康教育示範社區為抓手,廣泛開展創衛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通過自建廣播站、創辦社區居民俱樂部、開設市民健康教育學校、組織開展群眾文娛活動等形式,向社區群眾宣傳健康保健知識。投入30餘萬元經費用於健康教育,各社區、城中(郊)村有健康宣傳長廊72處、2107米,健教宣傳欄205個、1778平方米,黑板報645塊,樓道宣傳欄4010個,市民學校33所,閱覽室50間、1661平方米,廣播站19個,為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打下了基礎。各街道、村居共舉辦創衛動員、健康教育、培訓會412次,參加人數14661人;知識講座314期(次),受益人群17856人次;編排宣傳板報944期,開展樓道宣傳4635次(個),懸掛宣傳橫幅540條,張貼宣傳標語2312條,展出畫板166次;開展文藝匯演等活動139次,參加人數56662人;組織知識競賽60次,參加人數2387人;組織健康知識測試105次,參加人數42975人次。經測試,居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 92.7%,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90%。
(二)健康教育資料發放進家入戶。為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知識知曉率,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08916份,健康教育讀本17352本,為城市市民、城中村村民和學生提供了適合各自年齡、教育背景特點的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健康教育知識基本做到進家入戶。
(三)城中(郊)村健康教育工作扎實開展。以實施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為抓手,區衛生局結合農民健康工程,全面實施3大類12項農村公共衛生項目,發揮駐地醫療機構作用,通過在城中(郊)村建立健康宣傳欄、定期發放健康宣傳資料,組織醫務人員上門指導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疾病防治宣傳,有效提高了廣大群眾的自我保健和科學防病意識。同時,結合計生工作,為廣大農村育齡婦女提供優生優育及生殖健康保健服務。
(四)健康教育講師團宣講工作成效明顯。區健康教育所積極抽調區人民醫院、區衛生監督所、區婦保院和市疾控中心等單位業務骨幹,進一步壯大區健康教育講師團力量,並協調市健康教育講師團對不同群體,開展多種形式不同主題的健康教育活動,區健康教育講師團共出動30人次,舉辦10期(次)宣講活動,參加人員達1200人次。
(五)醫院健康教育活動全面開展。區衛生局開展了「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4.25計劃免疫宣傳日」、「5.15碘缺乏病防治日」、「愛牙日」、「世界無煙日」、「醫學科普進社區」、市民健康與保健知識競賽等活動,組織專家名醫上街開展義診咨詢,共舉辦義診活動8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600餘份,碘鹽500包,展出宣傳畫板塊50張,接受免費檢測200餘人次,胸透、血常規、心電圖、B超、內、外科等免費檢查500人次,有效提高了市民的健康保健意識。醫院的健康咨詢台和醫務人員根據不同病人的需求,針對性地發放健康教育處方,面對面向病人及其家屬傳播健康知識和衛生習慣,各醫療單位住院病人衛生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
(六)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今年,區教體局在新星學校等3家學校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創建工作,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課,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預防慢性病的知識和技能,促進中小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和行為的養成。並利用健康促進學校的師資力量與教學場地開展家長培訓,形成學校-家庭-社區連為一體的健康教育體系,至2007年底,全區已創建健康促進學校11所。各學校在利用各種宣傳陣地開展健康教育的同時,邀請疾控中心等部門專家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實施學校健康教育評價。
(七)積極開展「無煙單位」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學校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控煙徵文征畫活動,在企業、單位、社區的公共場所張貼禁止吸煙標志,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良好的無煙工作和生活環境。「5.30世界無煙日」,在新世紀學校召開全市學校創衛工作推進會暨無煙單位創建工作現場會。2007年全區12 家單位有效落實了各項控煙指標,順利通過無煙單位考核。
五、綜合防制,病媒生物防製成果有效鞏固
(一)加強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領導。堅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的方針,採取「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工作機制,層層分解落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任務。區愛衛會下發了《200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實施方案》、《200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術方案》,召開了全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會議、除「四害」技術培訓會和「四害」密度監測工作會議,明確各部門、單位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的職責,建立了區、街、村居三級病媒生物防制網路,設專(兼)職除「四害」工作人員,嚴格實行目標管理。
(二)大力開展環境清理。組織開展愛國衛生月、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月、清潔家園等活動,全面清理衛生死角,清理露天糞缸、清除垃圾廢土、疏通下水道、治理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各村居對垃圾箱(房)進行登計造冊,落實垃圾箱清掃、清運、保潔制度,每周清掃、沖洗、消殺垃圾箱(房)。在亂堆放整治時,加強積水容器的清理和規范擺放,有效控制了「四害」孳生地。積極落實區屬農貿市場的管理責任,抓好日常保潔,落實單位食堂、廁所等重點部位的「三防」設施。
(三)開展宣傳培訓。通過板報、廣播、櫥窗、宣傳資料等向轄區居民廣泛宣傳除「四害」的方法、意義,提高防制工作的效果。同時,邀請市除「四害」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培訓指導,開展滅殺、檢測培訓,培訓人員300餘人次。
(四)實施科學防制。區政府撥出專項經費10萬元,各街道投入經費12.31萬元,購買葯共116679包,有力地保障了除「四害」工作的開展。以葯物和工具並舉的方法科學防制,加大滅殺力度,放置鼠夾、鼠籠,採用誘蠅籠、誘蠅燈等工具誘捕;鼠蟑蚊蠅密度有效地控制在全國愛衛會規定的標准范圍內。6月份順利通過省愛衛會對我區滅鼠達標成果的復查考核。
六、加強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顯著增強
(一)免疫規劃工作有序開展。積極開展規范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全區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化建設率達80%;中心衛生院以上的接種門診實行周門診制度,安全注射率100%。「五苗」 全程接種合格率達98.76%,乙肝首針及時接種率97.44%;流動兒童(居住期限3個月以上)建卡率為100%,「五苗」全程接種率為87.2%以上。開展預防接種副反應監測和免疫針對性疾病監測,免疫成功監測率92.18%。
(二)重點疾病防治工作成果得到鞏固。繼續實施CIDA-WHO結核病控制項目,完成新塗陽病人發現率127.3%,新塗陽病人治癒率88.46%;醫療機構病人報告率100%,轉診率92.52%,系統管理率93.53%,並做好全程督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控工作,區人民醫院艾滋病初篩實驗室通過市級評估驗收。落實HIV血清學監測、高危人群干預、自願咨詢檢測和宣傳教育等綜合防治措施,共檢測血清7309份,新發現感染者13例,對1000多人次農民工進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組織4000餘人參加了艾滋病防治知識和策略培訓。做好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查螺面積165.5萬㎡,查出有螺村3個,有螺面積0.37萬㎡,滅螺面積3.94萬㎡,全區無本地陽性釘螺、陽性病牛、陽性病人發現。對500多名流動人口和高危地區外來媳婦進行了查病,未發現陽性者。規范狂犬病疫苗接種單位管理,取消分院、門診部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狂犬疫苗接種資格,同時加強疫苗采購、供應、使用的管理,確保狂犬病疫苗接種安全、有效。
(三)各類傳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各醫療機構建立了專門的管理部門和人員,承擔醫療活動中與醫院感染有關的危險因素監測、安全防護、消毒、隔離和醫療廢物處置工作,近三年無院內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和導致的死亡事故發生。認真貫徹《獻血法》,全區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自願無償獻血100%,保障了臨床用血安全。全區傳染病疫情監測和應急處置系統完善,醫療機構全面實行疫情網路直報,傳染病漏報率為1.60%。重點開展了鼠疫、霍亂、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感染性腹瀉、瘧疾等傳染病和食品污染物、農村改廁效果、農村水質、碘缺乏病等監測,為相關疾病的預警、處置和危害健康因素提供了科學數據。全區共報告法定乙、丙類傳染病17種2057例,發病率為500.35/10萬,傳染病報告卡審核及時性100%,報告及時性98.52%,全年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甲、乙類傳染病暴發疫情發生。

Ⅳ 家庭住址在淮南市洞山中路鐵路南村的入黨積極分子的外調函改發到哪

發到你家所在的社區,街道。淮南一般都是街道辦事處。

Ⅵ 衢州三衢路506號范圍內屬於哪個街道管的

荷花街道。荷花街道是衢州的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面積5.6平方公里,人口52954人(2010年),下轄9個社區和1個行政村。荷花街道政府駐荷花坊,轄10個行政村,372個村(居)民小組,面積144.1平方公里,人口4.1萬人。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荷花街道屬柯城區,地處衢州府城南側,東起衢化公路,南至荷五路,西臨雙港開發區,北依原浙贛鐵路,周圍與府山街道、信安街道、新新街道、花園街道、雙港街道交界。



(6)鐵路南村房價多少擴展閱讀:

1990年始建。位於衢州市區南部,距衢州市火車站、汽車站僅一步之遙。1996年,面積9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荷花、泉井龍、荷花東區、五一、松園、鐵路南村、雙水橋、禮賢街8個居委會和大南門行政村。

2017年荷花街道轄9個社區、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三衢路30號。

荷花街道轄區面積5.6平方公里,有52954人(2010年),下轄興華、松園、清蓮里、荷東苑、新荷、荷西苑、朝暉、通荷、朝陽9個社區和大南門1個行政村。有省市區級機關、學校、事業單位100餘家,私營企業321家,個體工商戶2437家。

Ⅶ 蓮溪寺鐵路小區附近的派出所在哪裡

公交線路:543路空調,全程約1.4公里

1、從蓮溪寺南村鐵路小區步行約280米,到達丁字橋路洪山村站

2、乘坐543路空調,經過1站,到達丁字橋路塗家嶺站(也可乘坐590路)

3、步行約540米,到達武漢市梅苑派出所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91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6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9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3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93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14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5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