綉娘工資多少錢一平
1. 請問在微信上招綉娘有,交押金,綉完有工費是真的嗎
假的,所有招綉娘的都是騙子,能收到畫的算你幸運,花高價買副畫,有的交完押金直接給你拉黑。
2. 蘇秀一件蟒袍需要多少錢價 (京劇服裝)
一個綉娘費時近六個月一件蟒袍售價僅六七千「綉奶奶」撐起最後的戲裝製作
一件戲曲舞台上的蟒袍一個綉娘要綉四個半月,加上前後各工序總共要費時近6個月,售價一般在六七千元。一件靠以一個工人計算需費時七個半月,售價一般也在萬元以內……昨天,記者來到為上海戲麴院團製作戲裝的「後花園」蘇州劇裝戲具公司,聽負責人李榮森「嘆苦經」上世紀八十年代為廠里綉戲裝的綉娘隊伍有近2萬人,到如今僅剩約800人,而且因為工資太低,現在綉娘越來越老化,都是「綉奶奶」了。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廣告
圖片
戲裝很難掙錢
在劇裝廠位於蘇州郊區簡陋的廠區里,記者注意到大部分工作人員年紀都已不輕,本地人居多。李榮森告訴記者,他們在市中心還有一個老廠,之所以新廠要搬到郊區,是因為在當地招工費用可以低一點,廠房等的開銷也比市區低不少。李榮森說,他們廠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承接了87版《紅樓夢》、老版《水滸》等電視劇的服裝製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廠里製作的影視劇服裝數量甚至一度超過戲曲服裝,現在還會有韓國的古裝影視劇來訂服裝。李榮森坦言,如果要掙錢,戲曲服裝最好不做,或者大規模縮減,留20人左右製作戲曲服裝,那些不賺錢的品種都不做。不過作為劇裝戲具製作技藝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榮森說自己有一份責任和義務把劇裝戲具製作這門傳統的工藝傳承下去。
綉娘嚴重老化
近年廠里製作戲曲服裝的比例又高了起來,有時甚至來不及做。但銷量是一回事,因為成本太高製作戲裝依然不是賺錢的事。李榮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一個老師傅一年的工資基本上是一件蟒袍的價格,現在一件蟒袍的基本售價在六七千元,而以一個工人來計算需費時近6個月,在這種情況下綉娘的工資自然不可能高。不少綉戲裝的綉娘一天的收入不過二三十元至五十元,一個月3000元收入的綉娘基本是一天綉10個小時、365天天在綉。李榮森直言,綉戲裝的綉娘收入確實低,低到自己都不太好意思的程度。
兩頭都在叫苦
戲裝曾經是一個戲班最主要的財產,名角兒更是有各種考究的行頭。但如今劇團製作一個新戲時戲裝只佔其成本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如請名編劇名導演、製作復雜的舞美布景等可能花費更多。而另一方面,傳統戲曲服裝是固定的,一套好的行頭用上十年二十年都不是什麼特別的事,甚至可以父傳子、師傳徒。但現在新編戲的服裝幾乎都是唯一的,這個戲用完了就再也沒用了,這也決定了如今的戲裝難以像當年那樣考究。在劇裝戲具廠,記者也看到了一些綉工十分考究的作品,李榮森說,若綉制精細,用一根絲線的十六分之一來綉制一方小小的「補子」,售價可能要十萬元,但現在恐怕很少有劇團和演員會去製作這樣的東西了。
於是現在的戲裝製作就出現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劇團為了製作戲裝難而「嘆苦經」上海京劇院副院長曾祖德就告訴記者,他們曾在蘇州劇裝戲具廠訂制一批數量較大的傳統戲裝,等了兩三年才做齊。而上海昆劇團也有為新戲製作戲裝「求爺爺告奶奶」的經歷,到臨近出發去中國台灣地區前一天才拿到所有新戲的服裝。至於工藝上的精細,因為價格的關系自然也就很難要求了。
3. 在家可以做的手工兼職
在家可以做的手工有很多種,比如:
1、綉十字綉,網上有專門招綉娘的門店。綉好了她們回收。普通的一副畫的手工費大概是30--200之間。喜歡綉十字綉的可以嘗試。注意區分騙子,手工費高得離奇的都是騙人的,微信里招綉娘的也都是騙人的。
2、串珠賺錢,串珠串的主要是汽車掛件。家裡的擺件什麼的,這個一般都是按一組算的,串一組出來多少錢,這個做起來非常慢,很耗費時間。串一組出來一百到兩百的手工費,喜歡干這個的人可以嘗試一下。注意區分詐騙,需要交押金的都是騙人的。
4. 關於蘇綉的資料
蘇綉
蘇綉介紹
蘇綉即蘇州刺綉 ,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台等地。 蘇綉產地江蘇土地肥沃 , 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綉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綉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西漢劉向 " 說苑 " 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綉用於服飾。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綉《列國圖》。據《清秘藏》敘述蘇綉「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見在宋代蘇綉藝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蘇綉的種類劃分:
本地綉:產於江蘇省蘇州(蘇南),比鄰上海。並不能說只要是蘇州商家所經營的都能稱作蘇州刺綉,正宗的蘇州刺綉應隸屬「本地綉」,更確切的說應該是蘇州本地人綉制的作品。綉工均屬於當地人,產品細膩光澤,色彩過渡搭配協調,綉線劈絲,價格適中。
蘇北綉:產於江蘇省鹽城、懷安一帶(蘇北),蘇州當地人稱之蘇北綉、江北綉。價格非常低,但做工也極差,綉線不劈絲,均為兩絨或一絨半綉,談不上藝術,塗鴉而已,不登大雅之堂。最經典的成名作品有「黃金大道」、「紅楓」,除此之外,無論是做工還是銷售價,都難以提升。近些年,蘇北綉攪局蘇綉市場,冒充蘇綉、以次充好之事頻頻發生。但客觀的說,蘇北綉對壓制本地綉價格,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寶應綉:產於江蘇省揚州寶應(蘇中),色彩豐富立體感強,但綉線不劈絲,均為兩絨綉,即一根線直接綉。因此遠觀或看照片,感覺立體效果尚可,近看卻頗粗,不耐人回味。風景、人物亂針綉是其強項,但人物的臉部綉制(開相)等細膩的工作,還是交付技高一籌的蘇州本地人完成,此外寶應綉的價格也偏高,國內市場難以接受。
■蘇綉的生產方式:
蘇綉生產方式一般有「計件制」和「計時制」兩種。
「計件制」即是以「件」為單位,將綉品底料交於綉工,幫其配好綉線並指定質量標准,最後商妥好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合適工錢,並約定好完工日期的一種生產方式,俗稱「放單」、「放生活」。綉工完全可以在家加工,不受地點約束,不受專人監督,但即使實際工時超出,手工工費也基本不變動。
「計時制」是指以實際工作小時計算應得的工錢,綉工在專業技師的指導、監督和培訓下,按照8小時工作時間,保質保量完成綉品的加工。綉工受專人督導,每日在固定場所必須准時上下班,不允許接私活,但報酬是以月結工資的形式。
此外,湘綉、蜀綉、粵綉與蘇綉並稱中國的「四大名綉」。但中國綉品市場年國內消費與外貿出口統計比例顯示,蘇綉占據總量的83%以上,湘綉為12%,剩下的市場份額分別被蜀綉、粵綉、卞綉等瓜分。由此可見,蘇綉在國內外綉品市場的統治地位,是毋庸質疑的。作為民族文化,我們歡迎百花齊放,四大名綉、十大名綉皆榜上有名,其中每一件都是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但我們卻不得不正視這個事實:蘇綉的王者地位,時至今日乃至日後數幾十年中,都是強勢不可動搖的!
蘇綉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台等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綉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綉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用於服飾。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綉《列國圖》,在方帛上綉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綉萬國於一錦」之說。據《清秘藏》敘述,「宋人之綉,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得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底饞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可見宋代蘇綉藝術已具有相當高水平。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為絲織手工業中心。在繪畫藝術方面出現了以唐寅 (伯虎)、沈周為代表的吳門畫派,推動了的發展。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製作,所綉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 「巧奪天工」之稱。自此,藝術在針法、色彩圖案諸方面已形成獨自的藝術風格,在藝苑中吐芳挺秀,與書畫藝術媲美爭艷。清代是蘇綉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品,幾乎全出於藝人之手。民間更是豐富多彩,廣泛用於服飾、戲衣、被面、枕袋帳幔、靠墊、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這些蘇綉生活用品不僅針法多樣、綉工精細、配色秀雅,而且圖案花紋含有喜慶、長壽、吉祥之意,深受群眾喜愛。還有一種「畫綉」,屬於高檔欣賞品,稱之為「閨閣綉」。史載吳縣的錢慧、曹墨琴,吳江的楊卯君、沈關關,無錫的丁佩、薛文華等人的佳作,皆名垂一時。特別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學東流的潮流中,蘇綉也出現了創新的兆頭。 光緒年間,技藝精湛的藝術家沈雲芝聞名蘇州綉壇,她溶西畫肖神模擬的特點於刺綉之中,新創了「模擬綉」。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壽辰,沈雲藝綉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壽。慈禧備加贊賞,書寫「壽」、「福 」兩字,分賜給沈雲芝和她的丈夫余覺。從此沈雲芝改名沈壽,嗣後她的作品《義大利皇後愛麗娜像》,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義大利,轟動了意國朝野, 《那穌像》1915年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上獲一等大獎,售價高達一萬三千美元。《美國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時,其盛況空前。沈壽的"模擬綉"傳譽中外,開拓了蘇綉嶄新的一頁。
在她的倡導下,江蘇的蘇州、南通、丹陽、無錫、常熟等地分別舉辦了傳習所、綉工科、綉工會等。她曾先後到蘇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課徒傳藝,培養了一代新人。其時著名藝人還有華基、唐義真、李佩敝、蔡群秀、張應秀、金靜芬……她們的作品先後在「義大利都朗萬國博覽會」(公元1911)、「巴拿馬一一太平洋國際博覽會」(公元1915年)、「比利時萬國博覽會」(公元1930年)上獲獎,為中華民族傳統工藝在國際上贏得了榮譽。三十年代初,丹陽正則女職中綉工科主任楊守玉,始創了縱橫交叉、長短不一、分層重疊的「亂針綉」 豐富與提高了蘇綉藝術的表現能力。自本世紀五十年代初以來,藝人創作開拓了新的廣闊天地。蘇州、南通、常州、無錫、揚州、東台等地先後建立了研究機構或工廠,使藝人安心專致研究和創作。對失傳的技藝進行了挖掘、總結、提高、發展,使古老的蘇綉藝術重放異彩。
蘇綉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的刺綉產品的總稱。蘇州刺綉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關於蘇綉製作的記載。此後經過歷代的不斷發展完善,到明代(1368~1644年)時,蘇綉已成為蘇州地區一項普遍的群眾性副業產品,形成了"家家養蠶,戶戶刺綉"的局面。清代(公元1644~1911年)的蘇綉以"精細雅潔"而聞名,當時的蘇州更有了"綉市"的譽稱。清代中後期,蘇綉在綉制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發展,新出現了精美的"雙面綉",僅蘇州一地專門經營刺綉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由於常年戰亂,蘇綉業曾一度衰落。新中國成立後,蘇綉得到進一步的恢復和發展。1950年後,國家專門設立了蘇綉研究所,並開辦刺綉訓練班。蘇綉的針法由原來的18種發展到今天的40餘種。
蘇綉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綉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綉技具有"平、齊、細、密、和、光、順、勻"的特點。"平"指綉面平展;"齊"指圖案邊緣齊整;"細"指用針細巧,綉線精細;"密"指線條排列緊湊,不露針跡;"和"指設色適宜;"光"指光彩奪目,色澤鮮明;"順"指絲理圓轉自如;"勻"指線條精細均勻,疏密一致。在種類上,蘇綉作品主要可分為零剪、戲衣、掛屏三大類,裝飾性與實用性兼備。其中以"雙面綉"作品最為精美。
蘇綉的歷史悠久,建於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綉經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蘇綉實物。據有關史料記載,自宋代以後,蘇州刺綉之技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農村"家家養蠶,戶戶刺綉",城內還出現了綉線巷、滾綉坊、錦綉坊、綉花弄等坊巷,可見蘇州刺綉之興盛。當時不僅有以刺綉為生的,而且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時日,陶冶性情,所謂"民間綉"、"閨閣綉"、"宮廷綉"的名稱也由此而來。清代蘇綉更是盛況空前,蘇州被稱為"綉市"而揚名四海。當時針法之多,應用之廣,莫不超過前朝,山水、亭台、花鳥、人物,無所不能,無所不工。加上宮廷的大量需要,豪華富麗的綉品層出不窮。蘇綉後來吸收上海"顧綉"以及西洋畫的特點,創造出光線明暗強烈、富有立體感的風格。
雙面綉《貓》,是蘇綉的代表作品之一。藝人們將一根頭發粗細的綉花線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細線綉,並將千萬個線頭、線結藏得無影無蹤。無論從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貓調皮活潑的神態。綉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需用20多種顏色的絲線才能把貓睛綉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蘇綉工藝是以綉針引綵線,按事先設計的花紋和色彩,在絲綢、棉布等面料上刺綴運針,通過綉跡構成花樣、圖案、文字以取得藝術效果。
蘇綉是我國著名的手工藝品,素以綉工精細,針法活波,圖案秀麗,色彩雅潔弛名中外,多次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家級禮品送給外賓。
5. 落魄貴族
星星街是德國西部一個小鎮上的一條街,是一條真實存在的街,因為我家就住在星星街。
星星街位於小鎮邊上,和森林接壤。一幢幢兩層樓的斜頂瓦房整齊地排列在街道兩邊。每家門前都有草坪,草坪上按照各家的審美布置花草樹木或者泉水石頭。每幢房子的後面有花園,不少人家的花園緊挨著森林,森林是不受約束的,必須小心維持才能避免自家的花園被森林侵佔。森林裡的浣熊、刺蝟、野雞、兔子天然擁有自由出入人類花園的特權,所以每家人的垃圾桶必須上鎖,免得浣熊把垃圾翻得到處都是,重點是不讓浣熊吃到那些它不能吃的東西,傷了性命。
星星街街口有一塊大草坪,草坪後面就是茂密的森林。雖然是私人地方,卻並沒有圍起來。孩子們喜歡在這里放風箏,踢足球,狗兒喜歡來這里撒歡兒聚會。
五年前,大草坪被人買下,失去了游樂場,孩子和狗兒們頗為失落。
沒多久,草坪上便開始大興土木。起先是把整個三千多平米草坪的一半挖開,形成一個方形的深坑。這么深的坑,適合修建摩天大樓,但我們這個住宅區全是兩三層的矮房子,不可能修摩天大樓,就算在城市裡,也看不見幾座摩天大樓。
由於坑太深,已經到了岩石層,隧道車從一個大斜坡開到深坑底下,車前面巨大的鋼鐵鑽頭在四周的岩石上鑽出好些高矮大小不等的洞。各種材料運進洞里,工人們在洞口進進出出,從地面看不見洞里的情形。
工地上幾乎沒有常見的建築材料,而是各種從來沒人見過的巨大型材、鋼鐵手臂、大大小小的齒輪、鏈條、軌道等等。施工的機械除了常見的塔吊、挖掘機、隧道車,還有好幾架無人機在深坑裡上下盤旋運送精緻的小零件。無數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工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在深坑裡工作。有的工人在某個節點一干就是幾天,讓人懷疑他不是在修建房屋,而是在綉花。另有幾個捧著筆記本電腦的工程師在各處現場測量和制圖。
深坑裡的結構逐漸顯露出來,它不似一般建築的地下部分,而是一層套一層的回型構建,其間穿插著柱子、鋼架和管線,像個迷宮,又像一個蟄伏的機器怪獸。半夜遛狗的鄰居說,看見坑裡的東西升起來了,長得奇形怪狀,他說不清是個什麼東西,反正絕對不是房子。
房屋修建的過程極其復雜和神秘,以至於成為了一個附近居民圍觀的景點。每天都有人在此駐足觀看,互相詢問對方是否看懂了其中的玄機,得到的只是一些問號和不確定的詞彙。
總之,整個星星街不論是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博士教授還是腦洞巨大的科幻小說作家以及城市規劃工程師,都看不懂這個建築工地。我作為一個每天出門買菜的家庭婦女,自然就更看不懂了。以我曾經當過室內設計師的淺薄見識猜想,說不定最後那些一層套一層的回型構建,會升起來,成為一座高塔,塔頂上綻放出巨大的花瓣…不敢繼續想下去了,很醜。
有一次,我看見工地上有一堆柱狀物,工人們拆開其中一個的包裝,是一根雕飾著希臘酒神和葡萄的大理石柱子,這讓我相信這里的確是在修建一座房子。不過這些柱子之後卻不知所蹤,並沒有出現在建築的某個部位。
聽鄰居們傳言,是一個貴族後裔買下了這地方。德國自1918年就不承認貴族了,但是那些祖上是貴族,並且繼承了財富的後人,還是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並沒有被消滅。這位貴族的後裔似乎和法國沾親帶故,但他的名字太長,無法考證。
我只知道德國的建築工人可不便宜,一般砌磚的工人,每小時工資是55歐元,這種像綉娘一樣精緻的高級工人,價錢不知道是多少了。工地存在了三年,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工人幹活,可以肯定的是,每天光是工錢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貴族,貴!有錢!
可我又聽鄰居們說,那貴族後裔已經落魄了,就是因為缺錢,才跑到我們星星街來買地修房子。我們星星街可不差,地價算是中上水平吧,在貴族眼裡,卻只有落魄了才會來。怪不得全世界的人民都想消滅貴族!
施工進行到兩年的時候,工地外面建起高高的支架,裝上板材,從外面再難看到裡面施工的情形了。我作為對房子好奇心爆棚的圍觀群眾之一,忍不住從板子的縫隙間偷窺,可只是看到一層無紡布。
終於,開始修花園了,表示主體建築已近尾聲。花園簡簡單單,大草坪和森林相連,四周高低錯落地種著開花的和常綠的灌木。草坪臨街的一面,有兩排冬青,每一株都修剪成正方形。因為有森林的陪襯,或許是貴族光環的加持,簡單的花園也顯得氣質不凡。
建築外面那層板子拆除之後,修建了三年的神秘房屋終於露出了真面目。大家不禁發出「喔」「哇」「唉」的感嘆,積蓄發酵了三年的神秘感隨著感嘆輕飄飄地消散在空氣里:不過是一棟包豪斯風格的兩層水泥盒子而已。夠大!星星街最大的屋!可是那深灰色的方塊,跟整個星星街的傳統樣式房屋很不協調,它孤傲地蹲在街口那一大片地方,四鄰不靠,唯一與之呼應的是那兩排正方形的冬青。從風水角度來講,此宅類似於鎮妖石,可以辟邪。
當星星街的居民在自家的晚餐桌上對這棟神秘建築失望搖頭,對其長達三年的故弄玄虛勞民傷財表達著鄙夷的時候,一張張請柬寄送到了每家人的門口。
貴族後裔邀請大家去他家派對,淡紫色的請柬上除了家族徽章和簡短的文字,別無它物。在請柬正文的下面,還有一排長長的字,這些字並無含義,只是貴族後裔的名字而已:
Paul Louis Wilhelm Friedrich Johan Melot de Beauregard.
中文讀出來就是: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爾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
這個周末,星星街全體居民一個不差地來到了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的新家。
穿過那一排綠色的冬青矩陣,在新屋門口,我見到了我生命中遇到的第一個貴族。
貴族先生年紀大概四十歲吧,臉蛋白凈清秀,眼窩很深,清澈的淡藍色眼珠,鼻子高得像一堵牆,粉嫩的嘴唇如同少女,金黃色的卷發堆在頭上頂,露出光潔的額頭,一縷金發垂在眉梢,顯出幾分嫵媚和性感。他身材纖細修長,穿著白襯衫和黑色正裝長褲,皮鞋閃閃發亮。
我腦中不由得浮現出路德維希二世的畫像,就是那個修建了新天鵝堡的巴伐利亞國王,也是個愛修房子的貴族,因為修房子,把自己修成了窮光蛋。最後莫名其妙散步死,死因成謎。貴族鄰居的長相和那位巴伐利亞國王有幾分相似。
他跟每個客人握手,態度禮貌而疏遠,他的手很軟,輕輕一握便倏地滑開。我感覺他不像這個房子的主人,更像一個因為形象好而被強拉來的接待員。
房子的裡面和外面一樣,水泥牆水泥地,冷冰冰空盪盪,沒有絲毫裝飾,幸虧是夏天,倒是涼快。整個一樓,除了開敞的大廚房,就只有一張巨大厚實的長條木桌,桌上的大花瓶里亂糟糟地插滿高達屋頂的柳枝橄欖枝和幾根高粱穗,貴族的後現代風格插花無疑。
主人讓大家隨便參觀房子,其實大家都想去看地下室,只是都沒有找到地下室的門。
星星街的居民們遊走在這個水泥盒子里,低聲交談著,聲音在堅硬的四壁來回碰撞,變成一種嗡嗡的震動。
樓梯沒有扶手,帶著小孩的鄰居趕緊拉住孩子的手,或是不停提醒小朋友靠牆走,不要掉下去。
房子里沒有相片沒有繪畫沒有藝術品,除了二樓的一張床,沒有別的傢具,絲毫看不出主人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歷。或許這就代表了主人的興趣愛好。
那張雪白的大床,看起來柔軟舒適,漂亮的貴族先生一個人睡在上面,要是不小心打個噴嚏,空盪的回聲會不會把他一跳?
幸虧還有衛生間,表示貴族和常人一樣也是要吃喝拉撒的。衛生間有兩個,一個是窄小的馬桶間,一個是大浴室。馬桶間小到僅能容下一人一桶一個小水盆,浴室挺大,正中的頂上裝著淋浴噴頭,就是雨會跳舞的那種,此外別無它物。
房子裡面實在沒啥好看的,很快就有人受不了室內的氣氛,跑到花園透氣去了。
花園倒是很親民,布置得像一個正常的派對。幾張鋪著雪白桌布的餐台上擺著漂亮的吃食飲料和餐具,隨處散落著舒適的帶軟枕的藤椅、小圓桌和遮陽傘,侍應手托餐盤穿梭在人群里。餐台之間有幾個哥特建築式的高大的尖頂玻璃箱,裡面飛舞著彩色的蝴蝶,背景音樂正好是舒曼的鋼琴曲《蝴蝶》,靈動優雅,符合貴族的身份。
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先生招呼大家都到花園來,一個都不要留在屋裡。鄰居們在花園里不像在室內那樣拘謹,大家或坐或站,吃吃喝喝,聊天嬉笑,三年的好奇和期待在這尋常的聚會中消磨著最後的余溫。
貴族先生進到水泥盒子檢查一番,確認沒人之後,才回到花園。
貴族鄰居拍了幾下手,大家都安靜下來,幾句簡單的致辭之後,他讓大家注意看房屋。只見他手拿一個遙控器樣的東西,對著房子按下一個按鈕。
巨大的水泥盒子開始緩緩後退,人群發出驚呼。
水泥盒子後退到一定位置便停住了,空出來的地方慢慢下沉,露出一個游泳池,緊接著水從下面均勻地漫上來,蓄滿水的藍色游泳池繼續下沉。一個折疊的厚板子從側面伸出來張開蓋住游泳池並跟著游泳池繼續下沉,同時板子四周長出一些柱子,每個柱子頂端伸出三根龍骨,四周的龍骨在中央匯合之後,每根龍骨像翅膀一樣張開形成發散狀的穹頂。還在繼續下沉,又從旁邊伸出一塊折疊的板子,張開蓋住穹頂。然後四周又長柱子出來,從柱子之間垂下一個個帶著拉桿的木馬,這一層應該是旋轉木馬吧。
同一時間,後退的水泥盒子也在變化,先是二樓後退一點,空出來的部分長出一排廊柱,哦!我看到了雕著酒神和葡萄的柱子,原來是被藏起來了!一樓外面從上至下長出有拱形雕花窗洞的牆…水泥盒子慢慢長成了粉牆白柱的洛可可式奢華城堡!
這座灰色的水泥盒子在貴族鄰居按下遙控器的瞬間便有了生命,不停地生長變化。
陽光下的影子隨著建築的生長,也在不停變幻著輪廓。
男女老幼從開始的大呼小叫,漸漸變得鴉雀無聲,有的人在用紙巾擦汗,有的人張大了嘴,雙手抱頭的,捂嘴的,不管什麼表情,我相信都是發自內心。
只有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先生平靜地甚至有點冷漠地凝視著這一切,就像一個男孩無數次地給別人展示他的玩具,已經不耐煩了。
幾分鍾過後,房屋停止了生長,貴族先生請大家進去玩耍。孩子們瘋了似地沖進房子,大人們也迫不及待緊跟其後。幾個故作鎮定的年長男人對主人表達了贊賞和欽佩之後,也匆匆離開。頃刻間,只剩下貴族先生一個人站在花園里。
在這迷一樣的宮殿里,人們無所適從。並非大家沒有見過游泳池、彈子房、酒吧、舞廳、室內游樂場、電影院,完全是因為這些東西自動生長出來,所以具有了魔力。
地下建築的背景是開闊的自然景觀,真實得讓人可以走進沙灘或者爬上山坡。燈光工程也非常棒,完全模擬自然光,讓人不覺得是在地下,而是沐浴在大自然的陽光中。
裡面的情形我不想再寫,因為我的語言太貧窮。星星街的居民在貴族先生家玩得忘了時間,等大家想起來該回家時,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了。
這次聚會過後很長一段時間,帶給星星街居民的震驚依然沒有消褪,一提起那幢有生命的建築,大家就一次又一次地熱血沸騰。
一天,星星街的熊孩子路易斯去敲貴族家的門,貴族先生開門之後,路易斯很有禮貌地問:「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先生,我能租您的家辦生日派對嗎?我十歲了,十歲是個很重要的年紀,我保證不會弄壞你的東西。」
貴族先生笑了,笑容很溫暖。他說:「我修建的房子還從來沒有給小孩辦過生日派對,你是第一個,我答應你。借給你,不用付租金。不過,你也要答應我一個要求。」
路易斯高興得跳了起來:「我答應我答應!我知道您的要求,不許拍照!」
路易斯和貴族先生擊掌為定。
路易斯的生日派對使他成為全校的名人,他給了大家勇氣。接著就有鄰居來借房子舉辦婚禮、升遷派對、單身派對、畢業派對,這個地方舉辦任何私人活動,都讓主角身價倍增,也成為參加者終身難忘的經歷。貴族先生對頻繁的打擾沒有顯出絲毫的不耐煩,這就是貴族氣度!
星星街的鄰居當中,有一位搞建築規劃的德特奈夫先生,他從他們單位的內部網路中查到,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先生曾經申請過的另一幢房子,在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嚴格說不是一幢房子,而是山洞中的建築群。
貴族先生把原本的天然山洞擴大,幾乎掏空了一座山,直接把山體作為建築外牆,無數隧道穿過山體連通山洞和外部。山頂炸出一個大洞,陽光瀉入洞內。他從東南亞運回大量竹子,在洞中搭建了許多高低穿插的橋,每座橋上懸垂著幾個竹編的大球。當你住進懸空的竹球,陽光穿過竹間的空隙投射在身上,你會以為自己是一個在繭里等待蛻變的蝴蝶幼蟲。山洞的主入口在山腰處,穿過隧道,便走上了沿著山壁螺旋上升的竹製走廊,走廊外面,也就是山洞的四周,安裝著許多垂直的鋼索,走進鋼索上的球形電梯,便可以去到任何一層空間。在山洞中央的半空,有一個紡錘形的竹編房子,和周圍的竹橋相連,是洞中最大的單體空間。在山壁較厚的地方,則挖出一些穴居的小洞,相對於竹球是封閉的處所。山洞的底部是天然的水池,水面反射著粼粼的波光。
德特奈夫先生感嘆道:「幸虧我的專業不是建築設計,否則遇到這位貴族先生,我會慚愧死的!」
大家一致認為,街口的那個水泥盒子,即使再過一百年,也是偉大的建築。
可是,沒過多久,便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我們可愛的貴族鄰居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先生要拆除這座偉大的建築,要把它恢復成原先的草坪!理由是他不喜歡了!
大家自然是無法理解的,有人擔心是大家經常在貴族家舉辦派對,讓他心煩。熱心的群眾去找貴族先生問個究竟,得到的答案全都是簡單的一句話「沒有別的原因,只是我不喜歡了」。
究竟是怎樣的童年陰影才能造就出這樣任性的人?!
終於有人挖出了我們貴族鄰居的敗家史。
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從小就是個天才,有著神一般的空間想像力。他的教育背景自然很好,取得了哲學、音樂、繪畫、機械、美學等多個專業的學位,唯獨沒有建築類的學位。
當他作為唯一的繼承人接受了家族巨大的財富之後,便開始了瘋狂地修建房屋。他的每一座房子都是一個發明,都是那麼超凡脫俗不可思議。當他腦中出現一座房子的時候,他就不惜一切地要把它變為現實。而現實只能讓他維持一段時間的平靜,腦子里新冒出來的建築,讓他覺得現實的房子如同狗屎,所以必須鏟平,新建。他總是修一座拆一座,不停地建了拆,拆了建。
而新建房子的選址必須要跟房子的樣式協調,又得買地。貴族沒有賣地的習慣,所以拆除建築之後的空地就閑置在那兒。
唯一倖免於難的是那個山洞,在拆除前被一個印度的大財團買下,不知道他們用了什麼手段說服這位固執的貴族先生,也是許是因為這個建築的靈感來自東方吧。
當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得知自己的財產只剩八位數的時候,他決定修建最後一座房子,就是我們星星街的這座房子。
被星星街居民引以為傲的偉大建築最終被夷為平地,把大草坪還給了孩子們和狗兒。
鮑爾 路易斯 威爾黑耳姆 弗里德里希 喬安 梅洛特 德 波瑞嘉德先生耗盡家產。他在星星街租下一間公寓,找了一份流水線工人的工作,過著平靜的生活。他說他的前半生主意太多,腦子太累,他需要一種機械重復的勞動讓自己不再思考,他只想靜一靜。
貴族先生願意留在星星街,大家都很高興,說明星星街是個好地方,能留住貴族。他搬進公寓的時候,鄰居們自動前去祝賀,因為空間不大,只能輪流去。公寓的布置依舊簡潔,但是該有的都有,沙發、床、衣櫃一應俱全,牆上到處掛著水彩畫,貴族先生的畫,畫畫是他的另一個愛好。
我偶爾會在街上碰到貴族先生,他穿著很隨意,多是超市買來的套頭衫、夾克之類。但是他的臉依舊干凈新鮮,散發著光彩。
6. 我要找個蘇綉的綉娘
我也想找個蘇綉娘,工資3000元/月,包吃住
7. 貴州:「好手藝」賦能鄉村振興
從未接觸過手工藝的彭乾香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與布依族非遺——楓香染結緣。
2017年,易地搬遷到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後,彭乾香經過一個多月的就業技能培訓,順利在車間上崗。她說:「現在不僅學到了手藝,一個月還可以拿2000多塊的工資,既顧家又賺錢。」
近年來,貴州通過實施挖掘整理鄉村「好手藝」、提升鄉村文化產品供給與服務、發展文化內涵豐富的鄉村 旅遊 等舉措,讓文化紮根於鄉村振興的土壤,不僅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得以保護和傳承、農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而且鄉村經濟也更加繁榮。
大山深處有條「非遺走廊」
黔東南州從江縣大歹村,坐落在苗嶺深處的山脊上,都柳江在山腳下緩緩流過。封閉的環境曾讓這里成為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典型的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為52.56%。
2019年年底,一支「文軍」加入了大歹村的脫貧攻堅戰。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傳統工藝貴州工作站組建了專門工作小組,多次組織專家團隊到大歹村進行文化資源的田野調查。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這個僅有2000多人的村子,除了非遺曲藝類代表性項目外,其他非遺9大類代表性項目竟然全都有。除此之外,附近的小村寨也有不少非遺項目。」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龍佑銘回憶。
工作小組提出了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促進大歹村鄉村振興的保護思路,「山脊上的非遺走廊——大歹苗寨」的保護理念漸漸清晰起來。通過將各個村落的非遺項目「點」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文化 旅遊 「非遺走廊」。
2020年4月,貴州省文化和 旅遊 廳組織專家到大歹村,對當地居民進行刺綉等傳統技藝培訓,建起了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和非遺扶貧家庭工坊。
「經過短短5天的培訓,村民就能呈現出跟之前完全不一樣的東西,而且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手工藝產品很快就轉化為訂單。」龍佑銘說。
在系統性保護和傳承基礎上,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從「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貴州已建立3個非遺小鎮、10個非遺村落和10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上萬人依託傳統手工技藝就業和創業,成為非遺傳承人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洪江村裡的藝術家
「回到唐代,和李白喝酒,再去宋代,找東坡散步,不去別的地方,邀他們來荔波洪江……」
這是詩人雁西在詩歌《洪江的夏天》里發出的邀請。詩中的「洪江」位於被譽為「地球綠寶石」的黔南州荔波縣。這里曾是一個人口大量外流的「空心村」、深度貧困村,如今卻已成為人們尋找鄉愁和詩意棲居的理想之地。
故事要從2017年講起,洪江村充分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制度改革試點村政策,引進了各地藝術家來到洪江,將廢舊老房進行藝術工作坊兼居室改造,全面激活閑置資產。
據不完全統計,洪江村目前已有60餘棟由藝術家投資的建築陸續修復和建成,近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作家、畫家等藝術家先後入駐。
2017年,藝術家李向明懷著「如何將語言回歸泥土」的創作思考,從北京南下洪江村,僱傭本地村民將廢棄的破舊干欄式老民房進行改造,並將這個全新的建築空間命名為「土語南居」。
在老房修復與日常交往中,李向明直觀感受到了村民們的變化:當他第一次到洪江村時,村民老遠就躲進家裡,眼神大多是木訥;現在,村民都很熱情,眼裡閃爍出光芒。
在洪江,詩人雁西在修繕後的老房子里教孩子們讀詩、寫詩;有過職業足球運動生涯的畫家李慧熙和策展人徐濤夫婦在村裡成立了兒童足球隊,帶領孩子們踢球、參加比賽;還有村民在藝術家和駐村幹部的鼓勵下,回村開設了陶藝館……
「『振興』二字,振的是精神世界,興的是產業發展。」李向明表示,希望通過藝術家與村民的合作,將新的理念注入鄉村,讓村民在精神、文化層面發生變化,激發出大家參與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如今,洪江村正在 探索 走出一條藝術鄉建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新路。2019年以來,洪江村外出務工迴流就近就業500餘人,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今年,洪江村「藝旅融合 探索 鄉村扶貧新路徑」案例入選《2021世界 旅遊 聯盟—— 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案例》。
苗綉闖市場,手藝顯活力
在黔東南州台江縣姊妹街浩鄧苗族民間博物館里,各種樣式的苗綉成品琳琅滿目,還有一面牆壁掛滿了榮譽證書和榮譽牌匾。
博物館的主人叫石傳英,她從小跟隨母親走村入寨收集刺綉,再拿去周邊城鎮擺地攤。她一直有一個願望:讓苗綉走得更遠,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這門傳統技藝和苗族文化。從2000年開始,她帶著綉娘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
「外面的市場更廣!」石傳英說。2016年,她決定返鄉注冊成立公司,將傳統苗族破線綉技藝與現代工藝和服飾文化元素相融合,並根據客戶需求開發出苗綉工藝包、圍巾、抱枕等系列產品。
2019年,石傳英又與義大利OTB集團達成合作,共同開發新的苗綉 時尚 產品。開發推廣階段的120萬元訂單完成後,參加項目的260名綉娘收到了27.6萬元工資,也讓石傳英的苗綉產品成功打入歐洲市場。
為拓寬苗族文化產品銷售渠道,自2019年5月開始,杭州市餘杭區先後投入300萬元幫扶資金,為台江縣引入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媽媽製造」項目,先後與多家線上平台開展合作,實現500名以上貧困綉娘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
今年以來,貴州省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貴州苗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在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的《貴州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實施方案》中,也將符合條件的苗綉企業納入培育范圍,同時投入資金590萬元用於支持苗綉、貴銀、蠟染等民族手工藝培訓項目,投入資金390萬元支持苗綉等特色 旅遊 商品項目。
8. 我高考落榜了,在蘇州學了幾個月蘇綉,現在家裡不支持了,我想去打工。請問北京哪裡需要綉娘的我不怕苦
才幾個月;偶沒打工經驗.想;
要是想上工,.,.工資低. 你要是有興趣發展/那就去找....蘇綉店問......經驗.....
9. 手工活外發哪家靠譜
一般說來,如果是由你家附近的工廠外發出來的,大部分是靠譜的。因為,現在人工工資都要3000元左右了,有些普通工人的工資都要4000多元,工廠還要負責工人的吃,住,管理,保險等等,有時還受生產產地制約,成本非常高。
手工活外發防騙的方法:認真察看對方的營業執照合法性;通過網路察看該公司的相關信息;仔細研究和推敲對方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從側面調查該公司的背景和誠信度;現場勘察對方的規模實力,原料庫和已經交回的成品庫;就是多走幾家相似的公司進行對照和比較;不要沖動之下立刻做決定,多和周圍的朋友和有社會經驗人士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