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銅錢幣價格是多少
Ⅰ 道光通寶很小的銅錢,直徑1.6cm,孔徑0.6cm ,反面是 寶 蘇,請問值多少錢
道光通寶錢鑄於宣宗(1821-1850)年,共計21個錢局。從整體上看,道光錢,錢體文字拙劣的多。由於當時銅價日昂,鑄錢很可能賠本,因此只有降低成本。所以民間私鑄盛行,大小不一,輕重不一。普通小平錢 價格在幾元到十幾元,大樣直徑在28mm以上的在200左右,如寶源局的大樣在800左右,當然還有各局的母錢、部頒樣錢了 價格在幾千到萬元以上
Ⅱ 大清銅幣小的,後面有龍的,一個值多少錢一個
大清銅幣
背都為龍
普通版
市場價格在IO一15元
Ⅲ 古幣銅錢中最小的(同治通寶)值多少線
清朝時期同治年間鑄造的魚眼周治通寶,存世量大價位不高,市場上一般要價十元左右。
Ⅳ 小宣統通寶,值多少錢,直徑1,8cm
宣統通寶小樣,市場價在30元左右一枚。
宣統通寶是清宣統年間鑄造的一種制錢。醇親王之子溥儀繼位後改元宣統,宣統年間全國各省幾乎都已停鑄制錢,僅寶泉局鑄過一種重一錢的「宣統通寶」小平錢,數量也不多,分為大小兩種。新疆地區有「宣統通寶」紅錢,以及寶廣、寶福兩局出過機制幣。
宣統通寶銅錢,製作工藝分兩大類翻砂和機制,但早在光緒年就已經出現了機制錢幣,製造了很多無孔小銅圓,還有就是幾枚就是由寶津局代制黃銅或紅銅夾鉛芯的樣幣,直徑達4.7厘米製作頗為精美絕倫,但宣統通寶銅錢,以小銅錢佔主位基本尺寸為徑:機制的1.7厘米,薄片狀。
相關信息
清朝最後一位皇帝的年號幣,是中華五千年封建王朝的終結,是外圓內方古錢幣的終結,是全面繼承錢幣文化記寫社稷風雲物刻鑄`字體刻畫達意`內涵豐富秘籍。是中華古錢幣用藝術表白的最好的結速語。
宣統元寶全面的繼承古錢幣記寫社稷的文化主線,巧妙的運用微型刻鑄藝術,字體變異旨意藝術,微型字體刻畫藝術,正背兩面的泥塑刻畫藝術。他為優秀`燦爛`神韻`動魄的中華古錢幣文化藝術雕築起一座偉大的豐碑,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Ⅳ 光緒通寶一枚銅錢 值多少錢
沒什麼價值,光緒通寶作為當時大量流通的一般貨幣,而且距離現代時間很近,民間有大量留存,因此沒有太大的價值。除了某些特殊的個體,一般都很便宜,不會超過五十塊錢。
Ⅵ 中國古代最小的錢幣
1、雞目五銖
雞目五銖,就是小五銖,約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始鑄,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漢錢幣中,有漢代文獻記載的小型五銖錢,這種錢及錢范出自西漢時期的墓葬或遺址中,其中,漢宣帝杜陵一號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確切紀年的一例。雞目五銖面文「五銖」,鑄造精美,面有周郭,無好郭,背側肉好,周郭俱備,文字清晰。錢直徑在1.15-1.2厘米之間,重約0.62-0.65克。
2、鵝眼錢
鵝眼錢是六朝宋前廢帝景和元年民間私鑄的一種五銖錢。此錢無輪廓,錢形大小如鵝眼。顧炬曰:「此錢入水不沉,隨手破碎,尺帛斗粟,動輒一萬。」可見鵝眼錢的輕小了。南朝宋代沈慶通家私鑄的錢,一千錢長不滿三寸,每貫重不過三四斤,被稱為鵝眼錢。
3、董卓五銖
董卓五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堪稱我國貨幣史上最劣質輕賤之小錢。「五銖」二字夷漫不全,很難辨認,世譏稱之為「無文」。這種無文小錢,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無錢文的方孔錢幣。直徑22.5毫米,穿9.2毫米,重1.8克;正面無輪郭,無錢文;背有輪有郭,但不規整。
Ⅶ 我國目前最小的銅錢直徑有多大
有比您的小的最小的只有10mm,您的應該是明朝朱元璋的孫子朱允文時發行的,約值人民幣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