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面垂直度每層多少米看哪裡
1. 磚牆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規范要求是多少
牆的平整度允許誤差: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
水平垂直允許誤差: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依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3)規定:磚砌體: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1)牆面垂直度每層多少米看哪裡擴展閱讀:
構造處理:
磚牆應根據需要作好保溫、洞口、防水防潮、飾面等方面的構造處理。
保溫構造 在寒冷地區的外牆體,可採用空氣間層牆或復合牆提高牆體的保溫性能。空氣間層牆是在兩層實體牆之間留一道密封空氣間層(圖2a);復合牆是用保溫性能好的輕質多孔材料,如保溫塊或保溫板同磚牆組作成夾層牆(圖2b)或保溫板貼面。
洞口處理 磚牆上開設門洞窗洞後,上口為防塌落應設置過梁。過梁可用木頭、型鋼、鋼筋混凝土或用磚砌成拱券。鋼筋混凝土過梁堅固耐久,一般多採用預制的。窗洞的下口為窗檯,室外應作好防水處理。
防水防潮處理 外牆同室內外地面接近部位稱為勒腳,常遭雨水浸濺,土壤中的水或潮氣也會通過毛細管作用,經牆基侵入牆身。為了防止地下潮氣及地表積水侵蝕牆體,牆身勒腳應作防潮處理和設置防潮層。防潮層可用防水卷材、加筋混凝土帶或防水砂漿作成。
飾面處理 即牆面裝修,作法較多。常在牆面抹灰粉刷,砌清水磚牆則用水泥砂漿勾縫。飾面要求較高的房屋可用面磚、天然的或人工的石材等貼面。
2. 一般抹灰平整度:垂直度是多少多層樓室內牆面抹灰
你好,你想問的是這個嗎?牆面裝修驗收標准:1、牆面觀感檢查牆面有無色差、開裂、脫皮、透底等現象,或者出現銹點等質量問題。2、牆面垂直度和平整度對於牆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森美這樣做的:首先用陰陽角尺來檢測所有陰陽角的方正度,按照國家要求陰陽角的偏差不能超過3毫米。其次用2米靠尺和塞尺來檢查牆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而國家規范要求也是偏差不能超過3毫米。3、天花牆面檢查天花檢查時,假如存在開裂的現象,梁工的做工標准如下:後期整改必須沿著縫刮開5公分把底面全部鏟掉,鏟掉以後再貼綳帶或者是布進行一些加固的措施。4、空鼓現象檢查檢查牆面的時候,用伸縮響鼓錘敲一下,聽一下聲音,看是否有空鼓。如果說有空鼓的話,可能會有整體面層脫落或者說開裂這樣的風險。
3. 室內抹灰垂直度一般要求是多少,平整度要求是多少
抹灰標准,垂直度(0-4)、平整度(0-4)、高級抹灰垂直度(0-3)、平整度(0-3)。
牆的平整度允許誤差: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
水平垂直允許誤差: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3)牆面垂直度每層多少米看哪裡擴展閱讀:
對於牆面的平整度,牆面普通抹灰應光滑、潔凈、平整、分格的縫應要清晰;高級抹灰不僅要光滑、潔凈還要顏色均勻,沒有抹紋和格縫且清晰美觀。檢查牆的表面沒有色差、開裂等現象。對於牆面的垂直度,可以檢查所有陰陽角的方正度,要求偏差不得超過3毫米。
垂直度評價直線之間、平面之間或直線與平面之間的垂直狀態。其中一個直線或平面是評價基準,而直線可以是被測樣品的直線部分或直線運動軌跡,平面可以是被測樣品的平面部分或運動軌跡形成的平面。
4. 牆體的垂直度是多少,牆體的垂直度是多少知識
牆面垂直度最簡單的操作方法:
垂直度檢測可自製一把檢測尺,做法如下:用一根2米長的方整木方5*10cm,或2.5*10cm鋁方通,於10CM面用筆畫一中線,將小吊線錐用線綁於中線上端,將方通側緊靠要檢測牆面,並使吊線錐能不受方通影響受重力吊垂直,目測與方通中線是否重合。就知該牆是否垂直及誤差值了。
5. 抹灰牆面垂直度平整度規范標準是什麼
抹灰牆面垂直度平整度規范標准。外牆抹灰的平整度要求:1。牆面檢查檢查牆面是否有任何色差,裂縫,剝落,背景等,或質量問題,如銹斑。2垂直度和壁的垂直度和壁的平面度的平坦度,森美做到這一點,首先使用陰平方和陽檢測正交所有陰陽角度,根據國家的要求,偏差陰陽角不能超過3毫米。其次,2米規則和規格用於驗證牆面的平整與水平,標准要求是偏差不能超過3毫米。抹灰牆面垂直度平整度規范標准3.當頂壁對天花的檢查被檢查,如果龜裂標准勞動亮工的發生有:整流後,將底表面必須沿著5厘米刮掉接縫鏟整整個底面,然後取下綳帶或織物進行一些加固措施。4,控制空鼓症狀檢查牆面時,用伸縮錘敲擊,聽聲音,看是不是有空鼓。如果存在空鼓,則可能存在整個表面掉落或開裂的風險。標准建築和裝飾工程裝修的標准驗收標准對房屋灰泥的允許偏差有嚴格的規定。普通石膏的允許偏差和試驗方法如下:1。立面的垂直度。允許偏差:普通石膏為4毫米,高質量石膏為3毫米。檢查方法:用2m的垂直測量規則檢查2.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普通石膏為4毫米,高質量石膏為3毫米。檢查方法:用2米尺和一個塞尺驗證3.陰陽角支架。允許偏差:普通石膏為4毫米,高質量石膏為3毫米。檢查方法:使用直角檢查規則進行驗證4.隔板(凹槽)的直徑。允許偏差:普通石膏為4毫米,高質量石膏為3毫米。檢查方法:拉動5米線,距牽引線不到5米,用鋼尺檢查5.壁裙,直腳平直度。允許偏差:普通石膏為4毫米,高質量石膏為3毫米。檢查方法:牽引線5米,牽引線小於5米,用鋼尺控制。
以上內容就是關於抹灰牆面垂直度平整度規范標准問題的描述,希望能幫到你!
6. 牆面平整度、垂直度的規范要求
1、牆面觀感檢查牆面有無色差、開裂、脫皮、透底等現象,或者出現銹點等質量問題。
2、牆面垂直度和平整度對於牆面的垂直度和平整,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混凝牆體平整度的重要性:
混凝牆體的平整度高差大時,牆體找平材料用量也增大,從而增加了施工單位的施工成本,最重要的是即使修補平整後,抹灰層容易產生開裂、空鼓等現象。
再者,對室內的樓層凈高也有影響,住宅的質量已涉及千家萬戶的事,此類投訴也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因此無論是施工單位還是建設單位,必須對混凝土板面平整度的控制引起重視。
7. 怎樣判斷牆體的垂直度
判斷牆體的垂直度可用垂直檢測尺進行測量。
1. 垂直檢測尺(靠尺)檢測物體的垂直度,平整度及水平度的偏差。規格:2000*55*25 測量范圍,±14/2000 精度,誤差0.5 。垂直度檢測:檢測尺為可展式結構,合攏長1米,展開長2米。
2. 用於1米檢測時,推下儀表蓋。活動銷推鍵向上推,將檢測尺左側面靠緊被測面,(握尺要垂直,觀察紅色活動銷外露3-5毫米,擺動靈活即可),待指針自行擺動停止時,直讀指針所指刻度下行刻度數值,此數值即被測面1米垂直度偏差,每格為1毫米。
3. 2米檢測時,將檢測尺展開後鎖緊連接扣,檢測方法同上,直讀指針所指上行刻度數值,此數值即被測面2米垂直度偏差,每格為1毫米。如被測面不平整,可用右側上下靠腳檢測。
垂直度的評價
當基準是直線,被評價的是直線時,垂直度是垂直於基準直線且距離最遠的兩個包含被測直線上的點的平面之間的距離。
當基準是直線,被評價的是平面時,垂直度是垂直於基準直線且距離最遠的兩個包含被測平面上的點的平面之間的距離。
當基準是平面,被評價的是直線時,垂直度是垂直於基準平面和評價方向,且距離最遠的兩個包含被測直線上的點的平面之間的距離。
當基準是平面,被評價的是平面時,垂直度是垂直於基準平面且距離最遠的兩個包含被測平面上的點的平面之間的距離。
8. 外牆垂直度允許偏差是多少
牆面垂直度每層≤5mm且不大於千分之,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3)規定:磚砌體: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外牆一般抹灰層的垂直度誤差只能在±4mm之間,而且必須陰陽角方正,偏差也是±4mm以內。而整個外牆的垂直度,在每15米以內是只能有±5mm以內的垂直度偏差。
相關規范:《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T 8—97《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
關於高層建築施工豎向(垂直度)控制的規定要求。從以上對建築施工測量有關內容分類可看出,對於建築物施工過程,其施工過程的豎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軸線投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軸線投測的准確度直接關繫到建築結構施工質量及安全性。對於超高層建築物來講尤其重要。因此《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02)對高層建築結構施工的測量放線作業及其允許誤差作了明確的規定。
其中第7.2.3條,規定了測量豎向垂直度時,必須根據建築平面布置的具體情況確定若干豎向控制軸線並應由初始控制線向上投測。對於軸線投測的誤差,規定了層間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mm;建築全高垂直度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H/10000(H為建築總高度),且對應於不同高度范圍的建築物,其總高軸線投測偏差有不同的規定。因此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按這些規定的要求對軸線投測誤差進行控制並詳細記錄。
對於特別重要的超高層建築來說,為避免由於測量儀器,手段,人為原因或環境原因出現總高度軸線投測誤差過大,除了在首層±0.00處測定建築物基準軸線外,有必要視情況採用專業的,精確的儀器及手段將建築物總高分為若干軸線投測控制段,分段投測,分段鎖定基準軸線,以便於施工又避免出現總高度軸線投測出現較大誤差。
GB50204-200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拓展資料
1.相關規范:《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T 8—97《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測量工作是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各個階段的基礎性技術工作。施工測量工作的內容及其完成情況的准確程度,對工程能否順利施工及其質量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國家頒布了系統的工程測量和施工驗收規范,規程,以指導和規范工程測量技術工作。應高度的重視施工測量技術,測量管理。
3.施工測量的主要內容:
(1)工程場地施工控制測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築平面控制網和高程式控制制網。
(2)建築主軸線測量及定位放線。
(3)主體施工測量,包括軸線投測及高程傳遞。高層(超高層)建築物主體施工測量中的主要問題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須將基準軸線准確地向高層引測,要求各層相應軸線位於同一豎直平面內。因此,控制軸線投測的豎向偏差,並使其偏差值不超過規范,規程允許的限值,是高層建築施工測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築變形測量。其主要內容包括對建築物實體的沉降觀測,傾斜觀測,位移觀測及裂縫觀測等。
(5)施工偏差檢測。各種結構構件及建築設備,其就位,垂直度,標高等狀態,難免會因施工及環境等原因出現偏差。因此,施工規范,規程及質量驗評標准都規定了要對結構施工偏差情況進行檢查,並規定了允許偏差值。
4.關於高層建築施工豎向(垂直度)控制的規定要求。從以上對建築施工測量有關內容分類可看出,對於建築物施工過程,其施工過程的豎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軸線投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軸線投測的准確度直接關繫到建築結構施工質量及安全性。對於超高層建築物來講尤其重要。因此,《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02)對高層建築結構施工的測量放線作業及其允許誤差作了明確的規定。其中第7.2.3條,規定了測量豎向垂直度時,必須根據建築平面布置的具體情況確定若干豎向控制軸線,並應由初始控制線向上投測。對於軸線投測的誤差,規定了層間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mm;建築全高垂直度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H/10000(H為建築總高度),且對應於不同高度范圍的建築物,其總高軸線投測偏差有不同的規定。因此,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按這些規定的要求對軸線投測誤差進行控制,並詳細記錄。另外,對於特別重要的超高層建築來說,為避免由於測量儀器,手段,人為原因或環境原因出現總高度軸線投測誤差過大,除了在首層±0.00處測定建築物基準軸線外,有必要視情況採用專業的,精確的儀器及手段將建築物總高分為若干軸線投測控制段,分段投測,分段鎖定基準軸線,以便於施工又避免出現總高度軸線投測出現較大誤差。
5.關於對結構構件(實體)施工垂直度偏差,標高的檢測規定。
我們知道,在確定了建築平面軸線及結構構件(如牆,柱)等具體位置之後,由於施工操作及外部環境影響等諸原因,結構牆,柱構件實體在對應軸線位置,垂直度,標高,截面尺寸等方面有可能出現偏差。為此,《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對現澆及預制裝配的混凝土結構構件施工允許偏差作了具體的規定。如對現澆混凝土結構牆柱構件的垂直度允許偏差,分為層間與全高兩方面同時控制,層高≤5m時及>5m時的層間垂直度偏差分別不能大於8mm及10mm;總高偏差不能大於H/1000及30mm(H為建築物全高)。對現澆混凝土結構牆柱構件的標高允許偏差,分為層間與全高兩方面同時控制,層間標高±10mm;總標高偏差±30mm。這些規定,是對具體工序操作技術及質量的要求,也需進行檢測及記錄。
9. 清水磚牆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各是多少
清水牆只有水平灰縫平直度和面平整度要求。清水磚牆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規范沒有明確的單獨要求。
牆面垂直度,每層允許偏差5mm;全高≤10m,允許偏差10mm,全高>10m,允許偏差20mm。
清水牆、柱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5mm;清水牆的水平灰縫平直度,允許偏差7mm。
《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
10. 如何檢查牆面垂直度和平整度
垂直度與平整度都由靠尺檢測。
根據《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3)5.2.3條規定:
磚砌體:清水牆表面平整度允許誤差為5mm,混水牆平整度允許誤差為8mm。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為5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mm;全高>10m,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0mm。
為加強砌體縱橫之間的連接,與構造柱相鄰的牆體,應以馬牙槎相接,並沿高度方向每間隔500mm設置2φ6拉結鋼筋,拉結鋼筋每邊伸入牆內錨固,錨固長度不宜小於600mm,最後再澆灌混凝土。
(10)牆面垂直度每層多少米看哪裡擴展閱讀: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08年工程建設標准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一批)的通知》 (建標[2008]102號)的要求。
由陝西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和陝西建工集團總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在原《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的基礎上修訂完成的。
本規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並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最後經審查定稿。
本規范共分11章和3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砌築砂漿、磚砌體工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工程、石砌體工程、配筋砌體工程、填充牆砌體工程、冬期施工、子分部工程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