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房價信息 » 江陰大橋房價多少一平

江陰大橋房價多少一平

發布時間: 2023-01-04 07:55:16

㈠ 無錫江陰和蘇州崑山綜合實力哪個更強

江陰很強,在崑山還是名不見經傳時,江陰就名氣很大。近十五年,江陰憋屈,崑山一直比江陰好那麼一點點(相關機構評定,公平與否不可知)。二地經濟組成結構完全不同,但市場一變,無論外資的或內資的,經濟都會遭重創。另外,不要以為企業上市多少多少就牛B了。這些上市企業多半是空架子,拿上市圈股民的錢。所以用企業來說誰好誰強沒有說服力也沒意義。

崑山強在哪!強在地理位置。在上海與蘇州中間。傳統規劃崑山是繞不開的點。崑山一直是第一個嘗鮮的。所以地價高房價高。崑山適合做服務業,現在崑山轉型服務業。以後製造業不再是崑山GDP主要貢獻者(希望也如此)。

崑山還強在每年都有比江陰多一百多億的財政收入。沒錢不能辦大事的。看看崑山的公交侯車亭智能顯示屏,公共廁所,你就能感覺到錢多就是硬實力。

再看看崑山強在哪!強在十幾年一張藍圖規劃,不斷去做大做優。再過四五年,崑山地鐵通車,S1沿線商業行政配套成熟,江陰用什麼比呢?

江陰很厲害,也許再過二年江陰接過崑山這面百強第一的旗幟,那崑山呢?不玩了,改區了,真正融入上海蘇州了。

江陰與崑山,不是誰厲害,而是誰不厲害都不行。

江陰有29家主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在全國縣市一級,絕對霸主。經濟實力、經濟結果和百姓富裕程度甩崑山幾條街。而崑山主要是上海漏出來的企業,國企民企在江南市縣算末流,崑山主要靠外企,這裡面有個問題,看著GDP高,但崑山沒多少實惠,老百姓更是關系不大,賺的錢大部分給老外了,外地工人再賺走一大部分,稅收也很多減免了,政府分成不多,只是場面很好看,當然比起以前,政府還是富裕了不少,尤其是地價漲了很多![贊]!而老百姓則在拆遷上、房屋出租上、村鎮賣地補貼上賺了不少,如果還肯去打工,日子還是很好過的。總的說來江陰是做工廠做生意賺錢,崑山是躺著等掉錢。兩相比較實質差太遠!表面差不多,實質上差幾條街呢!

江陰和崑山的GDP差不多;

只是崑山大部分是外商企業,而江陰較多都是本土企業;

截止2018年底,江陰大約有50家上市企業;說是中國資本第一縣市也不為過;

江陰一般公務員,陽光工資年薪在15w左右,大部分短期合同工能有年收入5 6w左右;

江陰老年人福利待遇比較好!(我就賺不過老丈人的退休收入),傳說中的"巨人"的東山再起靠的是江陰的老人對"腦白金"的購買能力,這個說法,估計史總也沒意見吧?

江陰市的口號和精神: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

再補充一句:談,可以;打,奉陪;欺,妄想!

原蘇州地區就包含崑山、江陰兩地,當然還有張家港。那時有個叫常陰沙農場的,就在那裡。後撤地歸市,把江陰劃給無錫管轄。都是兄弟!歸根結底,把普通百姓生活提高、環境質量提高、幸福指數提高,才是我們弟兄的共同願景!加油、江陰,加油、崑山!

當然是江陰的企業啊 江陰很多企業都偏重於內銷,出口的企業也不少!不過總的來說江陰作為一個縣級市有著這么多本土上市企業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地理上江陰還是比較特別的,有了江陰長江大橋把江陰和整個蘇北,蘇中地區連接在了一起,江陰的港口建設也不錯。崑山的話底子厚,有靠上海,經濟上偏重於外企,外貿。在這場金融風暴中受傷不少!作為上海的後花園,希望上海能把崑山整個經濟帶動起來!上海世博會對崑山還是比較好的機遇。希望整個經濟快點復甦。

必須是江陰啊。 江陰才是中國本土民營企業發展的典範!

江陰比崑山強是天大的笑話吧。GDP崑山比江陰高,財政收入江陰是崑山的三分之二,交通崑山方便,收入公務員,事業單位蘇州地區最高,教師收入是全國最高的,城建發展造成當地土族房產多,資產多,收益多,年年雙十一購買力第一。實際上江陰是落後的經營模式,而崑山通過引進大型內資,外企,台企,來帶動先進的經營方式,和優秀的人才。未來更是江陰不可比超的。

江陰強。崑山外資多

江陰民富,崑山面子亮。

綜合實力排行榜江陰都是排第二的,一般都會設好多定性、定量指標來綜合評價。

帖子里說江陰厲害的好像說來說去就是上市公司多、私營業主多,不能令人信服。

在我看來崑山發展水平及綜合規劃已經甩開江陰至少半個層級了。

兩者各有千秋,但更看好崑山模式的潛力。

㈡ 泰州未來的市中心在哪裡

我認為泰州的未來應該是多點開花,綜合發展,平衡區域,現如今城南有萬象城,新人民醫院,金融廣場,但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機制還不夠成熟,城中有萬達坡子街茂業和金鷹,老商業街,雖屬於健全的商業體系,但設施過於陳舊,管理過於古板,人流滯後。城北新建居然之家,會賓樓和大公園大大填補的城北的空缺。城西相對落後,沒有什麼給力的商業街。個人認為泰州的未來應該取長補短,應該繼續發展生物制葯研究,將制葯生物行業做到全國領先,大力發展工業,可以將城西的空缺來多招商引資,以及春蘭企業的空地,引進人才,不僅要招人才更要培養人才,打造一所屬於泰州的自己的高等院校。在就是要修路,打通於蘇南上海的鐵路,讓泰州真正的走出去,我相信泰州在軍哥的領導下能更上一層樓。

泰州未來的市中心應該遷至泰興,或泰興與靖江的結合處,這樣更有利於泰州的綜合發展。

理由如下:

一、在泰州設地級市前,很多年來以來,泰興經濟的發展是泰州大市中,經濟發展是最好的,盡管泰興被泰州劃走了一些地域,劃去了一些知名企業,泰興的經濟排名在全國縣級市中還是居前列。

二、泰興人的經濟理念及奮斗精神,在泰州大市中,也是超前的,始終能緊扣經濟發展的脈絡,泰興人敢想、敢幹、實干,富有開拓精神。

三、泰州市中心遷至泰興後,有利於對接長江南邊的蘇南各市,更容易對接蘇南的經濟發展理念及模式,對泰州的發展更加有利。

四、泰興、靖江兩市是泰州大市發展最好的縣級市,地界連接,經濟基礎都較好,泰州市中心或者設在泰興、靖江交界處,便於今後把市區做大留下更大的空間。

綜上所述,泰州市把市中心設在泰興,或泰興靖江交接處,是最為適宜的選擇。

專注旅行樂於分享,我是@愛飛的栗子,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泰州雖然建市不久,屬於江蘇省最為「年輕」的兩個地級市之一,不過近年來發展迅速,在2020年一季度實現1143.05億元的GDP總量,處於全國第42名,這樣的泰州未來勢必吃香,那麼未來泰州中心是哪裡呢?

我覺得是在姜堰區,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就先讓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它。姜堰區,地處泰州市中部,面積858.3平方公里,擁有74.35萬人口,下轄4個街道、10個鎮,政府駐地在三水街道上海路1號,方言為江淮官話泰如片。

姜堰區未來吃香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完善的交通體系,目前已經形成公路、鐵路、水運為一體的交通體系,其中,在公路建設方面寧靖鹽高速、328國道、江海高速公路等穿境而過,在鐵路建設方面,寧啟鐵路貫穿全境。

同時,姜堰區 歷史 底蘊、風景等方面也有所建樹,目前已經開發形成了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溱潼古鎮、古羅塘文化景區、泰州華僑城等景點,其中,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更是我國5A級景區。

肯定在靖江。

靖江市由江陰長江大橋與全國百強縣「榜眼」江陰市相連,江陰經濟園區就在靖江市,依託江陰近些年來靖江經濟飛速發展。19年GDP為979.57億元。

靖江市內有新時代造船、新世紀造船、安泰動力、格林動力 糧食交易中心、龍威糧油、互感器廠、華菱錫鋼、東華測試等大型企業。

所以說泰州市中心不往靖江發展往那發展,就一條靖江沿長江,這地理優勢是泰州其他地方沒發比的。

哪裡開發面積廣土地和房價猛漲,未來市中心就在哪裡。

江蘇泰州市,挨著揚州。泰州遠離揚州的繁華中心,所以泰州一直沒有揚州發達。但是現在泰州在建國家級高新區。

泰州還在建奧體中心,所以泰州會越來越好。泰州下面的縣級市都很發達。現在泰州到處在修路。

泰州屬於江蘇的地理中心位置。泰州的中國醫葯城未來會又發展,以後覺得中國醫葯城的高港區有未來。

未來的中心應該在金融中心這塊。有完全新概念的商務區,有萬象城商業區,有天德湖 體育 中心休閑區

泰州位置本來就很尷尬,城區太靠近揚州,放哪都不合適,其實泰興位置加上高港和靖江,跟江南跨江發展是最好的,泰州應該跟姜堰東台單獨成立個地級市

城市中心的遷移一般以10年為一個周期,10年前城市的中心在坡子街商圈,20年城市的中心在萬達商圈,10年後城市的中心在萬象城商圈,當然並不代表坡子街商圈與萬達商圈就不繁華了,同時還會形成更多的以居民聚居區與新商業綜合體形成的城市副中心。

以泰州當前三區消費情況,坡子街商圈、姜堰商圈與萬達商圈為第一梯隊,葯城+寺巷商圈、大學城商圈為第二梯隊(高港商圈勉強歸為二梯隊),萬象城商圈與易居城+東部市場群商圈為第三梯隊,其他商圈為第四梯隊!

泰州立市時,一是失敗沒有達海,局限未來發展,也造成在蘇中影響力低下,如果當初與南通用靖江換海安,爭取東台,整合 歷史 上老屬地,就不至於像現在離心離德;二是中心城區和市府過於偏於一角,類似南京在江蘇的地理位置,就是舉全市之力發展成型也不能輻射拉動市內經濟;三是由於以上兩點,錯失沿海高鐵,如果中心城區往東靠,估計就沒有海安做大的樞紐。現在的泰州地級市,盡管與揚州分開發展還不錯,但是中心城區在市內的凝聚力很難同時提升,也就難怪靖江、泰興、姜堰和興化的群眾不叫好。

泰州中心城區的位置應該是失敗的,泰州要有好的發展,必須盡早破局立新。

㈢ 江陰物價怎麼樣

江陰的物價還是相當的高吧 比無錫還要高
城區內房價已經飆到8000~10000 一平
周邊的鎮上的房價么在5000左右
在江陰生活的恩格爾系數還是相當的高 因為吃飯很貴 買菜很貴 衣服很貴 看病更貴
一般2000左右的工資得過得很節儉才行 4000左右還算能過過
如果有點小錢 在江陰過過還是不錯的 環境好 出行方便 公共設施也很好
只是沒有錢的話 日子還有不好過啊

㈣ 江陰西門新村拆19000一平嗎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不是。江陰西門新村拆補償方式為貨幣補償。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補償金額。按市場評估價為標准。2021年江陰新房房價均價:13481.00元/m_。江陰西門新村拆19000一平高於市場價。具體消息可關注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㈤ 請問上海周邊有些什麼旅遊景點

(上海篇)
十一期間,抽出5天時間與夫人到上海、蘇州及杭州自助旅遊(濟南出發),歸來後感懷頗多,不吐不為快,故將自己的收獲體會及經驗教訓與廣大驢友分享。由於工作繁忙,所以拖到現在才動筆,也許自以為得意之事,仍屬上當或不當之處,希望大家不要笑話,有什麼好的意見,盡管批評指正。
總體計劃:9月30日出發,10月1日早抵達上海,2日下午到周庄,3日游蘇州,晚乘船去杭州,4日游杭州,晚乘車5日晨返回。
一、准備階段
一到放假,我的游癮就止不住。待到向領導請下假來,已經是9月29日下午了,而且30日下午才可離開,5日上午就要加班。沒辦法。此時30日晚濟南開往蘇州方向的卧鋪車票早已售光,立即從網上預定汽車票(濟南汽車總站不愧為全國第一汽車站),由於去蘇州的沒有卧鋪汽車,只好先訂了30日下午16:20開往上海的豪華卧鋪,票價200*2,然後趕往火車站預定4日晚21:40的T32(杭州至北京)的返程票,還是晚了,沒有卧鋪,只有座號,只好將就吧,票價150*2,外加5*2的手續費。當晚在E龍預定了上海如家酒店的客房(由於是第一次去上海,火車站、人民廣場、外灘附近的、可以網上預定的、房價可以接受的客房(220元以下的標准間)已經沒有了,只好選擇了浦東靠近地鐵站的如家),然後收拾行李,購買途中小食品等。
#當日花費:往返車票355*2,其它20。
#體會:
1、早從E龍網上神遊,對幾天的計劃心中有數,臨時改變第一站,沒有對整個行程造成大的不便,且在網上預定了房間,免去了部分後顧之憂。
2、最好早明確能否出行,避免途中勞累之苦。
二、途中(9月30日)
下午16:20出發,駛上京福高速,車是上海恆豐高速的,看來乘客素質較高,而且一上車就要脫掉鞋子並套上塑料袋,沒有聞到我以前上卧鋪汽車那種刺鼻的腳臭味。晚上20:00左右在臨沂吃了免費自助餐(感覺一般),一路昏昏欲睡。
#體會:汽車卧鋪較火車卧鋪小一些,我這大塊頭睡不塌實。
三、上海之行(10月1日-2日)
當天大體安排是上午城隍廟及豫園,下午南京路、外灘、東方明珠電視塔及上海歷史博物館,晚上金茂大廈觀夜景。
(一)回家的感覺
1日凌晨1:10左右到達江陰長江大橋,欣賞一番夜景後,繼續睡覺。凌晨3:50抵達上海恆豐路汽車站。在車站對面一飯館早餐(15)休息後,乘早班1線地鐵(長程打的我可消費不起)趕在人民廣場站走換乘通道乘2線(3*2)至世紀公園,3號出站口走牡丹路右轉至浦建路北行,6:00到如家酒店住宿休息。
如家酒店浦東世紀公園店9月28日剛剛開業,外表看來一般,大堂就是一個丁字走廊,但內部設施不錯,尤其是衛生間,非常干凈,水壓特別大。工作人員正在打掃衛生,連電梯門檐、花盆都擦得一塵不染,標准間(168)的床相對較寬,也非常舒適,自我感覺不錯。辦理入住手續時才發現,旅客幾乎全是E龍預定的,1日只有2間空房了。
上海如家快捷酒店(浦東世紀公園店)(經濟型)
的預訂網址:http://travel.elong.com/hotels/default.aspx?campaign_id=4051378。
#體會:
1、節日期間旅遊熱點最好網上預定房間。
2、地鐵是自動售票,所以出發前准備了一些1元硬幣,沒想到售票機附近有自動換鈔機,換乘時要走較遠一段距離。
3、剛出地鐵站問路時,碰到的幾位晨練的大叔大嬸態度非常好,其中一對老夫婦還一個勁地解釋自己剛從浦西搬來,情況不熟,實在對不起,讓我一開始就對上海有了一個好印象。
4、入住前電話聯系時,前台服務員詳細介紹了從世紀公園地鐵站3號門出來後的走法,說大概700米,但我感覺有1300米左右。實際上,可以從人民廣場乘581公交車,站牌在酒店北100米左右;或從地鐵站包三輪車3元抵達(太近打的又不值)。
5、途中夫人看到買早點的年輕人幾乎都是男的,戲說嫁個上海男人可以享福了,我嗤之以鼻。
(二)舊城故事(城隍廟及豫園)
睡到上午9:00(如果買上當天6點左右抵達的車票多好啊),出門北行乘581A公交車(2*2),9:40抵達城隍廟游覽,購買地圖(5),11:00參觀豫園(30*2),13:00城隍廟午餐(40)。
#體會:
1、上海的公交車站點間隔較遠,大概有濟南的4站地,南浦大橋塞車嚴重,乘務員態度一般,大概全國如此,不可強求。
2、城隍廟附近的市場與一些城市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相似,價廉物不美,但觀賞街景很有意思,在那裡,可以看到舊上海的民居,象鴿子籠式的閣樓,樓梯窄窄的,住得非常擁擠。那些伸出窗外掛在竿子上的胸罩、內褲、襪子之流,就在馬路上空、行人頭頂迎風飄揚,乃是一景。
3、豫園景緻不錯,但比蘇州的拙政園、獅子林要差一些,票價高達30元。
4、城隍廟大門左側第一家的上海小籠包味道不錯,價格不菲。
(三)新城風貌(南京路、外灘及電視塔)
13:40乘581A公交車(2*2)到人民廣場,步行游覽南京東路,15:40到外灘黃浦江觀光,16:20乘隧道(20*2)過江,登東方明珠電視塔(50*2)觀上海市容,17:30參觀上海歷史博物館(20*2)
#體會:
1、從581路人民廣場站走到南京東路西頭距離較遠。
2、南京路的衣物給我的感覺一般,買名牌要到淮海路,我感覺商場布局和街道衛生不如天津的和平路、濱江道。
3、節假日外灘遊人很多,地下通道更是人滿為患,江邊的風景不如我想像得好;觀光隧道純粹是騙人的東西,如果不怕多走幾步路,還是乘船有味道。
4、登上東方明珠電視塔後可以看到現代都市的風貌,特別是浦東方向。票價分50、70、100三種,50的到觀光廳,70的包括上海歷史博物館,100的包括太空艙,作為中國第一高塔,我認為值得一上。
5、到一地旅遊,要了解當地歷史發展及風土人情,所以我強烈推薦上海歷史博物館,在那裡有不少栩栩如生的蠟像,並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值得一提的是,俺夫人看蠟像多了,見到一保安說:「這個蠟像不僅形似,而且神似。」沒想到保安一動,嚇了她一跳,眾人哈哈。
(四)都市夜景(金茂大廈)
從電視塔出來後,才發覺天已經黑了,回頭觀望東方明珠,燈火通明,附近幾座高樓巍峨壯觀。步行300米左右已經到達金茂大廈腳下,20:00附近晚餐(37)後,20:30登上金茂大廈88層觀光上海夜景(50*2),22:00乘地鐵2線(3*2)到世紀公園站,乘三輪車(3)返回酒店,途中一超市購買水果等。
#體會:
1、白天上電視塔觀光,入夜登金茂大廈賞夜,感覺好極了,在大廈觀光層,你可以看到電視塔的夜景(比電視塔的觀光層高得多),如果在電視塔上,是不可能看到自身的。也許有人說這是多此一舉,但我認為作為中國第一高樓(世界第幾啊),還是有必要一登的,游上海,就是游的大都市風范。同時,你還可以感覺高速電梯給你帶來的快感(盡管沒有感覺)。
2、金茂大廈的遊人比白天的電視塔少多了(真不敢想像晚上的電視塔有多少人),你可以盡情地欣賞上海夜景。
(五)時代潮流(上海科技館、APEC會議展覽)
10月2日8:00附近早餐(5)後,退房(168),攜行李打的(10)到上海科技館,寄存行李後,9:00參觀APEC會議展覽(30*2),10:00—13:30參觀科技館(60*2)。
#體會:
1、酒店的前台小姐會告訴你出酒店大門一拐彎就看到科技館,由於攜帶行李,又要體會一下乘上海計程車的感覺(每到一地我至少要打一次的),所以打的來到科技館大門口,乖乖,2.5公里。大概上海人習慣走路吧。
2、APEC會議展覽沒有在計劃之中,到了科技館才知道APEC會議是在這里開的,根據國際慣例,會議設施允許保存一年,11月份就要拆除,再加上自己的好奇心,就進去參觀了,正好趕上一參與會議籌備全過程的工作人員給來自京城的幾位官員講解,所以了解了不少會議期間鮮為人知的逸事,很有意外收獲。
3、在上海科技館,你會感覺如果自己上初中的時候來,許多難懂的道理就會得到直觀的理解。雖然門票很貴,但眾多的上海人還是帶著孩子來學習,裡面有6個展廳,只感覺幾個小時的參觀時間太短了,以後孩子大了,我還會帶著孩子來。上海在科技教育方面,我感覺還是走在了中國的前列。
(六)再見上海
14:00乘2線(還是世紀公園站的另一個入口)到人民廣場換乘1線到火車站(3*2),乘輕軌(2*2),在寶山路(1站地)下車,沿著列車前進的方嚮往左手的出口出站,然後就能看見對馬路的粉紅色樓房的虯江路汽車站,再向前步行50米就是公興路汽車站,購買下午最後一班15:30去周庄的汽車票(21*2),附近午餐(11)後乘車前往周庄,結束愉快的上海之行。
#體會:
1、知道公興路汽車站的詳細走法,還得感謝E龍專家QQC先生。去周庄的汽車有8:30、9:30、12:20、13:00、14:30、15:30,車程2小時。
2、上海之行我既游覽了老城隍廟,又領略了大都市的風范,自認為不錯的景點:上海歷史博物館、金茂大廈(夜景)和科技館。
#上海花費(雙人行):
門票:30*2(豫園)+70*2(電視塔、歷史博物館)+50*2(金茂大廈)+30*2(APEC會議展覽)+60*2(科技館)=480(由於本人身份特殊,實際只花了20元的科技館優惠票)
住宿:168
餐費:15+40+37+5+11=108
交通:3*2+2*2+2*2+3*2+3+10+3*2+2*2+20*2=83(含隧道)
去周庄車票:21*2=42
其它:50
總計:931

蘇杭的由於字數限制,就簡單點說了:

杭州
(省府招待所 乘游4或7路-->)靈隱 門票25元+20元 乘游1-->六合塔 門票20元+10元 -->市區(延安路/武林路)-->招待所

杭州
省府招待所 步行-->西湖斷橋-->白堤-->平湖秋月-->孤山(中山公園)-->岳廟 門票20元-->(麴院風荷-->)岳廟碼頭 乘船 船票35元-->湖心亭-->三潭印月-->蘇堤 花港觀魚-->雷峰塔 門票40元(好象是)-->武林門碼頭 乘船(5:30PM) 船票78元/95元-->蘇州(第二天7:00AM)

蘇州
蘇州碼頭 乘1路-->蘇州火車站 買返程票 回上海T715次(5:54PM) 票價17元 乘26路/10路/40路/游1-->拙政園 門票30元 獅子林 門票15元 乘游1/游2-->虎丘 門票30元 乘游1-->留園 門票20元 乘游1-->火車站
註:遊玩蘇州這幾個景點可以買套票,72元,還包括了另一個景點的門票,比較劃算

㈥ 長春市寬平大橋附近94年房子現在能賣多少錢

是在長春市昆明大街附近的房子,如果是94年的房子,至今已經有26年的歷史了,大概能賣7500元一平米左右。

㈦ 無錫為什麼是二線城市離發展成新一線城市還有多久

從實際通勤的角度來說,無錫市區面積並不小,而且建成區密度質量也很高,那是為什麼會給人造成無錫是個小城市的感受呢?我覺得恐怕和以下幾點有關:

一,交通擁堵程度

無錫是出了名的交通順暢的城市,雖然近幾年因為道路建設的遲滯和私家車數量的迅速增長,類似於早晚高峰時機場高架,金城高架等動輒數公里緩行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是在同類城市中還是屬於比較暢通的城市,尤其是非高峰時段,基本上是一路暢通。同樣十五公里路程我在杭州可能要開四十分鍾,蘇州三十分鍾,在無錫只要二十分鍾。通勤時間上的節約給人一種城市不大的感覺。

二,人口構成和分布

無錫是典型的工業城市,雖然目前三產佔比已經超過二產,但是就我感官來說二產從業人員應該還是較三產多的,且三產的水平應該也是較中心城市低一些,這意味著商務人士較少,一般上班族在工作時間都在單位待著,在城市中奔波的人口佔比較低,是所謂的候鳥城市。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蘇州市區人口只比無錫多一百萬,也是相似的產業結構,為什麼明顯感覺蘇州人多?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蘇州和無錫不同的城市組團結構。蘇州的城市整體框架是類似於十字型(中間是古城區),古城區以外各獨立區域更接近於條狀,導致工業園區和新區的工廠區域和商住區域並不是圓形分割,比如大褲衩向南向北不超過兩公里就進入工廠區域,而東西向則是拉的很長的商住區域。無錫則是典型的圓形城市,從市中心出發向南西東甚至北(雖然北塘真的破)都是一定距離的商住區,較大的工業區被很明顯的分布在市區各個角落,和城市主城區的界限很明顯,以至於一走出高樓密布的商住區就一望無垠,有到了市外的感覺。同時很多外來人口聚集的鄉鎮(比如梅村,碩放,安鎮)都被工業區分割在主城區以外,人口分布的離散程度很高。另外,包括主要景區全部分布在市郊,大市范圍較小輻射有限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三,主城區地形也是影響的一大因素。

「無錫」地處長江南岸,太湖西北岸,是長三角經濟區的中心地帶,確實是中國不多得的一塊福地;更是區域的戰略要地,論區位優勢應該比常州、蘇州高一點;但它的優勢在目前的長三角格局中,並未發揮出來。

無錫的江陰大橋在20年前就建成了,是江蘇省的第二座長江大橋,以此可見其在區域戰略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蘇長江上已有十來座大橋(含在建),但無錫依然僅此一橋,可見其戰略之短視,錯失良機已久!

建國以來,無錫一直是江蘇省的政治老二、經濟老大,大約在15年前被蘇州超越,便一蹶不振;因其錯誤的規劃、和短視,至今也沒有更正過來;不僅被蘇州超越,還被常州追趕。無錫根本不知自己因何而興、因何而衰?總想壓蘇州一頭,卻又處處向蘇州學、和蘇州比、還總想著要和蘇州靠近。蘇城興衰千年,自然是有道理的。無錫要想重新振興,機會和優勢依然存在的,關鍵是能否認清形勢、明確自身的定位;找准了方向,努力了結果就不會差。

無錫應該做江南的「東北」,而不是太湖邊的另一個「蘇州」;應向長江發展,而不是把太湖當成未來;應發展現代化的重工業、大型工業、機械行業、 汽車 製造業等,而不是和蘇州一樣去爭電子業、半導體;只有錯位發展,才不會惡性競爭;才能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同時應發揮區位優勢,把無錫打造成長三角的物流中心;無錫境內至少要造3-4座長江大橋,才能發揮你「交通十字路口」的優勢。這些不僅是長三角經濟分布的需要,更是你的所長和優勢。先不管上海、南京讓不讓你這樣做,但首先自己得明白原因,才能去想辦法應對、和自我爭取、突破。

在城市布局上,應該和蘇州拉開距離、錯位發展:無錫向「北」,蘇州向「南」,這樣才有未來。新的工業區應該設在城市西面,靠近「交通十字路口」,並向江陰靠攏;城市整體應該向「北」擴張,依託長江發展、做大自己,以收編江陰、張家港為長期目標而布局。以《無錫高鐵北站》為新的城市中心;以沿江鐵路為契機,再造一座新城;並再建一座《無錫長江大橋》,公鐵兩用,這是形成「十字路口」的重要一環。在無錫、張家港、江陰3點中間:新建一座《無錫國際機場》;並依託長江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區,以「現代重工業」為主: 汽車 製造、私人飛機、直升飛機、太湖邊的遊艇業等。按這樣的布局發展,不出10年無錫的經濟又將再次騰飛。

無錫這些年掉隊的原因,是把太湖看的太重,當成了城市的未來;因與蘇州爭奪太湖發展權,而走錯了方向。太湖經濟,是屬於休閑消費經濟;而長江經濟,是工業航運經濟。長江乃是長三角經濟區之根本,也是最大的優勢;只有立足於當下去、謀劃未來才有意義,無錫只有先做大自己、然後再去提升才有意義!

這些年在南邊的投入,也不會白費;現在改弦更張還來得及:以北為主、以南為輔,以南養北。將「碩放機場」改成《太湖私人國際機場》,並將無錫濱湖區打造成「華東富人區」,邀請國內前100名富豪入住,建設自己的私人庄園。因華東地區富人聚集、但空域緊張,很多富人買得起飛機,卻沒法使用,也只有太湖上空這片適合;把「碩放」機場打造成全國第一個私人機場,他們當然願意來啊。在這可以建造私人庄園,有了家、就會買直升機、買私人飛機、遊艇…富豪來了,其它的自然就跟著來了;甚至可能把公司總部都能搬來。

富人區的房價,應該是蘇州的2倍,向上海看齊;無錫市區的房價,目前大約是蘇州房價的8成。以這些區域的財政,來補貼北面新城的發展,新城的房價應控制在老城區的1/2到2/3;以一個價格窪地來吸引人口聚集、留住各類人力發展壯大自己。「高房價」已經成了各大城市的劣勢,新城的「低房價」也成了吸引、留住人口的優勢……

兩個狗斗的城市:無錫和蘇州,城市相近、工業相近,都在爭太湖發展權;應該拉開距離、錯位發展:無錫向「北」,蘇州向「南」。這些年在建機場上的明爭暗鬥,因靠的太近,所以最終有了個「折中」方案:太湖邊的碩放機場。蘇州人很不開心,GDP比無錫高一大截,卻自己沒有機場。

簡單說一下蘇州!蘇州合並「吳江」後,應該整體「向南」發展;應該將吳中區的《蘇州灣》分離出來,建立《太湖區》。《機場》會建在吳江區內!吳中區因面積大,沒有重點、焦點分散,因此發展非常落後。應將吳中區的延太湖邊區域(光福鎮、木瀆鎮、胥口鎮、臨湖鎮、東山鎮、金庭鎮、和橫涇街道),與吳江區的「七都鎮」,合並成立一個新的行政區:《太湖區》;以「蘇州灣」為中心。將吳江的「松陵大道」以北區域、和同里鎮劃入《新吳中區》;因位置劇中,與古城相連、遙相呼應,應該將「新吳中區」建設成新的「主城區」!

「蘇州國際機場」將建在吳江的《汾湖鎮》,貼近上海南部和崑山,可以起到「自用」和替上海「分流」的作用,同時與吳江區的「高鐵樞紐站」形成互動,打造成新的物流集散中心。把太湖區打造成 旅遊 集散地、吃喝玩樂與一體,蘇州整體將以《蘇州灣》打造城市新名片,集遊艇 旅遊 、高端消費, 娛樂 新天堂!

以上海為龍頭,這樣與無錫互動、錯位發展,讓富豪們形成:辦公在上海、住在無錫、吃喝玩樂在蘇州的新格局。對提升「長三角」的國際競爭力都是有益的,而且2個城市都得到了機場、和發展的新機會!

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經濟實力和人口數量的相對下滑。解放後到1990年代之前,無錫號稱「小上海」,其工業實力和經濟實力稱雄江蘇省,在全國也具有一席之地。1990年代,蘇州協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之威,再加上以首個設立工業園區的縣級市崑山為代表的蘇州所轄個縣級市的崛起,無錫的江蘇一哥地位被蘇州取代。2010年後又被南京超過。經濟實力排位的退步導致流入無錫的外來人口明顯減少,退居二線城市在情理之中。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人口和地盤都不佔優勢的無錫仍然是全國最強的地級市之一,無錫的收入水平也幾乎是地級市裡最強的,和蘇州不分伯仲。

我住在無錫惠山區農村,我表妹嫁到了張家港德績鎮,都說張家港經濟實力強大,可去吃喜酒時發現,他們的辦酒水檔次和我們比相差至少8一10年。為什麼?蘇州的強市張家港其實工業經濟發展可能很強大,但絕大部分老百姓只是賺點死工資,這些工薪階層其實並不太富餘呢,無錫綜合實力肯定不輸蘇州,城鄉差距很小,老百姓普遍富餘,喜酒最能夠反應當地的整體生活水平!所以不要吹什麼GDP經濟實力多強,這個實力只反應企業大、老闆也多,可絕大部分工人也只賺了點死工資,沒有什麼可吹的,所以奉勸那些蘇州人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因為如果是老闆不管無錫還是蘇州都好佬!要是做個工人全差不多!!!順便勸聲江陰人,陽光、海瀾等集團老總是有錢,可絕大部分普通職工待遇同樣不會高,同樣不要瞎吹!!!

我住在無錫,我是外地人,我來無錫十年了,我的生活不會因為是一線還是二線而改變,無錫有我喜歡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那又怎麼樣,反正我住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對了,最後一句,我是中國人,討厭地圖炮

什麼一線二線的,作為無錫人我驕傲,請別用所謂的一線壓人,一線城市難道什麼都好了,無錫有無錫的好,我看無錫的第一也很多,而且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比不了的。無錫自然有上百萬上千萬的人喜歡她。所以說,講話要辯證實在。我認為,在那就把那的事情辦好,多為那兒作貢獻就好,不必無謂的爭你高我低。你如果不是無錫人也與你沒大關系,我哩無錫人會建設好自己的城市的,用不著他人多操閑心的。

我從小在無錫長大,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從宜居的角度來說,無錫是遠超上海的無錫一兩萬的房子比上海一二十萬的房子景觀好的多。無錫人也非常有自豪感,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發展的很好,收入比上海只高不低。所以以前無錫人既看不起蘇北人也看不起上海人。其實上海本地人大多都是職員,老闆多是外地來的。這里邊牽涉到外來人口的構成,無錫經濟以工業為主,外來人口多是工人,上海三產發達,外來的很多都是成功人士。客觀來說,無錫本地人比上海本地人日子過得滋潤。

當然,無錫的鄉鎮企業很多是在市場沒有形成充分競爭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到現在市場逐漸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小企業有壓力使無錫經濟面臨一些轉型困難。

另一方面,無錫很多人才都跑上海來了,其實上海這座城市也是江浙才俊建起來的,其中無錫人也作了很大貢獻,反正在上海人眼裡無錫人和本地人差不多。所以長三角是一體的,沒必要單獨拿無錫說事。我在上海快二十年了,還是希望退休後住無錫,無錫還是宜居。

我覺得天天討論什麼一線二線城市很無聊!很沒有意義!就算現在承認某某城市一線又能怎樣?普通百姓生活沒有本質上大的區別!好不好,不是靠什麼不知道誰炒起來的一線二線概念來決定的。沒有為什麼!無錫好,無錫人民知道,無錫不好,無錫人民也知道!
無錫什麼時候成為一線城市?這個提問不太嚴謹。事實上2018年國家第一 財經 城市研究所的報告中,無錫儼然已經躋身國家新一線城市的行列。

但無錫最近幾年在「新一線」的行列中幾進幾出,無疑讓廣大無錫市民感到困惑。事實上,無錫的經濟發展近兩年來確實略顯疲態,2017年GDP增速在省內呈中下游水平。總量上又被省會南京超過,後面的南通更是窮追猛趕。2015年省內區劃調整過後,無錫錯過機遇,市區生產總值甚至被隔壁重組後的常州超過,使得無錫倍感壓力。

為何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我感覺有以下兩點比較重要的原因。

一,經濟中心不明朗

二,區劃設置不科學

首先我們談談第一點 《經濟中心不明朗》 我們知道,一個城市需要快速成長,中心輻射周圍是最有效的發展模式。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擁有經濟絕對優勢的中心發光點,說簡單一點就是由發達的市區帶動相對落後縣域。

我們來看看江蘇其他的城市。

再來看看我們的無錫,2017年無錫全域完成GDP總量10511.80億元,其中市區完成5465.28GDP億元,佔全域比例約52%。另外,下轄江陰市完成GDP3488.27億元,宜興市完成GDP1558.25億元。無錫在只有兩個縣級市的情況下,雖然總量上已經躋身萬億俱樂部,可是這個數字的組成卻非常尷尬,市區佔全域比例並不高,勉強過半,這種市區如此低調的情況在省內也是「獨樹一幟」!(其次是十三妹宿遷)

無錫擁有下轄縣級市數量除去省會南京外,排行江蘇倒數第二,僅有江陰與宜興兩市。其中江陰GDP將近3500億元,與市區相差並不太大,簡直就是一頭怪獸!而宜興的GDP也超過了1500億元!二者相加總量超過5000億,僅僅兩市的總值,占據比例卻高達全域的48%,幾乎與市區相當,而這個比例還在不斷擴大!這就出現了一個小馬拉大車的尷尬局面。因為縣級市過於強大,特別是江陰,完全能夠自給自足,經濟上並不依賴市區,所以市區不能有效地發揮對下轄縣市的虹吸作用。另外,江陰宜興作為代管縣級市,財政收入不直接與無錫掛鉤,而是上交省部,再由省部按比例返還地區,所以縣級市的發達,市區占不到什麼便宜。而以無錫市區現在的體量,也不可能吞並經濟體量如此龐大的江陰成為市轄區,導致市區經濟一直不溫不火,發展緩慢。我預測,隨著江陰的高速發展,今後市區的無力感會越發明顯!

再說另外一個縣級市宜興,我們就要談到第二個原因了—— 《區劃設置不科學》 ,這個也是無錫的硬傷!

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講到1983年的那次區劃大調整了。當年,無錫放棄了位置更好的沙洲縣,也就是現在的張家港,而選擇了宜興這塊飛地。當然,也是為了爭奪太湖的使用權。可事實證明,當時的無錫目光不夠長遠,「太湖情緣」太重,卻低估了長江的價值。我們知道,長江的航運價值極高,為長江三角洲中下游地區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於其對外聯系,是承東啟西的紐帶。而當時的無錫似乎「長江情緣」不高,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而飛地宜興,這么多年來,不論是交通上還是文化上都難以融入無錫,相反更願意接受老府常州,因此也是自顧自地發展。而由於地理的因素,無錫也無法吞並宜興成為市轄區。

這樣一來,無錫夠不著南也撩不到北,實際上成為了一個光桿司令。而隔壁同樣作為光桿司令的常州發展情況與無錫卻正好相反。83年分家後常州不但啥好處也沒撈到,還丟了兩塊地,因此只能埋頭發展市區,導致現在中心過於強大,下面卻名不見經傳。我認為,長遠打算,無錫想要繼續高速發展,只有與常州合並,恢復當初的八邑名都,中吳要輔。這樣一來,常錫與蘇州體量相當,下轄縣與縣之間的聯系也可以不受地域影響,更加緊密。市區合並後,強大的左右兩翼帶動中北部飛速發展。生產總值也可以猛增到超過11000億元,捍衛絕對的地區經濟中心地位,從而更好的對周邊縣市起到輻射和虹吸作用!對長江和太湖的使用率也能發揮到極致!蘇錫常都市圈從此更加緊密,百益而無一害!

無奈,這也只是我的一個臆想,畢竟這么重大的區劃調整操作起來實在太難了!但欣慰的是,常錫兩市確實正在加速推進一體化進程,2018年,將重點實施常錫城際高架的規劃,再加上蘇錫常南部高速,南沿江高鐵,常錫宜,常宜高速的建設,希望能有效的緩解無錫現在的壓力!

無錫要成為一線城市,其實也很簡單。

那就是蘇錫常合並成一個新的直轄市,可以取名為常蘇市,或者東吳市(但絕不能叫無常市),市政府的駐地在無錫。

按照16年的資料,不妨來看看新成立的這個數據:

GDP:15475+9210+5773=30459億,超過上海的27466億元,名列第一。

人口:1061+651+459=2171萬人,少於重慶、上海,與北京相仿,名列第三。

土地面積:0.85+0.48+0.44=1.77萬平方公里,與北京、鹽城等城市相仿,也不算「巨無霸」。

果真如此,上海、蘇常(東吳)兩市互相競爭、互相提升,倒也可能激發更多的活力。而蘇錫常人民,也如願以償地進入一線城市的行列,繼續創造新的奇跡和輝煌。

㈧ 急求!泰州、靖江、海門、溧陽、江都、句容這幾個城市哪個相對不錯啊請知情人士回答

當然靖江好啦 到南京和上海大都市都是2小時車程 像南過江陰大橋直接蘇南3鎮 交通好自然不用說 在加上現在大力發展 機遇還是很多的 其他幾個城市 相對沒有這么左右逢源

㈨ 白沙洲大橋處房價現在多少錢啊

沙洲大橋處房價現在應該是1萬塊錢一平左右。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