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期貨合約的價格多少
Ⅰ 股指期貨一手大概多少錢,有人知道嗎
1、國內的3大股指期貨經過不斷的松綁後,截至2020年10月份,目前的保證金參考如下:不同的期貨公司有些差別,IH大約近10萬人民幣一手,IF一般在13~18萬一手,IC大約20~30萬以上一手。
2、外盤股指期貨多少錢一手呢,新加坡A50,根據香港不同的期貨公司,大約在1000~1300美金一手,港股H股指大約在小5萬港幣一手,恆指大約10萬港幣一手。
股指期貨升貼水實戰
1、股指期貨升貼水的概念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於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於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於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於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
2、股指期貨升貼水時,如何操作:
1)股指期貨交割日的期現套利:
股指期現套利是利用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時向現貨指數價位收斂的特點,當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在價格上出現差距,從而利用兩個市場的價格差距,買入低估一方,賣出高估一方,等到不合理的價差恢復到正 常合理的狀態後平倉,從中賺取價差收益的對沖交易行為。
2)跨期套利
1、期貨的跨期套利就是指:買入近期合約同時賣出遠期合約,或者賣出近期合約同時買入遠期合約。股指合約一般是當月、下月、在之後的兩個季月一共四個合約。舉例來說:如果你判斷股市在未來的一小段時間內將大漲,可以買入近月合約同時賣出遠月合約。
2、股指期貨有不同的到期交割日,比如現在是2020年10月20日,當下國內三大股指期貨都有11月合約、12月合約、2021年3月合約和2021年6月合約,這四個股指期貨合約之間是存在一定價差的,如果有投資者覺得某兩個合約之間的價差偏離了正常值,他就可以通過買入低估合約同時賣出高估合約的操作賺取價差回歸的收益,這就是股指期貨的跨期套利。
3、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因為程序化、量化編程的高度發達,不管是股指期貨升貼水套利還是股指期貨跨期套利,當下多為量化交易軟體在盤中快速捕捉瞬間的交易機會而實現的,再用肉眼判斷和手工下單的方式,已經逐步被淘汰了;國內這種能進行股指期貨升貼水、跨期套利交易的軟體也比較豐富、功能也比較強大了,它能同時進行對雙合約的實時價差監控和滿足交易條件時雙腿同步進場,完成構建套利策略的交易。那麼這時,股指期貨多少錢一手呢,一般對於跨期套利交易來講,雖然交易時是做了兩手(多空各一手),大多期貨公司卻是只收取一手的保證金的。
深市即將推出股指期貨,這是又豐富了股指期貨產品體系。記得在2010年4月份滬深300股指期貨推出至今已經10年時間了,大盤也經歷了一波2015年杠桿牛市,時至今日市場雖然在3000點上方徘徊,但顯然注冊制之後全面牛市是比較難看到了。而股指期貨的本質是對股票進行風險管理的投資工具,但是股民們卻有開戶門檻,和大部分股民是無緣的,這則消息算是利好券商板塊,對機構也是便利,不過,站在散戶的角度來看市場的發展,機構的實力不斷提升,股市的制度不斷完善,A股市場不是風險越來越低了,反而投資難度提高之後對股民的投資能力要求是越來越高了,再不專業點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Ⅱ 生豬期貨一個點多少錢
目前生豬期貨一手保證金大概6萬元左右,波動一個點為16元。
一、以2301合約為例子,合約價格大概為23600元,合約乘數16噸每手,交易所保證金12%,正常期貨公司保證金16%。
交易一手2301生豬期貨合約需要保證金為:
23600*16*16%=60416元
保證金=合約價格*合約乘數*保證金比率
(保證金比率按照期貨公司規定的計算,一般的投資者不能直接進入期貨交易所進行期貨買賣,而必須通過期貨公司進行交易)
二、比如現在生豬期貨合約價格為23600元,以23600元為開倉價,平倉價23500元
波動價格為23600-23500=100元
一個點16元
相當於一手合約變動100*16=1600元
多頭虧了1600元
空頭賺了1600元
以上就是關於生豬期貨一手多少錢,波動一個點又是多少錢?的回答。
有其他期貨問題歡迎隨時咨詢!
Ⅲ 期貨螺紋鋼交易一手多少錢
具體的以期貨公司保證金為准,我的一手在5600左右!每個期貨公司會有差別,但是不大。
Ⅳ 期貨合約報價105-09怎麼算
參考答案:合約價值計算,期貨合約價值計算公式.合約價值等於股指期貨價格乘以乘數,因此一張合約的價值受到股指期貨價格和合約乘數的影響而變動。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合約乘數越大,合約價值意味著股指期貨合約價值越大。合約價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合約價值隨著標的指數的上升,合約價值股指期貨的合約價值亦在增加。
合約價值如恆指期貨推出時,合約價值但生指數低於2000點(合約乘數為50港元),因而期貨合約價值不超過10萬港元。合約價值2009年恆生指數超過2000()點,合約價值恆指期貨的合約價值已超過100萬港元。
Ⅳ 期貨一手是多少錢
因為股指期貨是以保證金的方式進行交易,所以,股指期貨一手多少錢與股指期貨點位、每點報價及保證金比例有關。假設某指數期貨報價2000點,每點保價150元,保證金交15%,那麼,股指期貨一手需要的費用為:2000*150*15%=45000元。
Ⅵ 國內期貨黃金多少錢一手
期貨黃金一手最少要6.6萬元左右,黃金期貨收取的保證金每家期貨公司都不同。現在黃金期貨可以手機開戶,黃金期貨開戶僅需要身份證和銀行卡。想要了解更多期貨方面的信息可以聯系美爾雅期貨有限公司,公司設有各項職能部門及二十餘家分支機構,現已覆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金融中心城市,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市場推廣和客戶服務網路。
Ⅶ 國內期貨手續費一覽表
商品手續費一般不到萬分之一。
一般小於萬分之十。看期貨公司的催收標准。一般每個期貨公司的標准都不一樣。
四家國內期貨交易所宣布下調所有期貨交易品種的收費標准,收費下調比例從12.5%到50%不等。期貨交易所收費水平整體下降30%左右,調整後的收費標准從6月1日起執行。期貨傭金是根據你的資金和交易量調整的。
1.定值:無論期貨價格漲跌多少,手續費都是一個固定的擴展數據:傭金又叫「牙科傭金」、「中間傭金」、「銀行間傭金」,簡稱「傭金」。同意介紹生意的中間商,如經銷商和經紀人獲得的報酬。起源很早。在交易必須通過牙科經銷商的情況下,傭金是一種強制性的中間剝削。傭金大多是賣家出,也有買賣雙方出。傭金的多少取決於商品的性質和價值。在一些地方,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形成了一些慣例。買辦代表外商做生意所得的收入。名目繁多,如媒體業務傭金、華商信用擔保傭金、售價差價傭金等。,比例不同。現代傭金是指銷售業務發生時,企業支付給中介機構的報酬。中介機構必須是有權從事中介服務的單位或個人,但不包括企業的職工。例如,某房屋中介公司將房屋銷售業務介紹給某房地產開發公司,銷售了16套房屋,共計860萬元。根據雙方約定,房地產開發公司需支付房屋中介3%的傭金共計25.8萬元。在這里,房屋中介機構需要按照規定開具中介服務發票,向房地產開發公司收取傭金。房屋中介的收入應全額入賬,並按規定納稅,而房地產開發公司應將傭金作為營業費用處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化,傭金這種支付服務的方式也被運用到很多領域。比如保險傭金就是保險公司根據事先約定的條約支付給保險代理人的勞動報酬。再比如證券傭金,是證券經紀人委託交易後,證券委託人支付給證券經紀人的手續費用。
Ⅷ 期貨一手多少錢啊一手手續費是多少
期貨,在歷史上是由遠期合約演變而來,早在日本江戶幕府時代,將軍需要向農戶購買大量稻米用於備戰,但將軍不知道明年米價是漲還是跌,於是對農戶說:「我現在先把錢付給你,你就按這個價明年給我稻米。」將軍與農戶達成的約定就叫做遠期合約。
但是,遠期合約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容易出現毀約情況;第二,商品質量無法保障。因此,人們希望把這種遠期合約變得更標准化,於是就有了現在所說的標准期貨合約。
每個期貨品種的手續費都不一樣,我們以鎳期貨為例。
備註:根據2020年11月主力合約價格近似計算。
1手鎳期貨手續費1元,當天平倉即平今手續費0元。
鎳期貨保證金比例10%,保證金11400元。計算方法:
1手保證金=鎳主力合約價值×保證金比例
=鎳主力合約價格×1手噸數×保證金比例
=114000×1×10%=11400元。
Ⅸ 買期貨需要多少資金
期貨市場不同品種所需資金是存在差異的,商品期貨般從3千元左右到幾萬元 手不等,貴些的金融期貨則十幾萬, 具體需要根據個人想交易的品種以及個人的財務能力自由配置資金。
期貨交易行為需要在期貨賬戶內進行操作,如果沒有賬戶,可以只用個人身份證、銀行卡在央企背景的期貨公司開戶,安全有保障。遇到特殊品種單獨申請交易許可權。
拓展資料: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歷史上最早的期貨市場是江戶幕府時代的日本。由於當時的米價對經濟及軍事活動造成很重大的影響,米商會根據食米的生產以及市場對食米的期待而決定庫存食米的買賣。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與CBOT兩家交易所曾進行多項期貨產品的創新,大力發展多個金融期貨品種,令金融期貨成為期貨市場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開始發展電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國交易所出現收購合並的趨勢。
中國古代已有由糧棧、糧市構成的商品信貸及遠期合約制度。在民國年代,中國上海曾出現多個期貨交易所,市場一度出現瘋狂熱炒。偽滿洲國政府亦曾在東北大連、營口、奉天等15個城市設立期貨交易所,主要經營大豆、豆餅、豆油期貨貿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期貨交易所在中國大陸絕跡幾十年,到1992年鄭州設立期貨交易所,展開另一波期貨熱炒風潮,各省市百花齊放,最多曾經一度同時開設超過50家期貨交易所,超過全球其他國家期貨交易所數目的總和。中國國務院在1994年及1998年,兩次大力收緊監管,暫停多個期貨品種,勒令多間交易所停止營業。自1998年後,中國大陸合法的商品期貨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三所,前者經營能源與金屬商品期貨,後兩者經營農產品期貨。到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掛牌成立,首項推出的產品為滬深300股指期貨。
2021年6月15日,上海證券報消息,我國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種超五成,期現相關性在0.9以上的期貨品種超六成。銅、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種的期貨價格已逐步成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定價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