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往下織毛衣肩膀留多少針合適
Ⅰ 成人毛衣從上到下打粗絨線肩留多少針
還要看胖瘦
Ⅱ 上往下編織毛衣肩膀處分鍾怎麼計算
從上往下織插肩毛衣的計算方法
一、我是從上往下織dweookdbj
1、起了110針,一針正一針反,織了10圈,在全部織一圈正針,開始分針。
2、開始分針了,110針是這樣分的:先織34針正針,加一針,再織2針正針,加一針,再織17針正針,加一針,再織2針正針,加一針;繼續織34針正針,加一針,再織2針正針,加一針;繼續織17針正針,加一針,再織2針正針加一針,正好織完一圈。這樣就完成了分針,其中兩次加針中的那兩針平針就是四個徑,以後每次加針都是從這兩針左右兩邊加。
3、針分完後,為了孩子好穿,可以讓後片比前片高一些,高度掌握在3cm左右.第2點講到加完最後一針後,必須要在織一針正針,這時開始變化了,把線揪緊,開始反過來織反針了,全部織成反針,針數是這樣的:一針後(這一針屬於前片),織加的一針、兩針(1徑)、織加的一針、織17針(這是左袖);加的一針、兩針(2徑)、加的一針;織34針(這是後片)、織加的一針、織兩針(3徑)、織加的一針、織17針(這是右袖);織加的一針、織兩針(4徑)、織加的一針,這針織完後,從前片再織一針過來,注意這時前片先不織又返到正面。
4、這是第二次加針,加針方法就是我前面提到的4條徑,從4條徑的兩邊各加一針,織到第四條徑加完後,是織的兩針正針,正好織到頭時,必須再從前片上織一針過來,開始重復第3 點,再全部織反針。無論正反織,都是在織完後從前片上多織一針,這樣一直織下去,就會發現在前片的兩邊會出現兩個倒三角,等到三角的高達到3cm左右時,後片與前片的高度合適,就開始將前片連在一起繞圈織了。我附了圖,圖片上就是前片兩邊的倒三角。每次織到頭時一定要把線揪緊,否則就會出現小洞,影響美觀呀.
5、等把前片串起後就好織多了,這時要注意的是每加針一圈,第二圈就織一圈平針,第三圈再加針,再織一圈平針,如此往返,一直到織夠袖子的寬度.
二、現在我已經分好兩邊的袖子和身子
1、分針方法:從前片領口下大概織夠4.5寸至5寸左右時就可以分針了。織夠後,前、後片針數各是110針,袖子是各98針。在往起串前、後片一起織時,兩邊各加10針,這樣一直織,身子織夠7寸左右就可以收邊了,收邊織一針正一針反,織1.5寸就行了。這樣身子就織完。
2、袖子的織法,袖子在串針時要把身子上加的10針也一起串上,這樣在織,根據袖子的長短在逐針遞減。
從上往下織插肩毛衣的計算方法:袖子:領子(120針)/6=20針,後身:領子(120)-2.5個袖子(50針)/2=35針,其餘的為前身.
我以套頭衫為例:
1.織領子起120針(根據線和要織毛衣領子的大小決定你要織的針數)
2.領子織到合適高度,用線做上4個記號:袖子20針,後片35針,其餘為前片。記號兩邊隔一行加一針(4處共加8針,加針中間留2針)。
3.先從後片織,織35針(正面),然後返回織39針(反面),再返回織43針(每邊帶4針,也就是比上一行多織4針)別忘了加針(現在這行應該加上4針)。這樣反復織直到織完袖子的20針.
4.織到前片時每邊帶2針(不是帶4針了),現在前後片應該一樣針數。直到前片中間留1.5寸左右就可以轉圈織了,前面一直織的是片。
5.織到身和袖子夠肥了,就把袖子用線穿起來往下織身,這時就不用加針了.最後再織袖子。
先領會一個概念:從上往下織就是平時我們從下往上織的程序顛倒一下。
第1步:當然是起針了。不同的是這是衣領的針數。我們假設是起150針。
第2步:領子織好後,假想把150針分成50、25、50、25四份,即前後左右片。
第3步:可以放針了。在每兩片的中間留出4針,在這4針的左右放針,每隔一圈左右各放1針。連續幾圈織下來後,就可以看到以4根辮子區別清楚的前後左右4片了。(就是放針處,是上下下上4針,有時為了好看,可以在這兒多留幾針,設計織個麻花辮什麼的。)
第4步:直到放到大小合適(各片是100、75、100、75),就可以把左右作為袖子、前後作為衣服分開織了。這里要注意的是,腋下開始織時最好一下子多放幾針,約8-10針吧。
第5步:就一直織下去,沒變化了,衣、袖都織到應有的長度,就OK啦,完工。
領子織好後,在後片50針選出A、B點,A-B實線圈約120針,A-B虛線圈約30針,沿A-B實線圈來回織,每一次回到A或B點就挑出虛線圈上的一針加上去織,直到前後片領子相差約2寸左右,就可以把虛線圈上所有的針挑出來,圍成圓圈織了。要注意的是,這個來回織的過程中,前圖所示的4個放針處還是一樣要放針的。
實例介紹:
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以多年前織的黃色毛衣為例
1、領子起頭。
以128針為例吧,這樣好說明。兩針下、兩針上的雙螺紋,領子的高度和式樣可自己選擇,領子的高度夠了就開始織身體部分了。
2、分針。
把128針減掉8針,也就是120針,平均分成三份,每份40針,一份當作前身、一份後身、另外一份的各1/2當作兩只袖子,每隻袖子20針。每份之間用兩針下針小辮相隔,四條小辮正好8針,合起來128針。
3、織身的部分。
開始織身的部分轉圈織,4條小辮兩側每兩行各加針一針。為了加針方便,可在加針的地方做個記號,我的方法是別個曲別針。前身的圖案可自己選擇,我手懶,都是隨便擰幾個麻花辮,為的是孩子前後身好區分。
織的時候主要注意加針,這樣會有四條明顯的斜著的小辮子。小辮子織到19CM(女兒毛衣,身高160CM),成人適當加長,我的毛衣(身高170CM)一般織到21CM。
4、留領窩
把後片的針數單獨織出一寸左右,為的是後片比前片高,等於留出領窩。
5、分針
袖子的針數單獨留出來。前後身兩片合在一起,合時在前後片之間各加出10針左右,根據胖瘦可適當調整加針針數。
6、這樣就可以分別開始織身和袖子,先織身的部分比較好。身的部分織到夠長,再織松緊邊就收針。袖子織時把加出的10針挑起來一起織,剛開始每三行減兩針,把加的針數減掉,然後再每五、六行減兩針,織到夠長即可。
背面可看到怎麼留出領窩。
第二種方法,大同小異,以藍色毛衣為例。
還是先織領子,這次織的是高領,領子高度夠了,開始分針織身。分針的方法同第一種一樣,也是分成三份。
唯一不同的就是,開始織身的時候,從後片開始織,先織後片的40針,織到袖子的針數時,每次帶上四針,然後翻過頭往回織,(就是織單片的方法,不是轉圈織)織到另外一隻袖子時,都是帶上四針,這樣反復,直到把袖子的針數都帶上。
織的過程中,千萬別忘了在後片2個小辮子的兩側加針,加針方法也是每兩行在兩側各加一針。這樣後片就單獨織了有一寸左右,領窩就織好了,然後就可以和前身的針數一起轉圈織了,織到小辮長度夠了(指的是前身的小辮,後身的小辮會稍長一些)就可以分針了。後面的方法同第一種一樣。
唯一不同的就是領窩的方法稍有不同,我個人更喜歡這一種,這種織出的毛衣領窩更服帖合適,後面看起來也更整齊。
Ⅲ 手工編織男人毛衣,一般肩留多少針
用線:布斯特羊絨線 26/2,2股7兩半。
用針:不銹鋼針13號織身、14號織螺紋、16號織四平針門襟和翻領。
成衣尺寸:之前用這個線(淺駝色)給老媽用12針2股織的基本沒縮水,這次用13號針2股織的密實了,長度竟然縮了一寸多。
縮絨前:衣長70cm、胸圍110cm、肩寬45cm、袖長59cm、領圍48cm;
掛肩高28cm((前30+後26)/2)、袖山高18cm、袖壯42cm(腋下身長42cm、腋下袖長42cm)。
編織密度: 48行*34針(縮絨前)
縮絨後:衣長64cm、胸圍110cm、肩寬47cm、袖長60cm、領圍45cm、下擺圍100cm;
掛肩高25cm、袖山高16cm、袖壯38cm(腋下身長39cm、腋下袖長44cm)。
編織密度: 52.5行*34針(縮絨後)
用線:下圖中純黑色羊絨
編織筆記及各部位計算方法:(已經調整了前後片的掛肩高度差)
平針樣片簡單水洗後的編織密度:10cm×10cm=34針*48行
(平針樣片縮絨後編織密度為:10cm×10cm=34針×52.5行)
單螺紋針編織密度:10cm×10cm=40針×50行(水洗前後基本沒有變化)
前、後片兩邊各有1針反針縫合用,所以有效針數均應該減此2針。
一、前片:寬55cm=55×3.4+12(12個雙反針算做12個正針)=199針
1、用14號針起199針,織單羅紋6cm=30行(也可織8cm=40行)。
2、換13號針織正身,兩邊各48針織6下2上,中間101針織平針(正針、下針)。織到總長42cm時開掛。
此時,總行數=30行螺紋(6cm)+173行平針(36cm)【按照縮絨後的密度應為:30行螺紋+189行平針】
或者,總行數=40行螺紋(8cm)+163行平針(34cm)【按照縮絨後的密度應為:40行螺紋+179行平針】
3、開掛(左右兩邊對稱減針)。
平收8針,重復【2-2-1、2-1-1】4次,2-1-4(此後掛肩兩邊不加不減一直平織到距掛肩頂部7cm,以後需均勻加針1.3cm寬)。
再平織10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2行】後開前領口門襟,此時為開掛後7cm=34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36行】。
4、開前領口門襟(左右對稱分片織)。
門襟寬3cm=11針、長11cm=52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1針×58行】(門襟尺寸可以按個人喜好自行調整)
前片中間收11針縫合門襟用,兩邊各加1針反針挑織門襟用。
5、開前領(左右片對稱織)。
此時為開掛後18cm=86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4行】
從中間開始平收針:2-8-1、2-3-2、2-2-1、2-1-6、4-1-3,此後平織到底(兩肩各52針平織)。
6、掛肩兩邊加針(這樣前後片縫合後,肩部不會顯得缺肉)。
開掛後22cm=106行時掛肩兩邊加針【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16行】
加針1.3cm寬=5針,7-1-5,平織4行【按縮絨後密度平織6行】
7、左右掛肩一次性平收、斷線。
此時前片掛肩總高度為29cm=138行=34行+52行+18行+34行。
【按縮絨後密度29cm=152行=36行+58行+22行+36行】。
二、後片:與前片等寬=199針
1、開掛前與前片編織方法相同。
2、開掛(左右兩邊對稱減針,減針方法也與前片相同)。
平收8針,重復【2-2-1、2-1-1】4次,2-1-4,此後兩邊不加不減一直平織。
3、收小燕子斜肩(小燕子斜肩減針數計算方法)
織到掛肩高18cm=86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4行】時,開始收斜肩。
斜肩高9cm=44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48行】,後領寬16cm=55針。
小燕子斜肩減針數=199-2×(8+12+4)-(55-2×3邊針)=102針/2=51針(每邊斜肩減針數)
後片寬 掛肩減針 後領寬
小燕子斜肩編織時,留1反2正3針邊針(反針用於縫合),每行的3邊針要多往返一次(這樣肩部縫合時不會扯緊)。
小燕子減針規律:【2-2-2、1-2-1、1-1-1】重復6次;2-2-3、1-2-1、1-1-1 總共44行減51針: 36行減42針 ; 8行減7針
然後,一次性平收55針(後領)。此時斜肩邊針的行數是真實行數的2倍。
三、袖子:袖口起針圈織
1、袖子尺寸:袖長=59cm、袖壯=42cm
2、袖子各部位針數計算:
袖壯42cm×3.4針=143針
袖口:23.5cm=95+1=96針(14號針織單羅紋,1針反針用做分界線,不計算在針數之內)
3、袖身從袖口到腋下的加針方法:
從袖口到腋下的袖身加針數:(143-95)/2=24針(在用作分界線的反針兩邊對稱加針)
袖腋下長42cm=6cm螺口+36cm袖身=30行+172行(×4.8行)
【按縮絨後密度=30行+190行(×52.5行)】
袖口到袖腋下的加針規律:因為172/24≈7.17,所以7-1-24、平織4行。
【按縮絨後密度:因為190/24≈7.92,所以7-1-8、8-1-16、平織6行。 】
4、袖山減針針數及計算方法:
袖山高17cm×4.8行=82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0行】
袖山頂部平收寬度13cm×3.4針=45針+2針縫合用的反針=47針
袖山每邊減針數=(143-47)/2=48針
袖山減針針數及計算方法:
袖山頂部的針與掛肩處行縫合時,按照編織密度計算針與行的對應數字,袖山其餘部分與掛肩縫合時採用「針對針、行對行」的正面縫合法,以確保縫合處平整美觀且無痕。
前掛肩=29cm=138行【152行】,後掛肩=18cm=86行【94行】
整個袖窿=29cm+18cm=47cm=224行【246行】
袖子腋下平收8針對應掛肩平收的8針,共16針。
袖山行數-2(平收的8針佔用2行)=80行【88行】
掛肩剩餘行數=80行×2【88行×2】=224行【246行】-N行,
從而,N=64行【70行】(這是袖山頂部13cm的平收針對應的掛肩行數)
因此,袖山頂部的平收針與掛肩處的行縫合時應遵循: 45針對應64行【70行】
袖山頂部的平收針與掛肩處的行縫合時=>7針對應10行【9針對應14行】。
袖山減針規律:2-8-1、2-2-3、m行減n針、2-2-3、2-47/2(平收)
n=(143-2×(8+6+6)-47)/2=28(袖山固定減針規律以外剩餘的減針數)
m=80行【88行】-2-6-6-2=64行【72行】(袖山固定減針規律以外剩餘的行數)
m行減n針=2-1-24、4-1-4【2-1-20、4-1-8】(在64行【72行】中減掉28針)
四、前後片及袖子的縫合方法
1、前後片縫合
斜肩邊針:38行×2=76行
前片兩肩:各52針
正面縫合,基本上是3行對應2針。
2、袖子的縫合
從腋下開始正面縫合,袖山與掛肩針以對針、行對行的方式縫合;距袖山平收部分4行時,預留4行橫跨4針縫合成圓角,此後將袖山餘下的平收針37針與前後掛肩剩餘行數均勻縫合即可(自己除一下算出行數和針數的對應比例)。
五、領子的編織方法(換16號環針)
1、前領口門襟
門襟寬3cm=11針、長11cm=52行,每行挑1針,下端加1針,共挑53針,織四平針20行(20個有效行)。
左右門襟相同,但是左門襟記得在中間行留扣眼。全織完後將門襟下端縫合與缺口縫合。
2、領子挑針
目標尺寸:長48cm、寬8.5cm
四平針樣片編織密度:1cm寬=3針×2(結果領子的實際編織密度為1cm寬=3.3針×2)
領口挑針總數:48cm=48×3(密度)=147(左右各加1針邊針)
針數分配:
前領:門襟7針+15針(16針減1針)+27針(46行挑27針=5行挑3針)+前後片縫合處1針,左右兩邊相同。
後領:57針-縫合掉的2邊針=55針,每9針減1針共計挑49針(後領適當減針以免領口外翻、發敞)。
3、機器領邊:
第1行:織1針,繞加1針,兩邊繞加1針。
第2行:全織反針。
第3行:全織1針正、1針反。
第4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5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
第13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4、領子的編織方法
第1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2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3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第4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5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6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重復第1行-6行,直至理想高度(8cm)。
5、領子的收針方法
特別簡單,正針織正針、反針織反針,邊織邊收針。
六、善後
藏線頭,用縮洗劑縮絨,平鋪晾曬。
Ⅳ 手工織毛衣後片肩和領子的針數比例怎麼分合適
Ⅳ 織毛衣肩膀怎麼收針
1、織到分片的時候,就說後片吧,前後片基本一樣的。
先這一片兩邊各收5針,然後每個來回收2針,就是一邊一針。
為了漂亮點可以這樣織:第一行,先織2針平針,第3針挑,第4針織平針,再把第3針撥到第4針,這樣就收掉了一針。織到第一行倒數第3、4針時,兩針並一針平針,再後面2針平針。回來上針不收針,第三行同第一行。(雖然都是收掉一針,但是過去的收法和最後的收法不一樣,多收幾行就有效果了)
2、一直兩邊收上去,直到留領的寬度。比如:毛衣一片100針,中間留40針,兩邊先各收5針,然後各收25針。
3、前片收針與後片一樣,織到離後片2寸時,收領。收領的同時仍不要忘了兩邊的收針。最後前片收完領和袖基本上一邊只留1-2針。
3、袖子的收針部分跟前後片一模一樣,只是最上面留針數不一樣。如袖子上面留20針,加60需收的針數,就是說袖子從下往上織時慢慢加針到腋下最寬處至少要加到80針。
最後就是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