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五斤鯉魚漂吃鉛量多少合適
❶ 釣鯉魚用幾克浮漂
釣鯉魚一般用2-4克浮漂。浮漂的吃鉛量一般是要根據魚竿的長度和用餌情況去選擇的,如果魚竿比較長就使用大漂。釣鯉魚浮漂的吃鉛量在3克以下,就用4.5米以下的魚竿,吃鉛量如果超過3克,就用4.5米以上的魚竿。
釣鯉魚的時候,大家需要注意以下這些事項:
要根據魚的生活習性選准釣位。在白天陽光充足的時候,大家可以在中下水層開釣,因為鯉魚怕強光,淺水區域的陽光較為強烈。
在陰天或者是陽光不充足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選擇釣淺,陰天的情況下,氣壓較低,棲息在水底層的魚群將會游至潛水層進行呼吸,所以此時大家應該釣淺,水草密集處、有巨石的水域以及光線比較弱的地方都是鯉魚經常逗留的地方。
在野釣鯉魚的時候,大家最好是將子線留長一些,長度在20厘米以上,在調釣的時候最好是把調鈍一些,在7-8目左右,因為鯉魚的警惕性非常高,這樣可以放鬆鯉魚的警惕性。
在餌料的選擇上,大家可以按照釣鯽魚的餌料來配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餌料味道方面要下足功夫,選用腥味較重的餌料多會招致小雜魚,餌料最好是清淡一些,隨著溫度的升高,味道清淡一些的餌料反倒要比腥味重一些的餌料要好一些。
❷ 釣鯉魚浮漂吃鉛多少合適
解答如下:
鯉魚是底層魚類,一般很少釣浮。鯉魚漂一般使用流線型,短腳長身長尾的漂,或者長腳長尾的棗核型混養漂,這種漂釣鯽魚也很好用。 2米水深為例,鯉魚漂吃鉛在2g-2.5g比較合適,具體的根據魚情來決定,口好用大漂。鯽魚一般釣底兼釣行程,選擇長腳長尾短身,身稍粗的漂。吃鉛一般在1.8g左右為好。
(2)三到五斤鯉魚漂吃鉛量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如何查看魚漂
一、拋竿後,浮漂依然躺在水面,沒有按時豎起;或者浮漂快速移動;這一般是小魚在中、上層接鉤,也可能是中上層魚就餌的信號,但不一定有魚獲。
二、浮漂快到底時,沒有按正常降落。下降慢了半拍,快了半拍、停了半拍、還沒有到預定的數目停下來、加速,都有有可能是魚在咬鉤。
三、浮漂到位穩定後,先緩緩上升,而後短促有力地下頓,這是「最標准」的信號,魚吃鉤正常,這時,提竿的命中率相當高。當浮漂上升時,釣手要做好准備,看見浮漂下頓的瞬間揚竿,十拿九穩;而上升後並不頓,有一個短暫的停留,也須迅速提竿。
四、鉤子到底後,浮漂穩定在你所設定的釣目,慢慢上升,但上升1目左右突然出現短促有力的下頓信號,要及時揚竿。
五、浮漂還沒到位就上下跳動,這說明魚在下層很活躍,也可能是餌料的霧化太快,魚太「躁」。這種情況,如果信號多,可以考慮釣浮。待到中魚率低時,則考慮仍然釣底,以抓底層介面信號為主,一般是抓以下兩種信號中魚率較高:短促有力的下頓、緩慢上浮不動時。同時採取的措施是拉小餌或搓小餌。
六、浮漂到位後,突然大幅度下沉,這多數是魚體撞線所致。稍等片刻,若又見浮漂浮起即可揚竿。
七、浮漂在沒到位之前出現停頓、上浮,可能是雙魚就餌,揚竿雙飛,機率很大。
八、浮漂停頓後下挫,短促有力的是有效魚訊,無力而又幅度大,多是魚體撞線和小魚搗亂。
九、反復釣放的「回鍋魚」,出現相當正常的信號時,提竿無魚。應對的辦法一般有二點:浮漂上捋,釣鈍點;放棄大信號,專抓某種特殊的小信——這需要相當的經驗和對浮漂的熟悉程度。
十、浮漂到位後,緩慢上升,這大多是有效魚訊,不管其上升多高,只要上升過程已停頓,即可揚竿。浮漂在停頓後如果有迅速改變方向的斜向入水信號,則可能是大魚就餌,應等漂尾入水後,用力提竿。
❸ 釣鯉魚適合用什麼類型的漂一般鯽魚漂吃鉛多重
休閑釣鯉魚選浮漂,首先就是吃鉛要大一些,標尾醒目,吃水不是很嚴重就可以了。
鯽魚一般釣底兼釣行程,選擇長腳長尾短身,身稍粗的漂。吃鉛一般在1.8g左右為好。
(3)三到五斤鯉魚漂吃鉛量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黑坑(竿坑)釣鯉魚浮漂選擇:
1、上魚速度很快,鯉魚吃口很好。選擇中、短身,長尾、長腳的漂型,這種浮漂從水中層一直到底層的信號都很好。
2、上魚速度一般,鯉魚吃口很好。選擇中、長身,中長尾、短腳的漂型,這種浮漂針對底層的魚信號很好,同時兼顧中層的魚訊。
3、上魚速度慢,鯉魚的吃口不好。選擇細、長身,短尾、短腳的漂型,這種浮漂針對底層微弱的信號很好。
休閑釣鯉魚選浮漂,首先就是吃鉛要大一些,標尾醒目,吃水不是很嚴重就可以了。我感覺釣鯉魚不需要講究太多,因為鯉魚個體比較大,吃口比較重,所以我已經用的基本上都是釣鯉魚的2、3號漂,主線2.0的,子線1.0--1.5的,鉤子用伊豆7.8號鉤子,這樣說吧,不管漂的大小,你只要吃准這個漂就可以啦,比如小漂頓口是兩目,大漂可能就是一目,反正釣鯉魚見了頓口你就起竿就可以啦!
鯉魚是底層魚類,一般很少釣浮。鯉魚漂一般使用流線型,短腳長身長尾的漂,或者長腳長尾的棗核型混養漂,這種漂釣鯽魚也很好用。 2米水深為例,鯉魚漂吃鉛在2g-2.5g比較合適,具體的根據魚情來決定,口好用大漂。
鯉魚,中文別名鯉拐子、鯉子、毛子,紅魚。鯉科(Cyprinidae)中粗強的褐色魚,學名Cyprinus carpio。原產亞洲,後引進歐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區,雜食性。
鯉魚鱗大,上齶兩側各有二須,單獨或成小群地生活於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遊的習性.
鯽魚(學名:Carassius auratus,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細頭、鮒魚、寒鮒、喜頭、鯽殼、河鯽 。[1]常見於歐亞地區,為常見淡水魚,屬於輻鰭魚亞綱鯉形目鯉科鯽屬。
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集而行,擇食而居。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鯽魚葯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鯽魚分布廣泛,全國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產,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為肥美,為我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2]最大體長約30厘米,棲息深度為0~20米,無毒,經濟型食用魚類,物美價廉。多產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一帶,其中洱海鯽魚較為出名。
❹ 魚漂吃鉛多少合適
1、看桿長
長桿用大漂,短桿用小漂,5.4m及以上一般選擇吃鉛大些的浮漂,2號(3g以上)、3號(4.5g以上)比較適用,一是考慮到拋竿方便,二是長桿針對大魚浮漂也應配套,吃鉛大,出口清晰明顯,三是長桿大魚粗線組要求上牽引力足,避免線組彎曲,四是便於觀察漂相;
2、選擇浮漂看水深
水淺用小漂,水深用大漂,淺水用大漂不方便,線組和浮漂容易纏繞,還有淺水魚層分布不是特別均勻,拋竿稍快魚很可能就改變泳層,吃鉛小的浮漂釣淺水比較全面;釣深水,建議使用2號(2.8g左右)或3號(3.4g以上)漂,如果中上層沒什麼小雜魚,選擇2號,如果小雜魚較多,應選擇3號或其他漂形吃鉛更大的浮漂;
3、選擇浮漂看魚層
簡單分為底、中、上,如果環境固定以中小型鯽魚為目標魚,釣底一般選擇吃鉛較大的浮漂(2.8g左右),鉛皮的重量能使餌快速到達水底,快速穿過「小雜魚層」,這也是避小魚的一種辦法;中層,個人認為需要從上層開始搜索目標魚,浮漂建議使用吃鉛量適中的2號漂(1.8g—2.8之間),下落速度適中,出口清晰較靈敏;如果釣上層,浮漂吃鉛建議用小,選擇翻身快短腳漂,能快、准、穩把握信息。
❺ 在水庫釣魚用吃鉛多少的浮漂合適
浮漂吃鉛量:0.3——1克 為小號漂。
浮漂吃鉛量: 1——2克 為中號漂
浮漂吃鉛量: 2——3克 為大號漂,用上邊的浮漂分類標准,將浮漂按吃鉛量的多少,分為大,中,小三類,並分別放在不同的漂盒或漂筒中。以便在釣場即插即用。
釣魚時需要用小漂,就拿小墜和相應的小漂,需要用大漂,就拿大墜和相應的大漂。這樣就不會被浮漂的體積大小所迷惑(很多浮漂因為自重大,吃鉛很小)。
(5)三到五斤鯉魚漂吃鉛量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用戶在水庫釣魚注意事項:
魚竿:大魚在深水中不假,但在淺水區能釣到小魚,所以很多用戶都會選擇短竿垂釣。其實這樣上魚率不高,因為有些淺水區都是漲水後才有的,下邊都是雜草或者垃圾,所以水庫釣魚還是建議選擇長桿垂釣,不然魚釣不到,還有可能出現掛底切線的情況。
餌料是釣魚的關鍵,因為水庫水域比較大,魚比較分散就會使用腥味的餌料,用戶就需要注意,腥味的確可以誘魚,但也可以招致小雜魚,所以用戶在水庫釣魚,建議用戶盡量不要使用腥味的餌料,不然小雜魚鬧的你都受不了了,想釣好魚那就更難了。
❻ 野釣鯽魚一般浮漂吃鉛多重合適
很多釣友垂釣對選擇浮漂很苦惱,我們拿一套浮漂分為1、2、3號三支為例,垂釣不同水域不知道選用幾號,不同的漂形和吃鉛量對於垂釣是有一定區別的,其實選擇浮漂主要根據桿長、線組、魚種、水深、釣法、自然環境而定。今天主要說一說不同環境選擇浮漂吃鉛大小的問題。
1、看桿長
長桿用大漂,短桿用小漂,5.4m及以上一般選擇吃鉛大些的浮漂,2號(3g以上)、3號(4.5g以上)比較適用,一是考慮到拋竿方便,二是長桿針對大魚浮漂也應配套,吃鉛大,出口清晰明顯,三是長桿大魚粗線組要求上牽引力足,避免線組彎曲,四是便於觀察漂相;
2、選擇浮漂看水深
水淺用小漂,水深用大漂,淺水用大漂不方便,線組和浮漂容易纏繞,還有淺水魚層分布不是特別均勻,拋竿稍快魚很可能就改變泳層,吃鉛小的浮漂釣淺水比較全面;釣深水,建議使用2號(2.8g左右)或3號(3.4g以上)漂,如果中上層沒什麼小雜魚,選擇2號,如果小雜魚較多,應選擇3號或其他漂形吃鉛更大的浮漂;
現在所有釣魚人對小葯並不陌生,而且用小葯的還占相當一部分人,我一直用的就是沈魚公,用了很久了,經常釣黑坑和野釣的應該最清楚,效果非常的不錯,手機搜索就能找到了。
3、選擇浮漂看魚層
簡單分為底、中、上,如果環境固定以中小型鯽魚為目標魚,釣底一般選擇吃鉛較大的浮漂(2.8g左右),鉛皮的重量能使餌快速到達水底,快速穿過「小雜魚層」,這也是避小魚的一種辦法;中層,個人認為需要從上層開始搜索目標魚,浮漂建議使用吃鉛量適中的2號漂(1.8g-2.8之間),下落速度適中,出口清晰較靈敏;如果釣上層,浮漂吃鉛建議用小,選擇翻身快短腳漂,能快、准、穩把握信息。
4、選擇浮漂看魚個體
釣大魚用大漂,因為釣大魚線組較粗,有時甚至達到4號5號主線,吃鉛量小線組會彎曲,導致魚口延遲,不準確;釣小魚用小漂,考慮到魚吸食的力度與浮漂上浮力,為保證較好的入口性。
5、看釣法和環境
傳統釣,經過改良將七星漂用立漂代替,對浮漂的要求不高,細線用小漂,粗線用大漂,基本沒什麼問題;台釣,根據水深、魚層、餌料狀態等,對浮漂選擇有一定要求,一般現在釣大鯽多用2、3號鯽魚漂,吃鉛大概在2.8以上之間;刮風、流水等自然環境,應選擇吃鉛較大的浮漂,具體大小不一而定,目的是不走漂便於觀察漂相。
補充:魚口輕用小漂,霧化好用小漂,魚口快釣底用大漂;釣不同的魚種要哪個選擇不同的漂,鯉魚漂釣鯽魚效果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