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早中餐碳水吃多少合適
❶ 碳水攝入多少合適
低碳飲食每日碳水攝入量在50-150克之間,低於50克可能會生酮。不過有些人生酮需要低於30克或者20克,看體質。
生酮對於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有要求,低碳一般沒有特別要求。但是脂肪攝入量也不宜太低,適當多吃點肥肉,別光吃瘦肉。有人建議蛋白質和脂肪供能比1:1左右,因為脂肪熱量是蛋白質的二倍以上,所以七分瘦三分肥就行。
熱量差沒必要有意控制,因為吃肉本身就不容易吃多。
正常人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數量是根據年齡、體重和自我消費來計算的,而且沒有明確的數值。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減弱,運動量減少,攝取量相對減少。但在青少年身體發育階段,運動量相對較高,可適度增加採食量。
只要日常飲食比較正常,可以,一天三餐控制兩到兩餐,同時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增加鍛煉,可以多做瑜伽或游泳。不要擔心多少克碳水化合物,但要注意營養平衡,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谷類、谷類和堅果,不要吃高脂食品和油炸食品,不要喝高碳酸飲料,早餐一碗雜糧,谷類粥,中餐兩三種蔬菜,半碗米飯,晚餐蔬菜。
❷ 減脂期碳水攝入多少
減肥過程當中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最少應該保持在150克左右。如果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過少,會引起酮體大量的分解,引起酮症酸中毒,對於機體的內環境影響是非常大的,也是不利於減肥的。
❸ 低碳飲食每天攝入多少碳水才合理
如果你想要嘗試低碳飲食,可以選擇減少碳水,之前有人說50g以下的攝入就是低碳。但是這不是絕對,一個人的最佳碳水攝入量,和他的年齡,性別,身體情況,運動水平,個人偏好,飲食習慣,新陳代謝水平有很大關聯。
所以因人而異。但是對於大多數低碳減肥的人來說,一天50g以下的碳水,也算是一個非常適合的攝入量。如果擔心每天攝入的碳水超量,比較簡單便捷的方法是選用低碳水的代餐食品,善納水奶昔是市面上少有的碳水含量<10%的低碳水奶昔,一瓶代一餐,每天碳水攝入量少於5克,而且營養全面,維生素、礦物質均衡。
❹ 減肥期間應該每天攝入多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減脂期間,攝入總熱量推薦量是低於你的目標體重乘以30Kcal,早中晚三餐熱量比例是3:4:3,三大營養素比例是5:2.5:2.5。
舉個例子:你體重70kg,想要減少到60kg,你每天最多攝入60乘以30等於1800Kcal熱量,而每克糖或者蛋白質提供4Kcal熱量,每克脂肪提供9Kcal熱量,你三餐的熱量分別為:540Kcal,720kcal,540Kcal。
早餐和晚餐的碳水化合物熱量是540乘以0.5等於270Kcal,質量是270除以4=67.5克。午餐的碳水化合物熱量是720乘以0.5=360Kcal質量是360除以4=90克。
(4)減肥早中餐碳水吃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1、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取量》一書,一個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攝取1800~1900卡路里的熱量,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熱量。其中蛋白質攝取量應為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應不少於人體每日所需熱量的 55%;脂肪的攝取量應不超過每日所需熱量的30%。
2、此外,每天攝取的鹽不應超過6克,膳食纖維每天的攝取量應不少於16克。以健康的成年女性為例,平均每餐應攝入熱卡含量為600~650卡的食物,相當於10~12隻黑芝麻湯圓、12~15隻水餃或4隻卷著豆芽和醬肉絲的春餅。
❺ 減肥碳水化合物多少合適
減肥期間,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通常為五比四比一是最為合適的,在每一餐所攝入的食物中,要保證蛋白質佔十分之一點五,脂肪佔十分之三,碳水化合物佔十分之五點五。
❻ 減脂一天攝入多少碳水合適知乎
碳水化合物可為所有年齡和性別的人提供每日總熱量攝入量的45-65%。依據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數據,當我們吃進2000大卡熱量的食物時,碳水化合物的每日價值(DV)為300克,但有些人為了減脂就會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降低到每日50-150克左右。這種飲食方法限制了包括糖和澱粉(如麵包等)在內的碳水化合物,並以蛋白質、健康的脂肪和蔬菜作為替代。有研究表明,蛋白質、纖維素等更能提供飽腹感,所以這種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降低食慾,減少熱量攝入,從而達成減肥目的。
這種提高蛋白質、蔬菜比例,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的飲食方法,其好處不僅僅在於減肥,它還可以幫助降低血糖、血壓和甘油三酯;同時,還可以幫助提高HDL(好膽固醇)和降低LDL(壞膽固醇),從而改善健康。
如何決定每日攝入量?
如果你可以簡單地從飲食中刪掉最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升糖指數G很高的精製澱粉(白米和白面)和糖類,那就可以快速改善健康狀況。但是很遺憾,截止目前,還沒有科學論文可以准確解釋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個人需求之間的標准關系。
下面提供一些營養學專家對於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狀況多加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攝入量:
每日100-150g
這是一般人最適當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的活動狀態,並且能有效維持體重與身型。
建議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包含:所有的蔬菜、每天幾塊水果、適量的健康澱粉,例如馬鈴薯、地瓜、燕麥或糙米等。
每日50-100g
當碳水化合物每日攝入量降低到50-100g左右,就可以幫助大多數人達成減脂減肥的目標了。如果你是對於碳水化合物敏感度較高的人,降低攝入量將有助於維持體重。
建議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包含:大量的蔬菜、每天2-3片水果以及少量的健康澱粉,例如馬鈴薯、地瓜、燕麥或糙米等。
每日20-50g
當降低碳水化合攝入量到20-50g左右,會對新陳代謝產生顯著影響。一般來說,這樣的攝入量對於想快速減肥或患有代謝問題、糖尿病的患者來說是可行的。
每日少於20g
一般來說,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低於20g的時候,會產生所謂的酮症,並經由酮體為大腦提供能量;同時,身體會抑制食慾,令減脂的速度加快。
飢餓性酮症的表現是:患者不能進食 ,引起飢餓狀態 ,容易使肝臟內糖元逐漸降低而致耗竭。這樣一方面缺乏食物碳水化合物補充 ,另一方面自身貯存於肝的葡萄糖耗竭 ,機體所需的能源就要另闢「途徑」 ,即由體內儲存的脂肪取代之。但脂肪分解代謝增強時往往伴隨氧化不全 ,容易產生過多中間產物 ,如丙酮、乙醯乙酸 B -羥丁酸等 ,統稱為酮體。正常情況下 ,血中酮體極微 ,若因長期飢餓 ,血中酮體過高 ,並出現尿中酮體時 ,便會發生飢餓性酮症。簡單來講就是:節食導致體內產生的酮體增多,超出人體代謝能力,一步步發展下去,會使血液酸化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飢餓性酮症輕者僅血中酮體增高 ,尿中出現酮體 ,臨床上可無明顯症狀。飢餓性酮症是一種類似糖尿病酮症的相關癥候群,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比,雖然兩者都是酮症,但是飢餓性酮症特點為血糖正常或偏低,有酮症,但酸中毒多不嚴重。飯後一小時,尿中酮體基本消失。飢餓性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兩者在中重度患者的臨床表現上有很多相似。飢餓性酮症輕者僅血中酮體增高 ,尿中出現酮體 ,臨床上可無明顯症狀。中重度患者則由於血中酮體過多積聚而發生代謝性酸中毒 ,早期出現四肢無力、疲乏、口渴、尿多、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加重等症狀。隨著病情發展 ,患者出現頭痛,深大呼吸、呼氣有爛蘋果味 ,逐漸陷入嗜睡、意識模糊及昏迷。
❼ 減脂期間每天攝入多少克碳水化物
那麼減脂期該攝入多少熱量呢?要怎麼計算?
第一步:計算基礎代謝(BMR)
BMR有2個計算公式,優先選擇計算公式(二)。
基礎代謝率(BMR)計算公式(一):
BMR(男)=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歲)+5
BMR(女)=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歲)-161
基礎代謝率(BMR)計算公式(二):
BMR=370+21.6×體重×(1-體脂率)
第四步:計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
在Z值范圍內,不同人群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如下:
1. 不進行或很少進行運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0.8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2. 一周進行1-3次低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20)
蛋白質攝入量(g)=1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3. 一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50)
蛋白質攝入量(g)=1.4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4. 一周進行6-7次強度較大運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1.8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5. 從事非常高強度運動或活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2.2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❽ 減脂期間碳水化合物一天應攝取多少
每日300g或更多 —— 危險區域!
一大杯麥當勞的草莓奶昔就有差不多100克的碳水了,如果不注意控制飲食的話,一天300g很容易超出。在這個區域的人有大量儲存脂肪的風險,容易患糖尿病。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是此類人群首先應該做的。
每日150-300g —— 潛在的穩定增重趨勢
持續的高胰島素分泌水平(高碳水攝入)的刺激效應會減慢脂肪燃燒速度,並會提高慢性疾病發生的幾率。
每日100-150g —— 「Primal」體型保持區域
具體的攝入量跟體重和身體素質相關。如果每天堅持一定量的運動健身,會達到最佳的減脂和增肌的平衡。這種飲食可以盡享蔬菜水果等美食,並且需要避免大量的穀物(米飯,面條、麵包)和糖類的攝入。
每日50-100g —— 「Primal」輕松減脂區域
這些碳水可以有效地減低胰島素水平,提高代謝率。只要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在0.8-1.2g/公斤體重,吃各種水果蔬菜(很容易保持在50-100g碳水攝入,即便是吃很多),並且攝入足量的有益脂肪(雞胸肉、魚、雞蛋、堅果等),會在每周輕松減去1-2斤的體內脂肪,並且通過Primal體型保持區域的飲食方案,永遠地擺脫這些脂肪,保持體形。
每日0-50g —— 產酮燃脂區域
短期內可以大量減脂,但是不容易堅持;也不好控制,由於幾乎不吃水果和蔬菜,並且每天要吃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大量的肉、雞蛋、豆腐,而米飯、面條、麵包根本不用想了——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產酮不成,反而增重增脂;其次,產酮期間因為蛋白質攝入極度增加,需要配合大量運動(但很多人沒有);再再次,一旦停止,返回原來飲食(足量的碳水),反彈明顯,且回到比之前還胖的狀態,而且長回來的都是脂肪;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產酮也不應該堅持——長期風險科學界尚不明確;便秘是最大副作用(由於纖維攝入幾乎為零);對於之前吃很多碳水和需要大幅度減脂的人(肥胖者)效果不佳;產酮前幾天可能會出現頭暈症狀。總之,短期有效,長期效果不明,而且長期不吃水果蔬菜,很多營養都會更不上。一句話,不能長期堅持的方法都不是好方法。
❾ 減肥時碳水,蛋白質,脂肪的每天攝入量多少合適
肥胖不止影響一個人的外觀,而且過度的肥胖還會影響身體健康。減肥大家都不陌生,而且減肥的方法也有很多。飲食對減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科學的飲食對減肥事倍功半。減肥時,碳水、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都是有規定的,只有每種攝入合適的量才有利於減肥。三、減肥時,脂肪每天的攝入量。
很多減肥的朋友聽到脂肪都是拒絕的,都害怕攝入脂肪體重會增加。其實,脂肪也是我們身體不可或缺的一種必要的物質,合理的攝入脂肪對減肥也是有幫助的。脂肪為人體提供能力,保護內臟,參與機體代謝活動。減肥時,一天脂肪攝入量是在400-500卡之間,但因為每個人的運動量不同,體重不同,所以在減肥期間,脂肪的攝入量也是要根據個人情況來決定的。
簡而言之,減肥時,每天合理的攝入一定量法人碳水、蛋白質和脂肪,對於減肥的效果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對於減肥的人群來說,合理的運動的對減肥的幫助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