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塊的溫度一般多少
⑴ 冰的溫度是多少
因為水在0攝氏度以下凝固成冰,溫度過程是水的溫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冰的溫度,根據甲圖看出是從20到30攝氏度從上往下下降,所以是零下的刻度,所以為冰的溫度,乙圖是從30到40攝氏度向上遞增,是零上的溫度,是水的溫度,故甲圖為冰零下22攝氏度,乙圖為水零上38攝氏度。
⑵ 冰塊的溫度是多少
1、首先要知道水的凝固是0攝氏度,也就是說水的溫度要降到0攝氏度才開始結冰。
3、水在凝固時一直保持0攝氏度不變,直到水全部變成冰後溫度才開始下降。
結論:冰的最高溫度為0攝氏度,冰的溫度跟環境溫度有關,黃精溫度高,它就搞,環境溫度低它就低。是不確定的。
⑶ 冰塊的溫度是多少
通常所說的海冰,往往是指海洋中出現的各種類型的冰的總和。一部分海冰是由海水凍結形成的,是鹹的;江河冬季封凍,春季到來,破裂的淡水冰凌流入海洋後,也成為了海冰;極地大陸冰川或陸架冰滑入海洋,斷裂成巨大的冰塊,隨著海水流動,這也是海冰,這種海冰有個威嚴的名字,叫冰山。然而,確切地說,只有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才是真正的海冰。
海水結冰和淡水結冰的條件不一樣。住在海邊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每當初冬冷空氣來臨時,陸地淺水池塘很快凍結成一層薄冰;深冬時節,江河封凍,而海面卻照樣波濤洶涌,海浪起伏。只有在寒潮頻頻爆發,空氣較長時間處於低溫的情況下,海水才會出現結冰現象。
海水結冰需要三個條件:①氣溫比水溫低,水中的熱量大量散失;②相對於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冰點),已有少量的過冷卻現象;③水中有懸浮微粒、雪花等雜質凝結核。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溫降到0℃以下即可結冰。海水中含有較多的鹽分,由於鹽度比較高,結冰時所需的溫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時的水溫也低於4℃。隨著鹽度的增加,海水的冰點和密度最大時的溫度也逐漸降低。
海冰初生時,呈針狀或薄片狀冰晶;繼而形成糊狀或海綿狀;進一步凍結後,成為漂浮於海面的冰皮或冰餅,也叫蓮葉冰;海面布滿這種冰後,便向厚度方向延伸,形成覆蓋海面的灰冰和白冰。
海冰是淡水冰晶、「鹵水」和含有鹽分的氣泡混合體。按發展階段,可分為初生冰、尼羅冰、餅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類;按運動狀態可分為固定冰和流冰兩大類。固定冰與海岸、海底或島嶼凍結在一起,能隨海面升降,從海面向外可延伸數米或數百千米。流冰漂浮在海面,隨著海面風向和海流向各處移動。
⑷ 冰塊溫度是不是沒有固定值的,可能有一塊冰是-1度,有的就是-100度
冰塊的溫度確實是不固定的。在一個大氣壓下零度以下的水就會結冰。
冰塊的溫度和其周圍環境的溫度一致,比如冰箱冷凍室里冰塊的溫度有零下十八度。
⑸ 請問一塊一立方米的冰塊的中心溫度是多少
首先應明確,冰是固體,只要溫度低於0度,它都是冰,沒有變化.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比如,中心溫度是-50或-30都符合題意.但這個溫度有個范圍:-273.15到0度.
⑹ 冰的溫度是多少冰水混合物呢
標准大氣壓下,水的冰點為0度,所以冰的溫度可以是零度以下。
冰水混合物的整體溫度是不能准確測量出來的,一般是不均勻的。在實驗室中一般測得的冰水混合物溫度在4度左右,而不是0度。
⑺ 冰的溫度是多少,低於0度還是等於0度
冰溫度可以低於零度,也可以等於零
常壓環境下,冰的熔點為0℃。0℃水凍結成冰時,體積會增大約1/9(水體積最小時為4℃)。據觀測,封閉條件下水凍結時,體積增加所產生的壓強可達2500大氣壓。冰的熔點與壓強存在著一種奇妙的關系:在2200大氣壓以下,冰的熔點隨壓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30個大氣壓降低1攝氏度。
超過2200大氣壓後,冰的熔點隨壓力增加而升高:3530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17℃,6380大氣壓下為 0℃,16500大氣壓下為 60℃,而20670大氣壓下冰在76℃時才熔化,稱為名副其實的「熱冰」。
(7)冰塊的溫度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水的熱脹冷縮是反常的,水在低於4度時熱縮冷脹,導緻密度下降,而大於4度時,則恢復熱脹冷縮。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
冰分布於冰川、雪山外,北方各省區冬冷見冰雪,秋涼見霜,夏晶天然產的冰可見於低溫岩洞中(沿裂隙下滲的地下水凍結成冰),不論南北均屬罕見。
⑻ 冰塊是多少度
<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