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釣魚水溫多少合適
❶ 冬天夜晚釣魚應該釣深水還是淺水
不知道你說的是釣點還是釣層
確切的說是在淺水處釣深,水冷魚多在淺水處的底層活動
如果你釣浮的話很難釣到魚的
❷ 晚秋晚上溫度在10度能不能夜釣
不知不覺,立冬了。對釣魚人來說憂喜參半,喜的是又到了一年中針對性釣魚的好時節,不用盲目猜測魚的狀態和偏好,只用圍繞"冷"來做文章,憂的是隨著溫度降低,夜間不再適合戶外活動,又少了一個可以釣魚的時間段。對很多人來說,釣魚這項愛好是非常耗時的,在水邊一天很快就過去了,因白天忙於生計,很多釣魚人只能利用業余時間釣魚,於是,夜釣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盡管天寒地凍或者蚊蟲肆掠,沒有什麼困難能夠攔住釣魚人的腳步。
釣魚人不懼困難
前段時間有一個釣友問我,夜釣選擇什麼時間段最好?因為連續幾次出釣都空手而歸,幾個小時內浮漂一動不動,讓他開始懷疑自己,明明水域內有魚,卻就是不吃餌,百思不得其解。我並沒有直接告知他具體的時段,只講了我自己的兩個案例,他就明白了。
歷經波折,輾轉晚到釣點,卻歪打正著
聽聞長江的一個支流,郊外的主河道因為退水出來一片獨立的水域,面積較大,深淺合適,近岸處在2—3米,相當於一個被隔絕出來的湖面,根據釣友描述,判斷該釣點應該出魚,趁著晚上有時間就拉了個朋友一起去試一下。
因為是郊外的陌生水域,晚上8點左右早已一片漆黑,不熟悉路線,我倆只能打開導航慢慢尋找,負重前行,步行了大約一個小時,室外低溫情況下卻汗流浹背,好在終於找到釣點。支起裝備,開好餌料(以腥味為主),下竿10分鍾左右浮漂一動不動,提起來換餌,卻"雙飛"鯿魚,喜出望外,越發覺得低溫下雖然魚口輕,但是對食物的需求還是很旺盛的,於是將浮漂略微調靈,緊接著有口就打,一直到凌晨五點,口都很好。溫度在10度以下,冷風一吹突然感覺到陣陣寒意,原來一直忙於釣魚都忘記了時間和寒冷,到早晨收竿時魚獲已經有10多斤,我和朋友的總結是:雖然來得晚,並沒有耽誤魚口,值了。
夜釣收獲頗豐
滿懷希望,提前來到釣點,卻空手而歸
經歷了上一次夜釣,我們更加堅信那片水域魚的密度和魚口都很不錯,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周我和朋友計劃趁溫度還沒有降到最低,再次找機會去大幹一場。周五下班較早,早有準備的我們直接前往湖邊,天還沒黑,還是原來的釣位,同樣的餌料,信心滿滿的開始做釣。
傍晚六點左右,太陽一落山,明顯感覺溫度驟降,湖邊開闊,寒風四起,頓時凍得瑟瑟發抖。浮漂也一直沒有動靜,補窩、換釣位、換長竿......一陣忙活下來,仍然沒魚咬鉤,在寒風中堅持了2個小時,實在凍得不行,只好收竿回家。回來路上我和朋友對比了前後兩次夜釣的經歷,發現除了做釣的時間不一樣,其他條件都相差無幾,經過逐一排除,我們總結出以下幾個要點。
夜釣鯿魚
秋末冬初,和夏季相反,夜釣的最好時機並不是天黑之後
說到夜釣,因為溫度的原因,主要發生在夏季,當然,也有釣友偏愛冬季夜釣,並不能說錯,只能說釣魚的環境相對惡劣,需要勇氣。在夏季,白天溫度高,為了躲避高溫魚會到遠處深水處避暑,到了傍晚,當太陽落山,溫度逐漸流失,水溫下降的過程其實是魚的環境由壞變好的過程,所以傍晚魚會開始活躍在淺水處,覓食以補充白天的體力消耗。這時最佳的夜釣時間就在晚上7點到11點之間,在此之後由於溫度進一步降低,加上過了魚集中覓食的時間,魚口會慢慢變差。
夜釣時段和季節有關
但是冬季情況卻剛好相反,白天溫度相對舒適,魚的進食時間多集中在白天,夜間溫度在10度以下,魚口雖然不活躍,但也不至於完全不吃。問題就出在夜釣的時間上,如果和夏季一樣天黑後開始做釣,這時溫度迅速降低,白天活躍的魚兒對水溫的變化敏感,需要變換水層調節體溫,感覺不適和水層的變化讓魚無暇吃餌,時間段選擇錯誤對低溫夜釣的釣友們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夜釣時間段很關鍵
季節更替,魚的活動軌跡和習性決定了夜釣時間
秋末冬初,溫度是影響魚情最重要的因素,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多次強調,低溫並不會導致魚不開口,只有溫度的突然變化,也就是出現較大溫差,魚感覺不適應時會到水溫相對溫暖的深水處,這也是為何秋冬季節夜釣需要選擇深水處的原因。初冬,為了儲備身體脂肪層抵禦寒冬,魚對食物存在需求,尤其是含動物蛋白豐富的食物,能夠快速補充能量,做釣餌料上以腥餌為主。在做釣時間的選擇上,應該優先考慮溫度的穩定性,魚適應溫度變化需要時間,最好是選擇夜間溫度穩定後,魚的水層固定,適應了溫度的變化,一般在晚上10點之後做釣深水區,效果最佳。
❸ 溫度多高適合釣魚
溫度在30°c-50°c、15°c-30°c、4°c-15°c適合釣魚。按照適宜魚類正常生長和繁殖的水溫的不同,可把它們劃分為暖水性、溫水性和冷水性三種類型。
暖水性魚類一般在水溫30°c-50°c時食慾最旺盛,生長繁殖的速度也最快;當水溫降至20°c以下時,便會食慾減退、行動遲緩;水溫降至15°c以下就會死亡。
溫水性魚類最適宜在水溫15°c-30°c之間生活;水溫30°c以上時便避入涼爽的水域(一般都是深水區);水溫40°c以上會致使溫水性魚類的大面積死亡;因此釣取溫水性魚類的最佳水溫應該是在15°c-30°c之間。
冷水性魚類在20°c以上就會游往冷水區;4°c-15°c的水溫是最適宜它們的溫度,此時的冷水性魚類也最宜釣獲。
(3)夜釣魚水溫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釣魚的技巧
1、夏季釣魚,早上、中午、下午、半晚、深夜,不同時段魚會在不同水深中,所以夏季釣魚跟春季一樣,也有釣位一日三遷的說法,歸根結底,還是溫度影響著魚類的活動。
2、關於釣位深淺的選擇,不同天氣釣位選擇上也是不同的,晴天釣深,陰天釣淺,雨中雨後釣邊。夏季高溫而且多雨,晴天和雨天比較多,陰天反而少一些。
3、水渾可以用顏色明顯的餌料,比如白色、黃色,更容易被魚發現。
❹ 夜間釣魚深水好還是淺水好
我也要問下樓上回答的,如果整條河都是不到1米深呢?我覺得夜釣我點要長期做窩,無論深淺,要靠近草邊、亂石峭壁陡坎位置,才會有結果,因為夜間魚不會大范圍活動,也沒時間去挑選地方,他只會規律性回巢,跟隨魚群。像上面我說的不到1米深的地方,太冷太熱夜釣都沒效果,魚會在腳印或者泥坑裡,不進食,看到有動靜的全是小雜魚。
❺ 九月份怎樣夜釣鯉魚
不知你是到魚塘釣 還是水庫 九月份一般的水庫的水溫較涼了 特別是夜釣 而且 這個時節正是各種魚(除了鰱魚)大量的取食 儲備營養好過冬是一個釣魚的黃金季節 所以 還是用稍微腥一些的餌料 魚塘餌料香腥都可 最好魚塘還是用原塘飼料為好 晚上釣魚一般愛上鉤的時間是 19點到23點 凌晨的4點到7點
❻ 鯽魚一般在多少溫度之間最好釣
溫度在16到25攝氏度時是鯽魚最舒適的溫度,當氣溫處於16-25℃的范圍內時,鯽魚的活躍程度高,餌料對它們的吸引力也大,此時更容易釣到它們。這時在近岸可以釣到鯽魚,深水處也可以釣到鯽魚,而且可以全天候垂釣。選在水中食物豐富的地方會更容易釣到鯽魚。溫度太高或太低都不適合垂釣鯽魚。因而,在夏季炎熱的時候,盡量選在涼爽的時間釣。在冬季寒冷時,盡量選溫暖的時間釣。
將200q玉米渣子,200q大米、100q小米倒入鍋中,用小火炒,將幾種雜糧炒到能夠聞到能發出自然香味就行了,千萬不能炒糊了,炒糊的五穀雜糧是不能用來做釣魚窩料的。炒香後的穀物放在鍋里,關火,然後待至穀物冷卻裝瓶,千萬別直接裝瓶,否則會將瓶燙壞了。
裝瓶後的時候,記得不能裝滿了,要留出一定的空間,否則泡酒之後漲滿了就不方便倒出來了。最後泡酒。酒香的穿誘力很強,誘魚效果很好,所以釣魚窩料中一般需要加入些酒味。這樣釣魚的餌料就製作好了。
❼ 釣桂魚什麼溫度最適合
桂魚1月到2月攝食性較差,6月到7月是最旺盛的時期;7月到入冬以前,食慾相對旺盛。6月到入冬前清晨與黃昏是最佳時段;在淡季日照強、水溫高時,正午12點到下午2點也可以垂釣。
❽ 釣魚的適宜水溫是多少
春秋兩季日溫差在4~8℃時最適合釣魚。夏季日溫差在6~10℃時最適合釣魚。冬季日溫差在2~6℃時適合釣魚。深秋時節宜在早晨垂釣。 鯽魚:系底層魚類,大型鯽魚一般在底層,小型鯽魚喜歡在中上層活動。鯽魚雖然是底層魚但小型鯽魚很容易上浮,因此懸墜底釣是垂釣大型鯽魚的主要釣法,同時兼顧浮釣。大型鯽魚上浮一般不超過離底40cm。鯽魚最適宜的水溫為15~25℃。在-2~28℃時鯽魚都有攝食要求,水溫超過30℃就不會咬鉤,當氣溫低於15℃時鯽魚一般在深水,氣溫高於15℃時鯽魚一般在淺水。鯉魚:系典型的底棲魚類。因此懸墜底釣是垂釣鯉魚的主要釣法。鯉魚的特點是怕光喜靜。最適宜的水溫為20~27℃,最佳攝食溫度為15~25℃,在5℃以下時停食,低於2℃進入冬眠,高於30℃則躲到陰涼處或潛入較深水域。鯉魚對水位漲落反映靈敏,水漲游向淺灘,水落游入深水。覓食時常用嘴巴拱入水底淤泥中尋覓食物。草魚:系中上層魚類。因此懸墜浮釣是垂釣草魚的主要釣法。草魚最適宜的水溫為25~30℃,最佳攝食溫度為20~28℃,當水溫低於20℃時攝食量降低,低於5℃時停食。滿足草魚最適宜水溫的時間應該是春末夏初、夏末秋初這兩個時間段。其特點是喜靜怕驚、喜暖怕風,喜群居,在一個釣點上會有很多草魚。上午有風時可釣中下層,下午和前半夜可釣中上層。春天、深秋水溫低草魚一般在底層或中下層,夏天、初秋水溫高草魚一般在中上層,初夏、仲秋水溫不高不低草魚一般在中下層。麥收前選向陽面垂釣,麥收後選陰涼面垂釣。鯿魚:系中層魚類。因此懸墜浮釣是垂釣鯿魚的主要釣法。鯿魚最適宜的水溫為10~28℃,最佳攝食溫度為20~28℃,當溫度降到11℃左右時停食。鯿魚喜群居,在一個釣點能釣上一條鯿魚,往往就會在此處有很多條鯿魚。鰱鱅:系中上層浮游魚類。因此懸墜浮釣是垂釣鰱鱅魚的主要釣法。迷戀霧化、不避淺水、嘴大而貪、濾食是其特點。鰱鱅最適宜的水溫為22~30℃,最佳攝食溫度為22~30℃,當氣溫在30℃左右時攝食最旺,當溫度降到14℃左右時停食。喜群居,在一個釣點上會有很多鰱鱅。白鰷、馬口魚:系典型的上層魚類。因此懸墜浮釣是垂釣白鰷、馬口魚的主要釣法,也可全泳層垂釣。氣溫高時,釣餌離水面20~40厘米,氣溫低時釣餌離水面40~70厘米。白鰷、馬口魚體形小,但搶食兇猛,以4~10月份最好釣。釣馬口用2.7~3.6米竿為宜,主線1.0號,子線0.6號即可,鉤要稍大一點,麝香餌對馬口魚有奇效,宜採用短腳短身短尾翻身快的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