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運動量多少合適
1. 5、6歲孩子 每天跑步 跑多少時間 或者多少米 才好
6~12歲不適合2小時以上的徒步走。孩子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肌肉系統的能量代謝水平低,供氧能力跟不上此類運動的消耗。
5歲前,球類運動。「球」是移動物體,能刺激視覺、鍛煉反應能力,促進身體對精細動作的控制,提高身體協調性。對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來說,球類是鍛煉較為全面的運動。
12 歲前可練習50米短距離跑步,12歲後可練習400米或800米跑。鍛煉應強調趣味性,可以蛇形跑、接力跑。
不適合運動:
長期靜力運動。倒立、舉重、扎馬步等肢體靜止不動或不發生明顯位置移動的運動,這種運動形式使肌肉持續處於緊張用力狀態,孩子肌肉不發達,長此以往很可能導致肌肉勞損。同時,這種運動會壓迫脊柱、腰椎、胸椎,影響孩子生長發育。比如說,練舉重較早的孩子大多長不高,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期靜力壓迫,使得孩子參與身高發育的軟骨提前鈣化,難以進行身高發育。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孩子不宜過早做三類運動
2. 孩子運動不宜過多,運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長得高,要想讓孩子長得高,就要讓他多運動。運動對身體有著非常多的好處,它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還可以預防疾病。經常運動的孩子個頭也都非常高,運動能讓孩子的身體更加健康。家長也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不知道應該讓孩子運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其實孩子運動也不易,過多過多就會讓孩子很勞累,不利於他的成長。
運動多長時間比較合適?現在的家長都很注重孩子的學習,孩子白天在學校里學習各門功課,回到家之後還有家庭作業要完成,都沒有自己的時間去做運動。時間久了之後,孩子的身體就會吃不消,很容易生病,家長也會很頭疼。家長要在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外出遊玩,讓他在外面進行戶外活動,這樣有利於他長高,有利於身體的健康。孩子年齡小,運動也要適量,要是過度的運動就會增加他身體的負擔。
3. 10歲孩子每天多大運動量合適如何計算
一般10歲孩子是建議4-6天以上的中高強度的運動,每次運動至少半小時,每周150分鍾至少。
一般大於6.0Mets以上就是高強度運動。
3-6.0Mets基本就是中等強度運動。
高強度運動一般包括:足球,籃球,排球,短跑,變速跑等等。
中等強度的運動一般是:慢跑,快速走,騎行等等。
一般是根據代謝當量來計算的,比如40kg的女性,慢跑30分鍾,
那麼代謝當量就是:40×3×0.5=60kcal
所以具體需要去計算,並結合人體日常活動量表來進行評估。
希望能夠幫助您,望採納。
4. 12歲孩子跑步鍛煉,每天跑多少米合適
12歲孩子每天跑800-1500米比較合適,過量的鍛煉可能影響孩子的體格和生長發育。有的有天奮的小運動員能跑完10000米全程。
5. 三歲半男孩每天多大運動量合適呢
在高速網路和智能電視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三歲的孩子其實並不會一個人靜靜地坐很久,盯著牆壁不動地超過兩小時。他們會動用到自己的智慧來想到玩耍的方式從而作為消遣,並且有效地消耗自己旺盛的精力而不需要麻煩到忙碌的父母。
而最近國外某咨詢公司做的一項調查,讓人們大吃一驚。現在三歲至六歲的兒童,平均每天的活動量不超過30分鍾,戶外活動,他們似乎更樂意呆在室內看電視,或者看蘋果平板,或者打簡單的聯機游戲。
在戶外活動中,如果可以跟同齡的其他孩子有所交流,那也是打開他人際關系的一個很好的開始。要一塊的戶外活動後,孩子更容易靜下心來,專注到令他感興趣的事物當中去,也能夠保持很好的睡眠習慣。
6. 兒童一天多少運動量合適
兒童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一味地讓兒童嘗試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則會造成發育停滯、肌肉和關節拉傷或損傷。因此,兒童的運動量要適當,不應超過身體的負擔能力,並且鍛煉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來說,兒童每周可進行2至3次鍛煉,每次以45分鍾為宜。 同時,由於神經調節機能尚未發育完善,兒童鍛煉時的呼吸與運動動作不能很好配合。年齡越小,這種不協調現象就越明顯。在鍛煉中應指導兒童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呼吸時要強調加深呼吸的幅度,而不是增加呼吸的頻率,並注意與運動的頻率相配合。」 兒童參加體育鍛煉,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足夠的營養。「如果鍛煉後有頭暈、惡心、食慾下降等不良反應,則要調整鍛煉方式和強度」。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7. 小孩每天運動多久合適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但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還有助於長高,因此日常應讓孩子多多運動。
孩子每天運動多長時間最好?3小時為宜
雖說運動有益健康,但如果運動量不夠,達不到鍛煉的效果,運動過度則可能會起反作用,那麼孩子每天應該運動多長時間?
孩子每天運動多長時間最好?
2010年,澳大利亞衛生與衰老部建議,幼兒與學齡前兒童每天從早到晚應至少運動3小時。
2011年美國醫學研究所建議,兒童看護人員每小時應該讓孩子進行至少15分鍾的輕度、重度或高強度運動。這也就相當於兒童每天在清醒的12小時內應運動3小時。
2011年英國官方也出台了類似的建議。
孩子做哪些運動最好?
一般來說,只要能達到活動四肢目的的運動都可以,具體的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運動,比如
3-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比較柔軟,模仿能力強,對小動物也很感興趣。家長可以帶著孩子模仿小兔子、小貓等,在游戲中練習走、跑、跳、投等運動技能。當然,還要多帶孩子來到戶外,親近大自然。
4-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做各種動作的身體功能已基本完善,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培養他們對某種體育活動的熱愛,比如騎自行車、溜冰、游泳、滑板等。
8. 7歲男孩的運動量該有多少,一次跑步多少米合適
如果或你想讓他體育特長的話,1000米,7歲不小了。鍛煉身體,800夠了
9. 青少年運動量如何合理安排
根據教育部規定,中小學生每天要有1小時的活動,包括體育課、課間操和課外鍛煉。學校應合理組織,因地制宜,靈活多樣,保證體育活動的時間和質量。
早操和課間操絕不可少
早操可使學生打消睡意,提起精神,迅速投入學習;課間操能使較長時間靜坐學習的機體獲得運動和調節的機會,改善大腦的功能,提高工作能力。因此每天必須安排10分鍾的課間操或早操。
合理安排運動
體育教師可以按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組織運動隊或體育小組進行不同內容、不同運動量的活動。
體弱者可進行慢跑、打乒乓球、打太極拳等活動;對一部分學生應進行的「達標」鍛煉,「體育達標」的多少,也是衡量一個學校體育鍛煉好壞和學生體質強弱的重要標志。一般學校的「達標率」應在35%~50%以上;對一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可由老師專門指導進行一定技能的專項運動訓練,為參加體育比賽做准備。
對於小學的學生應以小運動量為主,間隙時間多些;對於中學生,運動量要相對增大,運動技術也要有所提高。運動量的大小應根據人的年齡、性別、體質、健康狀況和訓練水平不同而有異。以下舉例說明用心率(脈搏)來安排運動量的方法。
首先,學會准確熟練地測定自己橈動脈或頸動脈的脈搏(或稱心率)的方法。也應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即220-年齡的數,為最大心率。在運動時有效心率范圍,青少年是(200-年齡)X0.65為心率下限;(220-年齡)X0.75為心率上限。
例如年齡為15歲的少年,他的最大心率是220-15=205(次)。其有效心率上限是205X0.75=153(次/分);下限是205X0.65=133(次/分)。這就是他鍛煉時,心率在133~205次/分范圍內是合適的運動量,是健身的適宜心率。對於不經常運動的孩子,可先從比這小的運動量開始鍛煉,逐漸過渡到這個心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