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養豬的最佳溫度是多少
1. 養豬最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多少
這個我覺得書上說的都是紙上談兵,你可以找附近的養豬場咨詢,我覺得和地域豬的品種都有很大關系。
2. 最適合豬生長的溫度是多少
解答如下:
初生仔豬最適宜的溫度是34~35℃,生後1~2周適宜溫度為31~33℃,生後3~4周適宜溫度為28~30℃,斷奶後保育階段的適宜溫度為24℃
拓展資料:
豬,雜食類哺乳動物。
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繁殖快。有豬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後5~12個月可交配,妊娠期約為4個月。平均壽命20年。是五畜(牛、犬、羊、豬、雞)之一。在十二生肖里之為亥。有很多關於豬的典故和習俗。人類蓄養家豬的歷史相當悠久,不過至16世紀才廣為世界所知,中國飼養的豬即是人類最早馴養的豬的直系後代。
豬的歷史要追溯到四千萬年前,有跡象證明家豬可能來自歐洲和亞洲。在被人們發現的化石中證明有像野豬一樣的動物穿梭於森林和沼澤中等。
野豬首先在中國被馴化,中國養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先秦時期 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商、周時代已有豬的舍飼。而後隨著生產的發展,逐漸產生了對不同的豬加以區分的要求,商、周時代養豬技術上的一大創造是發明了閹豬技術。漢代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養豬已不僅為了食用,也為積肥。這一情況促進了養豬方式的變化。
漢代以前雖已有舍飼,但直至漢代時止,放牧仍是主要的養豬方式。當時在豬種鑒定上已知豬的生理機能與外部形態的關系,這對漢代選育優良豬種起了很大作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逐漸代替了以放牧為主的飼養方式。隨著養豬業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不斷進步,養豬經驗日益豐富。唐宋時期 隋、唐時養豬已成為農民增加收益的一種重要手段。
元明時期 元代在擴大豬飼料來源方面有很多創造。明代中期,養豬業曾經遭受嚴重摧殘,正德十四年(1519),因"豬"與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養,旬日之間,遠近盡殺,有的則減價賤售或被埋棄。但禁豬之事持續時間不長,在養豬技術如豬品種鑒別和飼養方法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
3. 如何正確控制養豬場的溫度
要做好豬舍保溫,首先要了解各個生長階段豬群的最佳溫度,
哺乳仔豬的最適宜溫度是28~33°C;
保育仔豬的最適宜溫度是22~25°C;
懷孕母豬的最適宜溫度是18~22°C;
哺乳母豬的最適宜溫度是20~22°C;
公豬的最適宜溫度是18~21°C;
育肥豬的最適宜溫度是19~22°C。
冬季豬舍保溫管理措施
1.合理增加飼養密度,鋪設墊乾草,但是要勤換,降低豬舍濕度,保持豬舍乾燥。
2.適當通風,降低豬舍有害氣體的濃度,防止賊風侵襲。
3.保證飼料營養,在飼料中增加愛高能量飼料比例,提高豬只體抗力。有條件的可以給豬只飲用溫水,或用溫水泡氨基酸、葡萄糖等,降低豬只腹瀉和應激。
4.保持豬舍環境,及時清理糞便,打掃豬舍,打掃中盡量少用水。
更多優質內容,請關注偉業集團微信公眾號,實時訊息為您推送。
4. 豬舍溫度多少為最合適
1、新生仔豬剛出生時的適宜環境溫度為34.0℃,以後每周降2℃,到斷奶時22.0~25.0為宜。
小豬在母體內處於恆溫環境(39.0℃),生後環境驟然變化,加上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快,且體溫調節能力差,所以小豬怕冷。冬季,對新生仔豬斷臍、吃到初乳後就要立即移入保溫箱保溫。
2、大豬適宜環境溫度為10.0~20.0℃,若氣溫超過35.0,就會發生熱應激。
大豬的汗腺退化,皮下脂肪厚,體內熱量不易通過體表散失,所以大豬怕熱。夏季,溫度過高,除了通風降溫,還可在豬體表灑水降溫。
(4)冬天養豬的最佳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豬舍降溫的措施
一、加強通風:經常清除豬舍周圍的雜草,盡可能打開所有門窗和散氣孔通風,採用電扇、抽風機加強舍內空氣流動。
二、用水降溫:水降溫必須和強力的通風結合起來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否則會造成高溫高濕,適得其反。
1、噴霧降溫適用於配種妊娠舍、生長育肥舍及公豬舍,每間隔40分鍾左右噴水3分鍾~5分鍾。
2、滴水降溫適用於限位欄及漏縫高位產房,對哺乳母豬採用頸部滴水降溫,最好能夠自動控制,每間隔15分鍾滴30 秒~1分鍾,滴水降溫可使哺乳母豬的採食量提高20%。
3、沖洗淋浴降溫適用於育肥豬舍、配種妊娠舍及公豬睾丸局部降溫,每天淋浴2次,忌用冷水突然噴淋豬頭部,對配完種1小時內的公豬禁止沖淋。
4、水浴降溫可在運動場上建水池,讓公豬和斷奶母豬自由洗浴降溫。
5、此外還有屋頂噴水降溫或人工灑水降溫。
三、改變豬舍結構或安裝防曬網降溫:南方的公豬舍、妊娠母豬舍、生長育肥舍宜採用開放式結構。
1、豬舍屋頂、牆壁和豬欄地面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如屋頂瓦下面鋪墊刨花或泡沫,牆壁用空心磚,豬欄地面用絕緣水泥或漏縫地板。
2、延伸豬舍屋頂寬度可減少熱量的吸收;在豬舍屋頂及太陽直射的東西兩側拉防曬網遮陽,以避免日光直射。
四、濕簾降溫或空調降溫:有條件的豬場產房及保育舍可使用濕簾降溫系統,一般可降低舍溫5℃~8℃;種豬場和採用人工授精豬場的公豬舍可安裝空調。
5. 你覺得豬冬天喝熱水好還是喝冷水好
在冬天的時候豬喝熱水相比較喝涼水要更好一些,但是喝熱水的時候不能夠太熱,水溫應該在37度左右,這是最適合的。豬如果喝冷水的話就會造成豬體內的熱量無法達標,那麼豬吃的東西就會特別的多,也會讓飼料的成本增加。並且長期喝冷水的話也會讓豬拉肚子,所以這一定要引起重視。要知道在冬天的時候給豬喂一些熱水,其實非常的節約資源也會節約經濟,還可以讓豬的身體保持健康。
飼養家禽很多人都覺得動物和人不一樣,所以喝一些冷水是沒有關系的。但是要知道其實動物和人的體溫基本上是相似的,也有一些極端的動物可以長期喝冷水。但是像一些家禽類的動物,長期喝冷水所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的大。因此在飼養家禽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到具體的事項,這樣才有利於喂養豬。
6. 各階段豬的具體溫度
種公豬最適溫度為17℃~21℃。
妊娠母豬最適溫度為18℃~21℃。
哺乳母豬最適溫度為20℃~22℃。
哺乳仔豬的最適溫度為29℃~33℃。
保育仔豬的最適溫度為22℃~25℃。
育肥豬的最適溫度為19℃~22℃。
管理者除了清楚各階段豬群所需要的溫度之外,還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如夏季的通風、降溫設備,冬季的取暖、升溫設備。此外還應要求飼養員每天登記各自所管的豬舍溫度,做好檔案記錄存檔。
(6)冬天養豬的最佳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豬舍要求溫暖乾燥,濕度以55~70%為宜。過於潮濕耗料增多,生長慢,易患病。
2、在控制溫度、濕度的過程中,通風尤為重要。豬舍內空氣流速要求春、秋、冬季為0.2~0.4米/秒,夏季為0.4~1米/秒,保證空氣新鮮度,有充足氧氣供豬群呼吸。
3、在育肥豬的溫度要求上,如果低於下界臨界溫度,每降低1℃日耗料增加20~30克,如果以最適宜溫度為標准,下降10℃則每頭育肥豬多耗料12kg以上。
4、豬經常吃飼料導致豬的腸胃消化不良,最好在豬圈附近之中一些紅薯葉或者是其他的綠色植物,等豬吃飽了可以適當的摘一些來喂養,不但可以增強豬的抵抗力還可以幫助豬的消化,讓豬長的棒棒的。
7. 小豬仔豬舍溫度
哺乳仔豬適宜溫度:1~7日齡為31.8~28.3℃,8~35日齡為27.7~23.5℃,舍內溫度控制在18.3~22.1℃,相對濕度49.7%~70.4%,保持空氣新鮮。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同時做好仔豬護理工作。
仔豬生後1小時內要人工輔助吃足初乳。仔豬生後2~3日齡內,肌肉注射鐵制劑,每頭劑量100~150毫克鐵。泌乳母豬每頭哺仔10~12頭,對窩產超過12頭或不足7頭的仔豬按先產的仔豬往後產的母豬過仔的原則,把過哺的仔豬過給產期相差不超過3天、產仔少的母豬代哺。仔豬過哺前必須吃足初乳。
(7)冬天養豬的最佳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幼崽如何飼養:
①進豬前准備。仔豬培育舍在轉入仔豬前1周要檢查維修圈舍設備,並清掃圈舍,然後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葯消毒。
②飼養。仔豬入舍後,2周內仍喂給原仔豬料,1周內控制採食,日暖5~6次,自由飲水。2周之後逐漸過渡到肥有前期料,採用生濕料型(料水比為1:0.5),日喂4~5次,自由飲水。
③管理。仔豬斷奶後原窩轉入仔豬培育舍,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進食和飲水的習慣。舍內溫度控制在25~20℃,相對濕度50%~70%,保持空氣新鮮。每天清掃圈舍2次,每周會內通道用2%火鹼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葯消毒1次。
仔豬生後55~60日齡接種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及仔豬副傷寒疫苗。仔豬在轉群前用驅蟲精、四咪吐等驅蟲葯驅除體內寄生蟲,或用蟲剋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當仔豬在仔豬培育舍飼養5周時轉入生長肥豬育舍。
8. 冬季豬舍濕度多少合適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19
9. 冬天養豬豬舍里的溫度要多少才適合
看什麼豬了,不同天齡的豬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初生仔豬30度左右,斷奶仔豬22-24,以後隨著天嶺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出欄肥豬18度都可以。另外冬季保溫也要注意通風,保證空氣質量
10. 冬天養豬豬舍里的溫度要多少才適合
冬天養豬豬舍里的溫度初生仔豬30度左右,斷奶仔豬22-24,以後隨著天嶺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出欄肥豬18度。
冬季養豬要領
搞好冬季養豬工作應圍繞禦寒這個問題展開,主要掌握以下9個要領:
1、豬舍外圍牆壁要厚實嚴密
豬舍的後牆、山牆、前牆在冬季時要增加保溫設施。為此,可以堆放作物秸稈,可以臨時砌泥土坯。最好是在豬舍初建時,就把外圍的四面牆體做加厚處理。陳舊的豬舍要及時封嚴牆體、門窗的殘留間隙。
2、提高豬舍溫度
提高豬舍溫度的辦法很多,但經濟、簡便、實用的辦法有四種。一是開放式豬舍覆蓋塑膜。最好是覆蓋雙層塑膜,雖然成本比單層塑膜覆蓋高些,但保溫效果較好。這種辦法適宜肥豬舍和非哺乳母豬舍。二是封閉式養豬車間實行鍋爐式暖氣供熱。三是開放式豬舍暖氣供熱加塑膜覆蓋。四是暖氣供熱加電熱器,適宜於哺乳母豬舍。
3、增設床板
在小豬階段,有條件的地方,最好用木板、竹板、加厚纖維板等溫暖性床板,沒有條件可鋪設水泥預制板。
4、豬舍地面要乾燥
糞便污水要及時排除,清掃干凈。為了便於乾燥,豬舍可以做成水泥地面,但是水泥地面豬易只著涼,易發生疾病白痢等。解決水泥地面的弊端,就是使用地暖,地暖可以有效保證豬整體溫度,而不是局部溫度,地暖電熱膜廣泛應用於豬舍。
5、不要讓豬飲用冷水
要把冷水燒成溫水後再讓豬飲用。
6、增加喂料次數
增加喂料次數的目的是相對增加採食量,以填補由於溫度低造成豬體內脂肪、肌內代謝產熱造成的體重虧空。有條件的地方,最好採取自由採食。在定次飼喂的地方,可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7、增大豬舍採光面積
在豬舍初建時,就要考慮豬舍採光面積。開放式豬舍要有較大的開放面積,以備冬季覆蓋塑膜便於採光。封閉式豬舍要在南牆和舍頂預留窗口,以備冬季安裝玻璃。
8、適當增加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大時,每頭豬的佔地面積縮小,躺卧時可互相體貼取暖。同時,豬飼養密度大時它們的身體散熱量也加大,這樣有利於提高舍內溫度。
9、適度提高飼料中能量水平
可在原來飼料能量水平的基礎上提高10%左右。大豬低點,小豬高點。小豬可添加油脂類高能飼料,大豬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飼料在配合料中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