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全身溫度正常是多少
㈠ 人體溫度多少度正常
體溫36.5度是正常體溫
㈡ 人體溫度是多少才正常
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5~37
.2
℃
,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
~0.6℃
,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
~0.5
℃
.在一天的生物節律中,清晨2~5
時體溫最低,下午5~7
時最高,但一天之內相差應小於1℃
.另外,男,女的體溫也有不同,女子體溫一般比男子約高0.3
℃
.女子體溫還與月經有關,這里就不贅述了.所以說,人體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
意見建議:
體溫在天體各個部位是不一樣的,每日早,晚也不一樣.另外,男女之間也有差異.參照以上標准
㈢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多少
小兒的正常體溫范圍為36-37.4度,低熱為37.5-38度,中度熱為38.1-39度,高熱為39.1-40.4度,超高熱為40.5度以上。
㈣ 人體溫度正常是多少
人體溫度正常是36-37℃,不同個體之間略有差異,體溫常受內、外因素的影響,一般在上午起床時人的體溫較低,下午及傍晚體溫稍高,24小時內體溫波動不會超過1℃。
對於女性的體溫,在月經前及排卵期間較平時升高0.1-0.3℃,妊娠期間體溫較平時偏高,人在劇烈運動、勞動或者進餐後體溫較安靜狀態下偏高。體溫測量的位置不同,測得的數值也不一樣。
㈤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多少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37攝氏度。
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 . 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但是24小時的一天內也會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兒童正常體溫36.5-37.5之間。體溫的幅度增長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5)人體全身溫度正常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體溫因素
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性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2、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3、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4-8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於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4、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
㈥ 人體正常溫度是多少
人體正常溫度是36度到37度之間
㈦ 人體正常溫度是多少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37攝氏度。
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 . 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但是24小時的一天內也會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兒童正常體溫36.5-37.5之間。體溫的幅度增長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7)人體全身溫度正常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體溫因素
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性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2、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3、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4-8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於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4、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