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肚子溫度多少正常
A. 人體胃部溫度是多少
人體胃部的溫度,主要根據攝入不同溫度的食物來決定,正常來講分為體表溫度和內核溫度。體表溫度接近於人的正常體溫,大約在36.7℃左右。內核溫度大約在37.5-38℃之間。目前常用的測量人體溫度的方式主要有腋溫、肛溫、口溫三種。內臟內核的溫度略高於人體的正常體溫,由於食用過冷或者過熱的食物,都會導致胃內溫度突然變化。所以建議要少吃過冷或者過熱的食物,以及辛辣食品,這會刺激到胃黏膜,從而使腸胃受損。為了避免腸道受損,建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並且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來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現在常用的測溫方法有口溫、腋溫、肛溫三種。人體正常腋溫為36度到37度,內臟的溫度會比人體體溫稍高一點,根據生理學劃分,人體內核溫度在37.5度到38度,可作為參考值,但目前還沒有具體確定的數值。因為胃內溫度可因進食過冷,過熱的食物而發生短暫的改變,所以建議少吃太燙或生冷辛辣的食物,避免損傷胃黏膜。
B. 新生兒正常肚子溫度
寶寶體溫是ta身體的晴雨表,當寶寶看起來跟平時狀態有異樣的時候,很多媽媽就會給寶寶測量體溫。小兒正常體溫是多少?新生兒體溫標准?如何維持嬰兒體溫正常?寶寶體溫過高或者過低該怎麼辦?新生兒低體溫應該如何預防?等問題,小編給您詳細的解答:
正常體溫口測法:測五分鍾,正常的基礎嬰兒體溫都是基礎體溫為36.9℃-37.5℃,嬰兒體溫在這個區間波動都屬於正常現象。所謂基礎嬰兒體溫,是指的是直腸體溫,從肛門測得。而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因此可以說嬰兒體溫在36.5—37.5之間都是正常的。
肛測法:測五分鍾,正常值為三十六點五至三十七點七度。
腋測法:測十分鍾,正常值為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不必再加零點五度)。拉下去看詳細內容。
新生兒體溫標准
新生兒皮膚溫度維持在36—37℃的時候最正常。這個溫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證寶寶正常代謝。
剛出生的寶寶尤其是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會較差,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成熟,當環境溫度改變程度超過寶寶自身體溫調節能力的時候,就會造成寶寶體溫過低或者發熱。
給寶寶量體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寶寶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如果要記錄寶寶體溫,可以選擇寶寶每天起床後、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時段測量體溫,一天測量約三次。
2、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燒現象,爸媽可以在就醫的時候,把之前記錄的寶寶的發燒日期、時間、溫度變化、發燒頻率、天數與相關病徵等資料提供給醫生,以作為病情判斷參考。
3、不能用口表像大人一樣測體溫,因為新生寶寶還太小,不能配合大人,口腔又很小,容易造成危險。
如何維持嬰兒體溫正常
新生嬰兒新陳代謝較快,而且皮下脂肪少,排汗散熱能力弱,身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差,過分保暖的時候,體溫可上升到40℃,甚至引起抽風。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保暖不好,體溫就會下降,全身冰涼,甚至皮膚硬腫。那麼如何才能維持新生嬰兒體溫正常呢?
新生嬰兒體溫一定要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外界環境要暖和,冬天室內溫度最低保持在20~22℃。夏季則要保持室內通風,避免空調直接吹嬰兒,而且最好要有一個加濕器。新生嬰兒一定不能抱得太嚴,捂得太熱,做好適當外界環境溫度的調控,冷加衣,熱減衣就是調控嬰兒體溫的基本原則。
新生兒體溫過低怎麼辦
新生寶寶低體溫是指核心(直腸)體溫低於35℃,會出現體溫過低、體表冰冷、反應低下等特徵。低體溫不僅可引起皮膚硬腫,並可使體內各重要臟器組織損傷,功能受累,甚至導致死亡。寶寶體溫過低時,可以嘗試以下的做法:
1、新生兒居室溫度一般應維持在18—22℃。
2、新生兒的衣服、包被最好選用新棉花和柔軟舒適的棉布製作,以保證良好的保暖性。
3、爸媽要經常摸一摸寶寶的四肢,如果發現手腳冰涼,表明保暖不夠,可以增加棉被或使用熱水袋保暖。
4、保暖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將新生兒抱在懷里,以自己的體溫為新生兒保暖。
5、如果在採取了一定措施後,寶寶的體溫仍然很低,爸媽要應立即送寶寶到醫院診治。
新生兒體溫過高發熱怎麼辦
新生兒發熱指體溫在37.4℃以上者。其原因可能有環境溫度過高,如睡熱炕,使用熱水袋溫度過高,或暖箱溫度過高,也可由於母親乳汁不足,喂養過晚,天氣炎熱或喂養不當引起嘔吐等出現一過性新生兒脫水熱。更多的原因是新生兒感染。如產前感染、羊膜早破、不潔的陰道檢查等,此多於產後1~2天即出現發熱。產後感染多發生在生後一周左右,常見肺炎,敗血症、臍炎、膿皰疹或膿腫。嚴重感染體溫反而不升。
新生兒出現發熱時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不主張給新生兒用退熱葯,因為一般常用的退熱葯對新生兒常有一些毒副作用。新生兒低熱不需要退熱,如果體溫高達38.5℃或39℃以上,可給予物理降溫,如「打包散熱」、降暖箱箱溫等,同時查找發熱的原因,如為環境溫度過高,則應調整環境溫度不要高於30℃;脫水熱時,應喂5%或10%的糖水,必要時可靜脈補液。有感染者,可選用適當的抗菌素治療。
新生兒低體溫應該如何預防
1.做好圍生期保健。做好圍生期保健(尤其是農村)和宣教加強產前檢查,防止妊娠並發症。避免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及產傷。
2.做好保暖。寒冷季節和地區應為產房裝配保暖設備,新生兒一旦娩出即用預暖的毛巾包裹做好保暖使新生兒體溫穩定,特別對高危兒做好體溫監護保證供給足夠熱量。
3.積極治療感染。積極治療引起硬腫症的基礎疾病如感染、顱內出血、畸形、窒息、產傷等。
如何判斷嬰兒發燒發熱
知道了新生嬰兒體溫波動的范疇,那麼年輕的父母就很容易判斷孩子是否發燒發熱了,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長期發熱對寶寶的身體影響不好,因此一定要做好嬰兒體溫的調控工作。
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寶寶發燒應急3要素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 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於前額,每3-5分鍾更換一次。
2.頭部冰枕:將小冰塊及少量水裝入冰袋至半滿,排出袋內空氣,壓緊袋口,無漏水後放置於枕部。
3.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孩子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4.酒精擦浴:適用於高熱降溫。准備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葯。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發燒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C. 人體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平均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高於腋窩的為發熱。
38℃以下為低熱,39℃以上為高熱。體溫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為正常體溫。口腔溫度計是測量口腔體溫的溫度計。兒童的正常體溫高於成人,容易波動。
一般來說,兒童的正常體溫約為37.37.2℃,少數兒童一天的最高體溫可達37.4℃。此外,兒童的體溫在一天內會有很大的波動。幼兒一天的溫差可達0.5~1℃,較大的幼兒一天的溫差可達1℃以上。飯後、運動後、洗澡後、哭泣後、大汗淋漓和炎熱的天氣後,下午的體溫更高。相比之下,早晨和睡眠時的體溫更低。
(3)人肚子溫度多少正常擴展閱讀:
較高等的脊椎動物如鳥綱和哺乳綱動物,逐漸發展了體溫調節功能,能夠在不同溫度的環境中保持體溫的相對恆定,這些動物叫做恆溫動物或溫血動物。還有一些哺乳動物如刺蝟等,則介乎上兩類動物之間。在暖季,體溫能保持相對恆定;到了寒季則體溫降低,蟄伏而冬眠。
人在嚴寒中原地踏步、跑動以取暖,均屬此種調節。人類能根據環境溫度不同而增減衣著,創設人工氣候環境以祛暑禦寒,則可視為更復雜的行為調節。
D. 人的肚子正常的時候是涼的還是熱的
要看環境溫度,大熱天太陽下肯定是熱的,
還要看跟什麼比較,
肚子應該跟腰背部溫度差不多。
E. 人體腹部的溫度最高是多少正常情況下是多少
在受到外界氣溫影響,人體腹腔溫度不一樣,在36度道37.6之間
F. 肚子溫度37.8度,四肢,頭36度左右。正常嗎
這個應該是正常的,在這個季節測量溫度,被蓋在裡面的肚子溫度高些很正常的,曝露在外面的頭部溫度低於37度,都是由於寒冷的外部環境導致的,不用擔心,沒有感冒發燒的跡象的
G. 人肚子里的溫度有多少度
人體一般36.5
H. 肚子里的溫度有多少度啊
大約三十度左右
所以夏天到了
不要大量吃冷飲
因為溫度差大
大量冷飲進入體內,很容易刺激胃腸道,引起血管收縮、黏膜缺血,從而減弱胃腸消化功能和殺菌力,造成痙攣性疼痛,甚至導致腹痛、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