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仙人掌養多少條合適

仙人掌養多少條合適

發布時間: 2022-06-09 22:52:05

『壹』 如何養仙人掌

仙人掌類花卉在栽培上分為兩大類:即地生類仙人掌和附生類仙人掌。這兩大類仙人掌花卉在越冬地對溫度、光照、水分要求迥然不同。但筆者認為,對它們的越冬管理都應從秋季開始。在仲秋之後, 掌類植株應盡量多接受光照。進入晚秋後應逐步節制澆水,直至停止澆水。必要時還可施少量氯化鉀液,以提高植株體液濃度,增強抗寒能力。在晚秋至初冬時,不要急於使掌類花卉過早入室。而應盡量使植株在室外接受白天的全光照,晚上低溫的鍛煉。如不遇寒潮,可使掌類花卉在晚間最低溫度降至4℃時才入室。中間不要間斷。經過如此處理的掌類花卉,一般對低溫的耐受能力有所增強,有利於越冬。 地生類仙人掌原產於乾旱地區,極耐旱,多具有休眠的習性。入冬以後,應絕對禁止澆水,保持盆土乾燥,促使其進入休眠狀態。如溫度不低於2℃-5℃,即可安全越冬。因為掌類植物在休眠期耐寒性最強。如在冬天進行不適當的澆水,打破了它們的休眠,恢復了它們的生理活性,則植株耐寒力降低,容易受凍腐爛。在越冬時如遇室溫太低,可將植株用塑料罩起保溫。甚至在必要時,可將植株用棉花和稻草包裹起來,連盆放入木箱和櫃中儲存起來。即使溫度在0℃以下,也能安全越冬。有時候在家庭栽花較多而空間有限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入冬後,待盆土偏干後,可將植株除去盆土,裸根用棉花稻草包裹起來,放入箱中或櫃中儲存起來,既節省空間,又保溫。待氣溫回升至10℃時,再將植株除去包裹材料,重新上盆,放置室內和乾燥處,使其逐漸適應日光,並在中午適當噴水,澆水,使其逐漸恢復生長。這樣做雖然對植株來年生長有些影響,但對於空間缺乏,保溫設施不好的家庭來說,也不失為一種越冬的好辦法。 附生類仙人掌原產於空氣濕度較高的熱帶雨林中,如曇花,令箭荷花,蟹爪蘭等。它們冬季也需要較高的溫度和空氣濕度,沒有休眠期,故越冬管理較地生類仙人掌難。需要為它們創造一個理想的越冬環境。筆者在南向的窗口旁裝配了一個5厘厚的玻璃箱,箱底鋪設了一層木炭灰,箱內裝有100w燈泡一支用於升溫,將仙人掌放置箱中,上罩以塑料薄膜,將盆埋於木炭灰中。天氣晴好時,適當掀起薄膜通風透氣,如天氣惡劣則蓋上塑料薄膜,必要時覆上棉被或草簾,點亮燈泡加溫。就是在晴天的夜晚,玻璃箱上也要蓋上草簾或棉被保溫。這樣箱內溫度一般維持在12℃-13℃間。平時可少量澆水,保持盆土處於半干狀態。平時還需酌情向玻璃箱壁灑水,使玻璃箱內保持較大的空氣濕度。這樣可滿足附生類仙人掌的水分需要,使植株維持低水平的生長,有利於第二年的生長開花。在此說明一下,如果沒有玻璃箱,用雙層塑料薄膜搭一個保溫棚進行相同的管理,也可使附生類仙人掌安全越冬。 由於仙人球的肉質花卉形態奇特,容易栽培,且能凈化室內空氣,許多人對蒔養仙人球甚感興趣。那麼,怎樣才能養好仙人球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溫度仙人球性喜高溫、乾燥環境,冬季室溫白天要保持在20℃以上,夜間溫度不低於10℃。溫度過低容易造成根系腐爛,但溫度過高,又易發生介殼蟲危害。 光照仙人球要求陽光充足,但在夏季不能強光暴曬,需要適當遮擋。室內栽培,可用燈光照射,使之健壯生長。 土壤仙人球宜於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長,室內栽培多選用人工培養土,通常用草炭土和細沙各半混合配製;也可用粉碎後的松針加入細沙,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栽植。 澆水仙人球要求乾燥環境,怕盆土積水,通常要保持盆土「見干見濕」。最好使用經過晾曬的水澆灌。 施肥仙人球換盆土時,在盆底要少量施入基肥,例如馬蹄片、豆餅或麻醬渣。生長期每半月澆灌一次經過發酵的有機肥液肥(濃度以20%為宜),切忌肥料濃度不能過大。 病蟲害防治在高溫、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容易發生病蟲害。病害可噴灑多菌靈或托布津;蟲害可噴灑樂果殺除。無論噴灑哪種葯液,都要在室外進行。 仙人球可進行嫁接繁殖,一般採用平接法,砧木可選用三棱箭或健壯的片掌,具體做法:首先將砧木頂端切掉,將接穗基部橫切,將兩者對接,然後用線繩捆綁。兩周後,將線繩去掉即可。 仙人球的老化是從底部開始,當出現老化之黃色等時,用毛筆對球體塗抹不兌水的雲大120幾次就可使黃色褪去,使仙人球返老還童,這是我的經驗。雲大120是含有激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高濃度時對球都無害。它比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反作用小。 在農葯店裡可以買到這種葯。 仙人球的護理 仙人球喜歡陽光,不怕干.所以在春夏時應每月澆水1次.冬天時2-3個月澆水1次.注意,澆水時一定要澆透;換盆應在春天進行,剛換盆的仙人球不可馬上澆水,應該在1周後才澆.栽培仙人球應用平底的瓦盆,裡面的土最好採用1份沙1份土1份骨粉的比例混合,1年施2次薄肥,這樣你就能養好仙人球了. 仙人球原產阿根廷及巴西南部,是多年生多漿肉質植物。其莖圓球形,單生或叢生,老株圓筒狀。夏季開花,花著生於球體側方,多數品種的花為喇叭狀,白色,具芳香,果肉質。仙人球喜光,但夏季忌長期烈日直射,忌蔭蔽,不宜久置室內。要求中等肥沃、排水透氣良好、含石灰質的沙壤土。仙人球的繁殖主要是用分莖扦插繁殖,亦可嫁接。在生長季節從母球上剝取仔球分植,也可將小球嫁接在其他柱形或藤狀的仙人掌的頂端,培育成新的景觀。盆栽仙人球可用腐葉土、園土和粗沙各3份,再加草木灰1份混勻配製的培養土。上盆、換盆最好在早春進行。盆的大小,以能容納球體而略有空隙為好。上盆時,盆底墊一層約3厘米厚的碎瓦片或礫石,以利排水。栽植深度以球體根頸與土面相平為宜。新栽的仙人球不要澆水,每天僅噴水2至3次即可。半個月後可少量澆水,1個月左右長出新根以後,可逐漸增加澆水量。在栽培時要注意仙人球的澆水,以保持盆土不過分乾燥為宜。溫度越低,越要保持盆土乾燥。隨著溫度的升高,植株休眠逐漸解除,澆水量應逐漸增加。但在炎熱的夏季要適當控制澆水,並將盆花放蔭蔽處,待伏天過後,天氣轉涼,再恢復正常澆水。生長季節每半月左右施一次稀薄液肥或復合花肥,冬季和炎熱的盛夏停止施肥。夏季除遮陰外,還要注意通風良好。栽培中光照不足、過度蔭蔽或肥水太多,都可導致不開花。北方地區春季天暖後可將盆花放室外向陽處養護,入冬前移入室內放向陽處,室溫保持在5℃以上即可安全越冬。 仙人球栽培管理簡便,主要是掌握好澆水。每年早春進行換盆,換盆時要剪去一部分老根,晾4-5天再栽植。載植不要太深,以球體根頸處與土面相平為宜。新栽的仙人球不要馬上澆水,每天噴水霧2-3次即可。半月後可少量澆水,1月後新根已出時,可逐漸增加澆水量。冬季休眠要節制澆水,保持盆土不幹為宜,在取暖條件較好的室內,在晴天上午可正常澆水。由春至夏,隨著溫度升高,澆水次數、澆水量都可逐步增加。它需高溫高濕的環境,但在高溫雨季要適當節制澆水,並放置通風良好的蔭蔽處。伏天過後,天氣轉涼在恢復正常澆水。再生長季節每10天或半月施1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冬天不必施肥。 入秋後,氣溫不斷下降,特別晚間氣溫更低,有寒流時,夜間有時會出現早霜,這時仙人球的生理活動趨向緩慢,球體消耗水分也顯著減少,因此澆水必須控制,如果是晴暖天氣,一般每星期澆水二次,隨著秋天氣溫轉涼,每星期澆水一次或兩星期澆水一次,陰雨天水分蒸發慢,切忌不能澆水,否則造成土壤過濕,容易爛根,造成仙人球體死亡。入秋後,仙人球類更不能多施肥,一般每月施肥液一次為宜,到寒露節時,就要停止施肥,如果這時施肥,仙人球繼續生長,球體生長部柔嫩而減低其抗寒性,進入深秋,晝夜溫差懸殊,柔嫩的仙人球體易造成凍害。 到了初冬,天氣轉冷,仙人球便要搬入室內常見陽光的地方,如果溫度低於5℃時,較小的球體可用罐頭瓶罩起來,大的球罐頭瓶裝不下,可用塑料袋把整個盆套起來;如果仙人球較多,可根據球的數量,釘一個木箱(紙板箱亦可)把球放入箱內,然後用塑料膜罩起來,注意箱子密封不要透氣,最好在箱內裝上一個40瓦的燈炮,當天氣預報溫度在到零度時,晚上開燈保溫,再用舊布做一個棉套子套在球箱外層,這樣可以做到三角安全保溫過冬。晴暖無風天氣可經常提出曬曬太陽,這樣形成罩內溫暖小氣候,罩內溫度一般能保持在5℃以上。嚴寒天氣,千萬不要把塑料膜揭開看球,因為球和三角突然遭到冷風侵襲,球要萎縮、三角要凍壞。 仙人球在過了嚴冬之後,還得注意春天出室這一關。春天時暖時冷,氣候多變,千萬不要著急過早出室,更不要在早春澆水,否則一冬天的辛勤養護將毀於一旦,一定要到穀雨前後,氣溫穩定了,才能搬至室外,進行正常養護管理。

『貳』 要怎麼養仙人掌啊

養的時侯注意幾點;仙人掌、仙人柱、仙人球等植物澆水的原則是待土干透了就澆一次。因為它們怕澇,但是植物都需要水的。不要以為它們長在沙漠里就不用澆水哦。
春秋兩季為仙人掌類植物的生長期,夏冬兩季為其休眠期。仙人掌在生長期內特別需要施肥和澆水。若缺了它們,仙人掌便不會開花。
在仙人掌生長期間,隨時都要保持土壤濕潤,在休眠期的夏天也需澆少量水,澆水不以天數為界,而應看土的濕度,每次澆水必須使土濕透,待土干透了再澆。在成都等地方,仙人掌類植物只有冬天絕對不能澆水。乾燥的地區則冬天也能適當澆少量水。
仙人掌類植物缺不得鐵、硼、鈣等微肥,正確施肥方法為:在生長期內,一般每周施一次,選肥應選高磷高鉀而低氮的復合肥,將含有微肥的復合肥稀釋成2—4‰的濃度進行葉面施肥,把球體全部噴濕。
黃了萎縮了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缺水,一個是缺陽光。
綠色植物需要陽光照射才能正常合成葉綠素,呈現出健康的綠色來。
比如曬蘿卜條時蘿卜漸漸萎縮了,就是因為失水萎蔫。植物需要一定的「水壓」來維持細胞硬挺。
而缺陽光,是因為仙人掌的養分主要儲存在肉質莖里,缺少陽光光合作用不充分,養料被消耗了,所以就萎縮了。

『叄』 一個房間最多能養幾盆仙人掌

其實哪一種植物都會吸氧的.只是有分時間.白天,植物吸叫陽光就是進行光合作用,就會放出氧氣.晚上植物沒有太陽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就會吸氧!所以白天你在房間里放植物是可以的.只要晚上把植物拿出陽台就行了!

『肆』 仙人掌怎麼養

很多家庭喜歡養植仙人掌。但也聽周圍同事朋友說到,仙人掌雖然喜歡,但養植的時間長不了。不是爛根了,就是仙去了。小編也非常喜歡仙人掌,家中也養了好幾盆。所以,對於養植仙人掌有一些自己的體會與收獲,與大家分享如下。

『伍』 仙人掌有哪些種類該怎麼養

墨西哥米邦塔食(菜)用仙人掌,西哥金字塔食(菜)用仙人掌,墨西哥皇後果用仙人掌,西班牙可觀賞的食用仙人掌,墨西哥無刺食(菜)用仙人掌,墨西哥飼料用仙人掌,生長在我國南方一帶的野生仙人掌,以色列無刺菜用仙人掌。
仙人掌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地方,植物所需的養分和水絕大部分是從土壤中吸收,因此土壤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直接的關系 。盆栽的仙人掌類植物一般要求排水透氣良好的石灰質砂土或沙壤土,過分肥沃和含過多可溶性鹽的土壤,容易引 起根系腐爛,造成損害。則是「不幹不澆,寧干勿濕」。
培養土的調制比例,還應根據仙人掌類植物的種類,植株大小、氣候條件等不同,在實際應用中加以調整。如幼齡 的植株,生長期需要多量的氮肥和水分,培養土中腐葉土比例就應適當增多。在雨量較多,空氣濕度大的地區,可 提高河砂的比例,保持盆土通氣和排水良好。又如放在室外陽台上的盆栽仙人掌,盆土水分容易蒸發,可適當增加 園土和腐葉土的比例。有時也有用泥炭土或熏成炭的稻殼代替腐葉土,效果也很好
2、施肥方法
在仙人掌類植物生長季節需要適當施肥,尤其對幼苗和砧木根系發達的嫁接種更為重要。追肥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餅 水,魚腸水、臭雞蛋水等液肥,並要注意濃度,淡則效果不大,過濃容易燒根。家庭栽培製造液肥方法是將輾碎的 豆餅、魚腸等放入一加蓋的廣口瓶內,加2~4倍的水,瓶上部要留出三分之一空隙,使其發酵,腐熟後將上部的澄 清液加水10~20倍,每隔15天施用一次。
對一些喜石灰質土壤的地生類仙人掌,在生長期內可施石灰水2~3次,防止盆土的酸化,方法是用2斤水加1兩生石 灰,充分攪拌,溶化沉澱後,使用上面的澄清液澆灌,此液可再加水重復使用多次。
3、澆水方法
仙人掌類植物雖是一種比較耐乾的園林花卉,但在栽培管理上仍應根據種類、季節和植株大小的不同,合理地澆水 與噴水,避免因過度缺水而引起植株皺縮和提早衰老。
澆水量宜與氣溫成正比,在5~10月的生長季節內採取多濕管理,盛夏氣溫高,蒸發量大,需要每天澆水,澆水時 間以早、晚為宜。雨季空氣濕度大,蒸發量小,應保持盆土半墒,以防爛根爛莖。晚秋開始隨著氣溫下降,澆水應 相應減少。
冬季要嚴格控制水分,保持土壤不過度乾燥即可,溫度愈低愈應保持盆土乾燥,一般l~2周澆水一次,在晴天午前 進行,應注意不要使水碰到仙人掌的莖部,否則容易引起爛莖。3~4月溫度回升,澆水要掌握間干間濕,干透澆足 的原則,以滿足仙人掌解除休眠恢復生長的要求。
4、溫度要求
仙人掌類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最高不超過35℃,最低不低於5℃。冬季保持5℃以上溫度即可安全越冬,並 且盆土越乾燥越耐寒。冬季的溫度要相對穩定,晝夜溫差過大,容易產生凍害。春季氣溫達到15℃以上時,開始生 長,盛夏氣溫達35℃以上時,開始進入休眠,入秋後恢復生長。
5、光照要求
仙人掌類為喜陽光植物,屬強陽性,在強烈的陽光照射條件下才能花朵鮮艷。因此,應給以充足的光照,尤其在冬 季更需充分的光照。一般高大柱形及扁平狀的仙人掌類較耐強光照,夏季可以放在室外而不需遮蔭。而較小的球形 種類和一般仙人掌類的實生幼苗,都應以半陰為宜,避免夏季的強光直射。
6、移植上盆方法
春季4~5月,當氣溫回升至15~20℃以上,仙人掌類植物開始生長時,是最適宜移植上盆的時期。也可在秋季9~ 10月進行移植上盆。
盆栽用的花盆,以透氣良好的素燒泥盆為佳。少數直根性、肉質或球根狀的種類要求用較深的花盆,而一些根系不 發達的仙人掌可種在較淺的盆內。過大的花盆往往造成土壤過濕,太小的花盆根部發育受到限制,均不利於仙人掌 類植物的生長發育。
盆栽的仙人掌,在移植前2~3天內不要澆水,使盆土乾涸,以便於帶土從盆中扣出。扣出後,將下部陳舊的土壤和 枯根除去,過長和盤曲的根須也應剪去,如發現有爛根,應將腐爛部分全部清除,直至露出健康的根部為止。傷面 較大的可塗以草木灰或硫磺粉,待傷口處稍晾乾後再上盆。
上盆前,不論是新盆或舊盆,都要洗擦乾凈,並使其充分吸水後方可使用。上盆方法是先在盆底小孔處置放碎盆片 和石礫、貝殼等,深度以盆深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為度。移植上盆後放在陰涼處,當時不澆水,過數天後方可澆 一次透水,逐步移至向陽處,春季移植的在半月內不宜施肥,秋季移植至翌年春季才能施肥。
7、注意事項
(1)仙人掌類植物的幼株應每年換盆一次。成長的植株不需年年換盆。但經過一定時期後,盆中養分趨向耗盡, 根系充滿盆土,或由於經常澆水,盆土變得堅硬板結,不利排水與透氣,容易引起根部腐爛。因此,一般每隔2~3 年換盆一次。生長迅速的品種換盆時可比原盆大些,以原盆能套進新盆為合適。在培養過程中,應經常疏鬆盆面表 土,使土壤通氣良好,以利根系生長。
(2)在栽培管理上經常保持一定程度的乾燥和光照充足的植株,莖色較淡,生長遲緩,但刺座和刺發達、粗壯而 美觀。經常處在高溫高濕和光照條件較差的植株,則生長迅速,莖質柔軟,色澤鮮麗,但刺座和刺生長不發達,色 澤特點不明顯,如紅色刺往往變成黑褐色。所以澆水的多少,還應根據培養的目的而給以調整。
(3) 澆水與噴水用的水質,以不含過多的氯化鈉及其它鹽類為宜。一般雨水、井水都可,但水溫不宜過低,以接 近氣溫最好。自來水則應放入缸內放1—2天後再用。如家庭養魚,用魚缸水澆灌盆花更為相宜。

『陸』 養仙人掌應該怎麼養

1、氣溫條件。食用仙人掌原生長於熱帶地區,中國廣東、廣西、海南、雲南、貴州、福建及四川南部最低氣溫不低於0度的地區可露天栽培,其它地區採用大棚種植,東北寒冷地區溫室還必須增加取暖設施。食用仙人掌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度-35度,20度以下生長緩慢,10度以下基本停止生長,0度以下有被凍死的可能。盛夏氣溫35度以上時,仙人掌生長緩慢呈半休眠狀態,待秋涼後再恢復生長,此時如要讓其生長,應及時用遮蔭網遮擋強烈陽光,達到降溫目的。食用仙人掌在我國南方地區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北方地區以春、夏、秋為佳。每年的4-5月份和10-11月份是其生長的最旺盛時期。

2、土壤要求。食用仙人掌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南方的紅土、黃土以及北方的票鈣土、黑鈣土等都能生長,尤以沙壤土栽培最佳。土壤應具備以下條件:(1)、背風向陽,排水、保水性好;(2)、土質疏鬆,透氣性好;(3)、呈弱酸性或中性;(4)、含有一定的腐殖質、有機質。對於過粘的地塊,可向土中摻入沙土或河沙,均勻地撒在地表約3-5厘米,然後充分混和。深翻後,充分耙細、耙平,再後做床。苗床以南北向較好,既美觀,又有利於透光。苗床寬度一般為1.2米左右,床間溝0.3米左右。

3、水份要求。雖然仙人掌是植物界里奇特種類,但它仍是植物的一種,其生命活動依然離不開水。種苗生長過程在不同季節里,對水份的要求也不相同。春旱秋冬季節因外界氣溫低,陽光也不強烈,只需要適量澆水就行。隨著氣溫升高,仙人掌生長旺盛,就要充分澆水。盛夏陽光強烈,氣溫過高,仙人掌出現短暫休眠,此時宜節制澆水。寒冷的冬天,仙人掌進入休眠狀態時,在保持苗床稍微濕潤的情況下,可停止澆水。澆水要見干見濕,即一次澆透,多日不澆,如果澆水太勤,水份過多,不僅未能促進生長,還可以引起爛根,危及仙人掌生長。夏天高溫期,澆水要選擇在早晨和傍晚時進行。空氣濕度對食用仙人掌的生長關系密切。濕度太低,影響生長和發芽;濕度太高,易引起仙人掌及根部腐爛。仙人掌除了通過根部吸收水份和養料外,它的莖部也具有輔助功能。適宜仙人掌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70%。

4、選地、整地和做畦。仙人掌喜歡陽光,害怕潮濕。它的根不能長期浸水,所以在選擇土壤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沙質土壤。這樣的土壤排水性能很好,選擇中性或者微酸的土壤有利於仙人掌生長。選好了種植地後,要翻耕和平整土地,使土壤松軟透氣,有利於仙人掌種苗的扦插和移植苗的生根,在整地的時候要把腐熟的有機肥施到地里做基肥,把肥和土均勻混合,施肥量是2-3噸/畝。接下來是作畦。根據仙人掌的生長特性和今後操作上的方便,要進行作畦。畦寬為80cm,畦高為15-25cm,畦與畦之間的距離為40cm。畦作好後,要根據當地降水量,在仙人掌種植的低里和地邊挖好排水溝,便於及時排水,不能讓土壤裡面窩水和滯水。如果在平整土地時沒有施基肥,可以在作好畦後,在畦上開溝施肥,施腐熟有機肥2-3噸。每畦開2溝,兩條溝的位置分別在距離畦邊20CM地方,溝深10CM左右,施肥之後把土復平。

5、扦插。食用仙人掌是無性繁殖,不是靠種子繁殖,它的種苗就是掌片。其方法是,當新芽生長半年以上,肉質莖(掌)半木質化時用利刃沿基部割下,切口用石灰水消毒後放在乾燥的地方晾曬5-7日。待傷口稍干癒合後,扦插即可。掌片的長軸以南北方向為宜,即掌片的一面朝東,一面朝西,這樣兩面受光均勻,有利於光合作用進行,防止是日光病害。掌片插入的深度以掌片高度的三分之一為宜。在保持掌片直立不倒的前提下,地面以上部分稍大為好,埋土過深容易引起地下部分腐爛。每畝栽2000株為宜,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進行刨穴(註:應選擇晴天,扦插後應有幾天不下雨的適應期,扦插後也不要澆水)。

6、施肥。食用仙人掌雖耐瘠薄,但對於疏鬆、肥沃的土壤仍是情有獨鍾,可採用腐熟的雞糞、牛糞、豬糞、人糞或餅肥作肥料。春秋兩季是仙人掌生長旺盛期,可每15天施肥一次;夏季高溫期,仙人掌處於半休眠狀態,宜暫停施肥;秋冬天氣轉涼,仙人掌生長緩慢,僅可少量施以淡薄肥水;冬季注意節制施肥。施肥可與澆水有機結合,晴天要選擇在早晨或傍晚時進行。對食用仙人掌施肥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隨仙人掌生長年齡逐年增大而增大用量;(2)、寧淡勿濃、薄肥勤施;(3)、施肥數量配比均依生長和土地肥瘦等具體情況而定,不可機械照搬。"焦泥灰"既有氮、磷、鉀及多種微量元素的肥效,又能起到疏鬆土壤、改良土壤結構的作用,且容易製作,在農村來源廣,是食用仙人掌很好的農家肥之一。另外,如餅肥、畜欄肥、雞糞、骨粉、蛋殼粉等,可摻入人糞尿拌勻充分腐熟後曬干,到時添加入焦泥灰,在畦間根外鬆土時使用效果更好。

7、澆水、除草。扦插初期沒有生根之前是不需要進行澆水的,在生根之後,生長的旺盛時期,仙人掌對水分的需求是比較大的。如果自然降雨量過少,或者是在保護地種植,在土壤地表15厘米以下,如果用手捏土不成團,就需要補充水分。要把水一次灌透。從我國的降雨情況看,更重要的是排水要及時,不要滯水。如果排水不及時,積水過多,會造成個別仙人掌的根部腐爛,這時就要及時將腐爛部分割除。由於仙人掌在生長過程中肥料的供應很充足,在種植地里會有很多雜草生長,所以在仙人掌的生長過程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時清除雜草。

8、整枝壯苗。種片發芽後(即第二層)一般留2-3個芽,具體要看芽的生長情況。如果芽片生長與仙人掌方向一致(即側芽)以及出現殘缺、畸形的應除掉。另外,生長不對稱的芽,也應除掉一部分。壯苗的要求是粗壯、對稱、無病蟲斑。這樣的植株既造型美觀,又不易倒伏。

9、嫩葉採摘。食用仙人掌一次種植,可連續採收10-15年。穩妥的採摘方法是:新芽生長半年後,再長出嫩片時開始採摘。採用生長15-40天的嫩片,用利刃沿基部切下。在氣候適宜,生長旺盛的季節里,每周都可採摘一次。采割過早會影響產量,采割過遲則酸味濃,因此,一定要掌握好采割的時間。嫩片一般在15-35天內采割,莖片越老,酸度越高,嫩的莖片清香可口。一般在下午採摘,採下的嫩片在常溫下可保存15天以上,冰箱保鮮40天以上。

二、冬季溫度管理

溫度條件的管理是種植管理的重要環節。食用仙人掌習性喜溫,抗寒力較弱,如不能創造良好適宜的溫度條件,其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所以,食用仙人掌溫度管理很重要。

塑料大棚的保溫增溫措施:1、選用優質薄膜,通過增加進入棚內的光照,提高地熱貯存。優質薄膜要耐低溫、抗老化。2、在大棚周圍挖防寒溝,深度以當地凍土層為准,寬度50-70厘米,內填馬糞、鋸末或秸稈、稻草等,上面蓋土踏實並使之略高於地面,多層覆蓋,除外層覆蓋薄膜外,在距大棚膜下20-30厘米處橫向拉鐵絲數道,鐵絲上掛薄膜或無紡布,白天拉開,夜間合攏,形成二層薄膜覆蓋,可使最低棚溫升高2度。除此之外,還可採取大棚內扣小拱棚,棚室外夜間加蓋草簾、棉被等方法。這些方法在光照較好,早春溫度低,晝夜溫差大,溫度變化不定的北方地區有很好的實用效果。大棚內兩邊加小拱棚,塑料大棚內的溫度分布是不均勻的,白天上部溫度高,下部溫度低;夜間下部溫度高,上部溫度低;棚中間的溫度高,兩邊溫度低。因此,常常會造成仙人掌長勢"中間大,兩邊小"的現象。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在大棚兩邊設小拱棚,促使棚內仙人掌同步均勻生長。

除保溫增溫外,溫度條件的管理還包括降溫。主要採用通風降溫。當大棚內溫度上升到食用仙人掌的適宜極限(35度)時,要及時開門通風降溫,也可掀起大棚兩邊圍裙,通過兩側放底風來進行。天晴時(主要是中午),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逐漸加大通風面積和延長通風時間。採取由專人負責,隨天氣變化實行"早開門晚上及時關門"的管理辦法能有效延長仙人掌的生長時間,提高產量。

日光溫室的增溫保溫措施。牆體:後牆及山牆是寒風侵襲的主要部位,為了使其充分發揮蓄熱隔熱的保溫作用,目前大多數地區多用土築牆或毛石砌牆,並在牆後培防寒土,寒冷地區,牆體厚度可達1米以上。如用磚砌牆,提倡用空心牆,內填隔熱材料,以提高保溫效果;還可在牆外設置風障,並在牆和風障之間填充稻草。後屋頂:後屋頂也是寒風侵襲的關鍵部位。為了提高其蓄熱保溫性能,可以採取兩項措施:一是建造溫室時後屋頂的仰角大小要適宜,一般為30-40度;另一是後屋頂的覆蓋材料以質輕、堅固、不漏、保溫好的材料為宜,最好採用多層復合結構。如東北地區常用的是:第一層用玉米秸、高梁秸墊鋪在檁木上做房泊;第二層抹兩遍草泥,中間夾一層地膜,並與後梁形成一體,防止透風;第三層堆30-40厘米厚亂稻草;第四層鋪整捆玉米秸或稻草。前屋面:前屋面是溫室的採光部位,也是夜間的主要散熱部位。因此,用草簾或紙被覆蓋顯得極為重要。草簾多用稻草或葦子編成,紙被則用多層牛皮紙縫制。紙被一般覆蓋在草簾裡面,草簾可以單層,也可以雙層。此外,在溫室內設保溫幕或小拱棚可以提高室溫2-3度,如同時使用,效果更好。防寒溝:防寒溝對溫室的禦寒保溫有一定的效果。其方法是在溫室四周,特別是前端挖深與凍層深度相同,寬50-70厘米的土溝,內充秸稈、稻草等防寒物,並用土覆蓋,土堆稍高地面較好。在溫室門口設耳房並掛雙層門簾也有助於溫室保溫。同塑料大棚一樣,在積極做好各項保溫禦寒工作的同時,還需注意溫室降溫問題。在晴天中午,溫室內氣溫度升高到仙人掌發育適宜溫度以上時,進行降溫處理。最常用的降溫方法,就是通風換氣。

此外,不論是塑料大棚還是日光溫室,溫度管理還需注意以下幾點:1、根據氣溫變化情況,秋季應及早覆蓋薄膜,以確保地溫不會隨氣溫的下降而下降。春天氣溫未穩定在仙人掌適宜生長溫度以上時,不要急於過早敞開大棚,應根據氣候變化特點逐漸放開,以防氣溫突然下降,影響仙人掌生長。2、要安排專人負責草簾每天的揭蓋工作。草簾揭蓋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應根據氣溫和光照情況靈活掌握。上午揭的過早,下午蓋的過晚會影響溫度;上午揭的太晚,下午蓋的過早,則會影響光照。如遇氣溫過低的陰天,草簾也可不揭起。3、降雪後,應及時清掃棚上積雪,以防壓塌大棚。

採暖溫室加溫措施:1、結構。採暖溫室的建造結構與日光溫室基本相同。這種溫室首先採光要好,要能充分利用太陽光的熱能,並有很好的保溫設施,在此基礎上,再另外安裝加溫設施。目前,加溫措施主要有煙道加溫和水暖加溫,加溫設施一般放在溫室的後牆處或後牆和溫室的前沿同時加溫。(1)、煙道加溫。這是一種較為簡易的加溫設施。施工簡單,成本低,熱能利用率低,一般為25-30%,適合於簡單的小型溫室使用。主要有爐灶、煙道、煙囪三部分組成。用煤燃燒釋放的熱量,通過爐灶的煙道散熱以提高溫室的溫度。煙道加溫要加強管理,防止產生煙害。(2)、水暖加溫。水暖加溫系統主要有輸送管,散熱器和鍋爐組成。加溫時用燃料將鍋爐內的水加熱,熱水通過管道進入溫室內鐵管或暖氣片等散熱器,熱水冷卻後再回到鍋爐,重新加熱,再進入循環。這種加溫方式主要適用於大型溫室或溫室群。熱水加溫不僅可以加熱氣溫,還可以在地下一定深度鋪設管道,加熱地溫。2、性能特點。溫度易於調節,蓄熱、保溫效果好,抵禦惡劣天氣的能力強。3、適宜區域。主要適用於華北北部、內蒙古、東北等冬季寒冷的地區使用。

三、常見病、蟲害與防治

預防病蟲害是仙人掌種植管理技術的重要一環。常見的仙人掌蟲害有紅蜘蛛、介殼蟲、鼠婦、地老虎、螻蛄等。一旦發現蟲害,要及時捕捉。無論蟲害、病害均應遵循「防重於治」方針。及時清除雜草,定期疏鬆土壤。因濕度與溫度的變化,時而太潮濕,時而太乾燥,溫度忽高忽低,都會促進病菌和蟲害的滋生。要加強管理,改善栽培環境,消除害蟲及病菌的滋生條件,做到防患於未然。

仙人掌的常見病害有斑點病、凹斑病、赤腐病、菌核病、銹病等,其中的一些病害往往是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一般來說,溫室大棚的仙人掌比露天栽培的易患病害。如"斑點病",常見的是黑斑病,仙人掌、蘆葦屬類植物最容易引起此病,原因是光線不足,濕度過高。又如「赤腐病」,這是一種細菌引起的病,植株如遭蟲咬食,或者切頂繁殖時傷口沒有及時處理,或因天氣潮濕尚末乾燥結膜,那麼晚上很容易遭細菌侵入而患此病。另外土壤過分潮濕、施用末充分腐熟的肥料後也容易引起此病。初時只見幾個赤褐色小點,以後增多並擴大,最後使莖片甚至植株全部腐爛。預防赤腐病除管理應跟上去外,在切頂繁殖時應注意:仔莖必須待傷口涼干後扦插,插後一段時間內切忽澆水,母株上的傷口要塗上木炭。斑點病中常見的黑斑病,在莖片上能分辨出一點點黑斑點,這種病斑會慢慢擴大,嚴重時會使莖片或植株腐爛死亡。防治該病,平時澆水時不要從頂部淋水。環境也不要過分潮濕。菌核病的病菌自根部侵入,使莖基部軟化腐爛。發病時可在土壤表面看到白色菌絲密布似蛛網一般,病株腐爛處可見粉紅色菌核。該病嚴重時可蔓延到其他植株,所以應撥除病株。銹病發病初期在莖表皮發生腫狀小點,中央呈黃色或赤褐色,以後慢慢向周圍擴大,好似莖片上銹跡斑斑。引起這種病的原因也是大棚內濕度過大,或從植株頂部直接淋水等。防治方法除管理上重視外,採用定期噴施「植物農葯」便可避免。對於剛剛種植後的仙人掌種片,必須每天仔細觀察,發現腐爛嚴重者,要及時拔出,用利刃削掉腐爛部分,放在乾燥的地方晾曬5-7日重新定植。

現介紹一些植物農葯供大家參考。1、桑葉:1公斤桑葉加入5公斤水煮1小時,濾液按1:4比例稀釋後噴灑,可防治紅蜘蛛。2、側柏:葉搗爛後加等量水揉搓,榨出原液,加水2倍噴灑,可防治螟蟲和蚜蟲。10倍水溶液對銹病有明顯效果。3、苦楝:鮮葉曬半天後切粹,加水,液水比例1:2,煮沸50分鍾後過濾,並在濾液中加0.3%洗衣粉或肥皂。用時再加水1倍,可防治紅蜘蛛、介殼蟲、鼠婦等。將苦楝葉曬干後粉粹,每畝地散施10-15公斤,可防治蠐螬、地老虎、螻蛄等地下害蟲。4、楓楊:鮮楓楊葉搗爛,每畝食用仙人掌苗圃或栽培地埋入75-100公斤,既可做綠肥,又可防治蠐螬、地老虎、螻蛄等。5、臭椿:葉1公斤,加水3公斤,過濾後噴灑,可防治蚜蟲菜青蟲。臭椿樹皮15倍水浸液噴灑植株,可防治銹病。6、柳葉:搗爛加水3倍,浸泡1天或用鍋煮半小時,濾去渣直接噴灑,可殺死紅蜘蛛、蚜蟲、螟蟲等害蟲,有效率在85%以上。7、桃葉:鮮桃樹葉5公斤,加生石灰50克,兌水75公斤,浸泡1天後,把桃葉撈出擰干,將浸液過濾噴灑,用來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害蟲,效果極佳。對大多數常見害蟲有較強殺滅功效。8、鬧羊花:葉或花碾成粉或浸出液,防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蛞蝓、蝸牛、粉虱等。9、大蒜制劑:大蒜1公斤加少量水搗爛如泥,每公斤加水5公斤噴灑,可治紅蜘蛛、蚜蟲、介殼蟲等。可以作為植物農葯的植物還有不少,比如:苦參、魚藤、巴豆、除蟲菊、博落回、罄粟等。對農作物及蔬菜、花卉等的真菌病、細菌病、和病毒病確有防治療效的植物有葫蔓藤、黃柏、大黃、連翹、板藍根、煙草和茶籽等。

『柒』 仙人掌千手觀音一盆栽幾棵好

兩個差不多吧
千手觀音仙人掌怎麼養——注意水分
現在的千手觀音仙人掌需要怎麼養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給千手觀音仙人掌適當的水分。千手觀音仙人掌並不需要很多的水分,適當的水分,一周一次,或者一周兩次的澆水就足夠了。千萬不要每天給千手觀音仙人掌澆水,過多的水分會讓千手觀音仙人掌根部腐爛。

千手觀音仙人掌怎麼養——注意光照
適當的光照對千手觀音仙人掌的生長有很大的好處。千手觀音仙人掌是喜歡陽光的,但是過度暴曬也不利於千手觀音仙人掌的生長,每天五六個小時的光照時間,對於千手觀音仙人掌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千手觀音仙人掌怎麼養——注意溫度
千手觀音仙人掌的種植還需要注意適當的溫度。千手觀音仙人掌的耐熱能力是比較好的,或者說千手觀音仙人掌是喜歡溫熱的環境的。如果在冬天很冷的時候,千手觀音仙人掌需要移入到溫室中,否則容易因為低溫問題對千手觀音仙人掌造成凍害。
千手觀音仙人掌怎麼養——注意施肥
對千手觀音仙人掌施肥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說需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施肥過多,千手觀音仙人掌會吸收不了。每次使一點翠姆肥料,但是多次進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少吃多餐」是不錯的施肥方式,效果也比較好。
千手觀音仙人掌怎麼養——注意病蟲害
另外,千手觀音仙人掌怎麼種植,還需要我們注意病蟲害的問題。有的人以為千手觀音仙人掌是不會有病蟲害的,這是錯誤的認識。千手觀音仙人掌也是有病蟲害的,發現了苗頭之後一定要積極處理,不要讓事態變得嚴重。

『捌』 仙人掌養幾盆好

2棵差不多了,一個在電腦旁,一個在陽台

『玖』 如何養仙人掌

仙人掌很好養的,只要注意幾點就可以了...

養殖仙人掌要注意的事項和方法:
1、溫度,一般溫度不是什麼大問題,室內的溫度足夠;
2、水分,仙人掌切忌水大,但也不能不澆水:

2.1、夏天,半個到1個月一次透水;最熱的時候可以一周一次小水;

2.2、冬天,1到2個月給一次透水就可以了;
3、位置,夏天放在戶外就可以,冬天最好放置在室內,位置盡量遠離窗戶,以免窗縫漏風直吹;
4、陽光,最好能見到光的位置,如果必須養在室內,也要選擇一個適合的日子,讓它曬曬太陽;
5、基質,基質最好採用透水性好一點的土質(沙、趾石、珍珠岩等),如果已經有基質的也可以不換,或者在原有土質中拌入一些透水的基質,這個倒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如果本身基質的透水性一般的,澆水的次數再減少一些就可以了。

ps.
仙人掌不吸收輻射,不要長期放在電腦旁邊,要給它曬太陽...

『拾』 仙人掌的養殖方法

食用仙人掌是一種比較奇特的植物,作為食用品種,它具有蔬菜功能;作為仙人掌植物的一族,它又具有花卉的特徵。因此,食用仙人掌既可以大田種植,也可作為觀賞盆景而在室內(庭院)栽培,還可以作為熱帶植物或觀賞性熱帶花卉--園林綠化的優良品種而在學校、公園、道路綠化帶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公共綠地上栽培,與一般花卉植物相比,室內盆栽(包括賓館飯店廳堂、辦公室、會客室、會議室、休閑娛樂場所、居民卧室、天井、陽台)更具有實際和推廣價值。 室內盆栽仙人掌與大田種植食用仙人掌相比,其栽培措施、技術要求有所不同。花盆從質地來區分,可分成七大類型百餘個品種。不同質地的花盆對食用仙人掌的生長發育有不同的影響。為了便於大家選好花盆,現將適合仙人掌生長的四種花盆作一簡要介紹。瓦盆:用泥燒制而成。該類花盆透氣透水性好,非常適合食用仙人掌根系生長,且價格便宜。其缺陷是製作比較粗糙,不適宜直接在廳堂、居室等醒目位置擺放,如在庭院、陽台栽培,倒是頗為理想。陶盆:也稱紫砂盆,是我國特有的實用工藝品,產自江蘇宜興。該類花盆精美雅緻,款式、色彩多種多樣,透氣性較好,價格適中,是家庭盆栽食用仙人掌的理想盆體。瓷盆:用瓷泥燒制而成。該類花盆造型多樣,款式齊全,色彩豐富,外壁上有彩釉,明亮光潔,做工精美,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其不足之處是透氣透水性差,價格昂貴,適合在機關、會場以及賓館大堂內擺放。如果用泥瓦盆種好食用仙人掌,再套在瓷盆內,既有利於仙人掌生長,又可獲得理想的擺放效果。塑料盆: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盆體。其特點是重量輕、易搬運、價格低。缺陷是不通氣不透水、盆質容易老化,使用壽命短,對食用仙人掌的根系發育有一定的影響。 盆土的配製:盆土又稱培養土、基質,是仙人掌植株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養分、水分和空氣(根部呼吸)供給的來源。食用仙人掌根系就是靠吸收盆土中的營養和水分來生存的。因此,盆土質量的優劣對盆栽食用仙人掌影響很大。為了提高盆栽食用仙人掌的觀賞價值,增加新鮮食用嫩片的持續供應,促進盆栽食用仙人掌健康生長,通常要根據食用仙人掌在室內生長過程中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人為地進行盆土優化配製,以協調盆體中水、肥、氣、熱等各種因素的關系。配製食用仙人掌盆土,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盆土要具有一定的通透性:盆栽食用仙人掌在生長過程中,其根系要進行呼吸活動,呼吸活動需要氧氣,而氧氣的供應則來源於新鮮空氣。如盆土透氣過度,往往會造成水分和養分過快流失。但盆土透氣不良,土壤中氧氣供應就不足,二氧化碳增多,會造成根部呼吸困難、窒息,甚至腐爛。盆土應富含有機質:有機質含量高的盆土,肥力高,肥效長,保水、保肥性能好,並可在仙人掌植株生長過程中能均衡地釋放各種所需的營養元素,促進食用仙人掌正常生長。盆土的土質應疏鬆:土壤的團粒結構不宜過緊,尤其是避免粉狀細土混入。仙人掌類植物的根部對缺氧非常敏感,疏鬆土壤有利於通氣透水。團粒結構過緊或粉狀土壤,空隙小,含氣量少,不利於根部發育。另外,粉狀土質粒細,土壤總表面積大,吸收水分多,當澆水過少時,常常滲透不到下層盆土,而一旦澆水過多,又不易排出,持水時間過長,易腐爛,還會將本來就過少的空氣擠出土外,特別容易造成根部缺氧。盆土要有適宜的酸鹼度:食用仙人掌喜歡在中性或微酸的土壤環境中生長,最適宜的土壤PH值應在6-7左右。盆土配製常用材料:配製食用仙人掌盆土常用的材料有三大類,即自然土壤類、天然材料類和人工材料類等。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在自然土壤中摻加一些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經混合攪拌形成新的復合基質。1、自然土壤:自然土壤根據其質地大小,分為沙土、粘土和壤土三種。2、天然材料:包括腐植土、泥炭土、木屑、河沙、泥煤灰、腐草土、園土、鋸屑、渣土等。3、人工材料:(1)垤石。經高溫處理後形成的雲母狀物質,具有空隙多,質地輕、保水透氣性好,無菌等特點,呈中性或偏鹼性,缺乏肥力,不宜作長期的盆栽基質,可將其撒在盆土表面,既保濕,又衛生。(2)珍珠岩。它是天然鋁硅化物,是將岩漿岩加熱到1000度以上形成的膨脹材料,質地輕,具有很強的排水性,不含任何肥料成份,僅用作盆土物理性狀的改進劑。(3)骨粉、過磷酸鈣。作為基肥混入盆土中,用量不宜太多,加入後能促進食用仙人掌植株健壯生長。配製盆土的材料種類很多,在具體使用時,應根據仙人掌的習性要求、栽培習慣及當地取材方便,選擇其中幾種配製即可。採取多種料混合配製,這樣就能夠充分發揮各類基質材料的優勢,達到取長補短的綜合效果,使盆土能夠長期保持透氣、蓄肥、排水、保水等良好的性能。常用的配方有以下四種:其一,腐殖土4份,田園壤土4份,凈沙2份。實踐證明,用這種方法配製的盆土比較適合仙人掌的生長。其二,腐殖土4份,田園壤土4份,木屑或熟煤灰2份,這種配方也可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用木屑代替凈沙有三方面的益處:一是盆土的重量減輕,便於搬運;二是木屑使盆土的保水性和保肥性得到改善;三是木屑的養分含量較凈沙豐富,而且分解緩慢,對食用仙人掌生長十分有利。但需要指出的是木屑在使用前要經堆積發酵後方可使用。熟煤灰取材更容易,它的特點是質地輕,對改善盆的理化性質效果明顯,值得推廣使用。其三,粘土3份,河沙5份,腐殖土2份,也可用爐灰、煤球灰等,效果也很好。其四,腐葉土4份,泥炭土2份,粗沙3份,腐熟有機肥料1份或腐殖土3份,園土2份,河沙4份,腐熟有機肥料1份。 消毒:盆土配製成後,要進行消毒處理,以防盆土中可能存在的蟲卵或病菌的滋生蔓延。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1、曝曬消毒。在夏季,將配製好的盆土,薄薄地攤在水泥地上,讓太陽直接曝曬3-4天,可以達到滅菌殺蟲的目的。2、烘烤消毒。將配製好的盆土放在鍋里,上火後用鐵鏟翻炒,直至土壤升至高溫燙手時為止,一般加溫後20-30分鍾即可。3、葯劑消毒。上盆前,用0.3%高錳酸鉀或40%福爾馬林葯液均勻澆施盆土,然後用塑料薄膜密封蓋平,悶2天後打開,再晾曬1-2天,葯液揮發後即可上盆。 上盆:將食用仙人掌種片或植株移入花盆的過程稱為上盆。上盆時應把握好兩個環節,一個是上盆時間,另一個是上盆方法。食用仙人掌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較為敏感,因此,上盆時間最好在春、秋兩季。春季以植株休眠已過,幼芽剛開始萌動,室內氣溫達到20度左右為宜,一般4-5月份較為合適。秋季以9-10月份最為理想。夏季高溫酷暑時不宜上盆。上盆前要選擇好口徑大小和深淺適宜的花盆,如為新盆先要用水浸透,這稱作"退火";舊盆往往有水滯雜物蟲卵和含鹼性物質,要在水中浸泡幾小時,刷洗干凈再用,同時還要配製好盆土。上盆時,先在盆底放些碎瓦片、碎石子、木炭塊或鋪上1-3厘米厚的河沙,再填上適量的盆土,然後將食用仙人掌種片或幼株放在盆中央,再向盆中添加准備好的盆土,邊填土邊將幼株輕輕向上提,再微微壓實,使根系或莖片與盆土緊密接觸,盆土填至距盆沿2-3厘米左右時為止。上盆時要盡量將種片或幼苗扶正。上盆用土要求濕潤,即一捏成團,一搓就散。上盆後宜放在避風半蔭處養護,暫不澆水,如天氣較乾燥可隨時噴水保苗,一般應在3-5天後再澆透水,以防根部腐爛萎縮。在一定時間內更換盆土的過程即為"翻盆",翻盆是盆栽食用仙人掌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翻盆內容主要是換土和擴大盆徑。換土就是剔除舊土,換上適合仙人掌習性的新的盆土,並加上基肥,整理根窠,剪除枯根、爛根和過長根須,給仙人掌根系創造一個全新的營養生長環境。擴大盆徑就是更換一個盆徑比較大的花盆,以保證根系有足夠的營養生長空間。翻盆時間。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春季4~5月份、秋季9~10月份為宜,休眠期不宜進行。翻盆次數以每年1次最為理想。如需換盆則要提前准備好口徑較大的花盆,同時還要備好配製的盆土。翻盆時,原盆土不能過干或過濕,宜稍干(如土較濕潤,前兩天不澆水),以土能與盆壁松開為好,易於翻盆。脫盆時,用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植株的基部,手掌緊貼盆土面,另一隻手托起盆底翻過來,使盆底朝天,並用手掌拍打盆的外壁,盆土和盆壁就會自然分開,根團就會全部脫出。脫盆後要小心抖去舊土,剪除爛根、枯根和過長的根須,凡有病菌和蟲害侵染的根應全部剪去。經修剪後的植株,依前述方法,移入新的花盆中,然後澆透水,放在遮陰處養護10天左右,即可恢復正常生長。翻盆後的植株在1~2個月之內不要施肥,待植株進入生長旺期後再施肥料。 管理:澆水。盆栽食用仙人掌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生長期對水分的需求量是不相同的。一般來說,4~9月需水量最大,進入冬季後,由於氣溫較低,仙人掌生長受到抑制,此時應盡量少澆水,大約每隔20天左右澆一次水。澆水的時間選在氣溫較高的中午為宜。如室內比較乾燥,可採用葉面噴水,以保持莖片翠綠,待植株進入休眠期後,可不澆水。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一般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當氣溫上升至20度左右時,一般7-10天澆一次為宜。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生長旺盛,是食用仙人掌需水量最大的季節,一般每隔3-5天就需澆水1次,當氣溫上升到30度以上時,為了保持莖片膨壓,增加觀賞性,每天早晚最好向仙人掌莖片噴水1-2次。另外,夏季仙人掌植株應盡量避免暴雨的沖擊和連續降雨的侵襲,如盆中長時間浸水,再經高溫曝曬,極易引發各種病蟲害發生。秋季的澆水要求和春季差不多,要使盆土有干有濕,寧可少澆一些,待盆土缺水後再進行補澆,而千萬不要使盆土長期處於過度飽和狀態,以防根部長時間缺氧造成植株死亡。盆栽澆水還要注意水溫和水質。一般較華用水不能含鹽,也不能含過多鈣鎂離子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水呈中性或微酸性,用自來水澆最好是放兩天再使用。另外,澆水時最好和室內氣溫接近,北方寒冷地區盆栽食用仙人掌更需注意。施肥。盆栽施肥與大田栽培一樣,有基肥和追肥兩種方式。基肥在植株移入花盆前或翻盆時施入盆土中,基肥以長效有機肥料為主,多用乾肥。追肥則是在生長發育期進行,通常以各種速效化學肥料為主,有固態肥,也有液態肥。固態肥作根部追肥,液態肥作葉面噴肥,也可作根部追肥用。施肥對盆栽食用仙人掌的觀賞性和食用性影響很大,因此,必須要做到合理施肥。所謂合理施肥,就是要把握好適時、適量、適當三條原則。越冬管理。食用仙人掌是一種熱帶植物,對低溫的抵禦能力較差。當溫度降至15度以下時生長減緩,降至10度以下時生長停止,降至0度時就有可能產生凍害。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冬防寒管理十分重要。常見的防寒保溫措施有以下幾種:在比較溫暖的地區,冬季室溫保持在10度以上,只要將盆栽食用仙人掌移到室內,放在能見到陽光的窗檯上就可安全越冬。在比較寒冷的地區,如室內有暖氣供應,一般就可滿足盆栽食用仙人掌的越冬要求了。但要注意,千萬不可將盆栽食用仙人掌直接置於暖氣散熱片上,以免燙傷根系。應在暖氣片上放一塊木板,再將花盆放在木板上,就比較安全了。有些地區是以燒煤來加熱取暖,雖能達到增溫的目的,但要注意通風透氣,以免泄漏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對植株產生不良影響。如室內溫度不能穩定地保證盆栽食用仙人掌最低溫度要求時,可採取給植株罩塑料袋的辦法來提高溫度。具體辦法是用鐵絲或細竹片在花盆沿邊扎一個拱圓支架,用塑料袋套上,將仙人掌和盆一起包住,待溫度提高時,再將塑料袋取下。但要注意,套袋時間不宜過長,以保證通風換氣。如家住平房或底樓,可在向陽背風的院子里挖一個長方形的坑穴,「地堂子」,其大小視植株大小和數量多少而定。挖好後,把盆栽食用仙人掌放入坑內,上面用竹片架好,鋪上雙層塑料薄膜密封。中午太陽好時,將薄膜揭開,進行通風換氣,夜間上面加蓋棉被和草氈。在寒冷的東北地區,為了有效地提高「地堂子」內的溫度,坑底常用馬牛糞或煤炭灰等鋪墊,馬牛糞厚度25-30厘米。利用馬牛糞發酵產生的熱量,提高「地堂子」的溫度,一般可持續增溫3個月以上。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效果好。總之,盆栽食用仙人掌越冬管理就是圍繞提高溫度,節制澆水,讓植株多見陽光這三個環節進行的,三者之間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如栽培環境光照較差,就需要用較好的加溫措施來彌補;相反,如果光照條件好,盆土干,就可少加溫甚至僅靠夜間保溫也能安全越冬。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88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35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4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72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8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0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947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59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5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