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面用多少溫度的水
1. 和面應該是用熱水還是冷水和
做發面饃,用熱水涼水都可以,要根據氣溫和時間決定。溫度越高面發的越快,如果有足夠的耐心,就用涼水就行。但用熱水溫度不能太高,用受試一下,不能太燙 ,否則酵母會被燙壞,面不發酵。
2. 做饅頭水溫50度和面可以嗎
其實用50多度的水來進行和面肯定是非常好的,也會取得一個很好的效果,所以這種做法肯定是完全可以的呀。
3. 和面的水溫是多少
1、冷水和面,水溫在30℃以下,和出的麵筋道 、爽滑,適於煮、烙、煎的食品;
2、溫水和面,水溫在30~50℃,和出的面柔中有勁,成品不易走樣,適於蒸、煎的食品;
3、熱水和面,水溫在70℃以上,面團柔軟勁小,顏色較暗,卻帶有甜味,適於蒸、煎、炸的食品;
4、100℃的開水和面,面團有粘性,色澤暗,成品口感細膩甜糯,適於炸、烤的食品。
4. 和面終了時 和面最佳溫度應為多少
1,冷水和面,水溫在30℃以下, 和出的麵筋道 、爽滑, 適於煮、烙、煎的食品;
2,溫水和面, 水溫在30~50℃, 和出的面柔中有勁, 成品不易走樣, 適於蒸、煎的食品;
3,熱水和面, 水溫在70℃以上, 面團柔軟勁小, 顏色較暗,卻帶有甜味,適於蒸、煎、炸的食品;
4,100℃的開水和面, 面團有粘性, 色澤暗, 成品口感細膩甜糯, 適於炸、烤的食品.
水的溫度,一般要求冬天用溫水,其它季節則用涼水。
因為面團的溫度易受自然氣溫的影響,通過和面時用水溫度的不同,使和好的面團溫度始終保持在30℃,因為此時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性最高,可以達到150%,此時麵筋的生成率也最高,質量最好,即延伸性和彈性最好,最適宜抻拉。若溫度低於30℃,則蛋白質的吸水性和質量會隨溫度的下降而下降。超過30℃,同樣也會降低麵筋的生成,當溫度達到60℃時,則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而失去其性能。就是要使面團保持在最適宜的抻拉范圍。
一、緣起
又換季了,很多朋友做的包子,又開始不穩定了,都是溫度惹得禍。最近很多朋友留言說,一到變天,就犯迷糊,就開始不知道該怎麼和面,是該放常溫水還是方熱水。今天李記就給出個公式,換季按這個公式放水即可。
二、合面水溫的四句口訣
先說大的原則,做包子和面時放水的水溫基本上是參考酵母發酵的水溫,也就是說水的溫度如果超過了酵母能承受的溫度,那酵母就死了,沒辦法發面了。這個溫度是多少呢?50度,也就說和面用的水,不要超過50度,這跟天氣沒啥關系,全年如此。
第二個原則,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控制和面後的溫度的時候,這個套路不能適用。打個比方,做速凍包子時,我們要求和面後面團的溫度為24度(具體原因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平台里關於速凍包子的文章),這時候如果是夏天那需要放冰水,如果是冬天那需要看具體問題而定,這種情況下,今天說的套路就不適用了。
接下來,李記來說說合面水溫的四句口訣,這四句話,很好記。
夏天用常溫水和面;
春秋用30度水溫和面;
冬天用40度水溫和面;
切記,水溫永遠不要超過50度。
三、解釋
下面李記來解釋下這四句口訣。
一般,3、4、5月為春季,6、7、8月為夏季,9、10、11月為秋季,12、1、2月為冬季,三個月為一個周期。如果這個原則不適用,可以用氣溫做為標准衡量。如果氣溫低於8度,那麼就按冬季的標准來操作,如果氣溫高於25度,就按夏季的標准來操作。不過,建議大家,先按季節來調整,如果在同一個季節內,溫差較大的時候,再按照溫度的標准來操作。
5. 做麵食和面時,用開水和冷水有區別嗎對做麵食可有區別
開水和冷水和面有區別,開水和面適用於製作白菜餅、金魚餅、四喜餅等麵食。冷水和面適用於製作水餃、面條、春卷皮、珍珠湯、烙餅等麵食。
開水和面和冷水和面的區別如下:
一、水的溫度不同
1、開水:開水和面分為兩種,一種是熱水,水的溫度在60-99度左右。另一種是溫水,水的溫度在50度左右。
2、冷水:30度以下溫度的水都可以被稱為冷水和面。
二、和面的方法不同
1、開水:將麵粉倒入盆內,加開水用麵杖攪拌,邊倒水,邊攪拌,攪拌動作要快,特別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面均勻燙熟。
用水量要在調制過程中一次摻完摻足,不能在成團後調制。因為成團後補加熱水再揉,很難揉得均勻。最後一次揉面時,必須灑上冷水再揉成面團,面團和好後,需切成小塊晾開,使其熱氣散發,冷卻後,蓋上濕布條備用。
2、冷水:將麵粉倒入盆中或案板上,摻入冷水或水溫較低的水,邊加水邊攪拌。水不能一次摻入,因為一次摻水過多,粉料一時吸不進去,將水溢出,流失水分,反使攪拌不均勻,故要分次加水,摻入比例為2:1。
但也要根據氣候以及麵粉的質量等情況酌情摻水。當面和水攪拌成為雪花片後,要用力搗揣,反復揉搓,揉到面團十分光滑不粘手為止。
三、特點不同
1、開水:柔中有勁,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後也不易走樣,口感適中,色澤較白,這種特點,特別適用於製作各種花色蒸餅,如白菜餅、金魚餅、四喜餅。
2、冷水:成品色澤較白,吃起來爽口有筋性,不易破碎,一般適合於水煮和烙的品種,如水餃、面條、春卷皮、珍珠湯、烙餅等。
6. 用60度左右的溫水和面與一部分用開水,一部分用涼水和面的口感有什麼區別
冷水和面:水溫不能引起蛋白質變性和澱粉膨脹糊化等變化,蛋白質與大量的水結合,形成緻密的麵筋網路,並把其他物質緊緊包住.冷水面團的形成是由蛋白質吸水引起的,所以面團筋性好,韌性強,延伸性強,色白.能製作面條,餛鈍...
溫水通常做發面的東西,比如發麵包子,冷水通常是皮的東西,比如餃子皮,熱水通常是餅類的東西,比如蔥油餅等。
做不同食品,對於水溫也是有要求的,用冷水、溫水和開水和面有啥區別?都應該怎麼用?
冷水和面
【做法】:一般指用25度以下的水和面,叫做冷水和面,又叫做死面。
【特點】:冷水和面很有筋道,有韌性;比較耐煮,口感略硬,有嚼勁。不需要發面,比較節省時間。
【適用】:煮食、煎、炸。比如:餡餅、燒賣、鍋貼等。另外包餃子多用冷水和面。
溫水和面
【做法】:一般指用40-50度的水和面,叫做溫水和面。
【特點】:溫水和面軟硬適中,可塑性強,可以做成各種造型,而且還不易變樣。口感比較軟,比較蓬鬆,容易消化。
【適用】:多用於發面以後,蒸制花色蒸餅,白菜餅,四西餅等。很適合腸胃不好的人吃。
開水和面
【做法】:一般指用60-99度的水和面,也叫燙面。因為溫度較高,一般是用筷子快速攪拌,降溫後再下手揉捏。
【特點】:開水和面非常柔軟,而且呈現半透明的樣子,麵粉有一部分提前被燙熟,烹飪的時候很容易熟。缺點是容易粘手、粘菜板。
【適用】:韭菜盒子,水餃蒸餃,燒麥,鍋貼等。
另外用燙面烙油餅的話,很軟,而且面餅很有層次感。
其實很多都是可以靈活運用的,不要死板教條,要靈活變通。比如一半開水和面,一半冷水和面,然後揉在一起,這樣和成的面就很適合做蔥油餅和千層餅之類的;口感很軟,會分很多層,而且放涼了還不會硬。
7. 和面用水很講究,和面用涼水還是熱水
一般乾酵母的酵母菌可以抗過冷藏室的溫度,新鮮酵母的酵母菌可以在冷凍室安然冬眠,但是所有酵母菌都抗不了50度及以上的溫度。再把所需的白糖和發酵粉(發酵粉的用量參考說明,一般發酵粉用得多發酵用的時間稍微短點)用溫水化開後倒進麵粉裡面,建議少點水,萬一不夠可以加水,而多了就浪費了!
看你提的問題,就知道你沒有發過面。發面既不能用涼水,也不能用開水。涼水發面,溫度低不能加快有效菌繁殖,而開水又有效菌殺了。發面有溫水最好。水溫在20度左右的溫水和出面最好。發面使用溫水還是涼水,可以根據環境溫度、需要發面的速度靈活掌握:溫度高發酵快,反之則慢。但是切記:不能使用開水,開水會燙死酵母菌,造成發面失敗。准備糯米麵粉,在准備熱水,熱水的溫度不能低於50度,最好八十度左右,慢慢倒上用筷子攪拌絮狀,等溫度不那麼熱了,在慢慢用手揉搓,這樣和出來的湯圓面不會變形,不會裂開。
8. 包蒸餃和面要用多少度的水啊
包蒸餃和面用的是70度的溫水。具體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麵粉 650g、餡料 350g、溫水 適量。
1、首先把麵粉和70度的溫水放入盆中,拌勻揉成面團,靜置半小時。
9. 發面的最佳溫度是多少
發面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
濕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面團發酵的,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濕度就不好控制了。可以放在蒸鍋這個小環境里溫度、濕度都有了。
(9)揉面用多少溫度的水擴展閱讀:
發面技巧:
一、面團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面,盡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面團揉好的直觀形象就是:面團表面光滑滋潤。水量太少揉不動,水量太多會沾手。
二、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成功的關鍵。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濕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面團發酵的。溫度還好辦,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濕度就不好控制了。
教朋友們一個四季皆可用的方法:在一個大蒸鍋中放入60-70度左右的熱水,將面盆放入鍋中(面盆不可與熱水接觸),蓋上蒸鍋鍋蓋。在蒸鍋這個小環境里溫度、濕度都有了。
三、二次發酵。
從蒸鍋中取出的面團你能看到豐富的氣孔。不過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
應當將面團放置在面板上揉,將面團內的空氣揉出去,然後放在相對密封的容器中,讓它於室溫下再發酵30分鍾左右。二次發酵對發面成品的松軟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喲。
四、蒸制
根據大小,麵食蒸制時間有長有短,可以開鍋轉小火後用手按按判斷是否熟了,之後再轉大。但不要多次掀開鍋蓋,而且關火後不要馬上開蓋,這樣麵食容易回縮,燜兩三分鍾後再開蓋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