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的冬季生長溫度是多少
Ⅰ 茶葉的生長季節
茶葉的生長季節在春季。茶樹生長的周期性主要表現在晝夜生長周期和季節生長周期。在季節性氣候變化明顯的地區,這種生長周期性就愈顯著。
例如在杭州茶區,春季末期,茶樹生長量是白天大於夜間,而夏季則夜間生長量大於白天。這種差異主要是溫度和光照等生態條件影響的結果。
飲茶須知
1、茶葉味苦性寒,人們飲茶的目的就是藉助茶葉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強消化機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涼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如茶中加糖,就會抑制這種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葉配白糖療疾的偏方,作為食療可以,若平時飲茶則不宜配糖。茶葉中的鞣酸可與某些葯物(如硫酸亞鐵片、構檬酸鐵銨、黃連素等)起化學反應而產生沉澱,影響葯物吸收。
Ⅱ 茶葉的生長環境是怎麼樣的
茶樹性喜溫暖、濕潤,在南緯45度與北緯38度間都可以種植,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8~25℃之間,茶樹生長需要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且分布均勻,朝晚有霧,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的地區,較有利於茶樹生長。
Ⅲ 茶類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土壤,陽光照射度和環境。
以我國的四大茶區為例:
1、西南茶區位於中國西南部,包括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荼匾,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 紅茶綠茶、沱荼、緊壓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國發展大葉種紅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雲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地形復雜,有些同緯度地區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差別很大,大部分地區均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熟,茶區土壤:四川、貴 州和西藏東南部以黃壤為主,有少量棕壤;雲南主要為赤紅壤和山地紅壤。土壤有機質 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區豐富。
2、華南茶區位於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等省(區),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品種資源豐富,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產大葉種紅碎茶,茶湯濃度好。除閩北、粵北和桂北等少數地區外,年平均氣溫高達攝氏19~22度,最低月(一月)平均氣溫為7~14度,茶樹年生長期10 個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國茶區之最,一般為1200~2000毫米,其中台灣省雨量特別充沛,年降水量常超過2000毫米。茶區土壤以磚紅壤為主,部分地區也有紅壤和黃壤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
3、江南茶區位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蘇 南、鄂南等地,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 量約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主要生產荼類有 綠茶、紅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質各異的特種名茶,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峯、洞庭碧螺、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茶園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帶,少數在海挾 較高的山區。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 15~18度,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一般在-8度左右。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0~80%, 秋季乾旱。茶區土壤主要為紅壤,部分為黃壤或棕黃壤,少數為沖積土。
4、江北茶區位於長江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陝西、甘肅、山東等省和皖北、蘇北、鄂北等地,為中國北部茶區。主要生 產綠茶。茶區年平均氣溫為15~16度,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一般為-10度左右。年降水量較少,約為700~1000毫米,分布不勻,常使茶樹受旱。茶區土壤多屬黃棕壤或棕壤,是中國南北土壤的過渡類型,但少數山區,有良好的微域氣候,故產品質量亦不亞於其他茶區,如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等。
Ⅳ 茶樹適宜生長的條件是什麼
1. 茶樹生長對氣溫和熱量的基本要求
茶樹喜歡溫暖的氣候條件,對溫度和熱量有一定的要求。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茶樹才能生長良好。氣溫在10-35度之間時,茶樹通常能正常生長,在20-25度時生長最快,氣溫超過35度時茶樹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穩定在8-14度時,茶樹的越冬芽開始萌發。氣溫降到15度左右時,新梢就停止生長,但根系一般在溫度低於8度時才停止活動。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茶樹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長,處於休眠期,在某些地區由於冬季溫度過低還會造成凍害。除了對溫度要求外,茶樹對積溫也有一定要求。一般情況下,一年之中大於10度的活動積溫越多,茶樹的生長時期就越長。茶樹每萌發一輪所需的大於10度的活動積溫為760-1060度。
2. 茶樹生長對水分條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證茶樹正常生長的基礎條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氣濕度太低,對茶樹生長不利。降水是茶園水分最主要來源,保證茶樹能正常生長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樹生長期間,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於100毫米。當月降水量少於50毫米時,茶樹缺水。空氣相對濕度對茶樹生長也會產生影響,一般認為,在茶樹生長期比較適合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0%-90%,低於50%對茶樹生長發育不利,而且使茶葉質地粗硬,品質降低。
3. 茶樹生長對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樹對土壤條件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特別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為適宜,PH值高於6.5的土壤不能種植茶樹。我國適合種茶的土壤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Ⅳ 茶花耐寒溫度是多少
茶花耐寒溫度是負10度,但是只能短時間忍耐。茶花是一種不耐寒的植物,一般在養護茶花的時候,它的生長溫度不可以低於5度。
如果要想茶花在春節的時候開花,就需要把茶花的生長溫度控制在15度左右,而且還要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茶花適合生長溫度是18-25度之間,適合開花的溫度在10-20度之間,高於35度就會灼傷葉片。冬天不耐寒,要移到室內,室內溫度不能低於5度左右即可。
(5)茶樹的冬季生長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茶花對肥水要求比較高,中性和鹼性的壤土均不利於茶花的生長。特別是在北方要注意把鹼性水經過酸化處理後,才可以澆花,而且澆水量不能過大,否則容易爛根。
茶花的盆土不能幹,根會容易因失水而萎縮,所以保持盆土和周圍環境濕潤較好。一般冬天室內較乾燥,可以經常在茶葉面噴水,形成一個濕潤的小氣候。
Ⅵ 什麼氣候適合茶葉生長,哪些地方適合種茶葉
一、氣候條件
1、氣溫
當晝夜平均氣溫穩定在10度以上茶芽開始萌動逐漸伸展。生長季節,月平均氣溫應在18度以上為宜,最適氣溫20—27度。生長適宜的年有效積溫在4000度以上。如果當平均氣溫高於35度持續數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狀。
2、光照
光照對於茶樹的影響,主要是光的強度和性質,茶樹有耐蔭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從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分析,光波較短的藍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所以茶樹在漫射光條件下生長好是有依據的。
3、雨量和濕度
茶樹適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長季節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對濕度一般以80—90%為佳。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80%為宜。這樣的雨量和濕度最適宜茶樹生長。
二、區位條件:
1、多種植在丘陵,排水性好。
2、喜溫喜濕。
3、多種植在酸性土壤
氣候如春,陽光充沛,雨量充足,土壤及空氣濕度較高,以紅壤、黃壤、沙壤、棕色森林為宜,海拔在1500m雲霧繚繞處。
(6)茶樹的冬季生長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東南季風溫暖濕潤,有利於茶樹的生長。西北內陸風乾燥寒冷,不利於茶樹的生長。逐漸的微風可以調節茶樹的水分平衡,增強葉片的蒸騰作用,有利於光合作用;風過火和暴雨不僅會使茶樹受到機械損傷,而且還會損害水的平衡;在風的襲擊中,茶葉襯里易受凍害。
霜凍不利於茶樹的生長。霜凍導致細胞內的水分凍結,水的正常代謝被破壞,葉子死亡,特別是冬季霜凍對茶樹非常有害。冬天的雪和乾燥的風,茶樹枝和樹葉都很脆弱。
適合種植茶的土壤首先是酸性的。茶樹是一種相對耐酸的作物。微酸性(pH 4.0-6.5)的土壤適合中性或鹼性土壤的生長,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我省廣大的山地丘陵地區多為酸性紅壤,黃壤和紫色土壤,適宜茶樹生長。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常見於杜鵑花,鐵莽,冷杉,山茶,馬尾松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葉
Ⅶ 茶樹生長的氣候條件包括哪些
茶樹是典型的亞熱帶作物,具有喜溫、喜濕、喜陰的生態特性。因此選擇茶樹的生長地區,必須將氣候條件作為重要條件之一,光照、溫度和水分等是與茶樹生長關系最為密切的氣候因素。 一、光照 陽光不僅是茶樹進行光合作用的能源,而且能引起大氣和土壤溫、濕度的變化,因而對茶樹的生長發育有著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的必要條件,影響著植物的生長發育。茶樹光合作用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光照強度。例如同一行茶樹,由 於受到陽光的照射強度不同,發育就會有所不同。
例如,來自東南暖和濕潤的季風,往往有利於茶樹生長;來自西北乾燥寒冷的內陸風,通常不利於茶樹生長;為潮濕的輕風、微風可以調節茶樹水分的平衡,加強葉子的蒸騰作用,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 冰雹沖擊茶樹,會造成葉破梢斷。 如伴隨有強風,則受害更為嚴重,可能引起大量落葉,甚至導致樹梢表皮受害。 霜對茶樹的生長非常不利。無論是春季出現的晚霜凍還是秋季出現的初霜凍,均對茶樹有很大的危害。 雪對大部分茶區而言,只出現在較嚴寒的冬季。據實踐觀察,在大雪覆蓋的情況下,茶樹耐寒力可提高3~5益。如果積雪厚度大,在茶樹樹冠上形成一層保護層,可以保護樹體溫度,避免凍害。但如果降雪又遇干風,則容易造成茶樹枝葉受凍。 霧經常出現在山區茶園,如果霧日時間長,霧度大,可以增加大氣濕度,同時改變茶園光照條件,在適宜的氣溫下有利於茶樹的生長發育。
Ⅷ 茶樹的種植方法 如何種植茶樹
田間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適期應選擇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較高,或應據氣候特點,避免在乾旱和嚴寒時進行。長江中下游地區種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月至次年3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時間早一些,有利於茶苗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嚴重,大面積移栽澆水花工多,所以選在春初進行較好,這時溫度低,雨水多,茶苗移栽方法栽後澆水數量和次數都可減少。茶苗的移栽先要開好溝,選擇無風的陰天起苗定植。實生苗的主根太長,可以剪短一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澆濕圃地,以減少茶苗失水和取苗時傷根。從外地調運茶苗,要注意包裝與通氣,並澆水提高其成活率。茶苗移栽,每叢要用符合規格、生長基本一致的茶苗2~3株時進行種植,不符合規格的茶苗,在苗圃地歸並撫育,待次年後取用。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後覆土踩緊,防止上緊下松,讓泥土與茶根密切結合。移栽後若連續晴天,一般隔3~5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要澆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濕潤,在種植最後覆土時,應使茶行兩邊蓋土略高,使種植線形成凹形,這樣有利於再次澆水時,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Ⅸ 茶需要什麼地理環境
茶葉種植地理環境以丘陵為主,排水條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溫差小、日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光照條件好,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各種類型的茶樹生長,尤其適合大葉種茶樹生長。
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較多,夏秋雨多霧大(雲南茶區),日照較少利於茶樹越冬和養分積累,利於夏秋茶的品質。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山地紅壤或山地黃壤、棕色森林土,這些土壤發育程度較深,結構良好,適合茶樹生長。
(9)茶樹的冬季生長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茶葉的保存技巧:
1、有條件的可將裝入鐵罐內的茶葉用抽氣機抽去罐內空氣,再焊好封口,如此可貯藏茶葉二三年,如條件不夠,可用熱水瓶膽貯藏,因為水瓶膽與外界空氣隔絕,茶葉裝入膽內,加塞蓋嚴後,以白蠟封口,外包膠布,簡單易行,易於家庭保管。
2、普通的瓶、罐等保管茶葉,用設有內外雙層蓋或以口小腹大的陶罐為好,可以減少容器內的空氣接觸,容器蓋要與容器身結合嚴密,以防止濕氣進入。
3、茶葉的包裝材料要求無異味,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盡可能密閉,有良好的防潮性能,減少與空氣接觸,要求存放在乾燥、清潔、無異味的地方。
4、利用冷藏室或電冰箱貯藏,貯藏時注意將茶葉密封後再放入。
5、用生石灰或高級乾燥劑,如硅膠吸收茶葉中的水分,保藏效果較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葉
Ⅹ 茶葉種植周期一般是多久
8-9個月。
茶樹生長最適溫度是20-30℃之間,若在此范圍之內,則茶梢加速生長,每天平均可伸長1-2厘米以上。我國大部分茶區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氣溫都在20-30℃之間,正是茶樹生長最適溫時期,也是茶葉的採收季節。
茶樹生長適宜的有效積溫在4000℃以上。我國茶區的年有效積溫一般在4000-8000℃之間,有效積溫越多,年生長期越長。我國南北各茶區由於氣候條件的差別,茶樹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數茶區茶樹的全年生育期約為8-9個月,而可采期為7-8個月。
(10)茶樹的冬季生長溫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茶樹種植的自然條件包括地貌、氣候、土壤類型等。地形以丘陵為主,排水條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溫差小、日夜溫差大,無霜期長,光照條件好,這樣的氣候條件適宜各種類型的茶樹生長,尤其適合大葉種茶樹生長。
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較多,夏秋雨多霧大(雲南茶區),日照較少利於茶樹越冬和養分積累,利於夏秋茶的品質。磚紅壤、磚紅壤性紅壤、山地紅壤或山地黃壤、棕色森林土,這些土壤發育程度較深,結構良好,適合茶樹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