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含尿量多少合適
⑴ 靈芝對人體有什麼功效如何食用最佳
一、靈芝的功效 靈芝是一種很名貴的葯用及食用菌,俗稱「靈芝草」,古代稱為長生不老的「仙草」。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和有關資料記載,靈芝除了對人類三大死因的癌症、腦溢血、心臟病確有顯著療效外,還可治療肝炎、肝硬化、腎炎、腎盂腎炎、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胃病、十二指腸潰瘍,心腦血管疾病、心肌炎、神經衰弱、鼻炎、糖尿病、前列腺肥大、高山病、心悸、手足冰冷、高血壓、低血壓、濕疹、汗疹、寒症瘀血、尿急尿頻、盜汗、腦震盪後遺症、失眠、痔瘡、便血、盆腔炎、子宮內膜炎、宮頸糜爛、營養不良等症。 靈芝還具有嫩膚美容白凈皮膚的作用,特別是消除面部雀斑、色斑、黃褐斑、粉剌、及調劑內分泌失調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長期食用可清除人體血中雜質,降低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治療更年期疾病,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止老年性痴呆都有一定的作用。 靈芝是一種有病能治病、無病能強身的食葯雙重功能,沒有任何副作用和依賴性,男女老少都可飲用,久食輕身,延年益壽,是人類最理想的天然葯品和保健食品。 二、靈芝的選擇 據我國最早的兩部醫學巨著《神農本草經》及《本草綱目》介紹,靈芝分為六種,按色澤分別為:赤芝、青芝、白芝、黑芝、黃芝、紫芝,其中最常見的和葯效較好的為赤芝,即紅靈芝。紅靈芝已成為百姓的常用品,如何選擇靈芝和如何使用靈芝都有講究。目前市場上出現很多靈芝的加工品,這些靈芝加工品雖然服用方便,但真正的靈芝含量就少多了,任何加工品的葯效都無法與靈芝相比,無論加工後的中、西葯,飲料、茶或保健品,都含有大量的合成原料,因此,貨真價實的干品靈芝才是您最佳的選擇。 靈芝干品無論規格大小,其功效都一樣,但存放時間越短效果越好,總之,要求產品全乾、新鮮、無霉變、無蟲蛀,一般選擇野外生長的靈芝較好,表面應有一定的光澤度。 三、靈芝的食用方法 靈芝雖然味道很苦,但苦而香,苦可以加入白糖或冰糖調味,根據靈芝的特點,現介紹幾種既簡便,效果又好的食用方法: 1、靈芝泡水法:把靈芝剪成碎塊,放在茶杯內,用開水浸泡後當茶喝,邊泡邊喝,一般一朵干靈芝泡一杯,可沖開水喝一天。 2、靈芝水煎法:將靈芝剪碎,放入罐內,加水,象煎中葯一樣的熬水服,一般煎服3—4次。也可以連續水煎3次,裝入溫水瓶慢慢喝,每天喝多少都無限制。 3、靈芝泡酒:將靈芝剪碎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三天後,白酒變成棕紅色時即可喝,還可加入一定的冰糖或蜂糖。 4、靈芝燉肉:無論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都可加入靈芝燉,按各自的飲食習慣加入調料喝湯吃肉。 5、靈芝湯:靈芝100克,羊肚菌100克,白糖20克,水4000毫升,煎煮至2000毫升即可喝湯,此方法的葯用效果和營養價值都很好。 6、靈芝澡浴:靈芝500克,熬水3—4次,倒入浴盆中,加水並調至適當溫水,再進水浴盆浸泡全身,然後淋浴沖洗,對治療風濕病、關節炎、皮膚病,疏通筋絡有良好的作用
⑵ 靈芝的正確吃法與用量
靈芝,是靈芝科、靈芝屬真菌。靈芝子實體大多為一年生,少數為多年生,有柄,小柄側生。菌蓋木質,木栓質,扇形,具溝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表面褐黃色或紅褐色,血紅至栗色,有時邊緣逐漸變成淡黃褐色至黃白色,具似漆樣光澤,蓋表有同心環溝,邊緣銳或稍鈍,往往內卷。菌肉白色至淡褐色,接近菌管處常成淡褐色,菌管小,管孔面淡白色,白肉桂色,淡褐色至淡黃褐色,管口近圓形,菌柄側生、偏生或中生,近圓柱形,有較強的漆樣光澤。擔孢子卵形或頂端平截,雙層壁,外壁透明、平滑,內壁褐色或淡褐色,具小刺,中央具一油滴。
1.泡水
把靈芝切成小片,取5-10克清洗干凈,放入杯內用開水浸泡20分鍾後當茶喝,可多次沖泡飲用一天。靈芝泡水是最常見的吃法,因為泡水飲用方便快捷,適合正常人養生保健。
3.泡酒
把靈芝清洗干凈曬干後再泡酒,1斤靈芝可泡10斤左右白酒,最好是50度以上的純糧食酒,密封浸泡7天後即可飲用,泡的時間長些會更好,還可加入適量冰糖提升口感,適量飲用,不要貪杯。
4.煲湯燉肉
把靈芝切成小塊,取20克左右清洗干凈,放入鍋內與其他食材一起燉煮後,喝湯吃肉即可。
5.泡酒
泡酒之前,可以先把靈芝切片,以便於靈芝的有效成分更加溶於酒中,一般要用50°-70°高度酒泡一個月。但是不要一次喝太多,每次可以從5cc開始喝。
⑶ 靈芝片泡茶喝後為什麼尿很多
這是服用靈芝後的正常反應:
靈芝中的有機鍺為強效性能,將體內所發生的毒素、老廢物或異物由異尿排出體外,因此排尿量會增加,大便也會變成水狀,也有從皮膚排汗等狀況,皆因人而異。
⑷ 靈芝都含有哪些成分
靈芝除了含有鈣、鐵、鉀、鎂、鈉、鋅、銅、錳等十幾種元素和對人體有益的十七種氨基酸等營養成份外,還含有機鍺、高分子多糖、腺嘌呤核苷、靈芝酸、生物鹼等十餘種有效成份。
靈芝中的有機鍺能使血液循環暢通,增加紅血球攜帶氧的能力,延緩衰老,並能與體內污染物、重金屬相結合形成鍺化合物排出體外。鍺還有調整人體不正常電位的功能,在癌細胞電位劇烈上升時,鍺元素會奪取癌細胞的電子,使它電位下降,抑制病症的惡化。靈芝中鍺的含量是人參的4-6倍,枸杞的100倍。
高分子多糖是靈芝中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扶正固本的主要成份。它能提高肌體免疫力和肌體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抑制腫癌,抗放射,提高肝臟、骨髓、血液合成DNA、RNA和蛋白質的能力,從而延長壽命。靈芝中的腺嘌呤核苷,是一種較強的血小板凝聚抑制劑,具有保障血液暢通,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和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功能,從而可保障腦部血液的供應量。食用靈芝還能把氧帶入細胞中,使人體增加含氧量。
靈芝中的靈芝酸,具有抑制細胞組織胺的釋放,增進消化器官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三甘油脂、β脂蛋白的功能,從而能抑制血小板凝結,幫助血液流通,消除血栓,促進血液循環,調整血管壓力,增加新陳代謝,使身體達到平衡健康的狀況。
靈芝中的生物鹼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質。它具有改善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強心肌及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和降膽固醇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肝炎和肌無力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⑸ 靈芝 用量 用法
靈芝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一般靈芝切片,每天10克左右為好,加水煎煮如熬中葯一般,然後飲水。效果要比單純開水泡效果好。
⑹ 破壁靈芝孢子粉的服用須知
注意事項
首先,靈芝孢子粉的壁殼是一種幾丁質物質,人體無所吸收,長期大量服用,會對腸胃造成一定負擔。最好的孢子粉是經過壁殼分離的無限能破壁靈芝孢子粉。
其次,靈芝孢子粉並不適宜少年兒童,以及對靈芝破壁孢子粉中的成分靈芝過敏的人。孕婦如果是懷孕3個月之內,也不適宜服用。而腫瘤患者手術前、後一周內,或正在大出血的病人是不能立即服用。當然,對於放化療後的腫瘤患者,靈芝孢子粉是能起到快速提升免疫力的效果的。
「是葯三分毒」,即使葯物副作用再小,也會有不適合服用的人群。靈芝破壁孢子粉也不例外。在服用一段時間孢子粉後,若出現暈眩的症狀或者惡心等症狀,請不要慌張,可以到醫療部門去檢查一下。
除此之外,在長期服用靈芝孢子粉的過程中,也要定期到醫院去做檢查,觀察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對於合理調整服用量也是十分必要的。畢竟,靈芝孢子粉只是調理身體的保健品,並不是治療百病的。
縱使成人病而服用靈芝完全痊癒時,若完全停止服用的話,總有一天,這些原因之中的幾個必定會再度襲擊我們。因此,即使已經完全痊癒,也應該繼續服用(量稍減無妨),以便預防疾病再復發。甚至在中國是建議長期連用的。長期連用完全無副作用,也不會造成習慣性,反而能使我們從根本創造出健康的身心。
(6)靈芝含尿量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適用人群
1.體弱多病者,大病初癒者。
2.思慮過度,心神失養,夜睡不佳,體力及記憶力減退的保健
3.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老年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輔助調理。
4.中老年人的進補,延緩衰老,美容養顏
用法用量:一般病症每次1-2克,每日1-3次;重症用量視病情加倍;開水沖服。
⑺ 靈芝的一般食用量是多少,吃多了會有副作用嗎
[是 種補品呀 無副作用。因為靈芝是一種無毒無害的菌類,它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還可治療失眠。但是什麽都要適度畢竟它還是一種葯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沒必要天天喝
⑻ 靈芝的最佳服用方法
(1)泡服法
把靈芝剪成碎塊,放在茶杯內,用開水沖泡後當茶飲,成人一天用量10~15克,可連續沖泡4~5次。
(2)煎煮法
將靈芝剪碎,放入鍋內,加水煎煮,一般煎煮2~3次。把所有煎液混合,分次口服。
(3)泡酒法
將靈芝剪碎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7天後,白酒變成棕紅色時即可飲服,也可適量加入冰糖或蜂蜜調味。
(4)煮粥法
將靈芝水煎,取汁與大米煮粥服食,或待粥熟後調入靈芝粉5克服食,每日1次。
(5)入膳法
將靈芝水煎取汁,與食物做膳,或與食物同燉服食。
⑼ 靈芝草的用法{求專家!!!}
【靈芝草的功效介紹】:
靈芝草 (《滇南本草》)
【異名】三秀(《楚辭》),茵、芝(《爾雅》)。
【來源】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
【植物形態】①紫芝(《本經》),又名:木芝(《本經》)。
菌蓋木栓質,有柄,半圓形至腎形,罕近圓形,高及寬各達20厘米;柄側生,形長;菌蓋及菌柄均有黑色皮殼,有光澤,表面並有環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菌肉銹褐色;菌管硬,與菌肉同色;管口圓,色與菌管相似,每毫米5個;孢子褐色、卵形,內壁具顯著小疣。
生於腐朽的木樁旁。
分布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
②赤芝形與上種相似,惟菌蓋皮殼黃色至紅褐色,菌柄紫褐色,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管管口初期白色,後期褐色。
生於櫟及其他闊葉樹的木樁旁。
分布河北、山東、山西、四川、安徽、江蘇、浙江、江西、貴州、雲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
《本經》記載,芝有紫芝、赤芝、青芝、黃芝、白芝、黑芝等六種,但據現代文獻及所見標本,原植物多為前兩種。
【採集】秋季採取。
【化學成分】紫芝含麥角甾醇、有機酸(順蓖麻酸、延胡索酸等)、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等。
赤芝含麥角甾醇、樹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類;又含生物鹼、內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
【葯理作用】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赤芝酊及恆溫滲漉液對小鼠腹腔注射5或10克生葯/公斤,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表現為活動減少、肌肉輕度鬆弛、環己巴比妥睡眠時間延長。
酊劑能對抗電性驚厥。
恆溫滲漉液不能對抗戊四氮、士的寧引起的驚厥,但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小鼠熱板法)。
酊劑對小鼠、大鼠及豚鼠有輕度肌肉鬆弛作用,但並不阻斷神經肌肉間沖動傳遞,故可能由於中樞性抑制所致。
②對循環系統的作用麻醉兔腹腔注射赤芝恆溫滲漉液6克/公斤,血壓緩慢下降,1~2小時仍未恢復;靜脈注射3克/公斤,血壓急劇下降,但較快回升後又徐緩下降。
麻醉狗靜脈注射1.0~1.7克/公斤,血壓急劇下降,而後很快回升至原水平以上,呈現先降後升的雙相作用,同時尿量顯著增多。
對呼吸則均無明顯作用。
對離體蟾蜍心臟,赤芝酊能顯著增加心收縮幅度及心輸出量,對在位兔心,腹腔注射3克/公斤也能加強心臟收縮力。
但是赤芝恆溫滲漉液對離體蟾蜍心臟或在位兔心卻均呈現抑製作用,靜脈注射1克/公斤時,對兔心電圖無明顯影響。
②對呼吸系統的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赤芝的水提液、乙醇提液或恆溫滲漉液15克/公斤均有止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
也有明顯的祛痰作用(小鼠酚紅法)。
上述3種提取液腹腔注射5克/公斤均無明顯平喘作用(豚鼠組織胺噴霧引喘法)。
應用上法每天口服或腹腔注射,赤芝酊5克/公斤共7天仍無平喘作用。
另據報道,靈芝(品種不明)復方對實驗性慢性氣管炎的大鼠,有促進氣管粘膜上皮修復的作用。
對摘除雙側腎上腺的大鼠飼以靈芝制劑(每日2毫升,共4周),氣管粘膜上皮萎縮現象反較對照組明顯。
未見修復現象。
④對肝臟的保護及其他作用小鼠口服赤芝酊10克/公斤,連續8天,能減輕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對硫噴妥鈉的解毒功能優於對照組;連服14天,能提高小鼠耐受缺氧的能力,但不能提高其耐寒能力。
赤芝恆溫滲漉液對大鼠,小鼠灌服7~14天,未發現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或同化激素樣作用;也不抑制雄小鼠的生育力。
對大鼠肝、腎、性腺組織的耗氧量無影響,對離體及在位兔腸有興奮作用。
赤芝水提液在試管中的濃度為0.125~0.5克/毫升時,對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赤芝的乙醇或丙酮抽提物在試管內對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及綠膿桿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性味】甘,平。
①《本經》:甘,溫。
②《別錄》:無毒。
③《葯性論》: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靈芝草的功效】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
①《本經》: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
②陶弘景:療痔。
③《綱目》:療虛勞。
④《中國葯植圖鑒》:治神經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疾患。
⑤《靈芝》:治老年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0.5~1錢;或浸酒服。
【宜忌】①《本草經集注》:薯預為之使。
得發良。
惡恆山。
畏扁青、茵陳蒿。
②《葯對》:得麻子仁、白瓜子、牡桂甚益人。
【選方】治積年胃病:木靈芝五分,切碎,用老酒浸泡服用。
(《杭州葯植志》)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氣管炎一靈芝液:即薄樹芝(靈芝之一種)的發酵液。
日服2次,每次25~50毫升。
療程1~3個月。
治療288例,近期控制26例(12.5%),顯效79例(35.2%),好轉95例(40.5%)。
二靈芝酊:20%濃度。
日服3次,每次10毫升(每日雖相當於生葯6克)。
療程1個月。
治療121例,近期控制9例(7.4%),顯效32例(26.4%),好轉46例(38.1%)。
三靈芝片:日服3次,每次1片(含量相當於生葯0.5克);同時應用每日量相當於紫花地丁1兩、側柏葉1兩、葶藶子3錢製成的復方片劑。
療程1個月。
治療138例,近期控制5例(3.6%),顯效34例(24.7%),好轉71例(51.4%)。
實踐證明,3種制劑對喘息型病例的療效均較單純型為好。
對咳、喘、痰3種症狀均有效果,一般在服葯後2周左右感覺胸部舒暢,咳喘減輕。
多數患者服葯後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慾增加、睡眠好轉,體力加強,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扶正培本的效果。
遠期療效也較好。
②治療支氣管哮喘小兒患者每日肌肉注射靈芝注射液1~2毫升(每毫升含0.5~1克生葯),連續注射1個月左右。
治療27例,顯效(無咳嗽,氣喘不發作,自覺症狀完全消失,能平卧,肺部無干、濕性羅音)9例,有效(自覺症狀減輕,體征不明顯)14例,無效4例。
又以靈芝注射液每日1次2毫升,於雙側定喘、豐隆、孔最等穴,交替行穴位注射,10天為一療程。
治療14例(大多數為成人),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5例。
③治療白細胞減少症採用人工培養的靈芝,治療各種原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葯物及慢性病後等)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52例,結果顯效(白細胞總數增加2000/立方毫米以上)11例,進步(白細胞總數增加1000~2000/立方毫米)12例,好轉(白細胞總數增加500~1000/立方毫米)21例;近期有效率為84.6%,白細胞總數平均提高1028/立方毫米。
葯物制備及用法:採用固體培養法培養的靈芝菌絲體,經乙醇提取,濃縮、乾燥後裝於膠囊(每粒重0.5克,相當於靈芝固體培養基4.16克)。
每日3次,每次4粒;飯後服。
10~20天為一療程。
副作用:少數患者服葯3~5天後自覺口乾、多夢、胃部不適等,無須處理,可自行消失。
④治療冠心病用靈芝糖漿觀察92例冠心病與可疑冠心病患者,結果對心絞痛及心前區悶脹或緊壓感的緩解率為71.69%,對心累、心跳、氣短等症狀的好轉率為64.57%。
半數以上患者服葯期間反映:食慾、睡眠好轉,精神好。
據初步觀察:本品對高血壓病無降壓作用,但對降壓葯物似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對心律失常基本無效。
對心電圖的變化影響不大。
對降低血膽甾醇的療效並不滿意。
但對降低血甘油三酯有較好療效,72例中有37例下降,升高者僅10例;說明對高脂蛋白血症的Ⅳ型療效較好。
一般無副作用,只少數患者有頭昏,失眠,臉潮紅,胃部不適,惡心,食慾不振,口乾,腹瀉,個別出現頭痛,心慌;均較輕微,歷時短暫,不治自愈。
用法:口服四川省抗菌素工業研究所配製的菌靈芝糖漿,每日2次,每次6毫升。
亦有用靈芝糖漿治療冠心病高脂血症15例,結果除1例無效外,膽甾醇及β脂蛋白均有明顯下降:治療滿12周後膽甾醇低於200毫克%者計6例,下降幅度大於100毫克%者4例,大於50毫克%者14例,β脂蛋白<70%者6例。
臨床症狀絕大多數有食慾改善,睡眠好轉,心絞痛有2例好轉,血壓變化不顯著,心電圖無明顯動態改變。
停葯後1月9例隨訪觀察膽甾醇及脂蛋白電泳,結果僅3例膽甾醇及β脂蛋白重新升高,餘6例仍保持正常水平。
制劑及用法:用赤芝、紫芝及薄樹芝等的培養發酵液(pH約為4~5),以離心機使菌體與濾液分開;濾液經薄膜蒸發或減壓濃縮至原液1/5~1/10濃度製成糖漿應用。
每日2次,每次20毫升,飯後服。
服葯時間最短者10周,最長者14周,平均12周。
另有用20%靈芝酊,每次10毫升,日服3次,觀察心絞痛39例。
經連續治療半年以上,結果顯效17例,改善18例,無效4例。
以病情屬輕度者療效較高。
心電圖異常的32例中,顯效6例,好轉13例,無變化11例,惡化2例;有效者皆見於ST-T改變的病例。
血清總膽甾醇復查者31例,多數有所下降,其中下降>20毫克%者23例;上升>20毫克%者1例;±20毫克%以內者7例。
β脂蛋白復查者30例,亦多數有所下降,其中下降>50毫克%以上者22例;上升>50毫克%者6例;±50毫克%以內者2例。
在觀察過程中,有2~3周因故停葯,在此期間部分病例病情有反復,症狀加重;個別病例經治一階段後心絞痛未再發作而自動停葯,停葯後病情也有波動。
因此認為需較長時間治療以鞏固療效。
⑤治療心律失常在用靈芝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發現在冠心病改善的同時,伴隨的心律失常也隨著好轉和消失。
於是採用靈芝注射液觀察各種心律失常(包括房性、結性及室性期前收縮,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陣發性、慢性房顫,慢性房撲,一度、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干擾性房室脫節)共53例,結果心律失常完全消失者20例,好轉(心律失常由頻發轉為多發或偶發,或由多發轉為偶發)13例,復發(治後心律失常完全消失,停葯後短期內心律失常又復現者)7例,無效13例。
有效病例由於心律失常的控制,自覺心悸、氣短、腳悶、頭昏也隨著好轉或消失。
半數以上病例用葯後睡眠改善,飯量增加。
從心電圖心律失常的類別來看,對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縮均具有一定的療效,尤其對陣發性心律失常療效較好,用葯後數分鍾即可奏效,對病程較長的病例,常在用葯3~5日內出現效果。
4例慢性房頗均無效。
3例洋地黃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治療後於短時內均得到糾正。
將靈芝與其它抗心律不齊葯物伍用尚有一定協同作用。
制劑及用法:用人工培養的靈芝製成20%或50%的注射液,肌肉注射,劑量視病情而定:一般對近期發生的心律失常多採用1次大劑量給葯,以20%或50%靈芝注射液5~10毫升肌注;對於患病較久的病例多採用50%靈芝注射液3~5毫升肌注,每日2次,7天為一療程。
用葯過程中除1例誘發支氣管哮喘發作,2例出現一過性蕁麻疹外,未見其它特殊不良反應。
⑥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用人工培養的靈芝菌絲製成煎液內服,每次50毫升,每日2次。
試治21例(其中黃疸型17例),臨床治癒(45天內主要症狀、體征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18例,好轉(症狀好轉,45天內各項肝功能的值下降超過半數,或45天後肝功能始完全恢復正常)1例,無效2例。
與傳統的保肝葯物治療組相對照,療效顯著為優。
據觀察,用葯後主要症狀大多在10天內消失,肝脾腫大多在25天左右消失,谷丙轉氨酶經45天後大部分降至正常(但作用發生較慢),黃疸指數平均18.7天全部退至正常。
初步認為,靈芝可能是通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而治療肝炎;並具有促進肝細胞修復作用。
葯物制備:用柞木屑和麩皮按重量3:1混合製成培養基,按種靈芝;待子實體成熟後,取含有菌絲的培養基製成按體積100%煎劑備用。
⑽ 吃靈芝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靈芝,全名是靈芝草,根據我國第一部葯物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靈芝有紫、赤、青、黃、白、黑六種,但現代文獻及所見標本,多為多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紫芝主要含麥角甾醇、有機酸、氨基葡萄糖、多糖類、樹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麥角甾醇、樹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類,又含生物鹼、內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質和多種酶類。
動物葯理表明實驗:靈芝對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循環系統有降壓和加強心臟收縮力的作用,對呼吸系統有祛痰作用,此外,還有護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主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惡性腫瘤等。
《神農本草經》把靈芝列為上品,謂紫芝「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謂赤芝「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成仙。」近年來,對靈芝草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臨床報道頗多,歸納起來有下述幾方面:
(1)治慢性支氣管炎:服用靈芝片,日3次,每次1片(含量相當於生葯0.5克),或用靈芝酊(20%濃度),日3次,每次10毫升(每日量相當於生葯6克),一般15~30天開始見效。
(2)治支氣管哮喘:小兒患者每日肌肉注射1~2毫升(每毫升含0.5~1克生葯),連續注射1個月左右。
(3)治白細胞減少症。曾治療因化學、物理、葯物及慢性病等各種因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52例,近期有效率為84.6%,白細胞總數平均提高至1028/立方毫米。10~20天為一個療程。
(4)治療冠心病:對心絞痛、心前區脹悶,或緊壓感的緩解率約為72%,對心悸、氣促等症狀的好轉率約為65%,半數以上患者服葯期間反映:食慾、睡眠、精神好轉,降低血甘油三酯有較好療效。
(5)治療心律失常:在用靈芝治療冠心病的過程中,發現在冠心病改善的同時,伴隨的心律失常也隨著好轉和消失,於是採用靈芝注射液治療各種心律失常,取得一定的效果。
(6)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傳統的「護肝」葯物療效好。此外,還用於治療萎縮性胃炎,惡性腫瘤等。
由此可見,靈芝草治療的病,大部分為老年性、頑固性、退化性的疾患。服用時應注意兩點:
(1)內服研末或浸酒,每次2~3克。現代多改為片劑,每次3~4粒,每日3次,或用針劑,肌肉注射,每日1~2次。忌超量,因實驗表明:大量則發生副作用,能使動物致死。
(2)久服。若治病一般須1個月以上;若預防衰老,延年益壽,則應連服3個月以上,停葯3個月,再服的間歇服葯法,效果才佳。
黃芪
黃芪是一種補氣的中葯,產於我國華北諸省。以根莖部分做葯用。黃芪味甘、性溫,具而補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等多種功效。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因肌膚及內臟受損後而引起的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食少、大便溏稀、小便清長、內臟下垂、浮腫、尿少出虛汗、崩漏、帶下,以及癰疽和久治不愈的潰瘍、褥瘡等症。
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葯,便人參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黃芪具而補而不膩的特點,若與人參,黨參等補葯配伍則效果更好。
黃芪可單味使用,也可與其它葯物配伍應用,與芍葯、甘草、桂枝、良姜、飴糖等葯配伍可以治療脾胃虛寒、慢性腸炎、胃炎、腹瀉等症;與升麻、甘草、當歸、人參、柴胡等葯物配伍可治療內臟下垂、脫肛、子宮下垂等症;與茯苓、菟絲子、白術、當歸等配伍是治療婦科良葯;與防風、麻黃根、浮小麥配伍是治療年老體弱者所患表虛感冒的良葯。由於黃芪而補氣利尿、消腫等功效,與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葯配伍時又是治療急慢性胃炎的良葯。又因黃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療疔瘡及慢性闌尾炎等疾病時也常常選用黃芪治療。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內含而多種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還能用於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生。無論從中醫治療,還是現代醫學觀察,黃芪均是一味好葯。
紅棗補益有禁忌
在中醫處方里,紅棗是一味最常見的葯食同源方葯,且它的補血功效也一直被傳為佳話。因此,自紅棗成熟上市至今,一度成了人們購買的果中佳品。許多讀者認為,紅棗作為補品,女性多吃一定有益補身。其實,這 種想當然的想法並不全面。
北京中醫葯大學中葯學院臨床中葯系的專家指出,紅棗,味甘性溫,主要功能為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臨床主要用於脾胃氣虛、血虛萎黃、血虛失眠多夢等症的治療。如常喝紅棗水對於經血過多而引起貧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蒼白和手腳冰冷的補益功效。因此,生活中常常受到女性朋友的青睞。
但是,專家同時指出,選用紅棗進補也並非適宜所有的女性朋友。如在月經期間,一些女性常會出現眼腫或腳腫的現象,其實這是濕重的表現,這類人群就不適合服食紅棗。這是因為,紅棗味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濕導致水濕積於體內,而加重水腫症狀。同時,有以服用紅棗進補而又屬於體質燥熱的女性,也不適合在經期服食,因為這極大可能會引起經血過多而傷害身體健康。
紅棗雖是進補佳品,但過量進食卻有害。由於生鮮紅棗進食過多,易產生腹瀉並將傷害「脾」,因此,由於外感風熱而引起的感冒、發燒者及腹脹氣滯者,均屬於忌服人群。此外,由於紅棗糖分豐富,尤其是製成零食的紅棗,就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進補,以免血糖增高,促使病情惡化。
其實,除了飲用禁忌,吃法也當有所講究:水煮吃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樣既不會改變進補的葯效,也可避免生吃所引起的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