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利潤在多少合適
① 企業的銷售利潤率一般是多少3%屬於正常范圍嗎
你好,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銷售利潤率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在5%-30%左右,僅供參考
你提供的3%是異常偏低的
② 普通外貿公司的利潤一般在多少啊
這個需要根據行業和產品決定,是沒有具體價值。一般外貿公司通過改變訂單來賺取差價。普通公司將利潤控制在20%,這對於傳統產品來說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比例,而對於傳統製造產品來說,最低利潤將是10-15%;高新技術企業或資源性產品利潤翻番,利潤也正常;也有一些外貿公司不盈利,靠出口退稅賺些錢。畢竟,現在的競爭非常激烈,越來越多的公司都是這樣。
拓展資料:一.外貿的特徵及目的
1.目的:對外貿易管制是為了發展國民經濟,保護國民經濟利益。對外貿易管制有時也被用來實現國家的政治或軍事目標。國家實現對外貿易管制,同時也實現國家職能。
2.特徵:貿易管制政策是一個國家對外政策的體現;貿易管制不時會有所改變;對外貿易管制是以實現國內外政策目標為基礎的;對外貿易管制是國家管制;對外貿易管制是國家的一種強制性行政行為;對外貿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屬於強制性法律范疇。
二.外貿的競爭模式
1.價格競爭
價格競爭是一種依靠低價爭奪銷售、佔領市場、擊敗競爭對手的競爭形式。當一個國家或企業和另一個國家或企業的產品在性能、效用、樣式、裝潢、提供的服務、生產者的信譽、廣告等各個方面都是一樣的,或冷漠,國家或公司只銷售貨物的行為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為了吸引顧客,要使自己的產品與市場接軌。競爭的影響可以通過產品功能或外觀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事實上,在我國的外貿企業中經常出現抄襲的現象,無疑使企業陷入惡性價格競爭。
2.非價格競爭
非價格競爭是指在產品價格以外或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利用產品、銷售服務、廣告等營銷手段的有形和無形差異,銷售產品並參與市場競爭的非價格形式。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商品生命周期的不斷縮短,單靠價格競爭難以獲得超額利潤。同時,生產力的提高,使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非價格競爭已成為擴大商品銷售的重要手段。主要方法有:(1)採用新技術,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包裝和外觀風格等;(2)提供優惠的售後服務。(3)通過廣告、商標、營銷手段造成公眾心理差異。非價格競爭是壟斷競爭的一種重要形式。
③ 物業企業的合理利潤一般是多少
物業企業頭部的合理利潤能達到30%,普通的物業企業一般在10%以上,不過目前物業企業還處於粗放型階段,仍有進一步的空間。
一、物業企業利潤
與地產行業利潤率持續下滑的趨勢截然相反,上半年上市物企利潤率水平持續走高,未來有望繼續增長。
數據顯示,上半年50家上市物企凈利潤總額達143.72億元,平均凈利潤達2.87億元,平均凈利潤增速達67.3%;平均凈利率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達16.1%,再創近年來新高。
從凈利潤增速看,上半年共有48家上市物企均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以融創服務為例,上半年融創服務實現毛利10.3億元,同比增長121.5%;毛利率約為31%,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1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達到6.1億元,同比增長154.4%;凈利潤率為19%,較去年同期提升5個百分點。
上半年,恆大物業實現毛利29.39億元,同比增長68.7%;歸屬股東凈利潤為19.35億元,同比增長68.6%;毛利率為37.3%,凈利率為24.6%,均位於行業較高水平。
多家物業企業表示,規模效應不斷顯現、收入結構繼續優化等是盈利增長的重要原因。此外,降本增效成果顯著也進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增值服務對客戶滿意和物企估值意義重大
2020年以來,國家發布多項政策明確提出支持增值服務多樣化發展,多種商業模式和業務領域被允許介入,如養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經紀、餐飲等業務。同時,增值服務對客戶滿意和物企估值意義重大。
一方面,增值服務成為提升業主滿意度的重要手段。物業企業具備發展增值服務的天然優勢,如客戶精準信息識別優勢、信息化數據平台優勢、多項目聯動及資源整合優勢、「最後一公里」入戶服務優勢、物業項目內專屬私域流量和公區管理權、開發商及物業品牌背書優勢和內外部資源整合運營優勢等。這七類優勢成為物業企業發展增值服務的天然土壤,隨著物業服務的內容不斷延展,業主對綜合性服務的需求和要求不斷提升,增值服務成為提升業主滿意度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增值服務是提升資本市場信心的重要手段。資本市場評價物業企業的短期估值水平核心關注兩個要素:一是有質量的規模增長;二是有質量的規模上的增值服務發展。當前企業規模競賽愈演愈烈,驅使物業企業紛紛將重心轉移到「第二曲線」創新即增值服務的發展上來。部分券商如花旗、中信里昂、摩根大通開始使用分步估值法給予物業企業估值與對應目標價,部分增值服務尤其是早教、便利店、到家服務等有消費屬性的行業可對標消費股的高估值,因此也受到了各物業企業的追捧。
此外,在增量時代轉為存量時代的大背景下,物業拓展的效能提升成為物業企業考慮的關鍵命題。物業項目管理效能破局的核心途徑是業務提效、管理提效和科技提效。增值服務作為業務提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見效最快、提升最明顯的途徑。
④ 一個普通電商公司一年凈利潤多少算合適
10-30%左右。
凈利潤率是經營淘寶店鋪所得的凈利潤占銷貨凈額的百分比,是扣除所有成本、費用和企業所得稅後的利潤率,是反映企業經營效率與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在計算凈利潤率時,企業可以從利潤表中進行取值並正確計算。企業在使用凈利潤率進行財務分析時,可以通過橫向分析、縱向分析等方法,同時也需要結合其他財務指標,如收入增長率、費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與判斷。
電商公司注意事項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了電子商務的行列,不管是資源還是被市場給壓的,但是還是來了,只要是我們的企業進入了電子商務這個行列,我們就必須要懂得電子商務的一些規矩,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我們就會被那些可能不被我們所重視的那些小規則給弄的一塌糊塗。
電子商務要按行業去投放。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去做電子商務,可能我們看到那些數據有那麼多的企業已經加入了電子商務平台,心裡會有些心癢,也會冒出一個念頭「是不是我們企業也是需要坐一下電子商務。
⑤ 凈利潤一般是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算是正常,也就是說工業企業利潤率一般是多少
(一)從事承包工程作業、設計和咨詢勞務的,利潤率為15%-30%;
(二)從事管理服務的,利潤率為30%-50%;
(三)從事其他勞務或勞務以外經營活動的,利潤率不低於15%。
工業企業的凈利潤率,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地方,不時期凈利潤率都有所不同。一般是5%-20%,相對來說低於3%是企業或行業是低利潤率,大於10%算較高掙利潤率。2011年1至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率約為6%,而房地產企業20%。
(5)企業利潤在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凈利潤增長率=(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00%=(本年凈利潤÷上年凈利潤-1)×100%
對於企業的投資者來說,凈利潤是獲得投資回報大小的基本因素,對於企業管理者而言,凈利潤是進行經營管理決策的基礎。同時,凈利潤也是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管理績效以至償債能力的一個基本工具,是一個反映和分析企業多方面情況的綜合指標。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⑥ 商業企業利潤率指標是多少
商業企業利潤率指標:工業企業項目利潤率一般為:30%。
商業企業項目利潤率一般為:20%。
拓展資料
一、在利潤表中,有三種利潤指標,分別是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取得的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反映企業正常經營的稅前收益。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二、利潤總額:是企業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如果利潤總額為負,則叫虧損總額。利潤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增加了非日常經營活動性損益。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和各項支出。
三、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四、企業盈利能力的五大指標:
1.毛利率: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該指標主要反映公司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
2.凈利率: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毛利率是第一步的盈利能力評估,而凈利率是第二步的盈利能力評估,凈利率的高低直接受毛利率高低的影響,同時又進一步受企業三項費和其它損失與收益的影響);
3.凈資產收益率:ROE=凈利潤÷凈資產(該指標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期末凈資產強調年末狀況,是一個靜態指標。另一種是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報告期凈利潤÷平均凈資產,是一個動態的指標。另外,該指標還可分解為:ROE=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4.總資產收益率:ROA=凈利潤÷總資產(在考慮ROE時要查看一下ROA的情況,因為有些公司的高負債因素會使ROE虛高,結合ROA觀察則會看得更清楚);
5.凈利潤現金流比率:凈利潤現金流比率=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當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凈利潤的時候,或者與凈利潤相差不大的時候,才能認為凈利潤是可靠的,含金量高的。否則凈利潤有可能失真!)。
⑦ 小企業的毛利潤率一般是多少
小企業利潤的衡量標准一般為10%。
收入扣除所有的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即為利潤,利潤除以營業收入就是利潤率.稅務部門對企業利潤的衡量標准一般為10%.
一:一般情況下,毛利率是越高越好,因為毛利率越高就代表著公司利潤總額也就越大。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毛利率越高,一般稅收也會越高,所以有些公司為了逃避增值稅也會主動去降低毛利率來達到相應的好處。因此,毛利率高好還是低好,這兩者的區別主要是針對於公司來說的,不過大部分公司都是毛利率高好,只有小部分才是毛利率低好。
二:一個公司的毛利率是一個公司經營獲利的重要基礎,公司要實現經營盈利,首先就要有足夠的毛利。因此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下,公司的毛利率越高就表示公司的利潤總額增加,公司的毛利率上升也表示公司商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在增強,業績效益處於上升狀態。我們在看到這類公司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相對應的投資,用於獲取它的增長潛力。
一:毛利即售價-成本,和凈利之間的差距在稅務和費用,費用又分營銷費和管理費。又因行業不同,如日化這行當,是個高費用行業,毛利都是奇高無比,但費用尤其是營銷費用,又是不得不花,幾乎視同成本。
二: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如何。如果企業具有持續的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在較高的水平,企業就可以對其產品或服務自由定價,讓售價遠遠高於其產品或服務本身的成本。如果企業缺乏持續競爭優勢,其毛利率就處於較低的水平,企業就只能根據產品或服務的成本來定價,賺取微薄的利潤。
三:分類方式
按商品大類分: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業分: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
按區域劃分: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
⑧ 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超過多少利潤算暴利
因為行業的不同,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合理的利潤,甚至是同一行業,不同的渠道,利潤也是不一樣的。分析如下:
1、就實體行業來說,利潤能到達到6%以上算是及格
利潤不是毛利,雖然很多實體行業的毛利很高,但是真正算下來的毛利卻是很低的,比如拿餐飲行業來舉例。
餐飲行業的毛利率算是比較高的,平均能達到45-60%左右,但是,餐飲行業也是一個用人較多的行業。扣除掉房租租金、人工費、水電雜費等費用,實際上最後的凈利能在15%,就算是比較高的了,一般在8-12%之間還能有的賺。
其他商業方面,利潤更低,能達到8%利潤的商品就算是比較優秀的。商品從工廠經流通環節到達消費者,基本上會產生40%左右的附加值。但是,各種費用相抵,最終的利潤也就是6%左右,基本上靠商品流量來賺錢。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商品,利潤相對要高一些,比如葯品、保健品等,這類商品的毛利率有的高達60%以上,最終的利潤也會在30%左右。
以上大部分屬於快消品類,利潤更低。那麼,消費品方面利潤也在不斷下降。
因為利潤的來源除了高毛利率外,還需要高周轉率,有毛利有周轉才能產生利潤。而消費品雖然毛利高,但是周轉要比快消品慢很多,比如服裝、家居、傢具、日用百貨、汽車、手機、電器等。
消費品市場現在的利潤空間壓縮除了提高周轉而進行的優惠外,還有競爭對手的相互壓價導致,除了有自己品牌知名度和技術壁壘的商品,其他都存在競價的壓力。
2、即使是同一行業,渠道不同,利潤也千差萬別
就比如服裝行業來說,電商和實體店的不同渠道,也是此行業的利潤不同。電商的一大優勢是可以去除中間渠道,直達消費者,而省去的這部分費用,投入到電商就可以在電商上獲得較好的流量,相對實體店來說,價格就會低一點。
而流通環節的中間商這一塊的利潤就變得更低,很多做服裝的利潤竟然來自季節末的剩餘服裝的處理款。不得不說,時代的發展太快,服裝批發商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
3、超過行業平均利潤50%的行業,都算是暴利行業
現在,除了有高科技和壟斷行業,基本上很少有暴利行業,這些行業要麼就是沒有競爭對手,要麼就是某一領域的寡頭,有定價的許可權,其他行業能超過行業平均利潤50%以上的,都算是暴利行業了。
總之,現在做實體行業很多都是在夾縫中生存,有的商業眼光好,能獲得一段時間的高利潤,但是從長遠的來說,以後的生意很可能會進入微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