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多少水合適嗎
A. 水是生命之源,人每天需要攝入多少水最為合適
成年人體重的60-70%左右都是水,到了老年以後,體重的55%左右也是水。可以說人體衰老的過程,其實就是水分丟失的過程。大家看老年人的皮膚都是皺巴巴的,明顯是水分不足的現象。每人每天應該攝入至少1200毫升水。但這一劑量並非絕對,每個人所需的飲水量需要根據體質、所處環境、氣候、運動量和工作性質的不同適當調整。
水對人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喝的越多越好。過量飲水,加重腎臟負擔,排不出多餘的水分,人就會浮腫。過量飲水,還容易引起水中毒。水分過度地蓄積,誘發低血鈉症。
B. 一天喝水喝多少好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需水2500 ml左右,考慮到食物中的水分,指南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天應至少喝水1200 ml,以200 ml的杯子為例,那麼就是6杯水。如果體力活動量大,或者環境溫度高,那麼就要適當多喝水。
2、喝水太多對身體有危害。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所以飲用水也必須掌握一定的量,而且不能喝得太快;喝水太多會引起水中毒,人體腎臟的最大持續速度是每分鍾利尿16毫升,如果我們的飲水量超過標准,或喝水速度超過此標准,人體會出現過量飲水的現象,導致水中毒。
3、水能抑制食慾是喝水減肥說法的主要原因,喝水會讓口腔和胃部感受到有東西經過的感覺,水分可以撐起胃部的空間,減輕飢餓感,增加飽腹感,降低你的食慾。
(2)一天多少水合適嗎擴展閱讀:
健康喝水的方法:
1、水要一口一口喝
口渴的時候,不少人習慣「咕嚕咕嚕」豪飲一番,殊不知,這種飲水的方法對健康並無好處。少量、多次、慢飲是3條基本准則。
合理的喝水方法應該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往下咽,這樣才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有效緩解口渴的感覺。
2、喝多少水因人而異
正常的健康人可以以尿液顏色來判斷何時應該多補充水分:正常的尿液顏色應該是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深就應該補充水分;若顏色很淺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
對於病人而言,喝水更需因人而異。例如,同是心臟病患者,當患者表現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每天需適當增加水的攝入量,以免血液黏稠度過高進而導致心肌梗死的發生。但當患者表現為心臟功能衰竭時,則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病情加劇。
為了避免加重腎臟的負擔,急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也不宜喝水過多。當人感冒發燒時,自呼吸道丟失的水分比平時要多,另外發燒體溫增高,從皮膚蒸發的水分也增多,要適當多補充水。
C. 人一天喝多少水最好
一般來說人每天需要喝1000-1200cc的水.
大多數人認為,每天喝8杯水(2000cc)有益健康。殊不知喝太多水也會給身體帶來麻煩。
喝水和攝取熱量一樣,應該是需要多少,就補充多少。目前並沒有什麼科學證據足以說明,多喝水就能多排毒。相反,一個人水喝得太多,卻極容易使體內電解質失去平衡(鈉、鉀離子大量流失)、水溶性維生素(如B族及C)更容易流失。
正常人每天喝多少水量才算是適當的呢?研究發現,一般而言,人體每天從尿液、流汗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是1800-2000cc,因此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2000cc左右的水分。但這2000cc水分不一定都由喝水獲得,而應該把食物里的水分一並算進去,這才是正確的保健方法。
其實,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內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分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雞蛋、魚類中也有大約75%的水分。粗略估計,我們吃一餐飯,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湯里攝取到300-400cc的水。
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cc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cc開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也就足夠了!
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水的需求量必須視每個人所處環境(溫度、濕度)、運動量、身體健康情況及食物攝取量等而定,沒有一個確定的標准值。專家認為,喝水的總原則是:一天不能少於500cc,但也不要超過3000cc。像痛風、腎結石患者等需要多補充水分的人,應遵照醫師的建議來進行
D. 人一天喝多少水是最好的
成年人每天喝1500~1700ml,運動量大或長期在戶外工作的人應適當地增加喝水量。
晨起空腹喝200-250ml改善新陳代謝,清除體內毒素,潤腸通便,迅速補充人體水分。
吃過早飯一小時後,大概九十點鍾再補充200ml左右。下午兩三點鍾再補充200ml左右。可以四五點鍾喝一些水。晚飯後一小時喝水200ml左右。
睡前適當喝水。如果活動量很大,出汗較多,建議再增加喝水量。但是對於心功能不全和腎功能不全的人,建議控制飲水量,防止出現水腫和心衰加重。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內的60%至70%都是水,人體內的水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起到輸送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的作用。人體內有汗腺,具有出汗的功能,主要是通過蒸發在體表的汗液來起到降溫,調節體溫,避免溫度過高出現身體不適的作用。水液還可以作用於皮膚,如果人體內缺乏水分就會表現出皮膚乾燥、粗糙、皸裂、蛻皮、面容蒼老等症狀。此外,如果患有疾病,可以同通過多飲水來促進體液循環,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E. 正常人一天喝多少水最好
正常人一天最好喝2500ml比較好,這樣子一天飲水量就足夠了。
飲水可以通過自來水還有食物獲得,,2500飲用水就足夠了。
F. 每天喝多少水合適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大約是1000-1300mL,食物當中所含的水量約為700-900mL。人體需要攝入的水量和身體狀況是有關系的,例如在夏季或者運動了以後出了很多汗,這個時候需要適當的增加飲水量,才能夠保證出入量的平衡。當身體發生疾病,例如患急性胃腸炎出現頻繁嘔吐和腹瀉時,也需要適當的增加飲水量,以防止身體出現脫水。需要注意不要等到特別口渴了才去喝水,因為口渴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性反應,出現口渴說明身體當中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缺損,同時在飯前不要大量飲水,因為飯前大量飲水會沖淡消化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6)一天多少水合適嗎擴展閱讀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
G. 人一天喝多少毫升的水最合適
正常人一天需要飲用水的量在2000mL左右。由於吃的食物中也含有水,大概在300-400mL左右,如果經常煲湯、煲粥,或喝湯,飲水量可以適當減少,但每個人一天最少不能少於500mL。飲水量跟季節有關,夏天由於汗液分泌的比較多,需要飲用的水比平時多些,但最多不要超過3000mL。有科學的飲水時間表,在早上起床後,最好空腹飲用一杯白開水,既可以補充晚上新陳代謝流失的水,也可以清腸排毒。上班之後8-11點,這個階段也要流失水分,因此這時候補充一杯水顯得尤為重要。中午飯前要喝一杯水,可以激發消化系統。午餐後食物當中雖然含有水分,但在午餐後半小時,也應該少量補充水,有助於消化。下午可以喝一杯清茶咖啡,既有利於提神醒腦,還對下午工作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晚飯前,如果減肥的人,這時候可以喝水,增加飽腹感,減少晚上的用餐量。在飯後和睡覺前的半個小時,可以少喝水,但是睡前半小時不要喝水,防止晚上起夜上廁所,或第二天眼皮浮腫。
H. 成人一天喝多少杯水合適你達標了嗎
水是生命之源,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喝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每天喝水不少於1700毫升,女性不少於1500毫升,對於其他人群根據需要來安排飲水量。6個月以內的寶寶,無論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不需要啊擦額外喂水,因為通過攝入奶就可以獲得充足的水,7~12月期間,就可以少量喂水,每天總水量要充足,包括奶里的水。1歲以後就要養成喝水的習慣了。
I. 一天喝多少水合適
三級甲等
人一天建議喝7~8杯(1500~1700毫升)水,具體飲水量可根據各人情況而定,並無「最好」的飲水量標准。
人體補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飲用白開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建議每天飲用7~8杯(1500~1700毫升)水。飲水宜少量多次,不建議一次性大量飲水,尤其是在進餐前,大量飲水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於運動量大、勞動強度高或暴露於高溫、乾燥等特殊環境下的人,全天的飲水量應超過普通標准,並需要考慮同時補充一定量的礦物質(鹽分)。對於患有腎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應遵醫囑限制飲水量,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等器官的負擔。
J. 人的一天喝多少水是比較合理的是越多越好嗎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但不是越喝越好。比如飲水過多會稀釋體內電解質,增加腎臟負擔,引起頭暈、低鈉血症等水中毒症狀。其實每人每天需要的水量是不一樣的,不能簡單的認為喝的越多越好。很多人沒有主動喝水的習慣。他們通常會在口渴中心發出口渴信號的時候沖過去喝水。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因為強烈的口渴症狀已經預示著身體缺水過多,甚至血液有增厚的危險。正確的方法是在口渴症狀出現之前喝水。純凈水是特製的,缺乏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飲用會導致體內礦物質缺乏,甚至引起發育遲緩、骨質疏鬆等症狀,所以純凈水對身體並不完全有益。
飲用水短缺會極其嚴重,會帶來疲勞、偏頭痛、疲勞、工作效率下降等後果,還可能導致腎結石。飲水要及時、適量。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水,有疏通腸胃,降低血液濃度,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