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小番茄間距多少合適
『壹』 種植番茄的時候,要掌握哪些種植技巧
我們要先了解一個番茄:
番茄,是茄科番茄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0.6-2米,全體生粘質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輻狀,花冠輻狀,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而多汁液,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土壤及營養
番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但為獲得豐產,促進根系良好發育,應選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土壤酸鹼度以pH6~7為宜,過酸或過鹼的土壤應進行改良。番茄在生育過程中,需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據艾捷里斯坦報道,每生產5000kg果實,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氧化鉀33kg,氮10kg,磷酸5kg。
二、種植方法
1、整地:首先選擇符合上述種植環境的地點,然後進行整地,深翻土壤一次,並讓土壤照射太陽,以減少病蟲。
2、做畦:整好地之後,需要在其上累畦,方便種植。之後需要使用百菌清對土壤進行消毒,方便種植。
3、基肥:處理好之後,需要往土壤之中添加基肥,來為植株生長提供養分。
4、播種:將種子用溫水泡半天催芽,然後再進行播種。播種時需要注意間距,最好在10-15cm左右,否則會影響到幼株生長。
5、覆膜:播種之後,需要在其上覆蓋一層薄土,再蓋上一層塑料膜保溫。
『貳』 合理的種植株距有利於農作物生長,西紅柿種植株距應該是多少好
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創造者秋瑾麥穗兒將回答你的問題。番茄一般都是帶育苗移栽,密度依品種而定。作為農民,我們都知道西紅柿的體積因品種而異。種西紅柿,所用的土地必須整理好,翻深,然後整平耙平。施基肥,做好開溝。移栽距離一般為90cm×60cm寬窄。如果把田埂做寬了,要在田埂上分兩排移植,避免浪費土地,減少收入。單雙排移植要注意錯位,番茄苗要按三角形種植。因為我國北方的春天總是來得太晚,早春天氣不確定,外面的土壤溫度剛剛融化。即使氣溫上升緩慢,也要增加種植所需的苗數。密度要高於秋延品種。每畝種植番茄的數量主要取決於番茄的品種。從廣義上來說,有矮化番茄和高架番茄。由於技術不斷發展,市面上大部分的番茄都是高產的高架番茄,所以種植密度我主要指高架番茄。
夏季番茄生長期,是高溫高濕、台風暴雨或高溫烈日暴曬的季節,病蟲害嚴重。因此,應選擇2~4年未種植茄果類蔬菜的田地,並採用深溝高地塊,以利於排水。基肥中應增加磷鉀比例,控制氮肥用量。同時,適當密植可以遮蔭,降低和穩定土壤溫度,有利於根系生長。種植後,可在邊緣表面覆蓋稻草等。,然後起壟,防止雨後土壤表面板結,減少水分蒸發,抑制田間雜草的生長,減少病害的發生。整個生長期,只需除草起壟,不需要中耕,需要早期勃起。土壤應保持濕潤,及時追肥,坐果後應多施。同時應防止果實臍腐病的發生,可在葉片上噴施0.2%磷酸二氫鈣。
『叄』 西紅柿種植行距和株距是多少
行株距50×30厘米。
春季保護地早熟栽培於2月下旬至3月初搶冷尾暖頭天氣定植;露地地膜覆蓋栽培於3月20日左右搶冷尾暖頭天氣定植。定植密度為早熟品種多干整枝行株距50×30厘米,每畝3000株左右。
番茄是一種喜溫性的蔬菜,在正常條件下,同化作用最適溫度為20-25 ℃,根系生長最適土溫為20-22℃。喜光,光飽和點為70000lx,適宜光照強度為30000-50000lx。也是短日照植物,番茄喜水,一般以土壤濕度60-80%、空氣濕度45-50%為宜。
番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苛,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生長良好。土壤酸鹼度以pH6-7為宜。
(3)地栽小番茄間距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中國番茄品種的發展經歷可歸納為四個時期:
1、品種引進期
上世紀60年代以前種植的品種主要是外引品種,基本上沒有中國育成的品種。
這個時期番茄品種的主要特點:番茄作為一種新奇的蔬菜種植,各地品種單一,種植比較分散,種植面積較小,果實較小,產量低,抗病性差,農戶自己種植,自己留種。
2、常規品種時期
20世紀60~70年代,中國番茄品種以常規種為主,國內自主選育的品種占居了優勢,番茄種植呈規模化發展。
番茄常規品種選育一方面是有目的地從地方品種和所引進的優良的品種中進行株選,另一方面是用地方品種或外引品種進行有性雜交後代選育。
這一時期的番茄品種特點:以常規品種為主,產量比以前有明顯地提高,果實比以前明顯增大,抗病能力較以前有明顯提高,尤其70年代引進的和國內選育的含有Tm-1基因的品種,對病毒能力的抗性有較大的提高。
3、抗病雜交品種時期
20世紀80~90年代的中國主推的番茄品種,以抗病雜交種為主。80年代以單抗病毒病的雜交種為主,而90年代則以多抗的雜交種為主,與此同時,隨著保護地發展,注重了冬春保護地品種的選擇,番茄成為中國主栽的重要的蔬菜之一。
這個時期番茄品種的主要特點是:實現了高抗病毒和雜交種的雙突破。以雜交種為主流,品種豐富,抗病性有顯著提高,適合保護地生產的番茄品種占據了優勢,基本實現了高產與抗病的統一,基本能滿足種植者的需求。
4、高品質品種時期
番茄品質包括外觀品質、風味品質和營養品質,由於番茄是漿果,其耐貯運性和長貨架期則成為影響番茄外觀品質的重要一項。
這個時代的番茄品種的主要特點:品質已成為育種者、種植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關注的首要的目標,外形美觀、風味優美、便於貯運、抗病高產、周年供應成為大家共識。
『肆』 小西紅柿種植行距多少,株距多少,需注意什麼,5穗產量多高
您好!小番茄採用小高畦栽培,分為大小行,1.4米做一個小高畦,小高畦為梯型,上寬為70厘米,底寬為90-95厘米,小高畦上定植雙行,行距50厘米,株距為40厘米。
產量:小番茄品種不同產量也不同。一般小番茄單果重在15-20克,每一穗果平均在15-20個左右,5穗果,那麼每株重量1125克-2000克,每畝產量為2475-4000公斤。
『伍』 栽種辣椒、茄子、蕃茄、苦瓜、黃瓜、絲瓜的間距各是多少
您好:栽種辣椒、茄子、番茄、苦瓜、黃瓜、絲瓜的間距是差不多的,一般20厘米左右就可以。
『陸』 小番茄種植很廣泛,小番茄種植要注意什麼
小番茄種植很廣泛,小番茄種植要注意什麼?一、植株梳理要及時做到
小番茄想生產量高,就一定要開展整枝、打杈、疏葉,一方面調整植株,另一方面提升側枝結果量,再一方面降低營養物質失效耗費、改進植株自然通風透光性自然環境、推動果子盡早成熟。
額外裝飾設計,盆栽植物保養全過程中,應經常性剪修。不然,小番茄主莖便會混亂生長。假如看起來太高,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凈重而破裂。因而,假如樹技太長,就需要合理地剪修,以推動樹技的生長。
好啦,今日就發送到這兒了,看過本文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
『柒』 西紅柿是一種酸甜可口的蔬菜,那麼種植西紅柿要遵循什麼原則呢
1種子的選擇和處理。選擇種子時,應選擇抗病力強、產量高的品種。然後對種子進行處理。首先把種子放在陽光下曬兩三天,然後用50%多菌靈浸泡半小時,然後撈出,用清水洗凈,放入溫水中,浸泡五小時,取出,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半小時,然後取出,清洗干凈,促進發芽,放入紗布中,用濕毛巾蓋住,然後放入25°到30°C環境中。一定要保持毛巾濕潤。每天用溫水噴灑一到兩次,直到種子幾乎達到70%到80%的白色。
4肥水管理。定植後可澆水。番茄未長出果穗前,不要用水直接沖苗,主要是讓番茄根部向下發育。當西紅柿長到核桃大小,二穗果長到蠶豆大小,三穗剛開花時,此時可以澆水,一般十天到半個月澆一次水.可以適當施一些硝酸鉀復合肥。每畝用20公斤左右差不多就夠了。採收後,每次配施硝酸鉀復合肥40公斤左右,配合澆水。
『捌』 根據冬天和夏天溫度的不同,西紅柿種植的間距也會有所
1 番茄選種
選種是大棚番茄種植技術的關鍵。只有選好的品種,才能保證番茄的產量以及植株的存活率。因此大棚番茄在選種時,要注意選擇高產、抗病性強的品種。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植株較高、果實個頭相對較大的品種。在目前的大棚番茄品種中,蘇抗7號、中蔬4號、中雜4號、楊州紅、冀番2號等是比較好的品種。
2 修建大棚
番茄大棚修建過程中主要是考慮水源以及地形。如果大棚周邊有充足的水源,可以保證灌溉用水;在選擇地形時,應選擇平坦的地面,然後根據地面的長度與寬度進行建設。通常情況下,大棚寬度為4.8m,並且為了方便進出和大棚通風,需要在大棚的兩端需要留門。
3 番茄育苗
番茄育苗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番茄植株的成長以及果實的質量,因此在番茄育苗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3.1 曬種
將種子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一般1~2d即可),這一過程主要是為了殺死附著在種子外層的致病菌,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3.2 番茄育苗設施
通常情況下可選擇160孔的泡沫育苗盤、優質的育苗基質、番茄種子發芽所需營養液以及育苗池。
3.3 番茄育苗過程
3.3.1 種子與土壤消毒
在對種子和育苗進行消毒時,通常可以選擇用高錳酸鉀1000倍浸泡1h,或將25%的多菌靈溶液浸泡0.5h,浸泡完成後再將種子洗凈並放到適當的溫度中催芽(25~30℃比較適合);在對育苗設施進行消毒時,育苗盤可以用漂白粉液浸泡3min,育苗池或相關育苗場地需要用多靈菌進行噴濕消毒。在這一環節中,土壤消毒極為重要,因此在增加土壤消毒的用葯量的同時,還要將葯物攪拌均勻,避免消毒不到位的情況。
3.3.2 基質的填裝
在填裝前需要用清水將基質灑濕,濕度要適中(一般用手將基質握住再放開後,基質能夠輕輕散開就比較適宜),同時在基質填裝過程中要注意裝填的均勻程度以及松緊充實程度。
3.3.3 番茄播種
在播種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三點:
(1)播種時間:一般是在每年12月到第二年的7月比較適合播種,冬季苗齡相對較長(一般在1個半月左右),夏季則相對要短一些(20d左右)。
(2)種子用量:如果採用的是國外的番茄種子,一般一孔一粒就足夠;國內的種子一孔內要放2粒。
(3)種子播種深淺度:在播種時可使用打孔器,孔的深度保持在1~4mm之間,在孔內放置好種子後,均勻鋪撒一層基質(1~2mm厚度),最後蓋嚴。
3.3.4 育苗期間的管理
育苗期主要是對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和肥料的管理。
(1)溫度管理:大棚白天溫度應當保持在30℃以內,夜晚的溫度不能低於15℃,在這個溫度區間內是育苗的最佳溫度。
(2)濕度控制:可將部分大棚揭開,保證一定的空氣流動和空氣濕度,一般空氣的相對濕度要在40%以下。
(3)肥料管理:在番茄幼苗長到四片葉子的時候,就需要施肥(營養液、復合肥均可),由於這一時期幼苗非常嫩,因此肥料的用量不能過多,一般是8個育苗盤用100g肥即可。在幼苗長到7~8片葉子時就可以進行移栽種植。
另外,由於在育苗期間出現寒冷、降雨等情況,可能影響育苗效果,可以在此期間噴灑3~4次300倍的巴姆蘭營養保護液,提高番茄幼苗的抗病性、耐寒性,有利於保證番茄的產量。
4 番茄幼苗的分苗定植
番茄幼苗的分苗和定植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番茄的產量,因此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分苗時,應用專門的泥匙在苗床頂端開溝,溝不能太深並且要保持垂直;然後澆灑少量清水,埋土復位,並要保證番茄幼苗的干凈。
(2)定植前需要施基肥。在幼苗定植前半個月,在平整地面後施入適量農家肥,需要注意的是,作為重要的基肥,農家肥需要深埋;然後進行深溝高墒,拉墒的寬度在1.2m較為適宜;然後在墒上挖出施肥溝,在挖施肥溝時,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打塘,施肥溝可以適當的偏角,再施用混合肥(復合肥、鉀肥等)。
(3)番茄幼苗定植:番茄幼苗高度在20cm左右,葉片長到7~8片時最適合定植。但是幼苗定植時要注意考慮天氣情況,盡量選擇在晴天進行定植。定植株苗的間距要根據不同的番茄品種而定。通常情況下,中熟和晚熟的株苗間距在35cm左右,每公頃的植株量在5.2萬株左右;早熟的株苗間距相對更小,一般在25cm左右,每公頃的植株量在6.5萬株左右。
在定植完成後還有幾個注意事項:蓋膜澆水,澆水量不宜過大;注意保持溫度(地溫在20℃以上,氣溫在33℃左右);定植完後,要噴灑一次300倍巴姆蘭營養保護液,之後每隔半月左右噴灑一次;定植緩苗期間還需噴灑助壯素或矮壯素,以保證植株生長。
5 番茄植株生長過程中管理
在番茄植株生長管理主要是對大棚的管理以及植株管理。大棚管理的主要側重點在溫濕度管理、灌溉水管理;植株管理的重點在肥料管理、枝葉整理、病蟲害預防管理以及中後期果實管理。
5.1 大棚管理5.1.1 溫濕度管理
由於在定植後,番茄幼苗會有一個快速生長期,對大棚的溫濕度要求比較高。因此在夏秋季節的時候要將大棚側面以及兩端的膜揭開,使大棚內白天溫度不超過32℃;在冬春季節則只揭兩端,不能將側膜揭開,將大棚內的白天溫度保持在28℃左右,夜晚溫度要在在8℃以上,濕度控制在40%以內。
5.1.2 灌溉水管理
在番茄植株生長初期,由於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少,大棚內的灌溉水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而在番茄植株生長的中後期,對水的需求量相對更大,基本上每天都需要澆一次水。另外在雨季的時候,由於降水較多,水分太過充足,要特別注意排水。
5.2 植株管理
5.2.1 番茄幼苗生長期的肥料管理
在番茄植株快速生長期,由於對養料的需求量大,要特別注意施肥。由於番茄生長對氮、鉀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在施肥的過程中要以有機肥為主(如農家肥),並採用復合肥、鉀肥混合進行施肥,並每隔半個月左右施肥一次,以保證植株生長所需養料。
5.2.2 枝葉整理
番茄植株一般長到13片葉子的時候會分出兩個主要枝幹,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將多餘的側枝剪掉,以保證主枝有足夠的營養供應。在完成修剪後,還要進行搭架、吊線以及綁蔓,以減少結果後對枝乾的損傷。
另外大棚番茄每結一台果之後都要將番茄果實下部的病葉殘葉,為下一台果實的生長提供空間,節約養分。一般在結完6台果之後就可以進行封頂處理。
5.2.3 病蟲害防治管理
青枯病、葉霉病、臍腐病等是番茄生長過程中的常見病,在植株生長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大棚的溫濕度進行調整,預防病症出現;同時每半月左右用波爾多液進行噴灑,防患於未然。如果出現病症,需要根據不同的病症採用不同的農葯進行噴施,如青枯病可以用鏈黴素4000倍液進行噴施治療。
5.2.4 中後期果實管理
在番茄結果後,為了保證果實的質量,要對番茄果實的密度進行調整,一般留4~6個果穗,每個果穗留2~3個番茄果實;同時了為了保證土壤的通透性和溫度,需要對土壤進行鬆土管理,但是盡量不要損傷番茄根;在果實生長期,空氣溫度要保持在26℃左右,地溫保持在24~25℃,並且要在地面溫度提升適宜後再進行放風;土壤含水量在25%相對比較適合,並且每隔10~15d進行澆水,追施二氧化碳。
6 番茄果實採收
不同的氣候環境、不同的品種以及大棚管理的差異都會影響大棚番茄採收期,不過一般早熟品種的採收期在1個半月左右;中熟品種相對長一些,接近2個月。在果實發育完全後(白熟期)就可用乙烯進行催熟,在番茄果實的轉色期就可以採收。